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

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

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
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

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桥台跳车产生的原因,讨论了一些预防的措施和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桥头跳车原因预防措施

1 桥头跳车原因分析

所谓桥头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路堤沉降

路堤沉降有两部分,一是地基沉降,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桥涵地方多有软土,此类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常含有机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天然结构易受破坏,在路堤自重和车辆垂直荷载及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发生地基沉降。就是在一些稳定地基,在外荷作用下,也无可避免出现这个问题。二是路基压缩沉降,台后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存在很多孔隙,台后填土范围小,压路机工作面受限制,紧靠台背部分填土往往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从而产生路堤填土沉降。

1.2台后填料不当

施工时对桥台台后的回填土未能慎重考虑,施工人员用料不当、控制不严,未能达到要求。

1.3台后压实不足

施工时工期工序安排不当,以致桥头填土处于工期末期,被迫赶工,不能很好地控制台背填土的压实度,致使填料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使填方体产生竖向固结变形,形成较大的沉降,在台背与路基连接处形成台阶。

1.4桥台伸缩缝的破损

由于桥台伸缩缝自身质量问题,造成伸缩缝漏水,渗入台后填土,使台后路基沉降加重。

1.5施工工序安排不当

由于桥面、路面、伸缩缝三者施工工序安排不当,造成三者顶面标高不一致,形成台阶。

1.6桥头路堤渗水破坏

桥头的差异沉降容易造成路面开裂,路面水渗入路基,受浸泡的路基强度指标下降,土基软化,造成引道路基下沉,导致跳车。同时还易发生唧泥等破坏,而跳车又加大了车辆荷载对路面和路基的冲击力。如养护维修不及时,这种恶性循环会使破坏程度加剧发展。桥头路基两侧排水不畅、防水工程不完善也极易引起路基土的流失,引起桥头引道的沉降和跳车。

1.7设计不周

有些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桥台台背回填沉降的长期性、不良地基处理方案不适宜、桥或接缝损坏而造成跳车。梁与引道路面接缝设计处理不当等,造成通车后两侧引道沉降大。

2 桥头跳车病害防治措施

2.1原地基处理

2.1.1桥涵台后原地表必须清理掘除干净,压实度不得低于90%,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值。

2.1.2对于不良地质情况,如对软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河床相冲积土等特殊地基,需进行适用于各自特点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强夯、固结、轻质路堤、塑料排水板等方法,以改善地基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

2.1.3为防止桥台前后人为形成不良地基,禁止基桩施工用泥浆池建在路基范围内。

2.2台后填土路基处理

2.2.1设置横向泄水管或盲沟:

台背路基填筑前,在原地基横坡上设置泄水管或盲沟,具体如下:

在基底上,先对基底作必要的处理,然后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拱,再在土拱上挖一条成双向坡的地沟,然后在台背后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可用油毡或下垫尼龙薄膜上盖油毡)。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0cm),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然后在硬塑料管四周

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逐步形成反滤层,再分层填筑台后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顶面。

横向盲沟的设置与上相同,取消泄水管,以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地沟。用土工布包裹盲沟出口处,并对其做必要的处理。

2.2.2台背填料的选择

设计及施工中,台背填料应在现场择优选用。宜采用透水性好的填料填筑桥涵两侧路堤或采用改良性土作为填料。如果条件允许可用轻质材料填筑。

2.2.3台背填方的碾压方法

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认真施工,给予充分压实,在不能用大型机械压实的情况下,要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蛙式打夯机进行压实。严格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5cm,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以保证基坑及死角处都达到压实度要求。

2.2.4保证桥头填土的自然沉降期

从施工开始要求所有桥(涵)台后路基范围不允许做料场、材料加工厂地等,桥台立柱浇筑达到强度和涵洞盖板安装完毕就开始台背填土,尽量增加桥头填土的沉降期。

2.3施工工序合理安排

2.3.1为使台后填土可以早开始,要求在立柱、基桩施工安排中,先安排桥台,再做其它中墩。

2.3.2为保证桥台盖梁下填土压实质量,要求必须先将台背填土至盖梁底面标高,再浇筑桥台盖梁。

2.3.3为避免桥梁、伸缩缝、路堤三者标高不一致形成错台,在施工工序上加以改进,要求铺筑路面时先将伸缩缝预留槽用沥青填筑,路面一次铺筑,再对预留槽进行切缝安装伸缩缝。

2.4提高伸缩缝施工质量

由于伸缩缝老化或施工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跳车,伸缩缝应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嵌入式塑胶条,少用沥青填充料,专业队伍安装,严格控制伸缩体、预埋件、安装标高三个重点质量,并对小伸缩量的伸缩缝采用新型材料。还可以尽量

把桥头处的伸缩缝位置移至与桥头相邻的墩上,把桥头处改为桥面连续,这样可以减少桥头跳车的机会。

2.5桥头设置过渡段

考虑桥台与台背路面在结构、材料、刚柔、胀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在其纵、横向都能平顺逐渐过渡,可采取以下措施:

2.5.1设置枕梁和搭板

枕梁和搭板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布置方式:(1)桥梁为正交时,搭板预制,板顶浇厚10CM30#钢筋砼或钢筋纤维砼铺装层,在搭板与砼路面相接处设置胀缝,在与搭板邻近的2~3块路面的板缝连续设置胀缝。(2)桥梁为斜交时除用钢筋砼搭板和铺装层整体浇灌外,另设置钢筋砼渐变板,其一端置于枕梁与搭板连接,另一端则直接置于路基相接于砼路面。

