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

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

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
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

【正文】

五十年来,在新中国的史学研究领域里,社会史研究曾经历了从冷落到恢复兴起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从这曲折的经历中,也可看到中国大陆史学界在摆脱“左”的禁锢,拓展研究层面、更新研究方法所取得的进步。

社会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或是一种研究范式,大概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末,与法国年鉴学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至少在30至40年代,曾一度辉煌,先后出现过不少颇具学术分量的著述,像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潘光旦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等。另如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1930年版)和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版),也有大量篇幅涉及社会史的内容。此外,在30年代还先后出版过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集辑的《社会史料丛编》4册(北平研究院1935 年版)和瞿宣颖所编的《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3 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都对社会史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界普遍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教育,广大史学工作者盼望能在新的研究领域里有所树建,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诸如对中国古代史分期、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汉民族形成、中国近代史分期等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对于考察社会心态、人们生活方式等这些属于社会史研究的课题,则相对显得冷落了。如果说,人们开初冷落社会史,是被讨论的热点所吸引,努力使史学研究靠近现实,那么政治上“左”的思潮的蔓延,使得人们害怕乃至不得不加以疏远了。尽管如此,在50到60年代初,仍有一些学者在有关婚姻、家庭、家族及其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像1950年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出版的董家遵:《中国收继婚之史的研究》,林乃燊:《中国古代烹调和饮食——从烹调和饮食看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水平和阶级生活》(《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马起:《婚姻和家庭在历史上的演变》(《东北人大学报》1956年第6期),陈直:《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 期),于省吾:《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赵守俨:《唐代婚姻礼俗考略》(《文史》第3辑,1963年),武伯伦:《唐长安郊区的研究》(《文史》第3辑,1963 年),左云鹏:《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64年第4期)等。另如吴晗在《灯下集》(三联书店1960 年版)和《学习集》(北京出版社1963年版)里,也收录了有关中国古代习俗、服饰这样的短文。及至60年代中期以后,即使像上面列举的著述,在大陆也再难见到了。社会史研究处于一片荒漠。

中国大陆社会史研究的复兴,是与打倒“四人帮”后,整个文化学术事业的复苏、发展同步出现的,但真正形成规模,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史研究的必要性,则从1986年10月召开第一次社会史研讨会开始的。那是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等几个单位牵头,共同倡议举办的,主要就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范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这既是一种顺应学术潮流、对业经唤起研究热忱的学者们的支持和肯定,同时也是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间,把社会史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在此以后,《历史研究》等刊物、出版社纷纷组织稿子,推出作品。1992年9月,又成立了中国社会史学会,使

学者们更有一个正规的定期讨论、互通信息的场所。总计这十多年来,虽然时间不长,可在社会史研究中,还是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了一支队伍和一些研究点。根据近十年来每年发表的文章和历届参加社会史年会的成员进行统计,目前经常参与社会史研究的人数至少超过百人。此外,在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还规划了一批中长期研究课题和人数相对稳定的研究点或研究组室。

(二)学术活动空前活跃。自1986年在天津召开第一次全国社会史讨论后,便以不同题目相继在南京、成都、沈阳、西安、重庆、苏州召开了第二至第七届年会,其中南京会议除继续探讨社会史理论问题外,还就中国古代的士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交换了看法,以后依次为“中国社会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社会史研究与中国农村”、“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区域社会比较”、“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南开大学历史系和历史所,也分别举办过以社会史为内容的学术会议。199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还共同发起以“传统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为题的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至于中小型学术活动更是不断:像1993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研讨会,1998年11月召开的“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研讨会。广东中山大学历史系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等单位组成的“华南地域研究会”,则以研究华南地区为主,举办了多次含有社会史内容的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会。此外,由台湾财团法人馨园文教基金会出资赞助、开设在南开大学历史系的“彭炳进学术讲座”,业已进行了两个专题,共14讲,第一个题目是“中国历史上的农民”,第二个是“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据主持该讲座的冯尔康教授言,他们选择题目的意向,就是为了提倡中国社会史研究,活跃学术空气。

(三)研究成果可观。有了队伍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就必然要在成果上得到体现。很多出版社对组织出版社会史书籍给予热情的关注,竞相推出丛书、套书。像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风俗丛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社会史文库”,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社会史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社会史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江湖文化丛书”,商务印书馆的“中国古代生活丛书”,辽宁人民出版社的“清代社会文化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近代中国社会史丛书”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还承担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多卷本“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套书。据我的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起到1998年的近20年中,共出版有关社会史书籍121 部(商务印书馆组织的通俗性“中国古代生活丛书”和辽宁人民出版社的“清代社会文化丛书”未包括在内),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近20年来有关社会史著作分类统计表

理论和婚姻家庭宗族和社会结构社会社会

通论性宗族制度和阶级、阶层生活控制

6 8 4 14 18 3

7 1

社会人口社会妇女其他

问题行为心态问题

16 7 1 3 6

以上是20年来出版的有关专著的大体分类。从统计看,数量最多的是社会生活史类,另外像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社会问题、宗族和宗族制度等,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反映了近年来的研究动向。

论文方面,我们根据《中国史研究动态》的有关报导,统计了1987年到1998年12年的数字,也作了些大体分类。见表2:

