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痛风关节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痛风关节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痛风关节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痛风关节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痛风关节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痛风饮食:

饮食是痛风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如果血尿酸高,嘌呤高,痛风就形成了一个反应链。因此得了痛风不能吃什么和能吃什么就相当重要,患者必须在痛风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痛风饮食的问题。

[2] 下面提供的是我们日常饮食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值,供读者关于痛风饮食的参考

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卷心菜、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花生酱、花生、杏仁、核桃、果酱等。

2、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的食品: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麦片、鲱鱼、鲥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鸡、火腿、羊肉、牛肉汤、麦麸、面包等。

3、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150毫克的食品:扁豆、鲤鱼、鲈鱼、梭鱼、鲭鱼、贝壳类水产、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鸡汤、鸭、鹅、鸽子、鹌鹑、野鸡、兔肉、羊肉、鹿肉、肉汤、肝、火鸡、鳗鱼、鳝鱼。

痛风不能吃什么?

1、动物内脏:如胰脏、肝、肾、骨髓、大肠(含嘌呤高)。蔬菜:菠菜、芹菜、小萝卜等;

特别注解: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

2、海鲜、贝壳类水产等。

特别注解: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但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可以减少80%的尿酸,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风患者用虾青素的纯品来补充,而不宜用“拼死吃河豚”进食以上食物的办法补充虾青素了

3、略见参考资料: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

1、早期运用秋水仙碱。常用口服法:初始剂量为1mg,随后每小时0.5mg或每2小时1mg,直到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第一日最大剂量6-8mg。若无效,立即停药。90%的患者口服秋水仙碱后48小时内疼痛缓解。症状缓解后可继续给予每次0.5mg每天2到3次。维持数天后停药。

2、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吲哚美辛(消炎痛)初始剂量75-100mg,随后每次50mg,6-8小时一次。

3、以上药物无效或由于副作用强烈无法治疗时,可考虑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治疗。缓解率高,但易反跳。

三、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1、排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25mg-100mg,每日一次,丙磺舒:0.25,每日二次。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每次100mg,每日2-4次,最大剂量每日600mg。待血尿酸下降到360umol/L时可减量至维持该水平的维持量。

四、处理伴发病。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积极降压,减肥,降脂,改善肾功能。

自身的心态

不论痛风患者是否听说过人体自愈,但是心态决定痛风患者的命运,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绝对是关键。

切记5点:1多喝水(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2多做运动(肌肉、关节处会更稳定,发病后疼痛感较为减少)注意避免剧烈的腿部运动,如登山、长跑等。3营养跟上(骨质要保持好,少或适量吃高嘌呤食物),4别吃嘌呤醇(降尿酸),5心态好。做到5点至少痛风患者基本上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如果痛风疼痛复发频率高,请参考5点。

【樱桃】

桃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E等,均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缓解因痛风、

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特别是樱桃中的花青素,对消除肌肉酸痛和发炎十分有效。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发现,樱桃中的花青素,能降低发炎的几率,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斯匹林更有效。一般痛风或关节炎病人,食用樱桃几天之内能起到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常常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毛病,多吃些樱桃也可以缓解或消除这些症状。新鲜樱桃上市时间短,无法常食鲜果。不过,患者选择用樱桃泡酒服用,仍能起到活血止痛的效果。樱桃泡酒,宜选择低度的粮食发酵酒,像米酒、黄酒、高粱酒(40度左右)等。樱桃酒放在避光、阴凉地方贮存,一般可存放8个月至1年不会变质。每年出产樱桃时,患者可适量选择樱桃泡酒。

方法:樱桃与酒的比例一般为1∶10,即100克樱桃用1000毫升酒。樱桃入酒中泡1周即可饮用,可以早晚各饮20毫升;疼痛不太剧烈时,可以只在晚间饮25毫升。酒将饮完时,可适量添加酒再泡。

注意:樱桃酒虽对缓解关节痛有良效,但决不能代替必要的药物治疗。高血压者应慎用。

【西红柿】

味甘、酸,性凉。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

含糖类(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肪、苹果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锌、铁、硼、锰、铜、碘、腺嘌呤、胡芦巴碱、胆碱、番茄碱等成分。能降低血压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

痛风发作时生吃3-5个,可以减轻疼痛与浮肿。多数患者有效。

5个小妙招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失常造成的疾病,其特点是出现复发性的尿酸代谢失调,并伴有严重的局部关节炎,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最终在人体组织中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造成关节畸形、僵硬、尿路结石、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嘌呤有两个:一是体内的代谢,二是食物中摄入。通过饮食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可控制急性痛风的发生,减少发作次数,防止并发症发生。所以控制饮食是痛风病饮食治疗的关键。

第一招:限制嘌呤摄入量

每日应控制在150毫克以下。急性发作期的2~3天内选用嘌呤含量很少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禁用含嘌呤极高的食物。慢性期每周至

