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一自然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大一自然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

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焚风效应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的现象

8、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9、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

10、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气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的升降呈反相相关联系的振荡现象

11、地域分异规律指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

12、径流模数流域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生的径流量

1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

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14、生态幅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

15、垂直带性分异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

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16、离堆山河流上的河曲被废弃后,由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嘴

17、气候系统决定气候形成、分布、特征和变化的物理子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海洋、

湖泊等)、岩石圈(平原、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形)、冰雪圈(极地冰雪覆盖和冰川

等)和生物圈(动、植物群落和人类)。

18、太阳常数表征太阳辐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等于在地球大气外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

处,和太阳光线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所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

19、地壳均衡漂浮在高密度、塑性的地幔上的低密度、刚性的岩石圈对表面压力变化而

产生的平衡性响应

20、河流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水平面

21、生物小循环生物圈内的各种化学物质,通过传输介质大气或水在植物-动物-土壤(微

生物)之间所构成的循环过程。

22、黄土堆积

23、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

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干冷,夏季湿热。

24、隐域性植被指在一定的气候带或大气候区内,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

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类型

25、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征气候的干燥程度。

26、自然区划则根据自然环境的及其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

过程的统一性,将地表划分为具有一定等级关系的地域系统。包括综合自然区划和

部门自然区划。

27、土地利用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

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

28、径流降雨超过土壤入渗量时产生的地表水流。

29、植被某一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

30、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或湖泊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和。

31、地下水埋藏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各种不同深度含水层中的水。

32、地壳从地表到莫霍面,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圈层。

33、露点温度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34、反气旋在北(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涡旋。在气压场上表现为高气压。

35、东北型河流

36、风化壳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

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37、泥石流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

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

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38、基座阶地上部为河流冲积物,下部为基岩或其他成因类型堆积物构成基座的阶地。

39、山地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营力切割形成的地

貌类型。

40、山地结构

41、土壤酸碱度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42、经线又称子午线,通过地球表面某点和两极的大圆,表示当地的南北方向。

43、温室效应低层大气由于对长波和短波辐射的吸收特性不同而引起的增温现象。

44、南极圈南纬66°33′的纬线(圈),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在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终日不

没;在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终日不出。

45、南回归线位于23°27′S,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一年内到达的最南点所在的纬线。

46、水分平衡地球-大气系统长时间平均得到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之间的平衡关系。

47、气温垂直递减率又叫做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

理量。

48、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显着的岛屿和近海地区的气候,以降水多、温度变化和缓为

特征。

49、荒漠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

50、水系地表径流对地表产生侵蚀以后所形成的河槽系统。由干流、各级支流及与河流

相通的湖泊、沼泽、水库等组成。

51、阶地沿河流、湖泊和海滨伸展,超出河、湖、海面以上的阶梯状地貌。由侵蚀剥蚀、

堆积过程和地壳构造运动合力塑造而成。

52、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连接大陆的陆地。

53、草甸生长在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被。

54、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依次取食其他生物所构成的营养结构传递方式。

55、河口河流进入海洋、湖泊和水库的地段及支流汇入干流处。

56、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

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57、平流层距地表约10~50 km处的大气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逸散层之下。

58、洋中脊纵贯大洋盆底中部大体与大陆边缘平行的隆起山脊。

59、大气的合与辐散

60、土地淋溶层

61、融冻作用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

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过程。

62、回归线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

63、副热带南、北纬越25-35度间、地理上将其范围扩大为南、北纬25-40度一带,也

称亚热带,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

64、气旋反气旋在北(南)半球呈逆(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大型气流涡旋。在气压场上表现为

低气压。

65、气旋由围绕低压中心旋转的大所组成的大气系统

66、土壤腐殖质层腐殖质化过程使土体进行腐殖质累积,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

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土。

67、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其方向由高压指

向低压

68、气候雪线气候决定的常年积雪分布的下限

69、大气的辅合

70、大气辐合大气由四周向低压中心会聚的现象

71、生物金字塔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

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

72、季风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73、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

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

74、地球表层系统地球系统中直接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表层部分,是由岩石

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组成的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75、土壤淋溶层

