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记叙文二(重新排版)

初中记叙文二(重新排版)

初中记叙文二(重新排版)
初中记叙文二(重新排版)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二)

【知识例话】

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为对写作时间的限制,其余还有篇幅、题目要求等的诸多限制。这就决定了写中考作文有与写平时作文不一样的注意事项。总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

1.审题要准确、全面

准确审明题意,要弄清以下几点:

①内容的范围:作文题总是要规定作文的内容的范围,否则考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漫无边际,就难以考核作文能力。如《放学路上》要求只写放学路上发生的事,《雨后》要求人、事、景都必须是在雨后这个环境里的。

②中心的提示:不少作文题本身就向考生明示或暗示了主题思想,或主题的走向。如《社会新风》必然是歌颂社会生活中的新道德风尚,《我爱我家》必然是反映人际亲情关系的。

③题型的规定:这一点上面已有专章讲过,不再重复。

④写法的要求:大部分是常规要求,比如观点正确,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特殊的要求,如“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如果你在作文时没有穿插议论和抒情,就不符合试题要求,成绩自然不会高了。

⑤字数的限制:根据字数限制,考生一定要在答作文卷前制订计划,确定写作的各个环节占多少篇幅,以免文章字数太多不合要求。

2.立意要稳中求新

由于是考场作文,在评分标准和批阅上有它的特点,中考作文的立意,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求稳,其次再努力出一点新意。

“稳”,就是稳扎稳打,要把审清的题目的各项要求一一落在实处。比如“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一题,就要把一件事、第一人称、倒叙手法、令我事后多次惭愧这几条都占全了,而后列出“令我事后多次惭愧”这一项,据此立意。

“稳”,就是要保证评分标准里的“中心明确”、“切题”、“思想感情健康”这几项。切题上面已经讲了。“中心明确”,就是必须在文章中用语言明确点出本文的中心意旨,让阅卷者一眼看到文章的中心是明确的。思想感情健康,换个说法叫主题积极向上,这就要求考生的立意应与各种思想道德规范保持一致,不宜在考场作文里推出自己的“石破天惊”的一得之见。

“新”,就是自己笔下有,别人文中无的内容。这一内容,应当在“稳”的前提下完成,在“稳”的框架内探索。“稳”为“新”大致划定了四至疆界,就是评分标准里关于立意的那几条,“新”只能在此范围内走自己的路,不能越雷池一步。仍以“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为例,别人都写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而要想求新,可以从我本来做了一件自以为正确的事,却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着眼去构思。由于有其不良后果,所以令我事后多次惭愧,而本来自以为正确,又带来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选材

1.材料要围绕中心

这一点已多次强调过。比如说“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里,别人事后的各种议论,就可以不写,留出空间单讲“我”的自责;被老师瞪了一眼,这材料达不到“一想起来就脸红”的程度,应该不用或重新加工。

2.材料要精

要选最能为中心思想服务的材料,有时一个材料已经够了,或不能再多写了,如《这件事教育了我》,“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最多不宜超过三个,一详二略。材料贵精不贵多。

3.材料要熟

应当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自己熟悉的材料,即使新意不够多,但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得生动活泼,一样能得好分数。而立意高、有新意而自己不太熟悉,向壁虚构的材料,都有可能驾驭不了题材,捉襟见肘,写得干瘪枯燥,生硬寡淡,最终不能成功。

仍以“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为例,一名考生写自己一时糊涂,趁机偷看作弊,事后愧悔不已,对考场,对老师,对自己的心理写得异常生动,如写愧悔时说:“一霎时,试卷上那个100分的‘1’字仿佛被大风刮走了,眼前只剩下两个大大的‘0’瞪着红红的眼睛,好像也在讥笑我”。最后这篇作文得了“一类下”的分数。而另一位考生,写“我”在捐资助学活动中来到贫困山村,跟那些苦学、勤俭的山村少年一比,感到自己很惭愧。由于没有亲身经历,文中缺乏细节描写,人物概念化,最后这篇文章没有获得好分数。

4.材料要新

前面已经说过,新,就是没有人写过的内容。在中考考场上,要求写出从来没有学生写到的题材是不可能的,只要做到选材尽量不与大多数考生重复就行了。

材料的新,同立意的新一样,仍应在“稳”的范围内努力,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新,不一定是情节新,也完全可以是角度新,立意新。

三、构思

构思要精巧。精巧的构思,使得拟好的立意统率着选定的材料构建出漂亮的文字建筑。如果没有成功的构思,立意、选材工作再出色,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构思之精巧源于各种文章技法。诸如:

一字立骨法,以一个字和主题紧密相关,沟联全文;

小中见大法,从小事件、小片断、小细节上体现重大意义;

以反辅正法,即反衬手法,用相反相逆的事物来衬托主要描写对象的特点;

先抑后扬法,先对主要表现对象作负面评价,再与下面的正面表现形成反差;

设置悬念法,设下一个谜团,引起读者兴趣,最后几经曲折解开谜团;

意外转折法,即误会法,当情节似乎向这一方向发展时,忽然发生陡转;

