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教材精华考点完整版

2019年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教材精华考点完整版

2019年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精华考点完整版

【精华考点编制说明】

精华考点根据新版考试大纲要求,并结合新版考试用书编制而成,结合智能题库复习效果更好。精华考点的优势:

①内容精简,条理更清晰,便于学习;

②严格按照考点整理编写,覆盖率高;

③采用三色标记,重点突出,可较大提高效率。

【强烈推荐学习方法】

1、打牢基础:视频网课/精华考点

书本太厚,知识点分散,看前面忘后面。学习精讲视频/精华考点一遍,高效掌握,事半功倍。

2、巩固知识点:章节习题

通过相应的章节练习题来强化记忆,章节练习精选500-1000个题能够帮你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解。

3、检查学习效果:预测演练/模拟考场

演练模拟试题/预测试卷/模拟考场,整套的题目,对学习作一个评估。查漏补缺,找到提高分数的感觉。

4、考前10天临考演练:考前押题/考试真题

到这个阶段,考前押题已开始陆续更新,所谓的“考前押题’就对常考知识点、题型进行深入分析后发布的贴近考点的题目。这类题是值得考前来练习的。真题必须要做,因为和考试水平很接近。

5、考前3天回归基础:错题复习/精华考点

到冲刺阶段,就是对盲点、薄弱点重点突破,题库帮考生准备了错题复习、题目收藏等功能。对易错题进行总结,反复练习加以改正。《精华考点》必须再看一遍,“万变不离其中”,这时应回归基础。

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考试大纲】

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熟悉金融市场的分类;了解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

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熟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熟悉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创造和交易金融资产的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的首要功能是资金融通。金融市场通过金融资产交易实现货币资金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转移,促进有形资本形成。

2.价格发现:金融市场当中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交易资产的价格,价格反过来又为潜在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信号,引导资金在不同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配置,达成供需平衡,这也是价格发现过程。

3.提供流动性: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出售金融资产的机制,即金融资产交易变现或赎回的渠道和机制。对已经持有金融资产的投资者也可能带来不便甚至损失。流动性的程度是区别不同金融市场特征的要素之一。

4.风险管理:金融市场通过保险、对冲交易等方式对实体经济或金融行为中蕴含的风险进行管理、防范和化解。同时,金融市场具有将有形资产产生的风险在资金供求双方之间重新配置的功能,持有未到期外汇应收账款的出口商,可以通过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互换、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交易锁定以本币计量的销售收入。

5.降低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金融市场能够降低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两种交易成本。搜寻成本有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花钱做广告寻求金融资产的买方和卖方为显性成本,花费一定时间来定位交易对手则为隐性成本。信息成本是那些与评估金融资产投资特点有关的成本。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直接融资

1、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

2、直接融资的特点。

(1)直接性: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需求单位直接进行资金融通,两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分散性:直接融资在无数个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分散于各种场合。

(3)融资的信誉有较大差异性:直接融资在无数个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债务人的信誉好坏有较大差异。

(4)部分融资方式具有不可逆性:如发行股票所得资金不需要返还,只能在不同投资者间相互转让。

(5)融资者有相对较强的自主性: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融资者可以自己决定融资的对象和数量。

3、直接融资的方式。

常见的直接融资方式有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融资、商业信用融资、

民间借贷等。

股票市场融资:股份制企业以让渡一定的企业经营控制权、收益分配权和剩余索取权而获得企业经营资金的一种方式。

债券市场融资:政府、金融机构或企业通过发行债权债务凭证来获得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

风险投资融资:风险投资企业以让渡企业的部分股权换取企业经营资金的资金融通方式,风险投资企业多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

商业信用融资: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和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资金融通形式。

民间借贷: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资金融通活动。

4、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反映着一国金融体系风险和分布情况。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作用,有利于金融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反映一国金融体系配置的效率是否与实体经济相匹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特别是发展多种股权融资方式,能够弥补间接融资的不足,也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通过市场主体充分博弈直接进行交易,更有利于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发挥市场筛选作用。

(二)间接融资

1.间接融资:指资金盈余者通过存款等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资金先行提供给金融机构,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或购买有价证券的方式把资金提供给短缺者,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2.间接融资的特点。

(1)资金获得的间接性;

(2)融资的相对集中性;

(3)融资信誉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信誉度高,风险相对小,稳定性较强;

(4)全部具有可逆性(可返还性);归还并支付利息

(5)融资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机构手中。

3.间接融资的方式。

银行信用融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客户提供的资金融通形式。

消费信用融资:个人利用企业或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垫付,以少量资金提前获得高额消费为目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

