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5第五章注意

05第五章注意

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珠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纪的主宰。

——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

面对世纪之交潮流的冲击!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人们困惑!人们不解!人们感到世界在倒置!为什么一本《财富》杂志能把世界300多家的老板邀到上海,3天的广告发布就赚了1000万元?为什么一集《还珠格格》播映权卖了58万元天价,48集卖了2700多万元,10个省就可卖2亿多元?为什么雅虎、搜狐等公司一夜之间在网上形成几十亿美元的资产?

“注意力经济”这一营销新概念对上述现象给予了很好的注脚。Michaelh Goahber在新著《注意力经济》中指出:“在新的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产”,“现在金钱开始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或者更通俗地讲,在经济转型之际,原有的财富将更自然地流向新经济的持有者”,“如果金钱真能有效购买注意力,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付给你一定的钱,让你全神贯注地听讲。但若有人想获取你的注意力,他不可能依靠付钱的方式来真正获得。虽然金钱流向注意力,但注意力很难流向金钱”。注意力形成经济,争夺眼球形成竞争,这已是世界不争的理论和事实。早在1996年英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就提出:争夺眼球的竞争。他认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

第五章注意

要点:

1.注意及注意的特性,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及其产生的条件。

2.注意现象发生的心理机制。

3.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术语:

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

案例分析:牛顿“入迷”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常因为工作“入迷”而发生趣事。有一次,牛顿一边考虑物理学问题,一边煮鸡蛋,因为过于专注,结果把手表当鸡蛋放在锅里煮了半天,之后他却四处找手表看煮鸡蛋的时间到了没有。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来家吃饭,因为在实验室专心研究,竟把这件事忘了。他的朋友来后,等了很久,还不见牛顿出来,、知道他准是被什么有趣的问题吸引住了,就自己一个人先吃了饭,然后悄悄离去。过了好些时候,牛顿做完实验出来,看到餐桌上的空盘子和鸡骨头,他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又回实验室去了。

牛顿对科学的“入迷”状态正说明了注意的两个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人要对事物获得清晰、深刻、完整的反映,就必须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对象。被人集中注意的对象总是处于意识的中心,而其余的对象则处于“注意的边缘”,或注意的范围之外,以致不能被清楚地意识到或不被意识到。正如牛顿把全部注意集中指向于科学研究时,不仅把请人吃饭的事抛之脑后,甚至连自己是否吃过饭也忘记了。

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注意力是保证我们活动效率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注意及其分类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所谓指向性,就是指在某一瞬间,我们的心理活动只对有关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刺激不发生反应,表现出心理活动只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即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谓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一定对象之后,还将心理活动保持、稳定在这一对象上,使反映达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程度,即所谓“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正如牛顿的心理活动指向了物理学问题,并加以深入思考,所以反映就清晰,而其他的事物(包括鸡蛋、手表等)则处于注意的边缘或注意之外,反映就模糊,因此闹出了把手表当鸡蛋煮的笑话来。一般来说,注意的中心和边缘是可以经常变化的,新的对象不断成为注意的中心,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也可以退到注意的边缘,甚至完全不被注意,人们对这一变化可以做到有意识地控制。

人的注意对象既可以是我们周围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前者我们称之为外部注意,帮助我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究和反应。后者称之为内部注意,它与我们的自我意识活动联系在一起,帮助我们洞察自己的心理活动,体会自己的倍感,评价自己的道德、智慧和审美等个性特征,因此,它是发展意识和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

从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可以看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不能脱离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独立地反映事物。它只是伴随这些心理过程发生,并保证心理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平时所说的“注意黑板”,和“注意动静”,并非是说注意本身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出于习惯,省略了注意看黑板的“看”,和注意听动静的“听”而已。可见,脱离了心理过程,注意就不能独立存在;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也无法进行。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即注意贯穿于一切心理过程的始终。

一个人只要是在清醒状态下,时时刻刻都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也总是指向某个对象的,因此,注意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口语中说的“没有注意”,实际上说的是,此时的心理活动没有指向应该指向的对象上,而指向了其他无关事物。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作为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清晰、完整、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具体来说,注意有以下三种重要的功能:

