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奈良公园地图

奈良公园地图

日本历史地图也称钓鱼岛属中国

日本历史地图也称钓鱼岛属中国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七八五年,日本出版了着名学者林小平所着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一张朝鲜,一张琉球,两张虾夷,今北海道,一张小笠原岛,作者在书的“题初”中对制图目的作了如下说明,“右三国通览图说,非小子敢言经济,亦非妄玩地理之学,只欲使携武之人知三邻之地理耳,之是虽似武艺之余计,然窃以为却可言武门之奥旨欤,”。 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其中《琉球国全图》,琉球属地皆用橘黄色,邻接琉球的日本部分则用淡绿色,而邻接的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

粉红色, 而久米山则同琉球一样为橘黄色,要特别说明的是,《三国通览图说》在日本不是一般的地图资料,内阁文库,宫内听书陵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及一些着名的文库都有收藏,本人留学日本时,亦曾多次去名古屋市的蓬佐文库,亲自查阅过原版地图资料, 其中《琉球国全图》,不仅为众多的学者所引用,而且,每次举办有关琉球冲绳历史文化的展览时,都要将此图作为重要史料向参观者展示,凡看过此图的人都有目共睹,不知日本政府为何偏视而不见, 以上明清两代的出使琉球的记录,以及日本的地图史料明确显示,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为中国属土,日本政府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必须履行战後《开罗宣言》所规定的条款,拆除日本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置的灯塔,将属于中国的岛屿归还中国。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近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又起波澜。2012年8月12日,载有14人的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从香港出发前往钓鱼岛,8月15日16时20分左右成功抵达钓鱼岛,7名保钓人员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其后船上全部14人被日本冲绳警方以“非法入境”嫌疑非法抓扣。多年来,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钓鱼岛主权,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中国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 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一)钓鱼岛概况 钓鱼岛,全称钓鱼岛列岛(Fishing Islands),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例如,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1871年),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

日本地图全图及行政区划

日本地图全图及行政区划 日本的行政区划是都道府县。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县。一都是东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中心。一道是北海道,这里的开发比国内其他地方晚一些。二府是京都府和大阪府,是关西地区的主要地方,是关西的历史和经济的中心地带。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当然面积要小得多),共有43县。因此,日本的行政区划一共有47个。 除了北海道,都府县以下分成2个系统。一个是城市系统,有市-町(街)-丁目(段)-番地(号);另一个是农村系统,有郡(地区)-町(镇)-村。因此,县大市小。北海道没有县,有区和市。全国分成几个大的“地方”,47个行政区划分布在这个地方里。下面列出各地方和地方所属的各县名和读音。但是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地区的大概划分,没有什么制约,也有别的划分方法,这与中国的“东北”、“西北”、“华东”等的概念不同。 (各地方与所属各县名称及其读音) 北海道地方: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东北地方(とうほくちほう):青森県(あおもりけん)岩手県(いわてけん)宫城県(みやぎけん)秋田県(あきたけん)山形県(やまがたけん)福岛県(ふくしまけん) 関东地方(かんとうちほう):茨城県(いばらきけん)栃木県(とちぎけん)群马県(ぐんまけん)崎玉県(さいたまけん)千叶県(ちばけん)神奈川県(かながわけん)东京都(とうきょうと)

中部地方(ちゅうぶちほう):新泻県(にいがたけん)富山県(とやまけん)石川県(いしかわけん)福井県(ふくいけん)山梨県(やまなしけん)长野県(ながのけん)岐阜県(ぎふけん)静冈県(しずおかけん)爱知県(あいちけん) 近畿地方(きんきちほう):三重県(みえけん)滋贺県(しがけん)京都府(きょうとふ)大阪府(おおさかふ)兵库県(ひょうごけん)奈良県(ならけん)和歌山県(わかやまけん) 中国四国地方(ちゅうごくしこくちほう):鸟取県(とっとりけん)岛根県(しまねけん)冈山県(おかやまけん)広岛県(ひろしまけん)山口県(やまぐちけん)徳岛県(とくしまけん)香川県(かがわけん)爱媛県(えひめけん)高知県(こうちけん) 九州地方(きゅうしゅうちほう):福冈県(ふくおかけん)佐贺県(さがけん)长崎県(ながさきけん)熊本県(くまもとけん)大分県(おおいたけん)宫崎県(みやざきけん)鹿児岛県(かごしまけん)冲縄県(おきなわけん)

