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检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检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检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检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检测

1、从“神舟”飞船到“嫦娥”探月,再到“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工程的命名融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航天工程的命名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②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把神话传说转化为客观现实③要善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

2、水之于人生和社会的意义是广泛的。用之于政治,《荀子·王制》中就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之于军事,则有“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之于交友,则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表明()

①水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水在人类的解读中生发挥特殊的文化意义

③水是传统文化存在和继承的重要物质媒介④水的独特性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2011年10月13--20日,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在湖南省炎睦县隆重举行。活动以“共祭两岸始祖、回承神农文化”为主题,两岸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文化的认同是亲情、血缘和历史的认同。”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蔡国斌在今年两会期间向新华社记者表示,在经济合作取得进展后,更要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上述观点显示出(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④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互相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既继承了辛亥革命精神,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患、顽强奋进的辉煌乐章。材料说明了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6、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它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进一步提升。这说明()

A.自强不息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B.民族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力量

C.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D.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7、《论语》曰“为仁由己”,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这体现了()

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8、2011年4月5日,孔子、屈原、邓稼先、梅兰芳等春秋时期至近现代的40位中华

文化名人的青铜雕像在中华世纪坛正式落成展出,中华文化名人的后代和亲属与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了在此举行的“纪念文化先贤”主题活动,以庄重的礼仪表达了对文化先贤的追思。这些文化名人涉及文化、艺术、哲学、教育、医学、建筑、科技等多个领域,时间跨越了从春秋时期直至近现代3000多年历史。纪念中华文化先贤能使我们()

①增强尊重本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自觉性②在潜移默化中自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此后她辞去百万元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张平宜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了中国人,被评为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下列对张平宜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③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0、2011年新年伊始,《中国国家形象片》深深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片中,熊猫、京剧、武术、中医、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中国元素悉数亮相,全景式地展现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国家形象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片中的中国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文化成就的标志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面貌和精神特征④传统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和核心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11、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与“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民族精神实质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12、温总理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文化。这深刻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③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3.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4、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回答15——16题。

15.烟台市某校开展了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说明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胡锦涛同志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③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④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神州七号、嫦娥二号”成功问天,“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太空之吻”,“祖国伟大”的呐喊声绵延不绝,这体现了

A.爱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B.要不得加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C.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巨大力量D.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18.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9.随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逝世,“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成时代历史回忆.“三钱”终身献身科学,报效国家,他们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②爱国主义应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③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④知识分子是弘扬爱国主义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运动会的助推下,赛龙舟、射弩、抢花炮等原本属于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已在北方大地悄然流行,而北方满族人民酷爱的珍珠球,则在西南边陲生了根。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③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正逐步消失④体育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十二五”规划呈现了众多亮点。亮点之一就是倡导包容性增长。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兼容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的健康增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其中从全球视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多种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不能企图用一种文明铲除、取代另一种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冲突”。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10分)

22、2008年9月26日,胡锦涛接见“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他殷切希望参研参试单位的同志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励,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确保“神舟”七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弘扬载人航天精神?(7分)

23、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阐释力和参与力提出建议

24、从1949年起,近60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成为历史。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由梦想变为现实。这对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两岸共同市场有着重大而积极地影响。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性

检测题答案

21、(1)在全球化条件下,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要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中的积极成分,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2、①关系: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4分)

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

23、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来提高阐释力和参与力。

②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要坚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用开放的文化心态来提高阐释力和参与力。

③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用我们的精神风貌去赢得理解与尊重。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要立足世情国情,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时代内涵,用与时俱进的文化品质来增强认同,扩大影响。

24、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同族同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都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中国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而对两岸人民产生的影响深远持久,推动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

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了的普遍认同和升华,两岸人民热切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必然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答案

(一)4、

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二)3、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三、知识拓展

①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②兼收并蓄。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课后巩固案】

12、①从“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等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

②从开幕式营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分)

