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部财政部.com-各年真题综合

财政部财政部.com-各年真题综合

财政部财政部.com-各年真题综合
财政部财政部.com-各年真题综合

2009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交易成本、恩格尔系数、虚拟成本、不变成本、社会保障体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二、简答

1、级差地租的来源、条件、成因。

2、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3、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在长期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4、论邓小平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看法。

三、论述

用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为何强调结构优化。

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凯恩斯理论与理性预期理论对就业的不同看法。

解答:

一、名词解释

1、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主体由于寻找交易对象和达到交易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要进行生产,就要发生交易,而任何一笔交易得以进行和完成都要付出相应的费用。按照具体的交易对象所涉及的程序,可以将交易成本分为: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等。经典微观经济学一般都有一个隐含的假定,即市场的交易是没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为零。但科斯等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中是存在交易费用的,并且交易过程的一系列费用,有时甚至高到致使交易无法进行。交易费用是不可以通过市场来避免的,因为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原因是无法改变的。这些基本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因素”,即人的交易行为往往受到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使交易费用提高;另一类是“物的因素”,因为在交易过程中,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都会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交易成本的减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提供信息流畅渠道降低交易成本;统一规则降低交易成本;签订合同降低交易成本;建立违约责任制度减低交易成本;道德法律化降低交易成本。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的比例将逐渐缩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这一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可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恩格尔定律主要描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时候,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很大的比重。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中心才会开始向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国际

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科教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0.6以上为贫困,在0.5到0.6为温饱,在0.4到0.5为小康,0.3到0.4为富裕,小于0.3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比较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如消费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烫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的长期的趋势。

3、虚拟资本。是指能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纸币、国家债券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交易就形成了虚拟资本;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凭证被反复交易就形成了纯粹的虚拟资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等交易品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虚拟。上述有价证券之所以叫做虚拟资本,是因为他们是以货币等形式存在的现实资本的所有权或债券凭证,证明一定数量的现实资本归有价证券的持有人所有。持有人可以凭借证券定期的获得资本收入,也可以出让证券换取现实的货币资本。它们之所以被称为虚拟资本,是因为它们所代表的真实资本已经进入到了企业的运行,这些证券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一纸用于证明现实资本所有权凭证,只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副本,他们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就形成了虚拟资本的运动。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这信用制度的发展。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从一个资本的两个方面来考察。如一般资本,假定是10万元,购买某个企业的股票,进入企业运行的10万元就是实体资本,而投资者手中持有的10万元股票进入股市,则成为虚拟资本。由于虚拟资本只是实体资本的纸质副本,以证书的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实现实体资本的价值,因此,虚拟资本的运动和存在必须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同时,虚拟资本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发展。但是,虚拟资本的价格的决定并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来决定的。虚拟资本的发展既可以促进实体资本的发展,也可以个实体资本的发展带来灾难。

4、不变资本。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第一个科学的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进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变化,而他们的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这种转移是通过具体劳动实现的。转移的价值量,只是进入生产过程的原有数量,绝不会大于它。可见这部分资本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量的变化,只是改变了它的物质形态,因而叫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转变为劳动力形式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了。这部分资本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工人再生产出来的。但是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是,不仅再生产出了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而且生产出了剩余价值。因此,转变为劳动力资本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为正确的考察资

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

5、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四个方面。这几项是相互联系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社会发展的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与人们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这些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们的利益作为一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们、人们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这一本质和核心。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一,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宽;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苦难;三,多头管理,体制分散;四,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五,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重大影响;六,社会保障法制化不强。改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统一制度;以税收确保基础保障,全国统收统支;扩大覆盖面;切断单位与个人的社会保障联系,约束和激励公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账户。

6、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概念: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够全部用于放贷,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作用: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减少。央行可以在法定范围内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需求。从理论上说,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是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最为简单的手段,然而,央行一般并不经常使用这一货币政策。这是因为:一是这一政策发挥作用有个时滞过程;二是这一政策手段太过猛烈,一旦储备金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贷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在通常情况下,央行都是通过三大货币政策联合运用来实施宏观调控的。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

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简答

1、级差地租的来源、条件、形成原因。

任何地租的形成都以土地的所有权为前提,土地所有权在生产中不执行任何职能,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对土地的占有,而向农业资本家收取的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三者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区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它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形式相联系的地租形式,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由于这种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肥沃程度、距离市场的远近程度等。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一和级差地租二。前者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后者是由于同一块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土地作为一种自然条件,它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与剩余价值。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从资本总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值,这是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在流通中是不可能增值的,但资本总公式呈现出的现象,则是经过流通程序,产生了价值增值。等价交换和价值增值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资本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但是,剩余价值不可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在商品流通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等价交换,显然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一定量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商品上,但价值量是既定的,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是不等价交换,即低于价值购买或高于价值出卖,似乎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但是由于商品生产者的双重身份,他的所得正是他的所失,从总流通过程看,流通中的价值仍然没有变化。但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如果离开流通量领域,即货币所有者把货币储藏起来,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联系,价值和剩余价值也无从产生,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与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它必须以流通领域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

3、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在长期中只得到正常利润。

完全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这一市场结构中,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竞争的因素,这一市场结构的特点是:市场上无数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或完全无差别的(或者说产品之间有完全的替代性);所有的资源都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毫无困难,所有资源都可以在各个厂商和各行业之间自由的流动;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需要区分开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通常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当企业所有者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

入报酬,而他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也应当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而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其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又称超额利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所以我们说,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实现了正常利润,是由于正常利润作为隐成本已经从成本中被扣除了。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厂商通过改变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由于长期中厂商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在市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一是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对进出一个行业的选择。在长期中,如果一个厂商获得利润,这便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该行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增加,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就会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相反,如果,长期内某个行业是亏损的,那么厂商会选择退出这个行业,厂商的退出一直要持续到该行业的利润由负变为零为止。从而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没有一个厂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所有厂商都是获得正常利润。用图形表示就是,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这一点上,厂商的MR=SMC=LMC=LAC=SLC,由于P=LSC=LMC,所以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只获得正常利润。

4、论邓小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看法。

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一经典性的评论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金融活,社会才活。

