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宏观调控和引导全省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政策。全省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各级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以本规划为指导。

第三条本规划宏观调控我省城镇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完善省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防止重复建设,降低区域开发成本,提高城市和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控制对区域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本规划下列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人文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遵守。

(一)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二)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煤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第五条全省各类重大项目的选址,都必须以本规划为依据,符合本规划确定的布局和原则。

第六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河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暂行规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第七条本规划适用于河南省全部行政区域范围。

第八条本规划期限为200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1-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第二章城镇发展总体战略

第九条全省城镇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

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中原,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从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出发,在城镇产业的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区域协作,促进具有中原特色的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镇的中心作用,组织城镇发展区,培育城镇发展轴,使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动城镇化进程。

2、结合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带动,双向推进,三头并举。立足产业发展,解决省域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建立空间组织有序、职能分工明确、规模结构适宜、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省域城镇体系。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推进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农村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及市场建设步伐,培育发展小城镇,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发展大中城市,构建核心城市群,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扩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完善省域城镇体系结构,强化中心,沿轴发展。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规模,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及区域中心城市,强化优势地区和重点城镇的发展。

依托主干交通线,构架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轴线。

4、坚持区域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开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及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充分利用各区及各城镇的优势条件,优势互补。针对地区差异,在各城镇发展区之间、城镇之间开展广泛的分工协作,统一安排城镇布局、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发展区内部以及城镇之间,在城镇用地形态及扩展方向、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避免各自为政,相互干扰及重复建设。搞好与周边省份的协调,与周边省份要在江河流域规划、基础设施利用、自然资源共同开发及社会经济协作等方面进行协调,共同发展和进步。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在城镇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要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城镇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推进全省人地关系矛盾的解决和城乡共同进步。培育建设科技力量,鼓励和引导新技术产品和新技术设施的应用,大力建设城镇科技教育设施,给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第十条全省城镇发展战略方针是: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提升郑州区域中心地位,构建中原城市群,壮大地区中心城市力量,积极发展、择优扶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提高城镇建设质量,加快城镇化进程。

1、构建中原城市群,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建立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机制,引导城镇功能的合理定位,增强郑州市的区域影响力和经济凝聚力,带动全省发展。

2、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功能,适度扩大城市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凝聚力,促进二、三产业集聚发展。

3、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重点发展县城和县(市)域中心镇,促进县(市)域城镇体系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

4、促进城镇体系网络发展。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选择地培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网络节点,培育高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节点。

5、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在加强城市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充分重视软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能力。以创建园林城市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环境综合处理,带动城市管理上水平,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第十一条全省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规划期末,城镇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具有现代化气息和中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建立起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职能分工明确,等级规模有序,空间结构合理,设施高效完善的城镇体系;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日益成熟,产业发达,城镇繁荣,生态环境良好,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在全国城镇体系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十二条2005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9800万人以内,城镇驻镇人口约3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

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10400万人以内,城镇驻镇人口3400-39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38%;

202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11000万人以内,城镇驻镇人口为55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50.0%左右。

2020年,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达8个,20—100万人的大中城市达45个以上,10—20万人的城市达65个以上,建制镇总数达1400个左右。

第十三条全省城镇化的主要目标还包括:

1、区域基础设施:建立起快速高效的交通网络、方便快捷的通信网络、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网络、安全完善的水利工程网络等,使区域基础设施成为河南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2、区域生态环境:强化水环境和绿化环境建设,逐步治理危害严重的污染源,建设众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及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生态环境,使全省重要的山川、森林、湖泊得到有效保护,“三废”污染得以严格控制。

3、城市生活环境: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社区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居住水平有较大提高。

4、城市风貌: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形成城郊绿化与城市绿化有机结合的大绿化系统。城市公共空间形式丰富多彩,建筑风格和谐统一,时代特征鲜明,实现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园林化。城市设计与细部处理体现出民族性、

地方性和时代性,充分展示中原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城市气息。

5、城市管理:建立科技化、法制化、信息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城市各组成部分高效运转,能有效引导城市建设合理有序地发展。

第十四条“十五”期间全省城镇建设重点:

1.把郑州市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起体现郑州区位优势和河南厚重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框架,使其商贸城的地位更加巩固,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加快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步伐。科学规划各城市产业布局,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合作,统筹规划各城市间高速公路、机场、信息网络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

3.把安阳、信阳、商丘、南阳、三门峡等周边城市分别建成带动豫北、豫南、豫东、豫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性中心城市。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综合竞争力。完善交通体系,顺畅周边通道,提高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4.把平顶山、漯河、濮阳、驻马店、周口、济源等中小城市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与水平,扩大规模,健全功能。

5.选择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邓州市、灵宝市、潢川县、固始县、新郑市、偃师市、新密市、长葛市、禹州市、林州市、沁阳市、登封市、镇平县、汝州市、临颍县、辉县市、新野县、西平县、长垣县、淮阳县、濮阳县、兰考县、鹤壁市淇滨区等26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具有独特自然、人文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县(市、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县(市、区),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发展。2005年,各重点县(市、区)城区人口达到10-20万人,部分县(市)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

6.以县城和各县域中心镇为重点,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抓好全省已确定的117个重点镇的建设,集中发展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心镇。引导乡镇企业、各类专业市场和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向城镇集聚,为小城镇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三章城镇体系结构及空间组织

第十五条全省城镇空间发展采取点轴发展和梯度推进相结合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以城镇发展分区和各主要城镇发展轴为基本框架,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构建网络化的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格局,全面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第十六条全省城镇体系空间组织方式为“集聚为主,突出重点,轴线扩展,分区实施”。

1、集聚为主:即规划期内全省城镇及非农产业的空间布局应集中发展,进一步扩大集聚效应,如构建中原城市群,普遍扩大各级中心城市规模等。避免建设力量的过度分散,提高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和经济带动作用。

2、突出重点:即城镇的发展和布局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基础较好、区域影响力较强的优势城镇和地区,如省会郑州、中原城市群及各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扶持,促进发展,提高其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3、轴线扩展:即全省城镇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优势,利用交通主干线,形成两级城镇发展轴线。?

