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在肠道病变的应用

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在肠道病变的应用

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在肠道病变的应用
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在肠道病变的应用

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在肠道病变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曲面重建(CPR)肠管成像技术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49例肠道病变患者行薄层扫描,沿肠管走行选点划线进行CPR成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CPR肠管成像成功率为100%,均清楚显示肠道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1.8%(45/49)。结论CPR肠管成像可直观地显示肠道病变,是横轴位图像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的重要补充,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和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multidetector CT(MDCT)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in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diseases.Methods Thin slice scans were used to acquire images on 49 patients of intestinal diseases,and CPR technique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image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intestine.The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regarded as gold standard.Results The successful rate of CPR technique was 100%.CPR could show the intestinal diseases clearly.The accuracy of CPR on localizing diagnosis was 100%,the accuracy of qualitative diagnosis was 91.8%(45/49).Conclusion CPR can directly display intestinal diseases.CPR is an efficient supplement to CT axial images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images,has satisfactory diagnostic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Intestinal diseases;Tomography;X-ray computed

肠道病变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通常采用钡餐造影或钡灌肠、内窥镜和超声检查,但上述检查手段各有不足。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后处理技术日益成熟,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肠管成像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其在观察肠道病变的范围及肠腔狭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指导临床术前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对49例肠道病变患者行MDCT薄层扫描和CPR肠管成像,探讨CPR技术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病变患者共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6~83岁,平均56岁。临床症状:腹痛25例,腹胀16例,呕吐10例,便血或黑便12例,肛门停止排便排气8例。

1.2 方法本组除临床提示肠梗阻的患者外,检查前晚用番泻叶清洁肠道,将2%的复方泛影葡胺溶液900 ml均分2等份间隔8 h服用,检查当天空腹。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扫描机,常规取仰卧位,根据病情确定扫描部位。7例只行CT平扫,42例后行增强。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120~160 mA,螺距(pitch)1.0,准直1.5 mm,采集层厚8 mm,重建层厚2 mm,重建间隔1 mm;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团注优维显300 mgI/ml,100 ml,速率为2.5~3.0 ml/s。传至Wizard后处理工作站,以横轴位像为基础,结合冠状

64排128层螺旋CT

美国GE64排128层容积CT近期在我院投入运行,该机球管旋转一圈可以获得128层图像,将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成像进入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 一、主要性能特点。 1、扫描时间更短、层面更薄:扫描1周仅需0.4秒钟,可以采集到12 8层亚毫米(0.625毫米)层厚的图像,1秒钟可以扫描一个器官,5秒完成心脏检查,10秒钟可以扫描完全身。 2、图像更清晰:Lightspeed VCT属于真正的容积扫描,呼吸运动伪影的进一步减少,薄层扫描以及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进一步提高了解剖结构和病灶显示的清晰度。