表2 1987—1998年历年论文分类统计表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分类

社会史理论 7 2 6 2 2 3 2

婚姻 6 9 10 10 7 8 8

家庭 6 4 2 5 8 4 3

宗族和宗族制度 9 6 15 6 8 7 2

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 4 5 15 14 19 18 15

社会生活10 23 34 38 37 30 25

社会控制 - 2 9 7 4 3 2

社会问题 4 7 8 6 13 10 14

人口行为 2 3 2 3 4 7 6

社区 2 - 1 2 0 - 2

合计50 61 102 93 103 90 79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历年小计

分类

社会史理论 3 2 2 2 3 36

婚姻 6 5 6 8 10 93

家庭 3 3 2 3 4 47

宗族和宗族制度 8 5 5 8 7 86

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 8 12 13 15 13 151

社会生活29 20 21 24 23 314

社会控制10 5 3 5 5 55

社会问题 8 10 6 8 9 103

人口行为 5 11 10 10 8 71

社区 - 7 4 3 2 24

合计80 80 72 86 84 980

表2共计论文980篇,遗漏者尚有不少,不过基本面貌是反映出来了。从论文发表的年份看,1978、1988年偏少,1989年以后,每年都保持在七八十至八九十篇之间,最多时超过百篇。若按朝代加以分类,除36篇属理论性探讨,35篇属通论性质,剩下909篇按代划分,列作表3:

表3 1987—1998年历年论文断代分类统计表

朝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篇数 91 114 132 122

所占比例(%) 10.01 12.54 14.52 13.42

朝代宋辽金西夏元明清

篇数160 51 105 134

所占比例(%) 17.6 5.6 11.55 14.74

表3各断代中,明清两代与其所拥有的丰富资料和众多队伍,相对稍嫌薄弱,其他各朝均大体平衡。

在所发表的著述中,乔志强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和龚书铎主编的8 卷本《中国社会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所展示出的更大意义在于如何把所设计的理论架构与史实相结合,将其容纳到通史和断代史著作中,使社会史这一概念得到完整的体现,这是一种尝试,但很有价值。李泉等编著的《中国古代社会史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则属于为适应当前教学和普及需要的概论性作品。

在专题研究中,社会生活史的分量最大,其中最引起注意的,便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多卷本“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此套书目前已出版了夏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等5卷,各以资料系统、内容翔实见称。除此以外,由林剑鸣主编的《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黄正健《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朱瑞熙《宋代社会史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宋德金《金代社会生活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和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等著作,均就所涉及的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作了很好的考察,有的还超越了一般所指的社会生活史内容。宗族和宗族组织,也是社会史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和冯尔康、常建华《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都是从先秦乃至原始社会末期一直谈到宋明以后、或延续到近现代,由时间的跨度看,称得上是宗族通史。属于断代性研究的有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版)、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陈支平《近500 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通过这些著作看到,它们较之以往,不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各有前进,更可喜的是不同程度地触及某些新的课题,如宗族的社会功能、家庭和宗族的关系,以及从法的视角,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研究宗族组织。另外还注意到宗族组织的地区特色和不同的时代特点。

关于婚姻和家庭史,从已发表的论著看,婚姻史的比重明显大于家庭史。陈鹏的《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出版于1990年,1994年再次重印,内容涉及婚姻礼仪以及各种婚姻形式,包含的时代上起周秦,下迄明清,全书约54万字,称得上是洋洋巨著。简史性著作有孙晓《中国婚姻小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出版社1987年版)和张树栋、李秀领《中国婚姻家庭嬗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王玉波的《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是就家长制家庭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入手,论述了家长制家庭早期形态的社会功能、家长制家庭的类型形式,以及封建礼制在中国文明步途中演进的轨迹。在婚姻史中,还有像彭卫的《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和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等断代性著作。

人口史研究也是近几十年来人们所热情关注的,但多数著述谈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关于人口迁移等内容,触及人口行为和人口环境的还不是很多。姜涛的《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有“人口结构”一篇,此外行龙的《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叙述了人口城市化、人口性别、年龄、职业、素质和婚姻家庭构成。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则讨论了台湾移民社会特点、发展模式以及人口结构。王跃生《中国人口的盛衰与对策——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是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谈我国的人口发展变化,其中牵涉到政策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

社会结构是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冯尔康主编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宗族、职业、民族、社区等内容,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作了有益的分析。在有关社会结构研究中,社会各阶层或

某些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地位和动向,也是人们探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成果如刘泽华主编的《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现已出版了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两卷)、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经君健《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郭润涛《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张仲礼的《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原是他旅居美国时的英文著作,1991年由李荣昌译成汉文,在国内出版。该书最大特点,就是用计量的方法,对绅士的构成人数、经济状况等,各用图表加以说明,使分析更加中肯有力。在有关明清时期的绅士研究中,198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还重印了吴晗、费孝通等的《皇权和绅权》。其他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如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的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都是着重考察晚清社会转型之际,绅士或绅商们为适应变化所出现的新情况。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是讨论有清一代四川省社会结构变化的力作。除此以外,彭卫的《另一个世界——中国历史上的变态行为考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董英哲《科技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王子今《交通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都是试图用社会史的研究角度,从某一个侧面所作的探索,其中有的是以往传统史学所不屑触及的。在有关社会问题中,牵涉秘密结社一类的著述不少,不过因此类作品已有不少人作过介绍,这就从略了。