租赁融资:企业利用设备提供商或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垫付,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取得贵重机器设备的使用权,以减少设备购置资金占用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

(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区别主要在于: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是否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在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判断该中介机构在这次融资行为中是否与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般认为:凡是债权债务关系中一方是金融机构均被认为是间接融资,而不论这种融资工具最初的债权人、债务人的性质。

一般认为:直接融资活动从时间上早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基础。

三、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一)促进储蓄一投资转化,实现全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一种事前的或计划的均衡,增进了社会福利。

(二)优化资源配置

(三)反映经济形态,繁荣的金融市场往往对应兴旺发达的实体经济,萧条的金融市场通常意味着实体经济的不景气。

(4)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影响金融市场变量,调控社会信贷可得性,进而影响公众的储蓄、消费、投资行为,调整本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影响商业周期,最终实现对产出、就业、物价以及国际收支的有效控制,并对社会财富分配、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施加影响。

四、金融市场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金融资产到期期限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指所交易金融资产到期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例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指所交易金融资产到期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者没有到期期限的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中长期国债市场、中长期银行贷款市场等。

(二)按交易工具分为债权市场和权益市场

交易债务工具和优先股的市场被统称为固定收益市场,不包括优先股的股票市场被称为普通股市场。

(三)按照发行流通性质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新金融资产的发行市场,例如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已发行金融资产的流通市场,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可以在这个市场中将持有的证券出售,以达到变现的目的。

二级市场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为已发行的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有利于金融资产的价值实现,从而便于发行人在一级市场销售证券。二是通过二级市场发现资产价格,从而给一级市场销售金融资产提供价格参照。

(四)按组织方式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二级市场有两种组织形态: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期权交易所等金融市场是高度组织化的金融市场,被称为交易所市场。

交易所分为会员制交易所和公司制交易所。

银行信贷市场、拆借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市场传统上比较松散,通常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也不一定有统一的交易时间。市场参与者通过电话、电报、网络等手段进行沟通和交易,相对于交易所场内交易而言,以上这些市场通常被称为场外市场,在我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CFETS)及金融机构柜台交易等市场一般就归为场外市场。

(五)按交割方式分为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按交易是即期还是未来交割,可将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现货市场实际上是指即期交易的市场,

衍生品市场,是指交易衍生工具的市场。常见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根据标的资产的不同,衍生品可以划分为商品衍生品和金融衍生品。

(六)按金融资产的种类分为证券市场和非证券金融市场

1.证券市场

有价证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狭义的有价证券指资本证券,广义的有价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

商品证券:提货单、运货单、仓库栈单等。

货币证券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商业证券,主要包括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另一类是银行证券,主要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资本证券: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及其衍生品种,如金融期货、可转换证券等。

资本证券是证券的主要形式,本书中的有价证券指资本证券。据此,证券市场是指以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为对象的发行和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证券衍生品市场等。

2.非证券金融市场

非证券金融市场:包括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长期贷款市场等。

(七)按辐射地域分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

第二节全球金融市场

【考试大纲要求】

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了解国际资金流动方式;熟悉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了解英、美、香港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监管特征。

一、全球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

(一)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一般认为,有形的、有组织的金融市场首先形成于17世纪的欧洲大陆。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此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世纪英国崛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649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标志着英国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1773年成立的伦敦交易所取代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1816年,英国首先实行金本位制,英镑成为最广泛使用的货币。1790年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1817年成立纽约证券交易会,1864年改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

第二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宣布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纽约、伦敦和东京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金三角”。

第四阶段: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

第五阶段: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二)全球金融体系

1、全球金融体系主要参与者:整理成表格如下

二、英国的金融市场:整理成表格如下

香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三名。

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港币大部分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发行。

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一节中国的金融体系

【考试大纲】

了解建国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熟悉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了解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了解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构成;掌握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了解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行业基本情况;熟悉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架构;了解“一委一行两会”的职责;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

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资产负债表)和主要职能;熟悉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乘数的概念;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标;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及作用原理;熟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中国金融市场额历史、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第二阶段(1979?1983年):多元混合型金融体系;

第三阶段(1984?1993年):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

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逐步形成;

第四阶段(1994?2003年):逐步改革和完善的市场化金融体系;

第五阶段(2004?2011年):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

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基本金融制度逐步健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

1.货币市场

我国货币市场建设开始于1984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目前已形成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在内的统一货币市场格局。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

2.债券市场

①债券市场分类: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外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市场参与者限定为机构,属于场外债券批发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参与者限定为个人,属于场外债券零售市场)。场内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见下表:

债券市场分类

②债券市场产品分类——利率债和信用债。

利率债:直接以政府信用为基础或者以政府提供偿债支持为基础发行的债券。广义的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铁路总公司等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

特点:信用风险很小,影响其内在价值的因素主要为市场利率或资金的机会成本。

信用债:以企业商业信用为基础发行的债券。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公司债等。

③债券市场运行特点:债券市场产品创新丰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债券市场扩大开放;信用风险事件有所减少。

3.股票市场

①股票市场分类: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内市场:沪、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场外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交易柜台市场。

②股票市场投资者群体: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其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不断提升,单个人投资者参与比例依旧较高。

③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进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行B股;

2002年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后扩展到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股票正式交易;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

2018年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4.外汇市场

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初步形成了外汇零售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相结合,竞价和询价交易方式相补充,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类型外汇交易工具的市场体系。

①人民币外汇市场分类:在岸(CNY)和离岸(CNH)市场。

②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方式:竞价和询价(询价交易占主导地位)。

5.黄金市场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实现我国黄金生产、消费、流通体制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国内黄金市场的正式开放。我国目前的黄金市场为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为主体,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商业银行柜台黄金产品共同组成的,层次分明且各有侧重的多元市场体系。

黄金市场特点:

①市场架构比较完整: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多层次体系;

②参与主体类型多样;

③与实体经济和黄金产业密切关联;

④投资与风险分散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

6.商品期货市场

目前,我国成立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1990年10月成立,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市场)。商品期货交易品种达到49个,另有豆粕、白糖期权2个商品期权品种。我国交易品种以工业品商品期货最为活跃,商品交易所则以上海期货交易所最为活跃。

7.金融衍生品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分类(按资产类别划分):利率类衍生品、权益类衍生品、货币类衍生

1.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

(1)宏观经济运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金融市场长期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稳健增长可提高经济主体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经济周期(实体经济稳定性带来金融市场的低波动性)、通货膨胀与利率(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利率,促进债券和股票价格的上升)、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

(2)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和信贷政策机制发生作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及国债发行等发挥作用)和收入政策(具有更高一层次的调节功能,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且收入政策最终需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3)国际经济环境。影响金融市场的国际经济环境要素包括经济全球化、放松管制和加强管制两种经济哲学的交替、世界货币制度的影响。

2.法律因素

3.市场因素

影响金融市场的市场因素要素包括:国内国际统一的市场组织、丰富的市场交易品种、市场交易机制或市场模式。

4.技术因素:

5.心理因素:“羊群行为”。

6.体制或管理因素

7.其他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等

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因素可以总结归纳为下表:

二、中国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一)我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构成

1.金融中介机构的定义

狭义:指在金融活动中,处于信用关系中借贷双方之间的中介,从贷方那里借入资金,再向借方贷出,其分别与解放和贷方形成独立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一般指商业银行。

广义:泛指参与或服务于金融市场活动而获取收益的各类组织和机构。除商业银行外,还有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综合的或专门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

2.金融中介机构分类,见下表:

体,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跨国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拥有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以各类投资咨询中介、信托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中介体系;拥有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以及提供多种多样保险服务的保险中介体系。

(二)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

1.商业银行的业务

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和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义上的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一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中间业务等同于表外业务;二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中间业务包括表外业务。

2.证券公司的业务

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及直接投资业务等。

3.保险公司的业务

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分为基础类业务和扩展类业务两级。

(三)我国金融业主要行业的基本情况

1.我国银行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

(1)5家特殊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3家、邮储银行1家以及住房储蓄银行1家;

(2)73家银行:国有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12家、民营银行17家、外资银行39家;

(3)城市商业行134家;

(4)农村金融机构共3883家:包括农村商业银行1262家、农村信用社965家、农村合作银行33家、村镇银行156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8家、贷款公司13家;

(5)银行附属机构115家:金融租赁公司68家、消费金融公司22家、汽车金融公司25家;

(6)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5家、其他金融机构14家;

(7)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47家,

2.我国证券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底,国内共有证券公司131家,比2016年增加了3家。131家证券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820.92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384.24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25.37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3.96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10.21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860.98亿元、利息净收入348.09亿元,当期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共有120家公司实现盈利。

3.我国保险业的基本情况

2017年,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1亿元,同比增长18.16%。保险业资产总量16.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0%。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保险机构203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12家;财产险公司79家;人身险公司7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2家;再保险公司9家;其他机构4家。