3、定位定性诊断更准确:亚毫米薄层图像采集多方位图像重组,以及一次注射对比剂行多期扫描,更有利于早期和微小病变的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4、病变显示更直观:容积数据采集后,进行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还可模拟手术观察,降低手术风险。 5、X线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64排128层CT的球管每旋转一圈曝光可完成多达128个层面的图像,比普通螺旋CT的X线利用率提高数十倍,使相同扫描范围所用的X线剂量降到了最低。 6、造影剂用量减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覆盖预定的范围,使动脉、静脉和实质期扫描更加准确,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用量减少,降低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其检查更加安全,造影增强检查从此成为常规应用,极大地提高CT检查的准确性。 7、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和途径:64排128层CT提供了新的临床诊断模式,例如,可以在5个心跳周期之内获得一个完整的心脏冠脉造影图像,使得医生能够利用无创的方法诊断心血管疾病。还可做心脏灌注检查和心血管大范围三维后处理重建,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手段。 二、临床应用价值。 该设备除了可以完成常规CT的所有检查项目外,还有一下一些特殊功能: 1、全身血管成像:具有无创、高清晰、高对比、多种后处理分析软件能显示血管细小分支,采用智能血管跟踪技术软件获得真正的动脉、静脉与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23T15:07:18.6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3期作者:周智 [导读]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初诊时采取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复诊采取低剂量轴位扫描,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噪声水平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两组 CT图像质量评分、平扫噪声、静脉期噪声、动脉期噪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ED为(5.73±0.35)mSv,低剂量组为(3.53±0.23)mSv,低剂量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肝癌 肝癌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各癌肿前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CT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多层螺旋CT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可为临床提供更为确切的诊断信息,故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但传统CT诊断时辐射剂量较高,高剂量的X射线电离辐射诱发的生物效应可对人体形成损害[2]。故如何降低CT辐射剂量,同时又可保证图像质量是CT技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分别对比其初诊时的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结果及复诊时的低剂量轴位扫描结果,以探讨低剂量扫描技术代替常规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39例,女6例,年龄42~77岁,平均(51.7±3.6)岁;体重46~78kg,平均(61.5±5.6)kg。患者初诊及复诊时身高、体重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扫描方法 扫描仪器采用东芝Aquilion16排CT机,对比剂选用碘普罗胺,碘含量300mg/ml,注射流速控制在3ml/s,总剂量94~98ml。初诊时患者采取常规螺旋CT扫描,管电压120kV,噪声指数(NI)9,螺距0.984:1,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5.0mm。复诊时患者采取低剂量轴位扫描,管电压120kV,NI=9,准直器宽度40mm,层厚5.0mm。每例患者均采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扫描范围自肝脏上缘至第4腰椎下缘。在注射对比剂前先进行平扫,动脉期扫描时利用对比剂追踪软件,将腹主动脉上缘设为兴趣区,自动触发阀值设为180HU,扫描前先延迟5s左右,静脉期扫描应在动脉期扫描结束30s后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 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总分5分,图像伪影或噪声过大无法诊断者,记1分;图像质量较差,存在严重伪影或噪声影响诊断者,记2分;图像质量一般,有一定伪影或噪音但对诊断没有影响者,记3分;图像质量较好,噪声与伪影均较少者,记4分;图像细腻清晰,无噪声及伪影,记5分。 1.3.2 CT值 动脉期测量肝门层面腹主动脉CT值,平扫、静脉期测量脾脏CT值,感兴趣区面积100mm2,测3次,并以CT值标准差作为图像噪声值。 1.3.3 射线剂量 记录CT机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DLP×C,C是有效剂量权重因子,腹部C 为0.015,计算各组ED值。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两组CT图像质量评分、平扫噪声、静脉期噪声、动脉期噪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ED为(5.73±0.35)mSv,低剂量组为(3.53±0.23)mSv,低剂量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随着CT的广泛使用,其引发的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指出,每提高1mSv辐射剂量即可增加1/20000致癌风险。故如何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CT检查辐射剂量最小化成为国内外放射学领域研究的方向[3]。CT扫描辐射剂量主要取决于设备自身质量与固有的性能,CT扫描参数设置与技术操作因素,受检者条件这3个方面。 目前常用的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主要是降低电压或管电流、增加螺距等[4]。有关临床研究显示,X线剂量和管电压平方值呈正比,故降低管电压可降低辐射剂量,且对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不过也有研究表明,降低管电压对降低辐射剂量效果有限,且降低管电压相对于降低管电流可产生更多的噪声,不利于诊断。本研究采取的管电压为120kV。降低管电流相对于管电压而言,操作起来更易于调节。不过