在以上的举例简介中,都没有提到论文,原因是即使是专著,也有精品遗漏,更不要说数量庞大的论文了。事实上,某些论文就质量而言,并不亚于宏篇巨著,只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实在难以周全,权衡之下,只好略而弗及了。

(四)田野调查和口述史方面的新尝试。田野调查本来属于人类学的工作范畴,社会学则称社会调查,另外在民族学、民俗学中也不断采用,虽然它各有各的学术规范。史学工作者注重田野调查,不仅是因为它能使研究者得到除文献资料以外许多活的(如口述回忆、祭拜仪式等)和死的(如碑刻、建筑遗存等)见证,更可贵的是通过调查访问,使本来属于过去的东西,生动地再现在大家面前,增加了活的生活体验。

关于田野调查,我国在50年代以及后来的70年代都有人做过,如武训、宋景诗历史调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史实调查,后来为配合批孔、批《水浒》,也有过一系列调查。但由于当时主要是为了配合某种政治活动,或片面强调阶级观点,以致今天看来,多数成果很难说具有科学价值,有的甚至流为笑柄。在社会史研究中,有许多课题因文献资料不足或记载不详,常常需要求助于田野调查,如秘密结社方式、宗族组织、两姓械斗、民间会社和民间信仰等。还有像牵涉家庭内部的生育、溺婴、夫妻和婆媳关系,通过查访也能得到新的内容。

自80年代起,我国社会史工作者对开展田野调查给予极大的关注,先后有不少人投身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像中山大学陈春声、刘志伟等与香港大学同仁合作,开展对珠江三角洲暨华南地区有关家族、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的调查;厦门大学杨国桢、陈支平、郑振满等与美国及台湾学者合作,就闽南家庭组织和乡村社会所进行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赵世瑜对华北庙会的研究。另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钱杭、谢维扬、江西师大梁洪生等,都各有田野调查的经历和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自组建社会史研究室后,也开展了一些田野调查,1996年,该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及云南大学民族所在昆明成立了

“中国边疆地区历史与社会研究云南工作站”,深入滇西一带,就当地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作了一系列集体座谈和家庭访谈。随后,郭松义和定宜庄以清代辽东移民为题,进行了多次田野考察。为了使调查能取得效果,他们于出访前先进行文献资料准备,又参考国外学者有关田野调查问卷详目和厦门大学闽南农村调查时的问卷,设计了辽东民间调查问卷。从1998年起,他们曾多次深入城镇农村,走访了盖州、海城、营口、法库、铁岭、开原等6个县市、数十个乡镇和村庄,访谈人数超过200人。到过次数最多的是盖州市,共18个乡镇和30多个村子。通过实地调查,不但证实和丰富了文献记载,许多地方还有新的发现,其中包括新的文字资料,如藏于各家的家谱、谱单,散落于山间、村头的碑刻等,可说每次有心得,每次有新的实物收获。

至于把口述历史记录下来,构成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存在的。我国上古史中有关炎黄尧舜和大禹的传说,就是通过一代代口述传承记录下来的,著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也是一部口述史。直到现代,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没有文字的民族,通过祖辈的口述或用唱歌的方式,保存、延续着他们的历史,而现代化录音手段的出现,使得口述更能得到完整无误的记录和科学的验证。在口述史方面,定宜庄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称得上是在社会史领域用口述来互证史实的最新成果。据著者自称:她作此书的目的是想通过采访,了解这些旗人妇女对自己出身的民族是否具有、具有什么样的集体记忆;满族妇女的生活、婚姻、生育与族际通婚情况;辛亥革命后她们的家庭变迁和生活经历。口述在提供诸如满族的民族意识、以往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等很多方面充实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还有如身为满族,祖辈以来却从不是旗人,这也是在文献资料中难以知晓的。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1、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 类型上,约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 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 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处处可以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这次革命高潮的灵魂。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随后在思想界出现三次论争:当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当代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我兴趣不大,很少接触。对社会史论战,我兴趣很高,各派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当时神州国光出版社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文章集结起来,先后出版了几大厚册,大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骂别人为非马克思、反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20—30年代之交出现的这三次论战,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次高潮,是一次影响很大的高潮,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解放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改造的大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苏联进来的,教条主义也跟着进来。在史学界,范老(文澜)的西周封建说正独步天下,郭老(沫若)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也有很多人支持。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口号的感召下,我也大胆的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注: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8月。),提出“东汉以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郭老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代替了范老的西周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的主流。当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到学术文化的,更没有什么历史、社会史分期问题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术再次解放。1978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会。当时分期说的主流是郭老的春秋战国封建说,但西周封建说又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也卷土重来。我在会上也作了“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注: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改革开放以来,大气候在变化,西方科学技术涌向中国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子里,忽然门窗大开,看到外部世界,什么都是新鲜的,贪婪地吸收学习。我理解这情况大约和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我们那一代人的境遇一样,看见新东西贪婪地学习。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了,但方向大有改变。辩证唯物史观少了,不见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兴起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已不是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而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家庭、宗教等。内容、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社会史研究已是两代了。思想理论转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传入中国。新思想、新理论总是有吸引力的。大家争相接受新思想理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些共产党员的贪污腐败,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也就伤害了对辩证唯物史观的感情;三是教条主义伤害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性和发展性,它以它的狭隘、专横代替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和发展。此三者,促使中国社会史研究离开了辩证唯物史观,离开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研究。如果我说的这三种原因不差,就可以看出,这种转化主要是学术外的原因而非学术本身。我认为辩证唯物史观仍是研究中国社会史、认识社会实际的最先进的方法。辩证唯物史观并没有落后。这问题且待后面分解。 二、《食货》半月刊的应运而生《食货》半月刊是1934年12月创刊的,主编陶希圣。《食货》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个“运”,就是中国社会史论战陷入理论之争,参加争论的人中国书读的不多,争论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读书、搜集材料成为需要。《食货》应运而生。我现在回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战士,真正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少,大都是些理论家,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因此,论战虽然很热烈,但争来争去多半是些理论问题,很少真正涉及中国历史的实质。可以肯定,很少人读过二十四史,遇到问题临时查查《文献通考》之类的书就写文章。因此,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名堂。“临渊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传统民居广义可以包括住宅、祠堂、庙宇乃至道路、绿化等整个居住环境。狭义讲可以专指民间传统的居住建筑,也就是住宅,是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一种。今天说的传统民居是居住建筑。 回顾传统民居的发展简史,远古时候原始人利用天然穴居、巢居栖身居住。新石器时期,农耕生产促使原始人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建了人造穴居和干阑等建筑的形式。 虽然受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单体还比较独立分散,但已经开始组织原始的聚落和城市。 夏朝的建筑遗存极少,商周时期建筑遗存开始增多。商周时期我国北方主要发展了在夯土房基上砌筑木柱梁架的建造方式。 空间组织上出现了院落形式。 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的宫殿遗址考古发现,一号宫殿布局呈周围围墙环绕的院落形式。