4.我国信托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同比增长29.81%。信托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1190.69亿元,同比增加6.67%,实现利润总额824.11亿元,同比上升6.78%。信托业务收入为805.16亿元,占比为67.62%,同比增长7.41%;投资收益为284.93亿元,占比为23.93%,同比增长5.24%;利息收入为62.38亿元,占比仅为5.24%。

(四)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

1.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从“一行三会”过渡到了“一委一行两会”,即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其中经历的演化改革主要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监管阶段;

第二阶段(1992?1997年):分业监管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1998~2008年):“一行三会”体制成型,分业监管体制不断专业化、精细化;

第四阶段(2009?2016年):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了金融监管的协调性和有效性的初步改

革;

第五阶段(2017年至今):金融监管体制进入“一委一行两会”的新阶段。

2.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职责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①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

②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

③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④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

⑤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①发布与履行与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章程;

②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③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④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

⑤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⑥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⑦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⑧经理国库;

⑨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⑩承担全国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责任,负责涉嫌洗钱及恐怖活动的资金监测;

?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从事与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4.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定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研究和拟定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

法规;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2)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负责有关证券公司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3)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

(4)监管境内期货合约的上市、交易和结算;按规定监管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

(5)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规必须履行有关义务的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

(6)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按规定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归口管理证券业和期货业协会。

(7)监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结算机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审批基金托管机构的资格并监管其基金托管业务;制定有关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中国证券业、期货业协会开展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工作。

(8)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市;监管境内机构到境外设立证券机构;监管境外机构到境内设立证券机构、从事证券业务。

(9)监管证券期货信息传播活动,负责证券期货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

(10)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资格并监管其相关的业务活动;监管律师事务所、律师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活动。

(11)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罚。

(12)归口管理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事务。

(13)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有关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国际经验

2.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兴起

3.我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障碍与挑战

第一,中国金融体系虽已初具现代格局,

第二,中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业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

第三,刚性兑付是金融市场很多深层次问题的根源,

第四,金融监管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理顺,

第五,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理顺。

4.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第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补齐各类金融市场的短板。

第三,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协同,补齐监管空白。

三、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

1.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具有咨询议事机构的职能,见下表:

表:中央银行主要职能

中央银行正是通过自身的业务操作来调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社会货币总量,借以实现宏观金融调控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见下表:

表:中央银行业务

(1)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性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向在中央银行缴纳一定准备金的制度。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吸收的存款用于贷款的数额越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越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基本前提条件。

(2)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包括社会流通中现金和银行体系作为准备金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基础货币,创造出倍数的货币供给额,其中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倍数关系被称为货币乘数。

【经典例题】先假设法定准备金率是2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20元,只能贷出8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80元。

现在有A往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再将其中的80元放贷给B,如果B把贷来的8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64元贷给了C,C又把64元存入银行,银行再向D贷出51.2元……依此类推,央行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元,市场上最终的货币会是100+80+64+51.2+……(见下表)。

若法定准备金率为r,原始存款为D。,所有商业银行存款增加额为D1,则:D1=D0*1/r

D0和D1之间存在着乘数关系,即为货币乘数,若以m代表货币乘数,则m=1/r,

考虑到现实因素:

m=(c+1)/(c+r+e)

其中C为提现率(客户提取的现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e为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概念及目标

(1)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利用其掌握的利率、汇率、借贷、货币发行、外汇管理及金融法规等工具,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

(2)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①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无法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此间需要有一些中间环节来完成政策传导的任务。中央银行在其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插进了两组金融变量,一组被称为操作目标,另一组被称为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

中介目标可选择的变量: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②操作目标距离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最近,是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直接调控对象,可控性较强。并且操作目标的选择受中介目标的影响较大,即如果中介目标是总量,则操作目标也应是总量指标;如果利率为中介指标,则操作目标也应为利率指标。

操作目标的可选变量: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

2.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见下表)

表: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①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一操作目标一中介目标一最终目标。

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见下表)。

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基本思路

第二节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考试大纲】

掌握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及其内在逻辑;掌握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结构与意义。

熟悉场内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场外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概念与特点;熟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概念与特点;熟悉私募基金

市场、区域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的概念与特点。一、多层次资本市场概述

(一)资本市场概念的界定

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市场或长期资金市场,是为一年以上资本性或准资本性融资产品提供发行和交易服务的有形或无形的市场总和。具体包括:股票及衍生品市场、债券及衍生品市场、中长期资金借贷品市场。

(二)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一)场内市场

1.场内市场的定义:即证券交易所市场。

2.我的场内交易市场(见下表)

表:场内市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