4、分区实施:把全省分为七个城镇发展区(见第八章),城镇建设布局以城镇发展分区为基础,确立各分区城镇空间布局、主要职能、规模控制目标,以及重点实施的建设内容,以各分区的健康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全省城镇化进程。

第十七条全省城镇发展依托下列两级发展轴线,展开网络化的空间布局。

一级发展轴:即由东西向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复合而成的轴

线和由南北向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复合而成的轴线。

二级发展轴:由“二纵三横”五条发展轴组成。二纵:濮阳—潢川地方铁路

与106国道、京开(开封)高速复合线;207国道与焦枝铁路复合线。三横:新月—新荷线、洛阳--漯阜线、312国道与宁西铁路复合线。

第十八条全省城镇空间发展重点是:

1、将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都市化地区。以郑州为中心,以

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等城市为二级中心,突出中心城市地位,使大中

小各等级城市有序发展,产业结构相互协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将京广、陇海两条城镇发展轴建成河南省“十”字型城镇经济密集带。充

分利用城镇经济带的集聚与扩散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各城镇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3、加强“二纵三横”五条二级发展轴沿线城镇的发展,使其成为我省城镇经济发展的次骨架,促进全省城镇体系向网络化发展。

4、加快宁西铁路沿线地区的城镇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加强安阳、濮阳、三门峡、南阳、信阳、商丘、济源、灵宝、永城、邓州、兰考、固始、沈丘等省域边缘城镇建设,创造活跃的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加强与邻近省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进步。

第十九条规划期内,全省新增设市城市26个,2010年前潢川、唐河、固始、镇平、淮阳、西平、沈丘、淇县、水冶、明港等10个城镇达到设市城市标准,其中潢川升格为地级市;2020年前太康、新野、武陟、长垣、鹿邑、临颖、汝南、方城、宜阳、温县、博爱、新蔡、西华、宝丰、回郭、云阳等16个城镇达到设市城市标准。规划期末,设市城市总数达到64个。2010年全省建制镇总数达到1000个左右,2020年达到1400个左右。

第二十条全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和小城镇五个等级层次(见表3—1)。

表3--1 全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表(2001--2020)

第二十一条全省城镇分为全省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中心建制镇、一般建制镇六个职能等级(见表3—2)。按照“优化调整,合理分工,完善功能,扩大影响”的指导思想,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进行调整。在现状基础上,各级城镇要重点强化各级城镇的工业职能和商贸服务职能,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能力。

表3--2 全省城镇体系职能等级结构规划表(2001--2020)

第二十二条全省主要城市的职能发展方向见表3-3。表3--3 全省主要城市职能选择引导一览表

续表3-3 全省主要城市职能选择引导一览表

第四章主要城市空间扩展及控制

第二十三条郑州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总体布局采用“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组团之间由铁路、河流等自然屏障和快速道路以及大面积的防护绿地、城市公共绿地等绿色空间分隔。城市长远发展东西结合,以向东为主。 (2)市区各组团间通过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相联系,围绕中心组团设置快速环路,沟通边缘组团。(3)规划建设城市地铁或轻轨交通等快速交通体系,并解决好与中原城市群其它城市之间快速交通的衔接。(4) 依托快速交通体系,各组团集中开发、滚动发展,保持

发展的连续性。中心组团主要依托现在城区集中向北、向东发展,严格控制高强度开发,城区保留较多的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高标准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近期重点建设大学城和东部新区。

第二十四条洛阳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以洛河及隋唐城遗址为分割带, 城区形成南北两个带状组团。(2)将隋唐城遗址保护区规划为永久性的生态绿地,形成“以绿为轴”的生态环境框架,并有效保护文化遗址。(3)城市用地近期向北适当发展,向外围疏散Ⅱ、Ⅲ类工业,减缓中心城区压力,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远期有序地开发洛南地区,城市的远景发展可能以伊洛河以东的诸葛镇周围区域为主要扩展方向,应对该区域实施规划控制。(4) 市区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教育、文化、旅游和一类工业为主,二三类工业重点在吉利区等卫星城布局。

第二十五条开封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形成一个中心组团、三个边缘组团(即杏花营、边村和黄龙组团)、三个卫星城(即朱仙镇、陈留镇和杜良镇)的城市骨架。?(2) 各组团相对独立布局,相互间保留一定的隔离空间。避免新发展用地对老城区包围,加重古城保护负担。 (3)中心组团的空间扩展以向西为主,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老城区,适当完善东区,东区规模不宜扩大。中心城与北部工业区间要保留足够的绿地。(4)老城区发展以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西区以发展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第二十六条新乡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 城市的空局扩展方向主要是东、南两个方位。形成“一城一区”的布局结构。即中心城和北站工业区。(2)从城市内外环境综合考虑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外部环境重点考虑内外交通系统的协调;城区之间应规划绿地隔离带。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和道路绿化防护体系,建立城郊一体、相互贯通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利用绿色林带将城区分成功能明确的组团式结构。(3)市区南部用地的发展应注意与新乡县城及小冀镇建设的协调,特别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衔接。

