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战争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战争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战争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战争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战争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核心是平和的、自足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系,生长于此,病老于此。所以他们“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所希望的是“天长地久,福禄永终”。农民的农业生产有定期,有定量,一亩之地年收有定额,很少有新鲜刺激的东西。而且又生生不已,源源不绝,不愿多藏,也不能多藏。所以他们的生活是常感满足而不富有。可以说,农耕文化的上述精神特征皆来自于较优厚平和的自然环境。

游牧文化起源于“内不足”,它是一种自然环境的逼迫,而自然环境的逼迫引发了这种文化的种种特点,其核心是以对立为基础的进取和扩展。由于不良生存环境的刺激,遂产生了强烈的“战胜与克服欲”。

正是游牧文化的这种起源,产生了其独特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依靠肉和奶来解决大部分食品,然后用毛皮、肉食和奶制品与农耕民族交换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谷物。因此游牧民族必须保证和农耕民族的贸易,对外依赖性较强。但是游牧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不稳定,一旦遇上灾害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就意味着生存的危机。这时候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只能去劫掠。由于游牧民族时刻与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争斗,每天又以肉食和奶制品为食,因此所有游

牧民族都是剽悍善战的。再加上有大量马匹装备出的骑兵,游牧民族以追求财富为目标的侵略成为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特征。

两种文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导致他们经常发生冲突与战争。在战争中,游牧文明最初以步兵和战车为主,而游牧民族则以骑兵制胜。

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只能去掠夺,其特点便是秋掠春走。我国秦朝将领蒙恬根据这一特点大胜匈奴:战国末期,北方匈奴崛起,占领河套地区这块最肥美的草场作为他们南下的前进基地,严重威胁着秦帝国的首都咸阳。秦为了根治匈奴之患,派大将蒙恬为帅,统领30万铁甲北击匈奴。就军事实力上来讲,双方相差无几。秦朝拥有当时最强的步兵军团,以战车为主体铺以强弩。并且占有人力优势。而匈奴人当时则拥有当时最强悍的骑兵部队,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军团。速度快冲击力强,机动性高。秦将蒙恬根据匈奴秋掠春走作战的特点,并不急于和匈奴决战,而是高筑城坚守,并且池囤积粮草,坚壁清野。经过一年的对峙匈奴人想战无战,掠无所得只得无奈退走。蒙恬乘机反击,双方大战于黄河之滨,匈奴大溃。至此一战匈奴主力遭受重创,从此远遁再不敢南下而牧马。

然而要真正地解除游牧民族的威胁,骑兵是必不可少的。骑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改革开始了成建制骑兵的建设发展。战国时候的胡服骑射改革是骑兵成建制的重要标志。之后,骑兵不断发展,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轻骑兵,在战争中表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轻骑兵

一般而言是指是指战马不戴护具,骑手不穿或只穿戴简单盔甲以骑射为主要攻击方式的骑兵,非常注重骑兵机动优势的发挥。兵贵神速,轻骑兵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战术。

一、长途奔袭,达成作战突然性是轻骑兵最经典的一大战术。历代轻骑兵战术专家们对此极为推崇,上千里的长途奔袭、大纵深的穿插迂回战例不绝于史。东方兵圣孙子反复强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侦察手段和通信手段相对落后的冷兵器战场,轻骑兵是最快的机动力量,是实现战役突然性的重要手段。利用轻骑兵长途机动达成突然性,能够彻底打乱对手的作战部署,迅速改变战场态势,中国古代的轻骑兵奔袭战术,成就了无数不可思议的战例。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河西之战。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对匈奴展开夏季攻势,霍去病率领严格挑选的精骑,开始了汉族骑兵历史性的长途机动线:自灵武(今宁夏银川北)渡河,先是翻越贺兰山,而后又“涉钩箸、济居延”,即穿过浚稽山沙地(今巴丹吉林大沙漠),绕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而转向南,沿弱水行军,通过小月氏地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2000余里,进至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独立作战的霍去病毅然指挥部队向匈奴军的侧背后发动攻击,如此的长途奔袭是任何对手都猝不及防的,以轻骑立国的匈奴也不例外,很快就一败涂地。看今天的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霍去病的这条路线至今都没能修上公路,可见当年大汉轻骑兵为了达成突然性,实施了多大规模和难度的战役迂回,这一次,轻骑兵

