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怎样看懂黄历

(完整版)怎样看懂黄历

怎样看懂黄历

一、什么是黄历?

依西方学者戴维.邓肯(David Duncan)的说法,中国的太阴历创制于尧帝,以月圆月缺间隔做量度单位,又画分二十四节气,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农民播种收成的依据。但是,并不是只有中国有农民历,在其它各国也有不同的农民历或历法,不论是东方或西方,农民历都提供了实用的生活信息,基本上,农民历不仅提供民众查阅日子的好坏、婚嫁、搬家......,而且,还常会有一些八字解析或明年生肖运势,并且会随着农民历印制的版本不同,附带会有一些星座、生活小常识......等,因此,黄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出版品。同时,也在农民历中,反映了中西方老百姓对于未来生命的祈愿、期待及祝福。

不过,在中国一般的说法,黄历之所以名为黄历者也,相传是黄帝创制的历法之故,即黄帝历的简称。亦有人称其为民历、历日、具注历等。而又因为其制定四季、二十四节气等的规则,主要是配合古代农民的播种收成,所以又称为农民历。至于黄历中的选择宜忌之说,虽然早自秦汉即有,但主要是在唐代后,黄历中才大量铺注有关行事吉凶的内容。

二、阳历、阴历、黄历、农历的比较

我们常说新历即是阳历,而旧历则是阴历也是农历,对于这种说法人们似乎深信不疑。事实上,新历是一种阳历确实无误,但旧历常被称为阴历或农历则是值得商榷的说法。

1.阳历→是以地球绕行太阳之周期为本的历法。

地球自转一次为一天。

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有365又1/4天。

目前所谓的阳历,一年有365或366(闰年)天。

一年12 等分均分为12个月,一个月有30 或31天(二月除外)。

2.阴历→则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之周期为本的历法。

地球自转一次为一天。

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等于29 或30天。

目前所谓的阴历,一年有12个月,354天,或13个月,383~384天(闰月)。

3.黄历→是清室颁布之历法,包含了阴历及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人民耕作。

一般所谓的旧历其实是黄历,俗称『农历』或『农民历』;

但真正与耕作有关的,却是黄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三、黄历的出版概述

黄历虽不是各大书局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因其虽具书的形式,却是「非主流出版品」,但相信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本该年度的黄历,甚至不只一本。尤其现在近年底,一定有

不少家庭已收到一些机构所印制赠送的黄历。

很多人在婚丧喜庆、建筑动工,甚或选举登记等的择日时,都会参考黄历。事实上,它已经某种程度地制约了社会中的许多活动,对我们的影响性不言可喻。翻开现在的黄历瞧瞧,会发现它除了黄历的部分,更像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书。内容可能包括了与术数相关的部分:如十二生肖运势、星座运势、算斤两重、面相手相解析、生男生女秘方、姓名笔划吉凶等;也包括了一些生活常识:像是各地电话区码、邮政编码、简易急救法等。内容包罗万象,甚至也有一些广告,其实也具备了杂志的特质。

在前面提到,黄历影响国人至深,不过,现在虽然书局仍有贩卖,一本大约一百元左右,但今日多数人取得黄历的来源,应该还是以获赠为多。但古代当然不是如此。

由于制历在古代是拥有最高政治权力的表征,而且更能带来实质的丰厚利益,因此从唐代起,可说是变成了「国营出版事业」,皆由各朝的天文机构出版,如钦天监、司天监、司天台、太史局等。

黄历的长销情形自古皆然,如以元文宗天历元年为例,当年全国售卖的官印黄历,就高达三百多万本,平均每四户人家即拥有一本,而政府卖历的收入,更高达当年全国岁赋钱钞部分的千分之五。

四、怎样看懂黄历(先从认识干支开始)

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干者,干也;支者,枝也。

1.十天干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个符号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天干」因为有十个,所以又称为「十天干」,古时藉「十天干」来记载日子,后来演变成某些事物的先后次序,诸如:班级的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学业成绩的甲、乙、丙、丁......,身体检查体位的甲等、乙等、丙等、丁等......,这时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于就是阿拉伯数字的1、2、3、4、5、6、7、8、9、10,或是英文字母的A、B、C、D、E、F、G、H、I、J。