第二十七条焦作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中心城依托老城向南发展,主要在丰收路西侧新沙河地区建设新城区。(2)中心城形成为9个城市组团,即老城铁路北组

团、老城铁路南组团、丰收路组团、新沙河组团、东环路外小组团、中站组团、马村组团、待王组团、西站组团。组团间的绿化用地要严格控制,避免连片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两侧应规划200-300m宽的绿化用地。

第二十八条许昌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采用紧凑联片的多组团结构。城区分为三个组团,?即铁东区、铁西区和新城区。(2)由城市内外两圈绿化,以及四条纵贯市区的绿化带构成城市生态控制体系。(3)市区和县城应统一建设,一体化发展,尽快将许昌县撤县设区。(4)旧城改造要突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第二十九条安阳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以铁路及河流两侧绿地构成楔入城市内部的绿色开敞空间,将全市分为四个大区,即铁东区、铁西区、开发区、洹河北区。(2)洹河北区的发展要适当控制规模(殷墟保护问题),铁西区工业发展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废气、烟尘污染治理,强化生态环境建设。(3) 建设用地近期适当向东扩展,?远期主要在京广铁路和高速公路之间向南发展。(4)中心市区和近郊城镇之间要留下足够的绿地隔离空间。(5)重视城市快速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6)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要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发展旅游、商业及服务业。

第三十条鹤壁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旧城区和新城淇滨区相对独立,分工协作,近期集中力量发展新城,远期积极优化老城区工业结构,新老城区协调发展。

(2)发展大河涧、姬家山、石林、巨桥和高村五个卫星小城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3)庞村镇应纳入市区集中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4)淇滨区作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行政区界应在北、东、南三个方向适当扩大范围。(5)淇滨区发展应以淇河为城市的景观轴线和文化生态轴线,面向淇河发展。

第三十一条濮阳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由西部工业区、新市区、中原油田基地和老城区四个组团构成,组团间由农田、绿化防护带和沿河绿带相分隔,通过交通干道联系,协调发展。(2)近期重点建设新市区,改造老城区,完善中原区;?远期形成南北一体、东西结合的开放式布局结构。(3)老城区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4)规划期内,将濮阳县撤县设区,将濮阳县城并入濮阳市区,统一规划建设。

第三十二条漯河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组团式布局,以河流、铁路及隔离绿带形成四个相对独立的组团。(2)用地扩展方面,近期沙北区适当完善,?铁东区以东侧高压走廊为界,远期向东、东北方向扩展。(3)尽快将郾城县撤县设区,纳入市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4)为充分发挥漯河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将漯河的行政辖区范围适当向南拓展。

第三十三条平顶山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由老城区、西部新区和开发区及其南部相邻地区三部分组成,利用铁路、高压线走廊、天然河道的防护绿带将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加以分隔,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2)老城区重点完善功能,减少污染,优化环境;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新兴工业;西部新区发展文教、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3)城市发展要充分考虑防洪和地质灾害问题,搞好西区与宝丰城区之间的建设协调。(4)开发区南部新城区不宜向南过多发展,避免占用滞洪区。

第三十四条周口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由现周口市区和商水县城两个组团构成。(2)现周口市区发展方向宜向东部扩展,商水县城宜向东、向北扩展。(3)周商路为未来周口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和景观轴。

第三十五条驻马店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城市发展近期在京广铁路以西以向西、向北发展为主。中远期向铁东发展;控制保留铁东城市副中心用地,金桥开发区发展为相对独立组团。(2)城区发展要充分重视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城市用地扩展方向的影响。(3)搞好与遂平县城的协调衔接。

第三十六条商丘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布局结构由三个片区构成。(2)城市中心由一个主中心,三个副中心构成。(3)未来城市建设用地向北站、?平台以及睢阳大道与南环路交接处发展。(4) 完善老县城基础设施,保护睢阳区老城特色风貌,严格保护老城格局、历史街区和城墙、城湖。

第三十七条三门峡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由湖滨区和陕县县城共同构

成,协调发展。(2)湖滨区应填空补齐,逐步改造完善,?陕县县城应紧凑布局。(3)在陕县县城与湖滨区之间规划大片生态绿地,避免两个城区连为一体。(4)?陕县县城的工业区集中在南部发展,禁止在温塘区域布置污染工业。(5)规划期内,调整行政区域,将陕县撤县设区。

第三十八条南阳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采用组团式布局,组团间设置一定的绿色隔离空间。(2)城市近期发展以白河以北为主,远期向东北部及白河以南地区南部发展。(3)?市区形成由南北向的仲景路和东西向的光武路构成“十字”型城市主轴线,并形成以白河为主的生态轴线和城市景观带。

第三十九条信阳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由(浉河区和平桥区两大片构成,组团间布置一定的绿色隔离空间。(2)未来城区向北、向东发展。(3)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要解决好市区的南北向交通,以及平桥区与中心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4)利用山、水环境特色,构筑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化城市的空间构架。