2.5.2设置变厚式埋板

对沥青砼路面,在桥台连接处设置变厚式砼埋板;对砼路面,则将连接处的路面板改为变厚板。在搭板、埋板下为保证连接部位的刚柔层次面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渐次变化,宜采用强度和回弹模量均高于土基的路面结构材料,以提高该部位的整体受荷和抗冲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

2.5.3路面类型过渡

桥头不均匀沉降原因很多,且难于根除,为此常根据桥涵的长度和填方长度在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加强养护补强措施,,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后再改铺设计路,常用过渡性路面有预制水泥砼块、沥青过渡层等,都是解决好桥头跳车的有效办法。

2.6对于路堤渗水破坏的防治

防治路堤渗水首先做好前面几点,减少因桥台台背填土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路面裂缝,对接缝处进行加强处理,做好路面及路基排水系统。因桥头跳车时路面所受应力至少是平时的2 倍以上,当桥头处开始出现破坏时,应及时进行修补,以免路面渗水和桥台跳车形成恶性循环,对路堤造成更大的损坏。

2.7加强设计

设计可采用一些新的工艺和方法,达到解决或减少桥头跳车的目的。如由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昌富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与湖南长常高速公路建设公司、

潭邵高速公路建设公司联合组成研究组研制的“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实现桥台台背刚柔过渡技术,这种处理方法是:一种由搭板、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和盖板组成的加固桥台台背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能较好的解决了桥台强背由刚度相对较大的桥台过渡到刚度相对较低的路堤的问题。此项技术应用于长常高速公路和潭邵高速公路等工程上明显减少了桥头跳车现象,提高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

桥头跳车预防和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下,还需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及其它相关方等各单位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桥头跳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2、王明怀,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华东公路,1996

桥头跳车原因

一、引言 桥头跳车问题一直是困扰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桥头跳车现象较为普遍,它直接影响行车速度,也影响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同时由于车辆的高速行驶在桥头产生跳动和冲击,对路面和桥梁产生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桥台、桥头路面及桥梁伸缩装置的破坏,也加快了车辆本身的损坏,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对几种 有代表性的处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二、桥头跳车的成因 桥头跳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构造物与其两端接线路堤间的沉降差,事实上完全消灭沉降差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采取防治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沉降差,使其控制在设计行车速度下,以满足使用要求。 沉降差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处理不彻底 桥头路堤及锥坡一般位于天然地基上,如果在填土前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在路堤土的重力作力下其将产生极大变形,而桥梁构造物多采用桩基础或经地基处理的扩大基础等,其沉降量很小,若桥头路堤土重力产生的变形不能在桥头路面铺筑时基本完成,将产生桥不沉而路沉的现象,造成跳车。 2 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由于引道填土在压路机碾压时工作面小,特别是埋置式柱式桥台台帽周围一般压路机无法作业,这就导致桥头引道及锥坡的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造成这部分填土下沉,引起跳车。 3 路面渗水 路面水渗入路基或路面积水沿台背渗入路基,造成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引起桥头引道路基下沉,造成跳车。桥头路基两侧排水不畅、防水工程不完善也极易引起路基土的流失,引起沉降和跳车。 4 台后填土含水量大 河北省京深高速公路北拒马河桥北桥头引道是在春夏之交填筑的,路基土的含水量适中,桥头跳车不明显,而南桥头是在雨季用未经彻底晾晒的含水量高的粘性土填筑的,虽然在填土中也掺入了石灰,并设置桥头搭板,但最终还是因填土达不到压实度标准引起较大的变形,通车一两年就出现非常明显的跳车现象。

论城市道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论城市道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9-04-04T10:13:46.2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宋冠冠 [导读] 对桥梁发生桥头跳车现象的原因及对应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慈溪市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慈溪 3153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成绩,在已使用的道路中,桥头跳车现象已成为一大质量通病,直接影响了行车的速度、舒适和安全。结合城市道路桥梁运行现状,对桥梁发生桥头跳车现象的原因及对应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头跳车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由于桥梁与路基的刚度差异性以及路基沉降的原因,会导致路基和桥梁之间产生沉降差而导致路面不平顺,是出现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做好路桥过渡段地基处治,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刚度,对过渡段进行适当的结构设计,对桥梁和路基之间的沉降和刚度进行缓和过渡,并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控制过渡段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从客观上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是避免桥头跳车的主要措施。 一、桥头跳车原因分析 所谓“桥头跳车”是指桥涵两端一定范围内路面相对桥面整体下沉,产生台阶,引起通过车辆跳起颠簸的现象。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是桥梁结构物与路基间的沉降差超过某个限值所致。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路与桥的刚度差别 桥梁是刚性结构物,而道路是路面(柔性或刚性)与路基(柔性)的组合,结构物桥台一般采用刚性的坚石砌筑或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力学性质为刚性体。路基路面一般具有柔性较大的特性,力学性质为弹塑性体。这两种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的结构, 在路桥过渡段完成了刚柔衔接作用。因此,桥跨结构刚度较大,变形很小且基础以下部分不会产生明显变形,而作为路基填料的土基部分在自身重力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变形和永久变形。 1.2 地基土质不良 土质不良,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软土,由于软土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空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一旦受到荷载影响,则极易沉降,再加上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基底应力也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且变形稳定历时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1.3 台背填料的影响 台后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存在着多孔隙,加上施工时受施工作业方面影响,压实机具不能过分靠近接触台背,不能将填料颗粒间孔隙完全消除,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迅速压缩,孔隙率降低,在短时间内产生压缩沉降,造成跳车。 1.4 设计存在的问题 桥头引道路堤边坡防护措施设计欠妥,桥台后的排水设计考虑不周,台背填料设计考虑的标准太低等,从而导致台背填土流失、路基强度降低,引起桥头跳车。 桥头引道路基工程中,搭板结构采用较多。然而,设置搭板以后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严重,桥头搭板断板现象较为普遍,分析其设计原因,有下述情况。根据桥梁的长度,桥头设置搭板长度划分为:大中桥,搭板长度为 8m ,小桥、填土高度小于 0.5m 的通道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 5m 。然而,桥头引道路堤处于高填方路段,软基路段桥涵结构与桥头路堤相对沉降量大,由于搭板长度不够而起不到顺接作用,车辆行驶通过时必然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1.5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施工单位对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要求重视程度不够,未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和安装工序进行施工,造成伸缩装置损坏。施工工序不符合要求,若台背填筑速度过快,沉降也较快,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相对较大。如果台前护坡或挡墙砌筑不及时,则可能引起土体滑移,影响压实机械作业效果,严重时还会危害桥基。台背填土时施工面窄而工期要 求又较紧,靠近桥面部分的填土平面形状不规则,如果缺乏适当的压实机具,采用人工夯实,则密实度难达要求。 二、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2.1 减少刚度差的技术措施 (1)桥头搭板,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的搭板将桥台与路堤衔接处进行刚柔缓和过渡,从而消除桥头跳车。 (2)柔性桥台,柔性桥台类似于加筋土挡墙,能使路基与桥台衔接处刚度差缩小,固结沉降均匀过渡。 2.2 地基处理 处理好桥头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病害的关键。目前对桥头软弱地基处理,国内通常采取换填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法等措施。 2.3 路基处理 2.3.1 台背回填处理方式 桥台背后宜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可压缩性小、压实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如岩渣、砾石、砂砾等,并要求填料级配适当。桥头回填处理的另一方式是在路基上部(约 50cm 范围内)设置水泥稳定料改善层次,使路堤的刚度有所提高。 2.3.2 台背回填处的压实 由于台背回填处位于路基和桥台衔接的特殊位置,成为碾压的薄弱环节,压路机难以碾压到位,距离太近时对桥台有影响,故要求台背回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 20cm ,压实度必须达到 95% ,回填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5cm 且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压实机械宜选用

