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1-8751(2002)03-0102-07

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红霞1 邓旭明2 欧阳红生2 综述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长春130118;2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 长春130062)

摘要: 细菌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已严重影响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重

点介绍近年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与外排泵有关的多重耐药机制,包括外排泵的五大家族及其特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干酪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棒杆菌,酿脓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伯克霍尔氏菌,变形菌,阴沟肠杆菌、淋病耐瑟氏球菌,克雷伯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及真菌(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的药物外排的分子机制(包括上述细菌存在的外排泵种类,各种外排泵外排的底物谱,外排泵的结构特点,部分细菌外排泵的动力,与外排泵表达水平有关的调控基因,部分外排泵的抑制剂等)及抑制药物外排引起的多重耐药可能采取的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多重耐药性; 外排; 分子机制

中图分类号: Q 939.92;Q 73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1-06-07 修订日期:2001-12-13

作者简介:马红霞,女,生于1970年,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分子药理与毒理学的研究。

邓旭明,男,生于1964年,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研究。欧阳红生,男,生于1964年,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从Flem ming 发现青霉素起,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不断出现,对控制人及畜禽各种疾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近20年来,随着抗菌药的广泛、持续和不当使用,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据文献报道,目前病原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70%以上,对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也达50%以上。耐药性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增加了治疗成本,同时缩短新药的应用周期,增大了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尤其在人畜同药的情况下,耐药性通过畜产品以及环境等途径引起的交叉传播,直接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而,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过去一般认为细菌产生耐药性与抗菌药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关,并通过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扩散耐药性,同类结构药物或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具有部分或全部交叉耐药性。然而,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不断应用,人们开始从3个层面来认识细菌的耐药性,上述的细菌耐药机制可作为第一层面;第二层面则是由于细菌长期接触药物,引起菌体细胞膜孔蛋白的丢失,从而导致细胞膜通透性下降,引起低度耐药;而第三层面则是细菌细胞膜上的外排泵(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水平不断提高,能主动将扩散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或其他底物泵出细胞外,从而使细菌获得耐药性。细

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仅能引起低度耐药性,细菌形成多重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中存在的外排泵有关。二者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使细菌产生了对多种抗菌药的高度耐药性即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

目前,许多学者对与外排泵有关的多重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已发现在不同细菌上至少存在的20多种外排泵,可分为5个家族:主要易化子(m ajo r fa-cilitato r ,M F )族;小多药耐药(small multi -drug r esis-tance ,SM R )族;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resis -tance nodulatio n cell division,RND)族;ATP 结合盒(AT P binding cassette,ABC )族;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multidrug and tox ic compound ex trusion ,MAT E )族[1]。(1)M F 族细胞膜转运蛋白包含12或14个跨膜区,有许多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肠埃希氏菌的Bcr 、Em rB 、Em rD,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 、QacA,枯草芽孢杆菌的Bmr 等都属于这个家族,这些系统能够分别介导不同特性的药物外排,即具有专一性,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M F 族外排泵的外排模式不同。(2)SMR 族细胞膜转运蛋白相当小,约110个氨基酸残基,通常包含4个跨膜区,与MF 族的跨膜区无同源性。前3个跨膜区为双亲性,含有许多保守的谷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残基,这些残基的侧链与底物

的疏水区直接作用而介导底物的转运。3个保守区及其功能为:基序A维持排出系统的活性;基序B控制底物的结合;基序C控制底物的进出。其家族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mr(QacC),产气克雷伯氏菌的QacE,大肠埃希氏菌的Emr E等。SM R族的成员不受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的影响,跨膜的H+电化学电势是M F和SM R族转运蛋白进行外排的驱动力。(3) RND族有4个高度保守区,功能尚不清楚,包括几个亚基(通常是3个),其中1个或几个外膜蛋白亚基共同完成药物的转运。大肠埃希氏菌的AcrAB、铜绿假单胞菌Mex AB及淋病奈瑟氏球菌的MtrD等都属于这个家族,其能量伴随机制还不很清楚,但清楚的是穿过细胞膜的H+电化学电势在药物的外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M F、SM R族相比,RND族有着更广泛的底物。(4)ABC族的转运蛋白利用AT P作为能量来源,可转运广泛的底物,其典型代表是AT P转运系统中的P-糖蛋白,它涉及肿瘤的多重耐药机制。干酪乳酸菌Lm r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srA都属于这个家族[2]。

1 几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外排泵分子机制

1.1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对许多抗菌药固有耐药,除了膜的低渗透性外,外排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有4种属于RND族的多重耐药外排泵,即M ex AB-OprM、M ex CD-Opr J、M ex EF-OprN和Mex XY(AmrAB),前3种均由内膜组分、外膜组分与膜融合蛋白组成。内膜组分即转运蛋白(如M exB,M exD,Mex F),使H+反向输出;外膜组分即外膜外排蛋白(Oprm,OprJ,OprN);膜融合蛋白即连接蛋白(Mex A,Mex C,M exE),联系外膜组分[3]。而M ex XY系统缺少外膜外排蛋白基因,可能利用op rM基因的产物作为外排蛋白,位于mex X Y上游的mex Z(amrR)编码mex X Y表达的阻遏物,阻遏mex X Y的表达,可提高对包括氨基糖苷类在内的多种抗生素(不包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4,5]。M exA B-OprM的同系物M ex CD-OprJ和M ex EF-OprN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其相似,但在系统的特殊性上有明显的不同。例如M exCD-OprJ可高效排出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不能排出羧苄西林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表达M exCD-OprJ的大肠埃希氏菌也显示出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结晶紫、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但对大部分B-内酰胺类和新生霉素未表现出耐药性。在野生型细胞中只有M exAB-OprM能表达足够的水平而表现出耐药性[6]。M ex A、M exB或O-prM的缺失可使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更加敏感。在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性中,OprM不依赖于M ex AB起作用。由于上述外排泵的过度表达提供的氟喹诺酮耐药性与分别由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gy rA B或p arCE突变提供的耐药性不同。在抗菌药浓度接近最低抑菌浓度时,铜绿假单胞菌的喹诺酮耐药性是由于外排泵机制而不是由于DNA促旋酶基因的突变介导,尽管DNA促旋酶基因的突变可提供高水平耐药性,但其发生的频率要低于外排泵过度表达引起的耐药性。首先是外排泵系统变异或其表达水平暂时提高,随后DNA促旋酶基因突变会提供更高水平的耐药性。早期的喹诺酮类药物如奥索利酸、吡哌酸、氟甲喹、萘啶酸可选择性引起M ex AB-OprM和M ex EF-OprN的过度表达,更易选择M ex EF-Opr N;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可选择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更易于选择M ex CD-OprJ,引起Mex CD-OprJ过度表达[7]。Lom ovskaya等[8]的研究充分证实了Mex AB-O-prM的作用,即在相同靶位突变引起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同时不考虑别的突变时,M exAB-OprM过度表达可使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 IC上升8倍,当M ex AB-OprM被抑制时,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 IC下降为原来的1/64。Mex AB-OprM尚可提供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B-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除外)、新生霉素、夫西地酸、利副平等的耐药性,是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的主要机制。B-内酰胺耐药性是由于外排泵M ex AB-OprM和B-内酰胺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内酰胺酶受抑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外排泵对B-内酰胺耐药性起着显著作用(碳青霉烯类除外);当B-内酰胺酶过度表达时,外排泵对耐药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无B-内酰胺酶的情况下,高水平B-内酰胺耐药性可由外排泵单独提供。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现,nalB菌株mex R突变时有利于Mex AB-O-prM过度表达,mex R是marR的同系物,反向操纵、直接抑制M exAB-OprM和自身的表达,即既能正向也能负向调节mex A B的表达,使外排系统活性增强[9]。最近也有Mex AB-OprM的高效表达不依赖于mex R和mex R mex A B-op rM基因间区的报道[4,5]。铜绿假单胞菌的nf x B突变时有利于过度表达M ex CD-OprJ,nf x C突变时有利于过度表达M ex EF-Opr N。M ex AB-OprM系统被tonB所装备,栓塞性孔道O-prM的开放依赖于能量和T onB蛋白。tonB的缺失可使铜绿假单胞菌的内在耐药性降低,因此成为干预治疗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靶位[10]。

