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大领域重点

五大领域重点

五大领域重点
五大领域重点

学前健康教育

1.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

2.学前儿童健康生长的标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抗病能力、健康的五官、良好的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①环境:自然环境(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②生物学因素:一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二是生物性遗传因素,某些先天的缺陷、变异导致的身体发育畸形、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③生活方式④卫生保健设施

4.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5.学前健康教育的意义: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6.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①身体健康教育:体育锻炼;生活卫生习惯;饮食与营养;安全自护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包括讲礼貌、热爱集体、与同伴友好相处、爱护公共卫生和设施、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等良好的习惯;性教育;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7.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的注意点:①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匹配;②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③与儿童的接受能力吻合;④适当考虑社会因素;⑤教育要为幼儿一生发展服务;⑥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8.学前健康的目标(P122)

9.学前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1)知信行模式:柯斯特,试图解释卫生信息与健康增进之间的关系

(2)健康行动模式:唐纳斯,健康教育需要从强调认知转变为强调情感

(3)计划性行为理论:菲什拜因和艾甄,个体对健康行为所持的态度包括——行为信念、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客观规范、规范信念、顺应和动机

(4)心理场论模式:勒温,解释个体行为受环境影响的机制

(5)健康信念模式:霍克鲍姆、科格斯,将健康行为的产生概括为三个不同阶段——个人的认知、修饰因素、行为的可能性;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场论模式。(6)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个体的行为、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对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之间,存在着相互持续的交互作用。

(7)PRECEDE/PRECEED模式:格林.劳伦斯。

10.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①生长发育是具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②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③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④每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11.婴儿动作能力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到分化;首尾规律(从上至下);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近及远;从无意到有意。

12.婴儿手部动作的发展:①本能抓握(2-4个月)②手眼协调(5-6个月)——空间判断(5个月)、五指配合、多种途径③动作逐渐灵活④精细动作的发展

13.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①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走路、跑步的能力和跳跃的能力②精细动作的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和手动能力

14.动作技能发展的差异:年龄、性别

15.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①学前儿童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动作(走、跑、跳、钻等最基本的身体技能)可分为周期型动作和非周期型动作。②学前儿童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③学前儿童体育游戏④器械类活动和游戏

16.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①体操:幼儿体操(模仿操、徒手操、器械操等)和

排队、变换队形②体育教学活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③户外体育活动:每天不得少于1小时④幼儿运动会、幼儿远足、远途游览等

17.各年龄班体育活动的内容(P142)

18.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有:生活卫生(进餐、着装、睡眠)、清洁卫生、环境卫生、器官保护卫生等。

19.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的内容:①帮助儿童树立有关安全的意识;②引导儿童学习必要的安全常识;③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④激发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0.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21.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内容:①认识食物的名称、形状、色彩、性质②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③知道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④掌握饮食的方法和技能⑤了解民间饮食文化及风俗习惯⑥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礼仪⑦知道简单的处理和烹调食物的方法

2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①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自我体验愉悦、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②动作发展正常;③认知活动积极;④情绪积极向上;⑤人际关系融洽⑥性格特征良好⑦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①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的方式②学习锻炼社会交往能力③学习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④养成良好的习惯⑤进行合适的性教育(性认同和性别角色、科学简洁的性知识、正确处理儿童的性游戏、纠正学前儿童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等不良习惯)⑥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基本策略是三级预防。

2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①遗传②先天环境③后天因素

(2)心理社会因素:①早期经验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②情绪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③应激事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④人格特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环境和教育因素: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

2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榜样示范法、情景演示法、行为练习法、讲解说理法、讨论评议法。

26.儿童身体锻炼的组织形式:①儿童体育教学活动②儿童早操活动③儿童户外体育活动④儿童体育活动区活动⑤儿童室内体育活动⑥儿童运动会⑦儿童远足或短途游览

27.儿童身体锻炼的方法:

(1)讲解法、示范法:注意:①讲解和示范有机结合②注意讲解语言的简洁、生动和启发性③示范要正确、优美

(2)练习法:常用练习法有重复练习法、条件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注意:①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法,激发儿童练习的兴趣②练习的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③教师注意观察,在练习中及时给予帮助④练习过程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⑤注意培养儿童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的习惯

(3)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注意:提示和帮助要明确、具体、及时且富有针对性,态度要积极和蔼。

(4)游戏法

(5)比赛法

(6)领做法

(7)信号法

28.创编儿童体育游戏的原则:趣味性、教育性、量力性

29.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①确定创编游戏的任务②根据游戏任务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和游戏动作③把角色的游戏动作情节化,并确定游戏规则④提供必要的游戏条件

30.如何安排早操活动:①活动的全过程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的规律,尤其是活动量的安排,应有小到中等,再由中等到小,决不能过大②早操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样③早操的形式应灵活多样④合理安排早操的时间和地点

31.寄宿制幼儿园的早操一般安排在起床后盥洗前。儿童早操活动后通常进行一些室内教育活动。

32.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全面发展原则、经常化原则、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多样化原则。

33.安全教育实施的原则:①倡导安全氛围②重在自我保护③发挥教育合力④实现模式转变:由急救型向预防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纪念日型向经常型转变、由常规型向探索型转变、由简单报到型向正面引导型转变

34.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直接性原则、序列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35.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方法:讲解演示法、行为练习法、讨论评议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法、情景表演法

36.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①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②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③筛查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⑤绝对评价和个体间差异评价相结合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学前语言教育

1.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也是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3.学前语言教育的作用:①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社会化进程;②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③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

4.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和计划性相结合②引导性和互动性相结合: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③专门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幼儿语言是按“听-说-读-写”的基本顺序发展的;④独立性和渗透性相结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是以语言符号系统为媒介的活动,是以语言教育为主要目的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5.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开展以幼儿为主题,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

