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备课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备课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地球内部有什么》

实验名称:地球结构模型的制

作 1 选做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制作材料:各种材料的橡皮泥。

制作步骤: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状,代表地核。

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在再保卫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

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火山》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探究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实验器材: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儿观有什麽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沿洞口四周外溢。

实验结论:

火山成因推想:地壳深处的物质被高温熔化成岩浆,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沿着地壳的裂缝向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地震》

实验名称:地震模拟实验(演示) 3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

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步骤: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实验结论:地震的危害性很大。

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地震》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4 选做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竹筷

实验步骤:

1.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试.

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

地震成因推想:地层在受到地壳内部的巨大压力时,会像毛巾层一样发生褶皱岩层褶皱厉害了就像竹片一样断裂,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地震。

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做一块卵石》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5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块、锤子

实验步

骤:

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挑出棱角分明的砖块。

2.把挑出的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麽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碎砖块没了棱角,变成了圆形的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做一块卵石》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1 必做

实验目的:

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认识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精神和动手能力。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快板岩、烧杯、凉水。

实验步

骤:

1.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一小块板岩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

热。

2.把石头烧红后,迅速放在凉水中。

3.如此反复几次,观察板岩有什麽变化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一块块的小碎屑掉下。

实验结论:

温度变化能使岩石产生裂缝,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地表的变化》

实验名称:滴水穿石模拟实验 6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研究水滴的力量,让学生了解水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实验器材: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

实验步骤:

1.在黑色手工纸用面粉堆成三堆大小相同的面堆。

2.用滴管从不同的高度向面堆滴水,观察面粉有什么变化。

3.用米尺量出每次滴水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起。

实验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

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地表的变化》

实验名称:水的冲刷力模拟实验(演示) 7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水流的力量试验,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原因。实验材料:托盘、沙子、碎石、草皮、水、喷壶。

实验步骤:

1.用沙子、碎石、等在托盘上堆起土堆、平原、峡谷、草地等造型。

2.用喷水壶洒水,观察草皮、沙子、碎石、和水的运动变化。

实验现象:沙子被水冲走,碎石被水冲干净。

实验结论:水流可以产生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2 必做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实验器材:空纸盒、橡皮筋、小鼓、豆粒、音叉、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用槌敲音叉后,迅速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3 .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放置有序。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谁能传播声音》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3 必做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实验,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实验器材: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

2.用手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见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脑中的声音吗?

实验现象:能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是通过气体、固体、液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九课《怎样听到声音》

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8 选做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假设耳朵的内部构造,了解鼓膜的作用。

实验器材: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

1.把纸筒去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

2.把一根火柴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3.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实验现象:

1.橡皮膜振动带动火柴棍跳动起来。

2.破了的橡皮膜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实验结论: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声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五年级上册第十课《各种各样的声音》

实验名称: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9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了解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验器材:小鼓、碎纸屑、锯条。

实验步骤:

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轻巧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3.把锯条放在桌上,一端伸出桌面约三分之一,用一只手把锯条压好,另一只手去拨动锯条的末端,听锯条发出的声

音。

4.再把锯条伸出约三分之二,再拨动,再听声

实验现象:

1.响度小,纸屑跳动低;响度大,纸屑跳动高。

2.锯条伸的短,音调高;锯条伸的长,音调低。

实验结论: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秋季星空》

实验名称:观星箱的制作方法 10 选做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利用观星箱进行长期观察研究星座的活动。

制作材料:较大的盒子一个、线、胶带。

制作步骤:

1.把较大的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

2.在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用胶带固定在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

3.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在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进行长期观察。

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木材》

实验名称:木材特点的实验 4 必做

实验目的:能通过实验对木材的特点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小灯座及灯泡、电池及电池、盒导线、水槽。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烧木材,观察那种木材更容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

4.将它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木材的沉浮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简单的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

6.和其他物品比轻重。

实验现象:

1.大部分木材易燃。

2.木材有花纹(年轮)。

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

4.木材有沉有浮,沉少浮多。

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能使小灯泡稍微发红

实验结论:木材容易燃烧,有花纹,软硬程度不同,有沉有浮,比锤子轻。

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纸》

实验名称:纸的吸水性试验 5 必做

实验目的: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纸的吸水性能。

实验器材:各种不同的纸、胶水、尺子、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

2.在水槽中装入少量的水。

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中,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纸的吸水情况。