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5T15:33:20.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史曙光[导读] 腹部疝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综合各种因素。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腹部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按照疝的位置不同,有23例腹股沟区疝,7例腹壁切口疝,9例腹腔内疝,4例外伤性腹壁疝,3例脐疝以及4例闭孔疝,经手术验证结果与之符合。腹股沟区疝在患者发生疝的具体位置中比例最高,且与其他位置相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存在肠梗阻表现,腹部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其中腹水33例,血管和肠系膜改变3例,主要表现为血管显著增粗、肠系膜水肿以及疝方向不断展开等。结论: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显示出临床中较难发现的隐秘腹部疝,还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小肠的存活情况,并且其操作方法简捷迅速、没有创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部疝;螺旋CT;临床效果 腹部疝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综合各种因素,使得腹腔内组织或脏器经先天或后天薄弱曲、间隙、裂孔进入另一部位而导致,该病起病急骤,且病情发展迅速,会诱导发生肠梗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因此,在术前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可以降低误诊率,提升治疗效果及预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逐渐成为了临床诊断腹部疝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特对我院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的相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腹部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38.5±6.1)岁;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7天。其中急性发作性腹痛28例,发作性腹痛22例。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此次研究的目的及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在患者发病后1-7天内采用螺旋机对其进行扫描诊断,具体扫描范围如下:从隔上起到趾骨联合下缘,其中平扫7例,平扫双期增强扫描43例。在进行CT扫面前静脉滴注100-150ml的碘海醇,使肠腔充盈,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首先取患者仰卧位进行定位片扫描,然后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变部位扩大扫描区域。整个扫描过程时长约在10-20s。扫描过程中应对患者腹壁菲薄区域充分的显示,并明显展示出疝和疝口的具体位置、大学及内容物等。患者腹壁外突出的腹部囊袋块状影密度和软组织块边界光滑度,均于疝内容物有关[3]。对于组织结构在增强扫描中仍有疑问的患者,可区分各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加以显示,从而为腹部疝的准确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1.3观察指标 临床诊断中,对患者疝的具体位置及内容物进行观察,在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中,全部患者的疝内容物都为小肠;其次对患者的肠梗阻表现进行观察,以根据肠梗阻的具体表现确定疝的位置;然后还应关注患者肠壁增厚的情况;并观察患者病变肠壁有否强化异常等临床表现的出现;最后还应对患者的肠系膜和血管改变情况等进行密切关注,以为临床诊断腹部疝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准确诊断。按照疝的位置不同,有腹股沟区疝23例,腹壁切口疝7例,腹腔内疝9例,外伤性腹壁疝4例,脐疝3例以及闭孔疝4例,经手术验证结果与之符合。腹股沟区疝在患者发生疝的具体位置中比例最高,且与其他位置相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肠梗阻表现,腹部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其中腹水33例,血管和肠系膜改变3例,主要表现为血管显著增粗、肠系膜水肿以及疝方向不断展开等。 3讨论 腹部疝是临床中造成疝源性肠梗阻最为主要的原因,该病在临床中发生率仅有0.2%-0.9%,虽然发病率并不高,但该病发病急骤,且病情发展迅速,若诊断被延误,则会导致肠纹变窄并且增加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出现休克甚至死亡[4]。且腹部疝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没有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 在以往临床中,使用X线检查诊断时,仅可以显示肠管扩张和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而很难明确腹部疝的具体病因、疝出的肠管及病变肠管的血供状况等方面[4]。而螺旋CT可以克服X线检查中所存在的困难,因此,现今螺旋CT已逐渐成为检查腹部疝的主要影像方法,其具有操作简捷、扫描迅速、图像层厚薄以及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图像后处理功能也十分强大,临床用于腹部疝诊断,不仅可以发现位置较为隐蔽的疝,还能够将腹部疝的病因、具体部位、大小和内容物等分析出来,而且,螺旋CT能够对疝内小肠有否纹窄或坏死进行提示[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确诊有腹股沟区疝23例,腹壁切口疝7例,腹腔内疝9例,外伤性腹壁疝4例,脐疝3例以及闭孔疝4例,经手术验证结果与之符合,表明螺旋CT能够明确将腹部疝进行分型。 综上所述,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显示出临床中较难发现的隐秘腹部疝,还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小肠的存活情况,并且其操作方法简捷迅速、没有创伤。患者在进行检查前不用做特殊准备,就能快速扫描,且结果十分准确,有效提高了腹部疝诊断的准确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有效依据。未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提升及其设备的不断改进,必然会使得螺旋CT在腹部疝的诊断中更为重要,成为其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宏华.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47-48.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以其无创、安全、X线辐射相对较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成像质量与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直接相关。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图像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心率和呼吸的良好控制,可提高冠脉CT血管造影(CTA的成像质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其适应症、禁忌症和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 1. 有以下症状者:常感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怀疑冠心病者; 2. 体检: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斑块、狭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异常(包括走行、起源、结构异常等); 3. 冠状动脉术后复查: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观察其是否通畅或者是否存在狭窄的情况; 4. 由于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将冠状动脉及心脏三维重建,所以术前检查也是一项重要的项目。 ①用于冠心病高危患者的筛查,减少介入操作的危险性; ②用于急诊胸痛三联征的筛查(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及主动脉夹层); ③能清晰显示冠脉的解剖结构,可用于发现冠状动脉各种变异及畸形; ④冠脉搭桥术前制定手术计划,术后显示桥血管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对桥血管通畅程度的评价; ⑤冠脉内支架术前评估以及术后对支架通畅情况的评价; ⑥心肌梗死患者的随访,心功能分析; ⑦各类心脏肿瘤的检测、各类先心病的检测、各种心肌病的检测及心包病变的检测等。 (二)禁忌症 1. 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2.2-3 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3. 严重心律不齐者; 4. 显著心动过缓者(心率低于50 次/分); 5.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6. 心源性休克;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40mmHg 7. 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甲亢患者,癫痫,骨髓瘤患者, (三)注意事项 1. 检查前12 小时应避免刺激心率饮食,如咖啡等; 2. 来检查时需带关于心脏检查的资料,如超声、心电图,如搭桥患者请带出院小结等。 3. 扫描前要求患者常规4 小时禁食,心率控制在70 次/ 分以下,心率高于70 次/分则使用倍他乐克药物控制; (倍他乐克禁忌症:①支气管哮喘;②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 ③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④心衰病人。) 4. 扫描前患者需做好呼吸闭气训练。体质衰弱者不能配合呼吸憋气者不能做此项检查,憋气不好会造成检查失败。