6.学前语言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哪些方面的发展:①学前语言活动具有延续文化的功能;②学前语言活动承担文化启蒙的重任;③学前语言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7.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是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幼儿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的载体。

8.选择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原则:①根据语言教育的目标选择内容;②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内容;③在幼儿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9.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形式:①谈话活动②讲述活动③听说游戏④文字活动⑤文学活动⑥早期阅读:早期阅读包括前图书阅读、前识字、前书写

10.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原则:①充分了解幼儿语言状况的原则;②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围绕着语言教育目标原则;③围绕语言不同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原则;④语言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为活动过程的实施留有余地。

11.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1)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原则;(2)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①为幼儿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②引导幼儿养成运用规范语言的习惯(4)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①教师的示范不能限制幼儿的思维②注意运用隐性示范③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12.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的特殊价值:①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活动只强调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学习情景,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较少强调幼儿语言学习的结果;②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往往与幼儿的生活或其他领域的内容同时存在于活动过程中,幼儿使用语言的自由度更大,发展语言的条件更加宽松;③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活动更能体现语言教育的个别化。

13.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的范围: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语言学习

14.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语言功能先于语言形式,儿童先知道语言是可以用来满足交际需要的,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语言。

15.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1)完整语言教育观: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包括培养儿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③儿童语言学习是先功能后形式的学习;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语言教育提倡教师和儿童共同参与的活动作为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2)整合教育的观念:①目标的整合②内容的整合: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三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因此,当代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应该以这三种知识整合为主;③方式的整合。

(3)活动教育观:活动教育观要求教师对幼儿提供更多的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鼓励儿童以多种方式操作语言和发挥儿童在操作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①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②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③要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6.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①活动前为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

②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提示、提问、讲述或暗示、示范等方法,指导幼儿感知和探索,帮助幼儿找到获得知识的途径;③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帮助他们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④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学前儿童活动成果,找出孩子们的闪光点

17.0-3岁是婴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18.前语言阶段:语言发生准备阶段,一般把儿童从出生到能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0-1岁)的时期,他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语音的核心期。

19.语音发生准备阶段:①非自控音阶段(0-20天)②咕咕出声阶段(21天-5个月)③牙牙学语阶段(6个月-1岁)④学说话阶段(1-1.5岁)⑤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5-6岁)

20.语音发展的特点:2.5-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①辨音水平(0-4个月)②辩调水平阶段(4-10个月)③辨义水平(10-18个月)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①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②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③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④特殊的小儿语发音阶段(1-1.5岁)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①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②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③扩展交集功能(10-18个月)

(4)发音紧缩现象:一周岁以后出现,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的活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

(5)1岁半开始,儿童发音的器官逐渐成熟,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无意义发音现象消失。

21.儿童词汇发展:①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多采用简短和易模仿的词②1-1.5岁: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但会出现词义泛化、词义窄化等现象③1.5-2岁:是儿童语言发

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出现词语爆炸现象④2-2.5岁:词汇迅速增长,对词的理解加深,词的概括度进一步提高。

22.词汇发展的特点:①词汇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②词类范围不断扩大③词义理解的深化④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各有特点

23.儿童语法的发展:①单词句阶段(1-1.5)②双词句阶段(1.5-2)③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出现复合句(2岁以后)④句中含词量增加⑤疑问句增多⑥接尾策略(1.5-2.5,3岁左右消失)⑦抽象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⑧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3岁左右)

24.语法发展的特点:①句型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②语句结构的变化:从混沌一体到表达内容、词性、结构层次的逐渐分化;从松散到严谨;从压缩、呆板逐渐扩展和灵活③句子含词量增加④语法意识开始出现

25.儿童识字行为的发展可分为萌发阶段、初期阶段、流畅阶段。

26.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①后天环境决定论——华生②先天决定论——乔姆斯基“先天能力说”、勒纳伯格“自然成熟说”③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27.语言教育的目标(P213)

28.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确立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学前语言教育是培养幼儿在倾听、说话、早期阅读、前书写等几个方面的统一发展。(2)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中必须准确把握幼儿原有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如何在幼儿的语言的已有现状上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刺激,促进幼儿适当发展。(3)基础性原则: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应该是语言教育领域中最基础、启蒙性的目标,这种目标要以幼儿现实的语言经验、思维水平为前提。

2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示范法、视听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

30.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英语教育活动等。

31.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①教育活动中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既要考虑儿童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在此基础上为儿童提供新的语言经验。②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③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原则④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原则

32.语言教育活动中确定活动目标是最重要的一环,活动内容的选择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

33.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文学教育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

3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文字欣赏和文字创造两种类型。

35.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①谈话活动应该拥有一个具体的、幼儿感兴趣的中心话题;②拥有丰富的谈话题材;③注重谈话的多方交流;④谈话活动应该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语境与交流气氛;⑤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36.讲述活动的基本特征:①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②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③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④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37.讲述活动的类型:①按内容分: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议论性讲述;

②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看图讲述(包括看图讲述、排图讲述、拼图讲述、绘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

38.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①在游戏中蕴含语言教育目标②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③在活动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39.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①客观公正性原则②连续全面性原则③诊断有针对性原则④参照性原则

40.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作用:反馈、诊断、增效

41.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过程(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物的互

动)、环境

学前社会教育

1.学前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物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完善和健康的儿童。学前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的特点。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个性、社会性、社会化

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个性(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家庭、幼儿园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①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②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的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项重要任务)③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①情感支持原则②生活教育原则③正面教育原则④实践性原则

⑤一致性原则

6.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P254)

