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钢筋下料计算

钢筋下料计算

钢筋下料计算
钢筋下料计算

摘自《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编著

钢筋配料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与钢筋图中的尺寸是不同的,钢筋图中注明的尺寸是钢筋的外包尺寸(施工时也大多是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大于轴线长度,但钢筋经弯曲成型后,其轴线长度并无变化,因此钢筋应按轴线长度下料,否则,钢筋长度大于要求长度,将导致保护层不够,或钢筋尺寸大于模板净空,既影响施工,又造成浪费。

在直线段,钢筋的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并无差别,在弯曲处,钢筋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间存在一个差值,称之为量度差。故钢筋的下料长度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减去量度差,再加端部弯勾尺寸(称末端弯钩增长值)

9.3、钢筋下料长度基本计算 9.3.1、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钢筋弯钩有半圆弯钩、直弯钩和斜弯钩三种型式:

图1 钢筋弯钩形式

(a)半圆(180°)弯钩;(b)直(90°)弯钩;(c)斜(135°)弯钩

D

L p

L z

d

(c )

D

L z

d

L p

(b )

(a )

L p

d

L z

D

半圆弯钩(或称180°弯钩),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 )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2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 )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3.5倍。直弯钩(或称90°弯钩)和斜弯钩(或称135°弯钩)弯折时,弯曲直径(D )对Ⅰ级钢筋不宜小于2. 5 d 倍;对Ⅱ级钢筋不宜小于4d ;对Ⅲ钢筋不宜小于5d 。

三种弯钩增加的长度lz 可按下式计算:

半圆弯钩 lz=1.071D+0.571d+lp (9-22) 直弯钩 lz=0.285D-0.215d+lp (9-23) 斜弯钩 lz=0.678D+0.178d+lp (9-24)

式中 D---圆弧弯曲直径,对Ⅰ级钢筋取2.5d ;对Ⅱ级钢筋取4d ;对Ⅲ钢筋

取5d;

d---钢筋直径;

lp---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

采用Ⅰ级钢筋,按圆弧弯曲直径为D=2.5d,lp按3d考虑,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应为6.25d;直弯钩lp按5d考虑,增加长度应为5.5d;斜弯钩lp按10d考虑,增加长度应为12d。三种弯钩型式各种规格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可参见表9-10采用。如圆弧弯曲直径偏大(一般在实际加工时,较细的钢筋常采用偏大的圆弧弯曲直径),取用不等于3d、5d、10d的平直部分长度,则仍应根据式(9-22)~式(9-24)进行计算。

(1)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普通混凝土中取D=2.5d,半圆弯钩不带平直部分为3.25d,如平直段长度按3d考虑,则每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2)Ⅱ级钢筋末端作90°弯钩,其弯曲直径D为4d,故末端弯钩增长值为d+平直段长;当弯135°弯钩,其弯曲直径D为4d,故末端弯钩增长值为3d+平直段长;

(3)Ⅲ级钢筋末端作90°弯钩,其弯曲直径D为5d,故末端弯钩增长值为d+平直段长;当弯135°弯钩,其弯曲直径D为5d,故末端弯钩增长值为3.5d+平直段长。

(4)箍筋用Ⅰ级钢筋或冷拨低碳钢丝制作时,其末端需作弯钩,有抗震要求的结构要做135°弯钩,无抗震要求的结构可作90°弯钩或180°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末端平直长度,在一般结构中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在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中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其末端弯曲增长仍按式(9-22)~式(9-24)进行计算。

三种弯钩型式各种规格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可参见表9-10采用。如圆弧弯曲直径偏大(一般在实际加工时,较细的钢筋常采用偏大的圆弧弯曲直径),取用不等于3d、5d、10d的平直部分长度,则仍应根据式(9-22)~式(9-24)进行计算。

各种规格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表9-10

钢筋直径d (mm)半圆弯钩(mm)

半圆弯钩(mm)

(不带平直部分)

直弯钩(mm)斜弯钩(mm)1个钩

2个钩

1个钩

2个钩

1个钩

2个钩

1个钩

2个钩

6 8 9 40

50

60

75

100

115

20

25

30

40

50

60

35

45

50

70

90

100

75

95

110

150

190

220

10 12 14 65

75

90

125

150

175

35

40

45

70

80

90

55

65

75

110

130

150

120

145

170

240

290

340

16 100 200 50 100 - - 18 20 22 25 28 32 36 115 125 140 160 175 200 225 225 250 275 315 350 400 450 60 65 70 80 85 105 115 120 130 140 160 190 210 230