第四十条济源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铁路防护林带和河流形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将市区分为四个区。各区应明确职能分工。(2)城市远期发展由中心城区结合克井和轵城两个卫星小城镇及虎岭、五龙口、梨林三个工贸区共同发展,其间应设置一定的绿色隔离空间。

第四十一条潢川市空间扩展及控制:(1)市区以老城为中心,依托主要对外交通线呈放射状向外组团式发展。(2)城市用地近期适当向南发展,开发京九铁路火车站地区,?远期向北、向西发展。火车站地区的开发必须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

(3)重视老城、老街的历史文化保护沿河绿带建设。

第五章小城镇发展引导

第四十二条小城镇发展目标是:建立县城、中心镇、一般镇、集镇和中心

村等五级县(市)域城镇体系,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建成400个和1000个左右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浓郁地方特色和现代化特征相协调的新型小城镇,小城镇容纳城镇人口分别达到1370万人和2480万人左右,占省域城镇人口总量的35.0%和45.0%,吸纳农村富余人口达到1050万人。

第四十三条近期重点加快县城和117个重点镇的发展,并支持其它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加快发展。小城镇财政、人均收入、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显著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道路硬化率90%,供水普及率达到90%,人均公共绿地3-5平方米。使小城镇成为全省乡村地区城镇化的主体和先导。

第四十四条小城镇发展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科学规划在小城镇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与全省城镇化进程相协调,建设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县城和县(市)域中心镇为依托,以小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点的小城镇发展体系。搞好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合理组织小城镇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居住小区等功能区,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规划中要突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城镇的基础设施规模、建筑体量与小城镇的空间规模相协调。

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依托小城镇,促进能源、交通、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与共享,全面提高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效益。

3、优化小城镇产业结构,完善城镇经济职能。乡镇企业要逐步向小城镇工贸小区集聚发展,严格限制在村庄新办工业。第三产业要向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为乡村居民服务的方向发展;依托小城镇建立综合型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以商兴镇。

4、小城镇政府职能、产权结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所有政策及体制建设均以有利于小城镇发展为基本取向,逐步完善小城镇的教育、文化、信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功能。沿省际边界小城镇可试行更为灵活的发展政策。

5、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以县(市)域为单元,走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市场建设、支柱产业同步发展的道路,突出小城镇发展地域特点,促进并引导不

同地区及不同类型(城郊卫星城型、工业主导型、商贸型、交通枢纽型、工矿依托型、旅游服务型、区域中心型、边界窗口型)小城镇发展。

6、理顺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建设高素质建设管理队伍,提高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第四十五条完善小城镇发展的土地政策。采取“邻村换地,集零为整”等多种形式和办法使农民参与城镇建设,鼓励集体土地作股参与城镇开发。

处理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期末,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m2/人以下。

重点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应给予优先安排。按照空间置换原则,鼓励经营性用地用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对村镇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的新增耕地,经批准后可直接转换为城镇发展占用耕地的指标。

小城镇停止审批分散的独家独院住宅,大力推进住宅商品化,开发居民小区。

第四十六条深化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市场筹集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建立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以资源(土地)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积极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逐步推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建立专项城建基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第四十七条改革小城镇户籍政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及城市化发展的户口登记制度,凡进入小城镇二年以上的农民,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房,均可自动取得小城镇居民身份。取得城镇户口的进镇农民享有与原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一律不受影响。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以个人负担为主,国家和集体补助为辅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四十八条强化小城镇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宏观指导。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成立

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

各级小城镇规划要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突出规划的科学性、艺术性,要与农村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第六章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规划

第一节交通体系建设

第四十九条铁路建设

在京广线、京九线及焦柳线三纵和陇海线、新月--新荷线及孟宝--漯阜线三横基础上,新建“两横”:宁西线、长治--台前线;“两纵”:濮阳--潢川线、月山--巩义--平顶山--随阳店线,“两条专线”:北京--广州客运专线、徐州--西安客运专线,形成“五纵五横二专线”的全省铁路干线网格局。

第五十条公路建设

规划全省干线公路网主骨架(高速公路网)由2条国道主干线、7条国家重点公路和4条省干线组成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五纵、四横、四通道”的网络布局结构,即全省公路干线网主骨架。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4200KM,密度达到2.5KM/100KM2,全部建成后,我省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将达到17条,全省100%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95%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覆盖率达79%。具体如下:

五纵:

(1)东营—商丘—阜阳—深圳—香港(河南省境61KM);

(2)阿荣旗—北京—濮阳(省界)—开封—周口—潢川—新县(省界)—广州(河南省境540KM);

(3)京珠高速公路安阳—郑州—信阳段(河南省境547KM);

(4)太原—晋城—济源(省界)—洛阳—南阳(省界)—襄樊—澳门(河南

省境321KM);

(5)临汾—运城—三门峡(省界)—卢氏(省界)—十堰——三亚(河南省境250KM)。

四横:

(1)济源—焦作—新乡(省界)—东明(河南省境310KM,含焦作——温县支线30 KM);

(2)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段(河南省境612KM,已全线贯通);

(3)上海—阜阳—周口(省界)—漯河—平顶山—洛阳(河南省境356KM);

(4)上海—六安—叶集—信阳(省界)—南阳(省界)—西安—武威(河南省境约526KM)。

四通道:

(1)西南通道:日照—荷泽—兰考(省界)—许昌—平顶山—南阳(河南省界)(省境334KM);