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弗洛姆、荣格

(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沃尔特斯

(3)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

(4)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劳伦兹、威尔逊、凯恩斯

8.幼儿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活动、自我体验活动、自我控制活动。

9.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和演示法、参观法、行为练习法、强化评价法

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价值澄清法

11.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自然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情境测验法、社会测量法。

学前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和基础环节。

5.墨子用实验的方法教学,是世界科学教育史首创。(小孔成像,世界上第一个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科学解释)

6.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设有“格致”一科,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

7.1903年我国开办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1932年10月国家教育局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内容的课程——社会和自然。

8.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①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②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③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由于3-4岁儿童的感知受自我中心的影响,所以常常以自身的结构去理解科学物体的结构,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释科学现象,对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辨不清)④认识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9.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①好奇好问;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③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10.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①有积极的求知欲望;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③能初步根据实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11.科学教育选择内容的要求:①科学性和启蒙性②时代性和民族性③广泛性和代表性④地方性和季节性

12.科学教育的内容:①学前儿童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②儿童周围的物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教育(环保教育渗透入其中——水、珍惜物种、废弃物、植树造林、土壤、环境污染)③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④人体的奥秘和保护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①观察: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启发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映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观察的方式:借助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和借助仪器进行间接观察

观察的类型:按时间分——间或性观察和长期系统性观察;按对象分——个别物体的观察和比较性观察;按空间分——室内观察和室外观察

②科学小实验:指教师或学前儿童按照预想的目的或设计,利用一些材料,通过简单的演示和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活动。

科学小实验分类——教师演示实验和学前儿童操作实验

③劳动:特指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学前儿童种植饲养类劳动以及科技小制作劳动。

劳动的类型:常见植物的栽培管理、常见的动物饲养管理、科技小制作、协助成人的辅助性劳动

④户外科学活动:指幼儿园及家庭带领儿童通过各种外出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科学的无处不在。

⑤科学游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戏,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图片、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科学游戏的类型:利用实物进行的游戏、利用图片进行的游戏、利用科技玩具进行的游戏、口头游戏、情境游戏、多媒体互动游戏

⑥分类:指儿童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⑦早期科学阅读:指儿童通过阅读寓有科学知识的作品以学习科学的方法。

⑧交流讨论:儿童在亲自探究与收集材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等手段,来获取科学知识,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是构成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是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制定计划的依据。

15.各年龄段总目标(P302了解)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单元”,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

17.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因此,科学素养的划分就成为制定科学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

18.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19.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支局、理解和思考的方式。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

同化: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顺应: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的平衡状态过度的过程。

(2)认知发展的阶段

特点:①各阶段出现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②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图式,这些相对稳定的图式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③认知图式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每

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的图式是后一阶段图式的先决条件,并非被取代。(3)心理运算的特征:①运算是一种内化的动作;②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③运算具有守恒性;④运算不是孤立存在的。

(4)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②前运算阶段(2-7)③具体运算阶段(7-12)④形式运算阶段(12左右或更大些)

(5)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6)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的学习。①学习从属于发展;②知觉受制于心理运算;③学习是一种能动构建的过程;④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20.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1)布鲁纳:美,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2)创导了“发现学习法”,对科学教育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和贡献。

(3)发展阶段论:①动作表征水平:个体的学习涉及了操作活动与直接经验,即通过直接的操作行动来理解事物,或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基本不需要语言的帮助;②图像表征水平:个体通过视觉媒体的运用,即通过平面形象(图片、图表等)来理解事物,或表达对事物的看法;③符号表征水平:个体通过抽象符号系统的运用,即通过文字、语言来理解事物或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4)学习与教学

发现学习: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智慧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

发现学习的优点:①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②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③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21.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1)概念的发展由三个时期组成:

概念含混时期:三个阶段——尝试与错误、按自己的直觉揭示给他的主观联系对物品加以分类、复合思维时期过度的阶段。

复合思维时期:联想型、集合型、链状型、弥漫型、假概念,这五种类型的共同特征就是儿童思维复合着他们感知的事物,将感知的实物联结成一定的组合。

概念思维时期:形成真正概念的决定性作用是词语,儿童借助词语将抽象的特征符号化。(2)日常概念(自发概念)和科学概念(真正的科学概念的发展只有到学龄期才有可能)22.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1)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预定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正规性的)、选择性的科学教育活动(非正规性的)、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2)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23.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求:①发展性②趣味性③开放性④活动性(要求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⑤整合性⑥科学性

24.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①集体教学活动: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②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和游戏性区角,教师主要是进行间接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③科学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取相关科学学习经验的游戏活动;④幼儿园一日生活。

25.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

(1)活动课题的选定:①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集体教学活动是要求所有幼儿都必须

参与的活动,其内容必须是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学科知识内容)②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③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④选择的内容要直观、有趣、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⑤选择的教育内容要体现时代性

(2)活动目标的设计:①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可操作性(学习结果应尽可能用可以观察的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根据活动目标的要求设计活动过程,同时也便于对活动的效果加以衡量和评价)②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③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④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⑤活动的目标应该着眼于儿童的发展⑥活动目标的内容应该包括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等方面(3)活动材料的准备:①材料和活动目标的关系②材料的结构性③材料的数量④活动材料要卫生安全

(4)活动过程的设计:一般来说,集体教学活动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三部分——开始部分、展开部分、结束部分。

26.集体教学活动实施前的准备:知识、情感、材料、环境的准备

27.集体教学活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教师要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②教师要适当参与幼儿的活动③教师要保证幼儿的活动机会④合理运用评价手段⑤集体、小组、个别指导相结合