防止道路桥头跳车技术措施

浅谈防止道路桥头跳车技术措施 摘要:鉴于道路桥头跳车对车辆本身、桥涵路面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危害,本文通过分析道路桥头跳车产生原因以及危害出发,提出有效防止桥头跳车产生措施。 关键词:桥头跳车;地质沉陷;防治措施;跳车防治 abstract:in view of the bridgehead vehicle jump leading to the large damage to the vehicle, bridge floor and traffic safet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bridge vehicle jump cause and damage, puts forwards to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bridgehead vehicle jump; geology sink; prevention measure; vehicle jump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 s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道路桥头跳车即为与桥台接触处出现台阶,使得经过此处的车辆在此产生跳越颠簸,给车辆增加机械事故的可能性,同时司机和乘客因此而感到较明显不适,而且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同时由于跳越使得桥涵和路面额外增加了冲击荷载,长期如此会导致路桥结构的损伤。 1. 桥头跳车成因分析 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由于桥头台阶的产生,鉴于桥头路基为塑性体而桥台为刚性体,在车辆长期通过桥梁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路基填土自然固结沉降,从而在桥台与桥头路基接触处形成了高差,而导致桥头台阶的形成。归结结底,桥头跳车主要由以下几

桥头路基施工方案

桥头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桥头两侧。 二、目的 防止桥头跳车,提高台后地基承载力。 三、施工要求 1、台背过渡段设置在桥台与路基连接处,薄壁桥台过渡段采用水泥土填筑,水泥掺量不小于12%,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2、座板桥台过渡段先填土后填石屑,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四、施工工艺 (一)薄壁桥台桥头路基施工(K2+249、K7+445) 1、测量放样。 2、当桥台位于软基地段时,应结合软基一起处理,没有搅拌桩应先进行填土范围内的清表,填前碾压。 3、分层回填水泥土,填筑要求同路基, 4、台后回填水泥土,底部(清表后基底)不小于3m,上部(搭板底面)为搭板长加上2m。 5、台背过渡段与路基连接处,应设置台阶(2m长、台阶高度0.5—1m,全幅宽),并在台阶上填筑石屑,用粘土包边(厚1.5m)。

(二)座板式桥台桥头路基施工(K3+887.50 官渡海围特大桥、K11+068.00 消坡海围特大桥、K14+508.00 龙王湾特大桥) 1、测量放样。 2、当桥台位于软基地段时,应结合软基一起处理,没有搅拌桩应先进行填土范围内的清表,填前碾压。 3、锥坡、桥头过渡段连同该段的路基填筑一同施工一直填到盖梁顶面,分层回填土,机械压实后(填至台冒底面)进行桥台钻桩施工。 4、在填土面往下40cm,设置高深40cm,宽40cm的碎石盲沟,盲沟两个侧面和底面用土工布包裹,并在沟底埋设通长的¢10PVC管。(其中一道紧贴盖梁立面,另一道在搭板头与结构层衔接处)。 5、然后回填石屑,直到路基封层,并进行分层碾压,粘土包边(厚1.5m)。

五、工程总量 共填石屑13001.4M3,填水泥土6510.6M3,包边粘土1934.8M3,¢11PVC泄水管399.6M,盲沟数量12道,碎石84.2M3,防渗土工布631.4M2。 六、相关附件 《桥头路基处理数量表》