(2)东北通道:鹤壁—濮阳(全长58KM);

(3)西北通道:晋城—焦作(省界)—原阳(全长86 KM);

(4)旅游通道:郑州—登封(少林寺)—洛阳(含郑州、洛阳绕城高速公路,全长197KM)。

规划干线公路网次骨架和一般公路组成见表6-1。

加快全省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的建设,尤其是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乡及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网络建设。2005年,力争全省实现100%的乡通油路(或水泥路),100%行政村通公路(含偏远山区简易公路);平原地区行政村100%通油路。

表6-1 河南省干线公路网布局优化及新建线路里程表单位:km

第五十一条中原城市群交通建设

积极配合京广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徐州—西安快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搞好铁路选线和站址规划。加快济源西向候马、新乡东向荷泽的复线铁路通道建设。促进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南京铁路线路改造及管理体制的理顺,使之成为中原城市群同长江三角洲联系的直达通道。

加快中原城市群高等级公路和快速轻轨铁路建设,逐步形成快速交通体系。

1、快速公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①京珠高速公路(郑州——新乡段);②焦作——济源——洛阳高速公路;③郑州——焦作——晋城高速公路;④焦作——新乡高速公路;⑤平顶山——洛阳高速公路;⑥许昌——南阳高速公路(许昌——平顶山段);⑦新乡——开封一级公路;⑧兰考—开封—新郑(薛店)高速公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协调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分区发展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4) 第一节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分区 (4) 第二节重要用地空间规划布局 (6)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7) 第七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9) 第一节工业区整治及工业用地规划 (9) 第二节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1) 第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保护目标和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项目名称河南孟津地方城总体规划2014——2030)

项 目 名 称: 河南省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委托方(甲方): 洛阳市孟津县人民政府 承担方(乙方):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甲 级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141167) 法人代表: 姚 金 山 高级经济师 主管院长: 陈 向 军 注册规划师 第一城乡规划院 院 长:邢 辉 注册规划师 总 工 程师:张 岩 青 规 划 师 主任工程师:张 柯 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罗 鸽 注册规划师 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 王向阳 注册规划师(高工) 吴婷婷 注册规划师 王 倩 规 划 师 田 源 规 划 师 屠朝辉 注册设备工程师 王晓雨 工 程 师 孟祥东 注册设备工程师 郑茂松 工 程 师 张 寒 规 划 师 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编制完成时间: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河南省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修改文本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战略 (2)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 (2) 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8)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9) 第七章城市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 (10) 第八章城区土地使用规划 (10) 第九章旧区更新改建规划 (11)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12)

河南省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文 本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适应孟津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实施评估报告的批复及其要求,对现行《河南省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进行局部修改,制定《河南省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目标 通过对孟津县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和合理预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为原则,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突出地方特色,科学构筑城市发展框架,逐步把孟津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宜居城市,实现孟津从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越。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01); 2、《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5、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2.12.1); 6、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报审稿)》(2007年); 7、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3月); 8、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9、《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10《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1、《孟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新建济源至洛阳城际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孟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实施评估报告》的批复; 1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坚持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 3、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5、强化城市特色。 6、立足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同时又要强调近期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条 规划重点 本规划重点是实现孟津与洛阳的有效对接、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协调城镇建设与遗址保护区的关系、突出城市以水为韵的特色、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功能。 第七条 规划范围 孟津县行政辖区,总面积758.7平方公里。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 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城规编第(081001) [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号 设计编号:2007 B20 编制时间:2008年7月 出图专用章: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明昌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主管: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徐建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规划室主任: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周俊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 葛永军城市规划师、博士 项目组成人员:龚志渊城市规划师 陈皓城市规划师 曹东川城市规划师 覃原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 赵莹电力通信工程师 唐明健燃气供热工程师 谭敏敏环保环卫工程师 张涛综合防灾工程师

目录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 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郑州航空港组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凡在本规划区范围 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3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面以京广铁路为界,东、南、北三面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走廊为界,包括新郑市孟庄、薛店、龙王,中牟县张庄、三官庙、九龙六个乡镇的 部分土地,总面积为138平方公里。 第4条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规划期限为:2008-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 为2021-2035年。 第5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6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如需调整,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的有关规定。 第7条本规划经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郑州市政府批准,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

浏阳市xx镇总体规划(20xx—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以及 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2-条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和土地开发,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违反 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3-条本规划所称镇头镇、镇头镇域是指镇头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本规划所称镇头镇规划区是指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划 定的城镇规划区;本规划所称的镇头镇区是指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 城镇建成区。 第-4-条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第-5-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件和图纸组成,规划文件包括文本和附件组成,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如有不符,应以规划文本为准。第-6-条本规划经镇头镇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主席团审查同意后,报浏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程序进行。 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7-条本次村镇体系规划范围包括镇头镇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共4个社区、9个村,村镇体系规划对镇域各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8-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原则 1、实行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加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 2.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充分体现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经济的影响,使镇域各项重大设施布局能符合县、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实施“点”“轴”开发战略,镇域发展应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积极开发沿S211以及长沙市花木产业带沿线,强化镇头镇中心城镇职能。 4、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第-9-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剩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建设向城镇规划区集中、企业向企业园区集中。近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0%。 第-10-条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三点”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指镇头中心城区。 “一轴”:指211省道。