其一,金融活,才能够使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使人们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为社会整体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种信用中介,金融将社会零散的、分散的、闲臵的货币资金聚集起来,变成高效、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通过借贷、投资的方式,配臵到社会急需的领域和部门,组合生产要素,不仅维持社会的简单再生产,而且不断扩大再生产,以及相应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生产方式,从而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发展。物质基础厚了,社会才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兴办各种社会事业,才能有丰厚的财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通过金融—经济—社会这样的途径,金融为社会做着巨大的贡献。

其二,金融活,才能够为人们的创业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最大的生产力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和劳动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单凭自己个人的原始积累难于较快的组织起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而金融,就能够提供最重要的条件。通过金融的支持和帮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创业或从事生产,同时还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其三,金融活,才能更好的调节宏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使社会公平得到更好的实现。金融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各个

单位和法人的经济活动乃至社会活动,同时,又能够利用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手段影响这些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进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总量可以使时候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平衡;通过调整货币供应的方向和具体数量,可以调整生产要素在不同领域配臵的格局。金融的这种杠杆作用,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价格,影响进出口的数量和规模,影响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收入,影响社会财富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如果金融手段运用的方向、力度和措施得当,可以有效的抑制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保证社会的公平和争议得到更加切实的维护。

其四、金融活,还有助于培养社会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氛围,增强社会和谐的动力和条件。金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正常运行需要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具有完备的法制体系,二是具备基本的信用基础。人们知法守法、讲究诚信、金融业务才能政策开展。金融发展了,与金融有关的法制也会进步,人们会经常受到这种严格的法律和道德的熏陶,整个社会就会潜移默化的增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氛围,并且带动社会其他方面法制和道德的建设,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内在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但是,金融本身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如果金融出现了问题,社会经济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深刻的影响。金融的发展构成了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系统和主要链条,而社会,则通过银行进行存款和贷款的交换,以保证资金在全社会的血液循环,如果金融系统规范有序,社会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社会资金就会按正常的渠道和秩序流动,一切都井然有序。但事实上,现代金融自从创立以来,就出现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混乱和危机,由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危机从来就不是社会稀奇新闻,如1992年的英国英镑危机导致英国英镑和意大利里拉退出欧洲汇率机制、1993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将日本拖入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引起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和拉美连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东南亚新兴国家、1999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引发国际市场恐慌、2001年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灭,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的乏力、2008年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金融业焕发活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现阶段在金融领域所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我们要正确的面对我们所面对的金融系统风险。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干预太多,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企业资产重组中,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大了银行的压力。(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这类金融机构由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或者说与其本身就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常常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或者监管盲区,此外由于法制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其积累的风险有日益扩大的趋势。(3)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臵所隐含的风险。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臵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现实来说,直接金融资源配臵并未适应国民经济变化的趋势,

银行信贷仍然将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此外信贷资金的绝大部分都在相对低下的环境中运行,如此信贷资金配臵,不仅不符合经济增长格局的要求,而且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值得关注。(4)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不规范因素太多,投机成份较大。这种投机所蕴含的泡沫和风险将直接威胁到股市与股份制度的正常发展。

防范与化解我国主要金融风险的建议:(1)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2)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3)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出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臵效率。(4)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5)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6)在推进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市场逐步明晰产权,减少投机因素对市场的波动。(7)健全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金融的健康发展。

四、论述

1、凯恩斯理论与理性预期理论对就业的不同看法。

答:(1)凯恩斯理论对就业的看法是以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1929年到1933年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几乎使资本主义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次严重的危机中总共有4000万人长期失业,社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恶性经济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的现实,使得传统古典经济学的“供求自动平衡,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成为幻想,笼罩在看不见手的神秘光环被打破。现实和理论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以传统古典经济理论叛逆者的姿势登上了历史舞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它反对过去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来摆脱失业带来的萧条。

凯恩斯在其1936年发布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就业量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和总供给相等的社会总需求水平。通常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构成。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并不必然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的经常现象,从而资本主义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造成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凯恩斯归结为三大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正是由于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得社会有效需求水平总是低于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否定了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伸缩性的特点,认为在经济中总存在这某些因素阻碍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即认为具有“刚性”。从而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达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将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为了减轻萧条,刺激就业,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凯恩斯为了减少就业,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以国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干预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提倡挥霍浪费,反对节俭;扩大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增加货币发行,压低利息率;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不仅在理论界被誉为凯恩斯革命,而且对实际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凯恩斯本人甚至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救星。从20世纪

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理论一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决策的主要理论。

(2)理性预期学派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处于严重的滞涨时期,而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仍然提出不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这种形式下,西方社会对凯恩斯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作为货币主义的延续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理性预期学派。由于这一学派的的说法大体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主义的体系一致,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回到了传统的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状态,所以理性预期学派又叫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等。理性预期学派重新肯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并且根据传统的微观理论对凯恩斯主义作了全盘的否定,不仅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无效,而且在整个理论体系上也不成立。理性预期学派的四个假设前提: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自然失业率假设。理性预期学派主要观点有:宏观政策无效论;适应性预期错无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主张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政府公布并实施长期不变的原则,形成公众的稳定预期;改善和刺激劳动供给,降低自然失业率。

由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以及主要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由于市场是出清的,无论是产品市场的价格还是劳动市场的工资,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做出调整,从而使市场总是处于或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因此他们认为市场上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此外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政府的任何行动都会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因此政府旨在改善就业的宏观政策市无效的,政府的任何行动都会被理性的人所采取的行动所抵消。同时,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公布合理且长期稳定的政策原则,形成公众的稳定预期。政府可以改善和刺激劳动供给,降低自然失业率。

2、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答:(1)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和控制。虽然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臵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经常导致的失灵,使得经济仍然存在总量和结构失衡的可能性,此外,由于从事经济的个体都是理性的,因此个体的行为不一定和社会整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因此,为了保持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和使得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有必要对经济发展采取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我国,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总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保持币值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外汇政策、产业政策等。

(2)在西方经济学中,财政政策一般定义为,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款所进行的选择。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有支出类和收入类两类工具,前者如变动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后者如变动税收和公债。根据对经济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在狭义上,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影

