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验论、唯理论习题1

经验论、唯理论习题1

经验论、唯理论习题1
经验论、唯理论习题1

一、填空题

1、宗教改革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由于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而宽容精神则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和民主的温床,实际上自由精神的开创、民主政治的崛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别是由三个不同的宗教改革共同完成的它们分别是、、。

2、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学的目的或目标就是利用已有知识“”

3、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

的物体,分为和人造物体两类。

4、托马斯·霍布斯认为是物体唯一的本质属性

5、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是“”

6、洛克认为经验包括感觉和反省,二者构成了一切观念的来源,其中

感觉是对;反省是对的经验

7、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三权分立的思想,三权分别指

、、。

8、洛克的主张使他成为英国的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

9、自然神论之父是。

10、培根四假象说的假象分别指、、、

11、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共同点是都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都关注

知识,通过追寻建立思维与客观的统一性,来认识客观存在。

12、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表法是指、、。

13、穆勒五法中分别是、、、

、。

14、洛克的两种观念是指、

15、洛克的两种性质是指、

16、约翰·洛克的知识的三个等级、、、

17、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共同点是都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都关注

知识,通过追寻建立思维与客观的统一性,来认识客观存在。

18、经验论和唯理论在方法上的区别是经验论强调,唯理论强调

19、经验论和唯理论出发点不同经验论从出发,唯理论从与生俱来的,

出发

20、经验论和唯理论理论困境分别是:经验论的原则推到极端导致论,唯理论的原则推到极端导致论

21、培根的四假象说分别指、、、。

22、笛卡尔的绝对实体是指,相对实体指、。

23、物质实体的唯一本质属性是,遵循自然规律而运动;

24、精神实体的唯一本质属性是,根据自由意志而活动。

25、心物二元论面临着一个困难,即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笛卡尔提出了身心交感说。

26、笛卡尔用理论反对古代原子论者的“空虚空间”理论。

27、对笛卡尔的身心交感的问题,伽桑狄通过把笛卡尔的二元论推向了唯物主义;马勒布朗士通过把笛卡尔的二元论推向了唯心主义。

28、斯宾诺莎的三类知识分别指:,理性知识,。

29、斯宾诺莎认为直观知识即,构成推理的前提或公理。

30、斯宾诺莎认为真理的内在标志:。

31、斯宾诺莎认为真理的外在标志:。

32、休谟认为因果性是“”

33、构成了自然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重要中介

二、名词解释

1、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表法

2、穆勒五法

3、“白板说”

4、洛克的两种观念

5、洛克的两种性质

6、“名义本质”

7、自然神论

8、斯宾诺莎的实体

9、斯宾诺莎的属性

10、斯宾诺莎的样式

11、身心平行论

12、单子

13、“有纹络的大理石”

三、简答

1、简要回答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异同。

2、简要回答弗兰西斯·培根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3、简要回答托马斯·霍布斯对哲学的定义

4、简述托马斯·霍布斯对实体与偶性的看法

5、简述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表达的主要思想

6、简述约翰·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7、简述约翰·洛克的两种实体

8、简述约翰·洛克的知识的三个等级

9、简述自然神论的基本思想

10、简述“我思故我在”

11、笛卡尔是如何对观念分类的

12、简述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

13、笛卡尔对物质和精神的看法是什么?

14、试论述笛卡尔的普遍怀疑

15、单子的特点

16、简述存在即被感知的含义

17、简述西方哲学史上四种典型的怀疑主义的类型

四、论述

1、试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

2、试述托马斯·霍布斯的机械论哲学

提示:以下内容需要根据笔记和教材展开

1、霍布斯将物体分为两类;

2、霍布斯定义了物体的偶性,偶性有两类;

3、霍布斯考察了物体的运动,他把运动看成;

4、霍布斯讨论了空间与时间

5、因此霍布斯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是一门从结果求原因或从原因求结果的推理的学问

6、笛卡尔是如何论述上帝存在的及其意义是什么?