注:1、半圆弯钩计算长度为6.25d ;半圆弯钩不带平直部分为3.25d ;直弯钩计算长度为5.5d ;斜弯钩计算长度为12d 。

2、半圆弯钩取lp=3d ;直弯钩lp=5d ;斜弯钩lp=10d ;直弯钩在楼板中使用时,其长度取决于

楼板厚度。

3、本表为Ⅰ级钢筋,弯曲直径为2.5d ,取尾数为5或0的弯钩增加长度。

9.3.2、弯起钢筋斜长计算

梁、板类构件常配置一定数量的弯起钢筋,弯起角度有30°、45°和60°几种(图9-5)。

(a)弯起30°角;(b)弯起45°角;(c)弯起60°角

(c )

s

h

L

60°

45°

30°

L

h

s

(b )

(a )

s

h

L

图9-5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

弯起钢筋斜长增加的长度Ls 可按下式计算: 弯起30°角 s=2.0h ;L=1.732h

Ls=s-L=0.268h (9-23) 弯起45°角 s=1.414h ;L=1.000h

Ls=s-L=0.414h (9-24) 弯起60°角 s=1.155h ;L=0.577h

Ls=s-L=0.578h (9-25)

9.3.3、弯曲调整值计算

钢筋弯曲时,内皮缩短,外皮延伸,只中心线尺寸不变,故下料长度即中心线尺寸。一般钢筋成形后量度尺寸都是沿直线量外皮尺寸;同时弯曲处又成圆弧,因此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即在下料时,下料长度应等于量度尺寸减去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常用型式及调整值计算简图,如图9-6所示。

a、b----量度尺寸;Lx----下料长度

θ

a

Lx

D

c

d

(d )

d

b

D

Lx

Lx

a

Lx

D

Lx

a

b

d

(c )

(a )

d

b

a

D

(b )

d

b

D

图3 钢筋弯曲型式及调整值计算简图

θ=135

θ

θ=30(45,60)

(a)钢筋弯曲90°;(b)钢筋弯曲135°;(c)钢筋一次弯曲30°、45°、60°;(d)钢筋弯曲30°、45°、60°

一、钢筋弯折90°时的弯曲调整值计算(图9-6a )

设量度尺寸为a+b ,下料尺度为L x ,弯曲调整值为△,则有△=a+b-Lx L x =b+ L x =b+0.285D-0.215d+(a-D/2-d) (9-28a) 代入得弯曲调整值为:△=0.215D+1.215d (9-28b) 不同级别钢筋弯折90°时的弯曲调整值参见表9-11

钢筋弯折90°和 135°时的弯曲调整值 表9-11

弯折角度 钢筋级别

弯曲调整值

计算式 取值

90° Ⅰ级 △=0.215D+1.215d 1.75d

2.08d

2.29d Ⅱ级 Ⅲ级

135° Ⅰ级 △=0.822 d -0.178D 0.38d

0.11d

-0.07d Ⅱ级 Ⅲ级

注:1、弯曲直径:Ⅰ级钢筋D=2.5d ;Ⅱ级钢筋D=4d ;Ⅲ 级钢筋D=5d 。 2、弯曲图见图9-6钢筋弯曲型式及调整值计算简图a 、b 。

二、钢筋弯折135°时的弯曲调整值计算(图9-6b )

同上,据式(9-24)有:

L x=b+ L x=b+0.678D+0.178d+(a-D/2-d) (9-29a) 弯曲调整值为:△=0.822 d -0.178 D (9-29b)

不同级别钢筋弯折135°时的弯曲调整值参见表9-11。

三、弯折45°时的弯曲调整值计算(图9-6c)

由图知L x=a+b+ (45π/180)(D+d)/2-2(D/2+d)tan22.5°

即L x=a+b-0.022D-0.436d (9-30a)

弯曲调整值为:△=0.002 D +0.436 d (9-30b)

同样可求得弯折30°、45°和60°时的弯曲调整值。

按规范规定,对一次弯折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其弯折角度为30°、45°和60°时的弯曲调整值参见表9-12。

钢筋弯折30°、45°和60°时的弯曲调整值 9-12

项次弯折角度

钢筋调整值

计算式按D=5d

1 30°△=0.006D+0.274d0.3d

2 45°△=0.022D+0.436d0.55d

3 60°△=0.054D+0.631d0.9d

四、弯起钢筋弯折30°、45°、60°时的调整值计算(图9-6d)

同理,按图9-6d的量法,其中θ以度计,有

L x=a+b+c-[2(D+2d)tanθ/2-d(cscθ-ctanθ)-πθ/180(D+d)] (9-30C) 式中末项的括号内值即为弯曲调整值。

同样,钢筋弯曲直径取5d,取弯折角度为30°、45°和60°代入式(9-30C)可得弯起钢筋弯曲调整值如表9-13中所列。

弯起钢筋弯曲30°、45°和60°时的弯曲调整值 9-13

项次弯折角度

弯曲调整值

计算式按D=5d

1 30°△=0.012D+0.28d0.34d

2 45°△=0.043D+0.457d0.67d

3 60°△=0.108D+0.685d 1.23d

为计算简便,取量度差近似值如下:当弯30°时,取0.3d;当弯45°时,取0.5d;当弯60°时,取d;当弯90°时,取2d;当弯135°时,取3d;(另一本书中)