少两天完全选用嘌呤含量很少的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其余几天可选用低嘌呤膳食(选用一种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其他为基本不含嘌呤

的食物;或者选用一种嘌呤含量较高的食品,其他用不含嘌呤的食物)。

第二招:限制每日总热能

痛风病人应该控制体重,每日总热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15%,

不可过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过多、过饱。但热能应该逐渐减少,过度减重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从而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时应以植物蛋白为主,碳水化合物应是能量的主要。

第三招:以碱性食物为主

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坚果、

牛奶等碱性食物。急性发作期每日可食用蔬菜1~1.5公斤,或者水果适量。可采用周期性植物性饮食,如黄瓜日、西瓜日、苹果日等,每周2次间隔3天。还应增加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

第四招:勤饮水绝不沾酒

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建议每日饮水3000毫升以上,还要注意夜间的补水。酒精会使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啤酒还含有大量的嘌呤,要绝对禁用。还要禁用能使神经兴奋的其他食物,如浓茶、咖啡及辛辣性调味品。

第五招:促进血液循环

还可以经常洗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尿酸排泄。

10大饮食原则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1. 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 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 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 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5. 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促进尿酸排除。

6. 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7. 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8. 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9.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营养分配

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①碳水化合物:米面、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的55%~60%。这也符合 __饮食习惯,如此,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但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②蛋白质: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1%~15%,通常每日为0.8~1.0g/kg体重。③脂肪:总热量的其余部分,则以脂类补充,通常为40~50g/日。由于脂肪氧化产生热量,约为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二倍,为降低病人体重,无疑应该限制。

自我保健

一、保持理想体重

痛风常并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一般认为痛风与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肥胖则是它们的共同因素,降低体重常可使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都得到控制,但降低体重应循序渐进,每月减一公斤,否则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二、合理的饮食调理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中药熏蒸组分为: (1)以湿热为主者,处方:苍术30g,薏苡仁30g,红花20g,川乌15g,威灵仙15g,艾叶20g,木瓜20g,牛膝20g,茯苓20g. (2)以痰浊为主者,处方:苍术20g,生半夏20g,制南星20g,艾叶20g,红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黄30g,海桐皮30g,葱须3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组成。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治则:育阴清热活络。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关节疼痛--痰队络脉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重着酸困,屈伸不利,局部肿胀,晨僵无力,肢体渐萎,舌淡,脉细涩。治则:姆痹涤痰祛癖。组方:威灵仙15g,清半夏12g,白芥子10g,嫩桑枝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细辛10g,苏木15g,红花15g,川牛膝15g,海风藤10g,制乳没各10g。 关节疼痛--气滞血疡证 临床表现:阴雨天疼痛加剧,少气乏力,倦怠,面色无华,关节疼痛,如针锥刺人,痛有定处,伸屈不利,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舌黯或有痕斑,少苔,脉细弱或细涩。治则:益气活血化滞。组方:全当归20g,赤白芍15g,炒桃仁20g,牡丹皮20g,生姜15g,川军15g,苏木10g,红花10g,紫草10g,乳香15g,没药15g,乌药10g,秦艽20g,汉防己10g,雷公藤20g,狗脊10g。 关节疼痛--寒湿内停证 临床表现:受累关节肿痛,僵硬或畸形,活动受限,挛缩拘急,剧痛难忍,夜间尤甚,皮温降低,口渴喜热饮,喜暖畏寒,遇冷则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紧。治则:宜痹化湿通络。组方:当归20g,黄茋20g,独活25g,川羌活15g,伸筋草10g,透骨草15g,秦艽15g,

两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处方

两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处 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两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处方 痛风病的治疗方式有多种类型,中药治疗、西药治疗、茶疗、食疗等。各种方式,也无所谓哪种比较好,就看你需要哪些功效了,都得有所取舍。像西药,见效会比较快,但是副作用就会很大,食疗比较方便,中药的话居中,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效果也会比食疗好。在这里就介绍两种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处方。 1.清热利湿除痹方 配方:忍冬藤50g,薏苡仁、土茯苓、败酱草、车前子各30g,蚕沙、虎杖、延胡索、刘寄奴、苍术、赤芍、黄柏及玄参各15g。 药理: (1)、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消肿; (2)、黄柏清下焦湿热; (3)、薏苡仁、忍冬藤、败酱草清热解毒; (4)、刘寄奴、赤芍、虎杖、玄参清热凉血化瘀; (5)、苍术健脾除湿,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 (6)、蚕沙怯风和中化湿; (7)、延胡索活血止痛。 功效: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使病瘀解除,关节滑利。 2.四妙勇安汤