再比如陕西岐山凤雏村考古发现的一组西周院落遗址,这是傅熹年先生根据考古资料绘制的复原图,它的平面是一个日字形。沿中轴线上有影壁、门、堂、廊、室,还有两边的塾、厢,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合院空间组织。这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文献方面,《仪礼》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的平面形制,庭院式住宅门、堂、庭院、左右厢房以及后寝。 这与后来汉族习用的合院住宅平面已有颇多共同之处,所以这个时期的院落组织可以看作是汉族习用的合院式民居院落的雏形。 秦汉时期的民居仍然缺少地面遗存,但根据汉代时期的文献资料以及画像砖石、明器等提供的建筑图像,建筑史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对汉代民居建筑的一个基本概念。首先,汉代民居多以庭院式的组合出现。如广东出土的明器陶楼,有小型的三合院。 L形院 口字形院

日字形院 湖北云梦出土的东汉陶楼 都是合院的形式。 四川成都出土的庭院画像砖上有组两路两进院的形象。包括主院和侧院,主院分成前后院。 前院比较扁长,有停歇过渡的作用。后院方整开阔,是主要庭院。院北有座堂屋,屋内两人对坐。可以看到庭前翩翩起舞的仙鹤。 侧院也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院做厨房杂务等辅助功用。后院比较狭长,可以用来做农活。院中竖立一个高耸的望楼,可能用作储藏、瞭望、警戒。这幅图像反映出蜀地汉代中型宅院的一个生活场景。 再比如郑州南关曲阜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较为复杂曲折的两三进庭院。各地出土的大量图像说明,汉代民居建筑已经普遍采用了庭院布局的形式。

【地方】中国民居地方特色

【关键字】地方 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 中国民居有多少种? 中国民居纷繁复杂,有六种分类方法:(1) 按式样划分有吊脚式、井干式、干阑式、穹窿式、环形土楼式、窑洞式、天幕式、绑扎式、干扎垒、土坯砌筑式、穴居式,另有合院式(三合院、四合院)、连排组合式等;(2) 按材料划分有草顶房、泥土顶房、灰土顶房、砖顶房、瓦顶房、竹顶房等;(3) 按构造方法划分,有木结构、砖构造、土造房屋、砖木混合式、砖石混合式等;(4) 按类型划分有四合院、吊脚楼、天井房、蒙古包、客家围屋等;(5) 按民族划分有满族民居、回族民居、维吾尔民居、白族民居、黎族民居、侗族民居、基诺族民居、蒙古族民居、独龙族民居、藏族民居等;(6) 按地理位置划分,有海南民居、广东民居、湖南民居、四川民居、广西民居、贵州民居、浙东民居、江西民居、安徽民居、客家民居、泉州民居,赣州民居、湖北民居、川西民居、拉萨民居、云南民居、青海民居、新疆民居、藏族喇嘛庙及喇嘛住宅、内蒙古喇嘛庙喇嘛住宅、山西民居、陕西民居、河北民居、山东民居、河南民居、辽宁南部民居、绍兴大瓦房、上海民居、吉林民居、黑龙江民居、西部碱土平房等等。总体来说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有八种: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江南水乡民居、藏族碉房、客家围屋、土家吊脚楼、傣族竹楼。 中国民居的地区差异 1.建筑材料的地区差异 中国民居的地方特色 活动民居建筑大都就地取材,请从建筑材料的差异判断各地的资源特征阅读 活动 你认为中国民居复杂多样是因为哪些因素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史

