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著

(完整word版)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著

(完整word版)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著
(完整word版)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著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

第一章

P3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即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传播等。

P5数字传播技术的特点:1、技术获得的低门槛;

2、信息制作的低成本;

3、复制与传播的便捷;

4、存储与循环利用的方便性;

5、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6、传播模式的多样性;

7、信息传播渠道的交叉花、融合化。

P2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5):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第二阶段(1996-1998):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少到多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9-2000):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单一模式到多种道路的探索;

第四阶段(2001-2002):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向规范化、规模化的运营的转折;

第五阶段(2003至今):中国网络媒体开始跻身主流媒体的行列。

P30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电视数字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P32媒介融合对传媒业的主要挑战:一对传媒人综合素质的挑战;

二对传统业务流程及机制的挑战;

三对传媒业传统格局的挑战。

P35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一从专业传播到全民参与;

二从固定传播到移动传播;

三从“内容为王”到“关系为王”;

四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

五从机械传输到智能传输;

六从信息互联到万物联网;

七从数字媒体到数字社会。

第二章

P48数字媒体的传播共性:

●传播的复合性: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传播信息手段的多媒体融合;传播功能的多

重性;

●传播的双向性

●传播的开放性:传播格局的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传播的多级性

●传播的网状化

P52数字媒体的传播个性:

P53网络媒体的传播个性:媒体利用的全时性;

媒体空间的海量性;

信息文本的非线性化;

信息组织的层次性;

媒体使用的个性化。

P54手机媒体的的传播个性:一信息接收的贴身性;

二传播情境的私密性;

三信息落点的明确性;

四传播的可延续性;

五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第三章

P61即时通信传播的基本特点:一点对点的交流结构;

二同步的交流时效;

三交流的可控性;

四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

五一个人为节点的复杂的交流网络。

P68网络社区的含义:根据美国学者瑞恩高对于虚拟社区的定义,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开展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并在电脑空间里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我们可以理解社区网络泛指网络中具有一定的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产生持续影响的社会集合。

P89博客平台的社会属性及影响:博客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社会空间,两者交织使

博客呈现出复杂的过程和影响。

1、作为双向媒体的博客成为网络中的“个人中心”;

2、作为社会资源及形象管理工具的博客促进社会交往;

3、作为社会节点的博客成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能量交换器;

4、作为生态系统博客世界与社会生态交互作用;

5、分权后的博客世界重塑权力关系;

6、作为民间记录平台的博客有助描绘更完整的历史图卷;

7、作为文化沃土的博客世界“助长”多元文化。

P94搜索引擎传播的基本特点:

1搜索引擎传播对原始信息传播平台的分解;

2……对传播者的集中化,线性化和序列化作用;

3网民搜索能力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4网民搜索行为的独立性与关联性;

5传播内容的想对无序性:排名结果不必然反映内容质量高低;

搜索引擎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提供的内容不必然与用户需求吻合。

P100维基用户的“是用于满足”:1社会分享需要、2自我提升需要、

3社会报偿需要、4自我表达需要。

P103 SNS传播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可称为社交网络服务,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微博,人人网,实时消息服务等。

1SNS是虚拟互动向现实互动的转折;

2SNS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一种弹性社交;

3SNS集多种互动形式于一体。

P108微博传播的基本特点:1内容上“微”型化;2传播的移动性;

3信息转发与评论的便捷性;4交流结构上的开放性;

5传播的碎片化;6信息传播与社交有机结合。

P112微博传播的社会影响:

1对新闻传播的冲击;2对着会舆论形成的影响;3对社会生态的影响。

第四章

P118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

1信息传播启动迅速;2信息落点明确;3传播的再延续性强

4信息内容聚焦度高;5中心式传播与网状病毒式传播并存

P125手机社区传播的特点:1手机社区以“快餐式”互动为主;

2……的服务性需求凸显;

3……与网络社区的互通性。

第五章

P130数字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

其次非专业人员参与数字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

再次专业大众传播作为一种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不仅仅是新闻与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是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P132网络受众的一般特点:个体性、社会、虚拟、自主、参与性。

P141网络媒体消费者的忠诚度(如何形成如何培养):

内容建设:信息仍是网民最大的需求之一,但内容建设不仅是网站编辑的工作,web2.0时代用户建设的内容也是网站内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

参与为网民间关系的形成、网民与网站关系的维护提供了一种重要方式;

界面建设:网站设计类似于商店的店铺设计,稳定、快捷、易用、人性化的界面可以让人保持持久的访问兴趣,技术产生的黏度同样可以为为网站带来用户忠

诚度;

服务建设:电子邮件、搜索、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服务,对于维持网络的品牌忠诚度有重要作用。服务本身的粘着力也会转化为网站的黏着力;

社区建设:论坛与社区的建设是实现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维系网民关系的基本纽带,有直接维系了网民与网站间的关系。

P144网络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特点:1大多数受众参与新闻生产是非制度性的;

2受众新闻生产会的能量大小取决于网络聚合的效能;

3手中新闻生产对专业机构生产具有依附性和嵌入性;

4受众的再生产过程可以生产一种“正反馈”效应。

P147作为信息生产者的手机用户:1手机用户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能量更大;