76、层理指岩石沉积过程中的原生成层构造。

77、群落栖息于某一生境中的各种生物所形成的结构比较松散的群体。

78、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

79、不整合由于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层间断和地层时代不连续,

80、林线在山地主要受温度的制约而形成的森林分布上限

81、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表物体动力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移的力

82、信风带径向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和的作用,使得地表不同地带盛行不同不同风向的

风,这种风就叫信风带

83、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地表组成物质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

84、

85、气候形成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

86、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一般概括为、、等。

87、地表水主要赋存形式有、、等。

88、我国海岸基本分为平原海岸、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等类型。

89、森林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并且具有、、、,以及防治自

然灾害的巨大作用。

二简答题

1、试简述天文四季分类的依据以及其气候特征

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来划分

2、什么是地质构造?有哪些类型?

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主要有水平构造和垂直构造。

3、什么是大气环流?从空间区域尺度上看,有哪些类型?(可从全球性环流、季

风环流、局地环流回答)

大范围大气运动的状态。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4、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按物质成分分类1、由大量和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2、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 3、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

按流域形态分类1、标准型泥石流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积较大,能明显的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2、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有狭长条形,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 3、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斗状,其面积一般小于1000㎡,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按物质状态分类1、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2、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以上分类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

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

5、土壤水分有哪些?其中哪些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固态水,土壤水冻结时形成的冰晶。

汽态水,存在于土壤空气中。

束缚水,包括吸湿水和膜状水。

自由水,包括毛管水、重力水和地下水。

6、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就是问生态系统的组分)

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与,它们都是,植物与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化能合成细菌利用某些物质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比如,硝化细菌通过将氨氧化为硝酸盐的方式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是一类异养生物,以各种细菌和为主,也包含屎壳郎、蚯蚓等动物。

分解者,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生命的复杂有机质(尸体、粪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铵盐等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物质,完成物质的循环,因此分解者、生产者与无机环境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其中,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其后还有与四级消费者,同一种消费者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充当多个级别,杂食性动物尤为如此,它们可能既吃植物(充当初级消费者)又吃各种食草动物(充当次级消费者),有的生物所充当的消费者级别还会随季节而变化。

7、简述板块的三种边界类型

代表的、代表的、代表的。一般认为代表古板块的汇聚和碰撞

8、简述土壤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的物质流与能量交换

生物圈中的能流与物流是相伴随的,因为太阳辐射能先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体固定下来,然后以化学能的形式沿逐级传递。动物和微生物的取食活动就是传递能量的方式。一般说来,化学元素之进入生物体内是靠生物的主动摄取,而在中的循环运动则是由气流和水流来完成的。陆地生物生存于大气之中,气态和废物很容易在生物与环境间循环运动。一般可溶性物质是随水进出生物体的。就全球来讲,江河中所携带的可溶性物质,只能随水流由高向低移动,最后归入湖泊和海洋。当湖水和海水蒸发时,这些物质被留下,有的还形成沉积物。能以气溶胶等形式回到陆地的极少。因此液态的常常是不完全的。

9、简述地球表层系统结构与特点

地球系统中直接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表层部分,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组成的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10、自然区划的发生统一性原则。

①发生统一性原则、②相对一致性原则、③空间连续性(区域共轭性)原则、④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等。

(1)发生统一性原则。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进行自然区划必须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以形成该区域单位整体特性的发展史为区划依据。在遵循上述原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任何区域单位都具有发生统一性,但不同等级或同一等级的不同区域单位,其发生统一性的程度和特点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区域单位的发生统一性是相对的。②由于低级区域单位是由等级较高的区域单位分化出来的,因此,越是低级的区域单位其年龄越小,发生统一性越强。③对区域单位形成和演变的研究,当然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地质时期,但与现代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第四纪,尤其是晚更新世末、全新世初以来的环境变化。现代环境主要是通过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变化造成的,而且这些变化过程迄今尚未结束,仍直接地影响着当代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相对一致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一致性,而且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各有其一致性的标准。例如,自然带的一致性体现在热量基础的大致相同。自然国的一致性体现于热量辐射基础相同条件下的大地构造与地势起伏大致相同,等等。相对一致性原则适用于把高级地域单位划分为低级单位,同时又适用于把低级地域单位合并为高级单位。