的长途机动战术被彰显无余。

二、广泛机动,夺取战场主动权。如果说轻骑兵长途奔袭是为了达成作战突然性的话,那么轻骑兵战术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进退自如,轻骑兵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作战部署的翼侧总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因为任何军队都是靠正面实施攻击,双方都力图避开对方的正面而寻求其翼侧实施攻击,所以“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思想颇有市场,而轻骑兵无异是那个时代最有效的奇兵。

在轻骑兵战术非常盛行的唐初,利用轻骑兵实施翼侧包抄、迂回断后的战例很多。公元618年,军阀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向唐军挑战,李世民率4万唐军实施反击,双方主力在高坡(今天的陕西长武以北)遭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双方刚一接战,薛举即派出一支精锐轻骑兵,快速绕到唐军后方发动进攻。唐军没有料到大批敌军骑兵会忽然出现在自己身后,毫无防备之下便遭到猛烈冲击,众军大溃,唐军死者十之五六。李世民连夜收拾残军,逃回长安。这场战役也是李世民一生少有的败绩,但历史很快让唐军挽回了面子。胜利后的薛举暴病而亡,其部队撤退。但不知道见好就收的薛举之子薛仁果,几个月后就卷土重来,李世民再次率军与其会战于浅水原地区。这次战役中,唐军没有首先出战,只和对方进行相持,两个月后,李世民根据对手急于寻战的心理,命令行军总管梁实率部在高城南的浅水原上扎营,做出攻击姿态,将对手注意力吸引到浅水原以东地区,薛仁果一见唐军出战集中全军精锐

轮番攻击,一度险将唐军大营攻破,看来诱敌也不是个轻松活儿。此时,李世民命令大将庞玉率领轻骑兵迂回至敌军南侧实施翼侧攻击,薛仁果迅速调动所属轻骑兵,向南推进,牢牢封住唐军南线的攻击,庞玉竟也险些没抗住,看来不是每次翼侧包抄都能得手,如果李世民的部署仅此而已,恐怕还是难逃败绩,但高明的将领从不复制而是突破,在战役到双方相持的关键时刻,李世民突然亲率2000骑兵主力,从高城中杀出,此时的薛仁果先是被梁实吸引至东侧,继而被庞玉吸引至南侧,原本正面对向高城池的队形已经被调动的面目全非,而且一步步形成背对城门的态势,李世民的精锐轻骑从后方一参战,整个战场局面顿时逆转,薛仁果三面受敌,迅速溃退。

三、精于骑射,避免形成胶着战。历史上名闻遐迩的几支轻骑兵部队,无一不是靠精湛的骑射功夫横扫天下的,特别是游牧民族的骑兵,更将这一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轻骑兵注重骑射是和其自身装备有着密切关系的。由于没有重甲防护,一旦与对手进入胶着状态,轻骑兵就失去了灵活的机动性,不得不与对手近战肉搏,静止的骑兵搏斗是轻骑兵最不愿看到的局;如果是和一支步兵近战,那无异于以已之短攻敌之长了。历史上不管名声多大的轻骑兵,都在力避与敌胶着。

总之,游牧民族的优势是骑兵,野战及游击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因此,我认为,农耕文明要想在战争中打败游牧,有两天路可选:一是自己也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西汉名将霍去病的战法。当然,建立骑兵军团需要长期的准备。第二