响利率、投资和整个及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有效需求,最后影响国民收入。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率。在现实生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3)在宏观调控中,政府通常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在一起进行实施,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来决定的。例如,当经济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工厂停产,但又存在较高的物价水平的时候(西方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滞涨时期),政府可以采用这样的财政搭配,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降低税率,刺激有效需求,以减少失业,同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防止货币的过快增长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综合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优缺点,可以将它们之间的搭配分为以下几类:扩张性的财政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与紧缩性的货币;紧缩性的财政与紧缩性的货币,紧缩性的财政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4)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政策搭配的演变,可以发现我国近十五年来的政策搭配:

1994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我们实行的是紧缩的财政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宏观背景: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较高的增速,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具体措施: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增值税、消费税的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下。政策效果: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使经济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

1997年到2003年底,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宏观背景: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受到很到影响,进而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1998年国内遇到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性。政策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目标实现为目的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增加基础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措施。政策效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作用非常明显,大规模的发行长期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实际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几乎陷入了流动性的陷阱。

2003年到2007年,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背景:2004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加较快,消费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越来愈大。政策措施:从财政政策看,减少政府大规模的支出,减少政府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货币政策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向结合,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限制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效果分析:从判断宏观调控效果的两个关键指标来看,宏观政策基本上达到了目标。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降下;工业产品价格结构调整取得预期进展;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协调。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宏观背景:2007年上半年,由于粮食和猪肉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大幅上升,从年初开始,CPI一路持续走高,此外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扬以及股市泡沫的扩大,通货膨胀的预期越来越明显。具体措施: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施稳健的财政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变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胀。在财政政策上继续加大对相关过剩产业和行业的调整,同时加强对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调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上,提到贷款比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适度提高人民币的升值步伐,降低国外需求,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贷款机制和利用水平。政策效果:稳健的财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总体来说,既保障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水平的上升。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背景:2008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并演变为一场影响世界实体经济的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需急剧下降,这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我国而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出口需求的下降,造成了大量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进而造成了连锁反应,导致内需不足显得更加的不足。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通胀预期之后又面临着需求下降、投资萎缩、出口减少,经济发展减速的情况。具体措施: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中央政府从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角度出发,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保中国经济适度稳定的发展。一是宣布并出台了投资规模为4万亿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二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三是,央行大幅度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9年计划新增贷款为5万亿人民币,同时财政部作为地方政府发债的牵头人发行规模宏大的中长期政府建设公债。同时采取各项拉动内需的政策,如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等。政策效果:从总体上看,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实现了7.1的增长率,消费投资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企稳回升,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减弱并出现了增长的势头,沿海加工企业出口订单增加,大量农民工返程城找工,就业率上升,扩张性宏观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5)宏观政策实践的经验和启示: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发债的主要方式;坚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不断总结,及时调整,注重实际。

3、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为何要强调结构优化。

答:(1)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马克思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研究社会再生产,其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形式出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消耗的预付资本,并获得剩余以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实现货币形式后,通过流通领域顺利买进再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人和资本家都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后,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所以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期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C、V、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在以上理论前提下,马克思研究了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M)=ⅡC。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资本积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生产,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Ⅰ(V+M)>ⅡC或Ⅰ(C+V+M)>ⅠC+ⅡC;(2)Ⅱ(C+V+M)>Ⅰ(V+m/x)+ Ⅱ(V+ m/x)或Ⅱ(C+M- m/x)>Ⅰ(V+m/x).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V+ m/x)=Ⅱ(C+△C)。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的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采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特别具有意义。马克思强调社会再生产必须处理好消费和投资各内部及其之间的结构关系,使两者保持适当的比例。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各种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三大产业之间的矛盾和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提高。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这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内需不足、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的情况下,短期内我们只能依靠过去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走出困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是来自于国民需求,只有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和保障。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消费和投资保持一定的适度的比例,两者才能发挥协调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失调也是短期内制约我国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投资的内在冲动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产业的低水平盲目建设和扩张以及由此造成的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国家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来之不易的企稳向好的形式,而且将错失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形势推动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结构优化和比例平衡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协调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内部以及之间的结构问题。要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更加注重内需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要把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向依靠

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转变;采取措施逐步,逐步加大调控力度,促进部门、行业、产业、地区之间的结构优化和结构升级。在保增长中,要注重结构调整,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8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经济学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资本有机构成、价值与价格、边际技术替代率、纳什均衡、消费者剩余、公开市场业务。

二、简答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与区别。

2、凯恩斯投资乘数及适用条件。

3、简述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

4、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三、论述

1、结合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论论述我国坚持过大内需、着力增强消费需求的方针。

2、论述社会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一般趋势以及在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思路。

3、试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国际贸易顺差对汇率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

1、资本有机构成

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创造性的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的范畴。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来考察。从物质形式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关系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情况下,资本的技术构成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动,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动也大体上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动。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水平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反映在资本技术构成上就是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增加了,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就是,在全部资本价值中,不变资本的价值比重增加,可变

资本的比重减少。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后果是,在全部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增加落后于整个资本的增加,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的减少,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此外,由于资本有机过程的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超过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从而造成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科学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短暂性。

2、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社会经济关系,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商品价格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规律贯彻其作用的表现。

3、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西方经济学生产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在维持产量是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以MRST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通常和等产量曲线联系在一起,在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两个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由于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用劳动投入去代替资本投入时,由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和由减少资本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是相等的。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即当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度的。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上点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决定了等产量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凸向原点。

4、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经典模型,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由美国经济学家纳什创立。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策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而且在这种策略均衡中,当其他参与者的最优选择策略既定的情况下,

L和R。对甲的策略而言,当乙选择L时,甲会选择U,当乙选择R时,甲会选择D,显然甲没有占优

策略,甲的策略随乙的策略的变化而变化。类似地对于乙的策略而言,当甲选择U时,乙会选择L,当甲选择D时,乙会选择R。同样乙也没有占优策略,乙的策略也随着甲的策略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仍可注意到,在以上的博弈过程中,对于(U,L)策略而言,只要甲选择了U乙就不会改变对L的选择;同样,只要乙选择了L,甲也不会改变对U的选择。从纳什均衡的定义上说,(U,L)和(D,R)都是纳什均衡。都是纳什均衡。而另外的两个则不是。