四、结构

评分标准中要求作文的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详略得当”。

结构要完整,要有一根线索贯穿全文所有材料,顺序要得当,这样,条理就清楚了。至于分段,开头、结尾应单独成段,中间部分不能少于两段,也不宜太碎,层次划分要清晰。详写略写要结合,不可能全是详写,更不能一略到底,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来确定孰详孰略。

五、语言

1.语言要通顺

语句要没有病句,做到流利畅达。这是表情达意的基本要求。

2.语言要精练

由于是考场作文,文章的语言不可能铺叙很多,泼墨如洒的繁笔写法只能暂时收起来。语言精练,就是简明扼要,言筒意赅,避免重复哕嗦,含混拖沓。

3.语言要生动

所谓生动,就是不平铺直叙,而是活泼,机变,富于情趣。常用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反问、通感等修辞手法,还有褒词贬用,庄词谐用,讽刺,警策,一语双关,骈散交又等等。

下面举一篇语言生动的例文。

包饺子

今天是星期天,每个家庭都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可是我家却显得冷清,这是因为爸爸妈妈星期天要值班,中午不回来。但这也是我们大干一场的良机。早晨起床后,我上“提高班”去了,姐姐按我们制订好的计划在家“行动”。

中午,我回到家,姐姐已经进入“一级战备”:菜洗干净了,肉也清理好了。

战斗开始。

姐姐发布第一道命令:剁肉。

我这是第一次剁肉,战况极为惨烈,满桌都是肉片,真可谓“血肉横飞”。但我坚决执行上级指示,浴血奋战,最后终于把肉剁成了稀泥状。

初战告捷,接下来便是包饺子了。吃饺子我是老手,但对包饺子我可是个新手。姐姐命令我照着她包饺子的样子,学着包。由于我平时十分爱吃那种又大又圆的饺子,所以就决定自己包一个又大又圆的。

首先,我拿了一张饺皮放在手掌上,然后用筷子挑了一大团肉馅放在饺皮中,瞧瞧,包饺子是如此的简单,也不过三步,我现在已经完成了两步,已经开始接近“革命胜利”了。

不想“谦受益,满招损”,第三步就出问题了。由于肉馅太多,上饺皮和下饺皮总是合不到一起,我绞尽脑汁,多方探索,百折不挠,试图让它们合在一起,但都没有成功。一不做,二不休,我闭上眼,猛一用劲,睁眼一看,上、下饺皮合上了!我真是万分高兴,正准备把包好的饺子放到筛子里,忽然,从饺子里流出了一滴油,仔细一查,发现饺子的下面裂了一个大口子。这下手忙脚乱了!我赶紧又拿了一小块饺皮,往手里这个饺子的创口上一贴,看上去好像是大肚子上贴着一块狗皮膏药,真是难看死了!

补完这个“补丁”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个“重型炸弹”存放在筛子里,生怕它会马上“爆炸”了。半晌平安无事。但它最后还是在锅里“爆炸”了,锅里泛起一层层的红青相间的“小花”。姐姐为了惩罚我,勒令我把它们“消灭”。我看着盛在碗里:的这一朵朵的小花,真是“苦”不堪言啊!

这篇文章是一则课外练笔,立意选材都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它的漂亮完全是由于语言生动。你看“战况惨烈”是夸张,“血肉横飞”是双关,“革命胜利”是庄词谐用,“重型炸弹”是比喻,“‘苦’不堪言”是反语。正是由于灵活运用了这些手法,本文才如此生动风趣。一篇选材普通的文章,经生动的语言这么一“包装”,就变得熠熠生辉,何况是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的作品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多磨炼语言,以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例文评析】

初中生活将要结束的时候

三年的初中生活一晃而过,马上就要告别亲爱的老师和美丽的校园了,谁不感到依恋呢??想到即将离别,我们不约而同地想,该给母校留下点什么呢?

我们聚在一起商量。班长首先站起,郑重地宣布了计划:“老师在这三年中,为我们花费了不少心血,我们去买一面锦旗,上面写上‘献给光荣的人民教师’。”小胖子也站起来,挥动着他那粗壮的胳膊:“我有的是力气,我要种一排小树,让学校今后绿树成荫。”“乌拉!”他俩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只见“谋士先生”站了起来,推了推她的深度近视眼镜,说:“我认为,我们在向学校献礼的同时,还应该向母校提一些意见。”

“啊,意见?”在场的同学个个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我首先表示反对:“不行,这怎么行!初中三年刚过,我们还没来得及感谢老师,怎么能去挑老师和学校的缺点,老师们会怎么想?”

“对!××说得有理。”许多同学和我结成了“同盟军”。

然而,“谋士先生”并没有发急。她顿了顿,说:“现在正在实行教育改革,我们提一些意见,供学校领导参考,这将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下后同学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我想,我们的老师是能理解我们的!”

“对!她说得有道理。”没想到我的“同盟军”开始倒向她那一边。我想起了这几天使人喘不过气来的总复习,想起了自己平日在头昏脑胀中上课,想起了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是啊,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该改一改了,我终于也同意了大伙的意见。

大家来到校长室,受到了校长的热情接待。坐了一会儿,校长问:“你们有什么事吗广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最后把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来了。啊,真要命!“校长,我……我们想给母校提一些意见。”校长一听,似乎怔了一下,但很快就微笑着说:“欢迎大家提意见,请大胆提吧!”