2.十二地支

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二个符号也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地支」因为有十二个,所以又称为「十二地支」,古时藉「十二地支」来记载月份,目前除了历书之外,一般很少用到。

3.六十甲子

后来古人发现,单单用十天干来记日,十二地支来记月,非但不够用,而且容易混淆,于是把十天干跟十二地支加以排列组合。即用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成为「甲子」;

用天干的「乙」配地支的「丑」,成为「乙丑」;用天干的「丙」配地支的「寅」,成为「丙寅」,依此类推,最后得到了下面六十个顺序符号,依序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这六十个符号从甲子依序到癸亥,周而复始,即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计算时间岁月。通常称一甲子为六十年,亦源自于此。

4.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

在《黄历》里面,年、月、日、时等各种不同的时间,全都用六十甲子干支来表示。根据《纪元通谱》的记载,黄帝于纪元前二六九八年(即黄帝元年)建国,与作乱的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仍旧平不了乱,于是黄帝斋戒祀天,天乃降干支,黄帝用十干圆布象天形,十二支方布象地形,斩杀蚩尤,诸候尊为天子。黄帝以风后为相,以力牧为将,并在纪元前二六九六年(即黄帝三年)命大挠作甲子,容成造历。

从上可知,纪元前二六九六年年干支为甲子,每六十年

一轮,周而复始。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三年)是第七十九轮的甲子年,依六十甲子顺序排列下来,二00一年(民国九十年)当然是辛巳年,因此在九十年《黄历》的封面,都会发现「岁次辛巳」的字样。

年干支六十年循环一次,月干支六十个月循环一次,五年一轮。月干支出现在《黄历》每月份的第一行,以民国九十年的《黄历》为例,在「九十年国历一月」的下面,就会发现「为己丑月」的字样,那是延续「八十九年国历十二月」的「为戊子月」而来的。当然「九十年国历二月」就是「庚寅月」。月干支六十个月循环一次,

日干支六十天循环一次。以民国九十年的《黄历》为例,国历一月一日(即农历十二月七日)为「甲子日」,那是延续八十九年国历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农历十二月六日)的「癸亥日」而来的。甲子日之后为乙丑日,因此九十年国历一月二日就是乙丑日,依此顺序类推,六十天一轮,周而复始。日干支六十天循环一次,

时干支六十时辰循环一次。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因此时干支六十时辰循环一次,也就是五天一轮。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十一点开始,每两个小时换一个时辰。

11-1子时;1-3丑时;3-5寅时;5-7是卯时;7-9是辰时;9-11巳时;11-13是午时;13-15是未时;15

-17申时;17-19酉时;19-21戌时;21-23亥时。

从过去学的数据来看,若从黄历、善书、地图、传单、小册子这些东西来看非主流与主流出版的定义,似乎有些争议,如宗勋提到的,是要从人气指数或销售量来看?贸易与否来界定?或有其它的分类方式?不论怎么看,似乎都没那么绝对明确,但不可否认,这些在出版领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那我就姑且先就其中一些我有兴趣的部分来写心得吧!

世界潮流不停的变动向前,黄历、善书这些东西不断的被推向历史,现代人多将之视为一种传统、迷信、保守之类的表征,而身为七年级生的我也有些感慨,总会有种深刻的感受,认为那些东西,对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太重要了!却偏偏被所谓的主流流行一直淹没过去。我对善书没什么印象,想来是我不爱阅读造成的结果,因为在寺庙中一直都有它的存在,而我却压根都不会想去拿来翻阅;但我对黄历就印象相当深刻,小时候常会在家里看到有这样的一本书,也没多注意过,到了国中时期,因为好奇命理的我,无意间发现了黄历里面也有一些算命、运势可以自己去推算的部分,我便开始仔细地去读它,先是看看生肖流年,小小研究一下禁忌、风水,再来算算自己的、家人的八字多重?每年都做一样的动作,因为每年总是会记不清楚去年看过的风水、算的八字结果,妙哉!