桥头跳车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桥头跳车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30T09:58:04.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何武辉 [导读] 摘要:在桥头跳车产生原因的基础,通过采用地基、土工格栅、压实、排水等方面提对桥头跳车的综合防治技术。 甘肃省天水公路局秦州公路段 摘要:在桥头跳车产生原因的基础,通过采用地基、土工格栅、压实、排水等方面提对桥头跳车的综合防治技术。 前言:桥头跳车是道路交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桥头跳车是桥梁与路基交界处由于桥头与路堤的沉降不一致,导致桥头错台,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加速桥梁及路面的病害,对道路桥梁的运行影响极大。而且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并加速了桥梁、路面及车辆的损坏,严重的跳车现象导致车辆失控易造成交通事故的产生。现对国道316线江天路徐家店桥的桥头防治跳车路基的处理方法,对桥头跳车产生跳车的原因和措施进行控讨。 一、桥头产生跳车原因 跳车的原因是桥头与路堤连接处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的不同沉降差异造成的。为避免徐家店桥产生跳车现象,利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对此分析产生跳车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地基土质沉陷 引起桥头跳车的原因很多,土质不良因素,是由此产生沉陷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桥涵位于沟壑地方,水系发达,地下水位比较高,天然空隙率大,含草根、树根、垃圾土、腐殖土、淤泥土等杂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受破坏,强度便显著降低。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地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降,且变形稳定历时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 2、填料压缩沉降 桥台后填料采用新填筑材料,其渗透性好,孔隙率大,所含的水分大,加上施工时受施工作业方面影响,压实机具不能过分靠近接触台背,不能将填料颗粒间空隙完全消除,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迅速压缩,孔隙率降低,便在短时间内产生压缩沉降,造成跳车。在工程实践中,即使施工时工序符合要求,压实度达到要求,但台后填土较高,随着时间推移,也会产生沉降。有时台后填土荷载对基地产生附加压力,严重时会便桥台问后倾斜,交生不均习下沉,危及行车安全。 3、措施不当 施工紧任务重,追求高速度,没有严格按施工规程作业,台背填土速度过快,对地基造成扰动和破坏;没有充分时间固结,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挤压力大;施工时没有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三分法”施工;用料没有把好质量关,排水措施没有做好,压实度没有达到要求。这些认为因素使高填土引道不稳定,施工后沉降大,且不均匀,也是造成跳车现象主要原因之一。 4、结构突变 桥台与台背路面在结构上存在着差异。从路面结构组合可以看出;桥梁与道路是两个不同性质路面体系,桥梁面层是由铺设在桥台背墙顶面柔性面层与刚性桥台组成双层路面体系,衔接道路为柔性或半刚性多层路面体系。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垫层、基层密实度迅速增加,结构层压缩,而桥台由于巨大建筑作用,加上基础处理较好,一般认为沉降已经完成,相对于路基而言,沉降可视为零,而铺装层压缩也不大。这样,不通刚度路面结构体系抗变形能力不同,相对沉降就不可避免出现,使路面结构破坏,造成跳车。 二、工程桥头跳车处理措施 1、桥头地基处理 桥头路堤在土的重力作用下将产生极大变形,桥梁采用造成桥不沉而路沉的现象,造成跳车。为减少路基沉降,路基高度HP2.0m起,至桥头进行高路堤固结处理。在工期允许的条件下,对于固结系数较小即固结缓慢的饱和软粘土类地基应尽量考虑采用塑料排水板或砂井等排水固结法处理,因为这类方法的处理效果比较好,与其它方法相比能有效的控制工后沉降,且造价比较低。 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台后填料与路基相交部位采用台阶的搭接方式,用二灰与碎石、素土搭接位置台阶宽度为30cm,台阶高度为 20cm。 2、台背填土采用土工格栅处理 土工格栅用于路基补强,使粒状填料与网格互相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防止填料下陷,并可将垂直载苛分散,地理条件恶劣地区可采用多层补强;铺于堤坝及路基填土中能增加它的稳定性,减少占地面积;用于路面补强,使网格与路面材料掺合在一起,可以有欢地分散传递载荷,防止路面裂纹。 工程中采用二灰每铺设60cm厚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格栅铺平拉直,并张紧不出现褶皱,采用U型钉定位。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采用耐久、延伸率小的材料穿帮,搭接位置强度不小于格栅自身抗拉强度60%,各层土工格栅搭界位置需错开。 要求双向格栅满足物理力学的性能,每延米纵、横向拉伸屈服力≥45KN/M;纵、横向2%延伸率时的拉伸力≥16KN/M;5%延伸率时的拉伸力≥22KN/M。 3、设置桥头搭板 基本上桥梁和道路连接的地方都要放搭板,用于防止桥端连接部分的沉降而采取的措施。它搁置在桥台或悬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间,随着填土的沉降而能够转动。车辆行驶时可起到缓冲作用,即使台背填土沉降也不至于产生凹凸不平,防止桥梁与道路的不均匀沉降以后,产生的桥头跳车。 桥台后设置16m长带搭板,搭板下采用碎石压实回填。搭板采用下置式,即布设在路面底基层下面,按单段式设计。在搭板下铺设一段厚为30cm碎石垫层,垫层横向宽出搭板各30cm,搭板远端长出50cm。 5、台背或路基填料材料 填料材料采用板体性好,压缩性小,压实快,透水性强的材料,桥后路基采用碎石土,台背两侧采用素土,桥后与碎石土相连处的路基采用二灰土,并要求填料级配适当。 6、台背回填处的压实 台背回填处因位于路基和桥台交接处,位置比较特殊,压路机难以压实到位,因此不同地段的压实采用不同的方法。控制好每层填筑

