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师黄爱华的成长路

名师黄爱华的成长路

名师黄爱华的成长路
名师黄爱华的成长路

名师黄爱华的成长路

名师感悟教师成长之路

------一人一名师之黄爱华

黄爱华的名师之路

黄爱华出生在苏北小镇的一个干部家庭,家中共有姐弟三人。童年时代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大人们常用天资聪颖、古灵精怪等词语来评价他。他在他的自传中说到“母亲那种在生活中跟人和谐交往,在合适的时机办适宜的事,谦和老实地做人也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现在我都感到震惊,母亲那双明亮的期盼的眸子,似乎一直跟在我的身后,经年不断,如影随形。”

求学期间小学、中学时期黄爱华一直是老师的宠儿:帮老师批改作业甚至是给同学们出题那都是经常的事。在那段时间里,他体验到了强烈的优越感,并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现在成为一名数学教师。现在应邀回到老家作课,当年的的个别老师坐在台下当他的观众,注视、聆听他的课堂时,课毕他都会深鞠躬,向他们特别的教育方式,向给予他早期诸多塑造的老师们致意。

师范毕业后分到一所重点小学,在这所学校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第一个人: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卢专文,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是给黄爱华“课堂教学”影响最深的人。

他是这样评价他的师父的:老师积极为我创造了很多机会,策划了很多活动,指导我上了很多各种级别的公开课、比赛课,为我搭建了锻炼与展示自己的平台,铺就了一条崭新的教学之路,也让我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前进的步伐注入了更大的动力。1986黄爱华认识了他的第二位师父: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邱学华。在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淮阴市、江苏省多次获得了课堂教学、课例评选、论文评比一等奖。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数学教师。

生命中有很多事出自偶然,再一次深圳旅游之后,他被深圳给深深吸引住。1992年,毅然离开苏北,怀揣着与人合著的《小学数学专题研究》,只身南下深圳,在深圳市园岭小学去任教。1994年4?月他荣获深圳市小学数学新颖课评比和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同年代表深圳市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计划单列市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1995年4?月他代表广东省参加在海口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二届观摩交流会教学评比,再获一等奖。他36次在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并作专题讲座,产生了一定影响。

黄爱华的教学数学观及追求的数学课堂教学风格

黄爱华的两件宝贝:书和笔记。

黄爱华对数学教学的四大思考:

(1)生活中的数学

(2)有趣的情境

(3)自主地探索

(4)实践延伸

黄爱华的理念:开放小教室,做活大课堂——“新、趣、实、活”。

黄爱华的十大教育主张:

(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数学应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儿童乐于做的

(三)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做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教材的消费者

(五)追求“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教育境界

(六)教学不是单纯追求快乐状态,而应进入真正地思考的境界

(七)着力思考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八)关注细节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九)艺术形成风格,风格产生魅力,魅力启迪智慧

(十)现代教师素质构成的六大要素:有高度的创造精神、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水准、有健全向上的心理素质、有以人格魅力为主要内容的精神世界、有数学教师特有的语言魅力、有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

学名师感悟教师成长轨迹

从苏北小镇向往做一名为人师者,他报考了师范,求学路上虚心做一名读者,他博览教育教学丛书,三尺讲台精心做一名智者,他不断开拓与进取……书中一个个成长故事,一篇篇教学案例和反思,详细记录了黄爱华老师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再一次的让我更清晰的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

一、静心学习,潜心的研究

“向书本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向他人学习,因他人而智慧;向万物学习,因万物而智慧”。黄老师一直把学习作为他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他与书共眠:钻研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读数学教学法、比较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以掌握儿童发展韵认知规律;分析过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过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不断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他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专著,读中外教育史,读中外教育名著,并做好阅读札记。他与师为友:向专家请教、汲取、借鉴,频繁的接触,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执著深深影响着他;与同行同事研讨和交流,他的教学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课堂上多了许多火花。

的确,作为教师,要想专业上有发展,必须做到“沉下去”,从学习入手。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与技能,从夯实基本功开始;学教育理论、学教学技巧,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可以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已所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向学生学习,知他环境,知他能力,知