(3)区域共轭性原则。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必须是具有个体性的、区域上完整的自然区域,这称为区域共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产生于区域单位空间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任何一个区域单位必然是完整的个体,不可能存在着彼此分离的部分。根据这个原则,尽管山间盆地与其邻近山地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必须把两者合并为更高级的区域单位。同理,尽管自然界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很类似,而彼此隔离的区域,但不能把它们划为一个区域单位。

11、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分别做简要介绍。

12、地层接触关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作简要介绍。

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1)整合接触。简称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即地层是连续的。(2)接触。简称不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有过长时期沉积中断,出现地层缺失,即地层是不连续的。

13、根据降水的形成原因,可以划分哪几种降水类型,分别作简要介绍。

降水的形成过程是云中的小水滴增大成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

地形雨地形雨是暖湿气流在运行中,遇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时,水汽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多集中在山地迎风坡(雨坡)。世界上年降水多的地方基本上都和地形雨有关。如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的乞拉齐朋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对流雨对流雨是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气团强烈上升、冷却、迅速达到水汽饱和时形成的。对流雨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并常伴有雷电甚至冰雹,又称热雷雨。赤道带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也常会出现。

锋面雨锋面雨是冷暖两气团相遇时产生的降水。多形成于温带,是中高纬度地带最重要的降水类型。

14、粉砂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及其结构。

粉砂淤泥质海岸是由小于0.05毫米粒级的粉砂淤泥组成的海岸

15、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球是宇宙已知的唯一有海洋的星球,其表面的70.8%被海水所覆盖。海洋本身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海洋是地球上真正的生命摇篮,最早的生命即产生于海洋。而目前,仍有大量生物生活在海洋,并且形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也是主要的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将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则将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

地球表面温度之所以比较适中,变幅也不太大,当然是由日地距离、地球自转速度、大气圈及其环流的存在等一系列主要因素决定的,但是,海洋的调节无疑也有一定的作用。海洋中运动着的水体——洋流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地球低纬区输送到高纬区的热量,约有一半是由洋流完成的。濒临寒流的海岸,气温比同纬度内陆地区低;而接近暖流的海岸,气温则比同纬度内陆地区高。

洋流还影响降水的地理分布。暖流影响区气旋发育,降水往往比较多;寒流影响区则往往发育高压,降水比较少,以致成为荒漠。

16、简述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主要特点

一、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形轮廓的形成

我国境内许多地区都属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升降活动,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区域差异的存在,造成我国地表形态起伏变化。

青藏高原是我国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以大幅度整体隆升为特色,经过第四纪的抬升,形成地球上最高的巨大高原。

我国境内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对塑造现代地貌有重要作用。此外,我国地震活动带的分布,地震活动的强弱程度,第四纪的岩浆喷发与火山活动都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二、现代季风的形成和温带荒漠的扩展

现代季风是在青藏高原抬升到一定高度之后才出现的。通过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使原来的海陆热力对比季风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当高原抬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它的屏障作用,使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在冬季不易受到暖平流的影响,利于冷空气的积聚,使冷高压得以加强。夏季,位于青藏高原以南的印度次大陆受地形屏障少受冷空气影响,热低压因而得以长期保存。

青藏高原的隆起,伴随而来的现代季风形成并日益加强的过程,深刻地改变了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自然面貌,奠定了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分异的基础。

中国温带荒漠的形成大致由中更新世以后开始,是现代季风环流形成以后的产物。华北地区干旱程度的加强,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早更新世的许多古湖泊逐渐消失;另方面,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在干寒条件下,黄土分布范围扩大,从黄土层中所发育的古土壤层及所含化石的性质也反映出气候愈来愈干旱的特征。

17、中国自然地理地域分异的特征

我国地域分异的基本轮廓,一方面是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另方面是地貌变化引起的垂直分异。水平分异是第一性的,垂直分异是第二性的。

(1)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

决定我国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它决定着气温的南北差异)、距海远近(引起气候湿润程度的差异)和地形。这三方面是综合起作用的

(2)大地貌的分异特点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呈阶梯式分布。东部地势低平,水热条件所决定的自然地带自北而南表现出有规律的更替。第二级阶梯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因地势较高,距海较远,自然地带分布总的格局未受破坏,但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而且愈向西部,变异愈明显。青藏高原为最高一级阶梯,由于地势很高,自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与我国其他地区迥然不同,它虽然位于中纬度西风带与亚热带范围内,但呈现高寒荒漠、高山草原、高山草甸灌丛景观,它既不同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也不同于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性,而是在垂直高度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水平地带的影响。

18、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试述其意义或对策

19、试分析1998年夏秋我国长江下游,东北嫩江,松花江流域,洪灾的原因?