“学校把我们毕业班的学习抓得太紧了,我们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这几天,我们一直头昏脑胀,连课也听不好。”我虽然说出了口,但心里却紧张得要命。校长沉思了一下说:“你们提得对!我们学校为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大家的身体,这值得我们注意。我认为,这是你们在毕业前夕留给母校最珍贵的礼物。”

如今,锦旗挂在学校会议室的墙上,小树在校园里安了家,这些都是留给母校的礼物。但最好的礼物,我想,莫过于对学校提的意见了!我似乎看到了,我们下一后的同学,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学习成绩也因此提高。校长还告诉他们:“这里面也有上一届同学的一份功劳啊!”

这是浙江省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命题贴近中学生生活,但要想从中写出新意并不简单。本文写离校前给学校提意见,表现了新一代中学生对生活的崭新姿态,展现了青年学子敢于担负责任的接班人的风骨,立意新颖,主题积极向上。

文章选取“争论”和“到校长室”两个场面,详略处理合理;突出学生中的“谋士先生”和“我”,人物点面处理合理,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

【小练笔】题目:我最喜爱——

要求:1.在题目的空白处,填上你最喜爱钓一项活动或某种事物。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重点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4.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写在格内。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得少于600字,不要写成诗歌。

【例文】我最喜爱宋词

人们经常提到唐诗、宋词、无曲,这三者中,我最喜爱的是宋词。

随着唐朝的灭亡,诗风逐渐衰退。代之而起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咏的词逐渐兴盛,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词人。以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人为代表,创作出许多风格各异的优秀词篇。

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苏轼突然问他手下的人:“我的词和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啊?”他手下的人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须关西大汉弹着铜琵琶、铁绰板来唱‘大江东去’。”

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了词人不同的风格。是的,当你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又怎能不为那雄壮的气势、开阔的胸怀所感染!

正当你为苏轼词的宏大气势而赞叹不已的时候,你又读到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你又怎能不愁容渐生,心情抑郁惆帐啊!

一向以忧国忧民著称的陆游,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卜算子·咏梅》充分体现了他饱受排挤的苦衷:“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当陆游在“无意苦争春,二任群芳妒”时,发出了“零落成泥碾作尘,犹有香如故”的慨叹,使我们看到了他爱国忧民的品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持下,才使他在临去世前还写下了《示儿》一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当然,政治上的不顺利,也使不少词人在他们的词中流露出一些消极因素。如苏轼在被贬后,也曾出现“人生如梦”和“我欲乘风归去”的想法;陆游也在《咏梅》中流露出逃避现实的情绪。这固然是不足取的,但就整首词来说,只不过是白璧微瑕而已。

总之,宋词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我非常喜欢它,我也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够喜爱它。

这是安徽省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作者选择填上“宋词”,体现了他腹笥积累之丰富。文中如数家珍般引用了四位诗人的七首作品的句子,挥洒自如,使文章五色斑斓,满目珠玑。只有平时认真积、累,关键时刻才会笔下生辉。

【小练笔】题目:我第一次------

要求:1.在题目的空白处,填上你最喜爱钓一项活动或某种事物。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重点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4.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写在格内。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得少于600字,不要写成诗歌。

【例文】我第一次接到男同学的信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要大吃一惊,是的,我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写它的……

那是临毕业的一个中午,我吃过饭,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打开作业本,一个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夹在里面,我好奇地打开来,刚看完两行,我的胸口就像堵了个棉团,喘不过气来,我紧闭着双眼不敢抬头,用双手捂着涨红的脸,只觉得天旋地转,等我睁开眼,信上那熟悉的字体又出现在我面前:“……××,我再也无法忍受着……请你给我一次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几分钟,哪怕只有一句话的时间……如果可能,放学后,我在小树林等你。”我将信揉掉,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我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怎么办?怎么办?告诉老师?不,千万不能,老师那刺耳的声音又响在我耳边:“关于早恋,我说过多少遍,绝对禁止,那是一种卑劣行为,现在的孩子们……哎!”如果告诉她,我和他都会身败名裂。告诉爸爸、妈妈?不,使不得……哎呀,烦死了……

说真心话,我很喜欢他。他漂亮,学习特棒,尤其是数学,我曾以他为目标努力赶超,我严格要求自己,更上一层楼”……而今,他写信了,我怎么办?