1.选择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但由于人脑的工作能力的限制,同一时间内所能接受和处理的信息量有限。因此,注意的基本功能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使人的心理活动接受和处理那些有意义的、符合当前需要的刺激,同时避开那些无意义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保证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地指向和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2.保持功能

注意选择了一定的对象以后,还使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这一对象上,直到任务完成为止。这种注意在时间上的延续,就是注意保持功能的表现。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正常进行。

对学生来讲,良好的注意力是学习活动的必备品质,学习时心不在焉的人是无法搞好学习的。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他们没有集中注意学习。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人们的注意状态。

1.适应性运动

当一个人注意某个对象时,有关的感觉器官会朝向特定的刺激物。例如“侧耳倾听”和“举目凝视”,都是人在注意时所发生的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停止

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与注意内容无关的动作就会停止,如小学生听故事入迷时,就会一动不动地望着讲述者。

3.呼吸的变化

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呼吸的节律也会发生变化,呼气时间会延长,吸气变得短促。高度紧张时,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屏息”现象。但并非所有的注意状态都能通过外部表现反映出来,有时它与外部行为表现并不总是一致的,需结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加以判断。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但其实他早就心猿意马,心理活动完全没有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

首先,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是指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系列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是注意的初级反射机制。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但当刺激物的新异性失去时,便不再引起定向反射。

其次,注意产生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有关。脑干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使脑处于觉醒状态,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对特定信息进行有效加工,是注意产生的必要条件,这较好地解释了注意与觉醒状态有关。

再次,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与注意的选择性密切联系。边缘系统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也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机构。边缘系统的“注意神经元”,只对环境中出现的新异刺激发生反应,而对习惯了的刺激不再进行反应。

大脑皮层不仅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的运动,而且能主动地选择信息和调节行为。它是产生注意的最高级部位。当机体面临新异刺激时,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就产生优势兴奋中心,邻近的区域则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所以人们对与周围区域相应的其他刺激就没有反应或只有模糊的反应。优势兴奋中心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外界刺激发生变化时,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也会随之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这时,人的注意也就离开了原来的对象,而指向另一些对象。如我们看书时,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域就形成了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当我们想休息一下,听听音乐时,优势兴奋中心就转移到听觉区。

大脑的额叶对人和动物的行为具有控制与计划作用。实验研究表明,人脑额叶直接参与由言语指示所引起的激活状态。它通过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下行联系,不仅能维持网状结构的紧张度,而且能对外周感受器产生抑制性影响。

总之,注意的生理机制是复杂的,是由神经系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脑区的协同活动来共同完成的,任何部位的活动都缺一不可。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时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付出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了解各种注意产生的条件,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的含义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全

班正在安静上课,突然有人一声尖叫,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注视肇事者。因此,无意注意发生时,人的意识控制性水平较低,加之常常对人的活动效益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有人把无意注意又称为消极注意。它是注意的初级形式。由于无意注意的产生与人的情绪、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有时又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在许多场合,无意注意可以产生重要作用,如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中都要考虑根据人的无意注意特点来进行设计。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注意主体本身的状态。其中,前者是主要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强烈的刺激物,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股浓烈的气味,都会引发人们不由自主的注意。而且,研究表明,在无意注意中,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比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是指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对比。例如在喧闹的大街上,大声说话不大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图书阅览室内,轻轻的耳语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事物常使人熟视无睹,新奇的、与众不同的刺激很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如熟人堆里的一张陌生面孔。新异性包括绝对新异性(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及其特征)和相对新异性(刺激物特性的异常变化或各种特性的奇特组合)。研究表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比绝对新异性更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如六月飞雪、鹦鹉说话等。

第三,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在形状、大小、强度、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他刺激物对比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就越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白纸上面写黑字。

第四,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变化的刺激物比静止的、不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如夜空中的流星、闪烁的霓虹灯、抑扬顿挫的音调等。

(2)注意主体的状态

在相同的外界刺激条件下,由于注意主体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发生的情况也会不同。引起无意注意的主体状态主要有:

第一,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期待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如股市行情易引起股民的注意;球赛易引起球迷的注意等。