1.2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是发现主动外排泵最多的一种细

菌,存在Bcr、EmrE、EmrAB、EmrD、QacE、A crAB、Acr EF、AcrD、YdhV、mdfA等外排泵,所排出的共同底物是溴乙锭。但一般认为A crAB是最主要的外排泵,可提供阳离子染料(包括吖啶黄等)、四环素、氯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夫西地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萘啶酸、氨苄西林、利福平、吐温X-100等的耐药性,如果使该系统失活,大肠埃希氏菌可从多重耐药状态变为相对敏感状态。AcrAB在多重耐药(Mar)变异株中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阻抑蛋白AcrR的控制,AcrR为负调节子,阻止acr A B过度表达,药物可以直接通过外膜外排到菌体外介质中[11]。由acrEF编码的多药外排系统在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细胞中不表达,但可以输出与Acr AB相同的底物(不包括喹诺酮类在内),如吖啶黄、放线菌素D、万古霉素等。AcrS可能调控acr EF的表达[12]。在多重耐药变异株的Emr AB外排泵中,emrR编码负调节子,结合在emr操纵子的启动区域,与转录操纵子marR有同源相似性,可以直接与多种抗生素结合而诱导emr位点的表达,由emrA (1173个碱基)编码的包含1个单独疏水区和大的C 末端亲水区的42.7kDa的膜蛋白Emr A(外排系统辅助蛋白),emrB(1542个碱基)编码的含有14个潜在A 螺旋的56.2kDa的高疏水性肽Em rB(主动转运蛋白),EmrB的一些转运底物(包括溴乙锭)又可诱导emr的表达。尽管参与了羰基氰化物氯苯腙、四氯水扬酰苯胺、有机汞制剂和某些天然抗生素、萘啶酸、硫乳霉素的外排,但对临床重要抗菌药的耐药性几乎没有影响[13]。分别从乙啶、联二-N-甲基吡啶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中分离出的Emr E外排泵,是由emr E编码、含110个氨基酸的一种小反转运蛋白,拥有4个假定的跨膜片段,对药物的外排依赖于膜内外的质子电化学组分,通过H+与药物离子的转换来实现。也显示出一个宽的耐药范围,与敏感菌株相比其耐药菌株可提供几种单价离子(包括盐酸吖啶黄、二氨基吖啶、藏红、喹那啶红、派若宁丫等)的交叉耐药性。携带其质粒的细菌具有对乙啶、联二-N-甲基吡啶、红霉素、磺胺嘧啶和四苯基磷的较高耐药性以及对四环素的显著耐药性(尽管对其水平低于各种tet基因提供的四环素耐药水平)。Em rE蛋白独特的结构和其对氯仿—甲醇的良好溶解性,使其为研究离子伴随的转运反应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模型[14]。BcR外排泵由大肠埃希氏菌上bcR基因编码,包含12个跨膜区(31kDa),可提供对双环霉素的耐药性[15]。AcrD外排泵的底物不清。最近发现一种新的多药耐药基因mdf A,编码的M dfA外排泵具有410个氨基酸残基,高度疏水,只有1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Gln26)与转运活性有关,位于跨膜区的中间部位。M dfA不仅表达对亲脂性、芳香族物质的耐药性,而且对中性、非芳香族、两性离子的或亲水抗菌药耐药,可介导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耐药性,属于M F族。大肠埃希氏菌Mex AB-Opr M提供的耐药谱小于铜绿假单胞菌M ex AB-OprM提供的耐药谱,可能是由于大肠埃希氏菌外膜的渗透性强于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内输足以克服药物的外排。mar AB操纵子控制着Mar的表型,4种mar位点调节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的31.5、14、51.6和71min处。mar A编码抗菌药耐药性的阳性操纵子;marR与中央调节区mar O相结合,编码marRA B抑制子(M arR, 144个氨基酸),主要抑制marA;marB的功能尚未清楚。尽管mar A是影响远处染色体基因的操纵子,但已鉴定出只有一些基因与M ar介导的多重耐药性有关,克隆的m arA可提高acrA和tolC的表达,另外2种基因r obA和sox C也可提高acrA和tolC的表达,显著地提高了acrA B-tolC基因调控的复杂性。最近发现mpp A的无意义突变编码的(外)周胞壁质肽连接蛋白可提高marA的表达,同时可提高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16]。但mpp A影响mar A表达的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1.3 伯克霍尔德氏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CeoAB-OpcM外排泵可排出喹诺酮类药物、氯霉素;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的AmrA B-OprA外排泵可排出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eA BC编码的外排泵可排出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3种外排泵的结构均与M ex AB-OprM相似[17~19]。