7、试论述伽桑狄对笛卡尔身心交感说的批判。

8、是论述休谟对因果性的看法

五、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都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都关注普遍的、必然性的知识,通过追寻建立思维与客观的统一性,来认识客观存在。

B经验论从经验开始,强调演绎; 唯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强调归纳C经验论认为知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唯理论则认为知识只能来自于天赋的观念

D经验论的原则推到极端,导致独断论;唯理论的原则推到极端,导致知识的无限扩大

2、下列属于经验论者的有()

①斯宾诺莎、②霍布斯、③莱布尼茨、④贝克莱、⑤洛克、⑥弗兰西斯·培根、⑦休谟、⑧笛卡尔、⑨伽桑狄、⑩马勒伯朗士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⑩

D①②③④⑨

3、培根认为“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里抽出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关于这句话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句话是说真正的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而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认识

B既采集、又整理用到的方法是科学归纳法

C培根用蜜蜂的采集工作来比喻对感性材料的收集

D 培根用蜜蜂的整理工作来比喻用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整理材料的过程

4、在西方哲学史中我们谈论有关知识论的两种对立的思想可以把他们分为()

A唯理论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 经验论

5、有关英国自然神论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神论是17—18实际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普遍信仰的一种宗教形式。

B基督教的首要之义就是道德,基督事迹的全部意义就是在于道德启示

C上帝的本质是理性,这理性体现上帝所创造的自然界中,表现为普遍必然性的自然规律

D 霍布斯、洛克、牛顿和培根都是自然神论的代表

6、对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理解正确的是()

A笛卡尔也把普遍怀疑当作整个唯理论哲学的出发点

B怀疑是目的,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C怀疑的标准是“清楚明白”的理性

D 怀疑的范围包括思想领域、实践生活领域

7、笛卡尔论证上帝的存在目的在于通过上帝存在()

A超越自身

B 恢复内部世界实在性

C 恢复外在世界实在性

D 确定普遍怀疑的确定性

8、笛卡尔认为下列哪一项是不可怀疑的()

A感官本身

B 上帝

C 几何学

D 怀疑本身

9、17世纪修思想界流行的普遍方法是()

A机械论

B 唯物主义

C 怀疑主义

D几何学

10、笛卡尔按照把观念分为三类()

A观念的内容

B观念的形式

C观念的来源

D观念的作用

11、下列有关斯宾诺莎说法正确的是()

A斯宾诺莎用“自然”、“神”取代了笛卡尔的“我思”,作为其哲学的起点。

B斯宾诺莎所提出的泛神论构成了自然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重要中介

C斯宾诺莎认为真正清楚明白的“公理”是“神”的观念

D 怀疑的范围包括思想领域、实践生活领域

12、斯宾诺莎哲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是()

A观念、自然、实体

B 神、实体、属性

C 思维、广延、心灵

D 实体、属性、样式

13、斯宾诺莎的知识包含()

A想象或意见

B 理性知识

C直观知识

D 经验知识

14、“一般哲学家是从被创造的事物开始,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我则从神开始”是以下哪位哲学家说的()

A培根

B 斯宾诺莎

C笛卡尔

D 莱布尼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理的外在标志:清楚、明白、恰当。

B真理的内在标志:“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C“符合论”的基础是经验论,而非身心平行论。

D认识论上观念与对象之间的符合,是以本体论上观念秩序与事物秩序之间的先验同一性为基础的。

16、以下属于贝克莱著作的是()

A《人类知识原理》

B《人类理智论》

C《人类理智新论》

D《哲学原理》

17、按照洛克的经验论来看,事物的长宽高、形相和运动属于()

A第一性质

B第二性质

C第三性质

D第四性质

18、按照贝克莱的经验论来看,事物的长宽高、形相和运动属于()

A第一性质

B第二性质

C第三性质

D第四性质

19、“世界甚至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0是谁说的()A笛卡尔

B斯宾诺莎

C培根

D莱布尼茨

20、单子论的特征不包括()

A单纯性

B自因性

C单一性

D精神性

21、单子论是谁提出的()

A斯宾诺莎

B莱布尼茨

C贝克莱

D约翰·洛克

经验论和唯理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应真正做到全面地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必须从它们得以产生历史背景入手,在分析它们之间共同点以及分歧之后,还应该细致地分析它们各自本体论归宿,同时,正确认识它们历史地位,从而还原其本来历史面目。 过去我们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认识,通常都是局限于认识论范围之内,而且更多地是谈论它们之间分歧,例如在我们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就把其表述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重