64排螺旋CT的优点

64排螺旋CT的优点 64排螺旋CTsaomiao 最薄层可达0.54MM,为目前世界上能达到的最薄层厚,从而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与16排、32排CT相比,64排CT可以让临床医生看到更多更为精确的细节,层厚更薄,辐射计量减少,可以将病变的血管“拉”出来观察,还可以“剥皮、去骨”,小到0.5毫米的病变都能让医生一目了然。64排螺旋CT还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仪器,其独具的无创、高效、精确、立体的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查状动脉有无狭窄,搭桥、支架的形态学以及心功能分析上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迅速、费用低廉的检查方法。另外64排螺旋CT不但可以进行形态学的诊断,还可以用于功能成像诊断,如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灶。尤需扫描速度快,64排螺旋CT在急诊医学及早期肺栓塞得诊断上有独特优势,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进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 与以往的多层螺旋CT相比,LightSpeed VCT(64层螺旋CT)在技术上的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高空间分辨力(亚毫米)为基础的纵轴覆盖范围大幅度增加,可以同时采集64层亚毫米层厚的图像,旋转一周的覆盖范围最长将近40 mm;VCT薄层扫描实现了真正的容积数据采集,图像分辨力各向同性,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 二是时间分辨力的空前提高,每周旋转可缩短至0.33 S。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扫描时间大为缩短,一次屏气20s,可以完成体部扫描;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提高,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扫描时间的缩短使得对比剂的用量明显减少在增强扫描中.保持一定压力的对比剂要一直注射到扫描完毕,才能保证增强效果。例如。CT主动脉成像,即使用4层CT,也需要扫描60 s左右.2 ml/s的注射速率。至少需要120 ml对比剂。64层CT最多需要20 S。同样的注射速率.只需要6Oml左右(包括延迟时间)对比剂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是成像软件方面有了更完善的改进,采集的数据既可做常规图像显示,也可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并能实时或近于实时显示,通过调节重建阈值,可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尤其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可获得更加精细的三维立体图像。另外,由于VCT分辨力的各向同性,在得到常规断面图像结果同时,获得近似于内窥镜检查的管腔内部结构信息,适用于副鼻窦、气管支气管、胃肠道及血管等管腔结构的显

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

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 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能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及脏器的检查,尤其是在图像融合处理、冠状动脉检查,外伤骨折三维重建、全身CT血管造影检查和实质器官的检查上有独特的优势。它能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及脏器的检查,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能看到更多更精细图像,且辐射剂量减少,能抓到0.5毫米的病变细节。另外,它可以运用脑成像功能,早期显示脑缺血灶,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及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该CT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技术,容积重现,曲面重建,仿真内窥镜等,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其人性化的设计充分利用X线剂量调控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充分体现了环保CT的新概念,使患者得到无创、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 此螺旋CT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人性化服务好。机架孔径达到72厘米,床面宽47厘米,扫描床可降低至地面30厘米,给接受检查的患者带来舒适感,让老年患者和外伤病人落床方便。还可作±30度范围内的倾斜螺旋扫描,满足特殊患者特殊部位检查之需。

二、速度快:每周旋转可缩短至0.4s。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扫描时间大大缩短,一次屏气18s,可以完成胸、腹、盆腔的连续扫描。 三、低剂量CT。配置最新的软件智能mA控制,能根据患者胖瘦描绘出mA曲线图,X射线辐射剂量最多可降低50%,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 四、对细节分辨的能力高:薄层扫描实现了真正的容积数据采集,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重建,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有非常高的检查诊断价值。 五、成像软件更完善,采集的数据既可做常规图像显示,也可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通过重建阈值,可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尤其适用于头颅、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可获得更加精细的三维立体图像。另外,容积扫描后得到常规断面图像的同时,获得近似于内窥镜检查的管腔内部结构信息,适用于副鼻窦、气管支气管及血管等管腔结构的显示,使图像更具立体感、更直观、逼真,为临床提供更有质量的图像。

医院关于购买64排螺旋CT机的报告

医院关于购买64排螺旋CT机的报告 准格尔旗卫生局: 我院现有CT机系2008年购买的16排螺旋CT,由于检查人数逐年上升,该设备目前正在超负荷运行,且已进入故障高发期。2011年度总维修费用50余万元,预计今后每年不低于7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患者诊查需求。 该机扫描速度慢,对许多动态器官检查效果差,尤其是对冠状动脉的诊断效果不佳,已不能满足临床疾病治疗需求,因而造成部分病人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很大精神和经济负担。 鉴于我院现有CT机的现状,以及本地区服务人群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40万人),其中健康体检人数每年已达1万人次以上。因此迫切需要购买新机型64排螺旋CT,来满足临床和广大患者的需要。特申请64排螺旋CT机一台。预计费用:11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政府投资,也可采用租赁经营。 附件:关于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购买64排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 购买64排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情况介绍 一、报告编制情况简介