1.4 其它革兰氏阴性菌

变形菌的p qrA、阴沟肠杆菌的类rob、肺炎克雷伯氏菌的ramA与大肠埃希氏菌的marA的行为也相似。

淋病奈瑟氏球菌的MtrRCDE外排系统介导对疏水性抗菌药、去污剂、染料、胆盐和脂酸的耐药性,mtr 位点由mtr R及转录启动子、mtrCDE构成,mtrR编码与AcrR相关的含210个氨基酸的阻遏蛋白,与mtr-CDE结合,影响转录;而mtr C、mtr D、m trE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协同排出药物。临床上青霉素耐药性B-内酰胺酶阴性淋病奈瑟氏球菌都有mtr R变异,mtr R 的去除会导致M trC的增加(因mtrC转录增加),很可能影响mtrD和mtrE,使耐药水平中等程度增加。同理,mtrC突变,M tr C出现Gly45→A sp、His105→Ty r,也会导致中等水平耐药。高水平耐药则是mtr R与

mtr C之间启动子上一段1.3bp的回文序列AAAAA-GAT T TT T的最后一个T/A缺失所致,导致mtr R表达下降,而使mtrCDE表达水平提高。这几种变异都是相互独立的,或为阻遏开放,或为转录启动。利福平、维拉帕米是M tr CDE外排泵的潜在抑制因子[20]。

产气克雷伯氏菌的QacE外排泵和SMR族的其它成员一样,靠H+梯度主动外排,分别有40%、46%、31%的氨基酸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QacC外排泵、大肠埃希氏菌的Ebr外排泵、普通变形菌的ORF D的表达产物相同,位于Ⅰ、Ⅱ、Ⅲ区的保守序列可能参与了质子运输、底物连接、开放和关闭外排孔等[21]。

副溶血弧菌的一个假定多药外排蛋白No rm具有456个氨基酸残基(29422Da),含有许多疏水残基和12个跨膜区,提供对红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及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No rM与大肠埃希氏菌的YdhE相似,可能是M AT E族中的成员,但底物的特异性显著不同。与枯草芽孢杆菌YojI的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相似[22]。

沙门氏菌也存在marA B调节机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沙门氏菌的MarRst、M ar Ast和Mar Bst与大肠埃希氏菌的相应调节蛋白相比有91%、80%和42%的同源性,两种细菌的mar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决定耐药性的marA对细菌毒力没有影响[20]。2 几种革兰氏阳性菌的外排泵分子机制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缺少外膜结构导致对主动外排的依赖性增强,正是由于缺少外膜,通过双层细胞膜将药物直接排出胞外,需要比革兰氏阴性菌更高的动力以对抗药物自发的流入,这可能是革兰氏阳性菌外排泵底物受限的原因。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除Nor A外,还存在M srA、Qa-cA/QacB、QacC/QacD、Sm r等多种外排泵。NorA位于质膜上,疏水性,由染色体SamID片断上的norA编码,包含12个跨膜结构域。耐药性的产生不是由于NorA蛋白质的结构变化,是由于nor A转录水平的提高或mRNA平衡态稳定水平的提高而导致过度表达NorA。天然耐药株的norA启动密码子ATG上游89位点上由野生株的T变为A,而诱导耐药变异株的norA与野生型相同。说明可能有1个或多个位于no-rA位点以外的未被确定的位点影响norA的表达。如SamID片断上连接夫西地酸耐药基因f us和四环素耐药基因插入转座子81108的耐药基因座的f lqB与NorA过度表达有关[23]。Nor R是nor A的潜在负调节因子。耐药性不仅限于喹诺酮类药物(对亲水性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于疏水性喹诺酮类,且耐药水平低于由促旋酶变异引起的耐药水平),而且包括其它结构不同的物质,一些亲脂性和一价阴离子复合物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啡啶溴红、吖啶黄、碱性蕊香红、嘌呤霉素及其它抗菌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喹诺酮耐药性可被阻抑剂戊脉胺、H+K+泵ATPE泵抑制剂(甲砜霉素,朗素那唑)所阻碍。阻碍强弱的顺序为戊脉胺

定区有相同的基因表型并表现出限制位点的相似。含有相同的107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其产物可能是位于膜上的高度疏水的多肽。qacD插入qacC可提高qacC的转录水平。qacC与smr有同源性,但QacC却是一种分子更小的主动外排蛋白,可介导对季铵化合物和某些染料的耐药性。SM R系统与QacA/B系统相似,排出阳离子及疏水性的各种化学消毒剂。smr位于葡萄球菌的结合性和非结合性质粒上,介导的主动转运只依赖pH梯度,但似乎电梯度会增加其排出的速率。Smr蛋白包含许多保守的氨基酸残基,Glu13影响药物的结合及/或药物分子与H+的交换;T yr59、T rp62指导蛋白质侧链与底物疏水区的直接作用;Glu24、Pro31、Cy s42和Glu80影响底物的特异性,由于彼此相距较远,很可能不是直接辨认底物。

2.2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的外排泵机制是临床上喹诺酮耐药性的普遍原因,1037株临床分离株中,45.4%显示出外排基因型。在肺炎链球菌中存在Pm rA外排泵(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外排泵),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MF族中的拥有12跨膜区的蛋白质的序列相一致,其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24%与NorA、Bm r外排泵的相同。PmrA引起的喹诺酮类药物的外流导致低水平耐药,次于GyrA和T opⅣ变异引起的耐药性。肺炎链球菌中的外排泵利用AT P水解和H+移动所提供的能量主动外排,对亲水性喹诺酮类药物的外排显著强于对疏水性喹诺酮类药物,可能疏水性喹诺酮类药物很少是肺炎链球菌外排泵的底物[25]。利血平对肺炎链球菌外排泵也可产生抑制作用。M arkham等认为多种药物外排抑制剂(如利血平)与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合用将提高对肺炎链球菌的临床效果。这种组合不仅适用于氟喹诺酮耐药菌株,而且对很多耐药菌有效[26]。

2.3 干酪乳酸菌

干酪乳酸菌的Lmr A外排泵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与人的多药耐药的P-葡萄糖蛋白M DR1相似,在N-末端疏水区有6个A螺旋跨膜片段(含590个氨基酸残基),后连含有AT P结合位点的亲水区。LmrA与M DR1的两个部分的任一部分相似,可能是一个同型二聚体。LmrA与MDR1的保守序列包含跨膜区的特殊区和联系环,在M DR1和在其他哺乳类的M DR1的这些区域曾被认为是药物识别和结合的决定区。LmrA与MDR1排出相同范围的两性离子复合物。这两个系统的活动可以被利血平、戊脉胺所抑制[27]。干酪乳酸菌的LmrP外排泵蛋白也属于MF族,有12个跨膜区,包含408个氨基酸,表达对蒽环类抗生素、溴乙锭、四苯磷酸盐的耐药性。LmrP与T etA类似,但对药物的转运要消耗2个以上的H+动力,而后者只需要1个。LmrP与LmrA尽管转运能量不同,但排出机制相同。