他需要;向报刊书籍和网络学习,开拓视野博览群书,文学、天文、历史和地理,心理、教育与科研,使自己知识储备似那小河,常流常新。

二、勇于实践,智慧的教学

三尺讲台前,黄爱华老师是位没有停息的实践者。他一直担当着课堂中“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在多年的实践和反思中,黄爱华老师成为了一名智者,他执教的《圆的认识》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

画面,生动有趣;《循环小数》用尽人皆知的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创设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数的大小比较》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别出心裁的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巧妙地结合,勘称“神来之笔”,把抽象的数字与游戏活动有效结合,将数的认识、比较和判断各种策略暗藏其中,以教师的智慧激活学生灵动的思考。黄爱华的每一节课,点拨话语轻松幽默、采访提问恰到好处体现教育机智,活动看似都是一场简单的游戏,实则是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他的数学课有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境界,不但使学生获取一份份知识的行囊,而是能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在十几年的讲台前“摔磨滚打”,黄老师日趋成熟,逐渐形成“实、活、美、趣、新、效”教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生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学实践。教

师专业要顺利成长,必须夯实自己的的业务能力,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设计。实践中可以小步走,可以“仿中学”,借鉴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选取优质课光盘或录像闪光之点,吸取身边的优秀教师教学成功之案;可以“上中学”,勇于上展示课、研讨课、乃至示范课、评优课,主动“暴露”自己,反思教学得与失;可以“研中学”,参与骨干教师研讨、名师展示教学等活动,运用团队的力量加速个人的成长。

三、勤于笔耕,反思中提升

《黄爱华与小学数学》,是本厚厚的书,书里记录了黄爱华老师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与心路里程,大到命运的转折,小到一个教学细节的改变,这是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笔耕不辍的硕果。黄老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育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并形成随笔,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形成方案,对积累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方案与经验收集起来,既真实的体现了黄老师形成的教学风格,又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范本。

波斯纳说: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以成为名师。课堂天下事,得失寸心知,在教学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要想破茧而出,只有梳理自

己的教学成败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学观念。反思+提升=承继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勤于笔耕,写读书笔记,写教育随笔,可以提高文化底蕴和学养,勤于笔耕,写教学反思,做个有心人,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记录下来,不断积累第一手的材料,可以提炼经验与成果,可以帮助教师练对教育现象的快速反应的本领,不可以将教师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作为语文老师,在进行听课的时候,我们要吸收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好的语文老师听课记录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内容【1】 《氓》 (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 教学过程: 1、标注字音、词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问: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学生问“氓之蚩蚩”中“之”的何义?取消独立性。) 3、“载笑载言”——“载欣载奔” 4、再读——学生读得太快。 5、解释:蚩蚩、贸丝、愆期、汤汤、不爽 6、概括故事情节:男子出轨,被压迫等。 7、问:概括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现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学生黑板上展示) 期待——幸福——抱怨——悲伤——妥协 8、词语分析:载笑载言 9、问:女子为何变心?学生答:吃不饱,穿不暖;光让干活;抱怨“二三其德”,日子好了,却有二心,无奈心酸。(为何不追根求源?贰行。下课铃响了,主题还没有挖掘呢。) 过程思索: 1、声音高,而感情不浓; 2、教态呆板,课堂语气太直,有些凶,语气不婉转; 3、学生理解全文了吗?就分析情感变化。 4、学生不理解,就进行空洞分析,可乎? 5、课文没讲完啊。

