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数型过程能力分析

计数型过程能力分析

计数型过程能力分析

xxxxxx机械有限公司

过程能力分析---计数型 零件名称: 内 套 零件号:1001770-H09-011

确认人:时 间: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3.1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3.2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3.3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4.1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4.2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4.3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 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4.4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6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4.7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0.02mm。 4.8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 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1.41PV/GR&R。 4.9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4.10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

过程能力评估程序

过程能力评估程序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通过对过程能力之评定,确保产品品质特性所需之工序能力,并能针对能力的差距,及时加以改善,使制程处于合理管制状况。 2范围 凡本公司关键过程能力之控制。 3权责 由品质部收集数据,整理制作直方图,并计算制程能力 由相关部门主管,分析过程能力,作出汇报。 管理代表综合资料报告,呈交总经理。 4定义 Cp或Cpk:制程能力指数,用于衡量设备达到关键特性之能力大小。 5作业内容 过程能力评定流程图。(见附件一) 确定制程管理参数。 依据工程部《工艺设计管理程序》之输出文件﹐确定产品关键参数及其 公差,中心值。 确定初始制程能力 由品管部协同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取样100个相同产品﹐测量关 键尺寸,数据记录在《直方图绘制数据表》中。 依据所测量数据,来制作直方图,分析判定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若直方图处于稳定状态,则可以计算出相应制程能力指数Cp或Cpk若直方图处于不稳定状态,则应消除原因,重新进行。 制程能力核定:每一设备之制程能力应登录于《设备制程能力表》,呈 交工程部审查,副总审定后,作为制程能力之基准。 由品管部,每月依据的要求进行过程能力测量,与核定的《设备制程能力表》进行比较,来判定过程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当制程能力不符合要求时,由品管部门填写《品质异常单》依照《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改善,改善后仍应依重新进行测算。 当符合要求时,由品管部保存过程能力指数评定的相关资料,以提交管理审查会议。 当制程能力连续3个月,所计算出的过程能力指数超出或不满足公司要求时,由品管部重新制作《设备制程能力表》报工程部审查,副总核准后颁布执 行。 《设备制程能力表》核定后,应交ISO文控中心依照《文件与资料管理程 序》分发品管部、生产部、工程部,《直方图绘制数据表》依《质量记录 管理程序》由品管部予以保存。 6相关文件: 工艺设计管理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 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7使用表单 设备制程能力表 直方图绘制数据表

制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制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摘要: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过程能力与技术要求做比较,分析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其中过程指数能力的计算包括计量值、计件值以及计点值三种. 1.计量值的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1)侧公差且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重合的情况 : 计算公式:Cp=T/6σ=T U-TL/6σ 其中:T U为质量标准的上限值,T L为质量标准的下限值。 2)双侧公差且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不重合的情况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因为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不重合,所以实际有效的标准范围就不能完全利用。若偏移量为ε,则分布中心右侧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 PU=T U-μ/3σ=(T/2-ε)/3σ