配方: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四味药组成。 药理: (1)、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玄参清热滋阴,软坚散结; (3)、甘草具有泻火解毒之功为佐使,增强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功,并能调和诸药; (4)、当归能活血怯瘀,通利血脉,能行血气,散瘀滞,怯瘀生新,濡养四肢肌肉、筋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清热利湿除痹方及四妙勇安汤,都是治疗痛风的中药处方,从中药的角度配药,以调节为主,治标更在治本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及饮食调护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及饮食调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张春艳 一、概述 (一)概念 1.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及(或)血尿酸升高,尿酸结晶沉积到软组织致急性或慢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和(或)肾病变。 2.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 (二)背景 (幻灯 3 )图表展示的是血清尿酸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由图表可看出 1983 年、1997 年和 1999 年,我国男性和女性患者,随着年代发展,血尿酸的水平在不断升高。 (幻灯 4 )图表展示的是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由图表可看出,南京社区、山东沿海、山东海阳三个地区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患者。 (幻灯 5 )图表图表展示的是痛风的患病率。有图表可看出南京社区、山东沿海、山东海阳三个地区男性痛风的患病率远高于女性患者痛风患病率。 (三)尿酸简介 1. 概念: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2. 体内尿酸来源: ( 1 )外源性:食物中的核甘酸的分解。 ( 2 )内源性:内源性嘌呤合成,核酸分解产生。 3. 尿酸的代谢 凡是影响血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增加。 (幻灯 7 )图片展示的是尿酸代谢的过程,可看出,内源性尿酸生成占人体尿酸 80% ,外源性尿酸只占到 20% 。 (四)高尿酸血症简介

1.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 1 )原发性:①尿酸排出过少;②尿酸产生过多。 ( 2 )继发性:核酸代谢加速、肾脏排泄尿酸过低、药物性、其它。 2.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原因 ( 1 )尿酸清除过少:约占痛风病人的 90% 。 ①限制嘌呤饮食 5 天,尿尿酸定量 <600mg (3570umol)/d 。 ②通常肾功能和尿酸的生成正常 ③可能机制:滤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加或分泌减少。 ④可能病因:多基因遗传缺陷。 ( 2 )尿酸产生过多:占原发痛风的 10% 。 ① 5 天限制嘌呤饮食后,尿尿酸 >600mg/d,( 普食时尿尿酸 >1000mg/d) 。 ②病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的缺陷,多数为多基因缺陷。单基因酶的缺陷: PRPP 合成酶, PRPPAT , HPRT 。 二、痛风的西医治疗 痛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 40 岁左右;男性多见,女性只占 5% ,且多为绝经后妇女;约 50% 有遗传史;多见于肥胖和脑力劳动者;在关节炎中,痛风性关节炎占5% 。可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一)临床表现 1. 无症状期 ( 1 )只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而无任何症状。 ( 2 )由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发展至痛风一般经历数年至数十年,但可终生不发生痛风。 ( 3 )高尿酸血症进展为痛风的机制不明确,但通常与血尿酸水平和持续时间相关。 2. 急性关节炎期 ( 1 )机制:体内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内的沉积,局部白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细胞内的溶酶体等破坏,释放蛋白水解酶,激活肽组胺和趋化因子,炎症细胞释放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探讨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探讨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因高尿酸血症所致的关节炎。现代医学将痛风归属于新陈代谢病中,同其他因免疫反应所致的关节炎区别开来。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并无痛风性关节炎之病名,在元代朱丹溪的著作《格致余论·痛风论》中出现过痛风之名称。本文从中医理论对此病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利今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提高。 1.2 临床表现:发病急骤,常在夜间痛醒,轻者数天内可自行缓解,有的仅发1次,有的反复发作。两次发作间歇期可长达数月或十数年之久。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拒按,活动受限,系因湿痰流注关节所致,重者关节腔可抽出黄色积液,镜检可见结晶。缓解期红肿热痛消退,活动如常,其来急去快的特点与一般痹证不同。反复发作湿痰在关节处不能排改者则间歇期愈来愈短,甚至经久不消,导致关节骨骼破坏,永久残废。皮下痛风结石经久不消,有的愈积愈大愈多,甚至可破溃流出白色浆液是为湿痰积聚之证据。 1.3 治疗1.3.1 饮食控制:一般痹证不需严格控制饮食,本病的发作与饮食不节有密切关系,需控制高嘌呤食物,仅能进食蛋、牛奶补充营养,急性期过后,视排出湿浊的能力进食。1.3.2 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当以清热利湿,化痰泄浊,活血通络为主。处方:三妙丸加减。药物:苍术、黄柏、川牛膝、苡仁、茯苓、泽泻、车前草、秦艽、萆薢、白芷、独活、益母草、赤芍等。加减:热重者加生石膏、知母;有瘀血者加丹参、川仙子芎、延胡索;痛肿剧烈者加入山慈茹10~20 g,加强消炎镇痛,因山慈茹有毒性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降低,故中病痛减即止,不能久服。如有高血压头痛眩晕者加钩藤、杜仲、川芎、白芍,心功能差者加玉竹、细辛,肾功能差者加黄芪、淫羊霍、女贞子、川芎或大黄。1.3.3 慢性期:病久,发作频繁,肿痛不消,结节较多,关节破坏,关节周围有瘀斑,长期不能活动体质较差者,以健脾利湿,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为主。处方:薏苡仁汤加减。药物:薏苡仁、姜独活、苍术、萆薢、土茯苓、细辛、泽泻、车前子、益母草、川芎、红花、当归、淮牛膝、骨碎捕、淫羊霍、补骨脂等。加减:皮下结节多者加胆南星、半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其余按急性期法加减。本病用以上治法大多可获缓解。 2 结果 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3例,其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 3 讨论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名,但也有类似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的描述。如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记载:“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相当于中医的“痹症”、“历节”、“脚气”等症。 中医学认为:痹证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畅通,因而引起肢体、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等一类疾病,均称痹证。本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三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致气血不和而成。《素问·痹论》指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三邪感受大都合并而来,但常有偏胜,故临床证候应有区别。此外常有一种热痹,多属邪郁化热所致。现代医学的风湿热、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均属痹证范畴。而过多的尿酸则是一种不该有的痰浊、湿浊,是以中医认为原发性痛风的主因在于先天性的脾肾功能失调:脾的运化功能有缺陷,所以痰浊内生;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量少缓慢,以致痰浊内生。此时如果又酗酒暴食、劳倦过度或关节遭受外伤,则会促使痰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虽属痹症,但其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以致关节畸形,且有多种并发症,故又别于一般痹症。本病多由过食高粱厚味、嗜酒而生湿,湿痰流注关节,外感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内伤肝肾不足或痹证日久,血瘀痰阻而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过食肥甘醇酒而使脾失健运,则水湿内聚为患。本组病例发作前均有过食高梁厚味及饮酒史。此二者均可在体内生成水湿痰饮,痰湿随气血流窜,流注关节则关节肿胀发炎,流注皮下组织软骨、筋膜、韧带则形成结节即为痛风结石。湿痰聚久化热,故关节红肿热痛。湿性重浊故发病之初多在足部及下肢,病久才波及上肢,一般不侵犯脊柱。