便是事先布好阵地设伏等待骑兵到来,打一场有准备的阵地战,因为骑兵部队对人员粮草充足的坚城也没有太多办法,如匈奴与罗马的沙隆会战。

战争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一直至今。战争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历史现象,是人类自己制造的一种灾难。但就象自然灾害一样,它促使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可以这么说,战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它最初起源于人类诞生之初争取生存的狩猎活动,进而演变成不同群体之间的争夺利益的战争。从这个层面上讲,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其次,战争的组织与进行,促使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向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国家的出现,常备军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也是战争的推动。 第三,战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弓箭的使用、掷石器的发明、铁器的煅造、火药的应用、火炮、导弹与原子武器的发明使用、计算机的出现,人类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之作,无不与战争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发明都是人类自身能力的延伸与加强,科技的发展不仅过去、而且将来都会受战争的推动而不断前进,现代国家之间的科技的竞争也是战争的延伸,是对《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追求和实践。 第四,战争是各大文明由隔绝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重要方式之一,促进了人类社会进程中的质变与飞跃。历史中的伟人,多数是有赫赫战功者,从亚历山大到成吉思汗、从凯撒到拿破仑、从华盛顿到毛泽东,都是旧时代的终结者、新时代的开创者,是什么使他们走进的行列?战争,对人类发展有进步意义的战争。战争在他们的伟大理想指挥下,成了拓荒的犁铧,成了照亮黑暗的火把,整个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由未知变成已知。 第五,战争使人类意识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灾难,促使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复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使人类由感性走向理性,使国家制度和国际关系走向成熟。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这所以能成为主流,正是由于对战争的理性思考而得出的经验教训,总之,战争以它固有的方式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仍在推动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它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内部能量的释放。它可以避免,但不会消失 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战争,但影响文明的战争就是先进文明跟落后文明之间的战争拉,这样的战争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保住了文明的成果,同时也使得落后的文明得到发展,二是落后的战胜先进的,但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落后文明破坏先进文明,使得人类文明遭受损失,第二种是落后文明学习先进文明的制度,文化,使的落后文明进化为先进文明,如蒙古统治中国,大清朝等..至于其他战争,不外乎两个结果一个是保住了文明的成果,第二个是破坏了文明... 文明与战争,野蛮形影不离,但人类历史究竟是一部文明史,还是一部战争史,野蛮史呢? 战争是正义的光荣的伟大的,为其牺牲也是可引以自豪的,而且战争带给我们的前景也是美好的,光明的。可以让我们重新更换一个国家政权。 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唯一的结果,只有灾难。将会有多少各生命个体战死沙

游牧民族变迁史

游牧民族 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 情况是这样的: 东胡好可怜! 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击,变得分裂,分裂成了两部分,鲜卑和乌桓:

终于,强大的汉王朝来了,揍匈奴这个王八操的! 汉朝时,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这就好比南朝鲜和北朝鲜,你把汉朝当美国就行了,南匈奴是汉朝离间来打北匈奴的,俗称匈奴奸:

北匈奴宣传资料: 你每花一文钱买南人的粮食,都会变成敌人射向我们的弓箭!难道你们还想让我们在汉货上花的钱继续制成弓箭射进我们同胞的头颅里面吗?南匈奴那些拿汉人钱的傻逼,你们就是汉朝人养的一条狗!!!! 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正是在东汉末年分三国时干的,毕竟中原内乱顾及不了他们,匈奴已经被弄得半死了,乌桓被曹操灭了,鲜卑反倒强大起来。从晋朝到后来的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成了东、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作者:豆子 链接: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071577.html,/question/34856776/answer/606631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在上图中,吐谷浑就是西鲜卑的后裔。 那一坨土鳖黄,其实就是乌桓的残余。 拓跋、慕容、宇文鲜卑在图中也有标志。 鲜卑拓跋部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他们称为杂碎的柔然死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隶属于鲜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隶,成天干苦力,后来拓跋南迁,小柔然也就闯荡成了大柔然,并跟原来的主人掐起了架。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提要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气候变化南迁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表1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 (附图) 注:(1)以115°00 E经线上的纬度变化为准;(2)元、清二朝只取中国大陆纬度 1.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和羌族纷纷内迁。晋室偏安江南,内迁各族则割占中原,相互混战,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 N)。到南北朝后期,北齐政权的南界甚至扩展到长江岸边(30°24 N),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 1.3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还只是混乱而短暂地占据黄河流域的话,到宋、辽、金时期,从辽与北宋的对峙(边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附近的淮河一线)都表明,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 1.4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 从蒙元帝国到满清政权(其中明朝为例外)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半个世纪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金,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牧者王朝”。农耕世界的臣民听命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背君王。在朱明灭元270a之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銮宝座,建立了第二个“牧者王朝”。 隋唐时代为北方游牧民族南进的间歇期。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象秦汉时代的匈奴一样,遁居塞外,政治上虽相对独立,但仍藩属中原王朝统治。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政权稳定,呈现相对太平景象。 22000a来的气候变化 将数千年来气候的冷暖波动(图1a)[(2)]、干湿变化(图1b)[(3)]与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图1c)三者用一个时间座标绘制在同一图上后发现,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

《世界古代三大游牧民族》第二部古代印欧民族(9)