中国钓鱼岛简介

中国钓鱼岛简介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海槽。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约125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在日本1871年开始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过约500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便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 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1534年明朝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中有一段记载他们与琉球使者并舟同赴琉球的文字说:“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相及矣。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标点系作者所加)(1)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岛),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夷人指当时船上的琉球人。文中琉球人见古米山而“歌舞于舟”的归家之喜清楚地表明,当时的琉球人认为只有过了钓鱼岛,到达久米岛后才算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则根本不属于琉球。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 此后,1562年的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中又称,“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这段话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岛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清朝第二次册封史汪楫1683年赴琉球,并写下《使琉球杂录》。该书第五卷中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郊”或“过沟”)即是“中外之界”。此后,1756年赴琉的周煌在其《琉球国志略》第十六卷中也提到汪楫“问沟之意,曰中外之界也。”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以海槽相隔,赤尾屿以西的钓鱼岛各岛皆为中国领土。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当时对日本及琉球影响极大。该书是经徐葆光在琉球潜心研究,与琉球地理学家、王府执政官等人切磋后写成的,十分严谨可靠。它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该书指出册封使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书中又注出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而将现八重山群岛的“与那国岛”称为“此琉球极西南属界”。 上述说明,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直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慈禧太后还曾下诏书,将钓鱼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用地。此诏书中写道:“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

第一节 日本 全套资源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利弊;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的相互联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外出踏青的季节。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的旅游团游览了亚洲的名山大河。接下来旅游团将要去一个国家进行旅游,领略异域风情,感受自然之美。 猜一猜:这次去旅游的目的地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知 1.自主学习日本的位置、领土的组成: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2.日本的气候 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概括气候特点(与北京比较)解决穿衣问题和雨具。 3.日本的交通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东海)或飞机。

4.日本的饮食 食: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5.讨论: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多地震、多温泉。 (2)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知识吗? 活动1:防震模拟演习 模拟演习:(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抽取情景题签,学生作出相应的反映)情况一: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 情况二: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 情况三: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 情况四: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 情况五: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情况六:正在上课的学生…… 活动2:地震后的自救 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纠正或指导。 (归纳)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6.教师:你认识哪些品牌呢?怎样认识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我们生活中的日本的工业产品。 【设计意图】在我国市场上经常会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这一环节虽然小,但是一下子拉近了地理与学生的距离,会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 过渡:那世界其他的地区有没有日本的产品呢?我们来看一下实际情况。请同学们观察图“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找出日本的工业产品还出口到哪些地方?

日本地图全图及行政区划(中文版)

日本地图全图及行政区划(中文版) 日本的行政区划是都道府县。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县。一都是东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中心。一道是北海道,这里的开发比国内其他地方晚一些。二府是京都府和大阪府,是关西地区的主要地方,是关西的历史和经济的中心地带。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当然面积要小得多),共有43县。因此,日本的行政区划一共有47个。 除了北海道,都府县以下分成2个系统。一个是城市系统,有市-町(街)-丁目(段)-番地(号);另一个是农村系统,有郡(地区)-町(镇)-村。因此,县大市小。北海道没有县,有区和市。 全国分成几个大的“地方”,47个行政区划分布在这个地方里。下面列出各地方和地方所属的各县名和读音。但是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地区的大概划分,没有什么制约,也有别的划分方法,这与中国的“东北”、“西北”、“华东”等的概念不同。 (各地方与所属各县名称及其读音) 北海道地方: 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东北地方(とうほくちほう): 青森県(あおもりけん)岩手県(いわてけん) 宫城県(みやぎけん)秋田県(あきたけん) 山形県(やまがたけん)福岛県(ふくしまけん)