另外顺带一提,现今有一项非主流出版品相当泛滥,就

是传单,举凡房屋买卖、金钱借贷、色情交易、汽车贷款等等,尤其是政治宣传的传单最令我反胃!往往到了选举,各式各样的宣传单就像是不用钱般地大肆发放,对台湾政治反感的我因此更不想碰触这方面的东西。传单在台湾似乎已经过度的泛滥,多到对于社会民众没有那么实质上的帮助,甚至多到已对环境有所污染,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却也束手无策吧。

贰、善书

一、善书的定义

1.是中国基层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反映出小传统民众文化的意识型态与价值趋向,从其中可以追溯出我国固有的宗教思想与处世哲学,探讨着在传统社会的文化机制下,民众的行为模式。

2.是民间「宗教」自身的产物,不是「民间」众多信仰者之手。

3.酒井忠夫在其名著《中国善书の研究》对于善书所下的定义可以充分说明宋光宇所谓的古典善书。他说:「所谓『善书』,就是劝善之书。」,「这种劝善,指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道德项目,......善书就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印有民众道德,以及有关联的因果报应故事,在民间流通的通俗书本。它的内容是在三教合一的信仰之中,述说民众道德的规范。其书籍的形式也和儒释道三教经典不一样。其文体则是

采用了故事式的记述,有时也用俗文,具有较大的大众性格。」

4.所谓「善书」,通常就是指由民间自行刊印的劝善书籍,其不以营利为目的,放在寺庙、车站、甚至医院和街角,免费供人取阅,流通于基层社会,内容以劝人行善积德,具有着教育民众与匡正世风的功能。[4]

二、善书的历史[5]

1.敦煌写本王梵志诗

其诗有劝世警俗的社会教化功能,并具有民歌性质,是诗人在外在情境压力下所直抒内心的作品,且客观地描述百姓郁积心头的内在情绪。

「吾富有钱时,媳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迭袍澳。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诟暂时贫,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从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2.太上感应篇

是一本杂抄性质的书籍,其主要的文字内容以东晋时葛洪的《抱朴子》为蓝本,参杂一些先秦诸子和儒家的文句,以通俗文字加以整理贯穿而成。不同于士大夫阶级依儒家伦理行事,在古代的民间文化传统,是将古奥经书的义理重新整理,利用经史子集的嘉言懿训配上通俗活泼的语言文字,流通于广大的基层社会里,成为庶民教育与民间信仰的重要

宝典。可被称为民间善书的龙头,后出的善书在形式与内容上几乎是依该书模式编辑出来。

3.太上清静经

全文不到四百字,所用语言文字相当精简,反映出由儒释道三家思想杂揉而成的形上义理架构与民众宗教意识。在明清时代普遍地被刊印与流传。透过对存在问题的关切,来维系百姓的心灵秩序与道德修为。不但是道教的经典,也被其它民间宗教视为教典,几乎被归类在民间善书范围内。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由易传的阴阳观念引申出清浊与动静的两个创造万物的基本动力,来说明大道生育万物的情形。

4.菜根谭

相传为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自诚所著,文体为小品文,上下语句采对仗方式,全书充满明哲保身的处世思想。在民间此书被当作善书看待,视为个人行为如何社会化的文化教导书。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5.日据时代苏泽养的新约龙华教及其经书

属于世俗化宗教,着重在基层生态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利益。该教收录效验经书(仙佛寄口的传道语)和民间流行的经文编辑成「着集效验善文经书」。读颂多遍,即能全家保

平安,更可国泰又民安。

三、善书的类型[6]

1.以来源分类

依善书的来源分成五类,即佛教经典、道教经典、儒家经典、民间宗教文献、其它等。民间宗教的文字性典籍有两大类:一是善书、一是经典。

「善书」,这等书近年来颇受研究者重视。其来源有扶鸾降笔写的鸾书(不包括称为经、忏的一类),有由非一般民间宗教信徒之「人」所自编、所自写的册子。由此其内容良莠参差不齐,或端正阐教,或倡邪说,或编怪谈;至于功能方面,有多少信徒真会去阅读它?是难以肯定的,可在民间宗教的诸般庆典及仪式中,「善书」没有任何位置与功能,乃无庸置疑的。