防止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施工措施

防止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施工措施 简述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其对行车速度的影响,并从理论与施工上论述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措施。 标签:公路桥头跳车地基路基路面处理方法 1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行车速度的影响 1.1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1.1.1地基土质不良造成的沉降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软土。由于软土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软土上填筑路基,便极易产生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同时,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其它地段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更易引起地基沉降,特别是工后沉降较大。 1.1.2台背填料压缩引起路基的沉降台背填料因含水份,存在孔隙,施工中采取任何措施也难将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完全消除。在公路自重及车辆的垂直荷载与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率逐渐降低,填料逐渐压缩,密实度逐渐增大,便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基沉降。 刚度不同的路面在跳车处所产生的振动效果不同,柔性材料对能量的吸收要比刚性材料大。由于结构物桥台一般采用刚性很大的坚石砌筑或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属刚性体;而与结构物桥台相连的道路,具有刚性较小柔性较大的特性,属弹塑性体。显然,道路与结构物桥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刚度差,这个刚度差的存在必然引起道路与结构物桥台之间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相对差和较大的刚度突变,势必增强桥头跳车的振动效果。 1.2桥头跳车对行车速度的影响由于桥台背沉陷、断裂而形成了台阶,使车辆的行驶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车速的降低幅度与台阶高度、路面类型、道路等级、车辆类型和行驶的初速度等有关。根据实地观察和有关资料调查表明,当桥头台阶达1.5cm时,对车速就产生明显的影响,台阶每增加1cm,速度就会降低3km/h左右;而当台阶高达5cm时,车辆行驶显著减速,其减速幅度平均可达9~13km/h,对行车产生严重影响。刚性路面对车速的影响要比柔性路面大;以60~80km/h速度行驶时减速幅度要比小于60km/h和大于80km/h速度行驶时大;较高台阶对小车行驶的影响较大,而载重货车对台阶不如空车敏感。抗振性能不同的车辆以同一速度在同一路面上行驶,其振动的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汽车遇到桥头台阶,要提前150~180m实行减速,驶达台阶以后还在大约相同的距离进行加速以恢复正常速度行驶。当然,司机的心理状态,对道路的熟悉程度等,对通过台阶时的速度降低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解决桥头跳车的措施

桥头跳车专项治理管理办法

郑卢高速公路洛宁至卢氏段LSTJ-1合同段桥头跳车专项治理管理办法 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洛宁至卢氏段高速公路土建NO.1合同项目部 二○一二年一月

桥头跳车专项治理管理办法 桥头跳车专项治理管理办法通过近期我省高速公路质量检查通报看到,桥头跳车目前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较为突出的质量通病之一,他直接影响到竣工后使用当中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产生桥头跳车的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诸如:路堤沉降、路基填料、施工工艺、桥台型式、搭板长度等。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为了最大可能地消除桥头跳车和减少不均匀沉降,我们应从施工源头,也就是基坑和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控制上入手,从材料选用、填筑工艺、过程监控等各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构造物基坑及台背的回填质量。为了确保本项目基坑、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我办编制了此办法,希望施工单位认真执行。 第一条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措施从基坑、台背回填源头消除桥头跳车质量通病。 第二条基坑、台背回填质量的认识。 一、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1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充分理解设计意图,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 二、实行专项质量教育,有的放矢,明确标准,加强对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人员深入现场精心指导,质检测试人员准确检测、严格把关。有组织的进行技术攻关。 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级

质量责任,确保该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切实有效运行。结合基坑、台背回填的实际情况,成立提高工序质量领导小组,真正解决基坑、台背回填施工中的关键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四、健全完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签证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检验程序,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五、严格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实行质量负责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实行企业法人代表、施工负责人、各级技术人员及工班负责人工程质量负责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使各级管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 第三条严格执行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开工前向全体参建职工进行技术交底,交设计意图、交技术标准、交质量标准、交施工方法、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白施工工艺和方法、明确质量目标。 二、认真贯彻执行“三工三查”制,即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总结评比。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的规定。“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或成品、半成品未经检查验收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桥头跳车防治

桥头跳车防治 摘要:路基过渡段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受 到施工单位普遍重视与关注。但不能忽视的是,部分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对 路基过渡段施工不重视,没有严格落实技术措施,忽视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最终 导致质量缺陷发生,降低施工效果和工程建设效益,甚至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发生,制约车辆安全顺利行驶,需要采取改进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 1道路工程路基过渡段施工的作用 1.1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加强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这是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和关注的内容。如果 不注重该项工作,一旦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给工程施工 带来不必要损失。而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在路基过渡段施工中,应该加强 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学习,严格按要求开展工程建设,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最 终顺利完成路基过渡段施工任务。 1.2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提高路基过渡段工程质量,这是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和追求。但部分施工单 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完善方案设计,忽视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容易导致不均 匀沉降问题发生,对道路工程运行和作用充分发挥产生不利影响。为改变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该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加强施工现场勘查,详细掌握工程建设基 本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重视每道工序质量控制,最终确保路基过渡 段施工效果和工程建设质量, 1.3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行 如果不注重路基过渡段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技术没有严格 落实。道路工程通车运行后,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甚至引发桥头跳车,制 约车辆安全顺利行驶。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完善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同时还 要注重软土路基处理,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加强过渡段路基压实度控制,保证路 基压实施工效果。从而增强路基过渡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发生,有效保障车辆安全顺利通行。 2道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软土地基 众所周知,软土的土体承受能力往往很差,所以在软土地基受到很大的载荷时,软土结构就会被破坏。由此可见,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强度非常弱,所以当 行驶车辆路过时,道路路基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从而造成桥头跳车现象 的出现。另外,在对道路路基过渡段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钻探孔的布置数量和钻 探孔的深度大小都能够直接导致路基沉降的发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 发现软土路基这个问题,就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就会在施工的过程中 采用错误的桥头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从而大大增加了路基沉降现象的出现。 除此之外,雨雪的侵蚀也会使沉降现象出现在道路路基过渡段的软基路基之中。 2.2台后填料以及压实度 据调查了解,防护排水系统的设置不合理、填料物的性质不符合规定以及后 台路基路面的施工条件不全面等原因都能够直接导致台后填料压缩沉降的现象出现。而这种沉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道路路基的自身重量和行驶车辆的荷载