1、宗族:宗族组织是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后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和地饶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同性聚落体,在汉族居住的地方人民普遍聚族而居,或一姓一村,或几姓一村等。清代宗族组织发展极为兴盛,宗族组织日益发展,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2、士绅:“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但内涵较宽,主要是指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包括士族代表的:门第、衣冠、世族、势族等。和乡绅代表的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统称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含义。 3、以太说:中国近代以“以太”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一种哲学理论。“以太”概念大约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一起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等人,都曾从西学中吸取了“以太”概念,并把它看作宇宙万物的原始,用以表述自己的宇宙观。 4、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一切家庭是不是都有一种特殊的集团?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5、晚晴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社会影响。 废除:近代由于民族危机严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传承封建文化和稳固封建统治的科举制度日益显得不合时宜,并且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到了20世纪初,随着清末新政各项措施的次第推行,废除科举提到日程之上。1901,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会奏,要求逐渐废除科举制度。在形势逼迫和社会舆论压力下,1905年8月,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影响:(1):使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 (2):促进了留学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潮。 (3):推动了中国社会基层改革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4):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简介的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5):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了其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选官制度的紊乱和社会的道德风气的败坏。 (6):科举制的废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末民初平衡状态不复存在,政局动荡。(7):科举制的废除还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信力、控制力。 6、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1)学科复兴阶段(1986年——1990年):1986年10月第一节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宣告中国社会史学科的诞生,主要成就在与对“社会史学科对象及其研究范围”取得了共识。 (2)体系构建阶段(1991——2000)进入90年代后,社会史发展迅速,专题性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颇多,也出现了对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史学科体系研究成果。 (3)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后)学术界更加的几种在专题社会史方面,区域社会史研究工作展开,最后有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研究的领域:社会变迁(变迁的形势内容)社会结构(人口、家庭、宗族、社区、民族、阶级和阶层)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控制)。 7、试评析三本近年来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书籍。说明作者主要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特点。

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

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 再出发 作者:常建华文章来源:南开新闻网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4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生活史、地域史、专题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生活史研究多采用“社会生活”的概念,这是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特色。但时至今日,有关生活史的研究也面临如何深化与拓展的问题。当前,在生活史研究中强调“日常生活”的概念,从“社会生活”转向“日常生活”,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史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生活史的研究历程 在我国,生活史作为现代史学出现于20世纪20—40年代。当时,一些学者从风俗的角度关注民众生活。1928年瞿宣颖在燕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历代风俗制度”一课,讲述“平民生活状况”。在《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的“序例”中,他批评旧史学“忽以人民日用之常”。同年,陈东原撰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一书,则直接采用“生活史”作为书名。当时,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一些学者尝试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把握历史,发表了不少论文,如郭沫若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1928)、全汉升的《宋代都市的夜生活》(1934)、傅安华的《唐代社会生活一斑》(1937)。吕思勉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有关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的断代史论著中,也设有人民生计、人民生活等专章。当然,这一时期社会史研究中真正关注生活史的学者还是极少数,更多学者的兴趣在“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方面。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讨论社会形态发展史,只有个别学者涉及生活史。如陈直在50年代发表了《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等文章。吴晗在50—60年代发表过一些有关古人服饰、称谓方面的普及性短文。60年代韩国磐发表《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分析了唐代农民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并判断其生活状况。谢国桢在70年代撰写了《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改革开放后,史学界开始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研究。1985年,《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在天津召开“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生产生活状况比较研究讨论会”,将“生活状况”纳入史学研究视野。当时就有学者提出,应从流行半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足鼎立的史著框架中解脱出来,从事各式各样的专史和专题研究,比如撰写一部尽收衣食住行、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风俗礼仪于笔端的著作。 此后,生活史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重视,成为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标志,涌现出不少成果。断代性的如宋德金的《金代的社会生活》(1988)、冯尔康、常建华的《清人社会生活》(1990)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断代史丛书10卷,199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6卷。近现代方面,有严昌洪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2007)、李长莉的《中国人的

“家”作为民居研究的独特视角

“家”作为民居研究的独特视角 ——解读《家屋、家居、家庭:中国人的中国式居住》 赵继龙* 摘要:《家屋、家居、家庭:中国人的中国式居住》是西方学者以“家”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观念为出发点,跨学科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精粹之作,它抓住中国传统家屋、家居、家庭之间的复杂而动态的关系,从各个角度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含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本文对该书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该书独到的研究视角能够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民居;家;整合研究;社会文化;书评 在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家庭一直扮演着社会生活核心和社会制度基础的角色,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石、社会制度的原型、社会秩序的要素。即便是对社会组织结构高度复杂的当今中国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超稳定细胞对社会方方面面仍有着强大的影响,完整地浓缩着社会的生活模式,这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显著区别。 作为承载家庭日常生活的居住建筑,在前现代社会中也始终构成着传统建筑的绝大部分内容,是构成城市形态背景和空间肌理的基本细胞。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背后,潜藏着以“家”为典型表征的巨大的社会人文力量,以“家”为着力点,将其与物质载体、连同二者背后广阔深邃的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对于深化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准确把握传统建筑内在规律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中国民居与家庭、家居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家屋,家居,家庭:中国人的中国式居住》(House, Home, Family: Living and Being Chinese,汉语书名为笔者自译)一书的切入点。该书是夏威夷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一个学术论文集,堪称海外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精粹之作。它突破了对中国家屋、家居、家庭各领域一般性的独立阐述,整合人类学、建筑学、艺术史、地理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先进成就,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了中国住宅的功能、社会和象征属性,其独到的研究视角能够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一背景与概况 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变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博大精*赵继龙副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50101 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Email:zlll-w@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11371934.html,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中国民居研究发展概述