河南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河南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办法征 求意见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 __城乡规划法》办法(征求意见稿) 浏览次数:51 发布时间:xx-6-9 11:10:0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 __城乡规划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城市、镇、乡、村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和 __指定区域的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条城市、镇、乡和村庄应当依照本办法制定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镇、乡、村庄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城乡规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城市、镇规划区内的村庄,分别纳入城市规划、镇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各类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应当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统一管理。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镇、乡应配备专职城乡规划管理人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南阳市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课程论文南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1202B 学号:1237150214 姓名: 刘世昌 指导老师:李小朋 时间:2016年7月

南阳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摘要】: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一个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让一个城市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反之,则会让城市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阻碍城市快速发展。本文就是以南阳市为例,对南阳市城市基本情况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其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阻碍城市发展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对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分析南阳市自身优势,为其“量身定做”一套发展模式,促进南阳市城区快速良好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问题,自身优势 Nanyang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Urban Space Structure Analysis 【abstract】:In citi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and combination constitutes the 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A reasonable city spatial structure allows a city into a benign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the city will be made into a vicious circle of "circle", which hinder the fast urba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in nanyang, for example, analyze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nanyang city spatial structure,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so as to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handling of unhealthy phenomenon effectively. Analysis of nanyang advantages for its "tailored" a set of development mode, to promote the goo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yang city. 【Key words】:The urban space structure,Development issues,Their own advantages

2016年下半年河南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地形成与发展精彩试题

2016年下半年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修建性规划 D:中心规划 E:综合治理 2、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点是。A: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 B: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走向很重要 C: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D:该事物在一定地理围边界比较模糊 E:经济政策 3、铁路的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 A:中间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客运站 E:综合治理 4、河谷地带和海岸线的城市,由于海洋及山地和丘陵的限制,城市布局多呈分布。

A:集中式 B:分散式 C:组团式 D:狭长带 E:综合治理 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作品中,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A:凡尔赛宫总平面 B:卢浮宫东立面 C:水晶宫总平面 D:圣彼得大教堂 E:经济政策 6、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是以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A:自然环境 B:人造物 C:人文景观 D:人造物和人文景观 E:综合治理 7、由于土地市场中出售的是使用权,这就需要设定一个使用年限,现在国家的基本规定是居住用地和工商业用地分别为。到年限后或政府将土地收回,或再续签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居住用地也可能自动续期(相关办在制定中)。 A:50年;70年 B:70年;50年 C:50年;20年 D:20年;50年 E:经济政策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 文本(2011-2030年) 姓名:刘溪 学号:20080940111 专业:城市规划专业 班级:1班 指导老师:史晓华

奉节县兴隆镇总体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4) 第二部分镇域规划 (5) 第一章镇域性质和规模 (5) 第二章村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镇域经济分区 (5) 第二节村镇等级规模、结构 (5) 第三节村镇规模与空间布局 (6) 第四节村镇职能 (7) 第三章农村居民点规划 (7) 第一节规划原则 (7) 第二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7) 第三节农村居民点规划 (7) 第四章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 第一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8) 第二节镇域给水工程规划 (9) 第三节镇域污水工程规划 (10) 第四节镇域雨水工程规划 (12) 第五节镇域电力工程规划 (12) 第六节镇域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13) 第七节镇域燃气用能规划 (14) 第八节镇域供热工程规划 (14) 第四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5) 第五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6)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6) 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 (17)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18) 第一节消防规划 (18) 第二节防洪规划 (18) 第三节防滞规划 (19) 第四节防震规划 (19) 第三部分镇区规划 (19) 第一章规划原则 (19) 第二章镇区性质、范围与规模 (19) 第三章用地布局 (20) 第一节规划结构 (20) 第二节各类用地布局 (20) 第四章土地使用控制 (21) 第五章镇区综合道路交通规划 (22) 第一节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22) 第二节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23) 第三节镇区交通运输规划 (23) 第六章镇区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24)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4)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25) 第四节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26) 第七章镇区风貌规划 (27) 第一节镇区风貌规划原则 (27) 第二节河流两岸绿化控制 (28) 第三节镇区风貌规划 (28) 第八章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8) 第一节各类绿地布置 (28) 第二节景观结构 (28) 第三节景观规划要点 (28) 第九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29)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30) 第十一章镇区防灾减灾规划 (30) 第一节防灾规划 (30)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15) 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2001年1月