放学后,他出去了,我依然呆呆地坐在教室里。难道我也像《柳眉儿落了》里的女主人公一样,折两只小船,扔进水里:“小船刚刚起航,还没定向呢!”那毕竟是小说,我这可是生活……我面临着毕业,升学……

他在小树林里等我,我强制着自己走过去。“你写的信?”我明知故问,抬起头,那双眼睛直射心魄。沉默,好久,好久……

“你不觉得太早了些?”“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不起,对不起……”他声音颤抖,“我真浑。”说完,他头也不抬地跑走了,我的眼睛也模模糊糊,什么也看不清……

也许,我踏进了禁区,但这禁区属于感情的弱者,我缩回了脚,我的感情是纯真的。我敢这样说,现在我和他都坐在考场里,写着《我第一次……》。瞧我,将这秘密全抖落出来了……请原谅。

亲爱的女同学,当你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我以过来人的身分告诫你:千万不要陷入漩涡……

之后,你会获得纯洁的友谊的。

请注意处理好这样的“第一次”,我们会获得无限乐趣。

切莫忘记:感情固可贵,理智更可敬。

这是河北省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文题难度很小。本文作者却大胆地选择了敏感题材写作考场作文,表现了其为文的胆识。

文章以严谨的结构写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特别是心理活动写得细腻逼真,那“紧闭双眼”,“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写得十分传神。

本文表达了对这种感情困惑的正确认识,立意正确,选材大胆别致,描写细致精彩,难能可贵。

【台阶训练】

一、以《欣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提示:首先审题时要补全题目:谁为什么而欣慰。然后再立意,选材,构思,安排结构,锤炼语言。)

【例文】欣慰

妈妈单位的党员活动日那天,我也跟着,来到了大别山金寨县。参观了学校之后,我们被安排去九岁小男孩占俊的家。他家离学校最近,可也有三四里路,路很崎岖,汽车不能通过,我们就跟着他走了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一路上,我们了解到占俊的爸爸在砍柴时摔伤了腿,妈妈丢下他们改嫁他乡,家里就靠爷爷种田。明年他妹妹也到读书的年龄了,可没有钱。占俊也已欠了一学期的学费。

“坐吧!”占俊在破旧的木板床上挪个地方出来。“你们一定觉得我们很苦,可我已经习惯了。吃差点,喝差点,我们都不在乎,可我想上学,我现在已经欠了一学期的学费了。我们老师也很长时间没发工资了”,占俊低声地说着,他的脸上是超越年龄的深沉。

那一天对我来说是沉重的一天。在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谈论着歌星,谈论着“伊妹儿”的时候,没想到还有人过着这样艰难的日子。

忽然,占俊很高兴地说:“这儿地穷人不穷,我们这儿出了五十多个将军呢!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好好读书。我也想当将军,我要改造金寨县,我要金寨县的乡亲们脱贫致富,都过上好日子。”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占俊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叔叔紧紧地握住占俊的手说:“小朋友,好好学,不要为钱担心。你瞧,我们这些叔叔、阿姨会支持你完成学业的。”坚强的小占俊眼里涌出了泪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透过那双清澈的大眼,我看到了他求知的渴望;透过金寨县老师的行动,我看到了火热的心怀。

想到这里,欣慰之感从我心里油然而升。

(简评:本文这样破题——为我国贫困地区学生愿苦学,老师乐奉献而欣慰。立意积极,有时代感。文章描写细致,记叙中穿插了议论和抒情,笔法纯熟。)

2.以《脚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提示:本题需将题目补全为“谁的脚印留在了什么地方”,然后构思全篇。“脚印”一语常有象征意味,应当考虑到构思里,加深文章的内蕴。)

【例文】脚印

“小呀么小二郎呀,背着书包上学堂……”一个小女孩哼着歌一蹦一跳地跟着一位老人向前走着。突然,小女孩的歌停了,人也站在原地不动了。走在前面的老人似乎也察觉到了身后的变化,停下来,转身对小女孩说:“宁儿,为什么不走了?”“走?您看看怎么走呀?”小女孩顺手指了指自己前面的路,一脸不解地问老人,原来前面全是泥土地,又由于刚下过雨,十分泥泞。老人笑了笑,对小女孩招了招手说:“快,快过来,泥有什么关系?你好好看看现在泥地上有什么?”小女孩看了看地上:“不就是有外公的大脚印吗?有什么可看的?您看看您的鞋上全是烂泥巴,好脏!我不要把鞋弄脏,我要外公抱。”小女孩说着便向老人的方向伸出双臂。老人摇了摇头,仍一脸温和地说:“不,外公不抱。宁儿,自己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一条路上没有留下自己的脚印,就不能说这条路是自己走过的。乖,听话,快过来。”“不,不,就不,外公不抱就不走。”小女孩听到老人不打算抱她过去,便耍起赖皮。这下老人可火了,大声说:“不走?我也不管你了,你这孩子太不听话!”说完扭头便走。一开始女孩仍倔强地留在原地,但当她看见老人逐渐向前延伸的脚印,再看看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天又快黑了,她吓坏了,猛然追着老人的脚印向前跑去。泥地上留下了一串小脚印。

这是我五岁时发生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已被渐渐淡忘了。可今天,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看到那条依然满是泥土的小路时,脑海中却情不自禁浮现出多年前的那一幕。我仿佛依然能在那泥地上找到外公的大脚印。外公虽然已经过世,他的脚印也永远不会再向前延伸,但他这一生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外公是个极平凡的人,但他教我懂得了:“只有留有自己脚印的路才算是自己走过的。”我会永远记住外公的话,让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也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简评:本文又是一篇以一个词语为单纯命题的文章。作者写的是“我”五岁时看到的外公和我的脚印,记述了外公对“我”的教诲。文章结构紧凑,笔法新奇,故意不用倒叙式开头,还一直用第三人称来写“我”,使文章生动活泼。本文的内容其实有点沉闷,但作者高超的文笔使全文流动着活泼气韵。)