2.4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bmr位于染色体216m in处,编码的多药外排蛋白Bmr与四环素外排泵(即T et蛋白)极为相似,44%的氨基酸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orA相同,功能也与NorA相近,通过H+/药物的反向输出,提供对多种药物(包括罗丹明6G,吖啶黄,溴乙锭,嘌呤霉素,氯霉素,阿霉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28]。Bm r的转运水平受利血平、维拉帕米的拮抗, Bm r的第9跨膜区的变构影响拮抗的程度而不影响底物的特异性,特异性位点Val86→Leu,则Bmr与利血平的结合下降;如果Val86→Gly,则结合增加。最近Klyachko等报道143位和306位的Phe被替代不但可使利血平拮抗水平下降,而且大大改变了底物的特异性。Bm r的诱导表达受bmrR调节,负调节蛋白Bm-rR与大肠埃希氏菌的转录活性蛋白M arR、Sox R有同源性。blt位于染色体230m in处,Blt的耐药谱与Bm r一致,只是blt在野生菌通常不表达。Blt的表达由bltR和bltD协同进行负调控,BltR与BmrR在DNA结合区的序列相似,在药物结合区则不同。故而Bm rR的诱导剂也不能激活bltR。

2.5 棒杆菌

Jag er等把各种棒杆菌突变株染色体上的一段4.7 kb的DNA片段克隆后装入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红霉素、四环素、嘌呤霉素等耐药性,利福平、新霉素、D-环丝氨酸耐药性也增加,表明这段DNA序列表达多药耐药性,因而命名为cmr(corynebacterial multidrug resistance)。DNA序列分析表明,cmr属于M FS的T2-Tm s转运蛋白系统,氨基酸序列与Tn10、TetA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对cmr多拷贝克隆在棒杆菌中并不引起耐药,可能是细菌中存在一种抑制cmr表达的基因,而在转入大肠埃希氏菌的过程中丢失,因而得以表达。

2.6 酿脓链球菌

酿脓链球菌中mef编码的疏水膜蛋白(外排泵),靠H+移动力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细胞内泵出,此基因也存在于肺炎链球菌中[29]。

3 几种真菌的外排泵分子机制

3.1 白假丝酵母

白假丝酵母的benr和/或cdr L的过度表达可能

提供能量依赖性药物外排。benr编码MF族的一种蛋白质,可提供苯菌灵、甲氨蝶呤、放线菌酮耐药性。cdrL编码一种AT P家族的转运蛋白,可提供放线菌酮、氯霉素、咪康唑、吡咯耐药性。

3.2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的7种以上的多重耐药基因已经被分离鉴定,确信其中许多基因编码转录操纵子[30]。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外排泵及其更为详尽的耐药机理将被进一步阐明,尽管至今对于外排泵的功能有许多争议,但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外排泵对天然或获得耐药性具有重要作用,抑制外排泵是人们战胜或阻止耐药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研究特异性阻断外排作用的新方法,克隆外排基因,提高阻遏蛋白水平,调控外排基因的表达;或设计相应的阻断剂,封闭基因;或采用基因缺失方法;或开发有临床实用价值(高效,长效,低毒,不对抗菌药浓度造成冲击)的外排抑制剂,如植物碱利血平(可抑制Bmr、No r、Pm rA等)、钙通道阻断剂异博定、H+K+泵AT PE泵抑制剂(甲砜霉素,朗素那唑)、硫氮卓酮(冠脉扩张药)等,已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致谢:本文承蒙阎继业教授在百忙之中予以审阅,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Bro w n M H,P aulsen I T,Skurr ay IR A.T he multidr ug ef-

flux pr otein N o rM is a pr oto ty pein a new family of tr ans-por ter s.[J].M o l M icro biol,1999,31:393

[2]M o rita Y,Ko dam a K,Shio ta S,et al.N or m,a put ativ e mul-

tidr ug efflux pr otein,of V ibro p ar ahaemoly ticus a nd its ho molog in E scherichia coli.[J].A ntim icro b A gents Chemo ther,1998,42:1778

[3]N akae T,N akajima A,O no T,et al.Resista nce to B-lactam

antibiotics in P seudomonas aeruginos a due to interplay be-tw een t he M ex A B-OprM efflux pump and B-lacta mase.

[J].A ntimicro b Ag ents Chemo ther,1999,43:1301

[4]Srikuma r R,Paul CJ,P oo le K.Influence of mutat ions in

t he mex R r epr esso r g ene on ex pr ession o f the M ex A-M exB-O prM m ultidr ug efflux sy stem of P seudomonas aer uginosa.[J].J Bacter io l,2000,182(5):1410

[5]Z iha-Za rifi I,L ianes C,Ko ehler T,et al.I n v iv o emer gence

o f multidrug-r esist ant mutant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v erex pressing the activ e efflux sy st em M ex A-M ex B-O prM.[J].A 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 her,1999,43:287 [6]L o mov skay a O,L ee A,Ho shino K,et al.U se of a g enetic

appro ach to evalua te the consequences of inhibitio n of ef-flux pumps in Ps eudomonas aer ug inosa.[J].A nt imicr ob

A g ent s Chemo ther,1999,43:1340[7]Ko hler T,M ichea-Ha mzehpour M,Plesiat P,et al.Differ-

ential select ion o f mult idr ug efflux systems by quinolones in Pseud omonas aer uginosa.[J].Antimicro b A gents Chemo ther,1997,41:2540

[8]L o mov ska ya O,L ewis K,M at in A.EmrR is a neg ativ e reg-

ulator of t he Escherichia coli mult idr ug r esistance pump Emr A B.[J].J Bacter iol,1995,177(9):2328

[9]Po ole K,T etro K,Zhao Q,et al.Ex pr ession of the mul-

tidr ug resistance o per on mex A-mex B-op r M in Pseu-

d omonas aer uginosa:mex R enco des a reg ulater of oper on

ex pressio n.[J].A 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 her,1996,40: 2021

[10]Schweuzer HP.Intrinsic r esistance to inhibito rs of fatty

acid biosy nt hesis in P 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due to ef-flux:application o f a no vel technique for g eberation o f

unmarked chro mosom al mut atio n for t he study of efflux

systems.[J].A ntimicro b A gents Chemot her,1998,42:

394

[11]O kusu H,M a D,N ikaido H.A crA B efflux pump plays a

major r ole in t he antibio tic r esistance pheno type o f

Echer ichia coli muliple-a ntibiot ic-r esistance(M ar)mu-tants.[J].J Bact eriol,1996,178(1):306

[12]M a D,Co ok DN,Hear st JE,et al.Efflux pumps and dr ug

r esist ance in G ra m-negat ive bacter ia.[J].T r ends M icro-biol,1994,2:489

[13]Lo mov skaya O,L ew is K.emr,a n E scher ichia coli lo cus

for multidrug r esistance.[J].Pr oc N atl A cad Sci U SA,

1992,89:8938

[14]Y erushalmi H,L ibendiker M,Schuldiner S.Emr E,an E s-

cherichia coli12-kDa multidr ug tr anspo rter,ex changes

to xic cat ion and H+and is so luble in or ganic so lv ent s.