28.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

29.区角活动的设计

(1)目标的设计:①根据学前儿童个别情况设计目标②根据活动情况设计、调整目标(2)内容的设计:①观察阅读类②科学玩具类③操作实验类④制作创作类

(3)材料和设备的设计:①材料的探索性②材料的新颖程度③材料的易理解性④材料的丰富性⑤材料的层次性

30.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①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②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③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④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31.整合性教育活动的设计:①科学教育目标的整合②科学教育内容的整合③科学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

32.整合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①加强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整合②加强科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整合③加强科学教育与游戏活动中的整合

3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①有助于儿童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②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③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④有助于日后小学数学的学习

34.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①从具体到抽象②从个别到一般③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④从同化到顺应⑤从不自觉到自觉⑥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3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①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②发展儿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为儿童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④促进儿童对粗浅数学知识的概念的理解

36.学前数学教育的理论:

(1)列乌申娜的数学教育思想:①关于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周围生活和客观现实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感知觉的发展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②关于促进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教育教学:教育必须走在发展前面;儿童早期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原则。

(2)皮亚杰关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研究:①守恒概念的发展②数概念与运算③关于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④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基本主张

37.学前数学教育的目标(P337了解)

38.学前数学教育的途径:(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①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②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2)

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3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①操作法: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②游戏法: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儿童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方法。

③比较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的比较,让儿童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

④讨论法:讨论是引导儿童有目的、探讨性的主动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⑤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⑥讲解演示法:教师通过语言和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解释,具体的呈现出来的教学法。

⑦寻找法: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40.学前数学教育的评价:①对数学教育活动环境的评价②对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③对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④对数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⑤对数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4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①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②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③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4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1)目标的评价:①活动目标是否与学期目标、年龄目标以及总目标保持一致;②活动目标是否与本班幼儿实际相适应;③目标是否包含了科学经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④评价整个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否围绕着活动目标进行

(2)内容的评价:①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目标相一致②活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③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时代性④活动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⑤活动内容是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能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从幼儿的关注点中生成内容。

(3)方法的评价:①是否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幼儿实际,选择与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活动方法②在一次活动中,是否采用多种合适的方法;③是否根据幼儿园环境和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④活动方法是否能保证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并使他们得到发展,即不是老师灌输知识,幼儿被动学习的方法

(4)过程的评价:①活动是否运用了多种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②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因材施教的问题;③在分组时,是否考虑了人际关系和幼儿的情感因素;④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随机调整预定的活动目标并生成目标。

(5)结构的评价:结构是否严密、是否合理;每一步骤是否有效。

(6)教育资源选择与运用的评价

(7)教师与幼儿互动关系的评价①是否正确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②是否创造条件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③教师与幼儿活动过程中的交往是否融洽④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

4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观察法(自然观察、情境观察、行为核对)、访谈法、作品分析法

学前艺术教育

1.学前艺术教育的主旨是依托各种适合学前儿童的艺术形式,促成儿童人格、能力的整体和谐发展。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方面,既要遵照学前教育的总目标和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出自身的特殊规律——用音乐进行教育和教儿童音乐。

3.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①形象性和感染性:音乐艺术的美不仅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不直接诉诸于理智。②趣味性和游戏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内容上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形式上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方法上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趣味性和游戏性是音乐教育方法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示范、讲解、提问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的方法。③技能性和综合性:基本的技能技巧训练,是儿童音乐能力及非音乐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技能性的特点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明显特征之一。表现为三个方面——形式上的综合性、过程上的综合性、方法上的综合性

4.音乐教育的作用

(1)对社会发展:①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②为造就一代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公民打基础

(2)对儿童个体发展:①对儿童认知:感知能力(儿童听觉发展先于视觉,学前阶段听觉能力发展最迅速);记忆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指记忆音乐,再现音乐的能力);想象、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②对儿童情感、意志:音乐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音乐教育也具有促进学前儿童意志品质发展的潜力③对儿童个性:表现为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④对儿童社会性

5.审美作用是音乐的首要功能。

6.布鲁纳将儿童从环境中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分为三种:通过活动和操作、通过组织感觉(听觉、动觉、视觉)和想象、通过词和符号,音乐活动能够为儿童提供这三种认知方式的机会。

7.学前音乐活动的主要类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

8.学前音乐教育目标(P367了解)

9.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

(1)达尔克罗兹: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实践基本内容分为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

(2)柯达伊:匈牙利①音乐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②以歌唱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③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安排的重要依据④以首凋唱名法、节奏唱名法和柯尔文手势为基本教学工具⑤创建自成特色的教材体系

(3)奥尔夫:德国,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成为举世公认的对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主要体系之一。①“元素性”音乐教育,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②节奏第一,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③课程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声势活动是奥尔夫独创的一种以简单的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④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教师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安排、体现的是探索—模仿—即兴—创造的四部环节⑤教材和教具:五卷本的《学校音乐》是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代表性教材

(4)铃木:日本①给儿童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才能是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有效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又称“母语教学法”②激发儿童的兴趣,铃木的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母亲参与,集体教学以及听觉训练③提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④注重倾听习惯和技能的培养⑤提倡教学六步:接触、模仿、鼓励、重复、增加、完善

(5)卡巴列夫斯基:前苏联,《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三个支柱观点作为大纲的基本要素。

(6)综合音乐感教育体系: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发掘儿童创造力的教学法,强调以儿童为主体。

10.一岁半左右的婴儿才会对比较鲜明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11.3岁后儿童的动作逐步进入了初步分化阶段,3岁初期儿童听到喜爱或熟悉的音乐时,往往会自发的跟着音乐踏脚、拍手,但这种身体动作并不能做到完全合拍,3-4岁儿童的韵律活动的动作表现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善于与同伴交流、配合、共享。