③从现场观众热烈欢呼和赞美声中,感受到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分)

13、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山东各地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是山东文化魅力所在。

②突出地方特色是发展和繁荣山东文化的客观要求。只有突出各地文化的特色和区域优势,才能使山东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4、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还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发挥了巨大作用。辨题肯定了包容性的作用,但是忽略了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作用是片面的观点。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既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又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不加区分地包容和吸收一切文化形态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十分有害的。

15、①齐鲁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不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文化,既要继承包括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又要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③弘扬中华文化,还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民族精神学案答案

探究一

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精神。

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探究二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探究三

①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它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

发展的。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三、知识拓展

(1)①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4分)②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4分)③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分)(2)①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②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③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④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课后巩固案】

4、(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分)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4分)(2)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3分)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

③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中的壮举是中华文化魅力的彰显,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3分)

5、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设计中包含大量中国元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中国元素的设计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③设计中包含大量中国元素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校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一中学“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我校团委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等四部委[]号文件精神,以“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思想道德建设。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口号,深入开展“民族精神”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活动背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学生而言,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便是我们选择“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弘

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所在。二、活动目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做到真正的自主,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创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实现个人理想中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以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同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通过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在实践中启发“民族精神”问题的进一步主动的思考,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三、活动实施、准备工作由***副校长在升旗仪式上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发出号召,学校拟定具体的双“五”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的“五”个一活动有:出一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开一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组会、作一篇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 、访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一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的“五”比赛活动有:“弘扬民族精神,讲爱国历史小故事”比赛、“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演讲比赛、“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文比赛、“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活动过程. 歌声悠扬,爱我中华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来所走过的拼搏奋斗的光辉历程,也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即规模大、存留丰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以及再创新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近代,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以及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外因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②③P55 四、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①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专题五 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专题五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一、主要人物活动及评价 1、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①辛亥革命前:a、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b、1905年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c、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建立黄埔军校;d、1925年孙中山逝世。 2、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①土地革命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参与指挥淮海战役;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或: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创新,追求真理敢于反传统,个性解放、宣扬个性等。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抗日精神——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延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重心是在( A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 7、抗美援朝精神——①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④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⑤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8、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9、铁人精神——“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10、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11、“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 12、抗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舍生取义、自觉奉献。

《中心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记录》

《中心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记录》 时 间:xx.09.18地 点:操场主持人:焦素云参加人:全体师生活动主题:弘扬民族精神活动过程: 师。我们的妈妈白天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还得干家务活,确实很辛苦。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妈妈呢。 同学: 我们应帮妈妈整理房间。我们应帮助妈妈抹桌,扫地。我们应帮助妈妈洗衣服,做饭。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师: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要让妈妈失望,要说到做到。全班同学(齐):对,说到做到。 师。谁上来为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劳动者的故事。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劳动创造了人类的幸福生活。我们来看看伟人是怎么说的。(齐读)劳动是幸福之父。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世界。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劳动技能进赛。快速穿衣师:现在给获奖者发奖。 师。通过比赛,可以看出获奖同学动作非常熟练,说明他们平时

经常做家务活。他们既帮助了爸爸,妈妈,同时自己又学会了许多本领。动作不熟练的同学,还需加倍努力。同学们,原我们把勤劳精神发扬下去,在劳动中接受锻炼,成为生活的小能手,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第二篇:小溪中心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小结小溪中心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小结 今年9月是全国第七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校根据上级德育工作安排,结合本校实际特点,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积极开展活动。教育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校师生中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读书征文活动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回顾活动月,我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活动月顺利开展 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林成旗为组长,分管德育的校长助理林春好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大队总辅导员、工会主席、副主席为组员的xx年度“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以便长期有效的把本次活动落实到实处。 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实施民族精神教育