整体点评: 1、本课失误有三: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其一也;一个问题:感情变化找其词,简单而浪费时间太多,其二也;框架结构没有,不清不楚,其三也。 2、教师表情淡漠; 3、学生理解不到位,就讲不好。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内容【2】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九个小组平面式朗读,可乎?不可也) 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苦难,屈原选择了------陶渊明选择了------- 2、梳理积累:字词。 3、问:写了什么?学生答: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4、问: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诵读?(上课已经35分钟了) 5、让学生分列到黑板前诵读?(一个一个展示,共八个组全部到台上诵读) 6、二个小组打擂:一个组读二句,另一个组再读二句 过程思索: 1、学生梳理字词时间长否? 2、课堂语言较好。 3、诵读方式太宽泛。 4、让每个小组早排练好了吧?(一个小组还有单读、分读、合读) 5、光去读,太平面化了,没有递进层面的东西。 6、光去读,不鉴赏了? 整体点评: 这是一节离奇的课。我命名为表演式朗诵。本课两个环节,一是自我梳理字词、语句;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诵读,之后分小组表演式诵读。一组两组也罢了,你竟想不到,竟然九个小组都到前台展示。试问:平面式的毫无递进的诵读能代替分析、鉴赏吗?这位教师素质十分优秀,就是想出奇,就是想创新,恰恰是作茧自缚了。所以我要奉劝教师:课堂教学一定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千万不要一味求新求异,把传统的根本的教学思想给弄丢了。

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科目:语文听课人:任重上课老师:龙伟伟 课题:第三单元14《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间:20xx年10月18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涌现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课题。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全班分小组读课文) 二、小组学习 师: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小组讨论) 生:天还没亮—中午时分—黄昏时分,事情发展顺序。 师: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段落。(小组讨论) 生:分四段,第一层…… 三、认知贯通 ①学习第一部分: 师:(指名朗读)“391”高地像什么?说明了什么?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毒牙,重要性,原因和时间。(学生分组汇报,老师整合答案) ②学习第二部分: 师:我们在学习词语时重点分析了哪个词? 生:纹丝不动。(师板书:纹丝不动) 师:这部分围绕“纹丝不动”,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展示的? 生1:距离相隔六十米,居高临下。 生2:不但可以……还可以……甚至…… 生3:邱少云“厚厚的茅草”“几乎找不到”……(师板书:六十米居高临下)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讲答案找的比较全面,在比较难的地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找课文的句子或者关键词) 四、巩固提升 ①学习第4~6自然段 师:请你们分小组自学,小组内回答火如何烧到邱少云身上?火能扑灭么?为什么?(生快速浏览第4~6自然段,教师给出5分钟时间,随堂指导小组内展开讨论自学,给予表现优秀的组加分奖励) ②学习第8自然段 师:邱少云烈火烧身时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应句子画下来。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师板书:千斤巨石,一动不动)师: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你能将这种感情读出来么?(生再读,教师引导,再请其他的学生来反复地朗读) 师:邱少云和千斤巨石有什么共同点? 生1:不怕燃烧… 生2:一动不动… 生3:不发出声音。(师注意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加深对邱少云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精神的体会。) 师:是什么精神支持着他?(当时学生并没有回答到问题的关键,师启发用课文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

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对象:三(1)班张老师 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 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生:(有感情地朗读) 复习生字词。(字的结构、部首、读音) 增光添彩 (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写成“小”) 笼(注意读音)“返”的第4笔 遮半包围结构 师:课文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又美)。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吗? 生:(畅所欲言) 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品文的方法。 师、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解决哪些问题?

生:1、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特点写明白的? 2、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 师: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清楚的? 第一小节: 生: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尤其”可以看出来。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体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人们漫步山道有虚无缥缈的感觉。 (教师补充词汇:缭绕、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师:读完这一小节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仿佛自己如临其境。 师:读好这一小节,读出美。

第二小节:(千姿百态) 生: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 写作顺序由上往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位置上的云雾,为什么? 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分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说说自己的感受。)师: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说别的位置的云雾。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的错句进行纠正,适当补充词汇。) (读第二小节)

《百分数的认识》知识讲解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认识 【教材学情分析】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本单元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材从3个生活例子(程序格式化了14%,衣服羊毛含量占65.5%,聚酯纤维占100%,汽车销售增长120%、241%)引入百分数。我觉得, “程序格式化”和“汽车销售”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点远,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改编,改为“文件下载进度”和“图书室藏书增长量”,使学生看到例题有亲近感。 大部分孩子有对百分数的读法不会感到困难,因此,我采用“学生读、课件反馈”的方式来节约课堂时间。而百分数的写法,在与分数的异同比较中得出,使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记住写法,轻松简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辨析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通过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2.培养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 1.通过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与分数的区别。 难点:理解分子大于100的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到生活中找百分数,谁来说说你找到的百分数?