07经验论和唯理论

07经验论和唯理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一反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正 统观念,重新恢复了自然与人在哲学中的地位。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从文艺复兴时期热情的躁动走向深沉的哲学思考,开始以理性为基础去面对大宇宙和小宇宙,于是形成了完全属于近代欧洲的崭新的哲学。这是西方哲学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如培根、笛卡尔、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巴克莱和休谟等,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社会政治学说体系。这种新的哲学一开始就与新兴的自然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哲学家们要求认识自然、控制自然,从而为人类自身谋福利,他们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要做" 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 等等的口号。与此相关,认识论问题成为这个时期哲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有人说这个时期的哲学从古代以研究客体和本体论为中心转向了以研究主体和认识论为中心。尽管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它多少反映了这个时期哲学的某些特点。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哲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亦即经验论(empiricism )和唯理论(rati〇nalism)。①两者的理论分①ratbnaiism通常译为"唯理论",但是这个"唯"字过于极端,并

不符合这_哲学派别的实际情况,译成"理性论"可能更合适一些。但是另一方面,经验论者也并不是不讲理性,因为理性主义实际上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所以, 在作了这一说明之后,我们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仍然沿用"唯理论"这个译名。歧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问题。一般说来经验论者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_切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唯理论者则主张认识来源于天赋观念,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其次是真理的标准问题。一般说来,经验论者认为,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能够与认识对象相符合,至少可以被还原为经验;而唯理论者则认为,知识的真理性乃在于清楚明白、无可怀疑,亦即具有自明性和不矛盾性。最后是认识的方法问题。_般说来,经验论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经验的归纳方法,而唯理论者则主张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理性的演绎方法,推导出结论。我们之所以在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分歧时反复强调"―般说来",是因为实际上既不存在"纯梓的"经验论者,也不存在"纯梓的"唯理论者,哲学家们的思想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例如经验论者的思想中有唯理论的因素,唯理论者的思想中也带有经验论的痕迹。另外,这一时期的哲学家虽然有派别之争,但是他们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更何况他们还有共同的对手,那就是尽管已经衰败但却仍然不肯自行

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摘要: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感性经验可靠;唯理论却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二者沿着各自的方向最终走向了各自的终结。而康德哲学从主客体统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角度出发,去讨论认识论的问题。对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的矛盾作出了调和。 关键词:经验论唯理论认识论康的哲学的调和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由刚开始的对世界本体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发展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哲学的发展呈现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一时期主要包含两个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但经验论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 认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只有感性经验可靠, 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主义者明确地强调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承认知识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不承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飞跃, 表现了经验论的片面性。与此相反, 唯理论则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不承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认为只 有理性靠得住, 贬低感性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唯理论者对经验论提出反驳, 但是他们自己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人的感觉经验和动物的感觉经验等同起来, 完全予以排斥,从而认为人的正确认识只来自理性自身。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 使理性认识变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也表现了唯理论的片面性。随着两种理论各自走向终结,康德的批判理论对其做出了调和。 1.经验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特点 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J.洛克、G.贝克莱和D.休谟。 1.1洛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位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极深远影响的哲学家,他就是洛克。洛克是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路线, 着重研究认识学说, “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 [1] , 使唯物主义经验论更加系统化了。同时, 由于经验论哲学内在矛盾的发展, 开始出现了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转化的迹象。 洛克是从认识的来源展开它的学说的。他首先批判了天赋观念。批判了天赋观念的“普遍同意论”和天赋观念的“普遍具有论”。认为认识来自经验。提出了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 人的认识是一块洁白无瑕、光滑待刻的“白板”, 还是有着一定能动性的有机体?洛克认为, 从观念的来源看, 心灵的初始状态象一块“白板”, 在它上面没有一切观念和标记, 人的一切知识皆建立在经验之上并最终来源于经验。但从观念知识的形成来看, 认识主体的确具有某种先天的能力, 它是观念、知识生成的必要条件。[2]洛克说:“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 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 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3]也就是说, 知识从起源上看, 心灵如白板, 面对对象, 接受感觉印象, 构成知识的质料; 知识从构成上看, 则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的主要思想:经验论认为一切真知起源于感觉经验,唯物论认为一切真知来源于物质的世界。经验论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而还“处在收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又需要哲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随之也就产生了两种认识论:一部分人注重力学的实验和经院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论,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等。另一部分人则注重数学的理性演绎法并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不能科学的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逻辑的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 经验论的优点: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 经验论的缺点:经验论只承认逻辑的和数学的命题是先天必然真理,他们把综合命题等同于后天的偶然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所以,他们持极端唯名论的观点,根本否认抽象,否认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康德提出了一些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的假设。康德将科学认作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并且确认它起始并同步于人的经验。然而,康德又认为人类经验的形成必然地带有人类心灵的自在特征。正是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科学所研究的有规则的现象。于是,最终的真正知识——科学就能立足于在心灵中先天具备、因而也就先于经验而存在、同时又获得理性证实的基础之上。康德把这种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 唯理论的主要思想:唯理论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认为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上升为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具有真理性,但否认认识源于经验的倾向则导向唯心主义。笛卡尔的唯理论观点一方面受到当时英国的T.霍布斯和法国的P.伽森狄等唯物主义经验论者的驳斥和诘难,其“天赋观念”学说及其唯理论的观点更受到稍后的英国经验论主要代表J.洛克的系统批驳;另一方面又受到许多人的拥护和追随,形成了笛卡尔学派。马勒布朗士等人进一步肯定心物都在上帝之中;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实体,广延与思想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这种观点继承和发扬了笛卡尔的唯理论思想,但把它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认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即“实体”及其“属性”、“样式”,即是整个自然界。 唯理论的优点:唯理论又称理性主义。一种认为唯有理性才可靠、片面强调理性认识作用的哲学学说。唯理论与经验论相对立,它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