纳什均衡分是比占优策略均衡更强的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来说,其选择都是唯一的。而纳什均衡要求只要任意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最优选择策略既定的条件下,其选择是最优的。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论中的概念。它是指消费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是由这种商品的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但由于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消费者对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类商品,往往是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的,但是商品市场上只有一个由供求决定了的价格,便产生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在图中,需求趋向以下,市场价格以上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并不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它只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仅仅是消费者者心理上感受到的一种满足程度。消费者剩余常常用来研究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以及评价政府的公共支出和税收政策。

6、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银行承兑票据等),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活动。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一是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扩大或收缩会员银行存在央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贷款能力;二是同影响准备金控制市场利率;三是通过控制利率和黄金流动;四是,为政府债券市场的运行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场所。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最经常使用的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它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例如,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增加的趋势的时候,央行在债券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增加市场上货币的供给,从而使利率下降,进而刺激投资等,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和失业减少。反之,。。

作为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相机决策,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可以精确的控制和调节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连续性、经常性的试探性的操作,从而更好的实现目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二、简答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与区别

答、(1)剩余价值是指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在资本构成中,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的了利润的形式。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因

此利润率是相对于整个预付资本而言的。

(2)两者的联系:首先,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个剩余价值和不同资本的比例,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其次,在预付资本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的大小成正比,剩余价值越大,利润率越大。

(3)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反映的时候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工人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例,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揭示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掩盖了资本剥削的秘密,使得剩余价值神秘化了。其次,由于两者是同一个剩余价值和不同资本的比例,所以在量上,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最后,两者的变化趋势不一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由于资本主义有机构成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剧会趋于下降。

2、凯恩斯投资乘数及其适用条件

答:(1)乘数原理是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中提出的,是支撑其需求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凯恩斯的理论,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例。投资乘数则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初始投资之间的比例。在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一个部门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影响到该部门生产和收入的相应变化,而且引起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的变化,经过一连串的影响,最终会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化。政府部门或私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连锁的反应,导致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它等于1/1-MPC。乘数原理在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其政府干预理论的基石,在其后,汉森和萨缪尔森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解释经济周期理论。

(2)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适用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乘数作用的大小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一是,社会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如果社会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没有闲臵资源,那么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会引起生产的增加;二是投资和储蓄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它们,否则,投资乘数将减弱。因为增加的投资引起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的上升会鼓励储蓄,从而会部分的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使消费增加的趋势;三是,货币供给的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设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增加时,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就得不到相应的货币供给量的支持,利率就会上升,这不但会抑制消费,使得总需求降低,还会抑制投资的继续增加。

3、需求价格弹性。

答、(1)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表示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根据计算方式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弧弹性计算公式为E=(△Q/Q)/(△P/P),点弹性计算公式为E=dQ/dQ

×P/Q.需求价格弹性按照大小可以分为五种:(1)E

d =0,完全无弹性;(2)0< E

d

<1,相当缺乏弹性;(3)E

d =1,单位弹性;(4)1< E

d

<∞,相当有弹性;(5)

E

d

=∞,完全有弹性。

商品的可替代性(正相关)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预算总支出的比重。

消费者改变商品消费数量所需的时间。

4、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答、(1)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按照规模是否扩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是以积累为前提,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生产。

(2)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的产品是同三个方面来实现的:①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一部类内部在生产资料消耗上的补偿;②第二部类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二部类企业内部在消费资料之间的交换。(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第一部类内部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实现第二部类在生产资料上的补偿。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了替换,从而下一年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上述交换过程表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应具备的条件是Ⅰ(V+M)=ⅡC,从这个基本的公式出发,可以引出两个实现条件:其一是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是Ⅱ(C+V+M)=Ⅰ(C+V)+Ⅱ(C+V),这个条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比例。以上三个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是以积累为前提的,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生产。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第一部类全部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外,还要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即Ⅰ(V+M)>ⅡC或Ⅰ(C+V+M)>ⅠC+ⅡC。第二,第二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所需的消费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剩余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如果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那么m-m/x就是m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即Ⅱ(C+V+M)>Ⅰ(V+m/x)+ Ⅱ(V+ m/x)或Ⅱ(C+M- m/x)>Ⅰ(V+m/x).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在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该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即由此可以导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C)+Ⅱ(C+△C)(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Ⅱ(C+V+M)=Ⅰ(V+△V+ m/x)+Ⅱ(V+△V+ m/x)(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在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的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4)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首先,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因此,我们的处理原则必须是,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扩大再生产。具体的讲就是先安排好当前的生产,后安排基本建设;在基本建设中,要先安排更新改造,再安排新建扩建;在新建扩建中,要先安排好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更直接的建设项目。

其次,正确处理好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生产浪费等问题依然严重。在此基础上,再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因此,我们应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着力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劳动者的素养。

第三,根据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处理两大部类之间发展关系。在安排第一部类生产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第二部类生产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第二部类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为第一部类提供尽量多的消费资料。

第四,要正确运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但这并不能成为只注重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由。因为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问题,二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生产资料的增长,最终将依赖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的需要。因此,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增长要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三、论述

1、结合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论,论述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着力提高国内需求的政策方针。

答、(1)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和消费关系的论述,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人们结成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各种关系。其中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相互决定的,马克思说“生产行为本身对一切生产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智力和体力的消费属于生产过程,包括在生产过程内,这种消费就是生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劳动者用产品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消费,使消费的体力和智力得以恢复,使他们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这种消费又直接是生产。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首先,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马克思说: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其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生产的产品只有经过人们的消费,才能证实它是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消