实验现象:表面粗糙的纸张水渍高。

实验结论:表面光滑且较硬的纸吸水能力差,表面粗糙且较软的纸吸水能力强。

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陶瓷》

实验名称:陶瓷特点的实验 6 必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陶瓷的特点。

实验器材: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刀、小灯座及灯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

实验步骤:

1.用火烧各种陶瓷,观察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感觉陶瓷的软硬。

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4.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的沉浮现象。

5.把陶瓷联入电路中,观察是否导电。

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观察是否易碎。

7.用陶瓷碎片切割纸片。

实验现象及结论: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容易碎、碎片很锋利。

五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金属》

实验名称:金属特点的实验 7 必做

实验目的: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试验,从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实验器材:铁、铜、铝、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砂纸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

1.把铁、铜、铝分别放在火上烧,观察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铁、铜、铝的硬度。

3.把铁、铜、铝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感觉热不热。

4.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花纹,用砂纸打磨金属观察其光泽。

5.把金属联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

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观察是否容易碎。

实验现象及结论:金属不易燃,多数硬度较大,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

温馨提示:

1.有些金属较软,这些要让学生了解。

2.进行安全教育。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玻璃与塑料》

实验名称:玻璃与塑料的实验 8 必做

实验目的: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玻璃与塑料的特性,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

实验器材: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

实验步骤:

1.用天平分别称量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记下称量的数据。

2.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书上的字。比较一下用哪个看得清楚。

3.让玻璃和塑料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落地时的结果。

4.用镊子分别夹着玻璃和塑料在酒精灯上烧,观察有什么不同。

1.体积相同的下,塑料比玻璃轻。

2.透过塑料看书上的字不很清楚。

3.同一高度下落玻璃碎了。

4.塑料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容易碎、不容易燃烧。

温馨提示:

1.玻璃易碎,不要划伤手。

2.玻璃要夹牢再烧,以免滑落伤人。

3.熄灭酒精灯时,灯帽要盖两次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蒸发》

实验名称: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实验 11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蒸发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并了解蒸发现象。

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纱、方座支架、烧杯、水。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计的指数,并记录下来。

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大约十分钟,边观察边记录,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3.把两次记录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温馨提示:

1.小心使用温度计。

2.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一课《沸腾》

实验名称:沸腾 9 必做

实验目的:通过沸腾试验,让学生认识水的沸腾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表(小组自备)。

实验步骤:

1.在铁架台的上面和下面各组装一个铁圈,下面的铁圈上垫一石棉网,石棉网上面放上少半杯凉水,下面放上酒精灯。

2.在铁架台的上面的铁圈上挂一只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3.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直至水冒泡翻腾。

5.水冒泡翻腾后,继续加热约二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实验现象:

1.温度计的指数不断上升,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冒泡翻腾。

2.继续加热,温度计的指数不再上升。

实验结论: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温馨提示:

1.熄灭酒精灯时,注意不要烧伤。

2.倒掉热水时,注意不要烫伤。

3.保护好温度计,避免毁坏

4.如果遇到水不沸腾,可把烧杯换成锥形瓶。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二课《凝结》

实验名称:凝结实验 12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盘子、冰块、三脚架、石棉网。

实验步骤:

1.在三脚架上放上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盘子。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3.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1.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

2.在小盘子的下面出现小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尽量避免烧伤或烫伤。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二课《凝结》

实验名称:水蒸汽凝结的条件 13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凝结现象,渗透“自然界的物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

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烧杯、两块同样的玻璃片、(大于杯口)、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热水。

实验步骤: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热水。

2.用试管夹夹住一片玻璃在酒精灯均匀加热约40秒后盖在一个烧杯上。

3.同时在另一个烧杯口盖上冷玻璃片。

4.过几分钟后,观察两片玻璃片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滴,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小水滴。

实验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才可以凝结成水。

温馨提示:

1.四个相同的条件要把握好。

2.给玻璃片加热时要上下翻动。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三课《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 14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大烧杯、试管、温度计、胶塞、冰块、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的浓盐水。

2.把试管内装上一小半水,把温度计插入试管内,记下温度计的指数,然后把这个装置放入大烧杯中。

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二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4.把记录测量的温度和初始温度对比。

实验现象: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

实验结论:水结冰时的温度(0℃)就是水的冰点。

温馨提示:

1.温度计不要贴着试管壁,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到试管底部。

2.玻璃仪器易碎,注意安全。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四课《小水滴的旅行》

实验名称:模拟雨的形成 10 必做

实验目的:通过“雨的形成”模拟实验,培养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能力。

(一)

实验器材:大烧杯、碟子、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水、火柴。

实验步骤:

1.把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把酒精等放在石棉网下面。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直至沸腾。

3.把碟子放在沸腾的烧杯口上,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碟子下面出现水滴,并不断地滴下来。

实验结论:“ 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温馨提示:注意安全,避免烧伤或烫伤。

(二)

实验器材:烧瓶、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杯、瓷盘。

实验步骤:

1.在烧瓶里装1/3的水,拥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

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向下,正对玻璃弯管处。

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待水沸腾时,观察所看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

1.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

2.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聚小水滴落下来。

实验结论:“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温馨提示:

1.玻璃杯一定要夹牢。

2.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四课《小水滴的旅行》

实验名称:模拟露的形成 15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露的模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验器材:毛巾、不锈钢杯、碎冰块、冷水。

实验步骤:

1.用干毛巾将不锈钢杯外表擦干净,然后将碎冰块倒入杯内至杯子的1/2,掺入适量冷水至2/3处。

2.静置约五至十分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

实验结论:露是水蒸气受冷(0℃以上)凝结城的小水珠。

温馨提示:

1.不锈钢杯可让小组自备。

2.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四课《小水滴的旅行》

实验名称:霜的形成 16 选做

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霜的形成是在0℃以下,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实验器材:冰、水、食盐、温度计、搪瓷缸(外壁深黑色)

实验步骤:

1.先倒入半杯水,再加入适量的冰块,测定杯内的温度。

2.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待食盐溶化后再测定杯内的温度。

3.仔细观察杯外壁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杯外壁上有一层白色粉末。

实验结论:霜是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的小冰晶。

温馨提示:一定要把缸外壁的水擦干,否则影响实验效果。

整理器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四课《小水滴的旅行》

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 17 选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实验器材:广口瓶、温水、冰块。

实验步骤:

1.在广口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一块冰接近瓶口,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冰从瓶口移开,再接近瓶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接近瓶口,瓶口有“白气”;,把冰移开,“白气“消失。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小水滴漂浮在低空,形成了雾。

温馨提示:小心的把废水倒入废水桶,注意安全。

整理器材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科学探究之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证据】⑹解释与结论⑺反思与评价⑻表达与交流(迁移与知识的拓展) 。作为探究题,一般并不需要完全具备以上八个步骤,通常因题目的需要而选择其中重要的步骤呈现。 2. 3. ⑴不要答非所问:一般而言,最终的结论与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有一致性,至少也是有关系的。同时,探究过程方案的设 计,也是与探究目的紧密相关的。 ⑵注意猜想或假设的合理性: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很多可能,但是我们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条件,否则就 是无源之水。 ⑶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要弄清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要紧扣假设,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正确选择装置。

知识点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 ⑴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正确; ⑵可行性: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⑶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⑷简约性: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选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⑸创造性:有创新意识。 2.实验方案的内容: ⑴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⑤实验现象及结论;⑥问题与讨论。 ⑵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 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 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⑶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3.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4.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 ⑴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综合设计: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设计 ⑴原则: ①制取干燥纯净的气体应遵循“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 ②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空。 ③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④制气实验: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 器→其它处理等(制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均应进行气密性检查,气体在点燃之前一般应进行纯度的检验)。 ⑤加热操作: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一是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 铜、CO还原Fe2O3等);二是保证产品纯度。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撤后灭”的原则。 ⑵还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①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②进行易爆、易燃实验时要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应该下通氢气,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等); ③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的切割要在水中进行等); 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①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物质组成或结构 充分了解二者关系 物质的性质验证或探索物质性质 反复推敲、深挖细找 ②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性质探索性实验方案: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或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程序:物质→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性质验证性实验方案: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在于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程序:物质→性质推测→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⑶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 ⑷混合物中某成分的验证