第二,人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状态。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人容易关心、留意周围的事物;相反,心情烦闷、疲劳不适时,人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可见,人在精力旺盛时,注意力强;身体疲倦时,注意就容易涣散,工作效率就低。

个体无意注意的产生,最初完全依靠外部刺激事物的作用。随着自身兴趣、爱好的出现和逐渐稳定,无意注意的产生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兴趣和爱好的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无意注意先随年龄的增大而递增,至初中二年级时达到最高水平,以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如图5一l所示。

图5—1无意注意发展曲线图

根据以上无意注意产生的规律,我们可通过控制教学刺激物的特点,来达到促进教学、消除干扰的目的。首先,要优化教学环境。教室内部的布置和周围环境,师生的衣着和行为,直观教具的呈现和使用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干扰学生

对教学的注意。如教室内不宜有过多的装饰和张贴;教学楼应远离马路和运动场,体育设施应与普通教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嘈杂声干扰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讲课要控制音量,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变化。音量要保持适中,过弱无法听清,过强易造成听觉疲劳;语音和语调要抑扬顿挫,避免平淡和呆板;重点内容要在音量和音调上予以突出。此外,可伴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再次,教学形式应多样化,讲解、提问、讨论、角色扮演、演示、实验等方法应适当地加以综合运用。总之,利用好无意注意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易疲劳的状况下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的含义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受意识控制,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的特点,而且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因此又叫积极注意或意志注意。如我们在学习和劳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感到乏味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或外界干扰,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意识调节、意志努力,使心理活动保持和集中在当前任务上,即要靠有意注意来进行调节和控制。

有意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支配的,它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即使在没有具体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人也能够通过内部言语形式根据一定的任务确定自己的活动,并使心理活动保持和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目标任务明确。人们对活动目标越明确,对目标实现的意义越理解,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从事活动时就越容易集中注意力。

第二,具有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它在无意注意中起重要作用。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目的和结果的兴趣。没有浓厚的兴趣,对事情漠然置之,就很难集中注意;相反,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三,活动组织合理。活动的组织方式也会影响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手忙脚乱,活动效率低,大多与他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没有规律有关。在复杂的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活动形式单调乏味,也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

第四,意志力量坚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干扰,如噪声、情绪波动、疲劳、疾病等。为了排除干扰,提高效率,除采取一定的措施外,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学习活动有时是非常枯燥和艰苦的,单纯依靠无意注意是无法进行的,它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有意注意。因此,教者与学者都必须学会运用有意注意规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如在学习一门新课时,有必要先明确这门学科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重点、难点与学习方法等,以便十分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其次,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就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在进行复杂的学习活动时,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如阅读时适当记笔记,听课时在书本上画重点等,都有助于集中注意。再次,了解学习结果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增强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如初学外语者,单词和语法的学习非常枯燥,但认识到掌握英语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与好处,就能够克服困难,专心致志地学习。最后,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增强学习中克服困难和抗干扰的能力,也是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熟练地写字、骑车、在电脑键盘上打字,这些活动中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与自

觉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类似于有意注意,同时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具有无意注意的特间短暂,瞬间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有意后注意。只凭无意注意去工作,几乎完全是不可能的。只凭有意注意工作,长时间的意志努力,会使人感到疲劳而使注意涣散。只有三种不同形式的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交替进行,才能既保持注意方向,又可防止迅速疲劳,使学习和工作顺利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协调地相互交替和转换,以便长久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还应该重视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逐渐降低意志努力,发展有意后注意,使学习活动既轻松愉快,又能保持较高的效率。

第二节注意的理论

19世纪末期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促进了人们对注意现象的研究。机能主义者詹姆斯(W·James)认为:我们心理生活的基本特点是,我们的全部印象中只有一部分进入我们所谓的意识经验,意识经验很像在广阔草原上流动的小溪。他强调了注意的选择功能。构造主义者铁钦纳(E.B.Titchener)甚至把注意的概念称为”全部心理学概念系统的生命的神经中枢”。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从理论上排除了对注意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注意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重新肯定了意识活动,强调了认知过程的主动性,使注意问题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信息加工理论分别从信息选择过滤机制和认知资源分配机制两个角度对注意现象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处理模型。下面就其中主要的理论观点进行简单介绍。一、过滤器理论

