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实验报告(实验二)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实验报告(实验二)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实验报告(实验二)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实验报告(实验二)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杨宏坤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04100328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轨道交通沙盘的操作,了解车站行车作业的组织方法。二.实验内容

1.了解车站的线路、类型;

2.了解道岔的使用;

3.了解如何排列进路、取消进路;

4.了解如何进行折返作业。

三.实验步骤

1.了解车站线路、类型;

2.了解道岔使用,完成道岔操作;

3.了解如何人工排列进路、取消进路;

4.了解如何进行折返作业。

四.实验总结及图表

1. 道岔类型

交分道岔

双开道岔

普通单开道岔

交叉渡线

2.车站的线路、类型

3.在LOW上可对道岔进行的操作

单独锁定,取消锁定,转换道岔,强行转岔,封锁道岔,解封道岔,强解道岔,岔区逻空,岔区设限,岔区消限,挤岔恢复。

4.以下情况道岔不能转换

道岔区段逻辑不空闲;道岔被锁闭;道岔处于挤岔状态;道岔锁定。

5. LOW上对进路的操作

人工排列进路、取消进路:在LOW上,要排列一条基本进路,只要用鼠标的左键点击LOW 主窗口上要排列进路的始端信号机,再用鼠标的右键点击要排列进路的终端信号机,此时所选始端信号机和终端信号机都会被打上灰色底色,然后在对话窗口中的命令显示栏(在LOW 的左下角)用鼠标的左键点击“排列进路”的命令,最后用鼠标的左键点击对话窗口中的“执行”按钮即可;要取消一条已经排好的进路,只要用鼠标的左键点击LOW主窗口上该进路的始端信号机,再用鼠标的右键点击该进路的终端信号机,此时所选始端信号机和终端信号机都会被打上灰色底色,然后在对话窗口中的命令显示栏(在LOW的左下角)用鼠标的左键点击“取消进路”的命令,最后用鼠标的左键点击对话窗口中的“执行”按钮即可。

6. 以下情况不能人工排列进路

没有接收到从控制中心(A TS)交出的控制权;区段被征用;区段被物理占用或逻辑占用;该区段已被封闭;轨道电路设备与连锁计算机连接中断等。

7. 以下情况不能人工取消进路

没有接收到从控制中心(A TS)交出的控制权;区段被征用;区段被物理占用或逻辑占用;该区段已被封闭;轨道电路设备与连锁计算机连接中断等。

8.折返作业

获取路权,自排全开,编写物理地址,调用折返程序。

五.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折返作业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出现A级报警,列车追尾,列车失控,列车脱轨等事故;要

加强业务操作能力,规范列车调度。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 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5.了解植物细胞通 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 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 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 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 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 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 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 成 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 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 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 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 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 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 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 豌豆种子 五、实验药品 药品、70% 酒精、 0.1% 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 84消毒液、蔗糖、琼脂 等。 六、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表1.ms培养基个成分的含量(单位:mg/l) 表2.ms培养基所需母液以及扩大倍数 名称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ca盐 mg盐 fe盐有机肌醇激素 扩大倍数 50 50 50 50 50 100 100 100 定容体积(ml) 500 500 500 500 500 200 200 50 吸取毫升数/l 20 20 20 20 20 10 10 5 (注:吸取毫升数为每升培养基所吸取的母液的体积) 表3.配制母液所需的药品及称取量