教师听课、评课(讲座稿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讲座稿

————————————————————————————————作者:————————————————————————————————日期: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骨干教师专题讲座 灵武三中李文田 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工作以教育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这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它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就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抓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听课、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下面就怎样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听课中的观察和记录、听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怎样评价课堂教学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听课是相关人员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和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因而,听课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即通过听课达到甄别判定课堂教学优劣的目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对听课者而言,必须首先明确的就是听课的目的:为什么要去听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必须根据听课的目的来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并有选择和有侧重地听一部分课或学习哪些内容。比如新教师听课最主要的

目的就是观摩学习,主要看上课教师是怎样教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的,等等。通过扬长弃短式的学习,灵活地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结合自己个性、风格、特点等,形成具有自我个性化特色的、科学合理的教学风格。这才是我们去听课的目的。千万不要仅为了完成所谓的听课任务而去听课,那样纯粹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影响他人的心情,如此又何必呢?也不要在听了他人的课后而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否定自我,盲从他人。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他人的课是否真的很好?为什么好?好的标准是什么?是否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为新教师更应如此。所以一定要明确听课的目的,即,首先是为了真正取他人之长,完善自己,发展自我。其次,听课对被听课者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听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因为听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和经验;另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听课技术要领,同时还要做些准备工作。 听课准备 (一)学识准备 1、熟悉教学课标,充分把握教材。 按课标应做到五个弄清:①弄清教学目的任务;②弄清教学建议;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⑤弄清

教师如何写听课记录(附范文)

教师如何写听课记录(附范文)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略) 三、课堂听课评价 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 范文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浙江省优质课《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绍兴新昌城关中学赵晨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杭州之盛在于西子一湖,大多数人会选择什么季节出行? 生:冬季。 师:大多数人! 生:春季或者夏季。 师:在这样的季节可以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对于大多数人,会选择一天中什么时间去西湖呢? 生:早上。 师:我们的作者张岱在冬季去西湖。他究竟想要借助表达些什么呢?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会读了吗? 生:会。 师:把我们昨天预习的结果展示给我们的老师。 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啊,朗朗书声是我们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会翻译了吗?“上下一白”的“白”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怎么知道解释为“全”? 生:根据全文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了解文言词的解释呢?课下注释,根据课下注释的标注来了解个别词的解释。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解释的方法。“一身是胆”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由此可以推断,“上下一白”的“一”解释为“全”,这就是推断法。我们再来看个成语“面面俱到”,“俱”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能精确翻译这个句子吗?“拥毳衣炉火”。看到这个句子,你感觉到了天气怎样的状况呢? 生:十分寒冷。 师:从哪个词中能恨明确地感受到“十分”呢? 生:拥。 生:表达出来了,毛皮大衣本来就说明了寒冷,又说道火炉,更能体现了。 生:我觉得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如果十分寒冷,那应该是紧紧裹着。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刚才这位男生用了一个词语“紧紧裹”,我们再来翻译下。我们再来看一个句子“湖上影子,”人教版教参上是这样翻译的,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翻译。 师:两个红字“道”、“叶”,写出了景物什么特征? 生:简洁。 生:孤独。 师:影子这个词语确实能够体现出“孤独”,但影子是淡淡的。痕、点、芥、粒又写出了什么呢? 师:你认为可以用什么两次来形容呢? 生:条。丝。抹。 师:我们来看看原文用了什么量词,芥。芥是什么意思? 生:小。 师:既然我们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那我们就直接按照原文来理解。会读了,我们就走进下一个环节,文言要会理解,海明威提出了“冰山理论”,浮在海边的只是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沉在海面之下。谁来跟我们说说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对雪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作者把雪当做了自己的象征,突出了自己对洁白的追求。 生: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师:你读不懂的有什么呢? 生:最后一句“莫说相公痴”“痴”在哪里? 师:不懂的还有吗? 生:前面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提到了“舟子”? 生:在亭上的两个人,作者问的是姓名,可是那两人回答的确实“金陵人”。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痴”字很重要。这个“痴”表现在哪里? 生:在晚上八点左右还独自一个人撑着小船去湖心亭看雪。 师:还有吗? 生:天气很冷,他还是坚持去看雪。 师:从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对于雪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行为在有一个人眼中可不是痴迷的意思啊,你知道是谁吗? 生:湖上的两个人。 师:他们是怎么认为的? 生:志同道合。 师:在谁的眼中不是痴迷的呢? 生:在船夫眼中。 师:船夫理解张岱吗? 生:不理解。 师:所以在舟子眼中,这是什么呢? 生:痴呆。 师:看起来舟子是不理解张岱的。“独”与后面的舟子的出现是不矛盾的。

