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9月16日

建党初期,党内没有关于基层组织的称谓。党的一大召开前夕,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没有必要建立复杂的组织体系,因此一大决定只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组织:中央局和地方委员会。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有五名党员的地方可建立地方委员会”。

一大召开后,我们认识到党不能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能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党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为了保障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组织内部必须要有能够适应革命需要的组织体系。鉴于此,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这一时期党的组织系统分四个层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地方支部和组。组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最早称谓,这样的组,当时共有70多个。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由一大时期的50多人发展到四大时期的994人。为吸收工人和贫农一般的革命分子入党,扩大党在国家政权和革命中的影响,四大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作出调整,“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将“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改为“有三人以上即

可组织支部”。党的基层组织的称谓也由“组”变为“支部”。支部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党员,吸收党员,更要做好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的工作。

1945年7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提出把党的基层组织从党的支部扩展到党的总支部和基层党委。七大前夕全国共产党员发展到121万,这就决定了必须按照生产单位和群众的集合点来建立党的基础组织。刘少奇指出:“党的基础组织,一般称为党的支部,特殊地称为党的总支部或党的工厂、机关、学校委员会。”在有党的总支部或有党的委员会的工厂、机关、学校等,为便于开展工作,也应当设立党支部,但是这种总支或委员会,仍是一个生产单位或工作单位中的基础组织。但是,七大通过的党章沿用了过去的惯例,规定“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支部”。

八大通过的党章正式将党的基层组织定为基层党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员和党的组织有很大的发展,1949年底党员数量450余万人,到八大召开前夕全国党员增加到1000余万人。根据之前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最小的可以只有三个党员,而最大的却可以有上万个党员。因此,邓小平在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它的组织形式,需要有很大的伸缩性”。八大党章把党的基层组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党员超过一百人的基层组织,成立基层党委员会,下面设立

若干个总支部或者支部;第二类是党员超过五十人的基层组织,成立总支部委员会,下面设立若干个支部;第三类是党员不足五十人的基层组织,可以成立支部委员会。八大之后,党的基层组织的形式被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可见,党的基层组织的称谓经历了从“组”到“支部”再到“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变化的不仅是基层组织的称谓,为适应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党和国家大局,基层组织的职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来源:《学习时报》2018年9月10日,作者杨云成,原标题《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官场“称呼学”:市长以上称老板 基层领导叫老大

官场“称呼学”:市长以上称老板基层领导叫老大 2014年04月24日11:26 来源:南方周末作者:孙甜甜杨翘楚 “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 “别人叫他院长,他马上就回答,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如果是叫老师,他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一些地方为了规范称呼,甚至制作党内互称同志提示牌,摆放在党委(支部)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的醒目位置。 某个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开了郭振华家的门。“有个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声招呼郭振华。“是池、池厅长?”郭问。“啊呀啊呀,池厅长您、您来看我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后,女主人恭敬地赔笑道。 这是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的一个桥段,刻画的正是官场中人对“称呼”的娴熟运用。 2001年,痛恨官场中丑恶风气的阎真写下了这本小说。尽管如此,这位北大毕业之后拒绝机关身份而选择乐守象牙塔的文学教授,在现实中也不得不屈服于无处不在的官场“称呼学”。 “一个科长一个小主任,官位叫出来他就高兴一点。”阎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叫我们单位的人,尤其是机关的科长、副科长和办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尽量把这个位置叫出来。因为有些事要找他帮忙。” 类似阎真这样的体会,某县财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参加一次接待活动,直到见到《××调研组来县接待手册》,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称为“王处”的这位省财政厅领导,原来只是一个主任科员。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继续称呼“王处”,因为她的局长也这样叫。“局长说,当‘王处’还只是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到省厅的科员时,他就开始喊‘王处’了!” 按中国的行政级别,这位局长和“王处”都是主任科员,相当于人们熟知的“科长”。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 “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 对于基层的许多官员来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称呼时的惯例。阎真说,“在县里,一个科级干部就很大了。一个局长其实是科级,但是我要叫他局长。股长比科长还要小,可在县里也已经好大了,也是一个长嘛,也要叫出来。” “叫大不叫小”的惯例不仅仅是基层的专利。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正部级机构的领导叫主任或者局长的,他们的下属会习惯于叫部长。”这不是为了追求虚荣,而是害怕与低级别的职务混淆。“部长级别高,而办公厅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称呼规则外,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许多微妙之处。 “上级对下级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称,但下级对上级当面一般却只用‘姓+职务’或‘职务’。”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教授在他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然而,有些时候这条规律并不适用。例如,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中有好几位