由于钢筋加工实际操作往往不能准确地按规定的最小D值取用,有时略偏大或略偏小取用;再有时成型机心轴规格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加要的需要,因

此除按以上计算方法求弯曲调整值之外,亦可以根据各工地实际经验确定,图9-7为根据经验提出的各种形状钢筋弯曲调整值,可供现场施工下料人员操作进行参考。

图9-7 各种形状钢筋弯曲延伸下料调整值

-2d -4

d -0.5d

-3

d

-

d

-5d

-2.5d

-4.5d

-5d -0.5d

-2.5d

-2.5d

0(内皮) 0

8d

d

D 2

D 1

下料:π(D1+d)

-4d

π(D+d )+2L L

D 2

d

D

2

2

D

d 2

D L

下料:π(D+d )+2(L+a)-4d

d

a

a

或π(D2-d)

9.3.4、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弯钩型式,可按图9-8a 、b 加工;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可按图9-8C 加工。

(a)90°/180°;(b);(c)90°/90°;(d)135°/135°

(C

)

(b

)

(a )

图9-8 箍筋弯钩示意图

箍筋弯钩的增加长度,可按式(9-22)、式(9-23)和式(9-24)求出。 常用规格钢筋箍筋弯钩长度增加长度可参见表9-14求得。

箍筋弯钩长度增加值参考值 9-12

钢筋直径d

(mm )

一般结构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

抗震结构两个弯钩

增加长度 (27d ) 两个弯钩均为90°

(14d )

一个弯钩90°另一个

弯钩180°

(17d )

≤5 70 85 135 6 84 102 162 8 112 136 216 10 140 170 270 12

168 204 324

注:箍筋一般用内皮尺寸标示,每边加上2d ,即成为外皮尺寸,表中已计入。

9.3.5、下料长度计算

一般构件钢筋多由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组成,其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9-31)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9-32)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外皮周长+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9-33) 箍筋一般以内皮尺寸标示,此时,每边加上2d (U 形箍的两侧边加1d ),即成外皮尺寸。各种箍筋的下料长度按表9-15计算。以上各式中弯钩的增加长度

可从式(9-22)、式(9-23)、式(9-24)求得或直接取8.25d(半圆弯钩,Lp=5d)和表9-14的值(直弯钩和斜弯钩);弯曲调整值按表9-11取用。

箍筋下料长度 表9-15

编号 钢筋种类

简图 下料长度

1

Ⅰ级

(D=2.5d ) b

a

a+2b+19d

(a+2b)+(6-2×1.75+2×8.25)d 注:ab 均为内包尺寸,即梁柱截面尺寸减保护层的尺寸

2

a

b

2a+2b+17d

(2a+2b)+(8-3×1.75+8.25+5.5)d 3

a

b

2a+2b+14d

(2a+2b)+(8-3×1.75+2×5.5)d

4

b

b

a

2a+2b+27d

(2a+2b)+(8-3×1.75+2×12)d

5

Ⅱ级(D=4d ) a

b

a+2b

(a+2b)+(4-2×2.08)d

6

a

b

2a+2b+14d

(2a+2b)+(8-3×2.08+2×6)d

例:现有1根预制矩形梁,配筋如图所示,试计算各根钢筋的下料长度。

解:①号钢筋是2根Φ22的直钢筋。

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两端钢筋保护层厚度

即:6000-2×25=5950mm

②号钢筋是1根Φ22的弯起钢筋,弯起终点外的锚固长度Lm=20d=20×22=440mm,因此弯起筋端头需向下弯440-265=175mm。

钢筋下料长度=直线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

即:(4520+265×2+175×2)+635×2-(2×0.67×22+2×2.08×22)≈6530mm

③号钢筋是2根φ12的架立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m(作构造负筋)=25d=25×12=300mm,为满足操作需要,应向下弯150mm

钢筋下料长度=直线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

即:(5950+150×2+150-2×1.75×12)≈6360mm

④号钢筋是φ6的箍筋,间距200mm。

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钩增加长度+钢筋弯曲调整值

即:(450+150)×2+150+2×0.38×6≈1355mm

箍筋个数=(主筋长度÷箍筋间距)+1=5950÷200+1=31个

钢筋配料计算完成后,需填写钢筋下料通知单,如下表所示

钢筋下料通知单

构件名称编号简图

钢号

与直

下料长

度(mm)

单位

根数

合计

根数

(k

g)