世界古代三大游牧民族》第二部古代印欧民族(9) 第九章、伊利里亚人伊利里亚人是欧洲古代一个属于 印欧语系的民族,据古希腊的描写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希腊西北部的地方,包括今天的伊庇鲁斯、阿尔巴尼亚、黑山、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的南部和中部,这些地方被统称为伊利里亚。少数部落也生活在潘诺尼亚和阿尔卑斯山脉东部的地区。伊利里亚人可能主要是从瓮棺文化演化过来的。地中海东部的文化与伊利里亚人的关系还有争议。冰川时期伊利里亚人的经济基础按当地的地理条件不同分别是畜牧业和农业。从前两千年到前一千年的过渡时期还以畜牧业为主,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山区里此后也依然以畜牧业为主,在平原地区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基础。冰川时期的伊利里亚人社会主要以部落和家庭组织。由对墓地的发掘可以证明每个部落由一个贵族统治,该贵族家庭比其它居民家庭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1、建立居民点从前6 世纪开始希腊殖民者开始在伊利里亚建立居民点。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总是很和平的,但是伊利里亚人开始接受希腊文化。希腊奢侈品成为了伊利里亚贵族的象征。在奥赫里德湖畔的豪华的部落墓地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从希腊进口的商品。在将过去加固的高地居民点改造为城市中心的过程中希腊的影响不断加强,这些城市里的经济核算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里的手工业和

商业的影响扩大,伊利里亚人也开始在爱琴海畔从事航海 商业和海盗) 。前 5 世纪从一些这些城市里形成了小的国 家,不过这些国家往往都很短命。 2 、其他相关从前 4 世纪 开始越来越多的希腊历史学家开始描写伊利里亚人。当时马 其顿王国经常与伊利里亚人发生战争。 前 359 年马其顿国王 帕迪卡斯三世在与伊利里亚人作战时阵亡。帕迪卡斯的儿子 腓力二世得以战胜伊利里亚人,但是他们没有被亚历山大大 帝并入马其顿王国。前 3 世纪一些伊利里亚国王得以建立地 区性的强国。当时的伊利里亚人也是非常出名的海盗。因此 前 229 年亚琴海岸的希腊殖民地向古罗马申请保护。 次伊利里亚战争 (前 229 年至前 228 年) 马提亚海岸建立一个桥头堡。在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约前 218 年至前 201 年)伊利里亚大部分被罗马占领。 前 168 年 最后一位伊利里亚国王被罗马战败、俘虏和带回罗马市。罗 马人将伊利里亚分为附属罗马的小国。恺撒将伊利里亚正式 并入罗马帝国。屋大维以多瑙河为界将伊利里亚分为达尔马 提亚和潘诺尼亚两个省。前 9 年在伊利里亚爆发暴动后罗马 开始强烈地将这个地区罗马化。罗马帝国后来的军队大部分 由这里的罗马化的伊利里亚人组成。多个罗马皇帝是伊利里 亚人,包括克劳狄二世、奥勒利安、普罗布斯、戴克里先和 君士坦丁一世。斯拉夫人入侵后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在几 介绍伊利里亚人是生活在古代欧洲巴尔干地区的一个印欧 语系民族集团,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因本身文 字材料阙如,有关伊利里亚人活动的记述,主要获自希腊人 及其后的罗马人。古典作家对伊利里亚人及其各支系作过描 述或记载的,就有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西拉克斯、赫卡泰 奥斯、庞蓬尼?梅拉、阿庇安、斯特拉博、普鲁塔克、波里比 阿、大普林尼等人。一般来说,同其他古老族群相比,人们 对于伊利里亚人的了解相对有限。由于资料的散缺,近现代 欧美学者就伊利里亚人问题作过系统性研究的,也不很多。 些学者往往是在致力于印欧诸语言早期历史及其相互关 系的总体研究过程中,附带地涉及到伊利里亚语言和民族起 源问题的。在西方学术界,最早对古老的印度-欧罗巴语言 给予关注的,是18世纪英国著名东方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在第 中罗马得以在达尔 个世纪里大多数与斯拉夫人融合成了南斯拉夫人。 3、文化