2手机用户的转发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筛选机制;

3手机用户的公共信息生产行为多源于人际传播动力。第七章

P209 超链接的含义: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特殊手段。它使得网络文本在写作与阅读等方面产生看一些根本性的区别。

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

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

P210 网络新闻的基本层次:

标题

内容提要

新闻正文

关键词或背景链接

相关文章正延伸性阅读

P220网络新闻报道单元整合的作用及特点:

作用:1网络新闻报道单元是克服新闻碎片化现象的一种有效方式;

碎片化表现:(1)在时效性压力下形成的新闻碎片

(2)新闻的简单堆积带来的碎片化

(3)不同形式的新闻缺乏有效的整合带来的碎片化

2网络新闻报道单元是体现网络媒体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特点:首先,它是以某一稿件为骨干的,其他稿件都是以它为中心服务于它,因报

道线索明确。

其次,这种报道相对于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来说容量相对较小,通常也不是可再延展的,即不会反复更新。

最后,它往往是对现有的新闻素材的被动利用,其新闻稿件可以出自不同的来源。

P225\227网络新闻专题的整合:

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1采访型专题与编辑型专题,2事件性专题与非事件性专题

3集纳型专题与结构化专题,4动态型专题与静态型专题其报道的原则:1具有深度报道意识,2追求信息客观平衡,

3运用多媒体思维,4保持线索的完整性,

5讲求结构的逻辑性,6提高互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7注重界面的有好与美观,8突出网站的特色与资源优势。

P243图片的作用:

传达现场感:让受众获得对新闻现场的直观感受,记住那些有代表性的瞬间。

定位报道基调,烘托气氛:受众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专题中的照片,一张好的照片能让受众在瞬间形成对专题的基本认识,还能渲染报道的气氛。

补充、解释新闻信息:新闻图片能很直观的阐释出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容。

提供旁证:图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旁证的材料,增加文字新闻的说服力。

调节视觉感受:图片是影响读者视觉感受的重要因素,大量的文字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一张好的图片能引起读者视觉上的兴趣,帮助读者视线的流动。

消除距离感:纯文字的信息缺乏直观印象,照片则有助于消除这种感觉,拉近

读者与报道对象的距离。

设置导航:利用flash技术可以使图片产生导航与内容整合功能,图片就成为

一种导航手段。

提供比较:通过资料图片,能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对比。一些网络新闻专题会提

供多家报纸对于同一事件报道的版面和照片,既有利于活跃页面气

氛,又便于读者进行比较。

传授知识:一写与新闻主题相关的照片能起到知识介绍的作用,这些知识不仅

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也可以为新闻报道服务。

P252网站的栏目设计:

类型:核心服务类栏目、特色服务类栏目、活动类栏目、自我推荐类栏目。

栏目的设计原则:简短、明确、统一。

P261网站设计的易用性:网页的易用强调的是给用户最方便的,舒适的体验:

1网页信息传输与打开的速度(网络宽带、网页文件的大小)

2界面设计的简洁性与稳定性

3网站的结构与导系统的合理性

4栏目名称的准确性与指向的明晰性

5页面色彩的舒适度

6用户参与的便捷度

7附加功能的方便度

P274网络编辑思想的传达:

推荐手段、时间手段、“强势”手段、结构手段、标题手段集合手段

第八章

P282手机多媒体新闻的编辑:(选择、加工)

手机图片新闻的选择(真实性,技术角度),

手机音频新闻的选择(能传达现场感的,能对新闻其道补充证实的,评论类新

闻适合音频),

手机视频新闻的选择(突发事件的还视频,实时天气或路况视频,有证实性或证伪性画面的视频,)

第九章

P292网络论坛管理一般原则:张弛有度、松紧适当

审时度势、灵活把握

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具体任务:论坛的成员管理:1进入机制2 保护机制3激励机制4惩戒机制

5关系协调机制6资料分析机制7发展机制8活动机制

论坛的内容管理:1、内容的审查2、内容的提升3、内容的整合P302网络媒体对博客的利用:

一通过博客获得新闻线索:事件性线索现象性线索

二通过博客核实新闻

三利用博客开发评论资源:普通博客中的代表,媒体从业者,专家

四利用博客资源组织专题

五博客事件引发新闻报道

P305专业媒体运用微博的基本目标:

一、微博在媒体新闻报道层面的运用

1利用微博发现新闻线索2……核实新闻3……拓展新闻报道4……扩大报道影响

二、微博在媒体发展层面的运用

1利用微博塑造媒体品牌2利用微博开辟新的传播平台

P312意见领袖策略……

P337公民新闻活动中意见领袖形成的要素:

1个体自身的特质:个体已有的地位与名声信息拥有水平

专业知识水平网络传播能力

参与网络活动的频度与深度社交能力2社会网络的影响

3网络环境的助推

4社会环境的影响

P369数字社会的公民素养之社会参与素养:(表现为两个能力)1积极参与数字社区建设的能力

2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尽可能全面而平衡地掌握相关的信息

尊重他人发言权利、包容多元价值观

用建设性态度进行参与

尊重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

具备社会责任意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