此外,善书的内容,往往有明显的流派独特性,派别的区隔使它无法深具普遍性。因而「善书」固与教义有关,却在实际上很难全都代表民间宗教的真实普遍教义,即非其文化内涵之真正所在。

惟就来源而言,它有取自佛、道教的,有扶鸾降笔写的,代表民间宗教之「佛、神、仙」宣说的教义,非如善书有部份是出于「人」的撰写。就功能来看,它是民间宗教初一十五作课、神明圣诞或成道日、节日、一切各类仪式中实际讽诵宣法的,为经常性的宗教活动之实际用品。对信徒来说,

经典是皈依的对象,即〈三归依〉文所说「归依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指说经之神),永脱轮回!众等归依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众等归依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稽首圣众!」极受信徒「尊敬」(虽也不一定阅读)。

最后,除了特殊组织的教派外,一般民间宗教宗教的经典之使用具有普遍性,即只要供奉同一尊神明,无论庙宇在何处大抵皆使用同一神明的经典。由此经典即是民间宗教最具普遍性的教义,亦即是其文化内涵的真正所在,而又非出于「民间」众多信徒之手。

本来佛经上以及我国历代佛书及善书,都有很丰富的因果报应故事。但是许多人较少机会阅读这些佛经与古书,既使读了,也常因那是古人的记载,年代久远,较少亲切感,甚至怀疑它的真实性。其实因果定律亘古不变,因果报应的实事,也是古今相同。

民间宗教文献是善书的主流。因此,大部分善书都和民间宗教有关,又可分为三类:神仙颁授、扶鸾着造、先贤著作。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道教就开始用「神仙颁授」的方式产生道经。民间用这种方式产生的善书也不少,前述从宋朝一直流传至今的《玉历宝钞》即是其中之一,及托言神祇颁授给一位道士而传至人间,主要内容是向一般俗民大众讲述

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该罚入地狱,如何才能避开地狱罪报,如何才能弥补已经犯下的罪过。神仙颁授其实也归为扶鸾着造的一种。

先贤所著的劝世文章,常被刊作善书。明表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就是流传最广的善书之一。民间宗教领袖的著作或语录,也常被刊作善书,明末罗清(罗祖)的《五部六册》,可能是无生老母信仰的始源,至今仍被刊作善书流传。

2.以文体分类

善书约略分为七类:歌谣、说唱、散文、小说、对话、语录及谶。不同的文体形式各有其不同的历史传承,与传统社会的教化环境与文学创作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歌谣类是善书的主流之一,此类善书篇幅通常不长,不能单独成书,往往数种及印为一册。说唱类则是指宗教性宝卷。宝卷是民间的讲唱文学,被视为变文的嫡派子孙,以讲唱因果报应与佛道故事的宗教性文学作品。散文与韵文相对,扶鸾时神佛宣讲义理,常使用散文,《太上感应篇》和《了凡四训》即是以散文体写成。小说类善书约可分为三类:仙佛行述、仙佛传记及因果故事。扶鸾时,神佛开示其成神经过,或讲述因果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如笔记小说。

对话体善书始自扶鸾着造之「冥判」,或扶鸾时神佛解答疑难之纪录。过去并不盛行,自台中圣贤堂的杨赞儒以扶

鸾着造《地狱游记》(1978年出版),已成为善书着造主流之一。杨赞儒以剧本式对话讲说道理、铺陈故事,为着造善书开了一个快捷方式。语录指民间宗教领袖的言行纪录。谶指文意介于似通非通的文字。从前民间宗教经常以歌谣或谶反映民心,或表示其政治希望,现已极少流传。

此外尚有诗、诰、赞、赋等,一般扶鸾着造的善书,大多各种文体杂陈,单独一种文体所形成的善书反居少数。

3.以目的分类

朱瑞玲对善书刊行的目的,分成政治教化、宗教传播、社会慈善、个人祈福等四类。

宋光宇(1994)指出善书基本上是地方知识分子推动的社会教化活动,一方面传达了来自官方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假借神明的力量在社会的基层推动教化的工作,成为民间训练与实践基本社会伦理的地方。