12.音乐活动设计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必须把握好幼儿原有的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着眼于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①贯彻发展性原则表现在音乐活动应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应将儿童原有的基础和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②必须坚持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还应该表现在音乐活动应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既包括音乐的素质和能力,也包括非音乐的

(2)互动主体性原则: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设计必须合适、恰当的处理师幼关系,既要引发儿童主体积极的感受,又要促进儿童在与音乐互动中适时、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分为三类——指导性互动方式、引导性互动方式、中介性互动方式

(3)审美性原则: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穿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教师可从寓美于形、情、乐入手。

(4)整合性原则:活动内容的整合、形式的整合、活动过程的整合。

13.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14.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音域、节奏、音准、呼吸、情感体验与表达、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

15.歌唱活动的导入:动作导入、歌词编创导入、情境表演导入、故事讲述导入、歌词朗诵导入、游戏导入、填充参与导入、副歌前置导入、无意义音节玩唱导入、直观形象导入16.韵律活动的导入:观察导入、回忆导入、基本动作复习或练习导入、队形复习或学习导入、舞谱导入、动作编创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音乐欣赏导入

17.韵律活动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1)创编动作:自由的即兴表演;有引导的动作创编(2)创编动作组合:按情节创编;按音乐创编

18.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导入:总谱学习导入、总谱编创导入、主要声部学习导入、主要声部创编导入、音乐欣赏导入、故事导入、韵律活动导入、歌唱导入

19.音乐欣赏教学的导入:从完整作品开始、从作品的某一部分开始、从某种辅助性材料开始

20.如何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①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②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③让儿童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④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在伴随音乐进行的表演过程中直接进行感知体验⑤让儿童有更多机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感受。21.学前儿童美术指的是3-6.7岁的幼儿所从事的美术造型活动和欣赏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2.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意义:①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②从事美术活动是幼儿天然的需要,使他们健康和谐成长必不可少的③美术学习符合时代和未来对儿童的要求

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时间的心理品质

23.斯腾豪斯将教育分为不同的过程: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取;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

24.行为目标:在设计和试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时,以行为方式陈述美术活动的目标。过程目标:又称展开性目标,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相应目标。

表现目标:关注的是儿童在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不是预期的结果,活动的结果是开放性的。

行为目标有利于幼儿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目标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目标的形式则能鼓励儿童的创造精神。

25.美术教育总目标( P420)

26.学前美术教育的特殊方法:①感知欣赏法②示范和范例法③游戏练习法④线索启迪法

27.学前美术活动的主要类型:(1)正规的: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活动、欣赏活动(2)非正规的:幼儿园环境布置活动、美术角和美术室活动、随机的美术指导

28.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

(1)陈鹤琴①将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1-2);象征期(2-3);定型期(3-7);写实期(7岁以后)②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了概括性总结:儿童画是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材料;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儿童图画反应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对完形心理学以微信的观点来解释直觉的固定性意见

(2)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①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涂鸦期(1.5-4),象征期(4-5),概念画期(5-8),写实期(8-15)

②不同时期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前轴阶段(4),单轴阶段(大约6),双轴阶段(大约8),双轴联合阶段(10)

(3)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涂鸦期(2-4),前图式期(4-7),图式期(7-9),写实萌芽期(9-11),拟写实期(11-13),青春危机期(13-17)

(4)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

①提出美术的三大功能——为人类提供视觉感;美术是调动我们感性的手段,提供训练人类潜能的题材;美术能使其他事物变得生动。

②提出用表现目标来完善指导目标

③分析了影响儿童艺术学习的三种资源:内容特性、学生特性、教师特性

29.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与特点:玩耍阶段(2-4),直觉表现阶段(4-5),灵活表现阶段(5-7)

30.幼儿美感的特点:①幼儿的美感与良好的情绪体验相联系②幼儿的美感较为表浅③幼儿对美的感受具有行动性的特点

31.审美心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审美准备阶段;审美体验阶段;审美效应解阶段(审美效应和创造效应)

32.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1)内容:物体画、情节画、图案装饰画(2)材料: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实际运用能力来选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要灵活,能体现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题材

33.手工活动的内容:泥工、纸工、废旧材料制作

34.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1)做好物质上的准备: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注意欣赏作品的质量(2)做好相关知识经验的准备(3)认真研究活动目标和欣赏内容(4)采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欣赏:对话法、观察和比较法、讲解法、体验法(5)注重启发引导,欣赏要循序渐近

大4班五大领域发展评估总结

掌起镇永兴幼儿园二0一七年度第一学期五大领域 发展评估小结 一、主要情况 大(4)班的第一学期我班共有28名幼儿,女孩9名,男孩19名。我们班孩子由原大班、中班、新转来幼儿组成。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对幼儿进行了五大领域发展的评估测评,总结如下: 二、评估结果: (一)语言领域 1、倾听理解 倾听习惯: 期终:☆:25个占89.2% △:3个占10.7% ○:0个占0% 2、表现表达 表达能力: 期终:☆:24个占85.7% △:4个占14.2% ○:0个占0% 3、早期阅读 阅读能力: 期终:☆:24个占85.7% △:4个占14.2 % ○:0个占0% 4、前书写 正确姿势: 期终:☆:21个占75% △:6个占21.4% ○:1个占3.5% 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有了明显进步。上学期我们主要从原有的知识提取故事。在原有经提取方面,主要抽测本学期学过的儿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但新内容方面,面对崭新的一幅画面,很多幼儿都不肯讲述,讲故事断断续续,甚至有幼儿不开口说话,或者老师讲时不注意倾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痕迹比较多,幼儿自己想,自己讲的机会较少。今后要更好的做“解放幼儿的口”,进行图书故事的创编活动,开展“表演小舞台”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自己创编表演等。(二)社会领域 1、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期终:☆:28个占100% △:0个占% ○:0个占0% 2、情绪情感 自我控制: 期终:☆:24个占85.7% △:3个占10.7 % ○:1个占3.5% 3、社会交往