官场“称呼学”

官场“称呼学” 某个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开了郭振华家的门。“有个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声招呼郭振华。“是池、池厅长?”郭问。“啊呀啊呀,池厅长您、您来看我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后,女主人恭敬地赔笑道。 这是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的一个桥段,刻画的正是官场中人对“称呼”的娴熟运用。 2001年,痛恨官场中丑恶风气的阎真写下了这本小说。尽管

教授,在现实中也不得不屈服于无处不在的官场“称呼学”。 “一个科长一个小主任,官位叫出来他就高兴一点。”阎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叫我们单位的人,尤其是机关的科长、副科长和办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尽量把这个位置叫出来。因为有些事要找他帮忙。” 类似阎真这样的体会,某县财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参加一次接待活动,直到见到《××调研组来县接待手册》,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称为“王处”的这位省财政厅领导,原来只是一个主任科员。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继续称呼“王处”,因为她的局长也这样叫。“局长说,当…王处?还只是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到省厅的科员时,他就开始喊…王处?了!” 按中国的行政级别,这位局长和“王处”都是主任科员,相当于人们熟知的“科长”。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 “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 对于基层的许多官员来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称呼时的惯例。阎真说,“在县里,一个科级干部就很大了。一个

县里也已经好大了,也是一个长嘛,也要叫出来。” “叫大不叫小”的惯例不仅仅是基层的专利。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正部级机构的领导叫主任或者局长的,他们的下属会习惯于叫部长。”这不是为了追求虚荣,而是害怕与低级别的职务混淆。“部长级别高,而办公厅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称呼规则外,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许多微妙之处。 “上级对下级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称,但下级对上级当面一般却只用…姓+职务?或…职务?。”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教授在他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然而,有些时候这条规律并不适用。例如,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中有好几位姓王时,“叫某某书记是惯例”上述媒体人说,名字+职务的选择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有一个很明确的区分”。 区分不同称呼的,除了职务外,还有资历与感情。一般来讲,官员之间互称官衔是较为客套和安全的,但一些职务不高的“老机关”却常享有“豁免权”,可以将别人眼中的“王书记”省去姓氏,直呼其名。上述媒体人说:“在机关里称名字,本身并不是冒犯,当然你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地位,以及你和那个人到底有多熟。”

官场称呼有讲究(同名40435)