浅谈防止桥头跳车的技术措施

浅谈防止桥头跳车的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19-01-11T10:11:40.2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李晓鹏田文静[导读] 桥头跳车是公路建设和养护中最普遍而又难解决的问题,成因复杂,处治技术难度大,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本文分析了桥头跳车的成因、危害,并提出了常规处理措施。李晓鹏田文静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洛阳管理处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桥头跳车是公路建设和养护中最普遍而又难解决的问题,成因复杂,处治技术难度大,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本文分析了桥头跳车的成因、危害,并提出了常规处理措施。 关键词:桥头跳车;成因;危害;处理措施道路桥头跳车即为与桥台接触处出现台阶,使得经过此处的车辆在此产生跳越颠簸,给车辆增加机械事故的可能性,同时司机和乘客因此而感到较明显不适,而且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同时由于跳越使得桥涵和路面额外增加了冲击荷载,长期如此会导致路桥结构的损伤。 1.桥头跳车成因分析 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由于桥头台阶的产生,鉴于桥头路基为塑性体而桥台为刚性体,在车辆长期通过桥梁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路基填土自然固结沉降,从而在桥台与桥头路基接触处形成了高差,而导致桥头台阶的形成。归结结底,桥头跳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引起的。 1.1勘察设计的原因 勘察设计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1)勘察资料的不准确,使得设计时忽视了对不良地基的处理,如软土、盐渍土地基等都必须进行特殊的设计处理。2)缺乏对桥头跳车危害的重视,未按规范进行设计。3)设计时缺乏对软基处理的了解,基地设计不合理。4)桥头的衔接处的排水设计不够合理,路面水渗入路基,使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造成桥头路基下沉。 1.2土质不良引起沉陷 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有时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软土。此类土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受破坏,强度便显著降低,桥头路基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基沉陷,路面随之变形,从而出现跳车。结构的差异性,由于桥台和路面的刚度差异性,引起结构的沉降,由于桥台通常采用刚性很大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或岩石材料砌筑而成,有较大刚度;而与桥台相连的路面,其刚度比桥台刚度小。而刚度不相同的路面在跳车处所产生的振动效果不一样,刚度较小的材料对能量的吸收更大,这使得桥台与道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由刚度差引起的能量吸收大小的不同,也是导致跳车现象的原因之一。 1.3施工原因 施工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1)台背回填施工压实不够,压实机具未按设计要求压实靠近台背的填料,使得填料颗粒间孔隙率较高,在自身重力和车辆荷载的持续作用下,压缩沉降增大,造成跳车。2)施工管理不当,施工单位为压缩工期,尤其是在软基处理的问题上,在路堤沉降没有完全稳定、沉降速率还较大时就提前铺筑路面,导致跳车发生。3)施工人员素质较差,对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如弹簧、起皮、松散等)未做及时处理。 2防止桥头跳车的技术措施 2.1地基处理 淤泥质地基。对于高等级公路工程的软基处理,通常采用砂袋砂井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换土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等。但实践表明,以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效果最佳。根据经验推算,12m厚的淤泥层,若不采取任何加固处理措施,在5m填土高度的条件下,其100年的沉降量才达到1.7m。若采用塑料排水板法时,欲达到同样的沉降量,当塑料排水板呈等边三角形布设,板间间距(板距)为1.8m时,只需10个月,当板距为1.2m时,仅需4个月。含水量大的粘性土。对于含水量和孔隙比均较大、且含有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可进行换土处理。换土深度视软层厚度而定。对于一般性粘土,可进行开挖翻晒。当填土高度不大于4m时,开挖深度取O.6m;当填土高度较大时,开挖深度可大于lm。土质晒到最佳含水量时,再回填密实。回填土的上层则留出60cm的厚度用石灰土填实。如遇雨季施工不能晒干时,则全部用石灰土。在路基底下有了这一层石灰土后,便形成一个渐变带,可以避免沉降的突变。 2.2路基处理 填料选择。首先应选择强度高、压实快、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卵砾土、碎石土、中粗砂以及强度较高的工业废碴等。为了改善填土的密实性,应设计好相应的级配。在通常情况下、透水性填料的填筑长度(沿纵向)在基底处不少于2m,并按1:1设置斜坡或作成阶梯状,保证在顶面的填筑长度与搭板长度相对应。设置横向泄水管或盲沟。在基底上填筑横坡为3%~4%的粘土土拱,并进行夯实,然后在土拱上挖一条双向放坡的地沟。地沟断面尺寸一般可取(40~6O)×(30~50)cm,然后在台背后全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例如油毡或尼龙薄膜材料,再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塑料管的直径不小于10cm。其上的小孔孔径为5mm,布成梅花形,间距约10cm。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或桥头锥坡以外。最后在塑料管四周填筑上述的透水性材料。若采用盲沟时,设置方法与此相同,仅取消其中的塑料管,而用大粒径的碎石填筑地沟,并用土工布包裹盲沟的出口和作必要的处理。桥梁两端路堤进行强夯处理。对于台背不易被压路机碾压的“死角”,应采用强夯处理方法,保证填土的密实和加速压缩过程。强夯机宜采用重100kN的夯锤,其提升高度一般为6m~8m,即夯击能量为600kN?m~800kN?m,夯锤面积为3.5m2,夯击影响深度约为5m~10m。对于台背和耳墙附近,夯锤提升高度取2m~3m,但锤击次数需要增多,并注意不要损坏桥台。设置桥头搭板和埋板。设置桥头搭板的目的是将台堤衔接处突变的错台高差分散到搭板的两端,这样处理以后,对于原路面的纵坡只增加某个微小增量,从而可以改善桥头行车条件,因此是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 2.3台后填料选择及压实