浅析战争与文明关系

浅析战争在文明扩展中的作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历史系 李家琪 摘要 文明,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伴随历史发展而传承延续的一种文化产业,记载历史发展的文化符号。一段文明时代的开启与终结,都代表着一定时期相对范围的文化产业及其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程度。我国古、现代文明是如此,世界各地文明亦是如此。在历史和平时期,两个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区域之间进行文明交流的往往是原始的经济交换、贸易互补、外交等为主的交流形态。而在政局不稳的历史时期,战争则替代了和平时期单纯以经济、外交、外贸、文化为主的传统形态,用一种暴力冲突的接触和交往融合不同地区间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文明扩展战争 一.文明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文明与战争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 相互促进的。一个地区文明的发展程度越低,则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大,就两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而言,生活市场之间供需矛盾的不平衡会导致战争的出现,矛盾程度越深,则战争表现的规模相对较大,与之则相反。为了获取足够用于生存的生活品、文明品和较少的社会消费品,抢掠则成了获得这些东西的可行途径之一。在抢掠的次数增多,数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最初以抢掠为目的的非法占有逐渐演变成了战争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及周围地区其它民族政权对立状态,集中反映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特点。在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崇尚先进优秀的中原农耕文明成果。在极其严峻、紧张的民族关系对立时期,战争发生的次数也相对较多,文明的融合程度也相对较高。不论在政治制度、文化形态、思想领域以及其它社会的很多领域,两种处于不同文明形态地区始终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就具体方式而言,则是一个学,另一个教而已,而出现这种形态的契机包含了众多因素,其中战争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战争对文明的扩展也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战争成了文明冲撞融合的 有效契机,为文明的远播和扩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小农经济社会,闭塞、保守的经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从战争的结果来看: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往往成为战争成败的首要因素,因而也决定文明传播扩展的方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文明的发达程度始终与经济发展类型和程度互有相关性。也正是由于封建农耕经济的发达,才使得在中国古代出现一系列高度辉煌灿烂的封建农耕文明,众多的封建“盛世”横空出现。在农耕文明逐渐走向辉煌的过程中,也是不断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吸收着其它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说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盛世”都包含了同时期众多的优秀民族文化类型,是当时所有文化成果的一种“融合体”。即使是这样,在秦汉、隋唐、宋元和明清高度文明出现的过程中也是通过数不清的大小战争实现的。以隋唐文明为例,“隋唐盛世”的出现,也是在中国古代称得上最为“民主”的时代,其高度繁荣文明的产生也没有避免同周围的少数民族间战争的发生,通过战争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其它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以“开放、博大、兼容”为主的华夏新文明。同时通过战争,也把高度发达的“盛世”文明传播到了其它各个民族地区,其它少数民族在保留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加以借鉴吸收、发扬广大,改变其原本相对较为落后的文明形态,逐渐开始扩大统治政权,扩展地域,增加人口,为开启一个新时代的“盛世”文明而积淀力量。 二.以市场化的经济角度看待战争在文明扩展中的作用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 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 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 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 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对阿富汗战争的浅析

对阿富汗战争的浅析 学院:农学院 学号:20094011323 姓名:陈新

阿富汗战争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 年,是指1979 年12 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 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2001 年,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美国发动的以9-11事件为直接导因的阿富汗战争,既是一场反恐怖战争,也是一场由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长期互存偏见而引发的一定范围的文明冲突; 恐怖与反恐怖只是其 表现形式。美俄等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积极合作实际是出于反恐怖的共同需要所促生的策略之举,它并未使相互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全面化解,所谓“后冷战” 结束的说法尚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阿富汗战争中有限的国际合作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多年来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但它将使美国今后在单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选择问题上更为实用和灵活,分别或合并使用二者。阿富汗战争也将使反恐怖及其国际意义成为美国今后推行新干涉主义的新的“正当理由”。 9 ? 11事件的发生使全球反恐怖问题备受关注,人们的目光也为随之而来的阿富汗战争 所吸引。随着塔利班政权的垮台和阿富汗临时政府的成立,阿富汗战争已进入尾声,但人们对反恐怖问题和这场战争的议论并未结束,它的影响似乎才刚刚开始。阿富汗战争究竟是否是 文明的冲突,是否意味着后冷战时代的结束和单边主义的抛弃,可谓见仁见智。 一、阿富汗战争是以反恐怖形式表现出来的文明的冲突 阿富汗战争的直接起因是9 -11事件,因而阿富汗战争作为一种对恐怖分子的报复行动,无疑是一场反恐怖战争。但它在事实上又不仅仅是一场反恐怖战争,而且是由不同文明之间 的相互偏见引发的以恐怖与反恐怖形式表现出来的文明的冲突。自亨廷顿提出文明的冲突问 题后,人们对亨氏的观点褒贬不一。9 ? 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爆发后,文明的冲突问题被再次 提起,甚至亨廷顿本人也站出来就此发表看法。不少人认为,9 ? 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虽发 生在个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但还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国际反恐力量对恐怖分子的打击。其主要理由: 一是亨廷顿本人不认为这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他也希望不要把反恐战争扩大成文明的冲突。 二、是9 ? 11事件发生后,在准备反恐战争的过程中,布什三番五次讲战争不是针对阿富汗人民和全体穆斯林,而是针对恐怖分子,恐怖主义也不是穆斯林的信仰,美国是全世界穆斯林的朋友。布什甚至还到一座清真寺去给穆斯林以安慰。 三、是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只是看到了文明发展中的一个侧面而忽视了更重要 的“融合” 的一面。所有这些的确都有一定道理,但真正理论起来,都难以否认阿富汗战争具有文明冲突的性质。首先,亨廷顿的言论并不等于事实本身,他不讲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是文明的冲突,并不表明战争本身的进程就不具有文明冲突的性质。他的讲话事实上也有其政治考虑,如果他明确承认这是文明的冲突,可能会在国际上引起某种混乱,从而给美国的反恐行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他不会不考虑国家利益的需要,更何况他并没有否认反恐战争发展为文明冲突的可能性,而是提醒人们存在这样的“危险” 和“可能” ,希望美国政府设法阻止。但愿望改变不了现实,控制战争进程。 其主要理由: 一是亨廷顿本人不认为这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他也希望不要把反恐战争扩