超星《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OC)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方案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方案 公文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方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9月也是第十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决定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暨2015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布置如下: 一、总体思路 立足中小学校实际,通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二、活动时间 8月下旬至9月下旬 三、活动安排 (一)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具体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组织做好“四个一”活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关于抗战历史的国旗下演讲,邀请历史老师向学生宣讲抗战历史;组织一次班级主题班会,通过抗战历史的讲述,视频、图片的观看、抗战人物介绍、学生讲体会等,让每个孩子直观了解抗战历史;刊出一期校园宣传专栏和班级黑板报,切实做好抗战历史宣传工作;组织一次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从班级、校级、全市三个层面进行,并择优推荐选手参加定于11月中旬的温州市级比赛。学校还可结合本校实际,不拘形式,组织阅读、歌咏、微视频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生动地了解抗战历史,切实增强爱国之情。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

福州二十四中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 福州二十四中学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方案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学校则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弘扬和培育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将我校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福州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精神。 二、组织机构: 组长:陈榕 副组长:吴宏奋 组员:陆刃谢元波陈晓峰陈丽英陈荔丹

三、活动安排: (一)积极组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校园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宣传,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九.一八”事件73周年纪念日前后,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大力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第六个“敬老月”中,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二)分工明确、认真落实 1 通过升旗仪式由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在师生中树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2、认真抓好学生国旗班训练和“ 唱响国歌” 工作。从“ 升国旗、唱国歌” 开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同时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开展“ 国旗、国歌、国徽” 、“ 两史一情” 的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 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落到实处。 3、在初一年级少先大队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演讲比赛。 4、学守则,记规范。在活动月期间,要求各班级要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坚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点滴抓起,积极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六(2)班

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 —六二班主题班会 平罗县宏瑞燕宝小学 六年级二班 2013年9月18日

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 ——六二班主题班会班队会时间:2013年9月18日 班队会地点:六二班教室 主持人:王静马红军 一、班队会目的 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学习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民族气节,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将民族精神化为学习中的动力,将五千年传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二、班队会准备 1.动员: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几千年来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灿烂文化和值得我们学习、发扬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古至今,无数英雄人物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召开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主题班队会,将历代民族英雄做一盘点,向他们学习,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 2.准备:a. 搜集从古至今民族英雄的故事。b. 学习爱国歌曲。 三、班会过程 (一)程序 1. 王静宣布:“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 赞英雄。 王静: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几千年来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民族英雄。 马红军:从古至今,无数英雄人物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现在,我们就请一小队的队员们来夸夸我们的民族英雄吧!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是福建人,生活在17世纪。那时,我国的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荷兰殖民者强迫台湾人修城堡、做苦役,还把台湾人当奴隶出卖。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有25000将士的军队,分乘350艘大小战船,横渡台湾海峡。台湾群众几千人前来迎接,郑成功迅速登陆。荷兰殖民者派人前来议和,表示只要郑成功退出台湾,保证每年送上大批财物。郑成功严正拒绝,说:“台湾自古属于中国,荷兰人必须撤走。如果继续霸占,我们就坚决进攻,把你们赶出去!”荷兰殖民者企图顽抗,郑成功派军队把他们团团围困起来。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狼狈地撤出台湾。1662年,沦陷了38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组织有经验的农民,到当地高山族人民中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他让军队开荒种粮,不许随便征收老百姓的粮食。他还建了许多学校,让当地人民的子女上学。郑成功受到台湾人民敬仰。在台湾各地建有许多祠堂,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b.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160年前,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利用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残害中国人民,使无数中国人染上毒瘾,丧失了劳动力和战斗力。英国强盗掠走了我国大量钱财,使我们国家陷入危难之中…… 在国难当头之际,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开展禁烟运动,坚决打击外国的鸦片贩子,并表示:“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在林则徐的指挥下,虎门海滩上人山人海,山头的礼台上,一块写有“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销烟”的标语牌分外醒目,山前山后担任守卫的士兵手持刀枪,威风凛凛。海滩上堆放着成千上万箱收缴来的鸦片。 下午二时左右,林则徐神情刚毅地大步登上礼台。他一声令下,礼炮齐鸣,欢声震天,销烟开始了!一群身强力壮的士兵,走到销烟池的跨木上,将一箱箱鸦片投进已经加入食盐和石灰的水池中,用力搅动。顷刻之间,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海滩上浓烟滚滚,害人的鸦片全部被销毁。围观的人们欢呼、