作业空间设计

第八章作业空间设计 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得基本原则 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根据生产任务与人得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得适当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 得空间范围内,把机器、设备、工具与人员等安排得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得协调。在作业空间设计时,总体与局部得关系就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得。若总体布局不好,就不能保证每个局部都有适当得作业空间。而只保证个别局部有适当得作业空间,也不能保证整个工作系统得安全、高效、舒适与方便得人机工程学要求。因此,必须正确协调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相互之间得关系。 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即结合操作任务要求,以人员为主体进行作业 空间得设计。也就就是首先要考虑人得需要,为操作者创造舒适得作业条件,再把有关得作业对象(机器、设备与工具等)进行合理得排列布置。否则往往会使操作者承受额外得心理上得与体力上得负担,其结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往往不经济、也不安全。考虑人得活动特性时,必须考虑人得认知特点与人体动作得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与安全性。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合格证至少在 90%得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与可达性。 第二节工作空间人体尺寸及应用原则 1.工作空间立姿人体尺寸(6 项) 2.工作空间坐姿人体尺寸(5 项) 2.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6 项) 第三节工作空间设计 一、工作空间设计得一般原则 在 GB/T 16251--1996《工作系统设计得人类工效学原则》中,给出了工作空间设计得以 下一般性原则: 1)操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得身体尺寸及工作类型,座位、工作面(工作台)应保证适宜 得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自然直立,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支撑,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呈水平状。2)座位调节到适合于人得解剖、生理特点。 3)为身体得活动,特别就是头、手臂、手、腿、脚得活动提供足够得空间。 4)操纵装置设置在肌体功能易达或可及得空间范围内,显示装置按功能重要性与使用频度 依次布置在最佳或有效视区内。5)把手与手柄适合于手功能得解剖学特性。 第四节工作岗位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 学号:2011192017 姓名:李鹏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S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愈伤组织,或用于胚胎、茎段、茎尖及花药的培养等。MS培养基的硝酸盐、钾和铵的含量略高于其他的培养基,也是它被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 三、实验材料、试剂、配方和仪器设备 1.试剂 NH 4NO 3 ,KNO 3 ,KH 2 PO 4 ,CaCl 2 ·2H 2 O ,MgSO 4 ·7H 2 O,FeSO 4 ·7H 2 O Na 2-EDTA,MnSO 4 ·4H 2 O,ZnSO 4 ·7H 2 O,H 3 BO 3 ,KI,Na 2 MoO 4 ·2H 2 O CuSO 4 ·5H 2 O,CoCl 2 ·6H 2 O,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 蒸馏水。 2.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移液管(10ml,5ml,1ml)试剂瓶,玻璃棒数支,药匙,称量纸等。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李永吉 12101705 12青年农场主班 第一部分: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通过配制母液过程了解植物外植体立体培养所需各种营养成分及激素种类,掌握培养基母液配制的方法。之所以要配制培养基母液,是因为考虑到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化、用量更准确,减少每次配药称量各种化学成分所花费的时间和误差,所以我们在配制培养基之前将配制培养基所需无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激素成分分别配制成比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浓缩母液,置于冰箱保存。当配制培养基时,按预先计算好的量分别量取各种母液即可。 实验所需用具器材有:电子天平(检测灵敏度0.0001g )、pH 计、托盘电子秤(检测灵敏度0.01g )、冰箱、烧杯(1000mL 、500mL 、250mL 、50mL )、量筒(2000mL 、1000mL 、100mL 、50mL )、试剂瓶(1000mL 、250mL 、150mL )、药匙、玻璃棒 实验所需药品试剂有:蒸馏水、1N HCl 、1N NaOH 、95%酒精、各种所需化学药品(分析纯) 实验内容: 1、无机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20倍) 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用200mL 蒸馏水溶解于250mL 烧杯中,如溶解缓慢,可稍加热。CaCl2单独用100mL 纯水溶解。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 。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冷藏。 MS 无机大量元素母液配制 2、无机微量元素母液配制 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用200mL 蒸馏水溶解于250mL 烧杯中,。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500mL 。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 母液 名称 化合物名称 配方规定量(g/L ) 贮备液的倍数 配制母液称取量/g 母液体积/mL 配一升培养基时取母液量/mL 大 量 元 素 NH 4NO 3 1.65 20 33 1000 50 KNO 3 1.9 38 CaCl 2 0.332 6.64 MgSO 4.7H 2O 0.37 7.4 KH 2PO 4 0.17 3.4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摘要:以大豆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以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浓度对大豆子叶愈伤诱导率的影响,并练习无菌操作。实验结果显示第2组即MS+6-BA(2.0mg/L)+NAA(1.0mg/L)和第 3 组即MS+KT(0.5mg/L)+2,4-D(1.0mg/L) 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较佳的愈伤组织诱导组合。 关键词:大豆;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愈伤组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大豆子叶 1.2实验试剂与仪器 (1)试剂:75%酒精、MS干粉、蔗糖、琼脂、植物生长调节剂(NAA、2,4-D、KT、6-BA)、无菌水、升汞、NaOH溶液 (2)仪器:超菌净工作台、圆纸片、培养皿、封口膜、称量纸、千分之一天平、不锈钢杯子、移液枪、试管、高压灭菌锅、注射器、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搁置架、烧杯、电炉。 1.3实验方法 1.3.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3.1.1 配制培养基的准备阶段 (1)准备80个培养试管及封口膜,2个小培养皿、1个大培养皿,用洗衣粉、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把每个培养试管、润洗一下。带晾干后将试管编号1-80;(2)在称量纸上用百分之一天平分别称取1.5g 琼脂4份,7.5g 蔗糖4份,在烧杯里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1.185g MS干粉4份(烧杯不要清洗);