鸾堂以宗教的运动形态,积极地推动其所谓的「代天宣化」运动,以「作善书」的宗教仪式,来吸纳民间各种文化资源,经由善书不断地刊印与流通的形式,企图获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同,转而也成为民众集体共有的价值意识,让鸾堂成为民间新的精神中心,也达道了宗教传播的目的。

善书也与社会慈善活动以及社会救济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善书的流行也得力于清代救济事业的发展,彼此相交运作互为资源,善书提供了社会慈善活动所需要的文化

心理与社会动力,社会救济事业则以财力带动了善书教养理念的推动与宣扬。

四、台湾现行善书的特色与内容

鸾堂是台湾民间信仰颇为兴盛的宗教流派,又称鸾门、圣堂、圣门、儒门,或称儒宗神教、儒宗圣教、儒宗鸾教等。鸾堂标榜以儒为宗、以神为教,主祀恩主公。鸾堂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扶乩阐教的鸾生组织和宗教活动。扶鸾著书是鸾堂团体性的仪式活动,以传达神谕的灵媒为核心,组合信徒共同参与神圣降坛因缘说法的神秘宗教体验,在庄严隆重的仪式气氛中,感染着神灵附体的悸动情绪。因此大部分鸾堂以着造鸾文、刊印鸾书,为其代天宣化的神圣职责。鸾书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儒释道教化百姓的意识形态,进而调和三教内含的形上思想,成为民众信仰行为与生活规范的最高指导方针。台湾光复之后,鸾堂的宗教性发展更为普遍,鸾书的刊印蔚为风潮,逐渐成为民间乡土宗教活动的主流。内容大约分成终极信仰、劝世化民、治身修道等三大类。

五、台湾现行善书的类型

1.游记类鸾书采取冥游方式,由降鸾仙师带领正鸾拜访受访对象,书中以对答形式出现。

2.主题式善书此类善书在内容上会设定一主题加以发挥,如谈「心性」、「修持」等;在形式上则包含「述」、「论」与「对答式」等。所谓「述」通常是仙师降鸾时,在某个论述主题中,会举过去

的一个例子来谈。所谓「论」则为仙师降鸾时,针对某个主题提出的论说。此类善书是明正堂扶鸾著作中最丰富的一种,共有十八种。 3.解事类善书此类善书为鸾生对鸾门或生活等各方面有所疑惑,乃提出问题由仙佛解惑之鸾文汇集而成。 4.幼教启蒙类善书此类善书不仅在文字旁加上注音符号,其内容亦较浅显,为针对孩童而著作之善书。是明正堂的一项改革。 5.行述案证类鸾书在善书中对神明在世行为之描述为「行述」,对鬼魂在世行为之描述称「案证」。此类鸾书从神鬼过去之行为为例,阐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定理。 6.医药类善书此类善书大多为治外伤之用,明正堂在出版前曾请中医师鉴定与校正。7.玉律类善书玉律类善书的内容主要是地府阴律及功过律,换言之,即不离《玉历宝钞》及《功过格》之内容。8.家书类善书。9.经咒类善书此类善书大多供请神或日常持咒、诵经之用。10.杂论类善书

此类善书混杂主题类及案证类善书的内容,论述较博杂,有论道德、谈鬼神、谈修道等。六、善书实例《地狱游记》参、黄历

民国八十二年,申学庸女士甫上任文建会主委,在接受立委质询时,曾被问及:哪一本书影响国人最深?她的回答即是『黄历』。

怎样看懂黄历!(三)- -

呵,你说黄历迷信,根据何在呢?其实仔细观看黄历内容,不也是中国老祖宗们生活经验的结晶,啥时播种、啥时收成等等,今日视之,不也可行。体察生活,记录生活,归结其感觉,慢慢的演化出一套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可惜的是看的懂之人,几稀啊!就如同旁人视中文系之人如......。到也可悲吶。

何谓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乃是依据地球(绕行太阳而产生)的四季变化而订定。将春、夏、秋、冬四季之每一季均分为六个时段(亦即将一年均分为24个时段),每一时段之始为一个『节气』,由『立春』始,至『大寒』终,周而复始;每两个『节气』间大约相距15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为四季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为四季之中点。