桥头跳车处理施工方案

桥头跳车处理施工方案 桥头跳车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部分路段桥头出现跳车现象,影响行车舒适度,为保证路面平整度,特制定桥头跳车处理方案。 工程内容有:定位测量、铣刨、清槽、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摊铺沥青砼面层、碾压等。 二、施工工艺 保通定位测量铣刨切割清槽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架设基准钢线沥青砼拌和运输摊铺沥青砼面层碾压接缝开放交通。 1、保通:采用渠划作业面作业,先封闭超车道、行车道进行施工,施工宽度定为6.5米,再封闭行车道、紧急停车道施工,施工宽度为6米。同车道两作业面距离不小于2km。作业区的施工标志、标牌的摆设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设置,作业区内设专业保通人员,并设专人打小红旗引导过往车辆通行。 2、定位测量:用水准仪测量桥头路面标高,确定处理长度和深度。 3、铣刨切割: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铣刨作业,铣刨废料运出场外,不得遗弃倾倒入边坡中,铣刨不到位的用切割机切割后人工清理,铣刨处理后应使槽四壁垂直。 先铣刨全超车道和半幅行车道,铣刨宽度定为6.6m。待上行两个收费站之间需处理的桥头半幅全部铣刨摊铺完毕后再转到下行施工。 铣刨深度的确定: ①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最大高差小于7cm时一次性铣刨摊铺,铣刨深度为5cm。 ②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最大高差大于7cm时分两层铣刨摊铺,第一次铣刨深度为高差

最大值-5cm,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二次摊铺后高程 5cm 第一次摊铺后高程深度大于7cm 4、清槽:铣刨后即可进行槽内清理工作,槽四壁要用钢刷清除浮灰,槽底清理要彻底干净,不遗留松散、夹层,最后用鼓风机吹净槽内灰尘。 5、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喷洒粘层油,槽壁四周刷粘层油。喷洒0.3~0.5kg/m2粘层沥青。喷刷乳化沥青粘层油之前,必须把坑槽四壁彻底清理干净且保证槽内干燥。 6、架设基准钢线: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根据高程测量结果架设基准钢线。先摊铺超车道和行车道半幅,钢丝架设紧挨路缘石,摊铺机沿钢丝摊铺时离路缘石25cm位置开始摊铺,遗留的宽25cm待摊铺机走过去后用人工铲料补齐。处理剩余半幅时路侧架设钢丝同上,路中线按新摊铺的高程为控制线。 7、沥青砼拌和:根据确定的生产标准配合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每盘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得超过72h,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8、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要使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混合料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可污染路面的赃物,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摊铺。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 300mm处停住,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桥头跳车判断及处理方法

桥头跳车判断及处治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高速公路运营期间桥头跳车的判断方法及处治措施,根据桥头跳车形成的原因,分析量化判断依据及制定合理处治方法,并对得出的方法在工程实例中进行验证,总结其在应用过程中优缺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判断方法处治措施 一、概述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是公路建设完成交付使用后,管理及养护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公路运营时间增加,桥头跳车病害逐步加剧,致使管理部门每年在制定路面病害专项养护项目中均需投入相当数量资金对桥头跳车病害进行处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又影响高速公路形象。由于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桥头跳车判断及处治方法的相关规范要求,因此各地区高速公路管理及养护部门应根据自身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制定经济、合理、可行的判断及处治措施,对提高公路运行质量及降低工程造价有着重要意义。 二、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公路项目建设期间的桥头台背地基处理方式及填料类型选择不合理,造成路堤压实度不足,经过数年工后沉降,桥梁结构物与两侧路堤产生较大沉降差,致使路面纵坡在桥头位置处发生突变,当车辆以一定速度通过时产生较大离心力而在纵坡突变处产生突跳、颠簸。 三、桥头跳车产生的危害 因路堤沉降差异引起的桥头跳车会使车辆以较高速度通过桥涵结构物时产生跳动、冲击,对桥涵及路面结构产生附加冲击荷载,影响结构物及车辆的使用寿命。并致使行车产生不适感,严重时造成交通事故。 四、桥头跳车初步判断及测量方法 因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规范及标准对桥头跳车的判定及处理进行指导、说明,下面以本人所参与的工程实例加以叙述。笔者曾于2011年参与XX高速公路2011年度路面病害专项养护勘察设计项目,工程路线全长公里,桥涵、通道近200座。项目中对桥头跳车判断过程及方法如下: 1、首先采用GPS-PPK连续测量的方式采集全线地面高程,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得出地面 线纵断面线形,并结合原设计纵断面线形拟合,可以显示出桥梁位置处较两侧均匀沉降后的路基地面线明显突出,根据量值的大小进行记录排序,初步挑选可能出现跳车现象的桥梁。 2、乘车感受:对初步挑选的可能存在跳车的桥梁以100Km/h的时速进行乘车感受、筛选, 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跳车现象的桥梁。 3、水准测量:根据上步判定的结果,对具体位置的桥梁进行水准测量。测量要求为:以桥 台位置处分界,桥长大于20m时,桥上测量长度不小于20m,桥长小于20m时,测桥梁全长,桥梁外侧测量长度均不小于100m,测点间均为,为保证人员安全,测量位置为行车道外边缘线为准。 五、桥头跳车的量化判定 因路基沉降可近似为连续均匀,即道路竣工2-3年时间后,路基沉降几乎全部完成,沉降后的地面线应为一条与原设计近似上下平行的平滑线形,而桥涵通道等结构物沉降较小,其沉降量与路基相比可忽略不计,因此桥面处实测地面线应为明显的“凸”起部分,如下图所示: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1.选用优良填料 台背回填宜选择内摩擦角大、强度高、可压缩性小、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岩渣、砾石、砂砾等,并要求填料级配适当。东城大道台背填料选用砂砾填筑,其有利于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排到路基外,避免雨水浸泡危害,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压实性能,使回填达到密实度要求。 2.优化施工流程、严格执行验收程序 2.1基底处理 ①如原基底有水,须先行排水,并在回填区外做好防排水措施,保证施工作业区内无水作业。 ②清除原地基的腐殖土、有机物残渣、草皮等。 ③如原基底压实度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须采取压实措施以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2分层回填 台背回填前在桥台后方按照每15cm一层标记出刻度线。回填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每层表面平整,形成与路基相应的路拱。当桥台台背回填高度大于5m时,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在原地面和台背顶部各增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应垂直于路线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O厘米,四角固定牢固。碾压宜采用振动压路机先进行