治疗痛风的10张秘方

!人参2016-01-24痛风渐渐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越来越多的人被它折磨得痛不欲生,尤其在夜深人静时突然发作,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的苦楚。面对这“不死的癌症”——痛风,该何去何从?10张治疗痛风秘方或许是久旱后的甘霖,不妨仔细一看吧!1痛风灵汤 组成: 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萆薢12g,忍冬藤15g,山慈菇3g,延胡索9g,车前子12g,灯心草3g。 方解: 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急性剧痛和红肿反复发作、血尿酸增高、痛风石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类证治载·痛风》认为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本方是在清热祛湿的良方——四妙丸(《成方便读》)的基础上化裁而得。方中黄柏善祛下焦之湿热,为君药;苍术燥湿健脾,牛膝祛风湿且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湿舒筋,共为臣药;佐以萆薢分清利湿,忍冬藤、山慈菇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车前子、灯心草利尿排毒,为使药。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证)。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2清痹凉血汤 组成: 鸡角段(大青根)20g,臭牡丹20g,生地黄15g,玄参15g,黄柏10g,牡丹皮10g,知母10g,萆薢15g,桑枝15g,忍冬藤15g,土茯苓15g。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足、踝、腕等关节皮肤发红色暗、肿胀灼热,行走艰难,疼痛剧烈如虎啮之,昼轻夜重,身热烦渴,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用鸡角段、臭牡丹清热解毒,为君;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黄柏、知母泻火凉血、活血化瘀,为臣;佐以忍冬藤、桑枝,取其藤枝通达脉络,祛风通络作用;土茯苓为使,既发挥其解毒渗湿、通利关节之药力,又取其降血尿酸的功用。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 用法: 上方水煎服,水煎成400ml,1日1剂,分2次服。 3治痛风方 组成: 制川乌(先煎)15g,制半夏10g,浙贝母10g,桂枝10g,白芍10g,薏苡仁30g,萆薢10g,土茯苓20g,川牛膝10g,秦艽15g,灸甘草10g。 加减法: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子15g,泽泻10g,防己10g;关节皮色潮红且皮温升高者,加知母6~10g,黄柏6~10g,忍冬藤20g;关节皮色晦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5g;疼痛剧烈者,加虎杖10g。方解: 本方立温通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为法。制川乌、制半夏、浙贝母温经散寒、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为君。 薏苡仁、萆薢、土茯苓利湿泄浊消肿为臣。佐以桂枝助川乌温经通络止痛;白芍养阴清热,防乌、桂之温燥;秦艽、川牛膝清热通络。灸甘草调和诸药,且能解药之毒性,为使。 后期还可酌加健脾补肾之品以固疗效。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摘要: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尿酸钠或尿酸盐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所致的一种多 种病变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痛风的患者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亦是最基本的类型。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1导致痛风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尿酸的产生取决于细胞中的嘌呤摄入。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家族遗传有关,继发者则常因其他疾病引起,如血液病、肾病、肿瘤等。老年"痛风"患者的常见病因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功能不全。近年来由于抗癌治疗的开展,继发性痛风有增加趋势。 2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影像表现 2.1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骨质结构等变化。①X线片:关节X线片可以发现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等。胸部X线片可提示有无肺间质病变、胸