(一)项目审批情况 更新医疗设备的项目,由准格尔旗中心医院提出,准格尔旗政府投资。 (二)可行性研究情况简介和结论。 1.项目简况: (1)项目名称:准格尔旗中心医院更新CT机项目。 (2)项目目的:该项目引进先进的CT机,64层螺旋CT机。 (3)项目地址:准格尔旗中心医院。 2.项目资金筹措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计划政府投资获得。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计划对现CT机房进行改造来完成新机器的安装,基本上需少量的基本建设投资。 3.项目地址和场地: 该项目在准格尔旗中心医院现CT室进行安装。对于房屋,只需稍加改造扩建即可。 4.收治病人情况: 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年诊治病人约14000人次。 5.建设期 该项目建设期3个月,计算期为5年。 6.原辅材料,动力供应: 该项目所需消耗材料和水,电等全部由准格尔旗中心医院供应。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8-08-06T14:44:15.3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陆泓宇李天纵(通讯作者)王媛杨扬[导读] 作为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肝癌属于肝脏之间叶组织的肉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贵阳550002; 贵州省智能医学影像分析与精准诊断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发射剂量、CT图像评分。结果观察组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发射剂量小于对照组(1.76±0.134.97±0.31)mSv,差异值为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CT图像评分与对照组无太大差距(5.22±0.64VS5.12±0.32)分,差异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技术先相比,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发射剂量不仅小,利于减少机器对患者身体的辐射,而且CT图像评分与CT常规剂量技术毫无太大图像质量问题,该扫描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只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癌;多层螺旋CT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腹部;影像学 前言 作为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肝癌属于肝脏之间叶组织的肉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目前,临床采用传统X线检查,但由于此种检查方式会给人体其他良好器官带来一定的辐射危害,且检查费用较高,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检查剂量较少,逐渐代替传统传统X线检查[1-2]。笔者随机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50名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旨在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等。纳入标准:均取得全部患者同义,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拒绝参加实验者,中途退出实验者。对照组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49~75岁,平均年龄为(51.29±1.32)岁;病程为3~12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69±1.23)个月。观察组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为52~76岁,平均年龄为(53.64±1.27)岁;病程为4~13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5.27±1.39)个月。经计算,差异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含有可比性。本次探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组织批准。 1.2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正确记录其身体状况数值。CT扫面均由本院专业人员进行对患者扫面。多层螺旋CT采用深圳市一六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科ANATOM16多层螺旋CT高效快捷全身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检查,型号为:ANATOM16。平扫前全部患者扫部位为:给予全部患者采用仰卧姿势,以及注射碘佛醇之后扫描腹部。采用对比剂跟踪软件进行扫面动脉期,为腹部主动脉上边缘,设置自动触发值为170Hu,扫面时间延迟为6秒,40秒之后再行静脉扫描。 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检查,内容为:调节电流数值为30毫安,电压数值为120千伏,噪声指数为9,重建层厚数值为5毫米,层间距离为5毫米,螺距离为0.9, 机架旋转速度为0.7s/圈,层厚为5毫米,准直器宽度为42毫米。 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设置管电流数值为110毫安,电压数值为120千伏,噪声指数为9,重建层厚数值为5毫米,层间距离为5毫米,螺距离为0.9, 机架旋转速度为0.7s/圈。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发射剂量、CT图像质量评分。CT图像质量评分为:图像质量优良,无伪影和噪音小则为7分;图像质量一般,且伪影和噪音较少则为6~5分。图像质量差,且伪影和噪音多则为3~4分。设置CT图像质量评分总分为7分,分数愈高则表明图像质量越好[3]。 1.4统计处理方式 试验中所出现的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5]。 2.结果 2.1两组患者CT扫面发射剂量比较 观察组多层螺旋CT扫描发射剂量为(1.76±0.13)mSv;少于对照组(4.97±0.31)mSv,组间差异值为(t=47.74,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CT图像质量为(5.22±0.64)分,对照组为(5.12±0.32)分,组间差异检验值为(t=0.69,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新医改制度进一步的颁布,各大医院在疾病检查的方式种类随之增多,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新型检查肺癌方法技术之一,该检查方式能够为医生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本探究中,观察组CT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差距相差不大,P>0.05,说明,多层螺旋CT扫描,无论是低剂量还是常规剂量,都对患者腹部病灶部位图像的清晰程度影响不大。另外观察组多层螺旋CT扫描发射剂量少于对照组(1.76±0.13<4.97±0.31)mSv,P<0.05,说明,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较小。总之两种检查方式临床效果均同等,均能早期诊断出患者疾病情况。但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临床辐射危害情况小于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技术。

CT机操作规程

螺旋CT机操作规程 一、用途:全身各部位CT检查。 二、每天早晨开机前检查设备的完整性,观察温湿度,稳压电源工 作状态。 三、扫描前准备工作 1 ?开机:按下主机控制柜上的开/关按钮。 2启检:主机进入开机自检过程,约3-5分钟。 3预热: 3.1自检完毕,主显示屏自动出现预热界面,预热曝光按钮亮。 3.2按下曝光按钮进入预热过程,约3分钟,此时不要做其他操作。 3.3预热完毕。 4 .检查硬盘可用空间,删除一些较早期的图像。硬盘总容量约70GB, 当可用空间小于50%时,将影响系统运行速度。 四、资料录入 1.审读会诊单,了解病人一般资料和检查目的。 2.病人资料录入 方法一:利用RIS系统,通过WORKLIST获取,输入病人ID,由系统