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dbent)根据双耳分听的系列实验在1958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注意的选择性是因为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容量有限。因此,为了避免信息超载,外界大量信息通过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这一机制按”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即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信息则被完全阻断在它的外面,彻底丧失了。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或瓶颈理论。该假设能说明人们按物理特性进行反应,却无法解释微弱的敏感刺激也可以引起反应。

二、衰减器理论

这个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在1960年提出。她在双耳分听的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依然受到了加工。因此,她认为,过滤器的过滤活动并不是以“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衰减了,并未完全消失。通过过滤器分析之后,被衰减和未被衰减的信息全部进入大脑,在大脑这个高级水平上最终完成意识的加工。由于被衰减的信息在强度上不足以激活相应的高级中枢,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引起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同时,特瑞斯曼指出,由于过去知识经验的作用,那些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酌激活域限要低些,因此,即使当有关的输入信息受到衰减时,也能引起知觉。例如,人在嘈杂的环境中却很容易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该假设能很好地解释意义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但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按意义刺激进行反应而不按物理特性进行反应。

衰减器理论与过滤器理论都强调感觉通道及高级神经中枢的加工能力有限,需要控制外界信息的输入,两者的过滤器的位置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而且都突出人对外界信息的知觉水平的选择性。因而,人们常把这两种信息处理模型合称为注意的过滤一衰减模型,并被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三、反应选择理论

自布罗德本特提出注意过滤器模型之后,很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加以验证或修正。特瑞斯曼提出衰减模型,多依奇等人(Deuischet,a1)于1963年提出反应选择理论。他们认为,输入的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知觉的加工,注意不是对知

觉刺激的选择,而是对刺激反应的选择。他们设想神经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的信息,但反应则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作出反应。这一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也能很好地解释有意义的信息易引起注意的现象,但不能很好地解释早期选择现象。

与前面两种模型相比,反应选择理论的差别在于注意的选择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的位置有所不同。知觉选择模型(包括过滤器模型和衰减器模型)的过滤器位于感觉器官和知觉系。统之间,而反应选择模型的过滤器位于知觉系统和工作记忆之间。前者意味着进入高级分析的信息有限,后者意味着所有信息皆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图5—2过滤器模型

图5—3衰减器模型

图5—4反应选择模型

四、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和反应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人(J。hnst。n&Heine)于1978年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综合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多阶段选择理论。该理论有两个主要假设: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在哪个阶段取决于当前的任务和要求。

五、资源分配理论

前面介绍的几种理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假设,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的选择机制。这些理论都假设注意通道的容量有限,进入感觉器官的刺激必先经过它,才能得到后续加工。资源分配理论则从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认知任务和认知活动的角度进行讨论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同。例如,对一个熟练司机来说,在通畅的交通环境下,他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但当交通拥挤时,他必须小心翼翼、专心致志地开车。资源分配理论为,注意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j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一项任务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即未被注意。如果两项任务所需的心理资源没有超过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时,我们就能同时对它们进行加工。该理论还认为,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人控制,这样就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六、双加工理论

在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Shiffrin&Schneider)于1977年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意识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其加工过程由适当刺激引起,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现象。诸如主妇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或打字员一边看稿一边打字。在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成为自动化的过程,如织毛衣和打字的行为,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同时,意识加工在经过大量练习后,也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初学时需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

度集中,当经过不断练习熟练掌握后,就不需要太多注意了。

理解自动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对我们的教学有启发作用。有些教师习惯用“题海战术”,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题犁,以便考试时看到考题就能自动找到解题方法。但必须注意,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易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易限制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当选择需要自动化的作业练习,避免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作业练习。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特征。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是有限的。心理学家用速视器在1/10的秒时间内呈现几个客体(如数字、几何图形、外文字母或汉字等),其呈现程序由计算机控制。由于人的视觉在很短的时间内来不及发生转移,因此这时被试对眼前呈现的刺激物的瞬间知觉几乎是同时的,其数量可作为注意广度。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是:黑色圆点8~9个,彼此无联系的外文字母4~6个,几何图形3—4个,彼此无联系的汉字3~4个。