腔积液等。②CT:较普通X线的敏感性高。骶髂关节CT可以发现早期的骶髂关节病变。③MRI: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滑膜炎改变、骨质破坏;骶髂关节MRI对于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也很有帮助。 2.2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疾病,原发性痛风常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较少且多为绝经期妇女。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病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历时1~2w 症状缓解。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慢性期尿酸钠在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增多,疼痛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和肾脏较多见,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也会出现痛风石,随着痛风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活动受限。痛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没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提示临床 进行相关检查对痛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 痛风在平时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出现痛风要及时进行治疗,毕竟痛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比较大的,中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通过外敷中药的方法来治疗,具有止痛,活血,解毒等功效。比如说可以用硫磺软膏来敷于患处,每天敷一次,七天为一个治疗疗程。 ★下面提供痛风的中医外偏方。 外敷偏方一、硫磺软膏配药:选冰硼散20g,硫磺软膏15g。用法:将以上药物调匀后直接外敷于患处即可,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功效: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者服用,有活血解毒之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外敷偏方二、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法:将以上物质用高度酒调匀为浆糊状,敷于患处,外面用纱布包好,每两天一次。功效:适用于痛风石及晚期痛风患者使用,可酌增加剂量。敷药时期,不宜饮酒吃火锅。一般2至3天即可见效,无任何副效用。外敷偏方三、蜂蜜桂圆膏配药:选桂圆肉30g,蜂蜜15g,用法:将桂圆肉捣碎后用蜂蜜调匀敷于患处用干布包好即可,每

天两次。功效:使用于慢性期痛风患者使用对慢性关节炎及晚期痛风石有较好效果。 ★痛风吃什么药好 痛风药——秋水仙碱片朱建福教授点评:这种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对痛风病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但是毒副作用比较大,对肠胃、肝脏、肾脏、心脏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中毒可导致血尿、少尿等肾功能衰竭的出现,也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贫血、骨髓造血减少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早在2007年,就有不当标记秋水仙碱导致3位西北太平洋病人死亡的先例。因此不适合痛风病人长期服用,最好杜绝服用。 痛风药——别嘌醇片朱建福教授点评: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要长期调理,用几天药觉得没效果马上就换,有点“急”啦。别嘌醇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适用于控制高尿酸患者,但并非所有尿酸高患者都是适用,临床上一般配合秋水仙碱片使用,但是毒副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通过让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内服、外敷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秋水仙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7.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疗效,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标签:中医药;痛风性关节炎;疗效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人数的不断提高,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广大民众身体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疾病[1]。笔者从2007年9月~2013年9月运用中医辨证内、外用药的方法治疗4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63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治疗组的疗效大大优于对照组,使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病例42例为2007年9月~2013年9月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为29~73岁,平均为49.8岁,病程为5d~18年。诊断标准全部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所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有以下3类:①风湿郁热患者11例。主要证见:关节红肿与热痛,局部皮肤出现发亮现象,触压后有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往往受限。舌质大多为红色,舌苔呈黄腻色或者白腻色,脉细滑或者细弦:②痰瘀痹阻患者21例。主要证见:关节的疼痛反复多次发作,关节明显肿大,重者出现强直畸形,指、趾或者皮下触及到结节,或者出现液化溃流浊脂,舌淡胖或者有瘀斑、苔腻。脉弦细或者细涩;③久痹正虚患者10例。主要证见:久病不愈和反复发作,大多伴有关节功能的受限或者变形,舌质多淡,且苔白,脉细缓。对照组病例6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48.6岁,病程为3d~22年。中医辨证分为3类:①是风湿郁热患者20例;②痰瘀痹阻患者25例;③久痹正虚患者18例。 1.2方法治疗组运用口服祛风散与外敷祛风膏的方法进行治疗。祛风散主要是生黄芪、黄精、虎杖以及苍术等10多种中药制作而成的,可以研成末和制成散剂,分3次/d加以服用,每4w为1个疗程。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多注意休息,忌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以及骨髓等高嘌呤食物,严禁擅自饮酒。祛风膏主要是由黄柏、土茯苓、丹皮以及赤芍等20多种中药制成的,通过研成细末,再用醋调制成为膏剂,外敷于患处。1次/d,每2w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期间忌用凉水。对照组主要是用西药秋水仙碱口服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是每次使用秋水仙碱l mg,服用1次/2h,1d的服用总量不超过8mg,一直到疼痛显著缓解为止。 2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经验

