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政府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政府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政府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政府

我国的政府

(2010 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32. 温家宝总理在2010 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①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③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④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2.D

【解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①观点错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工作重心

是经济建设,③观点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目意思。

(2010 福建卷)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

增收。回答33-34 题。

33.为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以下体现我国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①2010 年修订的《选举法》变城乡居民的“同票不同权”为“同票同权”

②某省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③2010 年我国政府加大对圈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④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4.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 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

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

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

B.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

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D ?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34.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心意思:农业科技创新一方面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完善了农业

科技服务体系。A在题干没有体现,BC二项容易因题干教育培训等字眼误选,题干中的内容并未体现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理论创新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生产实践、理论创新。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发展,考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技的进步等长效

热点。

2010 江苏卷)13、2010 年1 月22 日,江苏省宣布自2 月1 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

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②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② B②②C②③D②②

【解析】体现江苏特色。综合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学生解题时有一定难度。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比较。本题采用排除比较容易。分开比较解答。题目设计有陷阱。

【答案】C

(2010 江苏卷)15 2010 年3 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 ,公布本部门预算。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利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

A 民主和法制

B 检查和审计

C 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

D 简化政府办事程序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学生普遍能答对。背景材料引出问题。

【答案】A

(2010 山东卷)2010 年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17-18 题。

17.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选择关键在于抓住“更有尊严”,强调的是对人民的尊重,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政府

为民服务即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

(2010 广东卷)28.2009 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

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 B ?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

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 D .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

解析:A “政府执政”表述错误,排除;B错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排错,材料也无体现,排异;C正误相混,公民有监督权,但材料没涉及,人大代表才有质询权,故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

(2010 安徽卷)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回答6—7 题。

6.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依法执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7.《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分析:试题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6 题从政治生活角度考查考生对“政府依法行政”这一知识的理解。《纲要》的制定过程是我国政府科学

民主决策的过程,A项正确。“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BCD 项错误,不选。

第7 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考查考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知识的解读能力。《纲要》的制定过程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纲要》要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

在的反映,故①④正确。②③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选。本题正确选项为C。

(2010四川卷)31.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意味着

①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③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

④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政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④项有很强的干扰性。难度

适中。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因此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可以保证政府

对人民负责,这也是是政府的工作原则,因此①、②正确。政府行使行政权,让权力的行使接受人民监督,

所以③正确。题干材料说明的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而政府仅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并不能代表所有国

家机关,所以选项④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政府并不代表所有国家机关,只是个行政机关。

(2010安徽卷)37.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2某市城乡屆民收入和消费増稳率变化表

2009172155365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

(2)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3)在解答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8分)

参考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

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三农”工作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分析问题,又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如在看到城乡居民收

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变化和差异时,又抓住收入影响消费这个重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不同,

分析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如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运用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分析材料二,解答上述两个问题。

分析:试题取材社会热点,材料一以表格的方式反映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材料二列举我国政府“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举措,两则材料共同体现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时事热点。试题着重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

第(1 )问,考查考生从表格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答

表格题要求对表格元素(标题、表体、注等)做充分分析,从中获取信息,再根据设问的要求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本题切入点小,设问指向明确,但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考生能否从表格中分析出城镇居民的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

第(2)问,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考生将政府职能的知识与政府的举措相对应,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思考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从而说明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基本原则。

第(3)问,设问新颖,是本大题的创新之处。设问不是要求考生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上述材料,而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考查考生运用矛盾分析法解题的思维过程,正确解答本题必须完成这一思维转变。由于思维

过程的复杂性,因而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010广东卷)36.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年)》的额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材料二:图8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的变化状况

2008. 2009年广东省东部、西部、北部与全省经济增速比较

□ 20阴年经济增速(■

氓.}

■ 2009年经济增速(%)

材料三: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双

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发挥财政

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一个,富一家;

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11分)

(3)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11 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广东经济的地区差异变化状况作出简略判断。(4分)

(3)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11 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