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04休闲文化观_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_张永红

2010.04休闲文化观_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_张永红

2010.04休闲文化观_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_张永红
2010.04休闲文化观_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_张永红

第16卷第2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6No.2 2010年4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Apr. 2010休闲文化观: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

张永红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马克思的休闲理论不但体现在他对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的追寻,关键体现在他强调休闲活动必须突显文化精神的合理内核。以马克思的休闲文化理论为指导,我国必须加强休闲教育,规范休闲产业,在休闲中传承民族精神,以实现休闲的科学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马克思;休闲产业;休闲文化;自由时间;自由活动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0)02?0073?03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休闲还不是一个必然要讨论的社会历史问题。尽管如此,马克思不但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同时也在自己的理论中寓含了休闲问题。马克思的休闲理论不只是体现在对自由时间的追寻,关键是对自由活动中的文化特质的强调与把握。也就是说,马克思较早地确认了休闲文化的合理内核,这是一个在以往的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领域。解读马克思的休闲文化理论,对推进我国日益勃兴的休闲产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休闲理论中的文化内核

休闲是目的意义上的人生追求,是摆脱了外在义务的人们在自由的时间内开展自由的活动,享受愉悦心境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一段自由的时间,一项自由的活动以及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是休闲的基本特征,但对于能引起愉悦心理体验的自由活动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有着独到的理解与解释。他认为,自由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从整个社会看,“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1](381)从个人角度而言,自由时间就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2](294)马克思还断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3](219)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的论述更能说明问题:“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关键就在这里。”[4](150)

从以上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从两个方面对休闲的文化内核作出了规定:首先,对劳动者个人而言,劳动者主要利用自由时间进行自由活动,自由活动不同于必要的必然的物质生产劳动,不是为完成某种社会义务而必然进行的一项活动,它是人们在一定时间里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劳动的必然,摆脱生活的困扰,从而自主选择、自主行为、自我享受,自我展现的活动,这是主体的自由意识、主体意识与目的意识的有机统一,自由自主性是自由活动最突出的特点。那么,怎样的活动才算是自由的活动呢? 他们强调进行学习、娱乐、社会交往,让个人在科学、艺术等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自由活动可以用休息、娱乐的方式呈现,但不等于休闲就是休息与娱乐,休闲要在文化的追求中促进个人发展。其次,从社会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垄断了自由时间从而垄断了休闲自由,广大劳动

收稿日期:2009?11?03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休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09YBA048);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两型社会建设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372)

作者简介:张永红(1972?),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中南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休闲文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74

者只有劳动的义务,没有休闲的权利。只有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自由时间就是创造生产科学、艺术的时间,劳动者才能共享休闲时光,才能真正拥有充实休闲的文化内涵,人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于自由时间里所从事的休闲活动,马克思既反对借休闲的“自由”而为所欲为、放纵自己而中伤他人,也不赞成在休闲过程中过于强调物质产品的消耗。他主张人的精神陶冶与品格提升,主张文化消费与熏陶。马克思指出:“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虽然香槟酒的生产是‘生产劳动’,而音乐的生产是非生产劳动。”[5](31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非生产劳动的经济价值自然不能与生产劳动相提并论,即便如此,马克思仍然坚持消费音乐,这是因为,好的音乐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与进步。从对“音乐”与“香槟”的消费对比中,我们能更直观地发现马克思对休闲中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视与强调,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们在自由时间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科学文化素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较之于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消费更具有“人”的价值意义。休闲活动必须突显文化精神的合理内核,这是马克思的休闲理论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社会主义休闲文化的应有特质

循着马克思对休闲中的文化内核的强调,我们来分析现代休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休闲文化。马克思对自由时间中所从事自由活动的文化取向的强调告诉我们,休闲不一定等于文化,在休闲过程中有一些活动和行为不能用文化来进行评价与衡量,还有一些活动不是对文化的张扬而是与文化背离。遗憾的是,马克思虽然突显了休闲中的文化追求,但没有来得及阐释休闲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休闲文化是在休闲过程中出现的,以满足人的休闲需要为动机和目的,通过认识自然、社会和化育自身所形成的思维模式、行为操守、价值观念等文化理念与语言、艺术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休闲在文化中成长与提升,文化在休闲中得以传播和继承并因此而不断变化创新。同时,文化使休闲的人们对它产生认同,并提供内在的引导作用。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休闲与文化相结合,表明人在休闲过程中“人文化成”。社会主义休闲文化应体现以下精神特质:

1. 文化的先进性

众所有知,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区别,判断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历史的尺度主要强调的是生产力标准,强调文化的合规律性问题。道德的尺度主要强调的是价值标准,强调文化的合目的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先进文化是健康、积极、科学、向上的文化。它既是人类思维成果的精华,又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可以这么认为,凡是反映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凡是反映和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反之就是落后文化。马克思倡导享受休闲的过程,同时是接受文化洗礼与熏陶的过程。休闲文化虽然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享受与创造的文化,但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当时的感官享受和精神快乐,而且为人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因而,休闲文化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主义休闲传播先进文化,创造先进文化,与此相对应的休闲文化,必然历史地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化的大众性

马克思所倡导的休闲文化是一种人人共享的休闲文化,这种文化应除却阶级、阶层、社会分工等所谓身份差别,让所有人在文化的追求与享受中共生共存,共同进步。一直以来,大众与精英相伴而生,一些人对大众文化往往抱以世俗的眼光,认为精英才意味着高雅,大众必定平庸,文化的大众化特别是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必然意味着文化的庸俗与落后。其实,这是对文化的一种误解,文化的大众化并不是对精英文化的否定,精英可以代表一种理想,但这种理想只有被大众所认同和接受才能最终变成现实,文化高于生活,但最终必须还原于生活,这样的文化才有意义与价值,因此,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又必然是一个文化不断大众化的过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全面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让更多的人走进休闲场所,使休闲慢慢褪去专供上流社会享用的神秘外衣而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不仅进入了大众消费领域,而且大众也开始参与文化的生产与创造。休闲文化是文化大众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休闲文化大众化意味着大众休闲权的最终落实。

3. 文化的休闲性

休闲文化是以文化引导休闲,以休闲传承文化,因此这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最大区别是它的休闲意味。这种休闲意味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的享受者“闲”,这种闲是闲时、闲钱和闲心的结合,对于休闲文化的追求,闲心比闲钱更为重要。只

第2期张永红:休闲文化观: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75

有人闲心静,处于一种轻松、随意、和谐、自由的状态,方能真正领悟到文化的真谛。其二,文化的表现形式“闲”,即精深的思想通过通俗的形式予以表达,无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还是读书看报、网上冲浪,无论观光旅游、美食品茗,还是足浴按摩、美体健身……凡此等等,都在轻松愉悦的休闲中使文化得以传播与发展。当然,尽管休闲文化是在休闲过程中出现的,但文化的休闲性要统一于文化的先进性即科学性之中。对媚俗文化的抑制与批判,仍然是马克思休闲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管窥

可以说,休闲文化或文化式休闲是对人的休闲生活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肯定。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定节假日有115天之多,意味着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曾经遥不可及的休闲梦想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生活现实,形式多样的休闲文化也顺势而生。以马克思的休闲文化理论作指导,引导大众选择健康高尚、注重品质的休闲方式,提升休闲文化品味是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1. 挖掘传统休闲文化的精华,赋予文化时代内涵,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然也是休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全球化语境下建设休闲文化,必须挖掘传统休闲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休闲文化以春节、端午、中秋为代表的节日文化为主线,亲朋欢聚,尚“静”重“养”,反映的是国人以“仁”为本、以“和”为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伦理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精神。然而,在市场大潮的涤荡之下,我国传统休闲文化的吸引力正遇到西方休闲文化的强势挑战。诚然,国人学习西方休闲方式本无可厚非,西方文化中本来也不乏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复杂的国际环境使西方国家在操纵着世界休闲潮流的同时交杂着文化扩张和政治颠覆的野心。接受西方的价值理念,无疑意味着休闲文化的倒退与落伍。重视现代休闲文化建设,必须弘扬我国传统休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结合时代特征建立具有生命力和原创性的休闲文化生成机制,不断产生现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方式。固守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只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听到的仍将是关于国人与中华传统文化是近还是远的诘问,发出的仍将是“春节假期增加,年味越来越淡”的感叹,西方休闲文化乘虚而入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在创新中传承文化,在休闲中凝聚人心,在休闲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实现休闲文化先进化的必然选择。