官场称呼有讲究: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 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文_本刊记者舒炜 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领导之间也有直呼其名的,如恩来、少奇、小平等,这种比较亲切的称呼,体现出在一个党内,为了一个事业,超越官职大小的一种关系。 其实,官方正式文件和场合中从未有过“官员”的称呼,更多是用“干部”和“同志”来称呼。在解放初期,毛泽东关于党内称呼问题作过专门的批示,意思是党内不分职务大小一律都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不过现实中,官场之间的称呼却有一些‘讲究’,很多新晋公务员常常话一出口就得罪人了,他自己还没明白过来。”有官员对廉政瞭望记者表示。 “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 巡视员一般都是厅级干部,算大领导了,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直接称他们为某某巡视员。 “千万别这样喊,人家不乐意听。更多时候,我们都还是会用他之前的职务来称呼,比如王局、张厅、李主任等。”多名省级机关干部对廉政瞭望记者说,“但是正式行文时,要称为巡视员。” 曾有一名媒体人回忆,自己刚入行不久时,跟着老记者去采访某厅的一名副巡视员,很“莽撞”地直接管人家叫“某巡视员”,让本来“和颜悦色”的对方“脸色陡变”。后来报社领导好几年内都要拿这事给新记者做反面例子,让自己好不郁闷。 但同为非领导职务,级别为处级的调研员在口头称呼上要随意一些。“徐调、王调可以随便叫,都不会在意的。”西部某市的一名处级干部王正伟说。“当然,并非说所有的调研员或者巡视员都是这样,但我所打过交道的这类领导有数十名,基本符合这样的情况。” “归根到底,还是一部分干部境界和心态的问题,你本来就是这个职务,人家这样称呼你是完全正确的。”王正伟的一名同事表示。 “大市长”和“二市长” 相较上述情况而言,在不少官员看来,对正职和副职称呼,才更是一门“功课”。 廉政瞭望记者之前去东北采访,听当地官员在餐桌上聊起“大市长”、“二市长”来。当时是第一次听到还有这么个称呼,不解。 细问才明白:一个城市有一个市长,若干个副市长。向客人介绍时,过去不论正副只说苏市长李市长,客人不甚明白到底是正的还是副的,于是,为了便于区分,说着方便,就把

中国军队名称演变

资料:中国军队称谓的历史演变 工农红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

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1946年9月中旬起,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司令。从此,我军一直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当时战事繁忙,各部队改称的时间不一,直到1947年年底才全部改完。

六年级国防教育备课

六年级国防教育备课 第一课:勿忘百年国耻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绚丽的中华文明。 当历史滑向19世纪,这个古老的民族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当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后,东方的中华民族为她的沉睡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当前前后后八个国家武装侵略中国, 十几个国家先后与腐朽的晚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民族浩劫。 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百年国耻,从1840年开始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不完全,文章陆续加入)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1843.10.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07.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1844.10.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上海租地章程》(1845.11.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08.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07.05)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1858.05.2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天津条约》(1858.06.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天津条约》(1858.06.1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1858.06.2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58.06.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0.10.14) 第二课:我的家乡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归类

近代以来几次国际格局的演变 甘肃张掖市实验中学王浩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局面的演变。现将演变的时间、原因、含义、影响简要归纳。 一、维也纳体系 1、时间:1814——1815年。 2、原因: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为了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 3、含义: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4、影响: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他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洲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时间:1919——1920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实力上升,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了分得更多的赃物,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3﹚、含义:《凡尔赛和约》连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合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4﹚影响: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矛盾;建立了国际联盟;同时隐含着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和战胜国、战胜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这种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可能给世界带来长久的和平。 2、华盛顿体系 ﹙1﹚时间:1921——1922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大力扩充海军,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的侵略扩张既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了海军军备竞赛,为了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3﹚含义:与会国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4﹚影响: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

中国军队的称谓变化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 6万人。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 03万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对抗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独占胜利果实,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蓄谋发动内战。为适应国民党将要发动内战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各战略区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调整战略部署:由关内各解放军抽调11万主力部队及2万余名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浙江、苏南、皖南、皖中地区的新四军撤至长江以北;湖北人民抗日救国军(即八路路军南下支队)及我河南军区部队分别撤至以桐柏为中心的鄂豫解放军,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 1945年10月31日,由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的部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别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归类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 称谓归类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近代以来几次国际格局的演变 甘肃张掖市实验中学王浩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局面的演变。现将演变的时间、原因、含义、影响简要归纳。 一、维也纳体系 1、时间:1814——1815年。 2、原因: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为了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 3、含义: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4、影响: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他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洲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时间:1919——1920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实力上升,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了分得更多的赃物,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3﹚、含义:《凡尔赛和约》连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合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4﹚影响: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矛盾;建立了国际联盟;同时隐含着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和战胜国、战胜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这种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可能给世界带来长久的和平。 2、华盛顿体系 ﹙1﹚时间:1921——1922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大力扩充海军,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的侵略扩张既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了海军军备竞赛,为了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3﹚含义:与会国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4﹚影响: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