3.以《令我珍惜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提示:本题的关键是题目上的“珍惜”一词。体现“珍惜”,必须写出不同反响之处,可贵之处。)

【例文】令我珍惜的一份试卷

我在上初中时,也不知做了多少扮试卷,其中有一份语文单元测验卷,是我特别珍惜的,一直被保留到了今天。

那还是初二的事了。班上新来了位实习老师,是个女的。她一边做我们临时班主任,一边教我们语文。她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姓高,人长得并不很漂亮,却很温柔,又有些孩子气,感觉就像邻家的大姐姐。她的到来并未引起我的注意,那时的我正因为连续两次语文测验成绩在全班倒数而伤心,并不在意换了个语文老师,只是不停地问自己:“我的语文是不是完了?”背着这个包袱,我的语文又考砸了,按她通知的分数,我是全班倒数第十名。

“我的语文一定是完了!”我这样对自己说,那天是周五吧,下午是欢送高老师的联欢会,可我怎么也笑不出来。好不容易等到散会,没想到却被高老师叫住了,她要和我谈谈。

在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里,我们找了张石桌坐下。她说知道我有点自暴自弃,想帮帮我,说着就拿出了那份试卷,为我评讲起来。我十分诧异她怎么会知道,可随即想起我写的周记是由她这个临时班主任改的,也就释然了。她原本开完欢送会就可以不管我们了,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真有这样的好人?“懂了吗?”她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一句话也没听清的我怎么会懂?我只得红了脸说声:“对不起。”她仍是那么温柔地重复着刚才的话,哦,原来是在讲解文言文啊。她或许是觉得刚才我没懂是因为她讲得不好吧,便开始思考该怎样才能让我明白。她用手指卷着自己的长发,想了好一会儿,才满意地笑了笑,又重讲了一遍。接着,是现代文,然后是作文……试卷评讲完的时候,天已经有点黑了。她抚了抚裙子上的皱纹,站了起来,笑了笑说:“以后,可要努力呀!好吧,再见了。”

此后,我就再也没见到过她。不过,她确实是一位好老师。我常想,我那么珍惜这份试卷,或许是因为我在不知不觉中把她当做了姐姐的缘故吧。

(简评:本文在题目空白处填上“一份试卷”,实际上填的是一段师生情。文章立意明确而合理,描写细致而语调活泼,平实之中蕴有真情。最好能用与别的老师对我的单独关心相对照的议论来点题,这里有一点不足,结尾显得平直了一些。)

4.以《他(她)总是那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提示:这是一个写人的半命题作文题。空白处应填上人物的有关特点,并作为全文的核心。)

【例文】他总是那样好问

三年前,我回湖北老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算是四岁的小外甥衡衡了。他留着一头“西瓜太郎”式的发型,一双大眼睛,总爱冲着人一眨一眨的;时不时地用小手搔搔后脑勺,那张常常噘着的小嘴总爱问个“为什么”。

有一回,我在房间里看书。突然,门“吱啦”一声开了,原来是衡衡拿着一本小人书闯了进来。“小姨,你给我讲故事好吗?”他那双大眼睛眨着,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我没办法,只好接过他手中的书,像幼稚园的老师那样,给他讲起了故事:“这个故事叫做《狡猾的狐狸》……”题目刚念完,他就问我:“小姨,狐狸是什么?”我耐心地回答他:“狐狸是一种心地特别坏的动物。”“那狐狸为什么那么坏呢?”这下,我可不能说是因为狐狸的本性坏,不然他又要问我“本性”是什么了。我思索了一会儿,告诉他:“是因为狐狸的妈妈坏。”“那狐狸的妈妈为什么坏呢?”“因为狐狸的妈妈的妈妈坏。”“那狐狸的妈妈的妈妈为什么坏呢?”……他就这样一直问着,我有些招架不住,只好借倒水的理由溜了出去。

回到南京后,我一直惦记着他。直到今年春节前夕,妈妈告诉我衡衡要来南京。想一想,他也应该上小学一年级了。

春节那一天.我们见面了,没想到三年没见,他变了一个样,但惟有他那双大眼睛没变,还是爱冲别人眨呀眨的。

他一见着我,就特别亲切地叫了声“小姨”。我俯下身去,想考考他:“衡衡,我来问你一个问题:1+1等于几?”他望着我,满脸疑惑地对我说:“老师告诉我们,1+1等于2。小姨,1+1为什么等于2呀?”我差点被他的问题吓昏,仔细想想,我怎么就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呢?这般大的孩子都这样敢于问“为什么”……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索,“小姨,你快告诉我呀!”“因为……因为2是由2个1组成的。”“那一双鞋加一只鞋不是等于三只鞋吗?1+1不也等于3吗?”他继续问道。“这是因为,嗯,一双鞋是指两只鞋,那么两只鞋加一只鞋自然也就等于三只鞋了。”他听了后,似懂非懂地搔了搔后脑勺,然后一边掰着手指头算着,一边走开了。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我感到在好问的小外甥面前,我的知识是多么贫乏啊!