朱良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痛风性关节炎(简称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最早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富贵阶层的人群中流行,因此有“帝王病、富贵病”之称。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名医别录》,此前包含于“痹”中。 该病病程长,易复发,西医治疗以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主,且药物不良反应大,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中医治疗从整体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对痛风的防治更具现实意义。 病因病机 元·朱丹溪首次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认为痛风产生的病因有痰、风热、风湿和血虚。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皆由“风湿”“风血相搏”所致。唐·王焘《外台秘要》中记载:“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绞痛。”清·林佩琴《类证治裁》中记载:“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痹症”范畴,归其病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致脾失运化,肾失分泌清浊之功,湿热浊毒内生;或为禀赋不足,外感风、寒、湿之邪,日久郁而化热,凝滞为痰,阻滞经络。其病机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若流注关节,筋骨失养,则可见关节僵肿畸形。 证候分型 湿热蕴结(急性期):下肢小关节猝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有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瘀热阻滞(急性期):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垒硬结,肌肤干燥,皮色黧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 浊瘀阻滞(间歇期):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垒硬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满。舌胖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弦滑。脾肾两虚:浊瘀内蕴(慢性期):病久屡发,局部关节疼痛变形,昼轻夜甚,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完整word版)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洁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条中6条者: A、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B、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到高峰 C、单关节炎发作 D、观察到关节发红 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F、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G、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H、可疑的痛风石 I、高尿酸血症 J、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线片)。 K、不伴骨质腐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 L、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上述(1)(2)(3)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湿热蕴结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稍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乏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3、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肌肤麻痹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4、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5、肝肾阴虚: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

治疗痛风的10张秘方

!人参2016-01-24 痛风渐渐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越来越多的人被它折磨得痛不欲生,尤其在夜深人静时突然发作,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的苦楚。面对这“不死的癌症”——痛风,该何去何从?10 张治疗痛风秘方或许是久旱后的甘霖,不妨仔细一看吧!1 痛风灵汤 组成: 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萆薢12g,忍冬藤15g,山慈菇3g,延胡索9g,车前子12g,灯心草3g。 方解: 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急性剧痛和红肿反复发作、血尿酸增高、痛风石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类证治载痛风》认为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本方是在清热祛湿的良方——四妙丸(《成方便读》)的基础上化裁而得。方中黄柏善祛下焦之湿热,为君药;苍术燥湿健脾,牛膝祛风湿且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湿舒筋,共为臣药;佐以萆薢分清利湿,忍冬藤、山慈菇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车前子、灯心草利尿排毒,为使药。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证)。 用法: 水煎服,1 日1 剂,分2 次服。 2 清痹凉血汤 组成: 鸡角段(大青根)20g,臭牡丹20g,生地黄15g,玄参15g,黄柏10g,牡丹皮10g,知母10g,萆薢15g,桑枝15g,忍冬藤15g,土茯苓15g。 方解: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足、踝、腕等关节皮肤发红色暗、肿胀灼热,行走艰难,疼痛剧烈如虎啮之,昼轻夜重,身热烦渴,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用鸡角段、臭牡丹清热

解毒,为君;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黄柏、知母泻火凉血、活血化瘀,为臣;佐以忍冬藤、桑枝,取其藤枝通达脉络,祛风通络作用;土茯苓为使,既发挥其解毒渗湿、通利关节之药力,又取其降血尿酸的功用。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 用法: 上方水煎服,水煎成400ml, 1日1齐腹分2次服。 3 治痛风方 组成: 制川乌(先煎)15g,制半夏10g,浙贝母10g,桂枝10g,白芍10g,薏苡仁30g,萆薢10g,土茯苓20g,川牛膝10g,秦艽15g,灸甘草10g。 加减法: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子15g,泽泻10g,防己10g;关节皮色潮红且皮温升高者,加知母6?10g,黄柏6?10g,忍冬藤20g;关节皮色晦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5g;疼痛剧烈者,加虎杖10g。方解: 本方立温通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为法。制川乌、制半夏、浙贝母温经散寒、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为君。 薏苡仁、萆薢、土茯苓利湿泄浊消肿为臣。佐以桂枝助川乌温经通络止痛;白芍养阴清热,防乌、桂之温燥;秦艽、川牛膝清热通络。灸甘草调和诸药,且能解药之毒性,为使。 后期还可酌加健脾补肾之品以固疗效。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属痰湿痹阻证,兼湿热、血瘀者可随症加减服用。 用法:1日1 剂,水煎,分2次服用,半个月为1 个疗程。 4 清利化瘀xx