战争使文明倒退

战争使文明倒退、进步 楼认为战争只要是正义的就能够推动人类的历史文明进程, 首先,你把战争局限了,辩题只在于战争而没有介定战争的正义与否!其实正 义的战争必然能推动吗?朝鲜战争的时候,中国抗美援朝——是正义的战争, 结果是什么?1.中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浪费,生产被拖滞~牺牲了大量的战士啊战争是可怕的.再说战国朝鲜和韩国,经历了战争到现在,朝鲜民族依然希望团员如同我们希望台湾能够回家!战争的结果带给大家的是骨肉分离~朝鲜民族文化的分裂我们说,文化是多样的!对方一再的强调文化的吞并上必然,那么 某天当我们全吃肯德基,喝咖啡,奶茶,忘记中国的煎,炸,煮,炒的饮食等 等文化的时候,我们是该说文化的不够强大还是说我们都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呢?文化的消逝与合并本身就是一种后退,兼容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才是前进!因此战争对文化的毁灭更加是残酷而巨大的!!你觉得呢? 拿个远古的战争来说吧,大家肯定知道七国时期吧?那时候各国交战,战火连连,而最后秦朝脱颖而出统一了中国。乍看一下是没关系,可试想想,在战争中,各国都努力提升自己的战斗实力,实行改革,制定新制度,谋士也在当时后成为非常重要的一员。正因为战争,才会有百家争鸣,许多学家的出现,进一步地推动了人类的历史文明。再想想看,若没有战争,世界就不会有改变,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民族国家的形成,更不用说什么现代文明了。所以说,战争虽是带来破坏,但另一方面,它是破坏了腐败的原貌,而却推动了文明进程的 战争还有正义与不正久的之分吗?有,那么区分的标准是什么?那么我们今天是讨论所有战争还是仅仅停留某个特定的范围内? 战争的争议与否怎样才是判断的标准?战争到底能否推动人类的历史文明的进 程
本身的主体就是战争!对方一开始就说战争带来的毁灭是负面影响,那么负面影响到底是毁灭还是推动文明呢?战争是疯狂的,打个比方来说,在战场上,一枚子弹他是无法选择性的攻击的,只要打出去了,他就是攻击,无论被攻击,被毁灭的是好还是坏!对方又告诉我们说,推动进程就要负面的牺牲作为代价,那么我想请教,当美国告诉你他愿意将自身所有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为代价给你,但是你必须把自身国家的文化抛弃,你愿意这样的“牺牲”吗?用特殊法无法论证普遍存在的事物。比如你可以论证女人可以分娩,但是你不能用这个论证来证明人类都能分娩,我们知道人类当中还有男人是不能生孩子的,是不是? 问题是很难说何者是正义的?如果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上,保卫祖国不被殖民,侵略,无疑是正义的。但是站在生产力的角度上,无疑生产力先进的一方是更文明的,更先进的。因此仅仅靠界定争议与否还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战争”本身来说,当先进战胜落后的时候,落后被同化。可以理解为后者被“文明”了,但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少数或者说相对不同的文明被消灭了,人类的文明多样性被破坏了。这也可以被理解为破坏了人类历史文明。因为“历史文明”指得应该不是一般的“文明”吧?是“漫长历史时期内的人类文明”的意思么。(我觉得这个提法有点问题。)
如果是落后战胜先进,先进的反而被落后一方给同化掉了,那就是说前者“野蛮”了。但也可以被理解为文明之间的融合过程,某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我国古代北方“好战之游牧部落,历代以来,屡为 中国之患”:西周和北方戎狄,冲突持达数百年之久;春秋战国时期,戎狄与华夏列国曾多次交锋;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侵犯;汉高祖平定宇内后,匈奴时叛时服;魏晋南北朝匈奴、羯、氐、羌、鲜卑造成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隋唐突厥屡屡南犯掠夺;宋王朝更是遭到辽、金、西夏的轮番攻击;骁勇善战的蒙古族灭宋建元;明英宗在征讨北虏中不幸被蒙古瓦刺所俘。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间战火不断,旷久的游牧农耕大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原民间武术也就在历史进程的拼搏中得到了发展。1北方游牧民族好战的动因 1.1非自足性的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源动力 动物是游牧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从动物身上获得的单纯衣皮被裘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还需求农耕世界的粮食、棉帛等又决定了游牧民族的游牧经济自身所特有的对外部世界的物质需求,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牧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掠夺农耕民族的生活物资就成为游牧经济保持内部正常运转的物质交流的“最捷便的经济补救手段”。 1.2生产工具的弓马使用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辅助动力 游牧经济主要的对象是畜牧和狩猎野生动物,而牧民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弓马,久而久之自然练就了 “引弓射鸟鼠” 的本领。一旦他们不能维持生活所需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时,生产工具立即成为了 掠夺战争中的武器装备。 1.3游牧典籍文化的匮乏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催化动力 游牧民族过的是一种“行国”生活,民族文化积淀困难,难以形成诸如中原农耕民族那样丰富的文化典籍,使得游牧民族不可能像中原农耕民族受到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的束缚,游牧生活的艰苦磨炼和日常生活的刀箭捕杀和屠宰动物等因素也助长了他们尚武的民族个性。 2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2.1抵御外侵的军事人才需求促进了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 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世界入侵不断,他们是“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其中特别是武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军事武装的核心,也是战争胜负的主宰。