2018年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解放军称谓的历史演变

2018年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解放军称谓的历史演变关键词:士兵提干大学毕业生士兵张为臻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解放军 解放军称谓的历史演变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冈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〇、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6万人。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这一称谓自古至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甚至在同一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虽然有些学者也注意到这种变化,但讨论得并不全面。故笔者依据相关史料,对这一为人们所熟知称谓的古今不同作一简单梳理。 称长兄为大哥 古人称兄为哥,在唐以前已经出现,据现今所见史料,大哥这个称谓到了唐玄宗时才出现。唐玄宗排行第三,按照唐代依旧遵循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本应由李成器继承皇位。但唐睿宗欲立太子时,却因三子李隆基在平定韦后之乱时立功最大而犹豫不定。当时的李隆基就如唐初未被立为太子时的李世民一样手握一定的兵权,唐睿宗立谁为太子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稍不慎便会酿成“玄武门之变”重演。正在睿宗拿不定主意时,李成器主动向皇帝提出自己不愿意做太子,请求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后来做了皇帝,对李成器(后改名李宪)十分感激,平日里给他的赏赐十分丰厚。李宪死后,玄宗特给其“让皇帝”的谥号。《旧唐书》收录了唐玄宗对李宪的追思词,其中便出现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大哥嫡长,合当储贰”“谓之手足,惟有大哥”“大哥事迹,身殁让存”等带有大哥称谓的词语。而唐玄宗称李

宪为大哥也并不是在李宪死后才开始称呼的,在平日里,因唐玄宗豁达的性格,经常与诸兄弟在一起饮酒叙情,平常见面也是直呼李宪为大哥的。例如《全唐诗》中就有唐玄宗所作《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园池》《过大哥山池题石壁》等诗。 称儿子为大哥 虽然大哥这个称谓在唐玄宗时便已出现并沿用至今,但唐代史料中此称谓并不多见,也可知这种称谓并没有流行开来。到了宋代,也很少见有人称呼自己的长兄为大哥的,但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用法,即称自己的儿子为大哥。如周密《齐东野语》卷三中,就记载了宋孝宗继位后,一心想北伐收复故土,但作为太上皇的宋高宗赵构却百般阻挠。一次,孝宗在高宗面前谈论收复中原的计划,高宗不耐烦地说:“大哥,且待老者百年后却议之,盖可见也。”《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又有慈福太后称宋光宗为大哥。这种称谓多是长辈称现任皇帝的,并没有按照皇帝在兄弟中间的排行,例如孝宗非高宗亲生,而光宗为孝宗第三子,慈福的孙子,但高宗对孝宗、慈福对光宗皆以大哥称,应是指长辈对在位皇帝比较亲切的敬称。 称呼儿子为大哥,不尽在宫闱中有此习惯,在民间也有如此用的。例如《俨山外集》卷中就有王安石在论天下人才时,就对着他的儿子王?说:“大哥算一个。”但这种称呼儿子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基层党组织称谓的历史演变 9月16日 建党初期,党内没有关于基层组织的称谓。党的一大召开前夕,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没有必要建立复杂的组织体系,因此一大决定只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组织:中央局和地方委员会。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有五名党员的地方可建立地方委员会”。 一大召开后,我们认识到党不能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能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党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为了保障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组织内部必须要有能够适应革命需要的组织体系。鉴于此,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这一时期党的组织系统分四个层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地方支部和组。组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最早称谓,这样的组,当时共有70多个。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由一大时期的50多人发展到四大时期的994人。为吸收工人和贫农一般的革命分子入党,扩大党在国家政权和革命中的影响,四大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作出调整,“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将“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改为“有三人以上即