项目名称: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院院长:王静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院总规划师:王景慧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院长:李迅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凤武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总规划师:范钟铭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祖毅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 杨律信分院顾问总工、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曾宇城市规划师 乔继明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 魏天爵城市规划师 蒋朝辉助理城市规划师 朱文华高级城市规划师 周建民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 郝天文工程师 马林涛助理工程师 洪昌富高级工程师 王瑞石高级工程师 王召森工程师 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秦晓昂城市规划师 孔彦鸿工程师 曲毅高级城市规划师 刘永合工程师 东莞市参加人员:朱川局长、城市规划师 卢沛超副局长、城市规划师 叶伟南副局长 李天海科长、城市规划师 刘林宏科长、城市规划师 雷劲松助理规划师 吴志刚规划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邱磊规划院所长、高级规划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第四章城市性质 (5) 第五章城市规模 (5) 第六章城市总体结构 (5) 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 (8) 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9) 第九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十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2)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3) 第一节道路系统 (13) 第二节道路交通设施 (15) 第三节公共交通 (17) 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 (18) 第二节城市景观 (19)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20) 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2) 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23) 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规划 (24) 第十七章给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八章排水工程规划 (25) 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 (26) 第二十章供电工程规划 (27) 第二十一章电信、邮电工程规划 (27) 第二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28) 第一节消防工程 (28) 第二节人防工程 (28) 第三节防震减灾工程 (29) 第四节防洪工程 (29) 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0) 第二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 (31) 第二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2) 第二十六章附则 (33)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政府信息公开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简体版 | 繁体版公务员邮箱:用户名: 密码: 首页|今日河南|河南概况|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专题专栏|互动交流 河南要闻领导活动 图片新闻 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人口民族河南经济河南教育 河南科技河南文化河南卫生 河南交通风景名胜河南名人 图说河南厚重河南河南之最 电子地图河南统计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文件政府领导政府机构 公告公示政务动态法规文件新闻发布 人事任免政府公报重点项目应急管理 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政府工作报告 电子政务依申请公开申请受理结果查询 企业办事公民办事投资者 旅游者公务员办事大厅 行政审批表格下载信息查询 网上办理 2010年专题 2009年专题 2008年专题 2007年专题 网上咨询领导访谈政策解读 参政议政网上信访政务博客 政务论坛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农历庚寅年十月初五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 > 省政府文件 > 2010 正文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1780708.html, 2010年11月01日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 豫政〔2010〕8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推进我省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5个百分点,2009年年底达到37.7%;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现代城镇体系建设逐步展开,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尽管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但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较全国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需要,城市用水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等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村镇面貌亟待改善;城乡建设投资不足,城中村、旧城改造任务繁重,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我省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城乡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深入、大力抓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谋划,统筹布局,系统组织,认真实施,并以此为抓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二)总体思路。

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崔庙镇经济发展及崔庙镇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崔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崔庙镇村镇体系规划是镇域内村镇发展与布局的重要依据,为政府实现镇域村镇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逐步使镇域形成以镇区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第三条:崔庙镇总体规划是崔庙镇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法律依据,镇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四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08)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09) 《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 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1998.7.01)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 2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 《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 《荥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 《崔庙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崔庙镇总体规划》2000年 《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崔庙镇区建设现状、发展构思 崔庙镇其它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第五条:本文本应与规划图纸和说明书结合使用,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除应遵循本文本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2年; 远期:2013――2020年。 第七条:强制性条文 文中使用加下划线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对崔庙镇规划实施及监督检查的依据,必须依据规划严格执行。 第二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

[键入公司名称] 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 User [选取日期]

1.第一章基本概况 (1) 1.1.镇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1) 1.2.历史沿革 (2) 1.3.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评价 (2) 1.4.镇区基本概况 (3) 2.第二章规划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 (4) 2.1.规划背景 (4) 2.2.规划的依据 (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 (3)《镇规划标准》 (5) (5)《兰州市总体规划》 (5) 2.3.规划指导思想 (5) 2.4.规划原则 (5) 2.5.规划期限 (6) 3.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 3.1.发展条件分析 (6) 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8) 4.第四章村镇总体规划 (9) 4.1.总人口预测 (9) 4.2.城镇化水平预测 (10) 4.3.村镇体系规划 (11) 4.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3) 4.5.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13) 5.第五章城镇发展规划 (14) 5.1.城镇性质 (14) 5.2.城镇规模 (14) (2)流动人口预测 (15)

5.3.规划范围 (15) 6.第六章城镇总体布局 (16) 6.1.城镇总体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6) 6.2.城镇结构和功能分区 (16) 6.3.城镇各项用地规划 (22) 6.4.绿地系统规划 (23) (1)、公园 (23) (2)、街头绿地 (24) (2)防护绿地 (24) 6.5.景观系统规划 (24) (2)存在问题 (24) (2)宏观控制原则 (25) (3)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原则 (25) (1)山体景观 (25) (2)景观道路 (25) (3)景观节点 (25) ①广场 (25) ②出入口 (25) 7.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 (26) 7.1.道路交通规划 (26) 7.2.给水工程规划 (29) (2)工业用水量 (29) (3)其它用水量 (29) (4)消防用水 (29) (5)城镇总用水量预测 (29) 7.3.排水工程规划 (30) 7.4.电力工程规划 (30)

河南省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单位大全

河南省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单位大全 河南省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甲级) 1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3 洛阳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 安阳市规划设计院 河南省城乡规划编制资质(乙级) 1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乙级) 2 河南省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乙级) 3 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4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乙级) 5 河南省城建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6 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7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乙级) 8 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乙级) 9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乙级) 10河南中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11 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乙级) 12 河南意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13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14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乙级)

16河南徐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17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乙级) 18 平顶山市规划编制中心(乙级) 19 鹤壁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乙级) 20 开封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乙级) 21 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乙级) 22 焦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乙级) 23许昌市规划设计院(乙级) 24 濮阳市昌隆规划建设有限公司(乙级) 25 漯河市勘测规划设计院(乙级) 26 三门峡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乙级) 27 南阳市规划设计院(乙级) 28 商丘市规划勘测建筑设计院(乙级) 29 信阳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乙级) 30 周口市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乙级) 31 驻马店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乙级) 32 济源市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33 河南省豫建设计院(乙级) 34 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乙级) 35 河南展宇规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乙级) 36 河南埃菲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乙级)