而广阔的民间又是习武人才的源头活水,所以官府必然采取一些鼓励民间习武的措施,像唐朝的武举制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且沿袭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止。这种选拔军事武术人才的政策为民间武勇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刺激了民间习武群体的兴盛。 2.2追求武勇的忠君效国思想促进了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 中原农耕世界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国家,家国一体,臣民以忠君效国为荣,一旦国家受到外来异族入侵时,很容易激起中原广大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驱除外来侵略者。晋朝的祖逖生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的多事之秋,饱经家国忧患,胸怀壮志宏图,闻鸡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6)05—0018—03【武术文化研究】 第3卷第5期 2006年5月搏击?武术科学 作者简介:1.周文来(1970 ̄),男,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周文来1 刘瑷精2 陈 震3 (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中山中学,江苏南京210008;3.魏圩中学,江苏泗阳223700)摘要: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多种原因对中原农耕民族的统治时叛时服,导致游牧农耕间战争不断。作为源于战争的武术在这场旷久的游牧农耕大战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文化内涵丰富。因此,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期为武术史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民间武术18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 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 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

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 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

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表现: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第16卷第3期1996年8月 地 理 科 学 SC IEN T I A GEO GRA PH I CA S I N I CA V o l.16N o.3 A ug.,1996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王会昌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430070) 提 要 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 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 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气候变化 南迁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Ξ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1.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Ξ本文所指“游牧民族政权”含义包括:独立的游牧民族政权;藩属统一的中央农业王朝时期,在王朝内部所建立的具有民族自治性质的地方民族政权;元、清“牧者王朝”时期的中央政权亦暂归此类。

世界历史上的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rD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 [编者按]2007年4月13—15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主办了以”世界历史 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五十多个高等院校,研究 机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学者们围绕着世界文 明进程中的战争与和平,不同文明/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文明 交流的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并对”全球化”,全”球史观”和”全球史”等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刊发几位学 者提交研讨会的文 章,意在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徐蓝(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 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

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 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 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在这一过 程中,以1648 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 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 亚体系为标志,以主权国家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初具雏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 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 恢复和平的先例;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它所确立的有关