(完整版)《百分数的认识》知识点,推荐文档

百分数的认识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指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3、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2)区别: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带单位,而分数既可○1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所以表示具体的量时可以带单位。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2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1、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把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2)小数化百分数: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2、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时,在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子是整数的分数,然后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百分数: 、如果是常见的分数,可直接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 、如果分母是100的因数,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 2分数。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3、常见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0.5=50% =0.25=25% =0.75=75% =0.2=20% 21414351=0.4=40% =0.6=60% =0.8=80% =0.125=1252535481=0.375=37.5% =0.625=62.5% =0.875=87.5% =0.05=5%83858720 14、在含有百分数、小数、分数的混合大小比较或解方程时,要根据题目的情况,把数据类型统一,以便于计算。一般情况下,都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 ; 幼儿园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从不同的课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基本功素质经得起考验,也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及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一次听观摩课是我园周晓老师上的《有趣的按摩》,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活动中,;所有在坐的老师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特别喜欢且兴趣浓厚。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当中,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 周老师的课使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

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是一般教师常范的弊端,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创新教学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我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我园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要求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 2、教学设计有创意。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每一位老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师这样的骨干教师多多请教、不耻下问,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更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省优质课游课堂教学实录山西村

《游山西村》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能说说“山”和“柳”开头的成语吗? 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板书: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师:大家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 生:“山重水复”指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生:“柳暗花明”指柳荫深深,鲜花簇簇。 师:是啊,多么美丽的意境啊!你们知道吗?这两个耳熟能详、千古流传的成语都出于同一首诗的吗?在这首诗中,有一座座连绵的山,有一条条交错的河,有密密层层的柳,有明艳的花,在这之间,几间农舍若隐若现。(师边描述边板画) 师:这么美的地方在哪里呢? 生:山西村(板书:山西村) 师:是谁发现的? 师:陆游(板书:陆游) 师:谁来说说对陆游的认识? 生: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师:小结:这些信息挺重要的,可能对等下理解、学习、感悟诗歌有帮助,学习古诗特别需要借助资料。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这美丽的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 师:(夸张地)清脆的女高音! 生读 师:这一遍读得很有诗意。 师:这一次我想听男中音来吟读这一首诗。 (一位学生吟读《游山西村》,) 师:好,浑厚的男中音。读得不错,但我怎么感觉金戈铁马,慷慨激昂呢?如果把最后一句读得再慢一些,再轻一些,重现出山村月下的宁静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体现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师(范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跟读 三、自主学诗,读懂诗意,品悟诗境 师:(过渡语):让我们跟着诗人一块看看那儿的农家是怎样待客的? 师:请大家借助注释,自读理解诗意。 生:自由说诗意。 师:想:农家是怎样待客的? 生:农家的热情地接待客人。 师:从哪里看出农家人热情待客?