L-1(共5根)①5950 22 5950 2 10 178

②22 6530 1 5 98

③φ12 6360 2 10 57

④φ6 1355 31 155 47

合计

380

9.4、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9.4.1、梯形构件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平面或立面为梯形的构件(图9-10),其平面纵横向钢筋长度或立面箍箍高度,在一组钢筋中存在多种不同长度的情况,其下料长度或高度,可用数学法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每根钢筋的长短差△可按下式计算:△=(L d-L c)/ (n-1)或△= (h d-h c)/(n-1)(9-34)其中 n=s/a+1 (9-35)

Lc

Ld

a

s

图2-1 变截面梯形构件下料长度计算简图

式中△——每根钢筋长短差或箍筋高低差;

Ld、Lc——分别为平面梯形构件纵、横向配筋最大和最小长度;

h d、h c——分别为立面梯形构件箍筋的最大和最小高度;

n——纵、横筋根数或箍筋个数;

s——纵、横筋最长筋与最短筋之间或最高箍筋与最低箍筋之间的距离;

a——纵、横筋或箍筋的间距。

[例9-13] 薄腹梁尺寸及箍筋如下图所示,试计算确定每个箍筋的高度。

①@200

700 1200

80 ①@200

5900

解:梁上部斜坡度为(1200-700)/5900=5/59,最低箍筋所在位置的模板高度为700+80×5/59=707mm,故箍筋的最小高度Hc=707-50=657mm,又Hd=1200-50=1150mm,

由式(9-35)n=s/a+1=(5900-80)/200+1=30.1,用30个箍筋,又由式(9-34)得:

或△=(Hd-Hc)/(n-1)=(1150-657)/(30-1) =17mm

故各个箍筋的高度分别为:657、674、691、708、725、742·········1150mm。

9.4.2、圆形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对于圆形的构件,如水池、贮罐底板、顶板、井盖板等,其配筋也是按缩尺计算,只外形不是直线坡,而是成圆弧形的。其配筋有直线形和圆形两种。

一、按弦长布置的直线形钢筋

先根据弦长计算公式算出每根钢筋所在处的弦长,再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即得该处钢筋下料长度。

当钢筋间距为单数时(图9-12a),配筋有相同的两组,弦长可按下式计算:

L1= D2-[(2i-1)a]2(9-36)

L1= a (n+1)2-(2i-1)2(9-37)

L1= D/(n+1)(n+1)2-(2i-1)2(9-38)

a

a a

a 3'2'1'23

1a a a a a D

(a)

(b)

D

a a a a a 13

21'2'3'0a 图9-12 按弦长布置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简图

(a )按弦长单数间距布置;(b )按弦长双数间距布置

当钢筋间距为双数时(图9-12b ),有一根钢筋所在位置的弦长即为该圆的直径,另有相同的两组配筋,弦长可按下式计算:

L 1= D 2-(2ia )2 (9-39) 或

L 1= a (n+1)2-(2i )2 (9-40) 或

L 1= D/(n+1) (n+1)2-(2i )2 (9-41) 其中:n=D/a-1 (9-42) 式中:

L1——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第i 根钢筋所在位置的弦长; D ——圆形构件的直径; a ——钢筋间距; n ——钢筋根数;

i ——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序号数。 二、按圆周布置的圆形钢筋

按圆周布置的缩尺配筋如下图所示,计算时,一般按比例方法先求出每根钢筋的圆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即为圆形钢筋的下料长度。

例:钢筋混凝土圆板,直径2.4m,钢筋沿圆直径等间距布置如下图所示,两端保护层厚度共为50mm,试求每根钢筋的长度,并拟定表达格式。

解:由图知配筋间距为双数,n=11

0号钢筋长度:L0=2400-50=2350mm

1号至5号钢筋长度,由式(9-38)得:

1号钢筋长度:L1= a (n+1)2-(2i)2-50

=2400/(11+1)(11+1)2-(2×1)2-50 =2316mm 2号钢筋长度:L1= 200×(11+1)2-(2×2)2-50 =2213mm

3号钢筋长度:L1= 200×(11+1)2-(2×3)2-50=2028mm

4号钢筋长度:L1= 200×(11+1)2-(2×4)2-50 =1739mm

5号钢筋长度:L1= 200×(11+1)2-(2×5)2-50 =1277mm

材料表中的表达格式:画两个直径式样,其中一个写上长度2350mm,根数为一根;另一个写上长度1277~2316mm,根数为2×5。0号钢筋为一个编号;1至5号钢筋合编为一个编号。

9.4.3、圆形切块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圆形切块的形状常见有图2-4所示几种。

缩尺钢筋是按等距均匀布置,成直线形,计算方法与圆形构件直线配筋相同,先确定每根钢筋所在位置的弦与圆心间的距离(弦心距)C,弦长即可按下式计算:

L0= D2- 4C2 (9-43)