(1)交往态度: 期终:☆:28个占100% △:0个占0 % ○:0个占0% (2)交往能力: 期终:☆:26个占92.8% △:2个占7.1% ○:0个占0% 本班幼儿对国家一些相关的知识,一些节日所代表的意思,孩子知道的并不多,人文知识方面比较弱。在社会交往方面,孩子的表达方式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发现孩子不能运用社会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关心社会生活,并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运用社会知道指导社会行为。增加人文方面的知识。晨间谈话中加入关于节日意义的谈话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角色游戏的活动,让他们自主游戏和交往。 (三)科学领域 1、情感态度 求知兴趣: 期终:☆:28个占100% △:0个占0% ○:0个占0% 2、能力 操作探究: 期终:☆:22个占78.5% △:4个占14.2 % ○:2个占7.1% 3、认知经验 (1)自然: 期终:☆:27个占96.4% △:1个占3.5 % ○:0个占0% (2)数学: 期终:☆:25个占89.2% △:2个占7.1% ○:1个占3.5%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上本班幼儿的差异也是满大的,有的幼儿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科学问题,有些幼儿对这些问题就茫然无知。数学领域上大部分幼儿发展还是比较好的,个别幼儿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让幼儿运用感官去感知周围的环境及自然现象。能用适当的方法发达探索科学的感受和发现,并与同伴合作交流。利用好家园活动,让家长多带幼儿出去接触大自然,通过拍照和画图的方式交家园作业。在课堂尽量运用科学实验,让幼儿合作完成。 (四)艺术领域 1、音乐 (1)兴趣爱好: 期终:☆:28个占100 % △:0个占0 % ○:0个占0% (2)欣赏表现: 期终:☆:27个占96.4% △:1个占3.5% ○:0个占0% 2、美术 (1)绘画美工:

五大领域目标

五大领域目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学习健康领域发展目标 时间:3月6日依据《纲要》《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分别以心里健康、卫生保健、生活自理、自我保护、动作发展(大小肌肉动作)五大块。 健康教育总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5、发展幼儿体能,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阶段目标 一、身心保健 1、喜欢上幼儿园,能初步适应集体生活,在一日活动中情绪稳定、愉快。 2、愿意在幼儿园睡觉,午睡时不影响别人,能安静地午睡。 3、正确使用小勺,独立用餐,进餐时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了解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愿意喝白开水。 4、乐意对待晨起、午睡及晚睡前的盥洗,尝试早晚刷牙。 5、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逐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的习惯,学习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手帕。 6、学习独立上厕所,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7、知道身体的五官和四肢,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不把手指放在嘴里。乐意接受预防接种和身体检查。

8、学习并尝试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并把它们放在固定的地方。 二、体育锻炼 1、上体正直,自然协调地走,向指定方向持物或拖物走,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走,互相不碰撞。 2、能迈开步子平稳地跑,双臂自然摆动;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能沿着规定路线跑,向指定方向持物跑。 3、初步掌握简单的跳跃动作(向前跳、向上跳),能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起跳,动作连贯有节奏。 4、能自然的向前方或远处挥臂投掷各种物体,有将物体投远的愿望;双手能向上、前、后抛球,体验投掷活动的乐趣。 5、能正面钻过障碍物,做到低头、弯腰紧缩身体。熟练掌握手膝和手脚着地爬等基本动作,有一定速度并能较好地控制方向。 6、平稳地上下楼梯、玩滑梯,克服恐惧感。 7、能听懂基本的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会一个跟一个走圈。 8、较合拍地做模仿操,体验与同伴做操的乐趣。 9、乐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懂得玩大型运动器械的规则,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 学习语言领域发展目标 时间:3月13日语言文学教育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新《纲要》提出语言教育任务,我们力求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上,即体现语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又充分发挥整合

幼儿各年龄段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3~4岁 健康领域 一、总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年龄段目标与主要内容 情绪情感 1、情绪稳定,不哭闹,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愿意上幼儿园。 2、感受幼儿园的温暖、友好、自由、安全,逐步建立与教师和同伴的依恋关系。 3、能识别并察觉到他人明显的情绪,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能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生活习惯 1、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喜欢干净整齐。 2、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将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 3、有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 身体锻炼 1、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初步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在成人引导下,能大胆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2、初步掌握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愿意玩球;会按口令做各种动作和模仿操,动作较协调。 3、喜欢尝试摆弄操作材料,参与小肌肉操作活动。 4、尝试玩各种中、小型运动器械,并初步了解活动中的安全常识。 安全保健 1、有初步的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知道简单的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等常识。 2、初步了解自己的生长过程、五官的主要功能及保护方法;身体不舒服时知道告诉成人,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3、有初步的营养常识,爱吃各种食物。 语言领域 一、总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年龄段目标与主要内容 倾听欣赏 1、学习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讲话,能听懂日常生话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喜欢听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主要意思。 表达表现 1、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2、学习围绕主题谈话或讲述,能用简单的语言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普通话发音正确。 3、愿意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前阅读前书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领域)-打印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 (五大领域) 健康领域 1、《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环节,也体现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4、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健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5、健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7、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入手(P70) 答: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1)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 (2)有目的地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20210228032655)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一、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大班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乐意和 老师、同 伴交往; 2、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 活进行安 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 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不挑食;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会做简单的收拾、整 理及清洁工