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到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促进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由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生产和消费者两个方面,任何一个都不可偏废。如果片面生产忽视消费,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将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2)根据西方经济学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一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是指当期实现了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引起产品滞销,进而带来失业和经济萧条。只有提高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才能为生产的扩大带来坚实的基础。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在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要看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依靠的仍然是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度依然很低。我国内需不足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三点:首先,人民的收入水平增速低于经济的增速,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总量增长了15倍(剔除物价指数),但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9倍,而作为最大消费群体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7倍。居民的收入增速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导致我国内需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其次,公共产品的缺位严重,财政投入过少。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许多原本由国家承担的诸如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等全部推给了市场,而居民的收入却没有随之增长,居民负担加重。第三,由于权力、腐败等资源不公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扼杀效率,扼杀奋斗精神,社会投机取巧泛滥。

2008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国家,给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而言,出口需求的减少对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金融危机造成我国沿海出口加工企业的大量倒闭,农民工失业,股市暴跌等,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损坏。08年底中央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出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提高出口退税补贴,改革增值税,09年新增贷款5万亿人民币,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家电下乡等一些政策。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四万亿的刺激计划仍然是以政府投资为核心的,因此必然抑制民间投资,而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又是以出口为核心的,而内需仍然居于次要地位。如果内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一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解决内需问题,只需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

解决我国内需不足,扩大国内需求的主要措施:

首先,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制度问题,是由转轨时期的体制、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共同导致的。因此,必须从上述方面着力,打破垄断、完善市场竞争,改变收入分配中的资本利益最大化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取向,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建立一个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的制度。收入的公平分配是最终解决我国内需不足和通货膨胀的唯一出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实产能已经为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和收入公平分配打下坚实的

物质基础。现在,我们需要的只是行动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论述社会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一般趋势以及在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思路。

答、(1)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趋势的库茨涅茨倒U型假设,一个经济体的居民收入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逐渐趋于不平衡,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又将趋于平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确实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2)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开始把注重效率、发展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方面,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逐年扩大。这个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到2007年,全国基尼序数已经达到0.46,这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相互对应。但就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来看,2007年为0.42和0.37.城乡之间的差距分析:总体上是逐年扩大,从1985年的城乡收入差异最小1.86:1到2006年的3.28:1.考虑到城乡之间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则城乡之间的实际差距将远远大于城乡之间差异。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总体基尼系数已经大于国际0.4的警戒线。这说明我国的差距已经到了一个关口。现阶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居民差距扩大的趋势,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这种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当前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信贷、法律等手段对再分配进行调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最低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规范不合理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此外,要保证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正常流动,尽可能消除各种进入壁垒,保证各行业的自由竞争,反对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工资管制,使其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大致一致,消除就业中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各种歧视性障碍,以保障劳动者的收入由其贡献来决定,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保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统筹城乡、统筹地区发展。

3、试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国际贸易顺差对汇率的影响。

答、(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一种短期分析,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被称为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分析的母机。它将封闭经济下的宏观政策的分析工具IS—LM曲线模型扩张到开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的国际流动性不同,对固定汇率下的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2)经常项目的顺差和逆差从长期角度来讲和汇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未必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短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其外汇汇率的影响相当有限;从长期角度来讲,其汇率水平的主要限制条件也是包含宏观货币政策、资本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等综合因素,而不仅仅是由经常项目账户所决定的。在浮动汇率下,经常项目顺差会导致本国货币升值,逆差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但这个不是必然的,毕竟经常项目账户平衡只是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之一,而且主要是长期的影响,短期对一个汇率水平的影响最大的是该国的宏观货币政策。

2007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经济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

生产价格、公共物品、需求不足的失业、重复博弈、国内生产总值、

二、简答

1、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的因素。

2、简述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外部性的特征。

4、简述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5、资本有机构成

6、货币职能

三、论述

1、论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2、论述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在我国的运用。

3、论述市场作为资源配臵基础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

1、生产价格。在政治经济学上,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

2017年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从1、2、3中抽取一个数,记为a ;乙从1、2、3、4中抽取一数,记为b ,规定当b a >或者b a <+1时甲获胜,则甲取胜的概率为( ) (A ) 61(B )41(C )31(D )125(E )2 1 2.已知ABC Δ和C B A Δ满足π,3:2::='∠+∠='=''A A C A AC B A AB ,则ABC Δ和C B A Δ的面积比为( ) (A )3:2(B )5:3(C )3:2(D )5:2(E )9:4 3.将6人分成3组,每组2人,则不同的分组方式共有( ) (A )12(B )15(C )30(D )45(E )90 4.甲、乙、丙三人每轮各投篮10次,投了三轮,投中数如下表: 设321,,σσσ分别为甲,乙,丙投中数的方差,则 (A ) 321σσσ>>(B )231σσσ>>(C )312σσσ>>(D )132σσσ>>(E )123σσσ>> 5.将长、宽、高分别是12,9和6的长方体切割成正方体,且切割后无剩余,则能切割成相同正方体的最少个数为 A3 B6 C24 D96 E648 6. 某品牌电冰箱连续两次降价10%后的售价是降价前的( ) (A )80%(B )81%(C )82%(D )83%(E )85%

7. 甲、乙、丙三种货车载重量成等差数列,2辆甲种车和1辆乙种车的载重量为95吨,1辆甲种车和3辆丙种车载重量为150吨,则甲、乙、丙分别各一辆车一次最多运送货物为( ) (A )125(B )120(C )115(D )110(E )105 8. 张老师到一所中学进行招生咨询,上午接到了45名同学的咨询,其中9位同学下午又咨询了张老师,占张老师下午咨询学生的10%,一天中向张老师咨询的学生人数为( ) (A )81(B )90(C )115(D )126(E )135 9. 某种机器人可搜索到的区域是半径为1米的圆,若该机器人沿直线行走10米,则其搜索出的区域的面积(单位:平方米)为( ) (A )2 10π + (B )π+10(C )2 20π + (D )π+20(E )π10 10. 不等式21≤+-x x 的解集为( ) (A )(]1,∞-(B )??? ? ?∞-23,(C )??????23,1(D )[)+∞,1(E )?? ????+∞,2 3 11. 在1到100之间,能被9整除的整数的平均值是( ) (A )27(B )36(C )45(D )54(E )63 12. 某试卷由15道选择题组成,每道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甲有6道题是能确定正确选项,有5道能排除2个错误选项,有4道能排除1个错误选项,若从每题排除后剩余的选项中选一个作为答案,则甲得满分的概率为() (A )543121?(B )453121?(C )453121+(D )544321??? ???(E )5 44321?? ? ??+ 13. 某公司用1万元购买了价格分别为1750和950的甲、乙两种办公设备,则购买的甲、乙办公设备的件数分别为() (A )3,5(B )5,3(C )4,4(D )2,6(E )6,2 14. 如图,在扇形AOB 中,,,1,4 OB OC OA AOB ⊥== ∠π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二、辨析题。 46.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详见考研暑期强化班讲义P3和P73)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 (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 (4)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 (6)数:是指计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利益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六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作为历史材料,其价值无可比拟。而对中华民族性的影响,