分布中心左侧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 PL=μ-T L/3σ=(T/2 +ε)/3σ我们知道,左侧过程能力的增加不能补偿右侧过程能力的损失,所以在有偏移值时,只要以两者之间较小的值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这个过程能力指数称为修正过程能力指数,记作CPK。则:CPK=C P (1-K) 2.计件值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在计件值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相当于单公差情况,Cp计算公式为: C P=T U-μ/3σ 1)当以不合格品数np作为检验产品质量标准,并以(np)μ作为标准要求时, 取样本k个,每个样本大小为n,其中不合格品数分别为(np)1 ,(np) 2,…,(np) k,由二项分布可得: 2)当以不合格品数p作为检验产品质量标准,并以pμ作为标准要求时,取样 本k个,每个样本大小 n1 ,n 2,…, nk 3.计点值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计点值是指单位产品上的缺陷数,如一件铸件上的砂眼数,1㎡玻璃上的气泡数等。在计件值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仍相当于单公差情况,Cp计算公式为:CP=TU-μ/3σ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莱州市XX机械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7.6J-004版号:A/0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 研究分析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15年11月15日发布2015年11月15日实施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分析作业指导书 JT/C -7.6J -004 1 目的 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 计技术,对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使用的计数型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的分析研究。 3职责 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计数型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所需应用技术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计数型测量系统简介 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量的测量系统,它与能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计量型测 量系统截然不同。通/止规(go/no go gage )是最常用的 量具,它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其它的计数型测量系统, 如目视标准,可能产生五到七个分类,如非常好、好、 一般、差、非常差。所以,针对计量性测量系统所描述的分析方法不能用于评价这样的系统。当使用任何测量系统进行决策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些方法不能量化测量系统变异性,只有当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选择和应用于这些技术应以基于一个良好的统计实践,了解影响产品和测量过程变差源,以及错误决定最终顾客的影响。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变差来源,应该通过利用了人为因素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结果使之最小化。 5研究分析方法 5.1某生产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其性能指数为Pp=PpK=0.5,这是不可 接受的。由于过程正在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于是被要求采取遏制措施,以便从生产过程中挑出不可接受的产品。见图1: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以往也称为工序能力。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是稳态下的最小波动。而生产能力则是指加工数量方面的能力,二者不可混淆。过程能力决定于质量因素,而与公差无关。 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计量质量特性值有99.73%落在μ±3σ的范围内,其中μ为质量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质量特性值的总体标准差,也即有99.73%的产品落在上述6σ范围内,这几乎包括了全部产品。故通常用6倍标准差(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数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 (一)双侧公差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对于双侧公差情况,过程能力指数C p的定义为:C p= T =T U -T L (公式1); 6σ 6σ 式中,T为技术公差的幅度,T U、T L分别为上、下公差限,σ为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总体标准差。当σ 未知时,可用σ?1=R/d2或σ?2=s/c4估计,其中R为样本极差,R为其平均值,s占为样本标准差,s为 其平均值,d2、c4为修偏系数,可查国标《常规控制图》GB/T4091—2001表。注意,估计必须在稳态下进行,这点在国标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有明确的规定并再三强调,不可忽视。 在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中,T反映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而σ反映过程加工的一致性,所以在过程能力指数C p中将6σ与T比较,就反映了过程加工质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程度。 根据T与6σ的相对大小可以得到过程能力指数C p。如下图的三种典型情况。C p值越大,表明加工 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也越大,所以对于C p值的选择应根据技术与 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当T=6σ,C p=1,从表面上看,似乎这是既满足技术要求又很经济的情况。但由于过程总是波动的,分布中心一有偏移,不合格品率就要增加,因此,通常应取C p大于1。 各种分布情况下的C p值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摘要: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 过程能力概述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的定义及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它是在过程的平均值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可用下式表示: Cp = (USL-LSL)/6σ 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σ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 ≧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 ≧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在某段时间内测得σ =,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 = (USL-LSL)/6σ = (6* =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与目标值重合的情形,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偏移度K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μ与目标值M的偏离过程,如下图所示: K=|M-μ|/(T/2) = 2|M-μ|/T (其中T=USL-LSL) Cpk= (1-K)*Cp= (1-2|M-μ|/T)*T/6σ =T/6σ-|M-μ|/3σ 从公式可知: Cpk=Cp-|M-μ|/3σ,即Cp-Cpk=|M-μ|/3σ 尽量使Cp=Cpk,|M-μ|/3σ是我们的改善机会。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在某段时间内测得平均值μ=,σ=,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 =T/6σ- |M-μ|/3σ = (6*-||/ (3* =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分析作业指导书 (ISO13485-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使用的计数型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的分析研究。 3.0职责 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计数型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所需应用技术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0计数型测量系统简介 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量 的测量系统,它与能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计量型测量系统截然不同。通/止规(go/no go gage )是最常用的量具,它 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其它的计数型测量系统, 目标 如目视标准,可能产生五到七个分类,如非常好、好、 一般、差、非常差。所以,针对计量性测量系统所描述的分析方法不能用于评价这样的系统。当使用任何测量系统进行决策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这Ⅱ Ⅱ LSL USL Ⅰ Ⅰ Ⅲ

些方法不能量化测量系统变异性,只有当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选择和应用于这些技术应以基于一个良好的统计实践,了解影响产品和测量过程变差源,以及错误决定最终顾客的影响。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变差来源,应该通过利用了人为因素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结果使之最小化。 5.0研究分析方法 5.1某生产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其性能指数为Pp=PpK=0.5,这是不可 接受的。由于过程正在生产不合格的产 品,于是被要求采取遏制措施,以便从 生产过程中挑出不可接受的产品。见图 1: 与测量系统有关的“灰色”区域 LSL USL 0.40 0.50 0.60 图1过程范例 5.2具体的遏制行动是,过程小组采用了一个计数型量具,来对每一个零件与一个指定的限定值进行比较。如果零件满足限定值就可接受该零件,不满足的零件则拒收(如通/止量具)。许多这样的计数型量具基于一套基准零件来设定接收与拒收。不象计量型量具,计数型量具不能显示一个零件有多好或多么坏,