经验论和唯理论

2004年10月11日 第六章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一节早期资产阶级哲学的基本内容和一般特点 一、历史背景:近代哲学是继古代哲学和中古哲学之后,西方哲学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按照西方学术界一般的划分方法,近代哲学从17世纪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后是“当代哲学”(现代哲学)。习惯上划分19末20初称为“近代哲学”。近代哲学是在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变革中形成的,它不仅是朝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 时代的基本特征: 1、“世界的发现”(地理大发现):15末16初新的航路的发现和新大陆的发现,一面促进了欧洲工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速度提高,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终于摆脱了中世纪那种狭义的地域观念,人们的眼界扩展到世界性的范围,在欧洲人面前出现一个充满了新奇事物及充满魅力的广阔天地。 2、“人的发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改革的内在性原则将人们的思想目光从天国拉回了人间,从神转向了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近代哲学的思想准备,也是西方哲学从中古哲学走向近代哲学的过渡阶段。 3、“科学的发现”:这个时期正是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树立了理性的权威,而且为哲学提供了思想的材料和内容,为哲学解释和说明自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人们不再用神学的态度及语言来看待、解释自然了。 二、近代哲学与希腊基督教哲学的比较: (一)相互交融的产物:希腊哲学关注与现实生活,其基本精神是人文主义、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基督教哲学所关心的则是理性与信仰的调和,它开辟了一个超经验的精神世界,并把哲学的思辨统统贡献给这个超凡的精神领域。近代哲学一方面继承了希腊哲学的精神,注重知识,发展科学,以自然为认识的对象,确立了理性的权威;另一方面亦继承了基督教哲学的内在精神,同样关注那个超验的精神世界(伟大的两栖动物)。 (二)不同性质的哲学状态:希近比较1、希腊哲学以朴素直观为其基本特征,而近代哲学是“反思的”,它以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特征;2、希腊哲学虽崇尚知识,确立了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但缺少自然科学的支持及认识论的深入研究。近代哲学是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它的科学精神有其坚实的基础。3、自然观的不同——希腊哲学视野中的自然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的整体存在,自然是神圣的,只认识它而不改造它。而近代哲学中的自然是一个机械的、非生命的自然,对它进行分解成部分加以研究。认识又改造它,人从自然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基近比较近代哲学以理性主义为其基本特征,与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同的。经院哲学尤其是唯实论的思想可称为理性主义,但是一种以神学为最高权威、教义为研究对象、抽象空洞烦琐思辨的理性主义。近代哲学以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因而有丰富思想内容和基础知识的理性主义。在前者的基础上重建理性的权威及哲学的基础。 三、近代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最初表现为理性与经验的矛盾,出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继而展开为主体与客体、知识与对象、理想与现实、自由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经验论者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霍布斯:《论物体》,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0页)“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人类理解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在经验论者看来,一切观念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全部观念都可以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凡在理性中的东西,都存在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凡是在感性内容中找不到的东西,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超出人的理性之外的;思维的理解作用,只能是基于感觉的观念去表现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与经验主义相反,唯理主义者则以不同的形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儿提出,观念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天赋的”数学、逻辑、宗教、伦理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观念和原则,其二是从“外面”得来的,如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其三是“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观念如飞马、美人鱼之类。对于这三种情况,笛卡儿认为,“外面”得来的观念与“臆造的”观念一样,都是没有真理性的,而只有“从我自己的本性得来的”一般观念才具有真理性。这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是“天赋的”。莱布尼兹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他还尖刻地把经验论者说成是像牲畜一样“纯粹凭经验,只是靠例子来指导自己”,因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存在。