可组织支部”。党的基层组织的称谓也由“组”变为“支部”。支部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党员,吸收党员,更要做好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的工作。 1945年7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提出把党的基层组织从党的支部扩展到党的总支部和基层党委。七大前夕全国共产党员发展到121万,这就决定了必须按照生产单位和群众的集合点来建立党的基础组织。刘少奇指出:“党的基础组织,一般称为党的支部,特殊地称为党的总支部或党的工厂、机关、学校委员会。”在有党的总支部或有党的委员会的工厂、机关、学校等,为便于开展工作,也应当设立党支部,但是这种总支或委员会,仍是一个生产单位或工作单位中的基础组织。但是,七大通过的党章沿用了过去的惯例,规定“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支部”。 八大通过的党章正式将党的基层组织定为基层党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员和党的组织有很大的发展,1949年底党员数量450余万人,到八大召开前夕全国党员增加到1000余万人。根据之前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最小的可以只有三个党员,而最大的却可以有上万个党员。因此,邓小平在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它的组织形式,需要有很大的伸缩性”。八大党章把党的基层组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党员超过一百人的基层组织,成立基层党委员会,下面设立

元旦历史演变

元旦历史演变 历史演变称谓演变 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而“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在《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节日演变 [1]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1]中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殷代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2天。自西历传入中

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3]到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1][3]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3]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与同志、先生相比较,出现晚而变化大。“小姐”或“小姐姐”最早见于宋金文献。如,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女真南徙”条载,贞?二年(1214)蒙古围金中都(今北京),宣宗派人议和,蒙古遣使来金国选女,宣宗以“允济(卫绍王)第四女小姐姐”秀丽聪慧,遂把她送给蒙古来使。《两朝纲目备要》卷15和《大金国志》卷24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鞑靼款塞”条载:“有刘二祖者,亦名盗也。其女刘小姐(有作“小姐姐”),亦聚众数万,皆为花帽军所杀。”岳珂《?史》卷6“汪革谣谶”条记载,一个叫洪恭的人,“有妾曰小姐”。周密《齐东野语》卷9“李全”条载,杨安儿“尝为盗于山东,聚众至数万。有妹曰小姐姐(原注:或云其女,其后称曰姑姑),年可二十……”马纯《陶朱新录》载:“吏部侍郎陈彦修有侍姬曰小姐”。从以上可见,“小姐”或“小姐姐”应是宋金时期常见的女孩儿名字。 现今流行的辞书《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多把“小

姐”解释为宋元时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或谓宋时称乐户、妓女、宫婢等。以上结论和征引史料,大体上是沿袭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38“小姐”条的考释和论证。其主要根据:一条是宋人洪迈《夷坚三志》己卷第四“傅九林小姐”:傅九“好狎游,常为倡家营办生业,遂与散乐林小姐绸缪,约窃负而逃”。另一条是钱惟演《玉堂逢辰录》:“其日,勘得掌茶酒宫人韩小姐称与亲事官孟贵私通……”如果仔细推敲这两条引文,似乎只能得出林小姐、韩小姐是身为乐户、妓女或宫人的人名,未必就是称谓。打个比方,这就像当今许多女孩子名叫“媛媛”、“婷婷”、“佳佳”等,其中有人是演员、歌星,但不能说这些名字就成了演员、歌星的称谓。再者,前面谈到的金国卫绍王四女名小姐姐,也是将“小姐”解释为宋元时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之难于成立的有力证据。金朝中期以后,汉化程度已经很高,居然给公主取一个含义同妓女、宫婢的名字,显然是说不通的。因此,那种认为宋金时期的“小姐”是指乐户、妓女、宫婢的说法,根据不够充分。 金章宗时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中,红娘称崔莺莺为姐、姐姐,张生也称红娘、崔莺莺为姐或姐姐,又据前面提及的刘小姐也有作小姐姐。由此看来,宋金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能力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2.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其中搭配不正确 ...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洪秀全--义和团运动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丁汝昌--威海卫之战 2.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 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3.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北伐、西征 4.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沙俄侵华的罪证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D.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5.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B.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6.1898年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①组织兴中会②建立中国同盟会③创办黄埔军校④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D.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9.小强的爷爷出生于民国5年,也就是公元() A.1916年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10.对下面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国宪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胡适和鲁迅B.民主和自由 C.民主和科学 D.科学和自由 13.下列是李大钊发表的文章,其中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的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 ,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B.六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