20、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

地理位置、地形的影响

(1)夏季,大陆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海洋东南风吹向大陆形成季风。亚欧大陆为最大大陆,其东部的太平洋为最大大洋,所以季风气候最典型,加之亚洲东部平原低平广阔,季风直入腹地,影响范围广泛。

(2)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它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

21、假设某海伦自日本国横滨刚(N33,E39)沿纬线向东之美国洛杉矶港

(N33,W118)行驶,试回答此航线是否属最近航线,为什么?

22、海滨地带会出现荒漠吗?为什么?请举一例说明。

23、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变现在那几个方面?

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2、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度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3、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

4、地球自转为建立地球坐标系确定了极点;

5、地球自转改变了地球的形状;

6、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兵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

7、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都有密切关系。

25、影响土地发育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土壤发育的?

26、简述地表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气温日较差:①纬度越低气温日较差越大,因为低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较大。②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地区。

③大尺度的地形区,则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如: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

④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比凸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凹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

简单记忆就是:

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

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27、简述高低维之间热量传输的途径

因为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就会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28、假如大气中没有水,世界将是个什么样子?

29、简述行星风带(风带)的形成及其随地表干湿分布的影响。

30、为什么生物圈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五级?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这是由能量流动规律决定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一般不能逆向流动。这是由于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确定的。如狼捕食羊,但羊不能捕食狼。逐级递减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人后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

31、简述气候对地貌发育与分布的影响与控制

32、简述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3、简述物理风化作用的类型与机制

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

冰劈作用

层裂

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

34、简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负反馈作用)

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它能忍受一定限度的外部压力,压力一旦解除就又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35、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36、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7、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38、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39、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规律

40、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中的循环

41、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42、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土壤发育的影响。

43、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规律

44、岩石圈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5、从河海相互作用的角度谈谈河口的特征

46、简述人与地表环境的关系

47、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

48、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

49、地表系统(环境)调控的途径有哪些?

50、画出经典土壤剖面层,写出各层名称及特点

51、喀斯特地貌怎么形成?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52、黄土的特征,黄土地貌的影响因素

53、板块理论的内容与意义

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名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协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由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板块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海底新发现、大陆漂移的运动机制和各种大陆地质现象。

54、水情的要素

55、地球表面特佂

56、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57、简要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论述

1、试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正面影响

1、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人类活动使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加快

2、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高科技手段改良土壤,创造了新的品种

3、人类的辛勤劳动荒山变成绿油油的农田

4、使沙漠变成绿洲

5、建立三北防护林,有效抑制沙漠的蔓延

6、人类消灭有害物种,如四害等,消灭有害生物,可以减少疾病在动物间的传播,有利于保护珍惜物种

7、通过基因重组,培养新物种

8、引进新物种,如澳洲的屎壳郎分解牛羊的粪便

9、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活动10、人工降雨克服干旱,使当地生物存活11、利用高科技预测灾难的发生,保护物种12、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动植物。

负面影响

现代工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燃烧过程也在不断地放出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来污染环境2、城市的强烈噪声

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因素3、放射性物质4、沙尘暴,由于人类乱砍滥伐破坏森林和草原,使沙尘暴频频发生5、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6、氟化氢致使臭氧层空洞扩大7、水污染8、空气污染9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10、生物入侵11、森林的减少造成洪水。

2、试述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一、高山缺氧

工程人员为了解决氧气缺少影响工作人员工作,使的工程缓慢的问题,把大型制氧机带

到了高原,为打造隧道的工程人员提供充足氧气,当时洞中氧气含量只相当于海拔1000米左右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二、冻土问题

冻土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冻土研究基地为了攻克冻土难题,自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道部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并组织多家科研院校的专家,对青藏铁路五大冻土工程实验段展开科研攻关,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和科研成果。工程人员在高原动土上打了上千个水泥桩埋在动土下面,为铁路的运营提供充足的支撑力。