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6.4.1 统计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统计过程控制)的概念是: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检查,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和稳定的水平,以保证产品与服务满足要求的均匀性。 这里的统计技术涉及到数理统计内容,但所应用的主要工具是控制图。 SPC 可以判断过程的异常,及时告警。但是不能告知此异常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生于何处。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张公绪先生提出Statistical Process Diagnosis 理论(SPD---统计过程诊断)。20世纪90年代起又发展为Statistical Process Adjustment (SPA---统计过程调整)。三者循环关系如下: SPC---告诉过程是否有异常 SPD---告诉过程是否有异常,若异常,告知问题出在哪里 SPA---告诉过程是否有异常,若异常,告知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进行调整 所以SPC 是质量改进循环的首要步骤,应该熟练掌握运用。 6.4.3 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6.4.3.1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 )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决定因素是人、机、料、法、测和环(即5M1E ),与公差无关。分析过程能力只能在稳态的基础上,即统计控制状态。 过程能力决定于由偶因造成的总变差σ,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计量质量特性值有99.73%在μ±3σ范围内,即几乎全部产品的特性值包含在6σ范围之内。故常用6倍标准差(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数值越小,表示过程能力越强。 6.4.3.2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一) 当产品质量特性分布的均值μ与公差中心M 重合时 1、对于公差的上、下限都有要求时, 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 为公差, T U 为 公差上限,T L 为公差下限, 是质量特性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在上述过程能力指数中,T 反映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或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而σ反映本企业过程加工的质量。比值C P 反映过程加工质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程度。 根据T 与6σ的比值,可以得到下图所示三种典型的情况。C P 值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好,但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加工成本相应升高。当C P =1,似乎既满足要求也节约成本,但由于过程的波动,分布中心一有偏移,不合格品率就要增加,因此,C P 应取>1。一般情况下,当C P =1.33,T=8σ,整个分布基本上都在上下规范限度内,且留有变动空间。故ISO8258:1991要求C P ≥1.33。 2、只对单侧公差限有规定时 只规定上限时, σ σσ?666L U L U P T T T T T C ?≈?===过程变异度规定的公差σ?σ μ 3?=U PU T C

计数型MSA分析报告

XX 公司 计数型MSA 分析报告 日 期: 实 施 人: 评 价 人: 系统名称: 所属工序: 分析结论: 合格 不合格 审 核: 批 准: 胡梅青、彭春玲、罗玉容 2017年07月19日 张志超 印制板外观检验 中间检验

计数型MSA分析报告 目录 有效性 (4) 合格品误判率 (4) 不合格品错发率 (5)

印制板外观检验(中间检验) MSA分析报告 一、计数型MSA评测说明 所谓计数型MSA就是指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就是让检验员评测覆铜板或印制板的某一项缺陷,并判定检验员评测结果与标准值不一致的严重度是否可接收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中,主要评估:有效性(检验员对样品三次评测结果均与基准值一致的总次数,占样品总数量的比率)、合格品误判率(检验员对基准值为合格的样品,评测为不合格的次数,占基准值为合格样品被评测总次数的比率)、不合格品错发率(检验员对基准值为不合格的样品,评测为合格的次数,占基准值为不合格样品被评测总次数的比率)是否均满足接收要求。 二、试验方案 2.1 准备50块印制板,对于这50块印制板,外观合格样品 32 块,外观不合格样品18 块,对每一块样品随机编号,便于对应编号记录检验员每次对样品的评测结果,在让检验员对样品进行检验评测时,不允许检验员知道各个样品的编号。 2.2 2017 年 07 月,选择中间检验工序3位从事外观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在其都不知晓每个试样判定结果前提下,分别让这3位检验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对每块样品进行3次评测,并将每位检验人员评测结果及样品定义结果分别对应记录,不合格用“0”标记,合格用“1”标记。 三、数据收集 表1 计数型测量系统数据收集记录表