[J].J Biol Chem,1995,270:6856

[15]Bentley J,Hy att LS,A inley K,et al.Cloning a nd sequence

analysis of an Eschor ichia coli g ene co nfer r ing bicy-olo mycin r esist ance.[J].Gene,1993,127:117

[16]L i H,Par k JT.T he per iplasmic m ur ein pept ide-binding

pro tein M ppA is a neg ativ e r egulator o f m ultiple antibi-otic r esistance in Escher icha coli.[J].J Bacter io l,1999,

181(16):4842

[17]Po ole K.Ef flux-mediated resista nce to fluo ro quinolones

in Gr am-neg ativ e bacter ia.[J].A 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her,2000,44:2233

[18]M oo r e R A,DeShazer D,Reckseidler S,et al.Efflux-medi-

ated amino glyco side and macr olide r esistance in

Bur khold er ia p seudomallei.[J].A ntimicr o b A gents

Chemother,1999,43:465

[19]Z ha ng L,Li X-Z,Po ole K.M ultiple antibiotic r esistance in

Stenotr op homonas maltop hilia:inv olvement of a mul-

tidr ug efflux system.[J].A ntimicro b A g ent s Chemo th-er,2000,44:287

[20]贾蓓,钱元恕.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

抗生素分册,1999,20(3):132

[21]Paulsen IT,L it tlejohn T G,Radstr om P,et al.T he3′co n-

serv ed seg ment o f integ ro ns co ntains a g ene associated

w ith m ultidr ug r esistance to amtiseptics and disinfec-tants.[J].A ntim icro b A g ents Chemo ther,1993,37:761 [22]M or it a Y,K odama K,Shio ta S,et al.N o rm,a putativ e

mult idrug efflux pr otein,of V ibr o p arahaemo lutocus and

it s ho molog in E cher ichia coli.[J].A ntim icro b A gents

Chemother,1998,42:1778

[23]Kaat z GW,Seo SM.Inducible N or A-mediated m ultidr ug

r esist ance in Stap hy lococcus aur eus.[J].A ntimicro b A-gents Chemot her,1995,39:2650

[24]M unoz-bellido JL,M a nzanares M A A,A ndr es JA M,et al.

Efflux pump-mediated quinolo ne resistance in S ta p-hy lo-coccus aur es str ains wild type for gy r A,gy r B,g rlA and

nor A.[J].A ntimicr o b A g ent s Chemo ther,1999,43:354 [25]G ill M J,Brenw ald NP,W ise R.Indent ification o f a n efflux

pum p g ene,p mrA,asso ciated w ith fluor oquinolone r esis-tance in S tr ep tococcus p neumoniae.[J].A 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 her,1999,43:187

[26]M ar khem P N.Inhibit ion o f the emerg ence o f

cipro flo x acin r esistance in Str ep tococcus p neumoniae by

the multidrug efflux inhibit or t eser pine.[J].A nt imicr ob

A gents Chemot her,1999,43:988

[27]van V een HW,V enema K,Bolhuis H,et al.M ultidr ug r e-

sistance media ted by a ba ct er ial hom olog of t he human

mult idrug tr anspo rter M DR1.[J].Pr oc Na tl A cad Sci U SA,1996,93:10668

[28]N eyfakh AA.T he mult idr ug efflux t ranspor ter of Bacil-

lus subtilis is a str uctural a nd functio na l homo lo g of the N or A pro tein.[J].A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 her,1992,

36:484

[29]Clancy J,Dib-Ha jj F,P et itpas JW,et al.Cloning and char-

acteriza tio n of a no vel macr olide efflux g ene,mr eA,fro m

Str ep tococcus ag alactiae.[J].A 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her,1997,41:2719

[30]Clar k F S,P arkinson T,Hitchco ck CA,et al.Cor r elation

betw een r hodmnine123accum ulation and azole sensit ivi-ty in Cand id a species:possible r ole fo r drug r esistance.

[J].A ntimicr ob A g ents Chemot her,1996,40:2835

(上接第101页)

[16]Fr anCois B,Char les M,Cour valin P.Conjug ativ e tr ansfer

of tet(S)betw een str ains o f Enter ococcus f aecalisis asso-ciated with the exchange o f lar ge fr agments of chro moso-mal D NA.[J].M icr obio lo gy,1997,143:2145

[17]O hnuki T,Kat oh H,Imanaka T,et al.M o lecular clo ning

of tet racycline resistance genes fr om S tr ep tomy ces r imosus in Str ep tomy ces gr iseus and character izatio n of the clo ned genes.[J].J Bacteriol,1985,161:1010

[18]Hillen W,Ber ens C.M echanisms underlying expr ession o f

T n10enco ded tetr acycline r esistance.[J].Annu Rev M i-cr o biol,1994,48:343

[19]Blau HM,Ro ssi FM V.tet B or not tetB:A dv ances in t e-

tra cy cline-inducible g ene ex pr ession.[J].P ro c N atl A cad Sci U SA,1998,96:797

[20]Guilfo ile P G,Hutchinso n CR.T he Str ep tomy ces

glaucescens T cmR pr ot ein represses tr anscr iptio n o f the diver gently or iented tcmR and tcmA g enes by binding to an interg enic operato r r egion.[J].J Bacter iol,1992,174

(11):3659

[21]L iu C-M,T her on EH,P hilip A M.Inductio n of resistance

to aur o do x by aur odox in the antibiotic-pro ducing cult ur e Str ep tomy ces goldiniensis.[J].J A ntibio t,1979,32:1025[22]Per ez-Go nzalez JA,V ar a J,Jimenez A,et a l.T he mecha-

nism of r esistance to pur omy cin and t o t he pur omy cin-precursor O-demethyl-puro my cin in Str ep-tom y ces al-boniger.[J].J G en M icr obio l,1985,131:2877

[23]K ieser T,Bibb M J,Buttner M J,et al.Pr actical Strep to-

m y ces genetics.[M].England:T he Jo hn Innes F oundation Pr ess,2000

[24]Sua rez JE,Chater K F.P olyethy lene gly co l-assisted tr ans-

fect ion o f S trep tomy ces pro to plasts.[J].J Bacter io l,1980,

142:8

[25]T hompson CJ,W ard JM,Ho pw o od DA.D NA clo ning in

Str ep tomy ces:r esistance g enes fr om antibio tic-pr oducing species.[J].Na ture,1980,286:525