治疗痛风的10张秘方

治疗痛风的10张秘方! 人参2016-01-24 痛风渐渐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越来越多的人被它折磨得痛不欲生,尤其在夜深人静时突然发作,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的苦楚。面对这“不死的癌症”——痛风,该何去何从?10张治疗痛风秘方或许是久旱后的甘霖,不妨仔细一看吧!1痛风灵汤 组成: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萆薢12g,忍冬藤15g,山慈菇3g,延胡索9g,车前子12g,灯心草3g。方解: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急性剧痛和红肿反复发作、血尿酸增高、痛风石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类证治载·痛风》认为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本方是在清热祛湿的良方——四妙丸(《成方便读》)的基础上化裁而得。方中黄柏善祛下焦之湿热,为君药;苍术燥湿健脾,牛膝祛风湿且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湿舒筋,共为臣药;佐以萆薢分清利湿,忍冬藤、山慈菇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车前子、灯心草利尿排毒,为使药。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2清痹凉血汤

组成:鸡角段(大青根)20g,臭牡丹20g,生地黄15g,玄参15g,黄柏10g,牡丹皮10g,知母10g,萆薢15g,桑枝15g,忍冬藤15g,土茯苓15g。 方解: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足、踝、腕等关节皮肤发红色暗、肿胀灼热,行走艰难,疼痛剧烈如虎啮之,昼轻夜重,身热烦渴,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用鸡角段、臭牡丹清热解毒,为君;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黄柏、知母泻火凉血、活血化瘀,为臣;佐以忍冬藤、桑枝,取其藤枝通达脉络,祛风通络作用;土茯苓为使,既发挥其解毒渗湿、通利关节之药力,又取其降血尿酸的功用。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 用法:上方水煎服,水煎成400ml,1日1剂,分2次服。3治痛风方 组成:制川乌(先煎)15g,制半夏10g,浙贝母10g,桂枝10g,白芍10g,薏苡仁30g,萆薢10g,土茯苓20g,川牛膝10g,秦艽15g,灸甘草10g。 加减法: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子15g,泽泻10g,防己10g;关节皮色潮红且皮温升高者,加知母6~10g,黄柏6~10g,忍冬藤20g;关节皮色晦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5g;疼痛剧烈者,加虎杖10g。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5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者。 一、浊瘀痹(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浊瘀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浊瘀痹(痛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浊瘀痹(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寒湿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浊瘀痹(痛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浊瘀痹(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浊瘀痹(痛风)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3.继发性痛风患者,痛风间歇期、慢性期和肾脏病变期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受累关节X线片、关节超声、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全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双能CT、电解质、血粘稠度、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HLA-B27、24小时尿尿酸、关节液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 2.辨证论治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2)寒湿痹阻证: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4.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关节红、肿、热、痛等主要症状改善。 2.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等相关指标较入院时好转。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时,退出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痛风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病率较以往呈现明显增高趋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发现了许多种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消除病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1病因与发病机制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张氏医通》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记载:“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在此基础上,现代医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刘再朋[1]等认为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马立人[2]认为瘀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盖国中[3]提出湿毒内伏血分是本病关键;曲怀汝[4]认为痛风乃血分伏毒引发,其病机为脾肾双亏;李安民[5]认为关键是正虚。综合上述文献,可以得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特点为寒湿或湿热痹阻,筋脉不通。 2治疗概况 2.1内治法现代中医学者对本病的认识,归其病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脾失健运或禀赋不足,肾升清降浊失司,湿热内生,或寒湿痹阻筋脉所致。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内治与外治方法。治疗包括辨证论治、分期治疗、专方专药等。 2.1.1辨证论治辨证治疗一般采用汤药剂型,能兼顾单个患者的个体差异,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其证候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四型,这种分类方法为临床广泛应用。(1)刘再鹏[6]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瘀热阻滞、脾气虚弱、肝肾亏虚四型,自拟痛风定痛方加减,药用金钱草、海金水、土茯苓、汉防己、车前子、黄柏、泽泻、知母、生地、石膏、广地龙、伸筋草等,瘀热阻滞,皮肤暗紫刺痛加怀牛膝、泽兰;痰浊阻滞者加化痰散结药,如山慈菇、胆南星、僵蚕、苍术之类;脾气虚弱加党参、白术、. 