或L0= 2 R2- C2 (9-44)

L0=2 (R+C)(R-C)(9-45)

弦长减去两端保护层厚d,即可求得钢筋长度Li:

Li= 2 D2- 4C2 -2d(9-46)

式中:L0——圆形切块的弦长;

D——圆形切块的直径;

C——弦心距,即圆心至弦的垂线长;

R——圆形切块的半径。

例:钢筋混凝土圆形切块板,直径为2.50m钢筋布置如下图所示,两端保护层厚度共为50mm,试求每根钢筋的长度,并拟定表达格式。

解:每根钢筋之间的间距上图所示计算:

a=s/(n-1)=(2500/2-50-50-400)/(6-1)=150mm

故C1、C2、C3······C6分别为450、600、750、900、1050、1200,代入式(9-46)得各根钢筋的长度为:

L1= D2- 4C2 -50= 25002- 4×4502 -2×25=2282mm

L2= 25002- 4×6002 -2×25=2143mm

L3= 25002- 4×7502 -2×25=1950mm

L4= 25002- 4×9002 -2×25=1685mm

L5= 25002- 4×10502 -2×25=1306mm

L6= 25002- 4×12002 -2×25=650mm

材料表中的表达格式:画一个直径式样,写上长度650~2282mm,根数为6根。

9.4.4、圆形构件向心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圆形构件配筋,施工图纸一般都标明如下已知条件:圆形构件直径D、设计辐射钢筋最大间距a1、设计环筋间距a2、钢筋保护层厚度c、辐射钢筋分段示意、钢筋规格和品种等。具体钢筋长度则应通过施工计算确定,方可下料、加工成型。

一、辐射钢筋计算

计算步骤方法是:1、先计算最外圈环筋周长L和最内圈环筋周长L1,按下列公式计算:

L=π(D-2c)(9-47)

L1=2πa2(9-48)

2、再根据外圈环筋计算辐射钢筋根数N=L/ a1 。N值应取整数,如为偶数

即取读数,如为奇数应加1变为偶数。此根数在内圈环筋钢筋。

二、环筋计算

由已知条件,环筋需要根数n 可按下式计算:

n=(D-2c-d )/2a 2 (9-49)

式中d---环筋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N 取整数值(例如n=7.8,取8根),实际间距为:

a 2′=(D-2c-d )/ 2n ′ (9-50)

式中n ′---实际根数。

按9.4.2节圆周布置的圆形钢筋计算方法,可算出各环筋的长度。 以上方法计算的圆形构件向心钢筋配料的辐射钢筋、环筋均为基本长度,在施工下料时的间距a=L 1/N ,应不小于配筋的最小间距(一般取最小间距为70mm );如果a ≥70mm ,则此圆形构件的辐射钢筋为一种,根数即N ;如果a <70mm ,就使辐射钢筋截止于另一圈环筋上,使得它们的间距处于70mm 与a 1之间。

3、根据计算结果,即可画出向心钢筋布置图(图9-17),则辐射钢筋的根数和长度即可按图较易算出。

图9-17 圆形构件向心布筋简图

5

43

2

1D

1——0号辐射钢筋;2——环筋;3——2号辐射钢筋;4——3号辐射钢筋;

5——1号辐射钢筋,用光圆钢筋端部要增加弯钩长度,辐射钢筋、环筋较长时还应增加搭接长度,位于辐射钢筋处的4根钢筋改为2根直通钢筋(图9-17中的0号辐射钢筋);此外辐射钢筋要考虑适当加上交搭环筋的长度等。

[例9-16] 已知圆形构件直径D=3m ,辐射筋最大间距a 1=200mm ,环筋的间距a 2=250mm ,钢筋直径d=16mm ,保护层厚度c=25mm ,试计算辐射筋和环筋的根数,并进行布置。

解:由式(9-47)和式(9-48)得:

L=π(D-2c )=3.1416(3-2*0.25)=9.27m L 1=2πa 2=2*3.1416*0.25=1.57m 则,辐射筋根数为:

N=L/ a 1=9.27/0.2=46.4根 用48根

设用12根辐射筋伸入内圈第一道环筋上,则

a=L 1/N=1570/12=130mm >70mm 可 用24根辐射筋伸入内圈第二道环筋上,则

a=2*1570/24=131mm >70mm 可 48根辐射筋伸入内圈第三道环筋上,则

a=3*1570/48=98mm >70mm 可 环筋需要数量由式(9-49)得:

n=(D-2c-d )/2a 2 =(3-2*0.025-0.016)/2*0.25=5.87根 用6根 实际环筋间距为:

a 2′=(D-2c-d )/ 2n ′=(3-2*0.025-0.016)/2*6=0.245m=245mm 圆形构件辐射筋、环筋布置如图9-18所示。 3000