三、保护环境

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并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

四、不影响动物迁徙

工作人员首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

五、地形复杂问题

为了解决地形问题工程人员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3、运用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论述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对气候圈,水圈,

土壤圈及生物圈的环境影响

4、论述西北干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区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但降雨相对不足,又多大风和沙尘暴。

5、简述大气从哪些途径获得能量(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

6、从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中国三大自然区域在成因上的联系。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地区

气候和地貌两基本因素决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进而将其分为三大自然区。

7、试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8、试述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分异规律。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一、纬度地带性

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因而产生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纬度地带性有时会受到干扰,显得没有这么理想,但纬度地带性规律却是普遍存在的。

二、干湿度分带性

全球陆地降水量的89%来自海洋湿润气团,而海陆间的水交换强度越深入内陆越弱,因此导致了大部分大陆上的干湿度,由海岸线附近向大陆内部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沿海地带比较湿润,向内陆逐渐变干燥。简言之,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规律,就称为干湿度分带性。

三、垂直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因而导致了气候、植被、土壤和自然景观呈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带状分布与变化,这就是垂直带性。简言之,垂直带性就是自然景观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出的带状分布与变化规律。

9、是从影响与控制地貌发育的因素出发,阐述地貌分布的规律性。

10、试从全球大气环绕图式出发,路数与分析地球行盛风带的形成及全球降水量

的分布规律。

主要是因为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就会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由于地球是自转的,存在地转偏向力。具体如下;

(1)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附近的高空偏转成西风。

(3)这样,来自赤道高空的空气流,不断地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垂直方向上下沉,从而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4)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南北),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北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5)通过上述,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30°N 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6)北极及其附近地区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不断的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

(7)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与暖而轻的盛行西风刚好在60°N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并在60°N上空不断聚集形成高气压,这时候气流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而60°N附近的近地面,气流不断上升到高空后即向南北方向流走,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半球同理。

11、地球的自传与公转有哪些地理与环境意义?假如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增

大,地表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假如黄赤交角为零,地表面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12、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世界地震,火山分布的规律,并说明为什么中国是个

多震的国家?

13、在一个湖泊里存在着这样一个食物链;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小鱼------食

肉鱼,由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生长,水质有所恶化。当地有关部门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来控制水质恶化。湖泊水质,英雌请来有关专家,假如你被邀请到现场,你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14、是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其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15、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没有青藏高原,那麼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将会深入内地,例如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这样的话,夏季降雨将会跟城市与海岸线距离,成等比递减,内陆地区可以有中等降雨滋润。同时,黄河及长江流动速度将会减慢(因少了地形阶梯落差),两条河中下游的用水量会十分紧缺。

16、假如地球的大小只有月球那么大,地表的环境将是什么样子?

17、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8、假如没有大气环流,地表的环境将是个什么样子?

19、试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河流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

冰原地貌,黄土地貌,科斯特地貌的成因

20、青藏高原隆起的气候意义

21、中国分为哪三个大区,各大区成因、特征及及之间的联系

22、论述气候系统的5个组成成份

(1)大气圈,是系统的主体,也是系统最易变化和最敏感的部份

(2)海洋,是系统的热量储存库,通过洋流传输热量

(3)冰冻圈,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气候长期变化产生反馈,在地球热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4)岩石圈,地表土壤作为大气微粒物质的重要来源,在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反过来影响土壤。

(5)生物圈,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

23、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份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

(1)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C、H、O、N、CO2及各种无机盐等。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腐殖质等。(2)生产者(producers)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3)消费者(consumers)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Synthesize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1201400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 3 先修课:气象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地球概论等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制定日期:2010年执笔人:陈永金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系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为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较大量的实例,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自然地理学等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伍光和等高教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作者:景贵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理论看地理学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期末总结(第四章)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1 、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蒸发、 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 、类型:(按水循环的不同途径和规模划分)(1)大循环:海陆间循环(2) 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3 、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依次所需要的时间。 4 、效应:(1)地球圈层构造(2)全球气候(3)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4)生 态平衡(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水量平衡 1 、概念: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 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2 、方程及意义:(1)全球:海上降水量+陆上降水量=海上蒸发量+陆上蒸发量 (2)海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海上蒸发量(3)陆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陆上蒸发量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入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地表径流量入海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而不是淡水资源的浪费。 三、海与洋 1 、洋与海的概念区分:(1)洋: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2) 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成为海。 2 、海的类型: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四、海水的化学成分 1 、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 2 、氯度: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 3 、影响盐度的因素: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 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盐度=0.03+1.805*氯度 五、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 、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海水对蓝光吸收少,海水中质 点对蓝光散射强烈。 2 、透明度:近海岸低,大洋腹地高。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1的期末复习题