作; 5、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灵敏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而有 安全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学习基本体操,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 活性。 6、了解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基本的保护方法,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 知道通过讲卫生、开展运动来增强体质。 7、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安全使用常用工具、学习简单的自 救方法。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逐步提高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 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基本动作灵敏协调。 9、勇敢、坚强,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竞争意识。 10、基本动作的具体内容要求: (1)走:步伐均匀,有精神地走①听信号变换方向走; ②一对一对整齐地走; (2)跑:

①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曲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用前脚掌着地跑, ②快跑:20?30米; ③跑、走交替距离为200~300米 (3)跳跃:曲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登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①原地纵跳触物20~25厘米; ②练习跳绳或跳橡皮筋(上下跳30立定跳30到40跨 跳50平行线不作要求) (4)平衡:上体正直,步子均匀,上下肢协调,动作自然。 ①两臂侧平举,单腿站里5?10秒钟; ②两臂侧平举,闭眼转3~5圈; ③在有间隔的木版或硬指板上走; ④在高30~40,宽2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侧平举、前平举,叉腰)走; (五)投掷 ①两人相距2~4米抛接大球; ②原地变换形式拍球; ③边走或边跑拍球;

大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为幼儿提供宽松、支持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 2、关注幼儿的情绪,鼓励幼儿主动调节消极的情绪。 (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 1、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进餐时举止文明。 2、引导幼儿保持服装整洁,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一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 服。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 2、结合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知道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不马上饮水等。 3、培养幼儿的饮食安全意识,不吃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公具和用具。 5、与家庭密切配合,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丰富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幼儿不攀爬窗户,在可能遇到危险或发生意时外,掌握简单的自护和求救的方法。 6、与家庭密切配合,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靠路边行走,乘车时不把头、臂伸出窗外。 (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2、引导幼儿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帮助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 3、通过简单的队行、队行变基本体操和共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走、跑、跳、踢、滚、转、推、拉、投远、投准、抛接、攀爬、跳、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灵活协调地控制身体。 5、支持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运动方法,主动探索多种玩法。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引导幼儿会发起谈话,鼓励幼儿自然、有礼貌地与人交谈、能大但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各种句式、语气等)清楚并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愿望。 (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倾听,能听懂所接受语言(同伴的、承人的、媒体的),理解对话和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意思。 (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 1、鼓励幼儿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引领幼儿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并做到轮流发言,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帮助幼儿在充分感知经验,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理解其中的内容,并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和前书写能力。 1、引导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清节,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小、中、大)

一、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大班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乐意和老师、同伴交往; 2、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会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 5、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灵敏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而有安全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学习基本体操,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6、了解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基本的保护方法,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知道通过讲卫生、开展运动来增强体质。 7、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安全使用常用工具、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 8、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逐步提高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基本动作灵敏协调。 9、勇敢、坚强,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竞争意识。 10、基本动作的具体内容要求: (1)走:步伐均匀,有精神地走①听信号变换方向走;②一对一对整齐地走; (2)跑:①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曲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用前脚掌着地跑, ②快跑:20~30米; ③跑、走交替距离为200~300米 (3)跳跃:曲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登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①原地纵跳触物20~25厘米; ②练习跳绳或跳橡皮筋(上下跳30 立定跳30到40跨跳50平行线不作要求) (4)平衡:上体正直,步子均匀,上下肢协调,动作自然。 ①两臂侧平举,单腿站里5~10秒钟; ②两臂侧平举,闭眼转3~5圈; ③在有间隔的木版或硬指板上走; ④在高30~40,宽2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侧平举、前平举,叉腰)走; (五)投掷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 分别是什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健康领域 1、《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环节,也体现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4、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健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5、健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7、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入手(P70) 答: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1)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 (2)有目的地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8、围绕幼儿运动中的安全,我们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P73) 答:(1)幼儿运动的场地要开阔、平坦,并要有一定的弹性。 (2)幼儿的运动器材要牢固、安全、并适合于幼儿。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资料讲解

幼儿园各年龄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大班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为幼儿提供宽松、支持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 2、关注幼儿的情绪,鼓励幼儿主动调节消极的情绪。 (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 1、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进餐时举止文明。 2、引导幼儿保持服装整洁,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一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 2、结合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知道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不马上饮水等。 3、培养幼儿的饮食安全意识,不吃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公具和用具。 5、与家庭密切配合,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丰富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育幼儿不攀爬窗户,在可能遇到危险或发生意时外,掌

握简单的自护和求救的方法。 6、与家庭密切配合,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靠路边行走,乘车时不把头、臂伸出窗外。 (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2、引导幼儿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帮助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 3、通过简单的队行、队行变基本体操和共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走、跑、跳、踢、滚、转、推、拉、投远、投准、抛接、攀爬、跳、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灵活协调地控制身体。 5、支持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运动方法,主动探索多种玩法。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引导幼儿会发起谈话,鼓励幼儿自然、有礼貌地与人交谈、能大但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各种句式、语气等)清楚并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愿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分别是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分 别是什)-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 1的五个主要领域、分领域和目标是什么,以及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A: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2.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强健的体魄、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它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3,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和发展的价值是什么?(P56) A: (1)对个人而言,儿童在健康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是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终身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儿童在健康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本环节,也反映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4,健康字段中包含的子字段?(P57)答:健康包括身体状况、运动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5.卫生领域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回答:(1)身体和心理状态:(1)健康的姿势(2)情绪稳定和快乐(3)有一定的适应性 (2)运动发展:(1)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2)一定