图9-18 圆形构件辐射筋、环筋布置

9.4.5、椭圆形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设椭圆形长半轴长度为a;短半轴长度为b,则椭圆形的标准方程式为:

x2/a2+y2/b2=1 (9-51)经移项变形后得方程为:

x =a 1-(y/ b)2(9-52)

y = b 1-(x / a)2(9-53)将已知条件分别代入式(9-52)、式(9-53),便可分别求出椭圆形板x、y 轴方向每根钢筋下料长度。

[例9-17] 某筒仓内钢筋混凝土斜板的投影形状为椭圆形,钢筋沿椭圆长短轴等间距布置如图9-19所示,两端保护层厚度共50mm,试求斜板长短轴每根钢筋的长度,并拟定表达格式。

解:由题意知a=3600/2=1800mm,b=2400/2=1200mm

在x轴方向,0号钢筋长度

L x0=2a-50=2*1800-50=3550mm

1号至5号钢筋长度由式(9-52)得:

1号钢筋长度L x1=2a 1-(y1/ b)2-50 =2*1800 1-(200/1200)2 -50= 3500mm 2号钢筋长度L x2=2a 1-(y2/ b)2-50 =2*1800 1-(400/1200)2 -50= 3345mm 3号钢筋长度L x3=2a 1-(y3/ b)2-50 =2*1800 1-(600/1200)2 -50= 3608mm 4号钢筋长度L x4=2a 1-(y4/ b)2-50 =2*1800 1-(800/1200)2 -50= 2633mm 5号钢筋长度L x5=2a 1-(y5/ b)2-50 =2*1800 1-(1000/1200)2 -50= 1980mm 在y轴方向,0号钢筋长度

L y0=2b-50=2*1200-50=2350mm

1号至8号钢筋长度由式(9-53)得:

1号钢筋长度L y1=2b 1-(x1/ a)2-50 =2*1200 1-(200/1800)2 -50= 2335mm 2号钢筋长度L y2=2b 1-(x2/ a)2-50 =2*1200 1-(400/1800)2 -50= 2290mm 3号钢筋长度L y3=2b 1-(x3/ a)2-50 =2*1200 1-(600/1800)2 -50= 2213mm 4号钢筋长度L y4=2b 1-(x4/ a)2-50 =2*1200 1-(800/1800)2 -50= 2100mm 5号钢筋长度L y5=2b 1-(x5/ a)2 -50 =2*1200 1-(1000/1800)2 -50= 1946mm 6号钢筋长度L y6=2b 1-(x6/ a)2-50 =2*1200 1-(1200/1800)2 -50= 1739mm 7号钢筋长度L y7=2b 1-(x7/ a)2-50 =2*1200 1-(1400/1800)2 -50= 1458mm 8号钢筋长度L y8=2b 1-(x8/ a)2-50 =2*1200 1-(1600/1800)2 -50= 1150mm 材料表中的表达格式,在平行x轴方向,画两个直径样式,其中一个写上长度3550mm,根数为1根;另一个写上长度1980~3500mm,根数为2*5。0

号钢筋为一个编号,1至5号钢筋合编为一个编号。再用同样格式表达平行y 轴方向钢筋格式(略)。

图9-19 椭圆形斜板钢筋布置

12345

1

2345

12345678

012345678X轴

Y轴

9.5 特殊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9.5.1、曲线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由线构件中曲线的走向和形状是以“曲线方程”确定的,钢筋下料长度分别按以下计算: 一、曲线钢筋长度计算

曲线钢筋长度分别采用分段按直线计算的方法。计算时,系根据曲线方程y=f (x ),沿水平方向分段,分段愈细,计算出的结果愈准确,每段长度L=x i -x i-1,,一般取300~500mm ,然后求已知x 值时的相应y (y i ,y i-1)值,再用勾股弦定理计算每段的斜长(三角形的斜边)如下图,最后再将斜长(直线段)按下式叠加,即得曲线钢筋的长度(近似值)。

(9-54)

2i-1i 2

i-1

i (y-y )+(x-x )i=1

n 2ΣL=

式中:L ——曲线钢筋长度

x i 、y i ——曲线钢筋上任一点在x 、y 轴上的投影距离;

5.18钢筋下料计算例题

钢筋下料计算例题 班级:姓名: 例题1:在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现在取一跨钢筋混凝土梁L-1,其配筋均按Ⅰ级钢筋考虑,如下图所示。试计算该梁钢筋的下料长度,给出钢筋配料单。 钢筋下料配料单样表