(简评: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的形象,选材典型,人物特征突出,肖像、动作、语言描写都十分精彩,尤以语言描写出色,全篇充满了童趣,洵为佳作。)

【例文】他总是那样沉默

每到课间,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只有他总是独自默默地坐在位子上。即使偶尔讲几句话,也非常简短。真是人如其名——陈默。

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教室里像沸水似的翻腾起来。考得好的,手舞足蹈,谈笑风生;考得差的,一脸愁云,怨这怨那。只有他仍像以往那样,“没事人”似的坐着不动,毫无表情的脸像平静的水面——尽管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同桌李伟不解地问:“考得这么好,怎么不高兴呢?”他瞟了瞟李伟:“高兴什么?”李伟望了望他,摇摇头走开了。

后来一次小测验,陈默出乎意料地考得很差,他的脸依然平静如故。李伟又问:“怎么不难过呢?”“难过什么?”似乎这事与他无关。李伟望了望他,又摇摇头走了。但以后的考试他再没考差过,有人说他是“老虎打盹心有数”,嘴上不说,暗地里劲使得足着呢!

不过,他的沉默有时也会造成不该有的后果。一次,因在他的课桌里发现了一位同学丢失很久的“派克”笔,他被班主任“请”去“教育”。老师教育了他半天,他吭也不吭。直到老师训累了喝口水的时候,他才冒出一句:“我没拿!”老师气得手直抖:“那你怎么半天不吱声?”“您不给我空。”老师愈发觉得要好好教育他,但任凭他再怎么启发、教导,陈默也不再说话。

别人开始议论他,偶尔几个词撞击他的耳膜:“假面具……”“贼……”“别睬他……”他也不去分辩,变得更加沉默。

忽然有一天,他抓住那真正的“贼”送到老师跟前。那“贼”不仅承认偷了那支笔,还供出偷过其他班此类东西。他到底用了什么招数,谁也不知道,因为谁也问不出——问出了,他就不叫陈(沉)默了!

于是大家说,他的嘴沉默,而内心并不沉默,那里时时跳动着别人估摸不到的勇敢、智慧、执著,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他听后,嘴角透出了一丝笑意。

(简评:本文的特色是构思巧妙。文题与人名谐音,这是经营之妙;寥寥数笔,人物个性便十分鲜明,这是勾勒之妙;同桌、老师及众人的言行,更突出了陈默的沉默,这是烘托之妙;行文简练诙谐,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这是叙述之妙。欠缺的是没有交代失物何以出现在陈默桌内。)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人称: ①第一人称(我、我们):便于直接表情达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②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③第三人称(他、他们):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 (3)线索: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时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方法显示,有时文章的题目就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4)详略:突出中心的主要材料详写,次要材料略写。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5)顺序: ①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顺叙容易把事情叙述得有头有尾,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鲜明。 ②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6)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说明、议论和抒情。 (7)人物五种描写方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8)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此外还有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9)语言风格:亲切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朴素自然、生动形象、新颖精美等。(10)常见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 (11)过渡:为了保持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下文既可自然过渡,也可利用词语、句子、段落过渡。 (12)照应:文章后面对前面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照应可以使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13)描写: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①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的直接刻画,以便具体、形象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周围事物间接地表现人物,比如用写景烘托人物性格;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表现所刻画的人物;用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出主要的描写对象。 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一般用来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表达主题而进行地描写。说明文知识总结 1、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l)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说明文往往采用这种顺序。 (2)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大都采用这种顺序。 (3)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或从一般到特殊,或从整体到部分等进行说明。说明事理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引资料等。 (l)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2)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3)举例子。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记叙文精彩细节描写39例