『二十四节气』在『阴历』里,每年日期都不同。在『阳历』里,每一个月各有两个节气,每年日子几乎固定,例如:立春大多在2月4日,春分在3月21日,立夏在5月6日,夏至在6月21日,立秋在8月8日,秋分在9月23日,立冬在11月8日,冬至在12月22日,相邻二年之间相差不超过一天(详下附表)。

六、教你看农民历?新年讨个好彩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返乡的车潮、大团圆的年夜饭、

长辈给的压岁钱、门口新贴上的春联,在在都传达了过年的浓浓气氛。除此之外,你可能忽略了,其实每次一到过年,坊间所出现的另一应景物品──黄历。

黄历,也就是民间所俗称的「农民历」或者「通书」。对于一般的知识分子来说,农民历给他们的感受可能是相当为复杂的,一方面口口声声说是无稽之谈,不过是迷信罢了;但逢入宅搬家、婚订嫁娶之人生大事,却十之八九的人又宁可信其有。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半数的人对于农民历都是明斥暗信。事实上,黄历是根据天象的运转,精密运算之后,再由十天干、十二地支配合成甲子,加上五行相生相克、廿八星宿、廿四节气等等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历法。甚至,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属于天文科学的一种运用。而黄历之所以能够流传几千年维持不坠,自然是有它的可用之处。

在了解黄历的运用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几个基本的概念:

1.十二时辰

一天廿四个小时,分成十二个时辰,每天从晚上的十一点开始算起,每二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依序为:子时(2300--0100)、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卯时(0500--0700)、辰时(0700--0900)、已时(0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2.干支的运用

为了计算时日的方便,古人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交互应用,排定顺序依次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每六十个单位为一轮,称做一甲子(意即又一个甲子的循环)。因此,六十年为一轮,周而复始,去年为辛已年,今年就轮到壬午年,明年则为癸未年,而其中之子、丑、寅、卯,则相对于生肖之鼠、牛、虎、兔。同理,六十个月为一轮,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应用于日支而言,当然也是六十天为一循环,周而复始。

阴阳五行与方位:五行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如此地循环相生;反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又金,都是环环相扣。而天干和五行、方位有相关,举例言,甲、乙属木为青色,代表的是东方,旺在春季。而由于地支的方位关系,又衍生出四长旺、四正、四旺、三合、六合、六冲等等。看来有点雾煞煞,没关系,总之这些都是每天宜忌冲煞的参考,而且黄历上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

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之后,接下来要带各位慢慢进入到我们老祖宗的智慧领域了。

1.通用事项

(1)一年运势:

首先打开黄历的第一页,我们应该注意的是:a.大利东

西不利南方:这个平行八边图除了标示「利」与「不利」的方位之外,也标出「奏书」、「博士」、「力士」、「蚕士」等贵、善、恶、凶四个年神的位置。善神所在位置可兴修,恶神所在方向就不宜乱动。

b.「岁时记事」:明年(民国93年)写道「五(农历元旦起第五天为辰日)龙治水,二(元旦起第二天盘辛日)日得辛,二牛耕地、大姑把蚕....」等等,用以推估今年的雨水、农作收成好坏等。龙愈多就代表今年雨水量愈多。

c.「黄帝地母经」:写道「太岁甲申年,秋后雨水少....」,用以预测当年农作收成的好坏,及民间可能发生的大事,都是农业时代值得参考的内容。

d.元旦开门焚香出行表:这是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好多人讨吉利的最佳时机。黄历上会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动作要选在哪个吉时。

e.安太岁:六十年为一轮,每一年有一当值的太岁神(如甲子年为金赤、乙丑年为陈泰、丙寅年为沉兴....),由于太岁神位高权重,因此凡是当年碰到太岁年(即当年一、十三、廿五、卅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及九十七岁的人),或是与太岁对冲的人(即当年七、十九、卅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七十九、九十一岁的人),该年就要特别当心了,人说「太岁当头座,无喜恐有祸」,因此为祈求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就必须要安奉太岁神了。黄历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