[26]K atag ir i K.Impr o vement o f chlo rt etracy cline-pr oducing

stra in by sever al kinds of methods.[J].J A ntibio tic(Ser

A),1954,7:45

[27]黄健强,陆雍涛,姜卫红,等.丝裂霉素C耐药基因(mcr)

的克隆及其高效表达.[J].微生物学报,1999,39(6):495 [28]A ndr ew H,K o zo O.A no vel met ho d fo r impr ov ing S trep-

tomy ces colicolor A3(2)fo r pro duction of a ct inor hodin by intr oduct ion of rp sL mutatio ns confer ring r esistance to strepto mycin.[J].J A ntibiot,1997,50:532

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及州发现多重耐药菌,并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 三、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须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审核后,将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 四、各病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或定植病例,须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檀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2.病房和“患者~览表”须设黄色隔离标志,并在病历夹封面粘贴黄色隔离标签。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休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须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妥善处置使用后隔离衣。 4.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5.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和接触患者,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在出病室前做好手卫生。 6.当患者感染治愈,且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为阴性时,方可解除隔离。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 究进展 班级:09药剂4班 组长:11-何燕珊:分配工作、选题、摘要、关键词和整理全篇文章 找资料:09-何炳俊: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10-何根铭:耐药性产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12-洪春庆:抗生素的抑菌机理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全世界上是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耐药性亦不断增长,并已迅速发展至十分严重的程度。耐药性的大量出现与广泛传播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甚至造成治疗失败,目前已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的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耐药性产生因素以及预防等方面内容作简要综述,以示预防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是能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一类化学物质,绝大多数由微生物合成,临床上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感染性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产生了耐药性,并开始对人类展开致命的反击,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许文思也感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它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可见,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抗生素的抑菌机理 依据抑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抗生素分为三类:一类抗生素通过阻止糖肽交联来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菌失去保护,并因渗透压或自溶酶作用最终导致死亡(如青霉素) ;第二类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内磷脂结合(如粘菌素) ,或者合成异常蛋白质而导致病菌细胞膜透性增加(如氨基糖苷) ;第三类则是通过阻止细菌DNA (如喹诺酮类)、RNA (如利福平类)、蛋白质(如林可霉素类)的合成而抑菌或杀菌。[1]因此,根据主要作用靶位的不同,抗生素的抑菌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胞壁缺损细菌在低渗条件下常因细胞吸水过多破裂而死亡,而对人和动物无毒害作用,因人和动物不具有细胞壁,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杆菌肽等。 2)破坏细胞模的通透性。主要通过下面 3 种途径:①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E,能降低细菌细胞膜表面张力,因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甚至破坏膜的结构,结果使氨基酸、单糖、核苷酸、无机盐离子等外漏,影响细胞正常代谢,致使细菌死亡。②多烯类抗生素,如制霉菌素与固醇具有亲和力,因此能与微生物的膜(含固醇物质)结合后形成膜- 多烯化合物,引起细胞膜的通透性能改变,导致胞内代谢物的泄漏。这类抗生素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而对细菌不起作用,因细菌细胞膜不含固醇类物质。③离子载体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是脂溶性的,能结合并运载特定阳离子通过双脂层膜。如缬氨霉素、短杆菌肽A 等能增加线粒体膜对H+、K+或 Na+的通透性,为维持线粒体内正常的K+浓度就必须使泵入K+的速度与流出速度平衡,这样使得线粒体消耗能量用于泵入K+,而不是用来形成ATP,因此抑制了氧化磷酸化作用,从而起杀菌作用。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很多,其作用机理也较复杂,主要有下面 4 个方面:①抑制氨酰-tRNA 的形成。如吲哚霉素的抑菌作用是在氨基酸活化反应中和色氨酸竞争与色氨酸激活酶结合,从而抑制氨酰-tRNA的形成。②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能抑制 70S 合成起始复合体的形成以及引起 N-甲酰-甲硫氨酰-tRNA从70S合成起始复合体上的解离,因此阻碍蛋白质合成的起始。③抑制肽链的延长。如四环素族抗生素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一)多重耐药菌定义: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二)多重耐药菌监测范围: 1.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3.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或CRABA) 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CR-PA 或CRPAE) 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判断并向临床反馈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监测报告、职责 (一)临床科室职责 1.临床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患者后,应主动筛查耐药菌,及时下达微生物送检医嘱,护士正确采集病原学标本并及时送检标本,提高阳性率:医师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发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或接到微生物室电话及检验单反馈后,记录在登记本上,并立即通知主管医师,下接触隔离医嘱,病程记录中体现处理措施:护士在病床标示牌、腕带上放置相应隔离标识,并通知保洁等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感染控制后医师停止隔离医嘱,病区做好终末消毒。 3.转科、手术、特殊检查等护士提前电话通知对方科室,做好交接记录和隔离工作。 4.报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主管医师24小时内通过感染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感染管理科。短时间内(无明显潜伏期的指7天,有明显潜伏期的超过平均潜伏期) 5.发现3例同种病原菌感染的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督导及流行病学调查。科主任、护士长:负责落实本科室多重耐药菌各种监测、报告、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二)检验科职责: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确定后,判定结果,对多重耐药菌者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多重耐药及名称代码”,电话通知、院内网上发检验报告,对临床科室和感染管理科进行结果报告,并做好记录。若发现某一科室在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微生物感染病例及VRE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做流行趋势调查及同源性分析。每季度向全院公布-次临床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预警,包括全院和重点科室前五位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情况。有微生物检测种类年度统计分析。