“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捕获禽兽,单纯的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容易犯错误,便是这个缘故”。(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03页)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第60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同上,第61页)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人们通常总是从“经验”出发去看待认识的来源问题,因而往往简单化地断言经验论是对的而唯理论是错的,并没有去反思感性与理性的复杂关系。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对于这个“前提”,作为经验论的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尝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 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 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 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 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应真正做到全面地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必须从它们得以产生历史背景入手,在分析它们之间共同点以及分歧之后,还应该细致地分析它们各自本体论归宿,同时,正确认识它们历史地位,从而还原其本来历史面目。 过去我们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认识,通常都是局限于认识论范围之内,而且更多地是谈论它们之间分歧,例如在我们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就把其表述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重应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相反,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重应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为理性认识。”①这种过于简单化论述显然不利于我们客观、全面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 (一)应客观准确地评价一种哲学理论,必须把它放到其产生整个哲学发展历史图景中去,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认识也不能例外。 从哲学自身发展过程来看,近代以前欧洲哲学史,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主应地都是关于主体之外客体认识,那时人们关心是世界“始基”或“本原”问题。经过曲折发展之后,“人们认识到应真正认识客体,不仅应研究客体,而且还应研究主体。对主体方面研究就产生了近代所谓认识论。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②从历史发展来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之所以在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是有着深刻时代背景。 西欧经过了所谓“中世纪冬眠”之后,人们理性开始复苏了。范围广大、影响深远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旗帜,开创了欧洲近代历史。文艺复兴运动最伟大功绩之一,就是把人理性从长期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而人类理性一旦获得了解放,去除了禁锢,立刻便焕发出夺目光彩,这种光彩就闪现在从哥白尼到牛顿之间一系列自然科学成就中,真正近代意义上自然科学诞生了。随着人

唯理论与经验论

唯理论与经验论 摘要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辩不仅在西方哲学史中意义重大,同样对于心理学这门研究精神意识,以及人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基本观点、区别与联系,浅析了历史上人们对人的知识是来源于先天和推理,还是来源于后天经验这一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问题的争论。关键词:心理学史哲学经验论唯理论 1引言 人是怎么认识事物,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是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一直探究的问题,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贯穿着哲学史,同样作为脱胎于哲学的心理学,这个问题也同样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最具代表性同样也最具矛盾性的就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了。 2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基本观点 2.1唯理论 唯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认为,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和天赋知识,或存在着虽非生而有之但决不依赖任何经验的先天概念、范畴和先天知识。持这种观点比较早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柏拉图对话集里就曾记载过苏格拉底与一个从来没有受过教育的牧童之间的对话。牧童从来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苏格拉底通过唤起他的回忆,让这个牧童学会了现在看来只有初中才会学到的几何计算方式。然后苏格拉底对其他在旁边听他们对话的人说,你看,我并没有教他什么东西,全部是他自己在回忆,可见,这些几何知识早就蕴藏在他的脑袋里,我们的学习与教育,只是通过唤醒他对已有的知识的回忆而已。 2.2经验论 经验论。经验论是与先验论或者唯理论相对应的。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认识知识是人后天习得的。经验可分为两种: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前者即是感觉,后者即是内省。一切