《“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5篇》

《“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5篇》 乐都区第二中学 “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学xx理论,以“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精神”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学生而言,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便是我们选择“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所在。

二、活动目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做到真正的自主,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创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实现个人理想中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以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共同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通过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在实践中启发“民族精神”问题的进一步主动的思考,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三、活动实施 1、准备工作 由袁景善副校长在升旗仪式上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发出号召,学校拟定具体的“双五”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的“五”个一活动有:出一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开一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组会、作一篇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访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一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的“五”比赛活动有: “弘扬民族精神,讲爱国历史小故事”比赛、“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 “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演讲比赛、“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文比赛、“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 2、活动过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校“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发的《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红军长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和锻炼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活动目的: 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采,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活动内容: (一)组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组织学生收看“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利用12月4日升旗仪式发表以弘扬和发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号召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大队辅导员布置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活动要求。 (二)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

通过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教育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班会和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广播的宣传,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和精神,学生受到了颇深的感染和教育;学生搜集英雄少年事迹,学习英雄少年事迹,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2、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3、学校在活动月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二个一”活动:要求观看一部革命历史影片;学唱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召开主题队会 4、结合实际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三)活动安排: 1、各中队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新中国成立及革命历史影片或读一部红书。 2、让每一个学生收集一个感动自己的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 3、召开班级故事会,让学生讲一个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并说说

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_0

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在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中,我校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以“树魂立根”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中学生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为突破口,努力营造长虹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引导教育青少年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 (一)、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利用开学典礼召开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 2. 利用每周国旗下演讲,如“民族精神在我心”“我爱我的祖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宣扬民族精神。 3.利用年级展板展示学生作品: 展板一:“民族精神代代传”(高二年级) 展板二:“我与伟大祖国共成长”(高一年级) 4.利用班级板报做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宣传,如“民族魂”和“辉煌六十年”。 5.利用学校橱窗激发民族自豪感:“优秀班主任风采”.“尊师重教,和

谐师生”和“祖国万岁”。 (二)、寓民族精神于活动之中 (1)、结合常规教育月,校政教处常抓仪容仪表,规范“做、立、行”。 (2)、多种活动小而实: 1)高一年级专题讲座:“不屈不挠奋斗史”; 2)八年级革命歌曲联唱; 3)七年级和高一年级校歌合唱比赛; 4)全校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征文; 5)全体班主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班会活动设计; 6)全校“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 7)七年级讲革命故事比赛。 (三)、弘扬民族精神成果卓著。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普遍经受了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 经过开学初由班主任负责的始业教育,学生对新学期的工作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七年级和高一新生也了解了学校的各项常规并基本适应了中学学习生活;八年级和高二学生学习更加努力,挑战关键性的一年;九年级和高三学生向着更明确的中考或高考目标奋进,学习氛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精练(含解析)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 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 良好的 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人教版】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答案

单元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甲骨、金文、篆隶、行书、草书、楷书等,无不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华夏文化。2017年5月13日,中国汉字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墨舞演绎的汉字艺术魅力。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选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④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深刻影响,②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 2.近年来,由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汉字英雄”“成语桥”“灯谜大会”等电视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一场学汉字、用成语、猜灯谜的热潮。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往往催生文化变革 ②汉语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汉语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实践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材料的行为主体是电视台,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并没有强调教育的作用,①与材料不符;汉字不同于汉语,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错误;③④分别从内容和手段角度对材料作出了正确解读。 3.我国古代以1 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 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心小学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中心小学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主题 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口号,深入开展“民族精神”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背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学生而言,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便是我们选择“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所在。 三、活动目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做到真正的自主,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创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实现个人理想中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以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共同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通过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在实践中启发“民族精神”问题的进一步主动的思考,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四、活动实施 1、准备工作 由赵建彬校长在升旗仪式上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发出号召,学校拟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弘扬民族精神,讲爱国历史小故事”比赛、“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演讲比赛、“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手抄报比赛、“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 2、活动过程