细菌耐药机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_丁元廷

·实验技术及其应用·细菌耐药机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丁元廷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全球性的细菌抗生素耐药是近年来感染性疾病治疗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细菌可对某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也可 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各异的抗菌药物耐药。随着各种新型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细菌的耐药也越来越广。本文对细菌耐 药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耐药机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507(2013)06-1109-03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t home and aboad DING Yuan-t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of Guiyang, Guiyang550001,China Abstract:A big problem we meet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the glob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eria.Bacte- ria can develop resistance to not only a certain kind of antimicrobial agent,but als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antimicrobial drugs.With a variety of new antibiotics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more and more extensiv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appear.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ogres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d also to explor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Bacterial resistance;Mechanisms of resistance;Progress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在抗生素及环境压力下,细菌群体中的敏感株被灭杀,耐药株被选择或诱导出来并繁殖生长而成为优势菌群,通过多种形式获得了对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耐药性不仅可通过基因水平在相同或不同种属细菌中传播,而且结构完整的耐药菌株还可以在医院之间乃至全球播散,所致感染治疗棘手,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1]。而临床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不适当治疗和滥用更加速和扩大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据报道,一种新抗生素从研制到临床应用一般需要5~10年,而产生细菌耐药仅需要2年[2]。因此,在临床上减缓耐药性产生与追求抗菌疗效同等重要。了解细菌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状况对于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菌株耐药和有效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有关细菌耐药机制主要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及细菌多重耐药性角度对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细菌耐药性概况 细菌在接触过抗菌药物后,就会千方百计地制造出能灭活抗菌药物的物质,例如各种灭活酶,或通过改变自身代谢规律来使抗菌药物失效,这样就形成了细菌的耐药性。早期细菌的耐药性主要表现在某种细菌对某类药物的耐药,20世纪30年代末磺胺药上市,40年代临床广泛使用磺胺药后,1950年日 作者简介:丁元廷(1975-),男,硕士,副主任检验技师,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本报道80%~90%的志贺痢疾杆菌对磺胺药耐药了;1940年青霉素问世,1951年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灭活青霉素;60~70年代,细菌耐药性主要表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一般肠道阴性杆菌由于能产生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下降;80~90年代,阴性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染色体介导的I类酶,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中出现了非常难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近年来由于出现了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关注对耐万古霉素MRSA的监测。近年来还开始注意红霉素耐药β-溶血性化脓性链球菌的发展,特别是耐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霉素B的β-溶血性化脓性链球菌的耐药性发展。 2细菌耐药机制 2.1基因水平(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方式)遗传学机制 细菌可通过自身基因的突变产生耐药性,也可以通过染色体垂直传播和通过质粒或转座子水平传播而获得外源耐药性基因,还可通过整合子捕获外源基因并使之转变为功能性基因来传播耐药性基因。包括细菌先天固有耐药和染色体突变或获得新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2.1.1固有耐药天然或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亦称突变耐药。通过染色体遗传基因DNA发生突变,细菌经突变后的变异株对抗生素耐药。一般突变率很低,由突变产生的耐药菌生长和分裂缓慢,故由突变造成的耐药菌在自然界中不占主要地位,但染色体介导的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別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由保洁员用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消洁和消毒频次。 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

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1、必须实施隔离措施,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 2、首选单间隔离(如VRE),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3、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如VRE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4、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5、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 6、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疗护理前后、脱去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和手消毒。 7、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 应穿隔离衣 B应当实施手卫生 C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D 以上都不对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 可同时收治不同耐药菌感染病人 B 不必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经患者同意可挂隔离标识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 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多重耐药菌(MRSA) 6.对确诊或疑似的MDRO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那种隔离措施( A ) A 接触隔离 B 空气隔离 C 飞沫隔离 D 消毒隔离 二、多项选择