实验12 信号强度实验(RSSI)

实验三信号强度实验(RSSI) 一实验目的 通过改变两个802.15.4/Zigbee通讯模块之间的距离,观察信号强度随距离变化的情况,了解RSSI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 ●802.15.4/Zigbee模块两个 ●仿真器一个 ●串口延长线一根 ●IDC10仿真排线一根 三实验说明 RSSI(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即为信号强度指示,是真实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最优接收功率等级间的差值。 LQI [2-4](link quality indicator):是链路质量指示,表征接收数据帧的能量与质量。其大小基于信号强度以及检测到的信噪比(SNR),由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计算得到并提供给上一层,一般与正确接收到数据帧的概率有关口[3]。 RSSI值和LQI值在802.15.4/ZigBee收发模块每接收一个数据帧时都可以得到,及时反映信号强度的变化和受到的干扰的变化。LQI的动态范围比RSSI大,有更高的分辨率。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设备 首先把仿真器和2430 学习板连接好,再用USB 线把仿真器和电脑连接起来 2.下载程序 按照实验二中的方法,将“实验三信号强度实验(RSSI)\spptest\App_Ex\cc2430\IAR_files \appEx_cc2430.ewp添加到IAR工程中,然后分别将RX和TX下载到两个模块中 3. 模块加电测试 给两个802.15.4/Zigbee模块加电,如果两个模块组网成功,则模块上的两个LED灯交替闪烁 4. 打开协议分析软件Packet sniffer for CC2430 IEEE 802.1 5.4,然后改变两个 802.15.4/Zigbee模块之间的距离,观察RSSI/LQI值的变化情况,如图15: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3000字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3000字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3000字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因为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 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为了 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 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个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 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必 须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 情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 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 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并最终在指导老 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内容 (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 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 10月30日,晴。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相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间:10月30日下午 地点:校西篮球场 监测时间:一个半小时 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 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浓度。在

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 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 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 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结束后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膜,称重。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 10月31日,晴。上午我们先集中复习了相关相关噪声监测的理论知识及监测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间:10月31日上午9:00——10:00 地点:校东足球场 监测时间:一个小时 1)、实地监测:使用az8921噪声分析仪对选定地点的噪声实行实 地监测。我们共监测五组数据,各组监测的时间间隔是五分钟,调到“slow”和计权挡,每5s记一次数,每人测100次,记数同时判断噪 声来源。对五组数据实行一系列的处理,得出测定地点的平均噪声。 2)、通过监测对环境质量实行分析评价: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标准,对实测噪声实行等级归类,分析校园内噪声的污染状况。 (二)、城阳环保分局监测站各功能区监测采样点见习、采样 11月1日,晴。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城阳金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排这个站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和掌握大气污染排放要求及处理设备。青岛金田热电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煤为原料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 量为1亿千瓦,主要工艺流程为:煤(锅炉燃烧)→热能(高温高压的蒸气)→气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题目:人类在背诵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的长度和被试背诵的时间是否影响背诵者的记忆效果 1假设 1.1选用短的英语单词背诵时,背诵者的记忆效果比选用长的英语单词好; 1.2背诵英语单词的时间长的比背诵时间短的记忆效果好 2变量及额外变量的操纵方法 2.1自变量:单词的长度,背诵时间 2.2因变量:背诵者的记忆效果(在分析中,选取单词默写正确个数为 2.3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智商水平,疲劳效应等 2.3.1额外变量的操控方法: 2.3.1.1选择性别数量上相等的被试(男10女10) 2.3.1.2选择在同一智商水平(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被试 2.3.1.3让被试在实验中休息 3被试的选择及分组 选取男女被试各10名,每位被试接受四种水平(长单词—长时间、长单词—短时间、短单词—长时间、短单词—短时间)的实验处理 4实验实施过程及方法 4.1选择100个英语单词(其中,长短单词各50个)作为实验材料,20名被试把他们随机分配到四个处理水平上,每个处理水平上分配5名被试。 4.2让每组被试记忆单词,短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5-6个字母的单词,长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9-11个字母的单词;记忆的短时间为5分钟,长时间为10分钟。 4.3记忆时间到时,让被试默写自己记忆的单词;批改被试默写的单词 二、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1. 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 被试 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其中选出被试45名。每个被试分别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3. 实验材料 3台配置一样的电脑,分别是:0度,10度和15度。 分别给被试呈现不熟悉的材料,避免对材料有熟悉度,每段文字500字。 4. 实验程序 (1) 把被试统一安排在指定教室进行,事先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2)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文字输入的测试。在屏幕中央将会出现一篇文字,请您以最快的速度输入文字。在我说开始后,大家可以开始了。 (3)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完成的时间。 (4)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者要探讨灯光强度与颜色对反应时的影响,试设计一个2×2实验研究范式。(要求说明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被试如何分组,实验结果如何整理等) 参考答案: 实验设计:采用2×2多因素实验设计。 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两个:灯光强度:分为强、弱两个水平,灯光的颜色:可分为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灯光。这样,共有四种实验处理:红色的强光、红色的弱光、绿色的强光、绿色的弱光。 因变量:记录每个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控制变量:所有被试的练习次数、准备状态、额外动机、年龄以及其他个别差异应保持相等。