1.地理环境。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2.河流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3.雪线。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4.地貌灾害。 在地貌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貌恶化,以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灾害性的破坏。 5.荒漠。 是指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沙砾覆盖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观。 荒漠如按地貌特征及地面组成物质来分,可分为岩漠(石质荒漠)、砾漠(砾质荒漠)、沙漠(沙质荒漠)和泥漠(泥质荒漠)等四类。 6.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7.地震系列。 地震有孕育、发生和衰减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几天或几个月)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而且具有成因联系上的一系列地震。包括: a.主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能量最大的一次地震。 b.前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 c.余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8.地质作用。 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地质作用。

9.喀斯特作用。 即指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破坏与改造的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 10.水土流失。 当流水对土壤、风化壳或碎屑堆积物的侵蚀量(值)超过允许侵蚀量(值)时,称为水土流失。 11.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化的机械运动。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类: 古构造运动:发生于晚第三纪以前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发生于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包括人类文明时期的构造运动 12.化石及其形成条件。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活动的遗迹。 形成条件: ①必须有不易分解的生物硬体,如骨骼、鳞片、贝壳、木质纤维等; ②生物死亡后要迅速被掩埋,遗体被掩埋得越快,和空气隔绝越快,就越有利于保存成化石; ③埋藏后的生物遗体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炭化作用,或与CaCO3,Si O3等物质进行交换、充填等作用,才能变成化石。 13.融冻作用及其类型。 冻土地区地温低,而且发生周期性的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水分也相应地出现相变和迁移,从而引起岩石的破坏、碎屑物的分选、堆积层的变形、冻胀、融陷、流变等一系列变化过程,总的称为融冻作用。作用方式有融冻风化、融冻泥流和融冻扰动等。 (1)融冻风化 冻土层中的大小裂隙常被水填充,当夜间及冬季地温降至O℃以下时,水分冻结,形成冰脉,由于冰脉体积膨胀而向两侧围岩(土)挤压,使裂隙扩张。白天或夏季冰体融解,融水进一步向下深人,然后又再度结冰。这样经过反复冻融之后裂隙不断扩大,岩(土)体也受压破坏。这种因冰脉冻融而使岩(土)破坏的作用,称为融冻风化作用。 (2)融冻扰动 发生在活动层内,每年冬季冻结由地面向下进行时,以下尚未冻结而含水的融土,在上部季节冻土及下部永冻层的挟逼下,发生塑性变形,造成各种褶曲,称为融冻扰动。 (3)融冻泥流 发生在冻土的斜坡上,夏季活动层融化时,土中的水分因下部永冻层的存在而不能下渗,造成该土层饱含水分,甚至稀释成泥浆状,在此过度湿润的情况下,土体便沿斜坡向下蠕移,成为融冻泥流。 泥流速度很慢,每年3-4cm,至多也不过30—50cm。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绪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 (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 (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 (四)固,气和液三相物质并存 (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 (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 第一章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 1.地壳的结构: 1)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 2)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 3)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 原厚可达30km 2.地壳类型: 1)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2)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 硅铝层) 3.岩浆岩: 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 1)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 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 4)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 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 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 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1)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 1、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学科。 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地域分异和类型特征。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 (4)人类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1、地域分异规律、2、土地科学、3、自然区划理论 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随: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相对独立性——部门自然地理学;(2)整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3)区域性——区域自然地理学 4、现代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 (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人文地理学 (2)三层次:即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3)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指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 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白兰士的可能论;戴维斯的人地和谐论。 区域学派(赫特纳):把自然要素和人结合起来的区域地理,看作是地理学的主体,但是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差别,忽视地理现象与时间的联系,从地理学中取消了发生学 * 景观学派(赫伯特、帕萨格):认为: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表个别区域或地段的特征,包括从小地段的识别到自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一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 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天文单位。 2、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即一个光年。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 4、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而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5、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6、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须符合的3个条件: ①在绕太阳系运动的前提下,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 ②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 ③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 7、矮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 8、当月球阻挡阳光照射地球时,发生日食;当地球阻挡阳光照射月球时,发生月食。 9、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远,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远日点。 10、一日的定义,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和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球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则向左偏移。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要密