関东地方(かんとうちほう): 茨城県(いばらきけん)栃木県(とちぎけん)群马県(ぐんまけん)崎玉県(さいたまけん)千叶県(ちばけん)神奈川県(かながわけん)东京都(とうきょうと) 中部地方(ちゅうぶちほう): 新泻県(にいがたけん)富山県(とやまけん)石川県(いしかわけん)福井県(ふくいけん)山梨県(やまなしけん)长野県(ながのけん)岐阜県(ぎふけん)静冈県(しずおかけん) 爱知県(あいちけん) 近畿地方(きんきちほう): 三重県(みえけん)滋贺県(しがけん) 京都府(きょうとふ)大阪府(おおさかふ) 兵库県(ひょうごけん)奈良県(ならけん) 和歌山県(わかやまけん) 中国四国地方(ちゅうごくしこくちほう): 鸟取県(とっとりけん)岛根県(しまねけん)冈山県(おかやまけん)広岛県(ひろしまけん)山口県(やまぐちけん)徳岛県(とくしまけん)香川県(かがわけん)爱媛県(えひめけん) 高知県(こうちけん)

昭和三年(1928年)七月超大幅面《日本大地图》

昭和三年(1928年)七月超大幅面《日本大地图》 超大幅面《日本大地图》笔者收藏的单张地图当中,幅面最大的是一张战前日本出版的,称之为“最高权威最新精良无比之大地图”的《模范精密日本大地图》。昭和三年(1928年)七月东京九段书房初版发行,制图名家木崎龙 尾编绘。分为彩缎挂轴用和非挂轴盒装两种。本人所藏为非挂轴盒装,单面铜版纸套色彩印,幅面尺寸约为155×110CM。除折叠处略有破损外,其余均完好如新。这张大地图展现了当时日本领土扩张的最大范围,甚至将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也包括了进去;从20年代开始,日本出版的本国地 图就已把所谓的“南满洲”划入到了自己的版图中。地图出版 前一个月,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蚕食东 北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地实施着。在编制者看来,即使现在还不算完全拥有,但先绘制到帝国的版图中似乎也是正大光明、理所当然的了。地图分成16大块,大多采用渲染法表 示山脉地形,比例尺各不相同,以本土的本州、四国、九州三岛为主图,比例尺1:100万,其他各块分别是:大 日本帝国全图(无地形)1:3500万筑丰炭田附近1:30万名古屋附近1:30万京都大阪附近1:30万东京附近(无地形)1:30万南洋诸岛(分为7小块)1:65万桦太1:270万台湾1:150万朝鲜1:

200万南西诸岛1:600万种子·屋久岛1:100万冲绳岛·奄美大岛1:100万千岛列岛1:500万北海道本岛1:150万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无地形)1:500万行政区划本土划分府县界,北海道、桦太划分了支厅界;台湾划分为州厅界;朝鲜划分为道界;“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图则标示出了省界和道界。交通方面着重表示了铁道线路,以醒目的红色线条分别标示了主线、复线、其他线路(支线)、地方线路、未成线路以及电车线路、电车铁道 线等。各大小车站皆一一详细标明。此外,诸如航海线、矿山、油井、温泉、名胜古迹、古战场、神社、佛寺、灯塔、无线电台、海水浴场等亦有标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张地图四个角有图钉印迹,想必是曾经张贴于某个场所之中,历经数十年而未遭大的损伤,而且连原来的封套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了。

中国地图高清全图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地图全图介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或中国大陆,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亚洲的其他十余个国家接壤,海上从东部至南部分别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群岛相望,首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直接管辖中国大陆内地的22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并对2个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而居世界第四位(注);人口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或中国大陆,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亚洲的其他十余个国家接壤,海上从东部至南部分别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群岛相望,首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直接管辖中国大陆内地的22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并对2个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而居世界第四位(注);人口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跨越五个地理时区,但全国均使用统一的标准时间,即东经120度的UTC+8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称陆地面积达9,602,716平方公里,实际控制9,596,960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居全球第四位注1。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陆界长2万多公里,从东北部到南部,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接壤。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东隔黄海与韩国、隔东海与日本、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新加坡相望。沿海岛屿有6,500多个。 ? 中国地图全图—中文政区版 ? 中国地图全图—基本要素版 ? 中国地图全图—自然地理版 ? 中国地图全图—农业区划版 ? 中国地图全图—公路交通版 ? 中国地图全图—铁路交通版 ? 中国地图全图—水运航运版 ? 中国地图全图—河流水系版 ? 中国地图全图—旅游景点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