遥感综合试验站

简介 遥感试验场是用于遥感技术基础研究、技术试验和检定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具有定位观测条件的天然的固定实验场所。遥感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从地物的波谱特性经大气传输到传感器获得信息过程中的机理及其相互关系,是研制新型传感器、发展遥感技术新方法、完善判读理论、方法的基础性工作。如美国在发射陆地卫星前后,对地表土壤、岩石、植被、水体等地物的光谱特性均进行了大量测试和研究,为波段的选择、传感器性能检验和遥感资料的判读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地面遥感试验场基本条件是:应有足够大的面积,如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场内有多种自然要素,如水体、植被、沙地、耕地的大范围分布等。实验场按实验内容分为综合试验场和专业试验场。如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场即为一个综合试验场。它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地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场内有山、水、沼泽和大面积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以及旱地、水田、菜园等多种天然和人工的景观。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在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场内测试设备齐全,遥感车和动力气球作为平台同大型模拟遥感实验室相结合,为进行地物波谱、昼光、太阳光和天空光辐射测定提供了定位观测条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综合性遥感基础研究实验场地。 中国科学院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该站隶属于科学院特殊环境网络,是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遥感站之一。该试验站所属区域具有华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的双重生态地理特征。试验站周边10公里范围内,地表类型丰富,有农田、水域、山地、草场和湿地滩涂。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现有高架车、高架塔吊等观测平台,并设有自动气象站、波纹比系统、涡动相关仪、气象梯度观测塔(40米)、LAI自动观测系统、6谱段辐射观测系统、漫散射辐射观测系统、大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题型的基本特点 利用物质的性质,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对某些概念、原理或性质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2.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3.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其中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 例1. 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有氢氧化钠外,是否 分析:(1)在未指明反应物的用量时,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滤液中,就可能含有过量的Ca(OH)2或Na2CO3。(2)若要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过量的稀盐酸鉴别;若要检验是否混有Ca(OH)2,可选用过量的CO2气体或过量的Na2CO3溶液。 如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可选用稀盐酸,也可选用稀硫酸或稀硝酸或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而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可选用碳酸钠溶液,也可选用碳酸钾溶液或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 点评:(1)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鉴别方法;(2)学会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推断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有的组成。 例2. 已知NaOH溶液中含有水分子(H2O)、钠离子(Na+)氢氧根离子(O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在NaOH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呈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