2018年秋季“养成教育暨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 活 动 方 案 金昌市金川区第二小学2018年8月25日

金川区第二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养成教育暨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9周年,坚持集中与经常相结合,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智多星好少年 三、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在健康习惯、听课习惯、书写习惯、文明习惯、言行习惯、思想道德的养成等好习惯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校风,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 四、活动安排 1.第一周学校成立专题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养成教育、召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讨论安排活动月工作。 主持人:丁校长

加强值周管理。每周由行政人员和红领巾监督岗对全校各班的三操、卫生、课间纪律等全面检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当月班级管理考核中。 检查人员:学校领导、行政值周人员、红领巾监督岗。 2.第一周星期一(8月27日)养成教育暨弘扬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加深学生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理解,体验培养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做到校园“四无”,即校园无纸屑,桌凳无刻画,走廊无嘈杂,出口无脏话。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共创文明校园的意识。 主讲人:方校长 3. 第一周星期一班会时间,各班学生举行《新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班队会。学习《新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打印纸质版每班一份,要求学生知晓背会,第二周周一学校安排专人检查。 检查人员:学校领导、姚兴仁、王艳 4. “全域无垃圾,创建文明校园”系列队会。利用第二周,星期一队会时间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文明校园”系列队会。要求各中队结合我校和本班的实际,根据大队部班队会安排,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学生对“全域无垃圾,创建文明校园”活动的理解。同时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主题教育。 5.第三周班队会时间,各班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内容: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目的:通过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活动方式:分小组活动,各小组在课前先找好本小组要进行讨论的典型事迹,后讨论总结,然后在班级上交流各小组看了那些事件的感触。 教室布置:在教室的黑板上板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然后加上一些花边。桌椅排成一圈 班会过程: 一、班主任开场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到今日的保钓行动;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二。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温暖,祖国的伟大。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二、班长: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坐在三(2)班的教室里,请展开我们思想的翅膀,飞进我们历史的长河。现在请第一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三、第一小组代表: 论及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就不能不提及林则徐的伟大历史影响。各国史学界浩繁的论著中,都对林则徐的历史地位作过应有的评价。就连当时作为敌国的英国,也在伦敦蜡像馆树立过林则徐的蜡像。原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曾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开始日“6月3日”定作“国际禁烟日”加以纪念。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在世界史上都是空前的,而其影响之深远,更是前无古人的。 虎门销烟,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将查获的鸦片付之一炬。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鸦片焚烧,烟毒会渗入土中,不法之徒会挖走烧过的焦土,仍可再提炼,供烟客吸食。为此,林则徐在虎门特制了销烟池,将鸦片倒入池内,再加进石灰水等溶剂,使鸦片起化学反应而失效。最后,将池中的废弃物倾入大海。因销烟池容量有限,销毁两万多箱(100多万公斤)鸦片,共耗时23天之久。 林则徐的受命禁烟,是在外临强敌,内对奸臣的两面夹攻背景下进行的。在这一严峻的历史关头,他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表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敢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他的业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殊死斗争。 四、第二小组代表:(出示一些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钓鱼岛的照片)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 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至150米,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多米深的海沟。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乐都区第二中学 “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以“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精神”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学生而言,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便是我们选择“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所在。 二、活动目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做到真正的自主,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创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实现个人理想中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以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共同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通过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在实践中启发“民族精神”问题的进一步主动的思考,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三、活动实施 1、准备工作 由袁景善副校长在升旗仪式上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发出号召,学校拟定具体的“双五”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的“五”个一活动有: 出一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