检索得到病人信息数据。 方法二:手工输入 必填项:ID NAME GIVEN MIDDLE DOB(此项必填,不能空白格式:yyyy.mm.dd) AGE SEX 可选项:WEIGHT PATIENT COMMANT CONTRAST1 CONTRAST2 ORGAN 五、摆放病人体位 根据检查目的,选择仰卧/俯卧、头先进/脚先进,升高检查床到一定高度后送入扫描孔中。 六、选择扫描序列 1?点击桌面左侧人体模拟图的相应部位,右侧出现可供选择的预设扫描序列,共有A、B、C三组,A组为常用序列,根据会诊单上的检查目的,选取合适的扫描序列后点击进入。

2.检查序列参数是否与病人体位、检查目的相符合,若不符则进行修改(若修改则点击CONFIRM )。 七、扫描 1定位片扫描 以上步骤完成后,机器进行曝光前的一系列准备,约15- 20秒内曝光预备按钮亮,按下,接着曝光开始按钮亮,再次按下,开始扫描获得定位片图像。 2确定扫描范围 在定位片上调节扫描框的各个边界使与检查目的相符合,选取合适的KV、MAS、FOV、层厚、层间隔、滤过函数、HP、窗值等参数。 3?点击CONFIRM,进入扫描开始前的准备,约15- 20秒。 4?曝光预备按钮亮-按下-曝光开始按钮亮-按下-曝光,获得平扫图像。5?增强扫描 点击相应部位的增强扫描序列,进入后设定扫描范围、延迟时间和增强标记后点击CONFIRM准备扫描。 6.设定造影剂流速、剂量后开始注射造影剂,经一定延迟时间后启动扫描。 7扫描完成,点击NEXT PATIENT进行下一病人的检查。 八、关机全天工作完成后,依次点击主菜单UTILITY —SHUTDOWN —OK执行关机程序。待主、副台显示屏均出现WINDOWNS2000关机界面

ct操作规程

CT基本操作技术--颅脑CT扫描技术颅脑CT检查多采用横断面扫描,亦称轴位扫描。适用于脑瘤、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颅内炎症、先天性颅脑畸形、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对一些脑实质性病变等检查。 (一)横断面扫描 1.扫描技术: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置于头架中,下颌内收,以外耳道与外毗的连线,即 听毗线(简称OML)为基线;也有用听眶线,即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或听眉线,即眉上缘的 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为基线的。扫描时从基线开始向上扫描至头顶。一般扫描12层即可。多采用扫描层面与基线平行的扫描,25cm的扫描视野,层厚10mm,间隔10mm,256 x 256或320 X 320矩阵。脑部扫描应注意一定要包到头顶,此区域是颠痫病灶的好发部位。对后颅窝及桥小脑角区的病变。描层面应向头侧倾斜与OML成15”夹角。扫描发现病变较小时可在病变区域作重叠扫描或加薄层扫描。 2.图像显示:观察脑组织窗宽选择80-100,窗位35左右。对脑外伤及与颅壁相连的肿瘤,均需同时观察骨组织,即窗宽为1000,窗位为300左右,以确定有无颅骨骨折及颅骨破坏。 对耳鸣患者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调内听道骨窗,以观察内听道口有无扩大。 (二)增强扫描 在平扫的基础上,对怀疑血管性、感染性及肿瘤性的病变,均需加增强扫描。 1.扫描前准备:患者增强前4-6h空腹,且做碘过敏试验呈阴性者,方能实行增强扫描。2.扫描技术:扫描条件和参数同轴位平扫。以2.5-3mL/s的流速静脉注射造影剂50mL,再对平扫范围进行扫描。 3.图像显示:观察图像的窗宽、窗位同平扫图像。可利用光标测量病灶大小和CT值帮助诊断。 (三)冠状面扫描 主要用于鞍区病变的检查。也适用于大脑深部、大脑凸面、接近颅底的脑内和幕下病变的显示。1.扫描技术: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头部过伸,即采用检查颅底的顶颏位。先摄取头颅侧位定位片,根据扫描层面尽可能与OML垂直的原则,倾斜扫描架,选择扫描范围及层厚层距。扫描鞍区应根据扫描层面尽可能与蝶鞍后床突平行或与鞍底垂直的原则,视蝶鞍大小选取1-3mm层厚和层距,512 x 512矩阵,扫描视野25cm。常采用直接冠状位增强扫描方式,从蝶鞍后床突扫描至前床突。增强方法同轴位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即对鞍区行冠状面增强扫描。 2.图像显示:观察冠状面图像窗宽选取300,窗位40左右。常采用局部放大或再次重建技术(改变视野为15cm)观察鞍区。由于再次重建放大技术提高了密度分辨力,可显示出体积仅数毫米的微小腺瘤及它的许多间接证象,对大的垂体瘤可分辨其与血管的关系。因此成为诊断垂体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脑CT血流灌注扫描 CT灌注成像可以在脑缺血性卒中发作的超早期显示病灶,半定量分析及动态观察脑内缺血性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程度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不足之处是现在临床应用中的主流机型只能进行单一层面的检查,对病变的全貌缺乏足够的了解。而近两年推出的多层螺旋CT(MSCT),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有望能部分替代MRI和EBCT。 1.扫描技术:常规进行10mm层厚,10mm间隔的颅脑CT轴位扫描,选定某一层面为重点观察层面,然后以2.5-3mL/s的流速静脉注射造影剂50mL,注药的同时对选定层面进行持续30