数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数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一、数学实验的界定 “数学实验(Mathematics Experiment)”是指类似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的科学实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实验”可以界定为: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实际问题,而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初中数学实验的设计研究是对数学实验的方法、手段、媒体等要素设计的研究。初中数学实验的实践研究是对教师在数学实验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误差控制、干扰因素等实验操作问题的研究。数学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相比,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维量大是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 二、数学实验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数学只用纸和笔进行研究的传统方式,给数学工作者带来了最先进的工具,丰富和发展了“数学实验”的内涵,各种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为学生创新性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进行数学实验、数学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进行合理的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应该说,信息技术给数学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使传统的手工制作、实地观察、制作模型等数学实验手段得以更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数学正在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在国外,数学实验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材料。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在1989年颁布的《课程与评价标准》中还写道:“让每一个普通教室成为计算机教室,让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和探索数学”。美国2000年《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产生良好的智力环境,促进学生进行认真的数学思考。教师应该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课程材料,恰当的工具,先进的教学技术,以便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组织适当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与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由此可见,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数学实验课程的研究等方面均已广泛开展。 在国内,1996年教育部立项的面向21世纪非数学专业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总体构想中,把“数学实验”列为数学基础课之一。其目标是,不将数学看成先验的逻辑体系,而是将它视为一门“实验科学”,从实际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中科院院士、数学教育学家姜伯驹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应该组织数学实验课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某些理论或应用的课题,使新鲜想法借助数学软件可以迅速实现,从而在失败与成功中得到真知。这种方式,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近年来,数学实验在国内许多高校开展了实践探索。1997年后,各高校相继开设数学实验课程,结合数学软件、数学建模开发了相应的教材体系。2001年8月在无锡马山召开的“全国数学科学方法论与数学创新教育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林夏水先生在《计算机实验》报告中建议,可以在中学开设数学实验。随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也成为众多一线教师的一种探索,在各类数学教学研究刊物上,不断有“数学实验”的提法。如北京四中李晋渊、刘坤《数

WiFi信号及手机信号检测方法及标准

店家WiFi信号及手机信号检测方法及标准 一、技术参数说明: 1、信号功率绝对值dBm: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个值是负的,也就是说手机会显示比如-67(dBm),那就说明信号很强。科普一个小知识:中国移动的手机接收电平≥(城市取-90dBm;乡村取-94dBm)、(中国联通的手机接收电平≥-95dBm)时,则满足覆盖要求,也就是说此处无线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67dBm 要比-90dBm 信号要强20多个dB,那么它在打电话接通成功率和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都会强很多(当然也包括EDGE/GPRS上网的速度那些),所以dBm值越大信号就越好,因为是个负值,而且在你手里的时候它永远是负值。如果感兴趣且附近有无线基站的天线的话,可以把你的手机尽量接近天线面板,那么值就越来越大,如果手机跟天线面板挨到一起,那么它可能十分接近于0。(0是达不到的,这里0的意思不代表手机没信号)。 2、移动设备信号发射功率概念: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近时发射功率小。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

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也就是说,手机信号强度不是越强越好,也不是起弱越好,它是在一定标准范围内的。 3、Kbps、KBps:又称比特率,指的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Kbps也可以表示网络的传输速度,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1KByte/s=8Kbps(一般简写为1KBps=8Kbps)。ADSL上网时的网速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 二、店家检测各类信号强度的方法: 1、移动设备类型:检测设备可以是:iOS系统移动设备、Android 系统移动设备和笔记本电脑。 2、检测软件: 1)iOS系统:SPEEDTEST,可检测Ping值、下载速率、上传速率,功能亮点是可以保存往次检测记录。 2)Android系统:SPEEDTEST,功能和iOS系统的一样,功能亮点是可以保存往次检测记录。 3)WiFi分析仪:可检测WiFi信号强度、信道、寻找AP等功能。

环境监测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监测分析室是分析实验检定的工作场所,为保证环境清洁、安静,不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 2、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吸烟、饮食、会客,不得晾晒衣服和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监测分析室的地面、操作台应经常打扫、擦拭,保持无灰尘,实验台抽屉试剂架柜、仪器架柜,通风橱要摆放整齐有序,标志清晰、规; 4、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妥善管理,保证随时可以供应,注意实验室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室电线管道设施,应安全、规,不得随意布线; 5、分析人员进入监测分析室应身着白大褂,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工作要集中精神,严禁玩忽职守; 6、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规则; 7、监测分析室的药品、试剂标签清楚,存放整齐,各种玻璃仪器应分类保管,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8、凡属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经专人负责保管,不准在监测分析室随意存放; 9、实验完毕,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洗实验用具,正确处理废弃物,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下班前检查水、电、气及门窗安全方可离去 检测人员行为规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 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做到五不准; 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做到: a、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规定,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1、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度,做好技术工作。凡系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围; 2、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各种技术资料,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3、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4、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要求