茯苓、薏苡仁等。(2)黄秀珍[7]等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痰瘀痹阻、久痹正虚三型,以土茯苓、车前子、萆、黄精、丹参、地龙为基本方,湿热蕴结加黄柏、苍术等;痰瘀痹阻加当归、川芎、红花等;久痹正虚者加桑寄生、枸杞、杜仲等。(3)侯丽萍[8]主张固护脾肾,将痛风分型论治:湿热阻络用四妙汤化裁;寒热错杂型用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用生脉饮加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肝肾两虚用熟地、鹿角胶、龟板胶、黄芪、千年健、天麻、全蝎、独活、追地风。(4)陈国定[9]分血热型选用清热凉血消骨汤;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消骨汤;肝郁乘脾用舒肝解郁消骨汤;张作君按风湿型、寒湿型、血虚型辨证治疗。(5)张惠臣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医学养生常识】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 文章导读 痛风在平时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出现痛风要及时进行治疗,毕竟痛风 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比较大的,中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通过外敷中药 的方法来治疗,具有止痛,活血,解毒等功效。比如说可以用硫磺软膏来敷于患处,每天 敷一次,七天为一个治疗疗程。 下面提供痛风的中医外偏方。 外敷偏方一、硫磺软膏配药:选冰硼散20g,硫磺软膏15g。用法:将以上药物调匀后 直接外敷于患处即可,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功效: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 者服用,有活血解毒之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外敷偏方二、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法:将以上物质用高度酒调匀为浆糊状,敷于患处,外面用纱布包好,每两天一次。功效:适用于痛风石及晚期痛风患者使用,可酌增加剂量。敷药时期,不宜饮酒吃火锅。一般2至3天即可见效,无任何副效用。外敷偏方三、蜂 蜜桂圆膏配药:选桂圆肉30g,蜂蜜15g,用法:将桂圆肉捣碎后用蜂蜜调匀敷于患处用 干布包好即可,每天两次。功效:使用于慢性期痛风患者使用对慢性关节炎及晚期痛风石 有较好效果。 痛风吃什么药好 痛风药——秋水仙碱片朱建福教授点评:这种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对痛风病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但是毒副作用比较大,对肠胃、肝脏、肾脏、心脏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中毒可导致血尿、少尿等肾功能衰竭的出现,也会 引起肝功能异常、贫血、骨髓造血减少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早在2007年,就有 不当标记秋水仙碱导致3位西北太平洋病人死亡的先例。因此不适合痛风病人长期服用, 最好杜绝服用。 痛风药——别嘌醇片朱建福教授点评: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要长期调理,用几天 药觉得没效果马上就换,有点“急”啦。别嘌醇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适用于控制 高尿酸患者,但并非所有尿酸高患者都是适用,临床上一般配合秋水仙碱片使用,但是毒 副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中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肾功能衰竭、黑色尿等不良反应同样存在。痛风药——羧苯磺胺(丙磺舒)、苯溴马龙、苯 磺唑酮朱建福教授点评:苯溴马龙、苯磺唑酮等对于降低尿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都 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胃部不适,肾脏功能衰退的副作用,而且这几种药物交叉服用,对身体 的危害不敢想象。对于这些激素类的西药尽量少用,越简单越好,能不用就不要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23期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2007年04月17 痛风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病率较以往呈现明显增高趋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发现了许多种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消除病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张氏医通》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记载:“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在此基础上,现代医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刘再朋[1]等认为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马立人[2]认为瘀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盖国中[3]提出湿毒内伏血分是本病关键;曲怀汝[4]认为痛风乃血分伏毒引发,其病机为脾肾双亏;李安民[5]认为关键是正虚。综合上述文献,可以得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特点为寒湿或湿热痹阻,筋脉不通。 2 治疗概况 2.1 内治法现代中医学者对本病的认识,归其病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脾失健运或禀赋不足,肾升清降浊失司,湿热内生,或寒湿痹阻筋脉所致。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内治与外治方法。治疗包括辨证论治、分期治疗、专方专药等。 2.1.1 辨证论治辨证治疗一般采用汤药剂型,能兼顾单个患者的个体差异,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其证候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四型,这种分类方法为临床广泛应用。(1)刘再鹏[6]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瘀热阻滞、脾气虚弱、肝肾亏虚四型,自拟痛风定痛方加减,药用金钱草、海金水、土茯苓、汉防己、车前子、黄柏、泽泻、知母、生地、石膏、广地龙、伸筋草等,瘀热阻滞,皮肤暗紫刺痛加怀牛膝、泽兰;痰浊阻滞者加化痰散结药,如山慈菇、胆南星、僵蚕、苍术之类;脾气虚弱加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2)黄秀珍[7]等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痰瘀痹阻、久痹正虚三型,以土茯苓、车前子、萆、黄精、丹参、地龙为基本方,湿热蕴结加黄柏、苍术等;痰瘀痹阻加当归、川芎、红花等;久痹正虚者加桑寄生、枸杞、杜仲等。(3)侯丽萍[8]主张固护脾肾,将痛风分4型论治:湿热阻络用四妙汤化裁;寒热错杂型用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用生脉饮加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肝肾两虚用熟地、鹿角胶、龟板胶、黄芪、千年健、天麻、全蝎、独活、追地风。(4)陈国定[9]分血热型选用清热凉血消骨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