64排128层螺旋CT简介

GE 64排128层螺旋CT简介 在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下,我科新引进的GE 64排128层VCT终于可以正式使用了。相信不少人对于新的CT了解的还不够深入,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台CT的优点。 GE 64排128层VCT旋转一圈可以获得64层或128层图像,有40mm 最大的探测器覆盖范围;0.3mm最小的各向同性分辨率,清晰显示细微结构,800mA峰值输出,保证了特殊体型、特殊部位的图像质量。速度比一般普通螺旋CT和16排CT速度快4倍,功能更强大、图像更清晰、X线辐射量低、效果更高! 1秒单器官扫描,175mm/s高分辨扫描速度,最适合急症患者、小儿和体弱患者;5秒心脏成像,轻松屏气即可完成,避免了16排CT由于患者屏气不好和心率起伏造成的血管影阶梯状改变和失败,有极高的成功率,结果更可靠、可信、灵活和便捷,而且对比剂用量大幅度减少,真正使CT 心脏检查能够常规应用于临床,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置入后、心脏搭桥术后支架及血管的通畅性的判断更清晰、更准确,是冠心病的更有效的筛选方法。 其血管重建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头颈部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DSA基本一致,并能准确显示颈动脉管壁、腔内钙化及血栓情况,同时反映狭窄血管与周围组织空间位置;体部血管CTA能显示到第四级血管分支,有数据表明其对门静脉四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达到100%,能真实反映其解剖结构。仿真内窥镜技术可无创的现实气道、胃肠道、膀胱甚至血管内部情况,除了与电子内镜结果有着较高符合率之外,还可以观察到电子

内镜无法查看的部位,例如梗阻远端、病变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三维重建、灌注成像等效果均较常规CT更好。 GE 64排128层VCT将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 成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进一步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要。该机的安装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科诊断水平的提高,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放射科高杨

64排螺旋CT装置申购可行性

64排螺旋CT装置申购可行性论证报告第一章概述一、任务依据影像医学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影像设备投入临床使用,广泛普及和开展,放射科在医疗活动中的地方影响日益提高,使放射科从单一的辅助科室过渡到及诊断、治疗为一体的综合医技科室。放射科是依赖设备而生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科行放射检查人数逐年增加,工作量越来越多,原有传统摄片检查以及双排螺旋CT设备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传统摄片图像重叠,不能显示病毒内部结构,容易致病变漏诊和误诊。而现代影像设备64排螺旋CT,克服了上述所有困难,提高了影像质量,可以从断面了解病变内部结构,分辨力高,可以对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以及三维重建等诸多优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漏诊和误诊,从而促进我院诊疗水平的发展,减少病人的流失。二、项目背景我院是县里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会发生区域内设备配置过度,亦不存在设备盲目购置现象。因为,我院64排螺旋CT购置顺应了本县域医疗市场的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三、主要结论 1、64排螺旋CT购置对于完善县人民医院职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我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2、我院放射科已选送多名医技人员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同时已设计好专门CT检查室,故完全有能力开展CT日常检查诊断工作。3、我院拥有DR机1台,2014年摄片量达到33888张;拥有双排螺旋CT一台,2014年摄片量达到20208张,业务量稳定。综上所述,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和可能,必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章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一、医院医疗事业现状分析我院是县内唯一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其医疗业务范围覆盖全县,间接服务人口近55万。近年来,医院虽然在不断发展,但离中央、省、市级政府对县级医院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水平需求,我院现有简陋的医疗设备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CT作为一种常规实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对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占地面积14亩,业务用房2.2万余平米。编制病床数500张,开放病床数648张。全院员工614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0人,中级职称人员46人。短短几年间,开放病区已达18个。多个科室的疾病诊断都离不开放射科CT的影像报告作为辅助。 我院是县唯一一家非营利性的综合水平较高的二级