中国民居研究发展概述 摘要:民居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在生活生产中与自然、社会相协调、适应的智 慧结晶。中国民居的研究发展源于十九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大发展,成果 卓著。本文按研究中国民居发展的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的 特征、代表著作作了一个概况说明。 关键词:民居研究;发展概述 中国民居研究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多用传统的建筑学手段通过实地测绘、查 阅资料等方法深入地研究了民居单体的布局、构造、空间、功能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为当 今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个时期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开始相结合。理论研究方面, 成果往往采用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聚落的选址布局、景观绿化、单体空间、 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产生了新的理论以及如建筑心理学、建筑生态学、建筑 物理学等活跃的综合学科。工程实践方面,成果则侧重采用实际手段发展、利用和保护乡土 聚落。 1:第一个时期约在1930-1950年前后,为民居基础研究开拓阶段 民居研究方面,1934年,龙飞了的《穴居杂考》[1]总结了对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窑 洞考察的成果;1941年,刘敦桢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2]首次将民居作为独立的建筑研究类型;此外还有如1944年,刘致平的《云南一颗印》和《四川住宅建筑》著论稿,于 1990年才正式发表[3]。技术研究方面,1934年梁思成编著《清式营造则例》[4]。该阶段以 提出民居概念、小规模研究团体、小范围普查为特点。 2:第二个时期约在1957-1980年,为民居基础研究完善阶段 从总体上看,类型方面见1957年刘敦桢编著的《中国住宅概说》[5],正式将民居列为一种传统建筑类型,并以民居平面的特点将民居类型划分为9类;技术方面见1959年姚承祖 等编著的《营造法原》[6]。从地域上看,同年,张仲一等合著《徽州明代住宅》[7]和贺业钜 的《湘中民居调查》[8];1958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编写的《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9]; 1960-1963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写的《浙江民居调查》是这一时期内容详实、方法科学、成果卓著的代表。这一时期产生了综上等一系列地方民居调查的报告和著作。该阶段以 从宏观上论述中国传统民居的概况和以建筑学手段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更大范围民居研究的基 础资料为特点。 3:第三个时期约在1980年至今,为民居研究发展阶段 此阶段涉及的文献较多,从研究的发展方向来看可大体分为三类。 3-1 研究用建筑学手段继续完善地域民居单体的基础研究。 地域研究方面。①以省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至今共出版三次相 关的系列著作。第一次集中在1984-1995年之间。1984年,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编著《浙江民居》[10];1985年,张驭寰编著《吉林民居》[11];1986年,云南省设计院“云 南民居编写组”编著《云南民居》[12];1987年,高鉁明等编著《福建民居》[13];1990年, 陆元鼎等编著《广东民居》[14];1993年,张壁田等编著《陕西民居》[15];1995年,新疆 土木建筑学会等编著《新疆民居》[16]。第二次集中在2009年,此次补充了部分省份的民居 研究,如雷翔的《广西民居》[17](雷翔于2005年已出版同名著作,后者是前者的补充与完善)。第三次集中在2015年,该系列版本在民居方面综合了近年的相关研究,如谢小英的《广西古建筑(上下册)》[18]。②更为细致的地域区划为单位的研究。1990年,李长杰编 著《桂北民间建筑》[19];1991年,徐民苏等编著《苏州民居》[20];1995年,何重义编著《湘西民居》[21]。③以建筑类型为单位的研究。1989年,侯继尧等编著《窑洞民居》[22];1990年,永定土楼编写组编著《永定土楼》[23];1993年,沈华编著《上海里弄民居》[24] 等等。 总体研究方面。①研究建筑本体的相关著作。构造技术方面,198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25];1987年,刘致平编著《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26];同年,林会承编著《传统建筑手册—形式与做法篇》[27];历史研究方面,1980年刘敦桢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28];1990年,刘致平编著《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

中国代表性古建筑及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代表性古代民居建筑 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们精选了 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让您一饱眼福。 1.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 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 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 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 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 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 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 2.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 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 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 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 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 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 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 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 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_朱汉国