人的注意的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的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注意对象的特点。在知觉任务相同的情况下,注意的广度会由于注意对象特点的改变而发生相应改变。一般说来,注意的对象一致性越强,排列得越整齐、越集中,越有规律,越能形成有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例如成人一般只能注意8—9个黑色的圆点,但如果圆点是3个或4个一组,有规律地排列,就能使注意的范围扩大3—4倍而注意到20个以上的圆点;颜色相同的字母要比颜色不同的字母的注意范围要大些;组成词的字母比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的字母的注意范围要大些。注意的广度还与注意对象所含的信息量有关。信息量大的东西,注意的广度就小;反之,信息量小的东西,注意的广度就大。人对黑色圆点的注意的广度比几何图形的大,就是因为黑色圆点的信息量比几何图形的信息量小的缘故。

二是主体的注意任务与知识经验。知觉对象相同,如果人的知觉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知觉活动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大。例如,同样一篇文章,要求查找错别字就比单纯阅读注意范围小些。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对这方面的注意范围就越广阔。相反,知识经验越贫乏,注意范围就越狭小。初学识字的儿童看书时常常用手指点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认读,注意范围很小,而识字的成年人,特别是文化水平高的成年人,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延续性,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所能持续的时间。如当我们凝听表的嘀嗒声、当我们注视远去的背影时,都会将注意保持在一个具体对象上,并持续一定时间。

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总是表现出时而加强、时而减弱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注意的起伏。例如,在图5—5中可以看出注意的起伏现象:当我们注视该图时,会觉得小方形时而向外凸起(位于大方形之前),时而向内凹陷(位于大方形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两个方形的相互空间位置会跳跃式地变化,而且,这种周期性波动很难控制。注意的起伏是注意的一种正常现象。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认为,注意的起伏和有机体的一系列功能的起伏有关,如动脉血压、呼吸、感觉过滤的节律性以及一定类型的神经元节律性的功能作用等。短时间的注意起伏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因

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给予注意适当的放松,即在从事同一项活动时,要在无关紧要的时刻适当放松一下,以避免在关键时刻注意不能维持稳定。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意味着注意并不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为有所变化时,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保持不变,但可能把注意指向于活动或任务的不同方面。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涉及的注意的稳定性更多是指这一含义的。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记笔记,还要看教科书;司机开车时既要注意前方,又要注意左右行人。这些活动的具体对象是变化的,但这些活动都服从于”上课”和”驾车”的总任务,故他们的注意仍然是稳定的。

图5—5注意两可图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象本身的特点。注意对象的特点对注意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内容丰富、复杂多变、运动的对象,比内容单调、呆板、静止的对象容易使人的注意稳定。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提高刺激的强度和延长刺激的作用时间,有助于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二是主体的状态。注意的稳定性与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积极性等有关。人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舒畅时,注意容易保持稳定。对所从事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活动中认真思考和操作,注意就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现象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指向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其他对象的现象。造成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如无关刺激的干扰,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睡眠不足和疲劳、情绪不佳等不良身心状态的影响等,有时也与不良教育有关。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些儿童不能专心于学习活动,常常是由成年人造成的。当儿童专心致志学习时,有些成年人会干扰、转移他的注意力,如让儿童回答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这种干扰多次的重复就会变成习惯,造成学生学习易分心的结果。

人的注意稳定性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和个体的神经过程强度有关。神经过程强的人,在完成不同的智力任务并出现附加刺激时,活动的效率有时却会提高,这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优势兴奋中心得到了加强。而神经过程弱的人,注意力容易分散。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国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注意稳定性一直在发展,但其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小学阶段发展速度快,幼儿阶段和中学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如表5—1所示

表5—1儿童注意稳定性成绩比较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个体可以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心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是可能的。如教师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司机开车时既要操纵方向盘、刹车,又要观察道路两旁的情况。