唯理论与经验论述评

唯理论与经验论述评 秦艳芬2007214071 唯理论和经验论是近代西方的两个主要认识论思潮,共同构成西方认识论哲学,是西方近代精神的精华。 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中世纪黑暗和文思复兴热情的躁动的欧洲人,开始以理性为基础去面对大宇宙和小宇宙,于是形成了完全属于近代欧洲的崭新的哲学。人们认识到要真正认识客体,不仅要研究客体,而且还要研究主体,对主体方面的研究就产生了近代所谓的认识论。当哲学的视角转向人的认识世界时,人类认识本身的矛盾便突现出来,成为哲学讨论的主题。 经验论哲学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英国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宽松、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实验科学的盛行、培根的经验主义传统等因素,最终导致了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产生。 欧洲大陆各国受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的影响较小,自然科学研究中又推崇数学上的理性演绎法,这样,大陆各国就继承了实在论传统,更注重一般的实在性,认为感觉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演绎才可能获得真理,这也就产生了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作为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知识来源问题,也就是有无“天赋观念”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认为“我们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是导源于经验”。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方式肯定“天赋观念”。这里所说知识,指是带有普遍必然性原理,亦即科学知识或真理。二者分歧并不是经验论只承认感觉经验作用而否认理性思维作用,唯理论只承认理性思维作用而否认感觉经验作用。 其次,关于认识方法或逻辑问题。经验论推崇归纳法,唯理论则推崇演绎法。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培根从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而形成他的“新工具”的归纳逻辑。他指出,正如现有的科学不能帮我们找出新事物,现有的逻辑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出新科学。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这种新的演绎逻辑或演绎方法的基本规则是: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第三,关于认识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问题。经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或心灵没有给予应有周密细致地对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试比较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异同 [摘要]: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本文论述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区别和对立方面、各自的局限性、发展结果和相互论争历史意义。 [关键词]:认识论经验论唯理论历史背景区别局限性发展结果历史意义 人类认识论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发生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近代西方哲学公开高举理性精神的大旗,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注重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重心由本体论和心灵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化。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西方哲学重心向认识论的转化 经过了所谓“中世纪的冬眠”之后,西欧人们的理性开始复苏了。15-16世纪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的旗帜,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开创了欧洲近代的哲学历史。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哲学逐步开始摆脱“神学的脾女”的地位,以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己任。哲学的独立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哲学的独立,二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使科学和哲学真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处在搜集材料的阶段,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向哲学提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的要求,从哲学本身来讲,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问题。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近代认识论是以研究人、人的认识能力、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心内容、崇尚人的理性的哲学,它本身就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不仅是资产阶级促进自然科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使得认识论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中显得非常突出。 总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所决定的,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T.霍布斯、J.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经验论观点: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不能科学的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逻辑的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 唯理论观点:唯理论把理性直觉和理性演绎看作真理性认识的来源,认为“精神直觉和演绎,就不能获得科学知识”,它强调理性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这使其实际上没能科学的解释知识体系的来源问题;而把知识体系建立在纯粹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必然使知识体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三、经验论与唯理论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的比较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17世纪就是哲学与科学兴盛的时代;在此一时期,许多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尔、莱布尼兹等)同时也是科学家。 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使他们在认识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普遍运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二是对各种观察材料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和理性分析、推理的方法。 而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起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这是「外在的经验」。而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这种哲学产生于对理性自我的反省,这是「在的经验」。 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亦即,17-18世纪的西欧哲学,其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知识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差异: 休谟的不可知论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莱布尼兹的独断论则直接把思维等同存在。直到康德至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才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辩证综合。