2020超星尔雅慕课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四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 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 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 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 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 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 2020超星尔雅慕课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四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

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地域分异规律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 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过程而形成的岩石。 3.季风 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季风形成因素最主要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而形成的。 4.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性质、化学形成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5.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系统是指自上地幔顶部到大气层顶有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组成的环境整体系统,各圈层间通过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流域 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有从一定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7.食物网 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8.气旋、反气旋 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9.土壤腐殖质层 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10.冰川作用、冻融作用(4分) 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11.黄土 12.海岸均衡剖面 13.风沙地貌 14.对流层 大气层底部,大气的垂直运动比较显著的层次。

伍光和自然地理重点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学 1、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3、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5、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6、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网络关系。即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骨架。 7、系统的功能: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 8、熵: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9、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以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0、平衡态:系统内部到处均匀一致、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宏观过程的系统状态。 11、非平衡态:系统内部不是均匀一致,有宏观过程发生的系统状态叫非平衡态。 12、系统的状态: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13、状态函数:当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是,系统的性质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有些系统性质仅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始态或初态)和终了状态(简称终态)有关,而与系统具有的变化过程或路径无关。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性质叫做状态函数。 14、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在环境中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5、不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在环境中留下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6、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就是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17、辐射干燥指数:是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 18、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9、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0、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21、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省性规律):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着南北方向延伸,按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2、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海拔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3、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24、垂直地带谱: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型式称为垂直带谱,或垂直结构。 25、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即山地地形中山麓(就是山脚)所在地方的最下面的自然带类型 26、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51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 总学分:2.5学分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故该课程除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外,还要求通过相关的专题讨论和实践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耗散结构、时空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土地、景观、土地分类、土地分等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和分级理论等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土地类型划分和应用地域分异原理分析各大洲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本章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分析,重点难点、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任务与特点,它是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总体介绍或概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概念、范围、组成、特征。 (2)了解本学科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和特点(1学时)理解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掌握自然地

《自然地理学III》期末考试(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

《自然地理学III》期末考试(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 (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1分,25分) 1.壤土、粘土。 2.碎屑阶段、钙淀积阶段(脱盐基)、酸性硅铝阶段(脱硅)、富铝化阶段 3.粘化作用、生物小循环 4.相、限区、地方 5.整体规律、时间规律、空间分异规律 6.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 7.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8.连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 9.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青藏高寒大区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3分,15分) 1.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的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2分),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1分)。 2.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2分),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1分)。 3.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热带滨海地区(1分),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淤泥海滩上耐盐的常绿乔灌木植物群落(2分)。 4.土地结构——是指各种土地类型在某一区域单位中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2分)。它反映出一个自然区域单位中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征(1分)。

5.自然区划:根据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规律性划分各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确定各自然区域等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2分),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1分)。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 三、简答题(每题6分,30分) 1.气候怎样对土壤形成造成影响?(6分) (1) 气候控制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及其地理分布(1分)。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的水、气、热的状况和变化(1分)。 气候在地表呈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的类型亦发生相应的更替,表现出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性(2分)。 (2) 气候制约着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母质和土壤中矿物的风化和淀积,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水分的蒸发和淋溶等过程(2分)。 2.什么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有哪几种划分方法各种方法? 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2分) (1) 按裸地性质划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2分) (2) 按发展方向划分――顺行演替、逆行演替:(1分) (3) 按基质性质划分――水生基质演替、早生基质演替(1分) 3.比较生物群落中优势种、建群种、附属种的差别(6分) (1) 不同生物种的生态位常常不同(1分)。 (2)凡是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的生物叫做优势种(2分); (3) 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生物量也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并在建造群落、改造环境和在物质与能量交换中作用最突出的生物叫做建群种(2分); (4) 群落中其它次要的种类称为附属种(1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