镇总规文本

前言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继光镇震感强烈,并造成全镇少量人员伤亡和部分建筑物、设施损毁,打破了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未来3年内的首要工作。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阳市作为四川省三个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试点所明确的政策、方针和措施,对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为抓住机遇,加快继光镇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用地布局,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化规划管理。受中江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项目组于2009年6月初进场,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各类调研,与中江县规划与建设管理局、继光镇各部门领导、专家多次交换意见,并反复调整、修改,最终形成本次总规方案。主要成果如下:一、规划文字 1.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2.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说明书。 3.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 二、规划图纸主要图纸: ●镇域综合现状图 ●镇域总体规划图 ●镇区综合现状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道路工程规划图 ●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防灾减灾规划图 其它相关分析图纸 ●区位分析图 ●旅游发展规划图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次规划是继光镇域范围内村庄和城镇建设规划的依据,对城镇建设具有法律性指导作用。 第二条:本文本与各级现行有效法规共同使用。 第三条:本规划内容包含镇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两个层次,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图纸。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5、《中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7、《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9-2015年; 远期规划:2015-203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覆盖整个镇域范围,总面积5168ha。 第七条:继光镇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由中江县人民政府审批,中江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继光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目标 全面恢复继光镇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宜憩城镇;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全面提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水准,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其区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继光集镇建设成为有规模的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符合规律、人文社会和谐的农业旅游型城镇,从而带动全镇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条:第一产业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型农业,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十一条:第二产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适度发展其余加工业。 第十二条: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商品贸易。第十三条:布局结构:构建“一核、三轴、三区”总体格局。 “一核”:指继光城镇建设区,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公共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三轴”:是指罗桂公路主要产业发展轴线,同时串联西部和南部两个经济区,同时规划提升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

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3) .第三章镇域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7) .第五章镇区总体规划布局 (7) .第六章中心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9) .第七章中心镇区绿地用地规划 (10) .第八章公用设施规划 (10) .第九章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2)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2)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4) .第十二章远景发展构思 (15) .第十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15) .第十四章附则 (18) .附表1 现状用地指标一览表 (18) .附表2 近期规划用地平衡表 (18) .附表3 用地平衡表 (19) .附表4 规划道路一览表 (19)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更加有效地协调指导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镇城镇发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特编制《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2014-2030)》。 ·第2条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是七号镇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七号镇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七号镇内,凡因城镇建设需要编制的各种专业规划,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3条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 ·第4条规划范围 (1)镇域:七号镇域,总面积423平方公里,辖1个镇区、13个中心村。 (2)镇区:此次规划七号镇区分为生活区与工业区两个片区。 七号镇规划生活区范围为:东至现状村庄东侧堤坝,南至35KV变电站南,西至现状村庄以西200米,北至现状恒温库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0.90平方公里。 七号镇规划工业区范围为:东至现状七号加油站,南至集通铁路以南570米,西至中国石油加油站以西340米,北至省际大通道以北280米,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0.59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4)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5)《乌兰察布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3.09) (6)《城市绿化条例》(1992.6) (7)《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 (8)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9)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06) (10)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09.07) (11)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2)其他与七号镇社会、经济、文化及城镇发展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计划 (13)七号镇各有关部门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文件、谈话和会议意见等 (14)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蒙古自治区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第6条规划原则 (1)坚持发展优势与形成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建设支柱产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小城镇。 (2)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建优美舒适的环境。 (3)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百年大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正确处理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城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构筑科学的指标体系,以“繁荣、健康、和谐”的宜居城市为本次规划的目标。 ·第7条规划期限

新州镇总体规划文本 6.25

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实现儋州市新州镇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镇域城镇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确保新州镇区的快速健康发展,达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城镇发展目标,特制定《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是调控新州镇城镇化进程与指导新州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指导新州镇区详细规划。规划区内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1.0.3条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本规划,并服从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 第1.0.4条本规划的调整与修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条款执行。 第1.0.5条规划期限 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2006~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1.0.6条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新州镇镇域范围,总面积79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包括新州原镇区和新英、荣上等村,以及盐田和新地的部分范围,总面积为6.46平方公里。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第2.0.1条总体发展战略 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步达到现代化城镇的标准;生态环境和城镇形象塑造成就显著,逐步使新州发展成为儋州湾的一个重要港口城镇。 第2.0.2条产业发展策略 (1)第一产业:大力发展渔业,注重林业的发展和保护,并保护基础种植业。 鼓励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2)第二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以新英或新州的品牌来发展特产渔业。在鼓励树立品牌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现有名牌,特别是新英红鱼粽,加强监督管理。 (3)第三产业:为自身以及区域服务的休闲型旅游度假产业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体系;消费性服务业则鼓励发展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 第2.0.3条产业布局规划 充分考虑新州镇的现状,基于其发展条件与产业发展研究,对镇域的产业进行总体布局:(1)新州组团:作为全镇的行政、商业、文化和体育中心,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2)新英组团:主要发展渔业和养殖业。 (3)西南部英均片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好,用地条件比较优越,是新州镇通往白马井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重要通道,规划建议英均片区发展以虾田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与养殖业,带动西南部各村的发展。 (4)南部的腾阳片区: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作为速生林产业和种植业基地; (5)东部的大屯片区:发展作为甘蔗种植业基地; (6)东北部的宝山片区:发展成为新州的花生和蔬菜种植区,为镇区以及洋浦提供优良的蔬果和粮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