有一个实验,在被试的左右两只手的一个指头上各按一按,让被试判断轻重,又用速

示器呈现3~6条短线,让被试分辨有几条。这两种工作如果分开进行,结果做对的都是100%。但如果两种工作同时进行,虽然十分容易,而全体被试者的成绩是:两者都做对的占12%,做一种对的占50%,两者都做错的占28%。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注意分配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

注意分配的条件:

一是与主体对活动的熟悉程度有关。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最多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为“自动化”了的活动,不需要太多注意,只需心理活动的指向,,注意中心主要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例如,学生上课时边听边记,这是因为他们记笔记已经“自动化”了,只需心理活动指向就够了,可以把注意更多地集中在听课的生疏的内容上。

二是与活动的性质有关。把注意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而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难得多。如骑着自行车观赏风景很容易,而同时背诵一首诗歌和心算两位数的乘法是很难的。

三是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相互关联,或经过训练使复杂活动形成固定的反应系统,就容易形成注意的分配。如汽车驾驶员通过训练形成一套驾驶汽车的反应系统后,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注意分配在交通信号、行人、驾驶操作系统等方面,完成各种有关的反应动作。

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如刚上讲台的新教师往往只能顾及讲课的内容,而无法更多注意学生对讲课的反应。有经验的教师就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飞行员、驾驶员能熟练地进行操作,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它是注意的灵活性特征。

细加分析,注意的转移有三种情况:

一是心理活动未变,指向的对象却变了,如由看书转移到看报。

二是指向的对象未变,心理活动却变了,如由听生字的读音转移到想生字的含义。

三是心理活动与指向的对象都变了,如由看电视转移到听音乐。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注意的转移是根据当前的新需要,有意识地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或从一种活动合理地转为另一种活动。这是注意的优良品质。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它是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由于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无意注意,它使注意的中心离开了应该注意的对象而指向无关的事物,是一种消极注意。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一是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原有注意的紧张度较高,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困难;原有注意的紧张程度较低,转移就比较容易。

二是注意对象的特点。新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反之就越难。

三是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注意的转移就较为容易,反之就较为困难。可以做个实验:放一个有趣的影片,到最精彩的时候突然停止放映,要被试去做数学题,题目不算难,但容易出错。结果表明,有人出错多,有人出错少。错误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被试注意转移的品质的一个指标。

注意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所需的时间,情况十分复杂。有些实验表明,当刺激的呈现速度快于每1.5秒一对数字时,由于注意转移过快,被试难以完成任务。因此认为,注意从一种输入转移到另一种输入,需要1~2秒钟。纯音和光点的实验表明,注意转移的

时间为40一60毫秒。注意转移有完全转移和不完全的转移。注意不完全转移时,人已经进行新的工作,但实际上又没有脱离旧的工作,如根据旧的规则来进行新的工作,便会造成错误。

注意的转移对于人的各种活动都很重要。若不能及时地把自己的注意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就会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如飞行员在飞机起飞或降落的5~6分钟时间内,注意的转移多达200多次。如果注意不及时转移,其后果不堪设想。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一活动中,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就难以维系;每次注意发生转移,注意的分配也会发生变化。总之,活动的效率取决于注意的各种特征在活动中合理地应用和有机地结合。

◆心理学与现代生活

互联网与”注意力经济”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信息泛滥的社会,互联网的出现,更加快亍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信息来说是稀缺的,因此在互联网上人们的注意力是非常有价值的。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鲁夫在一次引人入胜的演讲中提出过“争夺眼球”的观点,于是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信息社会里,硬通货不再是美元,而是关注的程度。相对于浩如烟海的信息(据说全球每4分钟便有一个新的网站诞生),个人的注意力将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这

种情形有点像1个听众面对1万个、甚至更多的讲话者,每个讲话者都试图让听众听到自己的声音,于是,如何在巨大的”噪声”干扰中脱颖而出,赢得听众的青睐变得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人的注意力的规律,吸引别人的更多注意力,将成为互联网上商业竞争的着重点。

在网络空间中,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可能意味着自杀;一鸣惊人或哗众取宠赢得短暂的注意力,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只有赢得广泛持久的注意力并赢得赞誉,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网络奇迹0

1.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注意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各种注意产生的规律,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3.简单评述注意的几种理论。

4.简述注意力的测评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