记叙文精彩细节描写39例 1.外婆抚摸着我的后背,叹了口气:“如果外婆不在了,你怎么办啊?”我听了后泪水 涌了出来,带着哭腔说:“不会的,外婆会长命百岁的!我还没长大啊,你不许不在。” 半夜里,我悄悄爬起来,赤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对着一根点燃的蜡烛轻轻念着:“‘三赎’啊,请福佑外婆吧,如果她有什么病痛让我来承受吧,只求……”我那样虔诚地说着,无声地哭泣起来。 2.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不尽的爱,奔走在两扇门之间。“吱,”门轻轻地 开了,母亲走到我旁边,轻轻地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地喊道,似乎这一声能把所有在心里的气都发泄。母亲无语。 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碎,不同的是,声音越来越远…… 3.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了下去,目光躲闪着, 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 4.逢年过节,爸爸总要在客厅挂上画,无非是小幅的山水人物,节过完了,就收起来。 这一幅中堂,一直存放在抽屉里,怕也有十多年了,这次还是第一次露面。他饭也不吃,就挂起画来:先把靠门的一边墙壁下的小几移开,人颤巍巍地站在木椅上,两手举着画,要挂到墙上去。二妹看不过眼,过来把椅子固定着,让他从容地挂好。中堂是一幅泼墨牡丹,上题“富贵花开”;画的篇幅很大,挂在墙壁的正中,占去了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原来并不算宽广的客厅不成比例,牡丹浓匀的墨色及璀璨的姿态也与已失去光泽的家具很不相衬。爸爸亮起黄昏的灯,站在一角,细细端睨着盛开的花,他只看到壁上有画,没看到其它。 5.傍晚时分,凌姐从容地随哥哥走进客厅。跟爸妈一一打招呼,轮到我时,等不着哥 哥开口,就先浅笑着向我伸出手,清晰简短地报上自己的名字,我别扭地接过她的手,却忘了也学她,自己报上名字。到厨房端茶时,我在玻璃碗柜前暗暗照了好几照,心里却想着凌姐不寻常的蜜棕色皮肤。 6.她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 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7.猛地回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我的视野,我的心微微的颤了…… 夜还是那么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这么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的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父亲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时候来接我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的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忽然之间,我感悟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么?哦,爱在心灵深处…… —— 《你还记得那苍老的脸么?》 8.我走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抱住我,头搁在我的肩膀上,轻轻的抽泣起来,我能感受 到她身体的颤动。“妈,你怎么了?”我着急的问。许久,妈妈抬起头,两眼通红的看着我,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母亲那么深情的目光,心里一阵感动。她粗糙的手紧紧的握

记叙文细节描写篇分析

高三语文写作指导与训练系列二编号 GS YW XZ--002 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篇导学案 编写:徐明生审定:张明玺时间:2014-08-26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为文章增色。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作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形成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揣摩、讨论、归纳、操练 课前准备:1.了解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点; 2.回顾所学过的记叙文(小说),初步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2课时 导学过程:一、导语众所周知,记叙文的灵魂在于细节描写。同学们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缺乏感染力。而高考作文评分在发展等级项中有明确的规定,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满,使整个文章升格。所以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实在是一个制约记叙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纷繁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二、了解概念、分类,感受作用、魅力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某些细小的能很好表现中心的环节和情节,如对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细节描写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将我们身边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含义: 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 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写论说情) 狭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 广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二、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 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三、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例如:1.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8: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9:文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中考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记叙的线索图文稿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记叙 的线索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线索的分类①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变色龙》 ②以空间的转换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荔枝蜜》 ④以某一物品为线索. 《小桔灯》 ⑤以某一事件为线索。 2.答题技巧: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往往是文章的线索,特别是在首位段中。 点例分析《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内容简介: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好的朋友万方,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方把羚羊木雕还我。我对朋友这样的反悔,伤心极了。 《羚羊木雕》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

细节之美——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必修教学论文)

记叙文是考试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有赖于“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虽说是“细微末节”,但也决不简单地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等。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的最精练的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 先来看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 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 “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细加揣摩,我们可以发现这段细节描写是“立体”呈现的。其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动作+(瞬间捕捉的)神态。 这就给同学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构成细节描写的要素主要有这样一些: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教材选用的课文中有大量精典的细节描写,稍作分析,便会发现,尽管刻画人物不一样,但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选择两三个角度精雕细刻的。 下面结合几例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探究细节描写的几种灵活变化,体会细节描写的“立体”效果。 1、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过去,坐好。喝一口?谢了,我有。“红牛”缩了回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江苏考生《厚重的心》)小结:神情+动作+心理 2、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

2019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记叙文文体知识素材新人教版

记叙文文体知识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 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 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 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初中记叙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初中记叙文知识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一、概念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二、考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 2.感知文章主要容,概括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三、特点 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四、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容悟出。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a.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b.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

与刻画。按容分,主要有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c.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d.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六、记叙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容。 七、记叙的顺序 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 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开头倒叙,然后再用顺序写出整个过程。通常是为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容,或是对叙述事件中的人物身份、性格作简要的介绍,或是对事件的发生做某些解释说明,以深化形象。 八、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主,有时也有第二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围。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但在小说中,“我”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塑造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 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在文中用“他”或“他们”来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用这种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写

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

语文辅导讲义 课题记叙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回顾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巩固 2、熟悉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梳理 教学内容 一、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 (一)记叙文简单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写论说情)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 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 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例如:1、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2、狼群在高草中奔跑,奔向黄羊群。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例如: 1、在高草中嗖嗖飞奔的狼群,像几十枚破浪高速潜行的鱼雷,运载着最锋利、最刺心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 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 的。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各不相同: 叙述:就是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事件发展的经过。 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已的感情。 说明:就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平实的、科学的解说和介绍。 (二)、如“豆子发芽”一句,就有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豆子发芽了。(叙述) 2、豆子长出了瘦弱的小芽。(描写) 3、豆子发芽很重要。(议论) 4、啊,豆子发芽了!(抒情) 5、豆子发芽需要水分。(说明) (三)、说明的特点是“解说事物,剖释事理”时,进行冷静的静态介绍和解说;它不进行动态的叙述、描绘、论证。 说明 ,它不像记叙那样,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活动: 刺胆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黄羊群冲去。 2、突然,坡顶上密集的黄羊群,像山崩泥石流一般往反方向崩塌倾泻。 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对事物的感情。 例如:1、七月的晌午,简直把人烤焦了啊! 2、狼!一种卫士型的生物! 议论:就是表达作者的看法、意见、观点。 例如: 1、《狼图腾》作者的生活经历真是丰富。 2、草原民族不仅在军事智慧上,刚强勇猛的性格上远远强过农耕民族,而且在许多观 念上也远胜于农耕民族。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 方式。 例如:大自然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植物。在非洲的安哥拉,长着一种四季常绿的梓柯树。如果你在树下点火抽烟,或者点燃一堆篝火,树上便会喷洒出大量的液汗,把火灭掉。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灭火树”。原来,它的枝叶浓密,藏有许多馒头大的节苞,节苞上密布着网眼小孔,一旦有火光照耀,液汗就喷洒出来了。