Φ6 @ 2001 Φ18 2 Φ 18 1 Φ 18 1 3 4 56000 450 11 1 – 1 2 Φ10 2 400 5002 2 450 200450 2 – 2

解:梁两端的保护层厚度取10mm ,上下保护层厚度取25mm 。 (1)①号钢筋为2Φ18,下料长度为: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 6000-10×2 + (6.25×18)×2 = 6205mm (2)②号钢筋为2Φ10,下料长度为: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 6000-10×2 + (6.25×10)×2 = 6105mm (3)③号钢筋为1Φ18,下料长度为: 端部平直段长= 400 - 10 = 390mm 斜段长=(450 - 25×2)÷sin45°=564mm 中间直段长=6000 -10×2 -390×2 -400×2 =4400mm 钢筋下料长度= 外包尺寸+ 端部弯钩-量度差值( 45° ) =[2×(390 +564)+ 4400]+(6.25 ×18)×2-(0.5×18)×4 =(1908 + 4400)+225-36=6497mm (4)④号钢筋为1Φ18,下料长度为: 端部平直段长= (400+500)- 10 = 890mm 斜段长=(450 - 25×2)÷sin45°=564mm 3400 890 564 890 564 4400 390 564 390 564 5980 5980

钢筋中心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计算方法详解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一般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就查找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是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4d (纵向钢筋机械锚固)、8d、12d、16d(抗震框架梁柱纵向钢筋端节点构造)等几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没有考虑这种变化了的新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和AutoCAD业已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本文一是就当前最常用的一些角度,从基于钢筋中心线长度出发,进行了详尽的演绎,二是对箍筋、特别是多肢箍的计算进行了阐述,可供同行师友在从事钢筋的施工下料、监理、造价计量和审计等N多工作环节中参考使用。 1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图1)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2 135°箍筋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弯心直径2.5d)(图2)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 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 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 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 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 (1)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 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⑶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 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 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 作为钢筋 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弯曲角度 30 量度差值 0.35 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 4 — 5 6 量外包尺寸 40 50 量包尺寸 80 100 45 60 90 135 0.5d 0.85d 2d 2.5d 8 10—12 60 70 120 150— 170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二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二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 钩2。直弯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咯。… (注意: 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 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 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 )*2+(b-2c+2d )*2 (这个公式你也可 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度: 6.25d 3.5d 4.5d 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 弯曲调整 值: 0.35d 0.5d 0.85 d 2d 2.5d 若钢筋 钢筋弯曲角 弯钩分为:1。半圆弯 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钢筋下料计算 (2)

摘自《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编著 钢筋配料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与钢筋图中的尺寸是不同的,钢筋图中注明的尺寸是钢筋的外包尺寸(施工时也大多是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大于轴线长度,但钢筋经弯曲成型后,其轴线长度并无变化,因此钢筋应按轴线长度下料,否则,钢筋长度大于要求长度,将导致保护层不够,或钢筋尺寸大于模板净空,既影响施工,又造成浪费。 在直线段,钢筋的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并无差别,在弯曲处,钢筋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间存在一个差值,称之为量度差。故钢筋的下料长度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减去量度差,再加端部弯勾尺寸(称末端弯钩增长值) 9.3、钢筋下料长度基本计算 9.3.1、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钢筋弯钩有半圆弯钩、直弯钩和斜弯钩三种型式: 图1 钢筋弯钩形式 (a)半圆(180°)弯钩;(b)直(90°)弯钩;(c)斜(135°)弯钩 D L p L z d (c ) D L z d L p (b ) (a ) L p d L z D 半圆弯钩(或称180°弯钩),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 )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2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 )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3.5倍。直弯钩(或称90°弯钩)和斜弯钩(或称135°弯钩)弯折时,弯曲直径(D )对Ⅰ级钢筋不宜小于2. 5 d 倍;对Ⅱ级钢筋不宜小于4d ;对Ⅲ钢筋不宜小于5d 。 三种弯钩增加的长度lz 可按下式计算: 半圆弯钩 lz=1.071D+0.571d+lp (9-22) 直弯钩 lz=0.285D-0.215d+lp (9-23) 斜弯钩 lz=0.678D+0.178d+lp (9-24) 式中 D---圆弧弯曲直径,对Ⅰ级钢筋取2.5d ;对Ⅱ级钢筋取4d ;对Ⅲ钢筋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 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②边、角柱锚固长度: 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 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 2.柱箍筋: 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b.柱宽;h.柱高; 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 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 保护层:是柱保护层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

钢筋工程下料的步骤及方法

钢筋工程下料的步骤及方法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钢筋抽样常用公式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施工工艺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2、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1)墙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

钢筋下料计算及案例(1)

钢筋下料计算不难一点就会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3.5d 45度弯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 了 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错误计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 =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譬如,当主梁支座顶面保护层为55mm,其余3面保护层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48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1mm。 譬如,当柱的保护层为30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8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7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31mm。 钢筋配料单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2011-05-29 16:37 钢筋的弯勾计算主要看钢筋弯勾的弯折角度以及构件的抗震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9d+13.35d-9d=10.35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 一、平法识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架柱 1)柱编号 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 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内。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 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 / 1