经验论哲学 一、早期的经验论 产生于17世界的英国,因应当时科学之兴盛而产生的思想潮流。 (一)培根→知识即力量、四假象说、科学归纳法、双重真理 1.经验论哲学的开创者;根据科学的实验精神,首先建立了经验归纳法。 2.他强调科学知识必须以自然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 起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形式或规律的认识。 3.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 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 4.他的名言:「知识即力量」;认为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 的力量。此一主,成为近代科学理性冲破蒙昧的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吶喊。 5.四假象说:培根认为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 思想偏见所遮蔽,因此,无法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 (1)族类的假象:亦即,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 曲。 (2)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导致了认识的偏差。 (3)市场的假象:这是由于语词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亦即,人们相互之间如果使用的概念不当,就会造成理解力方面得障碍。 (4)剧场的假象:它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的哲学体系之盲目信仰,丧失了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6.科学归纳法:强调把握单纯现象背后的本质性联系,寻找事物的形式; 其目的就是为了从若干个别事例中发现普遍的因果规律。 7.双重真理:认为从理性的自然之光中得出的「哲学真理」可以与神意启

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斗争

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斗争 摘要: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社会政治哲学上引起了一股思潮,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在西欧历史上已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在这时期里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对于解放人类思想、挖掘人的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给人类的认识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主从三方面(关于知识来源、认识的方法、认识的可靠性问题)浅析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主要分歧。 关键词:经验论唯理论感觉经验理性知识 近代西方经验论和唯理论对立的形成源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不同的认识倾向。近代认识论一开始就表现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倾向,而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认识论的理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而经验论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认识论的理论,他们都反对经院哲学,要求

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

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 摘要: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探讨了关于演绎与归纳、必然与或然等等有关认识论的问题。二者之间的争论并没有完全否定对方,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双方都认可的观点,不断得出新的共识。这对后世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经验论;唯理论;认识论 正文:人类认识论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发生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近代西方哲学公开高举理性精神的大旗,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注重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重心由本体论和心灵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化。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西方哲学从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转向,分别是: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向和语言转向。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发生在认识论转向时期的近代哲学。这一时期的哲学曾经受到经院哲学的严重影响。而哲学家应自然科学的发展之势,着力抛弃经院哲学老套的繁琐论证,为新知识的发现与发展立理论根基。近代哲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开始就体现近代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此时的自然科学正处于雨后春笋之势,发展迅速。近代哲学家们需要通过研究认识论来找到自然科学的合理理论基础,以支持科学的发展。受经院哲学时期欧洲大陆唯实论与英国唯名论之争的传统影响,近代哲学也相应有了欧洲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之争。争论的问题是相同的,即知识如何被认识。争论的结果就是,尽管双方的理论都存有不少缺陷,并且最终也没有彻底回答知识如何被认识这一问题,但是双方仍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同时也接受了对方的某些理念。 唯理论强调对真理的认识来自于天赋观念,来自于上帝。但这里的上帝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理性神。实体论是唯理论的主要理论,他们从上帝或者实体来演绎式的论证知识的合理性,他们“认为真正的知识由全称的和必然的判断所组成,思维的目的是制定真理的体系,其中各种命题在逻辑上相互有联系”。而由实体论造成的心物二元分离成为唯理论的最大难题。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也是唯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怀疑论和天赋观念学说开创了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笛卡尔以普遍怀疑的方法,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形而上学第一原则,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确定了心灵、上帝和物体三种实体存在,其中的实体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这也成为后来的实体学说的基本思想。他创立天赋观念论,认为知识是来自于天赋观念,而天赋观念来自于上帝这个最强的实体。“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基于笛卡尔的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心灵这个最先确定的实体却与物质实体没有必然联系,两者相互独立。两者若是分离,心灵就无法认识物质世界,知识的可靠性就得不到保证,所以要使得新的认识论的体系成为完整的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解决心物二元的分离。可是这一难题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无法解决,这成了唯理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经验论攻击