过程能力CPK的计算方法

Cpk(ProcessCapabilityIndex)的定义:制程能力指数; Cpk的意义:制程水平的量化反映;(用一个数值来表达制程的水平)制程能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便方法,其实质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 CPK的计算公式 Cpk=Cp(1-|Ca|) Ca(Capabilityof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p(CapabilityofPrecision):制程精密度; 注意:计算Cpk时,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组数据,而且数据要具有一定代表性。 A+≥无缺点考虑降低成本 ≤Cpk<状态良好维持现状 ≤Cpk<改进为A级 ≤Cpk<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Cpk<制程能力较差,考虑整改设计制程 单边规格:只有规格上限和规格中心或只有下限或规格中心的规格;如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或浮高不得超过等;此时数据越接近上限或下限越好;双边规格:有上下限与中心值,而上下限与中心值对称的规格;此时数据越接近中心值越好;如D854前加工脚长规格±; USL(UpperSpecificationLimit):即规格上限; LSL(LowSpecificationLimit):即规格下限; C(CenterLine):规格中心; X=(X1+X2+……+Xn)/n平均值;(n为样本数) T=USL-LSL:即规格公差;δ(sigma)为数据的标准差 (Excel中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 Ca(Capabilityof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a在衡量“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一致性; 1.对于单边规格,不存在规格中心,因此也就不存在Ca;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摘要: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 过程能力概述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的定义及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它是在过程的平均值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可用下式表示: Cp = (USL-LSL)/6σ 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σ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 ≧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 ≧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0.01mm,在某段时间内测得σ =0.0025,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 = (USL-LSL)/6σ =0.02/ (6*0.0025) =1.33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与目标值重合的情形,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偏移度K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μ与目标值M的偏离过程,如下图所示: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MSA)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MSA)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最大特征是其测量值是一组有限的分类数,如合格、不合格、优、良、中、差、极差,等等。当过程输出特性为计数型数据时,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从一致性比率和卡帕值两个方面着手考虑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一致性比率 一致性比率是度量测量结果一致性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计算公式可以统一地概括为: 一致性比率=一致的次数/测量的总次数 根据侧重点和比较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4大类。 1. 操作者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这类似于计量型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分析。每个操作者 内部的计数型测量系统都有各自的一致性比率。 2. 操作者不但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而且应与该部件的标准值一致(若标准值已知), 这类似于计量型系统的偏倚分析。将每个操作者的计数型测量系统的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分析,又有各自不同的一致性比率。 3. 所有操作者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这类似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再现性分析,操作者计 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一致性比率。 4. 各操作者不但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而且应与该部件的标准值一致(若标准值已知)。 通常,使用这种一致性比率来衡量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有效性。一般说来,一致性比率至少要 大于80%,最好达到90%以上。当值小于80%,应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 靠。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卡帕值(k) K(希腊字母,读音kappa,中文为卡帕)是另一个度量测量结果一致程度的统计量,只用于 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分级数和分级值的情况。它的计算公式可以统一的概括为:

以上公式中,P0为实际一致的比率;P e为期望一致的比率。K在计算上有两种方法:Cohen 的k和Fleiss的k。 K的可能取值范围是从-1到1,当k为1时,表示两者完全一致;k为0时,表示一致程度不比偶然猜测好;当k为-1时,表示两者截然相反,判断完全不一致。通常,k为负值的情况很少出现,下表归纳了常规情况下k的判断标准。在计数型测量系统中研究一个测量员重复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一个测量员的测量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或者两个测量员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时,都可以使用k。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的合格标志 对于测量系统的分析,用户最终要得出测量系统是否合格的结论。如果可以认定测量系统合格,测量系统分析工作可以结束。但如果测量系统不合格,则要进一步分析,查找出问题,并迅速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特殊的但是在某些行业非常适用的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这将帮助企业相关人员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测量系统分析(MSA)。

CPK(过程能力分析方法)

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为什么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实质上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来评定过程能力与指定需求的一致性。之所以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过程度量所能够提供的基线在数量上的受控性;其次,由于我们的度量计划还相当"不成熟",因此需要对过程度量基线进行评估,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改动以反映过程能力的改进情况。根据过程能力的数量指标,我们可以相应地放宽或缩小基线的控制条件。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工序过程能力指该工序过程在5M1E正常的状态下,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的实际加工能力。过程能力取决于机器设备、材料、工艺、工艺装备的精度、工人的工作质量以及其他技术条件。过程能力指数用Cp 、Cpk表示。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 当需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的计量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时,直接按普通的计数数据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处理会有很大的风险。一般解决方案的原则有两大类:一类是设法将非正态数据转换成正态数据,然后就可按正态数据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另一类是根据以非参数统计方法为基础,推导出一套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遵循这两大类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成熟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三种,现在简要介绍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1:Box-Cox变换法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2:Johnson变换法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3:非参数计算法

过程能力CPK的计算方法

CPK的概念 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定义:制程能力指数; Cpk的意义:制程水平的量化反映;(用一个数值来表达制程的水平)制程能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便方法,其实质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 CPK的计算公式 Cpk=Cp(1-|Ca|)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p (Capability of Precision) :制程精密度; 注意: 计算Cpk时,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组数据,而且数据要具有一定代表性。 Cpk等级评定及处理原 则 等级Cpk值处理原则 A+≥1.67无缺点考虑降低成本 A1.33≤Cpk<1.67状态良好维持现状 B1.0≤Cpk<1.33改进为A级 C0.67≤Cpk<1.0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Cpk<0.67制程能力较差,考虑整改设计制程