2. 加强休闲教育,培养大众的休闲技能与休闲文化品质

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6](87)音乐如此,诸多其他的休闲文化活动亦如此,没有一定的技巧就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休闲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休闲知识、技能和技巧。只有提升人们的休闲技能,激发劳动之外的生命潜能,才能使人们不至于“闲得无聊”甚至无聊滋事。不少学者呼吁将休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然休闲教育不等于知识、技能教育。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光有知识和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越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7](214)要使人们享受幸福和优越的休闲生活,休闲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培训技能和提供信息,而是阐释休闲的自由和生命的价值,在休闲中构建人类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休闲方式必须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其休闲行为选择必须负责任、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才能确保个人发展的方向。休闲教育主要是一种道德、价值教育,是一种生命皈依的“成人化”教育。休闲教育是实现休闲文化“大众化”但不“庸俗”化的必由之路,其目的是提倡“雅闲”,规范“俗闲”,排斥“毒闲”。我们需要以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需要以崇高的美德去休闲。只有那些具有崇高休闲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能享受到休闲所引起的高层次精神快乐;只有提升人们的审美品味,才能使人们超脱低俗文化的奴役。

3. 加强对休闲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引导,使休闲实现文化本位的回归

休闲文化产业是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是以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的产业形态,休闲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休闲文化的大众化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助推与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承载着助推经济发展和实现文化传承两大功能,经济发展是其载体,文化传承是其内核,实现休闲的文化回归是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当然之责。当前,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以休闲文化的大众性与休闲性为借口,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一些文化产品徒有文化外观,

(下转130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130

Notes On Several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HU Xuli

(College of Humaniti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Fen(分)” had the meaning of “part”. It can constitute some compound words with some morpheme of position significance, such as shangfen(上分), zhongfen(中分), xiafen(下分), chufen(初分), qianfen(前分), houfen(后分) and so on. Meanings of these terms were rich in Buddhist Scriptures with many examples. The study of these terms can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n middle ancient times, compilation of large-scale dictionaries and so on.

Key Words: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fen(分); shangfen(上分); zhongfen(中分); xiafen(下分); chufen(初分); qianfen(前分); houfen(后分)

[编辑:汪晓] (下接75页)

缺乏文化品味,甚至黄、赌、毒泛滥,这当然与马克

思倡导的休闲文化背道而驰。净化文化产品市场,实现休闲的文化本位回归,国家应从法律上为休闲文化建设制定一套政策法规,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和整治,强化文化制度的规约,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的清理和建设,清洁社会文化环境,治理低俗风气。但是,休闲文化市场的高雅之路,光有法制的监管和开展休闲教育仍然不行,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应有文化的良知,主动地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Ⅰ分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7] 阿尔努. 科学与哲学的对话[M]. 上海: 三联出版社, 2001.

Leisure culture concept: an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ZHANG Yongho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China)

Abstract: Marx’s leisure theory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his pursuit of free tim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but the key is embodied in his emphasis that leisure activities must highlight the rational core of cultural spirit. Guided by Marx’s leisure culture theory,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leisure education, standardize leisure industry, and transmit national spirit in leisu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cient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leisure.

Key Words: Marx; leisure industry; leisure culture; free time; leisure activities

[编辑:颜关明]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教育概论考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 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达赖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达赖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p(1~2) (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P(2~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第1期JOU RN AL O F TSIN GHU A UN IV ERSITY V o l.12 No.1 1997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王仲士 摘 要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 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 文化概念。马克思的著作中,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仅偶有使用。 关键词 马克思 文化 一 文化一词,在西文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指的是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后逐渐引伸到精神生活,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智慧、情操、德行和风尚的培养教育,引伸到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生活内容。19世纪中以来,文化一词成了学术旧和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术语之一,也是歧意最多的用词之一。不仅各门学科对它定义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学科中对它的定义也往往大相径庭。1952年美国学者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收集了1871—1951年间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164年,也就是说,尽管都用文化一词,实际上至少有164种文化概念。20世纪中以后,文化概念就更多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怪事,同一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作两种概念使用,既泛指生产一般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指生产特殊商品即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他解释说:“用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发生误会的,但这种现象在任何科学中都不能完全避免。”[1]像文化这样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出现不同的表意,诚属难免,只是数量之多,实为少见。 马克思的论著中,常常论述文化问题和用到文化一词,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和理论。但他没有对文化理论作系统的阐述,也没有对文化概念下专门的定义,而且直接使用文化一词,比起使用生产、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词,要少得很多。那么马克思到底是怎样理解和使用文化概念的呢?我们认为,这是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问题。由于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因此,必须从其历史背景和具体使用中加以探究。 发现、发展和完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也是他毕生的事业。他的文化思想和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同德国古典哲学有着紧密联系,而其发展和完善,同摩尔根等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密切相关,马克思的文化概念,更是受这两者的深刻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是近代哲学枢纽性的人物,他在《判断力批判》(1790年)中指出:文化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 卢卡奇作为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着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着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着,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着《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