的力量和耐力(3)手部动作的灵活协调性 (3)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1)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2)基本自理能力 (3)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成人应该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生活环境?(P67) a: (1)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安全、健康、有利的物质环境,爱护儿童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温暖、放松和支持性的心理社会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成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和接纳,使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和活动,并对成人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7年儿童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个方面着手?(P70) a: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是儿童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1)从幼儿的身体素质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2)有目的地将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8、围绕儿童运动的安全,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P73) a: (1)儿童运动的操场应该是开放、平坦和灵活的(2)儿童运动器材应牢固、安全并适合儿童使用。 (3)开展活动前,应定期仔细检查儿童运动器材。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及时处理。 (4)儿童锻炼前,成人应根据活动的需要提出必要的安全要求,如有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子领域、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健康领域 1、《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环节,也体现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4、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健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5、健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7、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入手?(P70) 答: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1)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 (2)有目的地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8、围绕幼儿运动中的安全,我们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P73) 答:(1)幼儿运动的场地要开阔、平坦,并要有一定的弹性。 (2)幼儿的运动器材要牢固、安全、并适合于幼儿。

《指南》五大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目录 说明 (2) 一、健康 (4) (一)身心状况 (4) (二)动作发展 (7)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10) 二、语言 (14) (一)听与说 (14) (二)阅读和书写准备 (17) 三、社会 (21) (一)人际交往 (21) (二)社会适应 (25) 四、科学 (29) (一)科学探究 (29) (二)数学认知 (33) 五、艺术 (38) (一)感受与欣赏 (38) (二)表现与创造 (40)

说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小班)

幼儿园各年龄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通过适宜有效的活动,使幼儿情绪稳定,逐步适应幼儿 园生活,愿意来幼儿园。 2、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纳幼儿,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 逐步建立起与教师的依恋关系。 3、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与家庭密切配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掌握 基本的用餐方法,使用小勺独立进餐,喜欢吃健康的食 物,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如厕,养成定时大便, 不憋尿的习惯。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逐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 惯。 4、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在教师和家长的 帮助下学习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和清洁的 手绢或纸巾。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鼓励、教育幼儿知道身体不 舒服时告诉成人,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2、随时关注并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擦眼睛,不将异物放进 嘴、鼻、耳里。 3、教育幼儿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爱陌生人给的东 西,不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儿不做危险的事情,知道不攀爬阳台,不玩火, 不动电源、开水壶、煤气灶等。 5、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上下楼梯以及玩大型运动器械。(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充分利用多种自然物、运动游戏材料开民多样化的体育 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运动游戏的 愉快。、 2、引导幼儿做模仿操、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 3、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在走、跑、跳、投、钻、爬、 攀登的游戏中,能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4、鼓励幼儿玩球、包、小车等多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喜欢应答。(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含五大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目录 说明 (1) 一、健康 (3) (一)身心状况 (3) (二)动作发展 (8)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10) 二、语言 (15) (一)倾听与表达 (15)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19) 三、社会 (23) (一)人际交往 (23) (二)社会适应 (28) 四、科学 (33) (一)科学探究 (33) (二)数学认知 (38) 五、艺术 (45) (一)感受与欣赏 (45) (二)表现与创造 (47)

说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各年龄段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幼儿各年龄段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3~4岁 健康领域 一、总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年龄段目标与主要内容 情绪情感 1、情绪稳定,不哭闹,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愿意上幼儿园。 2、感受幼儿园的温暖、友好、自由、安全,逐步建立与教师和同伴的依恋关系。 3、能识别并察觉到他人明显的情绪,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能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生活习惯 1、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喜欢干净整齐。 2、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将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 3、有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 身体锻炼 1、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初步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在成人引导下,能大胆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2、初步掌握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愿意玩球;会按口令做各种动作和模仿操,动作较协调。 3、喜欢尝试摆弄操作材料,参与小肌肉操作活动。 4、尝试玩各种中、小型运动器械,并初步了解活动中的安全常识。 安全保健 1、有初步的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知道简单的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等常识。 2、初步了解自己的生长过程、五官的主要功能及保护方法;身体不舒服时知道告诉成人,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3、有初步的营养常识,爱吃各种食物。 语言领域 一、总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年龄段目标与主要内容 倾听欣赏 1、学习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讲话,能听懂日常生话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喜欢听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主要意思。 表达表现 1、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2、学习围绕主题谈话或讲述,能用简单的语言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普通话发音正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 领域) 健康领域 1、《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环节,也体现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4、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健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5、健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7、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入手?(P70) 答: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领域) 健康领域 1、《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3、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环节,也体现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4、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健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5、健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领域).docx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人 领域) 健康领域 1、《指南》中健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环节,也体现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4、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健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5、健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发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顾好 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2)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7、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入手? (P70) 答: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1)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2)有目的地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发展目(中班)

幼儿园各年龄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中班幼儿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安排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使幼儿感到心情愉快,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建立必要、合理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使幼儿能情绪稳定、有规律地生活。 3、关注幼儿的情绪,引导幼儿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逐步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初步了解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能够接受各种健康的食物;能主动饮水。 2、培养幼儿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3、教给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帮助幼儿知道打喷嚏、咳嗽不对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教育幼儿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5、鼓励幼儿积极接受体检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记住父母的姓名、幼儿园的名字、家庭住址或电话,知道与成人失散时不乱走,找现场工作人员或民警帮助。

2、在游戏、生活中引导幼儿既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他人。 3、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会呼喊求救。 4、结合周围生活环境,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教育幼儿不去危险的地方。 5、与家庭密切配合,引导幼儿了解并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玩耍、乱跑,要在成人的带领下过马路。 (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鼓励幼儿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怕困难。 2、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做简单的徒手操或轻器械操,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 3、在多种运动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走、跑、跳、推、拉、钻、投掷、攀爬、侧滚、旋转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较灵活动地控制身体运动的方向。 4、鼓励幼儿探索轮胎、布袋、纸箱、平衡木等物品及多种运动器材的玩法。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1、鼓励幼儿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 2、引导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学会有礼貌地与人交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