与Cpk相关的几个重要 概念 单边规格:只有规格上限和规格中心或只有下限或规格中心的规格;如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或浮高不得超过0.5mm等;此时数据越接近上限或下限越好;双边规格:有上下限与中心值,而上下限与中心值对称的规格;此时数据越接近中心值越好;如D854前加工脚长规格2.8±0.2mm; 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即规格上限; LSL (Low Specification Limit): 即规格下限; C (Center Line):规格中心; X=(X1+X2+……+Xn)/n 平均值;(n为样本数) T=USL-LSL:即规格公差;δ(sigma)为数据的标准差 (Excel中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 )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a 在衡量“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一致性; 1.对于单边规格,不存在规格中心,因此也就不存在Ca; 2.对于双边规格:

过程能力计算

1、Cpk ——过程能力指数(过程中心有偏移的情况) 计算公式 )3,3(σ σLSL x x USL MIN Cpk --= 其中:USL ——规格上限 LSL ——规格下限 x ——样本均值 σ——样本标准差,2d R =σ(式中:R ——平均极差,2d ——为控制图 系数) 2、Ppk ——过程性能指数(过程中心有偏移的情况) 计算公式)3,3(s LSL x s x USL MIN Cpk --= 其中:USL ——规格上限 LSL ——规格下限 x ——样本均值 ——样本标准差, 3、PPM ——百万分之一 计算公式PPM=(不合格品数/检验总数)×106 4、Cmk ——机器设备的能力指数 通常在采购新设备或设备大修后,检测这个数据。也是短期的Cmk 。它的意义和过程能力指数是相当的。计算的方法就用过程能力指数Cpk 的计算方法。通常利用已经成熟的人员、材料、方法、环境等各种因素的条件下,利用连续取样,譬如,100个,内连续4个组成一个子样,一共得到25个子样平均值。检查过程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分析特殊原因,消除特殊原因后,再来。稳定了,就计算Cpk 。得到的就算是 Cmk ,应当>1.67。 当设备运作稳定后,还需要测量长期的Cmk 。 计算方法一样的,取样方法不同,得到的数据反映的变差来源的实质不同。因为做Cmk 的时候是用成熟的同样材料、人员、环境……用连续取样得到的数据。这样取样,材料、人员等各种因素的变差应当是最最小的。做Cpk 的话,子样和子样之间一定要有间隔时间,让各种变差,譬如白天、夜班、新工人、老工人、不同机器设备等的变差反映出来。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摘要: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 过程能力概述?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的定义及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它是在过程的平均值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可用下式表示:?Cp = (USL-LSL)/6σ?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σ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 ≧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 ≧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0.01mm,在某段时间内测得σ =0.0025,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Cp = (USL-LSL)/6σ =0.02/ (6*0.0025) =1.33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与目标值重合的情形,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偏移度K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μ与目标值M的偏离过程,如下图所示: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是一种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据的测量系统,和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计量型测量系统不同。通/止规是最常用的量具,它只有两种结果;测量的零件是被接受或是拒收。 范例 对于通/止规的测量系统,小组从过程中随机选取了50个零件(或限度樣品),进行测量系统的分析;以3评价者,每位评价者对每个零件测量3次。得出的结果如下;

“1”表示可接受的决定;“0”表示不可接受的决定。假设试验分析 小组展开了交叉表格来比较每个评价者和其它人结果。

A*B交叉表 ○123 B*C交叉表 C 总计 0 1 B 0 数量43 5 48 期望数量15.67 31.33 48.0 1 数量7 95 102 期望数量34.33 68.67 102.0 数量50 100 150 总计 期望数量50.0 100.0 150.0 A*C交叉表 C 总计 0 1 A 0 数量42 7 49 期望数量15.35 33.65 49.0 1 数量 5 96 101 期望数量31.65 69.35 101.0 数量47 103 150 总计 期望数量47.0 103.0 150.0 这些表格的目的在于确定评价者间的一致性程度。小组使用Kappa来衡量两个评价者对同一物体 评价时,其评定结果的一致性。Kappa为1时,表示有完全的一致性(0,0和1,1 占了全部的数量),为0时,表示一致性不比可能性(0,0 / 0,1 / 1,0 / 1,1的数量一样多)来得好。 Kappa测试在诊断区(获得相同评定的零件)中的数量和那些基于可能性期望的数量是否有差别。 P0 = 在对角栏框中,观测的总和。 Pe = 在对角栏框中,期望的总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