2012年9月第5 期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Sep.,2012No.5收稿日期:2012-06-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史”(10&ZD07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①张静如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重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 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变迁三大部分。中国当代社会史应以剖析社会结构为基础,以论述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揭示社会生活变迁及其规律为目标。目前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面临种种难题。当下的首要任务是系 统而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有关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资料。在研究中,力图把个案研究与社会整体研究结合起 来;把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注意当代社会生活变革与政治变动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生活变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化,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我们从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情况也不难看到这一点。如2008年行龙主持的“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年朱汉国主持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李文主持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等。经过学人们的努力,近年来已有一批探讨中国当代社 会史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田居俭 :《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张世飞 :《试论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姚力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问题意识》,《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期;朱佳木:《努力构建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体系》,《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6期;李文:《国史中的社会 史:内容和框架结构 》,《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1期,等等。2011年,学人们在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还相继召开了“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现状和学科体系” 、“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观学界有关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学人们在诸多问题上的认识仍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就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对象 关于社会史研究对象,自上世纪80年代始,学界已有各种表述。有人认为 ,“社会史的对象,应该说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其研究范围极为广泛”。①有人认为,社会史“不是包罗政治、经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样本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传统民居广义能够包括住宅、祠堂、庙宇乃至道路、绿化等整个居住环境。狭义讲能够专指民间传统的居住建筑, 也就是住宅, 是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一种。今天说的传统民居是居住建筑。 回顾传统民居的发展简史, 远古时候原始人利用天然穴居、巢居栖身居住。新石器时期, 农耕生产促使原始人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立了人造穴 居和干阑等建筑的形式。 虽然受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 建筑单体还比较 独立分散, 但已经开始组织原始的聚落和城市。 夏朝的建筑遗存极少, 商周时期建筑遗存开 始增多。商周时期中国北方主要发展了在夯土房基 上砌筑木柱梁架的建造方式。

空间组织上出现了院落形式。 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的宫殿遗址考古发现, 一号宫殿布局呈周围围墙环绕的院落形式。 再比如陕西岐山凤雏村考古发现的一组西周院 落遗址, 这是傅熹年先生根据考古资料绘制的复原图, 它的平面是一个日字形。沿中轴线上有影壁、门、堂、 廊、室, 还有两边的塾、厢, 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合 院空间组织。这是中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文献方面, 《仪礼》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 住宅的平面形制, 庭院式住宅门、堂、庭院、左右厢房以及后寝。 这与后来汉族习用的合院住宅平面已有颇多共同 之处, 因此这个时期的院落组织能够看作是汉族习用 的合院式民居院落的雏形。 秦汉时期的民居依然缺少地面遗存, 但根据汉 代时期的文献资料以及画像砖石、明器等提供的建 筑图像, 建筑史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对汉代民居建筑 的一个基本概念。首先, 汉代民居多以庭院式的组合 出现。如广东出土的明器陶楼, 有小型的三合院。

中国社会史名词解释

中国社会史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社会对其自身运行的安全进行防护和保卫的举措,主要包括社会援助和社会疏导两种方式。 2三教合流:指儒释道三教互为吸收,互为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典型意义上讲就是儒学与佛教的渗透、互补,儒学与道教的渗透、互补。 3.四大徽班:指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剧坛的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 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 合并为四大徽班。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4.社区:是指聚居在共同地域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相互关系和共同文化维 系力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 5.帮会:是以游民为主体的下层民众,为了凭借集体的力量生存下去而通过师徒、宗 法或拜盟结义组成的组织,这类组织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6.社会良性运行:是指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的及各系统内 的不同部分之间、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7.宗族:是指伴随阶级社会而产生的父权制血缘性集团,它有共同的明确的父系祖先, 在组织结构上,它是多级的,它包含着一个主干家庭与由其分化而成的小家族及这些小家族再分化而成的更小的亲属组织,彼此间保持着某种形式的宗教的经济的联系,在这种宗族内各级族长在本族内具有支配与统治族人的地位,表现出至尊的父家长权。8.僧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制度。始于后秦,以

中国民居建筑 (完美版)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中国民居建筑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任课教师:孙保燕 授课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学号:1201530124 姓名:丘尚超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学习中国建筑史之后,我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为世界所知。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江南水乡、历代皇家宫廷建筑、王府建筑,还有徽派民居、北京四合院、云贵滇西吊脚楼、西北的窑洞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之内涵博大精深,受到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及效仿。 正文:我是学习建筑类专业的,所以对建筑有独特的情感,就我所了解来看中式建筑,在建造上,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做好不容易,做不好就成了四不像。其中我以中国的民居建筑为代表,谈谈中国建筑给我们的赏心悦目。 一.民居建筑的历史根源 人类从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无不是以“家”为基本单位,依靠“家”作为社会细胞,聚合布置成为这种那种形式的人居环境——从早先的聚落到后来的乡村和城市,无不如此。 二.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都含有着眼全局、追求和谐的特点。重视整体,讲求从整体出发的这种思维习惯,甚至地阔天高,可以联想到人与天地自然的沟通,进入那种亦虚亦实的神秘化的整体境界。非常明显,古代中国追求虚实结合的整体思维方式,无疑成了锻铸中国传统文化个性特色的哲理基础。同时深刻影响传统民居建筑个性特色的文化背景。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宗法礼制观念、风水学说等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 三.中华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 1.北方院落居民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