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教案

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及分类。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3、学会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加入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学会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会有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现象。说得具体一点,许多同学写的作文在字数上达不到要求。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记叙文的细节描写,解决刚才同学们遇到的写作难题。 二、对比阅读,聚焦细节 展示材料,让学生感知细节描写。 ①王涛吃了口辣椒,感觉很辣。 ②王涛舔了一口辣椒,立即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整张脸红得跟柿子似的。 三、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 1、细节描写的含义: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2、细节描写的分类:a、动作细节描写 b、语言细节描写 c、外貌细节描写 d、环境细节描写 e、心理细节描写 四、形象回顾,欣赏细节

例一:他舔了一口辣椒,立即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整张脸红得跟柿子似的。 动作细节描写:舔缩皱 语言细节描写:“哇呀!” 外貌细节描写:整张脸红得跟柿子似的。 例二: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段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 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 孩子,” 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环境描写: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评析:既点明了时间,又衬托出“我”在这种环境之下的恐惧感觉。 语言描写:“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评析:生动地表现出了我内心的恐惧。 小结:我们在写记叙文时,加入一些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文章显得更加的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五、明晰方法 1、选用典型细节。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 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细致观察事物。 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3、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六、体味生活,描写细节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导读: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

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①王涛吃了口辣椒,感觉很辣。 ②王涛舔了一口辣椒,立即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整张脸红得跟柿子似的。 六、体味生活,描写细节 这次月考,语文试卷发下来了,李明看到自己考了95分。 流水账记录:“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95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时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哈,95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5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有环境的渲染,不再只是空泛的叙述,更具感染力。 1、技巧阐释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就不能没有“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人、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致地刻画。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主要包括:对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描写等等。 2、方法示例 下面结合几例高考满分作文中与“人”有关的细节描写,介绍细节描写的几种常见方法,体会细节描写的“立体”效果。 1神情+动作+心理 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过去,坐好。“喝一口?”“谢了,我有。”“红牛”缩了回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2007年江苏考生《厚重的心》) 这段细节描写将自己敦实的个性、淡然的心态以及临上考场奋发向上的斗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2肖像+情态+动作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2007年北京考生《沉默的父爱》) 这段细节描写充分调用了父亲独具个性的神情与动作,将一位质朴坚毅的父亲浓墨重彩地描画出来,虽然父亲沉默无语,但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与情深意厚的手部动作是对儿子的嘱托也是热切的鼓励,文字中蕴含的父爱令人潸然泪下,更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3心理+动作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围静得可怕,就如同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的渴望,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和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和答题模板 标题 题型: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 内容 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 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 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 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 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①开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主旨 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 1、答题模式:内容+主旨(情或理)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的感情(现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 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 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答题示例: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结构 题型一: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内容 方法指津:(1)按事件的发展过程(2)按空间的转换(3)按时间的变化(顺序、倒叙、插叙)(4)按感情的变化(5)按内容的逻辑变化(如总分总)(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叙事、抒情、议论) 题型二:分析文章的线索 1、类别:人物线索、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变化线索、明暗两线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

《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例文中各种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并学会运用 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形成 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并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并能灵活运用到写作之中。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 范例法、情境法、比较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屏幕上有两棵树,请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将图片中的一棵枯萎衰败的大树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进行对比,引出细节描写。) 如果我们把文章比作是一棵大树,单纯的记叙及写好文章的结构,只是勾勒出了大树的枝干。如果在完整的记叙和结构的基础上,加入生动的细节描写,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由此可见,生动的细节描写能把文章写“活”!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二、简介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的定义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的细小场景和人物独特的外貌、个性的语言、细微的神态及心理、细小的动作以及典型环境等所作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2、细节描写的分类 ①人物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 ②环境细节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细节描写和社会环境细节描写 ③场景细节描写:指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各类细节描写是密不可分的,写作过程中事必有人,人必有事,写人叙事都是为了共同彰显主题;而环境、场面描写则是为写人叙事提供特定的场景,起铺垫映衬作用。

初中记叙文重要知识点以及题型总结

中考语文知识模块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考点] 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2、记叙的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首尾呼应,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如:第(5)(6)两段在文中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徐汇区一模23】 3、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具有客观性。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4、记叙的线索: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