2)注写柱钢筋方式:两种: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03G101-1P11 3)柱钢筋计算: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 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 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 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 ①柱子基础插筋长度:a+h 1+h n /3 a:弯折长度:按图集进行判断/按图纸标注长度 h1:基础厚-底部保护层厚度 hn:层净高,层高-楼层框架梁高。 ②-1层柱子纵筋长度: -1层层高-Hn/3+1层Hn/3+(搭接长度LlE )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非连接区是1/3hn ,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③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 ④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 非连接区=max (1/6Hn 、500、Hc ) ⑤顶层柱纵筋计算: (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 (la );其余纵筋伸至柱顶梁高- 保护层+12d 或直锚lae )

钢筋如何下料及计算公式

钢筋如何下料及计算公式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16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 +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16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结合G101图集)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结合G101图集)框架梁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4、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5、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6、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7、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8、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框梁高度≤800mm 夹角=45° 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柱 1、基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2、中间层柱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3、顶层角柱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 d 2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 量内包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3)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 度:30°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 值: 2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 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度: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钢筋下料计算的步骤以及方法

钢筋下料计算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臵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 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 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臵;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 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钩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b为梁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钢筋下料长度和预算长度的区别

造价员须知:钢筋下料长度和预算长度的区别 众所周知,施工下料与预算抽筋是有一定差异的,施工员在下料时要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但二者具体都有哪些差别呢? 钢筋计算长度有预算长度与下料长度之分。预算长度指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长度,而下料长度指的是钢筋施工备料配制的计算尺寸,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都说的是同一构件的同一钢筋实体,下料长度可由预算长度调整计算而来。其主要区别在于内涵不同、精度不同。 从内涵上说,预算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它包括设计已规定的搭接长度,对设计未规定的搭接长度不计算(设计未规定的搭接长度考虑在定额损耗量里,清单计价则考虑在价格组成里)不过实际操作时都按定尺长度加搭接长度。 而下料长度,则是根据施工进料的定尺情况、实际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并按照施工规范对钢筋接头数量、位置等具体规定要求考虑全部搭接在内的计算长度(相对定额消耗量只不包括制作损耗)有时还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如果是分段施工还需要考虑二个流水段之间的钢筋连接。 举个例子:柱、墙竖向构件基础插筋、上下层间钢筋的搭接,封闭圈梁纵筋以及圆形箍筋、焊接封闭箍筋的首尾搭接,均视为设计规定的搭接,要计算在工程量内。对钢筋定尺(或既有长度)相对构件布筋长度较短而产生的钢筋搭接属于设计未规定的搭接,清单工程量里不计算,像50m长的筏形基础,一根钢筋中间需要多少搭接接头,施工下料却要根据构件钢筋受力情况统统考虑。 从精度上讲,预算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即构件几何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弯曲调整值,并不考虑所读出的图示尺寸与钢筋制作的实际尺寸之间的量度差值,下料长度对这些都全要考虑。 比如一个矩形箍筋,预算长度只考虑构件截宽、截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及两个135°弯钩,不考虑那三个90°直弯。下料长度则都要考虑。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既是为了准确计算钢筋工程量用以确定造价,也是为了相应算出符合实际的下料长度,以期指导施工。钢筋下料的钢筋形状根数长度准确无误否则会造成灾难后果,而钢筋预算仅仅是是量上的误差,最多是误差率超过允许范围而重新计算。 在计算难度上下料比预算要求高,计算一个异型高低大小不一的复杂集水坑下料计算必须高度精确,而目前的钢筋预算软件大都是粗糙计算,虽然量上面相差不大,但是没法用于施工。 综上,预算抽筋是预算内容中的一项,主要用来确定工程造价;施工下料是施工工作中的一项,是钢筋工开料,绑扎钢筋的依据。预算抽筋多在招投标前计算,一般不大的建筑物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施工下料多在施工准备时开始,贯穿整个主体施工过程。

平法钢筋下料计算

平法钢筋下料计算 平法制图的钢筋工程下料及算量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 1.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 4.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 二、板: 板筋主要有: 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 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 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

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 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 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 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 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 2)按轴线长度计算; 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但首选第一种方法。 3.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及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附加钢筋长度=设计标示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 (注:角部放射筋长度有时长度是从角部向两边逐步递减的)支撑钢筋是为了保证双层筋的上层钢筋位置的措施钢筋(码凳),一般情况下是每间距1米布置一根,规格为比板筋大一个规格,长度为该跨净跨长度,支撑腿长度为板厚减保护层的两倍腿间距为1米。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预算类2010-05-18 16:11:44 阅读8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Ln是指净长)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lae是指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Hc是指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G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N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3.5d 45度弯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错误计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 =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