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一国无产阶级革命服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私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其以民为本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有相通之处。 三、经世重教、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崇尚实际而贬黜玄想,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较少使用“文化”概念。查阅2009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仅有十八处。对“文化”一词在全集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把文化当成一个一般的、不证自明的概念使用; 第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文明使用的频率大大超过文化,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指文明。。首先,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概念,文化泛指人类文明。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其次,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用“文学”、“文艺”、“艺术”等词直接表达现在的文化概念。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第三,在比艺术领域和知识教育水平更为宽泛、抽象和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意义上使用,此时的文化是和意识形态相似的一个概念。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止一次地使用过“文化斗争”这一概念。从文本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他们对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通过“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发的。 马克思文化观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研究精神文化问题方法论的 重要变革,使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文化与经济、

政治看做有机的整体,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政治的分析相联系,注意文化的整体性的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系统从结构上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从而确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内部机制。这就为人们从社会生活整体结构中来认识精神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始终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的分析相联系,立足于经济基础分析和说明精神化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及其方式规定着精神文化思想的客观内容和历史形态。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C。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参见教材P40。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德国古典哲学 【答案解析】:答案选C。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参见教材P40。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答案解析】:答案选D。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参见教材P44。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 【答案解析】:答案选A。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见教材P45。 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答案解析】:答案选C。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参见教材P45。 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案解析】:答案选A。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参见教材P48。 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B.实践性 【答案解析】:答案选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参见教材P4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历史轨迹和历史命运。在参与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 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 , 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其成功的原因 , 固然是社会发 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 但文化选择也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计的重要因素。广义地说 , 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就是解释 , 它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所做的解释 , 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意义的生成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的契合过程。 (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深邃而重大的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如何兼容的 问题。考察这个问题 , 就需要以东西方文化的近代碰撞为历史背景 , 以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纠葛为文化坐标 , 从解释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本土文化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期待视野、历史机缘、接受模式 , 多维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进程中儒学这一不可剔除的重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 , 进而彰显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两 者会通的可能性。它需要我们从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比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 并将其诉诸文化的时代性 - 民族性坐标 , 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 , 揭示二者之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 , 以超越以往研究中的“体用论”窠臼的限囿。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对话关系 , 凸显这种对话所形成的相互建构的积极意义 , 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构建提供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否可能”的问题 , 而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挥巨大的实践力量 , 决不是偶然的 , 而是历史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为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 取决 于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 必然带有中国的期待视野 , 因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就是经过中国本土文化过滤和重构的过程 , 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剔除的解释学背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 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维度。首先是互补关系 , 即两者在社会功能、学科视野、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相互补充。其次是会 通关系 , 即两者之间的相互发明、相互诠释。再次是整合关系 , 即在互补和会通的基础上, 把两者融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以实现综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存在着彼此的可通约性。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原型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预设之间的同构关系 ,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形上学依据。中国文化同欧洲大陆文化的亲和性 ,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可能性。 ( 二)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 ,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加以概括。择其要者 , 我们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体认 : 1.拯救意识。 马克思有其自觉的担当意识和拯救情结 , 他说过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 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 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1]。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

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2]。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近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学派曾采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文化的进步性提出质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承认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就很难对文化的进步性全盘否定,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进步,即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先进文化是进步文化中最富时代感的部分。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引领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理解。所谓“革命”,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在哲学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引导人民推翻资本主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10574636.html,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作者:许振全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他们既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资本主义文化对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消极影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肯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提高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我国优秀文化对外进行交流传播,以此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产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新时代下人们的权利意识和价值追求在社会大众中开始普及开来。“市场经济的背后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公民个体越来越关注个体经济利益”。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学习,就我国文化发展现有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建议。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化社会功能理论的解读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自己在世界观上的转变,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其中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方面人是现实的社会的总和,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主张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即对文化持一种张望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当大的能动性,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物质形态的发展进步。对此他们高度重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当时欧洲的社会现象,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对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始终铭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时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二是文化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是文化发展要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最终目标。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社会功能理论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尽快解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1-08-22 09:02宣讲家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字号: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报告从阐释文化的定义展开,并对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的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报告指 出,文化观念上的绝对主义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文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 为制度的进步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进性的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把这些先进性因素 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导向 性的新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具有不同 社会功能的文化,两者的结合一定会有矛盾。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 文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理论方 面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报纸也好,舆论也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文化。喝酒有酒 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服有服饰文化,搞旅游有旅游文化,我最近还发现了高 尔夫文化,前些年丰都城还出了鬼文化。生活里面到处是文化,文化变成一个高品牌的标语了,哪里 有文化哪里的品位就高。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每一个学科都讲所谓文化,道德讲人的文化,搞政治讲政治文化,打仗有军事文化,宗教有宗教文化。日常生活里这样,理论领域也是这样的。至 于民族,那就更不用说了。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比如满民族有满文化,蒙古族有蒙 文化,汉族有汉文化,这是按民族划分。按地区,自古都是这样的,河南有中原文化,江苏有吴文化,湖南有湘文化或者是楚文化,江西有赣文化。基本上,文化无所不在。西方人说,文化是空气,无所 不在,可抓呢又抓不住,谁也说不清楚什么叫文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两个学者出了一本关 于讨论文化概念的书,说文化概念有160多种。现在,估计文化概念不止200种。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