教师怎么写听课记录

教师怎么写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1、教学实录: 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学生活动情况; 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基本功; 教学思想;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 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 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 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 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三、课堂听课评价 1、记时间分配。在听课过程中,对各部分的教学步骤分别占用多长时间要做好记录。因为通过时间记录可以判定该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2、记语言评价。讲解语言是否规范、条理、生动、形象,有无明显的口误;课堂即时评价是否及时到位,能否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3、记师生活动。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解决课堂偶发事件,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能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 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始终 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

听杨超老师《折线统计图》一课感言听课记录

听杨超老师《折线统计图》一课感言听课记 录 听杨超老师《折线统计图》一课感言听课记录 《折线统计图》听课记录 时间:2016年5月31日; 周二第4节 授课教师:杨超 授课班级:五(4)班 教学目标: 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 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经历数据的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中有条理的绘制单式 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读懂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提问1:由于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了这项赛事,展现自 己的智慧。大家想了解一下近几年的参赛情况吗? 二、探究新知 提问1: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 哪种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提问2:谁能说说,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3:仔细观察,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提问4:比画时,手指放在条柱的什么位置更恰当?为什么? 提问5: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提问6:看到这个研究内容,我想大家心里一定都有一个个小问号吧?关于折线统计 图,你有什么想问的? 提问7:仔细观察两幅统计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不同的地方呢? 提问8:这一段一段的线都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问9:再看这两段线,它们上升的一样吗?上升的角度是谁决定的? 提问10:这一段一段的线在向我们透露着什么信息? 提问11:刚才同学们是一段一段的看,现在从整体上看,又有什么新发现? 提问12:你能预测一下2013年的参赛数量吗?如果按照这幅统计图的趋势,哪种可 能性更大一些? 提问13:除了这个折线统计图,生活中哪里还有它的影子? 提问14: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如果你是医生的话,怎么分析病人的病情?

优质听课评语

评课语言 1、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2、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3、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4、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 5、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矗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6、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7、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8、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9、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10、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12、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14、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15、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大雁归来》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教学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执教:长兴实验初中杨小平) 课前播放《鸟与梦飞行》的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营造氛围。 中文歌词: 《鸟与梦飞行》片尾曲 《to be by your side 》 飞跃大海,飞跃大洋 掠过黑色树梢的森林 穿过了山谷但我仍然不敢呼吸 为了回到你的身旁 飞过变换的沙漠和平原 越过笼罩着光辉的山脉 穿过肆虐的狂风和暴雨 为了回到你的身旁 (上课铃响) 师:这是一只多情的大雁在歌唱着回来的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 生齐答:《大雁归来》。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课题,告诉我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高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 生:很盼望。 师:为什么? 生:大雁来了,大地充满生机。 师:今天有一个人要带我们去迎接大雁归来。他,是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拿出老师发的资料《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5段。 生:“他,会在七月的凌晨三点半起床,像地主一样巡视大地和他的“佃农”,在四、五月的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yù)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也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自冬眠乍醒而大胆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yòu);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也会在八月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更谨记着每年雁归来的时刻,并年年替他农场里的山雀上脚环;而他过早地离开他所热爱的土地是为了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 师:通过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这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是个特别热爱大自然的人。 生:有爱心的人。 师:这样的一个人,他是用怎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全文,看看“我”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读课文时请大家做好下面几件事:给各段标上序号;圈点出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看看“我”是用怎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我”对大雁归来的感受?生:(读课文) 生:是用喜爱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最能体现我的感受的句子是“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最能概括作者的感受呢?

听、评课评语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1)利用思考题引课,让学生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是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2)能利用简单教具(如贺卡)化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突破了教学的一些难点;3)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学思路较清晰,逻辑思维较强,能利用例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互动较频繁)教学效果较好; 4)注意稍微放慢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另注意克服语言的重复; 5)建议:一道例题认真规范书写,其它例题可直接点拔思路以增加课堂容量。 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特别是教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3)能大胆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气氛虽不够活跃,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体现“三维目标”要求,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能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 1)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 2)传统式教学模式,师生活动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建议:

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听课,是学校经常组织的便于教师学习成长的一项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反映,听与不听似乎没有多大改变,当时听觉得挺好的,但是自己讲课却运用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们不会做听课笔记,不会做笔记就很难有思考,当然就很难结合自己的教学了。那么,应该如何做听课笔记呢?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1.教学实录: 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三、课堂听课评价 1.记时间分配。 在听课过程中,对各部分的教学步骤分别占用多长时间要做好记录。因为通过时间记录可以判定该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2.记语言评价。 讲解语言是否规范、条理、生动、形象,有无明显的口误;课堂即时评价是否及时到位,能否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3.记师生活动。 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解决课堂偶发事件,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能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始终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 4.记组织教学环节。 要记好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如何组织各部分教学、导入新课、复习巩固等,完成新授课如何分组练习,分几个层次让学生逐步掌握技能等。能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接受等学习方式来选择、确定教学方式以及教法手段。 5.记教学组织方式。 认真记录讲课人如何组织教学、分组轮换的形式,学生练习次数,怎样导入新课、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如何承接过渡等。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主题明确,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

最新百分数的认识知识点

学习-----好资料 百分数的认识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指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3、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2)区别: 1、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带单位,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所以表示具体的量时可以带单位。 2、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1、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把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2)小数化百分数: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2、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时,在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子是整数的分数,然后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百分数: 1、如果是常见的分数,可直接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2、如果分母是100的因数,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3、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3、常见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111=0.5=50% =0.25=25% =0.75=75% =0.2=20% 54242341=0.4=40% =0.6=60% =0.8=80% =0.125=12 58551357=0.375=37.5% =0.625=62.5% =0.875=87.5% =0.05=5% 888204、在含有百分数、小数、分数的混合大小比较或解方程时,要根据题目的情况,把数据类型统一,以便于计算。一般情况下,都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达标学生人数发芽种子数×100% 发芽率=达标率=×100% 学生总人数种子总数 出勤人数合格的产品数×100% 合格率出勤率= =×100%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美丽的窗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美丽的窗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三角、五角折剪法剪出美丽的窗花 了解窗花是贴在玻璃上的剪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三角、五角折剪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掌握三角、五角折剪法等基本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窗花是贴在玻璃上的剪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培养学 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培养学生剪纸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学会三角折、五角折的折剪方法。 难点:学生自主探究三角折、五角折等折剪法,设计并剪出漂亮的窗花。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剪刀,纸(韧性强、纸质细的)铅笔,尺子等? 学具准备:剪刀,纸(韧性强、纸质细的),橡皮,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初步了解剪纸窗花艺术 师:同学们,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就能创造出中国的民间文化——剪纸,又叫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它风格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请大家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呢? 课件出示:(贴窗花) 他们把它贴在了哪里?(窗户上)贴在窗户上你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1:把窗花,贴在窗户上很美丽、很漂亮。 生2 :把窗花,贴在窗户上很喜庆。 生3:把窗花,贴在窗户上过年的氛围更浓了,更有年味了。 师:你们说的非常好,那么谁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窗花给同学们展示展示。

指名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窗花的资料。

师引出:是的,窗花---能装饰我们周围的环境、渲染喜庆的氛围、辞旧迎新,还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中国民间特有的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博大精深的剪纸艺术。(板书:美丽的窗花) 2 、整体感知窗花的颜色美、图案美、对称美 学习指导语:同学们窗花很漂亮。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美丽的窗花,请你仔细欣赏,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仔细观察并交流发现? 预设:生1:窗花的颜色很漂亮。 生2:窗花的图案很多。 生3:窗花的两边的图案、花纹是一模一样的。 生4:窗花的形状也不一样:有圆形、方形、花瓣形等 (二)学一一动手尝试,自主探究。(10分钟) 探究一:三角折剪法 1、学习指导语:同学们,这么美的窗花,你知道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老师这里有剪好的窗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并讨论这些窗花是怎样剪出来的。如图: 同学们请观察这两幅窗花作品,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剪出来的,剪之前应该怎样折。 生讨论交流折法。 师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展示: 三角折的方法:用三角尺的60度角准确找到折叠的线。 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折线位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