最新考研199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真题以及答案资料

2012年1月真题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 A B C D 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商品定价200元,受金融危机影响,连续2次降价20%后的售价为() .114 B.120 C.128 D.144 E.160 A 2、如图2,三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组成区域(实线区域)的面积() A. 3 B.3 C.3 D.3 E.3 4 - - 3、在一次捐赠活动中,某人将捐赠的物品打包成件,其中帐篷和食品共320件,帐篷比食品多80件,则帐篷的件数是() A.180 B.200 C.220 D.240 E.260 4、如图,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为正方形,已知,, a b c分别是为,,的边长,则:() 精品文档

222222333333 =+=+=+=+=+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E a b c ...22.22 Array 5、如图,一个储物罐的下半部分是底面直径与高均是20m的圆柱体,上半部分(顶部)是半球形的,已知底面与项部的造价是400元/,侧面的造价是300元/,该储物罐的造价是()万元 A.56.52 B.62.8 C.75.36 D.87.92 E.100.48 6、在一次商品促销活动中,主持人出示了一个9位数,让顾客猜测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该9位数中从左到右面相邻的3个数字组成的3位数,若主持人出示的是的513535319,则一顾客猜中价格的概率是() 11121 A B C D E ..... 96572 7、某商店经营15种商品,每次在橱窗内陈列5种,若每两次陈列的商品不完全相同,则最多可陈列()次 A .3000 B.3003 C.4000 D.4003 E.4300 8、甲、乙、丙三个地区公务员参加一次测评,其人数和如下表:三个地区按平均分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乙、丙、甲 B. 乙、甲、丙 C. 甲、丙、乙 D.丙、甲、乙 E. 丙、乙、甲 9、经统计,某机构的一个安检口每天中午办理安检手续的乘客人数及对应的概率如下表: 精品文档

2019上全国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我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描述,陈老师的说法体现了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同时又看到了学生在同一方面或者不同方面发展时速度不是匀速的,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要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尊重阶段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每位学生成长.成才,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因此不恰当的选择D,因为没有体现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右图中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 A.评价主体多元化 B.评价标准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2.【答案】B。解析:根据漫画传递的信息,老师用标准答案这种唯一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学生,不允许学生发散思维有其他新颖独特的答案,体现的就是评价标准的单一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要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两个字。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课后再处理 3.【答案】D。解析:首先,这件课堂突发事件发生在刚要上课的时候,不能马上就进行处理,因为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其次,对事情进行客观公正处理的前提是要仔细了解清楚事件真实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所以先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在课下详细了解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在作出处理才是最佳处理方式。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的荷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是( )。 A.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D.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答案】D。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解析: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豁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此外,教师在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题干中教师带领学生去荷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表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管理类联考真题完整版

2017年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从1、2、3中抽取一个数,记为a ;乙从1、2、3、4中抽取一数,记为b ,规定当b a >或者b a <+1时甲获胜,则甲取胜的概率为( ) (A )61(B )41(C )31(D )125(E )2 1 2.已知ABC Δ和C B A &&&Δ满足π,3:2::='∠+∠='=''A A C A AC B A AB ,则ABC Δ和C B A &&&Δ的面积比为( ) (A )3:2(B )5:3( C )3:2( D )5:2( E )9:4 3.将6人分成3组,每组2人,则不同的分组方式共有( ) (A )12(B )15(C )30(D )45(E )90 4.甲、乙、丙三人每轮各投篮10次,投了三轮,投中数如下表: 设321,,σσσ分别为甲,乙,丙投中数的方差,则 (A ) 321σσσ>>(B )231σσσ>>(C )312σσσ>>(D )132σσσ>>(E )123σσσ>> 5.将长、宽、高分别是12,9和6的长方体切割成正方体,且切割后无剩余,则能切割成相同正方体的最少个数为 A3 B6 C24 D96 E648 6. 某品牌电冰箱连续两次降价10%后的售价是降价前的( )

(A )80%(B )81%(C )82%(D )83%(E )85% 7. 甲、乙、丙三种货车载重量成等差数列,2辆甲种车和1辆乙种车的载重量为95吨,1辆甲种车和3辆丙种车载重量为150吨,则甲、乙、丙分别各一辆车一次最多运送货物为( ) (A )125(B )120(C )115(D )110(E )105 8. 张老师到一所中学进行招生咨询,上午接到了45名同学的咨询,其中9位同学下午又咨询了张老师,占张老师下午咨询学生的10%,一天中向张老师咨询的学生人数为( ) (A )81(B )90(C )115(D )126(E )135 9. 某种机器人可搜索到的区域是半径为1米的圆,若该机器人沿直线行走10米,则其搜索出的区域的面积(单位:平方米)为( ) (A )210π +(B )π+10(C )220π +(D )π+20(E )π10 10. 不等式21≤+-x x 的解集为( ) (A )(]1,∞-(B )??? ??∞-23,(C )??????23,1(D )[)+∞,1(E )?? ????+∞,23 11. 在1到100之间,能被9整除的整数的平均值是( ) (A )27(B )36(C )45(D )54(E )63 12. 某试卷由15道选择题组成,每道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甲有6道题是能确定正确选项,有5道能排除2个错误选项,有4道能排除1个错误选项,若从每题排除后剩余的选项中选一个作为答案,则甲得满分的概率为() (A )543121?(B )453121?(C )453121+(D )544321??? ???(E )544321?? ? ??+ 13. 某公司用1万元购买了价格分别为1750和950的甲、乙两种办公设备,则购买的甲、乙办公设备的件数分别为() (A )3,5(B )5,3(C )4,4(D )2,6(E )6,2