已知:混合液中NH Cl的浓度为10-15g/L,HCl的浓度为0.15-0.25mol/mL 4 设计HCl-NH4Cl试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具体要求: 封面:注明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班级、姓名、时间(版面各人自己设计) 首页: 设计思想(黑体,4号字,双倍行距,居中) 一、方法选择依据(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二、试样量及标准溶液浓度确定依据(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三、问题讨论(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谈自己的设计思路及感想)(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另页: 实验题目(黑体,4号字,双倍行距,居中) 一、实验原理(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二、试剂(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1.NaOH(固体) 2.化学式(1+1) 3.酚酞(1g/L):0.1克指示剂溶于100毫升60%乙醇(需要加入其它试剂或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配制的需写明配制方法)(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三、实验步骤(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1.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宋体,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1)标准溶液的配制 正文 (2)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定 正文 2.试样测定(宋体,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四、注释(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①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②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分析方案应包括: 1)分析方法及原理 2)所需试剂和仪器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的计算式 5)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6)参考文献 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其中除分析方案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原始数据 2)实验结果、结论 3)如果实际做法与分析方案不一致,应重新写明操作步骤,改动不多的可加以说明 4)对自己设计的分析方案的评价及问题的讨论

实验一_信号及其传输特性分析

实验一 练习一信号的特性及其频谱分分析 实验原理 一. 信号的概念和分类 1. 信号 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中,传输的主体是信号,系统所包含的各种电路、设备都是为了实施这种传输。因此,电路系统设计和制造的要求,必然要取决于信号的特性。随着待传输信号的日益复杂,相应地,信号传输系统中的元器件、电路的结构等也日益复杂。因此,对信号进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2. 信号的分类 下面从不同角度对信号进行分类。 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若其在任何时间的值都是确定已知的,那么是确定信号;若信号在实际发生之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则表明信号是随机信号。 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将一个信号表示成为时间t的函数,如果其时间变量t的取值是连续的,那么这个信号就称为连续信号。若信号只在某些不连续的时间点上有确定的取值,则称信号是离散信号。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时间或幅度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都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在一个可以测量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一种模式,并且在后续的相同时间范围内重复这一模式,这种信号是周期信号;不随时间变化出现重复的模式或循环,则是非周期信号。 二. 周期模拟信号 周期模拟信号可以分为简单类型或复合类型两种。简单类型模拟信号,即正弦波,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信号。而复合型模拟信号则是由多个正弦波信号组成的。 正弦波是周期模拟信号的最基本形式。可以看做一条简单的震荡曲线,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是平滑、一直的、连续的、起伏的曲线。下图就是一个正弦波,每个循环由时间轴上方的单弧和后跟着的时间轴下方的单弧构成。 图1-1-1 正弦波

单个正弦波可以用三个参数表示:峰值振幅、频率和相位。这三个参数完全决定正弦波。 1. 峰值振幅 信号的峰值振幅是其最高强度的绝对值,与其携带的能量成正比。图1-1-2表示了两个信号和它们的峰值振幅。 图1-1-2 相位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的两个信号 2. 周期和频率 周期是信号完成一个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以秒为单位。频率是指1秒内的周期数。周期是频率的倒数,频率是周期的倒数,如下列公式所示。 图1-1-3显示了两个信号和它们的频率。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精)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新田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新田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9 号、《xx 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 xx 府办〔200 7〕44号、《xx 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 环〔2008〕101 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 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将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掌握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 建设背景 新田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隶属永州市,面积1022Km2,东接嘉禾县、桂阳县,南临蓝山县,西抵宁远县,北邻祁阳县、芝山区。 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 1984年5月,于 2006 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服务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新田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新田县境内饮用水水源、地表水常规监测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建站已有二十七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购买了烟气自动监测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消解通风柜、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