稳压,然后低振2遍,最后静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碾压时在桥台附近应保留0.5m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内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并注意防止任何可能对结构物的损坏,直到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2.3试验检测 台背回填严格按照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进行施工,控制每天填筑不超过4层,压实度按照每50m2一个点的频率进行检测,不足50m2时至少检测一点,压实度标准为96%以上或者沉降差在2mm以内,严格控制施工程序,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锥、护坡 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桥梁施工以桥台为主,先进行桥台施工,及 时台背回填,桥台台背和锥、护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尽量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锥、护坡开裂破坏,充分利用重型机械碾压密实。4.合理设置枕梁和钢筋混凝土搭板 搭板施工宜在台背回填一段时间后,使其自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进行施工。桥头搭板和枕梁的合理设置可以使在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至刚性桥台上。减少跳车现象的发生。桥头搭板的宽度与桥面行车道宽度相等,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我标段采用6~8m。搭板均采用就地浇筑的施工方式,其下承层设置18cm厚C15混凝土基层,搭板按照三段式设置,搭板厚35cm厚,板与板之间采用Φ22横向拉杆连接。搭板的近台端搁置在桥台背墙牛腿上,并与预埋在牛腿上的Φ16mm钢筋浇筑成一体,以免下滑。搭板

预防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头跳车减少工程病害的措施

预防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头跳车减少工程病害的措施 摘要: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 现象,本文针对目前公路桥梁过渡段桥头跳车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桥头跳车的病害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桥头跳车;原因;预防措施 abstract: trip due to road bridge expansion joints (the bridge approach road) and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and expansion joints failure and make the road cause vehicle longitudinal slope appeared step by generated when jumping phenomenon, the transition section of highway bridge, this paper analyzes reasons for vehicle bump, the car bump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vehicle dumpping; the reason;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在公路建设中,桥头出现的跳车现象,已成为高速公路的多发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是目前软土地区修筑高速公路的难题之一,也是公路修筑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不仅使得行车的不舒适感大为增加,而且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

桥头跳车治理及FH市有关案例

桥头跳车治理及****市有关案例
桥头跳车是指桥头构造物与引道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差异 沉降,使得路面形成台阶式显著纵坡变化,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这 一段产生颠簸跳跃现象。这种现象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 载,使司机和乖客感到颠簸不适,严重的可导致交通事故。另外在半 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处、不同地基处理方法路段等处也是差异沉降 容易产生的地方。 一、 桥头跳车成因分析 1、是难以绝对避免的客观存现象。 1) 、原公路桥涵规范中规定,墩台均匀总沉降量容许值为 2√L 厘米,L 为相邻墩台最小跨径长度,以米计,跨径小于 25 米时仍以 25 米计算(现行规范规定的是相邻墩台间不均匀沉降差值,不应使 桥面形成大于 0.2%的附加纵坡) 。以 25 米跨径的简支梁为例,该桥 台的工后容许沉降为 10 厘米。而在实际的公路桥涵建设中,简支梁 桩基桥台的设计容许沉降量比规范中要小得多, 通常桩基桥台的容许 沉降量为 3 厘米左右。同时在现行的《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 规范》 (JTG/T D31-02-2013)中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工后容 许沉降为:桥台与路堤相邻处小于等于 10 厘米;涵洞箱型通道处及 过渡段小于等于 20 厘米;一般路段小于等于 30 米厘米。 从规范的规定上可以看出, 桩基桥台的轻微沉降要比软土地基路 堤的工后沉降小得多。 2) 、由于客观原因桥头段路堤填筑比一般路段要高,其产生的基
1

底附加应力相对就大,从而引起的地基沉降会比一般路段的沉降更 多。 3) 、地基本身和台后填料本身含有水分,存在孔隙。施工中无论 采用什么措施、采用何种填料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填料颗粒间的空隙。 在填料自身及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基填料、地基逐渐被压缩, 在通车好多年后工后沉降依然会存在。 在设计施工均无偏差的情况下, 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沉降差造成 了桥头跳车。 2、设计、施工中对软弱地基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或者为了节 约造价未作处理。 地基土质不良引起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此类土一般都具 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一旦受 到扰动,强度便显著降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沉陷、路 面变形。如果在设计及施工中没有进行必要的设计或者设计不完善、 不合理,工后沉降大于允许沉降值,出现跳车的现象往往比较严重。 ****软土分布大面积分布 一般在****平原一带, ****东北 部, ****主, 以及一些沿海滩涂。 一般来说, 浙江地区的软土属于 比较典型的软土, 力学性质属于 最差的一类。 在上述地区, 桥头 跳车是最多的。如****等。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