2019上-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1.【单选题】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D 解析:“每个学生”体现差异性,“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故本题选D。2.【单选题】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A.评价标准多元化 B.评价主体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答案:B 解析:评价标准单一化。 3.【单选题】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答案:D 解析:擦掉字课后再处理。检举、责令、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4.【单选题】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A.教育科学研究者 B.行为规范示范者 C.专业发展引领者

D.课程资源开发者 答案:D 解析:荷花荷叶都是校外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角色。故本题选D。 5.【单选题】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答案:A 解析:《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故本题选A。 6.【单选题】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答案:A 解析:《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故本题选A。 7.【单选题】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1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 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 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 答案:B 解析:《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故本题选B。 8.【单选题】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 A.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B.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 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

重庆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10—17)试卷版

重庆师范大学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2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策略 3.班级组织 4.学习动机 二、判断正误(共20分,每题1分。请标注题号顺序依次写在答题纸上)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2.教育起源于人的心理模仿。() 3.《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7.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 8.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9.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学生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教师即研究者。() 11.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有明显相关。() 12.教师的成长就是由教学新手成为教学专家的过程。() 13.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14.反馈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唯一因素。() 15.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的学习。() 16.教学目标在教学和教学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三种功能。()

17.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8.根据广义知识分类,课的类型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和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三种类型。() 19.效度指的是所测量的属性或特征前后一致性的程度。() 20.一般认为我国的课堂教学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三、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 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 3.简述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4.简述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5.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四、论述题(共60分,每题20分) 1.试述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构建策略。 2.试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观点,并作简要述评。 3.试述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及其教育含义。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历年真题)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子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O A. 行动研究 B. 同伴互助 C. 微格教学 D. 专业引领 答案:A 2. 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要想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要做的不能只 是帮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还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熊老师的说法表明()O A. 分数决定孩子的未来 B. 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

C. 家长不能只追求分数 D. 素质教育需要废除考试 答案:C 3. 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余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A. 不与理睬继续上课 B. 批评该生上课分心 C. 布置学生课外探究 D. 解释说作者弄错了 答案:C 4. 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 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 B. 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 C. 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D. 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答案:B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教学过程 3.赫尔巴特 4.《国防教育法》 5.三舍法 6.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主要的德育原则 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 4.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3.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参考答案】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美育也是我们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部分。 2.【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特点;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3.【参考答案】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开拓者,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即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他首倡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是第一位把心理学作

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逻辑真题标准答案及解析

2015 年管理类联考综合逻辑真题 26、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满天星斗,其中有些是自身发光的恒星,有些是自身不发光但可以反射附近恒星光的行星。恒星尽管遥远,但是有些可以被现有的光学望远镜“看到” 。和恒星不同,由于行星本身不发光,而且体积远小于恒星,所以,太阳系外的行星大多无法用现有的光学望远镜“看到” 。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现有的光学望远镜只能“看到”自身发光或者反射光的天体。 B.有些恒星没有被现有的光学望远镜“看到”。 C如果行星的体积够大,现有的光学望远镜就能够“看到”。 D.太阳系外的行星因距离遥远,很少能将恒星光反射到地球上。 E太阳系内的行星大多可以用现有的光学望远镜“看到”。 27、长期以来,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威胁人体健康一直是极具争议的话题。一项达10 年的研究显示,每天使用移动电话通话30 分钟以上的人患神经胶质癌的风险比从未使用者要 高出40%,由于某专家建议,在取得进一步证据之前,人们应该采取更加安全的措施,如尽量使用固定电话通话或使用短信进行沟通。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最能表明该专家的建议不切实际? (A)大多数手机产生电磁辐射强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B)现在人类生活空间中的电磁辐射强度已经超过手机通话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 (C)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人们的体质逐渐适应强电磁辐射的环境。 (D)在上述实验期间,有些每天使用移动电话通话超过40 分钟,但他们很健康。 (E)即使以手机短信进行沟通,发送和接收信息瞬间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28、甲、乙、丙、丁、戊和己等6 人围坐在一张正六边形的小桌前,每边各坐一人。已知: (1)甲与乙正面相对; (2)丙与丁不相邻,也不正面相对。 如果己与乙不相邻,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如果甲与戊相邻,则丁与己正面相对。 B 甲与丁相邻。 C 戊与己相邻。 D 如果丙与戊不相邻,则丙与己相邻。 E 己与乙正面相对。 29、人类经历了上百年的自然进化,产生了直觉、多层次抽象等独特智能。尽管现代计算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这种能力还需要人类的指导,完全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计算机要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是不可能的。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预设? A.计算机很难真正懂得人类的语言,更不可能理解人类的感情。 B?理解人类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自我学习能力。 C?计算机如果具备完全的自我学习能力,就能形成直觉、多层次抽象等智能。 D?计算机可以形成自然进化能力。 E直觉、多层次抽象等这些人类的独特智能无法通过学习获得。

(完整版)2017年下半年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小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教师应( ) A.分析原因,修改计划 B.指责门卫素质差 C.安慰学生,劝其放弃 D.埋怨学生能力差 参考答案: A 2、张老师在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参考答案: A 3、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 。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运动会百米赛冠军。对此,老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获得信任,寻找恰当教育时机 B.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原因 C.因势利导,帮助小峰树立学习的信心 D.扬长避短,告诉小峰不要在意文化成绩 参考答案: D 4、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 A.同伴互助 B.自我反思 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 参考答案:C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建议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 D.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资源 参考答案: B

最新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6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 一.问题求解: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某家庭在一年总支出中,子女教育支出与生活资料支出的比为3:8,文化娱乐支出与子女教育支出为1: 2. 已知文化娱乐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5%,则生活资料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 ). (A)40% (B)42% (C)48% (D)56% (E)64% 【答案】D 【考点】联比【难度】简单 【对照】新东方在线《冲刺讲义》例1.3,基础班讲义数例16(2007真题) 2. 有一批同规格的正方形瓷砖,用他们铺满整个正方形区域时剩余180块,将此正方形区域的边长增加一块瓷砖的长度时,还需要增加21块瓷砖才能铺满,该批瓷砖共有( ). (A)9981块(B)10000块(C)10180块(D)10201块(E)10222块 【答案】C 【考点】应用题(列方程) 【难度】简单