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 A 溃烂面 B 血液和体液 C 分泌物 D 伤口 E 正常皮肤 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C) 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B仅用清水擦拭 C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D 以上都不用 E 没必要处理 3.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ABCE) A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B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 处理清洁物品后 E 摘掉手套后 4.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那些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ABC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D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E 表皮葡萄球菌 5.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那 些部门采取有效措施(ABCDE) A 医疗 B 护理 C 检验 D 感染控制 E 后勤 6.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ACD) A 首选单间隔离 B患者安置无特殊要求 C 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D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 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E 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不必单独安置 7.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E) A 室内清洁消毒时,要用专用的拖把、抹布。 B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具如血压计、体温表等专用。 C 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及时杀灭细菌,防止传播。 D 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要及时通知院感科,对患者进行隔离。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早 明确病原学诊断,及州发现多重耐药菌,并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 三、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须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审核后,将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 四、各病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或定植病例,须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檀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2.病房和“患者~览表”须设黄色隔离标志,并在病历夹封面粘贴黄色隔离标签。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休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须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妥善处置使用后隔离衣。 4.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1-08T13:58:09.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黄碧娇 [导读]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菌体类有许多抗生素结合的靶位,细菌可以通过靶位的改变使抗生素不易结合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 黄碧娇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 343000)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85-02 【摘要】了解细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出现,为新的抗菌药物的开发及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为人类战胜病原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细菌耐药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机制 主要有四种:①产生灭活酶和钝化酶,细菌能产生破坏抗生素或使之失去抗菌作用的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②抗菌药物渗透障碍,细菌外层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对阻碍抗生素进入菌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膜上有亲水性的药物通过蛋白,称外膜蛋白,主要有两种分子较大的为ompf和分子较小ompc,最近又发现了第三种蛋白phoe,外膜蛋白的缺失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在某些药物的外膜上含有特殊药物泵出系统,使菌体药物的浓度不足以发挥抗菌作用而导致耐药;③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菌体类有许多抗生素结合的靶位,细菌可以通过靶位的改变使抗生素不易结合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④代谢途径的改变绝大多数细菌不能利用已有叶酸及其衍生物必须自行合成四氢叶酸,肠球菌属等某些营养缺陷细菌能用外源性胸苷或胸腺嘧啶,表现对磺胺和甲氧嘧啶等药物的耐药。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认识细菌的耐药机制过去主要集中在基因突变的研究中,认为基因突变的积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但近来研究发现,没有接触过抗生素的病原菌,对抗生素也有抗药性,耐药性具有转移的特点,螯分子被认为是抗性基因在水平传播的重要因子,由两部分组成,5’与3’端保守区域(简称cs)以及中间的基因簇,选择性的整合到螯分子上面获得耐药性,通过螯合子的螯合作用,抗性基因之间能够互相转换,再借助于转化,转导与结合作用,使得耐药性在畜禽与畜禽,畜禽与人类,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病原菌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药性的耐药机制。 2.1产生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环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活性部位,一旦被β—内酰胺酶水解就将失去其抗菌活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约80%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实现,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已经报道通过的就有200余种。具有不同特性的β—内酰胺酶的细胞对不同的β—内酰胺酶抗菌药物的耐受性不同。G+菌、G-菌、分枝杆菌和诺卡菌种都发现有各种不同特性的β—内酰胺酶。 针对这一耐药机制,临床上目前应用的药物有2类:①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化学结构的药物,包括苯唑西林、双氯西林、甲氧西林、异口恶唑青霉素等半合成青霉素以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等。②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它们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用,对产酶菌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其复合制剂有:由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组成的奥格门汀,由羧苄西林与克拉维酸组成的替门汀,由氨苄西林与舒巴坦组成的优立新及由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组成的他唑辛等。 2.2药物作用的靶蛋白改变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为青霉结合蛋白(PBP),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除了由于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破坏进入胞内的抗菌药物外,还由于PBP发生了改变使之与这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等)的亲和力降低,或是出现了新的PBP所致,这种耐药机制在金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皮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耐药菌种均已证实。 2.3细胞外膜渗透性降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与环境离开。细胞外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即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跨越细胞膜的水溶物质扩散通道。一些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很容易透过肠细菌的孔蛋白通道;但一些具有高渗透性外膜的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通过降低外膜的渗透性产生耐药性,如原来允许某种抗菌药物通过的孔蛋白通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亚胺培南是一种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道OprD的扩散而实现的,这就意味着一旦这一简单的孔蛋白通道消失,则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就会产生耐药性。事实上,最近已经分离到许多具有这种耐药机制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 3 细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1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细菌DNA拓扑异构酶有Ⅰ、Ⅱ、Ⅲ、Ⅳ分2大类:第一类有拓扑异构酶Ⅰ、Ⅲ主要参与DNA的松解;第二类包括拓扑异构酶Ⅱ、Ⅳ,其中拓扑异构酶Ⅱ又称DNA促旋酶,参与DNA超螺旋的形成,拓扑异构酶Ⅳ则参与细菌子代染色质分配到子代细菌中,但拓扑异构酶Ⅰ和Ⅲ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敏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是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革兰阴性菌中DNA促旋酶是喹诺酮类的第一靶位,而革兰阳性菌中拓扑异构酶Ⅳ是第一靶位。 DNA促旋酶是通过暂时切断DNA双链,促进DNA复制转导过程中形成的超螺旋松解,或使松弛DNA链形成超螺旋空间构型,喹诺酮类药物通过嵌入断裂DNA链中间,形成DNA—拓扑异构酶—喹诺酮类3者复合物,阻止DNA拓扑异异构变化,妨碍细菌的DNA复制转录,已达到杀菌的目的。 3.2作用靶位的改变,编码组成DNA促旋酶的A亚单位和B亚单位及组成拓扑异构酶Ⅳ和ParC和ParE亚单位中任一亚基的基因发生突变均可引起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在所有的突变型中,以gxyA的突变为主,主要为Thr—83→Ile,Ala和ASp—87→Asn,Gly、Thr两者均占75%以上,而其他的突变型罕见,GyrA双点突变仅发生在喹诺酮类高度耐药的菌株中,这是因为gyxA上的83和87位的氨基酸在提供喹诺酮类结合位点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yrB的突变株则较gyrA上突变少见,主要为Glu—470→Asp,Ala—477→val和ser—468→phe,Parc 的突变主要为Ser—87→Leu,Trp位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存在parc改变的发生是在gyxA突变之后才发生的,在同时具有gyxA和parc突变的菌株中,以gxyA上的Thx—83→Ile和parc上的ser—87→leu类型为最多见,ParE的突变型为ASp—419→Asn、Ala—425→val但现在parE出现突变极为罕见3/150 3.3 膜通透性改变,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一样,依靠革兰阴性菌的外膜蛋白(oMp)和脂多糖的扩散作用而进入细菌体内,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93115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6.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7.合理应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知识大全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年) 1、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常见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多重耐药菌的接触隔离措施 (1)、正确患者安置: 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VRSA)患者单间隔离。其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首选单间隔离;受条件限制不能单间隔离,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O. 8m。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医生开“接触隔离”医嘱。 (2)、限制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3)、隔离标识清楚:进行床边隔离或单间隔离,应在床栏上或隔离房间门上和病人一览表上标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4)、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对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5)、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用后清洁消毒;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用 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6)、对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7)、正确处置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其它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还是按生活垃圾处理。 (8)、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 (9)、解除隔离时间: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即可解除隔离;对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患者还需在连续两次(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附: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措施: 空气隔离:将病人单间隔离(最好置于负压空调(每小时换气速率6~12次)之隔离室),并维持房门关闭;且空气需过滤后排出,不可重覆循环使用。接触病人需戴特殊口罩。手套和隔离衣不需要。:接触病人前后或处理污染物后要洗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院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同时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凝胶。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凝胶进行手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及时消毒。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在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使用专用的抹布进行清洁和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六、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1、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 2、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临床微生物实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可能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及时组织调查,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密切协作,并在全院公布感染发生情况,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小组,减少使用可促使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如出现耐亚胺培南等泛耐药菌株,建议所发生的病区应检查所有的其他病人所用的抗菌药物方案,必要时停用所有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而改用替代药物。 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等。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 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早期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对年老体弱、 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三、诊断与报告 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同时做好控制措施,以防扩散、流行。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时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的及时发现与诊断。 (三)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由保洁员用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协和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各临床医生要有主动搜索多重耐药菌的意识,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菌的培养。 2、院感科对微生物培养结果及时跟踪,若发现有多重耐药菌(主要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耐亚胺培兰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医务人员。 3、临床科室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将该病人转到单独房间或同类病人房间。并挂隔离标识。 4、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5、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此类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6、临床医师应并做好抗菌药物选择,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时刻关注该病人的治疗效果,若有需要,可向相关人员提请会诊。 7、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8、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或器械(如轮椅、担架、摄片机、心电图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处理才可给其他病人使用;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消毒。

9、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执行洗手或手消毒。 10、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进行清洁消毒。 11、病房应当固定使用保洁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2、院感科及时督促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所在科室做好消毒隔离。 13、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大肠埃希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多,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出现增多,使临床大肠埃希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困难。本文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以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细菌生物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97-02 大肠埃希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类正常菌群,但当大肠埃希菌侵入到人体其他部位或器官时,则会导致感染。近些年,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特别是泛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监测率逐年升高,本文针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机制以及耐药现状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 1.1大肠埃希菌概述 大肠埃希菌(E. coli)是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代表菌,于1885年被Escherichia首次发现并命名为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埃希菌。为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5~45℃。营养要求不高。大多数大肠埃希菌能发酵多种糖类并产气。一般大小为0.4-1μm,长1.7-3μm。无芽孢,多数菌株周身有鞭毛,能运动。有菌毛。

大肠埃希菌有O、K、H、F四种抗原,抗原构造比较复杂,O抗原为脂多糖,组成细胞壁的耐热成分;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为酸性多糖;H抗原是位于鞭毛上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及排列顺序决定其特异性; F 抗原与大肠埃希菌的粘附作用有关。 1.2 大肠埃希菌分类和致病机理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内重要的正常菌群,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就可以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可将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三个致病型:肠道感染/腹泻型、尿道感染型和化脓性/脑膜炎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除具有一般的毒力因子,如内毒素、荚膜、Ⅲ型分泌系统等还具有自身一些特殊的毒力因子如粘附素与外毒素,二者主要能引起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腹泻型大肠埃希菌根据携带毒力因子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粘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大多来源于结肠,污染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肾脏与前列腺,为上行性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型大肠埃希菌感染则可能得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常由大肠埃希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引起。据陈立涛的研究的血流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阳性率约60%,且多药耐药严重[1]。此外新生儿脑膜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即为大肠埃希菌与B组链球菌约75%的大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