中国民居研究发展概述

中国民居研究发展概述 发表时间:2018-05-28T16:29:42.5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作者:吕文杰 [导读] 本文按研究中国民居发展的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的特征、代表著作作了一个概况说明。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摘要:民居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在生活生产中与自然、社会相协调、适应的智慧结晶。中国民居的研究发展源于十九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大发展,成果卓著。本文按研究中国民居发展的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的特征、代表著作作了一个概况说明。关键词:民居研究;发展概述 中国民居研究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多用传统的建筑学手段通过实地测绘、查阅资料等方法深入地研究了民居单体的布局、构造、空间、功能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为当今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个时期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开始相结合。理论研究方面,成果往往采用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聚落的选址布局、景观绿化、单体空间、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产生了新的理论以及如建筑心理学、建筑生态学、建筑物理学等活跃的综合学科。工程实践方面,成果则侧重采用实际手段发展、利用和保护乡土聚落。 1:第一个时期约在1930-1950年前后,为民居基础研究开拓阶段 民居研究方面,1934年,龙飞了的《穴居杂考》[1]总结了对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窑洞考察的成果;1941年,刘敦桢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2]首次将民居作为独立的建筑研究类型;此外还有如1944年,刘致平的《云南一颗印》和《四川住宅建筑》著论稿,于1990年才正式发表[3]。技术研究方面,1934年梁思成编著《清式营造则例》[4]。该阶段以提出民居概念、小规模研究团体、小范围普查为特点。 2:第二个时期约在1957-1980年,为民居基础研究完善阶段 从总体上看,类型方面见1957年刘敦桢编著的《中国住宅概说》[5],正式将民居列为一种传统建筑类型,并以民居平面的特点将民居类型划分为9类;技术方面见1959年姚承祖等编著的《营造法原》[6]。从地域上看,同年,张仲一等合著《徽州明代住宅》[7]和贺业钜的《湘中民居调查》[8];1958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编写的《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9];1960-1963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写的《浙江民居调查》是这一时期内容详实、方法科学、成果卓著的代表。这一时期产生了综上等一系列地方民居调查的报告和著作。该阶段以从宏观上论述中国传统民居的概况和以建筑学手段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更大范围民居研究的基础资料为特点。 3:第三个时期约在1980年至今,为民居研究发展阶段 此阶段涉及的文献较多,从研究的发展方向来看可大体分为三类。 3-1 研究用建筑学手段继续完善地域民居单体的基础研究。 地域研究方面。①以省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至今共出版三次相关的系列著作。第一次集中在1984-1995年之间。1984年,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著《浙江民居》[10];1985年,张驭寰编著《吉林民居》[11];1986年,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编著《云南民居》[12];1987年,高鉁明等编著《福建民居》[13];1990年,陆元鼎等编著《广东民居》[14];1993年,张壁田等编著《陕西民居》[15];1995年,新疆土木建筑学会等编著《新疆民居》[16]。第二次集中在2009年,此次补充了部分省份的民居研究,如雷翔的《广西民居》[17](雷翔于2005年已出版同名著作,后者是前者的补充与完善)。第三次集中在2015年,该系列版本在民居方面综合了近年的相关研究,如谢小英的《广西古建筑(上下册)》[18]。②更为细致的地域区划为单位的研究。1990年,李长杰编著《桂北民间建筑》[19];1991年,徐民苏等编著《苏州民居》[20];1995年,何重义编著《湘西民居》[21]。③以建筑类型为单位的研究。1989年,侯继尧等编著《窑洞民居》[22];1990年,永定土楼编写组编著《永定土楼》[23];1993年,沈华编著《上海里弄民居》[24]等等。 总体研究方面。①研究建筑本体的相关著作。构造技术方面,198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25];1987年,刘致平编著《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26];同年,林会承编著《传统建筑手册—形式与做法篇》[27];历史研究方面,1980年刘敦桢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28];1990年,刘致平编著《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2001年,潘谷西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29];2002年,孙大章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30];总体研究方面,1985年,荆其敏编著《传统民居百题》[31];1993年,陈从周编著《中国民居》[32];1994年汪之力等编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33];1998年,单德启编著《中国传统民居图说》[34]系列;2003年,陆元鼎编著的《中国民居建筑》[35]详细介绍了汉族民居和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2004年,孙大章编著的《中国民居研究》[36]从历史、类型、形制、空间、构造、美学、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民居的特点,并探讨了影响传统民居形制的因素。艺术美学方面,1988年,书名委员会编著《中国美术全集—民居建筑》[37];1992年,陆元鼎等编著《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38];199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著《中国建筑艺术史》[39];2000年,闫英编著《传统民居艺术史》[40]。②研究建筑与文化的相关著作。1991年-1999年期间,陆元鼎等编著《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系列;1995年,陆元鼎编著《民居史论与文化》[41]。 3-2 研究用新颖的、综合的研究思路、方法、视角、工具研究民居及聚落,涉及建筑学、规划学、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物理学、美学等多个方面。规划(景观)学方面:1992年,彭一刚编著《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42]开始从群体与整个空间环境为角度研究民居建筑;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材料工学部编著《小城镇的建筑空间与环境》[43]从规划学视角探讨了小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2001年,梁雪编著《传统村镇实体环境研究》从景观学的视角研究传统村落。人类社会学方面:1992年,陈志华等编著《楠溪江中游古村落》[44]、《中国乡土建筑—诸葛村》[45](1999)从文化视角分析了村落及其社会环境;1997年,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46]从地理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文化意象。同年,雷家宏编著《中国乡里生活》[47];1999年,周若祁等编著《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48]探讨了民俗、社会、历史等因素对村寨格局形态的影响;同年,业祖润编著《北京古山村—川底下》[49]利用逐层剖析的方法系统地展现个案村落的历史、环境、美学、构造等等特点。生态学方面:该部分的研究内容与本课题关系密切,下文中将单列综述。 3-3 传统民居的保护。1999年,朱光亚等发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50];2002年,吴晓勤编著《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