【对照】《套路化攻略》习题 3. 上午9时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同时一辆客车从乙地出发前往甲地,中午12时两车相遇,已知货车和客车的时速分别是90千米/小时和100千米/小时,则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距乙地的距离是( ). (A)30千米(B) 43千米(C) 45千米(D) 50千米(E)57千米 【答案】E 【考点】应用题(行程问题) 【难度】简单 【对照】新东方在线强化班讲义应用题例题5 4. 在分别标记了数字1、2、3、4、5、6的6张卡片中随机取3张,其上数字之和等于10的概率( ). (A)0.05 (B) 0.1 (C)0.15 (D)0.2 (E)0.25 【答案】C 【考点】概率【难度】简单 【对照】新东方在线强化讲义计数原理与古典概型例34 5. 某商场将每台进价为2000元的冰箱以2400元销售时,每天销售8台,调研表明这种冰箱的售价每降低50元,每天就能多销售4台. 若要每天销售利润最大,则该冰箱的定价应为( ).

江苏大学2015-2017教育综合333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及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发表思想、交流成果等活动,以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方法的学习方式。 2、绅士教育: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绅士,并从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对绅士教育进行了论述。洛克认为绅士应该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新型资产阶级的“事业家”。绅士应该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学识四种道德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道德内化: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的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 4、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系统只是对刺激连续体中的一段发生反应,产生感觉。 5、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整体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6、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对应的一类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陷。 7、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 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 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 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 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高更 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8、发展关键期:有机体早期生 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 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 掌握某一技能的最佳时期。个体 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 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 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 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发生。 9、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 在教学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 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或“产婆术”,由讥讽、助产、 归纳、定义四部分组成。这是一 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 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 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 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 考,判断和寻求正确答案。 10、洛克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 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和经验主 义的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 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 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上的, 白板说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理 论基础。 11、教育目的:广义教育目的就 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 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应教育在 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 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 的教育目的一般指国家对培养 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 规格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 都必须遵守的总要求。 1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们 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 为的后果而间接的产生学习,班 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他 的实验是儿童通过别人对待充 气娃娃的态度而习得行为,人类 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 得的。这个学习的过程受注意、 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 程的影响。 13、教学效能感:心理学上把人 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 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 低往往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 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 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 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 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 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 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14、《莫雷尔法案》:美国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还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进 行了延伸和渗透,1862年,美国 颁布了《莫雷尔法案》,该法规 定,按各州国会,参议院和众议 院的名额,拨给每人3万英亩的 土地,各州以土地所得收入开设 农业和工艺学院,这些赠地学院 后来大都发展成为州立大学,位 美国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莫雷 尔法案》是美国第一部职业教育 法,它开创了高等教学领域开展 职业教育的先例,这部法令对美 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奠 基作用。 15、三舍法:北宋王安石改革太 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主要内容 是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 三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 起来的严格考试制度,不仅对宋 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16、课程标准:在一定的课程理 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 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

2015年考研专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5考研专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故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故选项的字母涂黑. 1. 若实数,,a b c 满足::1:2:5a b c =,且24a b c ++=,则222 a b c ++=( ). A. 30 B. 90 C. 120 D. 240 E. 270 答案:E 【解】 因为::1:2:5a b c =,所以12438a =? =,22468b =?=,524158 c =?=. 因此2 2 2 2 2 2 3615270a b c ++=++=,故选E. 2. 设,m n 是小于20的质数,满足条件||2m n -=的{},m n 共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E. 6组 答案:C 【解】 小于20的质数为2,3,5,7,11,13,17,19 满足题意要求的{},m n 的取值为{}3,5,{}5,7,{}11,13,{}17,19,故选C. 3. 某公司共有甲、乙两个部门,如果从甲部门调10人到乙部门,那么乙部门人数是甲部门的2倍,如果把乙部门员工的15 调到甲部门,那么两个部门的人数相等,该公司的总人 数为( ). A. 150 B. 180 C. 200 D. 240 E. 250 答案:D 【解】 设甲部门有x 人,乙部门有y 人,根据题意有 102(10) 4 55y x y x y +=-?? ?+=?? ,求解得90150x y =??=?. 所以该公司总人数为90150240x y ==+=,故选D. 4. 如图1所示,BC 是半圆直径,且4BC =,30ABC ∠=o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433 π- B. 4233π- C. 433 π+ D. 4233π+ E. 223π- 图1 答案:A 【解】 设BC 的中点为O ,连接AO . 显然有120AOB ∠=o ,于是 阴影部分的面积AOB S S S ?=-扇形 211422313323 ππ=??-??=-, 故选A.

2019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 发展,但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基础上因材施教,而 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因此选D。 2、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 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等级是指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 “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形式”表述。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学生的 平时表现为依据,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由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各个方 面。因此“评语+特长+等级评价”这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新型评价方式,即鼓励性的发展性 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都是多元化的。 3、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 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 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 生是独特的个体,因此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空间,教师要信任学生,鼓

各个学校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4、《理想国》 5、三舍法 6、终生教育 二、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分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试说明理论建设的任务?即原则 和要求 三、论述题 1、职业教育的三要旨及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2、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大意是一名研究生为了摆脱父母控制,去超市偷东西并留了地址,然后去警察局自首。被罚款两千和拘留十五天,试用有关学生成长教育理论来进行分析

2014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种类 2.学生学习的特点 3结构主义教育观点 4个人本位论观点 三论述 1.论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 2.德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的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启示 4.论述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方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

2.教学 3.学科中心课程论 4.元认知 5.学制 6.多元智力理论 二、简答题。 1.请说明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课程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试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 1.结合乌鸦喝水的例子(好像是这样子的)试列举4种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实施过程。 2.结合当前中国的教育现实,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3.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简要评述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15年的考研管理类联考大纲在9月13日新鲜出炉,和2014年大纲对比,未进行任何调整和变化。 Ⅰ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Ⅳ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