实验心理学实验讲义

3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一、实验介绍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 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 刺激,则一共可配成 n( n-1)/2 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 n( n-1)次。 二、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 橙(Orange)、黄(Yellow )、绿(Green)、蓝(Blue )、青(Cyan)和白(White )。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 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刺激红橙黄绿蓝青白 红—— 橙 1 —— 黄 2 3 —— 绿12 4 5 —— 蓝13 14 6 7 —— 青19 15 16 8 9 —— 白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有每种颜色被选择的次数,即选择分数(C)。 如果要制作等距量表,还需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P= C/(2*( n-1))=C/12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65-82页 4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实验介绍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具体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信号强度(RSSI)实验

2.7 信号强度(RSSI)实验 【实验内容】 RSSI指接收信号的强度,在无线定位、无线测距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点对点或者一点对多点通信测定RSSI的值,通过该实验希望读者知道RSSI值的获取方法,同时使读者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SXIOT-WSN实验平台下的底层协议栈。 【实验环境】 1. 带有CC2530芯片的基站一个 2. 基本节点一个 3. 天线两个 4. 烧录器一个 5. 烧录线一根 6. Mini USB线一根 7. 平行串口线一根 【准备知识】 查阅CC2530芯片手册,了解RSSI的概念,了解RSSI和发送功率以及和传输距离的关系。 【实验原理】 RSSI即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CC2530芯片中有专门读取RSSI值的寄存器,当数据包接收后,CC2530芯片中的协处理器将该数据包的RSSI值写入寄存器。如图2.7.1所示。RSS值和接收信号功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P = RSSI_VAL + RSSI_OFFSET [dBm]

其中,RSSI_OFFSET是经验值,一般取-45,在收发节点距离固定的情况下,RSSI值随发射功率线性增长,如下图所示。 RSSI的产生过程 图 2.7-2RSSI随发射功率的变化曲线 【注意事项】 烧录基站的时候节点号一定要为1,烧录节点的时候,组号要和基站统一。因为在代码中规定,节点号为1的只收不发,而节点号不为1的只发不收。 【实验总结】 在完成这个实验后,我们能够掌握CC2530中RSSI对应的寄存器,同时可以掌握怎么去获取两个通讯节点之间的RSSI。在掌握RSSI的基础之上,可以从直观上了解RSSI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环境系统实验室要素环境系统实验室要素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其任务是要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通过对环境的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具体可归纳为: 1.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 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一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这里以污染物的测试技术为重点作一概述。1) 化学、物理技术目前,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状态与结构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如重量法常用作残渣、降尘、油类、硫酸盐等的测定,容量分析被广泛用于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硫化物、氰化物的测定。仪器分析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光谱分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 荧光射线分析法、荧火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等。当前,仪器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环境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如分光光度法常用于大部分金属、无机非金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常用于有机物的测定;对于污染物状态和结构的分析常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技术。2) 生物技术这是利用植物和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映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直接也是一种综合的方法。生物监测包括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测定;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症状;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手段来判断环境质量。例如:利用某些对特定污染物敏感的植物或动物(指示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的症状,可以对空气或水的污染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二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监测技术的发展较快,许多新技术在监测过程中已得到应用。如GC-AAS(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仪,使两项技术互促互补,扬长避短,在研究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方面表现了优异性能。再如,利用遥测技术对整条河流的污染分布情况进行监测,是以往监测方法很难完成的。对于区域甚至全球范围的监测和管理,其监测网络及点位的研究、监测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送和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也是发展很快。在发展大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同时,研究小型便携式、简易快速的监测技术也十分重要。例如,在污染突发事故的现场、瞬时造成很大的伤害,但由于空气扩散和水体流动,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十分迅速,这时大型仪器无法使用,而便携式和快速测定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野外也同样如此。三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设计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对监测数据进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2)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监测网络、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必须长期坚持监测。3) 环境监测的追踪性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订、采样、样品运送和保存、实验室测定到数据整理等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特别是区域性的大型监测,由于参加人员众多、实验室和仪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