历史地理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概念: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 系的科学。 二、中国历史地理发展时期的著作 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 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胜记》等 边疆地理著述:《大唐西域记》、《蛮书》、《岭表录异》等 地方志:《徐霞客游记》、《五岳游草》、《海国图志》等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逻辑推证法。 2、统计计量法。 3、数理模型法。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 (一)在社会发展与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地貌、水文地理学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时期黄河、长江、湖泊、地震、海岸变迁、沙漠、滑坡提供借鉴。 (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研究为经济建设中气候中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择定、城市分布的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 (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地理学中的文化地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个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这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五、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互动和尽全时空,这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方法上的两大特点。 六、四个温暖期:1、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3、从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4、从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 七、四个寒冷期:1、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的西周时期2、从公元初到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3、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4、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 八、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的寒冷时期 1、第一冷期: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九、亚洲象的分布状况: 一)黄河流域的亚洲象。 亚洲象历史时期在中国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渭水上游、山东南部、河北地区都有亚洲象的分布,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亚洲象分布开始大量减少。魏晋以后文献记载缺少关于黄河流域亚洲象的生存状况。 (二)长江流域的亚洲象生存分布远比黄河流域广泛。春秋时期以秦岭黄河为界,秦巴山地、贵州和四川盆地是大象的集中分布区,从秦汉一直到北宋时期,亚洲象分布的范围一直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南北波动,北界曾到南阳一带。长江的下游从石器时代、汉晋、南北朝时候江浙一带都有大象的足迹。据研究表明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江流域的亚洲象已经绝迹。 (三)岭南地区亚洲象的分布 岭南地区因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适于亚洲象的生存,历史时期从石器时代一直到明代都有亚洲象的踪迹和文献记载。但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变趋于灭绝。 目前云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野生大象残存地区。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教案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教案 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在文明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探讨,使学生能够对战争后果作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通过阿拉伯数字与部分国家使用的数字的比较、马可·波罗在沟通中西方文明中的贡献的分析,使学生初步确立世界各地区和平交往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的共同发展的基本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各区域之间两种交流方式的共同作用——文明的传播与融合。 本课教学难点:对暴力冲撞作用的辩证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解释一下文明的概念。文明的概念,因其不同的角度和界定有不下数百种。我们这里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 古代世界人类生活的各个区域之间是闭塞的,大河流域的四大文明以及地中海地区文明的发展是相对独立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区域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一般来说,文明的交往方式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一说到暴力冲突,我们便会想起战争。战争与文明的传播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看第一目:战争与文明的传播。 一、战争与文明的传播。 1.希波战争与波斯帝国时期文明的交流 师:(结合活动地图边演示边讲解)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经过不断征战,公元 前6世纪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史称“希波战争”。战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最终希腊军民击败了强大的波斯。马拉松战役是希波战争中著名战役之一。体育项目马拉松长跑就源于此战役。那位同学能够给大家讲一讲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生:讲述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师:希波战争已希腊的胜利而告终,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变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希腊的胜利不仅使希腊各邦得以继续发展,尤其使雅典达到空前的繁荣,遂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希波战争波斯虽败,对整个帝国来说仍只是局部的边境事件,希腊人还无力越过小亚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它所继承的古代东方文明的传统后来又经安息、萨珊波斯和伊斯兰文明而持续不断,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第47卷 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7 No.5 2007年9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Sep.,2007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杨建华1,曹建恩2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韩国光州广域市500757) [摘要]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 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 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 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 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关键词]中国北方地区;游牧经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7)05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 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10-31 [修改日期]2007-06-20 [作者简介]杨建华(195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牧是生产性经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食草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业形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是全年有系统的迁徙;从事这种经济生产的人占大多数。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游牧只是畜牧经济的一种最极端、最发达的类型。对游牧社会的分析涉及到人、牲畜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畜群的构成主要受牲畜的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制约;放牧的游动方式是由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畜群构成决定的;人对畜群的控制能力体现了人们的财富积累。财富积累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而畜群的构成和放牧方式的不同组合则构成了不同的游牧类型。 草原地区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时进入了游牧经济阶段。整个旧大陆主要的游牧类型有北亚类型、欧亚草原与半沙漠类型、近东类型和中东类型,其中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相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以蒙古为代表的亚洲腹地、以哈萨克为主的中亚以及东欧草原。这一地带的畜群以绵羊和马为主,只是在特别干旱的戈壁与阿尔泰山或草场不理想的地区以山羊为主。[1] 一、从欧亚草原看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 欧亚草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它的南边分布着希腊文明、印度河与黄河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