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

马克思主义概念是指

马克思主义概念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观点、社会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概念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观点、社会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 理论思维形式和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形式是辩证唯物主义,其内容是关于无产阶级极其政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系统理论科学。 科学划分 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划分为二个部分:关于社会认识的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和关于社会实践的部分---科学共产主义。 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

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表面上为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而更深层次上则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化,是否应该被接受、如何接受、如何来指导身负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完成历史革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依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斥互补并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与一个国家的历史相适应,同样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国家的不同性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与众不同的国家性格:包容、传统、谨慎…… 她的包容使之乐于接受各种文化思潮,但她的传统又使之谨慎对待一切接近她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人类进入了全面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而在中国,从五四时期开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了中国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着中国人是否应该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够拿来救中国,应该怎样使用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 中国接受一切被证实了先进的文化。于是一些试图救国存亡的拥有先进思想的爱国志士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例如林则徐睁眼向洋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取法现代”、“尚友古人”的民主革命思想等,他们都在探讨救国的道路上表明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著作,开始向中国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 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者也有他们自己的主张,在中西文化之争中,中国共产党人阐释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全面详细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毛泽东首先提出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针。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就已经被广泛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艺术学院环艺14-1班贾鲁宁 3141062326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 一个统治阶级的完善理论思想,我认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理论支撑;第二与本民族存在文化契合点。 关于第一点,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几乎所有原理的第一点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论依据。第二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哲学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方面的相通性。其次是以人为本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然后是注重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特别重视实践,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观念在中国古代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最后是社会理想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同世界。这种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虽不是等同意义的社会,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这些相通性,从而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伟大融合。

从人类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

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类文化的内在逻辑,论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连个路径分析了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人类文化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1999 年版)中,文化被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它解释道,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人类文化(狭义)的发展尽管有其独特性,但它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政治活动等密切相关,并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本章在论述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时,将文化理解为广义的文化,便于该论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考察,更具科学性和完善性,文化的论证思路可以归纳为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图1)和文化的纵向结构(图2)。 图1 文化的纵向结构

图2 文化的纵向结构 1.1物质文化的“正-反-合”发展过程 300万年前自有人类以后,人类社会呈现加速度的前进态势。在这个过程中,从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划分,人类经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划分,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五个时代:石器时代---渔猎社会,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社会,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正在到来的生物社会。我们还可以从认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将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自在阶段、自为阶段和自觉阶段等三个阶段 1.1.1古代社会—自在 按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来划分,古代社会是以生态自然为基础的自在阶段。“自在”即人类相对而言没有主动性、自觉性。这一阶段是指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按照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所指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这个阶段,人人类发展过程中从不自觉开始,在生存竞争中只能依赖自然、既不自由,不得不符合自然生物规律的“无奈”阶段、该石器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思维水平都很低下,人类长期处于为维持生存而依赖环境靠天吃饭的自发状态。 1.1.2 近代社会—自为 按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来划分,近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发挥革命性作用的自为阶段。“自为”即有一定的自觉性,指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了很多自由。这一阶段是从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张正泽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诞生历程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一)、一般而言,文化理论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左派大众文化研究,它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和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那里发展而来。从其历史起源上看,西方文化理论主要源自于现实政治问题的驱动,如从1965年到20世纪80年代政治左派运动(民权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反战与反核运动以及妇女运动等)的风起云涌。其高举着反人道主义旗帜的结构主义,试图借助话语分析和符号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彻底摆脱启蒙时期以来就有的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禁锢,而且,它们虽然尽可能地提到马克思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