64排螺旋CT可行性报告

****医院有限公司2020年3月

一、购买64排螺旋CT的必要性和依据 (1)拟建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医院(以下简称“*****”)是2015年9月经省卫计委批准设置的集医疗、保健、康复和养老为一体的省属二级综合性医院,现有多个院区,总面积约58000余平方,共有员工669人,高级职称89人,执业医师220人。医院先后斥资引进3.0T核磁共振、128排全身螺旋CT、DR、数字胃肠机、美国GE高端彩超、进口电子胃肠镜、腹腔镜、宫腔镜、麻醉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一大批欧美一线先进医疗设备。 *****现已取得***定点资质。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内,医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医院门诊量已突破五十万人次,住院30000余人次,总收入达到13亿元。 (2)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医疗诊治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有很大作用。*****很重视对高科技医疗诊治设备的购买和使用,早在2015年就购买了上海联影16排螺旋CT,并取得的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院周边医疗机构、单位及城区内乡镇医疗机构中获得很高知名度。 随着*****各科室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使得业务量呈现翻倍增长。但*****现有的业务用房已趋于饱和状态,无法继续开展新的业务,且现有的16排螺旋CT已经远不能满足临床各科室的医疗业务发展的需求。由于现有CT较为落后,放射科很很难配合其他临床科室开展医

疗业务工作,但由于*****的业务用房限制。因此在拟建*****内配置64排螺旋CT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由于两个医院距离很近,能同时满足两个医院的需求,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拟建医院设置起点为三级综合性医院,64排CT也是三级医院必须配置的医疗设备。 拟建医院位于****,人流量达到****。医院周边属于****县最发达的城区,常住人口量大,经过多年的规划,周边有*****住宅小区,使得医院周边人口急剧上升。另外,*****经过长期的参加****区域内社区街道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以及*****也是***城区妇产科分娩量最大的医院,也是周边百姓信得过的医院等。鉴于医院位于***工业园区,工厂企业非常多,再加上周边群众的人群结构,医院周边小区老人和儿童较多,发病率较高,且*****也担负着该城区的急救任务。因此,*****及拟建医院医疗服务需求集中在婴幼儿头颅、肺部CT、心血管及骨关节检查等。 作为地处工业、商业及小区混合地带,地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新建医院,购置一台先进的64排螺旋CT机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更及时、明确的治疗,留住宝贵的病源;增强医院的整体实力,增加利润增长点,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购置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 西门子64排螺旋CT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用范围广,可进行全身多种器官的检查。 2.超快速高分辨力大范围扫描即使是对严重的外伤病人、欠合作的儿童、老人及体弱者等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任意部位CT检查,呼吸和运动伪影少,图像清晰,病灶不易遗漏。

配置64排螺旋CT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申请配置64排螺旋CT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申请配置MRI的必要性和依据 1、我院基本情况分析:我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现开放床位480张,现开设有精神科、神经内科、外科、老年疾病科、妇产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XX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平均年门诊量约XX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XX多人,年收入XX多万。占地面积30余亩的新院区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2、医疗服务需求分析:我院处在市繁华地带,交通发达便利;服务固定人口700余万人;精神疾病、交通事故伤、心脑血管疾病、腰腿痛、肿瘤、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等病种众多,病人来源充足。我院于2008年购买的东软飞利浦全身CT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院各科室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加之我院占地30余亩的新院区已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我院现有的MX4000双排螺旋CT,因扫描速度慢,使用年代长故障率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各科室的医疗、科研和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开展更多的检查项目,促进医院整体发展,迫切需要购买一台高端的64排CT来适应临床需求,诸如心脏冠脉检查、全脏器灌注、肿瘤筛查以及超精细血管显像。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更及时、明确的治疗;增强医院的整体实力,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申请设备预期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服务固定人口700余万,外加外来流动人

口,病源广泛充足。近年来平均门诊量约XX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XXX多人。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即投入使用,到时住院病床增加到800张以上,预计每天检查病人100余人,每年检查将达4万人次。 三、人员资质情况: 目前,我院放射科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1名,技师2名,见习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多人取得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明年已计划引进影像学研究生1人,本科毕业生4人。 四、项目投资分析: 按照目前市场价:64排国产CT价格约500万元左右。配置64排CT 后,到我院进行检查按平均每年4万人次计算,平均每人以250元计算,每年累计收入约1000万元左右,首付XX万元,余款XX年分期付款。折合每月支付XX万元,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因此我院计划自筹资金购买。 五、安装场地 我们新院区为放射科规划了80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MRI、CT、DR的机房及其他配套用房。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设备,要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做保障。目前很多三级医院都配备了MRI,如果我院配备了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可以满足病人需求,有利于医院快速发展,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我院配置64排CT是有必要的、可行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