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七章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理论分歧:1、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问题——经验和理性。 2、真理的标准问题——经验与知识。 3、认识的方法问题。 第一节培根 四假相说:即盘踞在人脑中的错误观念形成了偏见,使人不能认识真理,妨碍科学的复兴。 1、族类的假象:指人在认识事物时以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成见而不以客观为尺度。 2、洞穴的假象:由个人特性而产生的假象。 3、市场的假象:对名称和概念的理解不当,使人相互交往中产生假象。 4、剧场的假象:指从各种哲学体系和错误论证方法移植到人心中的假象。 自然哲学 以“形式”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自然界自己就是自己的原因,而万物本原即原初 物质它本身不为其他本原所产生和决定。 2、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特性,物质本身是能动的, 并且物质有多样的运动形式。 形式学说:“形式”指事物的运动规律,决定物体的单纯性质的法则和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形式的特征:1、形式与物质不可分离,肯定形式是具体的。 2、形式是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定性。 3、形式的普遍性。 4、形式是为数不多的,永恒的和不变的。 5、形式的效用性。 经验论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也认识到经验的局限性,经验与理性结合。经验归纳法:1、收集材料,准备一部充足完善的自然和实验的历史——全部工作的基础。 2、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 3、具有表,把具有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列在一起。 4、接近中的缺乏表 5、“程度表”,举出按不同程度出现的所要考察的某些性质的一些例证。 6、进行真正的归纳,三个小步骤:排除法,正面解释的尝试,纠正解释偏差。 第二节笛卡尔 笛卡尔重建哲学的基础,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重新树立权威的方式。 以否定即怀疑的方式,去寻找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以我思故我在为形而上学第一原理。 1:方法论和认识论 重建哲学基础的关键:科学和方法。 方法论四条原则:1、绝不把我没有明确认识的东西当做真的接受,即小心避免偏见。 (确定真理的标准) 2、把考察的每个难题部分都分成细小部分,直到圆满地解决。即概括了 (分析的方法) 3、按次序引导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上升到复杂对象 的认识,即概括了(综合的方法)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关于两者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引言:本文讨论研究的是欧洲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的两者的产生和主要观点,通过对两者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揭示二者在认识世界上的本质矛盾。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析对今天人们探究世界、认识世界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文: 一、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产生及其观点 经验论在17到18世纪期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者多来英、法两国的哲学家,所以又被称为英国经验论。以培根为代表的一批经验论者对经验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证的研究,并坚定地认为其是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培根强调“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认为通过感性的认识和与现实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获得知识,任何思维上的理性演绎的都是不能认识世界。又比如,英国的霍布斯认为一切感觉都来自客观外在的刺激,即知识来源于经验。此外,还有包括洛克和法国的伽森狄也对近代经验论的成型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贡献。经验论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源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在与唯理论的斗争中,经历了由唯物主义经验论向唯心主义经验论,由可知论向不可知论的过渡。前者主要认为人的经验来源于上帝和神的启示,渐渐变为了唯心主义。后者则强调经过实际观察的经验是可靠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近代唯理论不像经验论那样,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唯理论与启蒙运动紧密相联。可以说是唯理论在广义上的含义即理性主义。在古代,由于人们缺少认识自然的工具,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存在着敬畏之心,经验主义大为盛行,像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世界本源是水、火、土、气,这就是来源于经验的认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总结和概括,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反映。唯理论的产生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发现了自然规律,并认识到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对的。由此,以法国的R.笛卡尔,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 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自然的规律和知识是可以像几何学那样从几条清 楚明白的“自明”公理,依靠人的“天赋观念”,进行细致准确,可靠的推理得到的。这样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正确的,依靠感觉器官和经验得到的知识和认识都是错误的。 二、两者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属于认识论范畴,其目的是为了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个注重纯粹的感觉经验,通过经验归纳法认识真理。一个注重完全的数理推理,根据人与身俱来的“天赋观念”和“天赋原则”进行演绎推理发现普遍适用的规律。两种观点都是自然科学产生时,人们对真理、知识正确来源的争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这种过于绝对化的认识和缺少综合性、辩证性眼光的观点必然存在着局限性。 1.经验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讨论 经验论的合理性: ①经验论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认识世界,注重客观存在的意义。经验主义最大的特 点就是实际性。他们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实际生活中通过感性经验得到的。 ②反对蒙昧主义、宗教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验论也是自然科学发展过 程中的产物。其本质上已经否定了宗教主义对世界的看法。认为真理和知识不 是上帝通过《圣经》向世人宣告的东西。真理是来源于人自身观念的认识和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