(3)剪小圆纸片40,均分在两个小培养皿小能从中自由取出为宜;剪大圆纸片10,均分在两个大培养皿中。然后分别用报纸包好。 (4)把接种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用报纸包好。 1.3.1.2 配制培养基 (1)在装有MS干粉的烧杯中按下表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验所用的所有激素浓度均为0.5mg/mL 激素的加样量(ml) 编号培养基配置 6-BA NAA KT 2,4-D 1 MS+6-BA(1.0mg/L)+NAA(0.5mg/L) 0.5 0.25 2 MS+6-BA(2.0mg/L)+NAA(1.0mg/L) 1.0 0.5 3 MS+KT(0.5mg/L)+2,4-D(1.0mg/L) 0.25 0.5 4 MS+KT(1.0mg/L)+2,4-D(2.0mg/L) 0. 5 1.0 (2)用量筒量取250ml(稍多)蒸馏水,取一个不锈钢杯子加入150ml蒸馏水和称量好的琼脂,在电炉子加热沸腾2min,再加入混合好的MS培养基1号和蔗糖,混合沸腾2min,用剩余的蒸馏水定容至250ml; (3)当温度降到60℃左右时,将溶液pH 调至5.8,一般加4滴NaOH溶液即可;(4)取编号1-20的培养试管,用大量注射器以每瓶12.5ml 左右培养基分装在培养试管中,用封口膜封口,4支一捆捆扎好。 (5)用相同的方法配置2-4号培养基,并分装、捆扎。 1.3.1.3高压湿热灭菌 (1)将包好的接种工具,包好的培养皿,以及分装好的试管一起放到高温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让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IAA )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6 – BA )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 (一)试剂 乙醇、IAA 或 2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 MS 培养基 (二)仪器设备 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0 g/L ,2,4 – D 含量为2 mg/L ,琼脂10 g/L )。 (2 )试验培养基:在MS 培养基中按表33 – 1 加入IAA 和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0.1 mol/L NaOH 溶解,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pH 5.8 ,趁热分装于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 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

车站行车组织管理

1.车站行车组织管理 (1)车站行车组织工作 1)在行车设备正常的情况下,车站的行车组织工作以监视为主。 车站行车值班员通过信号系统终端、CCTV等设备监视列车运行和车站行车工作、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 站台工作人员随时注意站台乘客动态,负责维护站台秩序,监督司机按规范动作关门。 车站根据规章规定或行车调度员要求,负责记录上、下行列车在站台到、发时刻,并在客车晚点时报告行调。 2)主要行车设备故障或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车站的行车组织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信息收集和及时上报控制中心调度员和车站管理者。 组织人员到位,必要时申请增加人手支援。 按照设备故障处理指南或有关预案进行处理。 当需要改变行车组织办法时,立即安排好人员组织行车,控制好安全关键点、确保行车安全。 组织维持乘客服务;安排播放运营信息广播,填写、摆放告示,向乘客做好解释工作。 3)接发列车 在信号系统正常运作的条件下,列车的进路由信号系统自动排列,需要临时调整列车运行时,由行车调度员人工介入排列进路;当有需要时,根据行车调度员的命令,由联锁站(或信号设备集中站)使用车站级计算机排列进路。此时,车站行车组织重点工作是监督行车设备的运转状态,执行控制中心指令调整列车运行,对加开、晚点列车进行通报,与司机执行互控和联控措施。 在信号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车站成为行车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和执行者。必要时,车站根据行车调度员的命令准备列车进路,办理接发列车手续。 4)车站由值班站长每天运营前需向行车调度员通报车站线路情况及人员到位情况。 2.车辆段行车组织管理 车辆段行车组织工作 车辆段信号楼设有2名信号楼值班员(一名前台值班员,一名后台值班员),信号楼值班员负责办理接发列车作业、排列列车进路的控制及监控。后台值班员负责对外工作协调,接收和传达作业计划以及发布行车指示/指令,并对前台值班员排列进路等操作的监控;前台值班员负责接收和执行作业计划、行车指示,在后台值班员的监督下进行设备操作。设置两名信号楼值班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作业安全性,以及便于在非正常情况下及时处理,减少和避免对正线运营的影响。 车辆段内设有2名派班员,负责办理乘务员的出退勤作业,和负责乘务员的排班工作,以及做好乘务员的考勤统计和走行公里的统计。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派班员还负责信息的汇报工作。 车辆段内所有列车调车作业和调试作业由车辆段列车调车司机负责完成,归工程车队管理,工程车正班应3名司机,该设置有利于提高车辆段内动车作业的效率。 车辆段内作业应以接发列车为优先,其他作业不能影响列车进出车辆段。 (2)列车进出车辆段的行车组织 1)运营客车进出车辆段 根据车辆段在线路的位置及行车间隔,确定早晨车辆段的出车模式,可采取从车辆段出、入段线同时向正线上、下行线发车,减少车辆段出车时间。 每日运营结束后在正线的辅助线存放一定数量的客车,减轻早晨车辆段出车的压力。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让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IAA )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6 – BA )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 (一)试剂 乙醇、IAA 或 2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 MS 培养基 (二)仪器设备 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0 g/L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10 g/L )。 (2 )试验培养基:在MS 培养基中按表33 – 1 加入IAA 和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0.1 mol/L NaOH 溶解,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pH 5.8 ,趁热分装于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 1 kg/cm 2 )下灭菌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

作业空间设计

第八章作业空间设计 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的适当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把机器、设备、工具和人员等安排得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在作业空间设计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若总体布局不好,就不能保证每个局部都有适当的作业空间。而只保证个别局部有适当的作业空间,也不能保证整个工作系统的安全、高效、舒适与方便的人机工程学要求。因此,必须正确协调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 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即结合操作任务要求,以人员为主体进行作业空间的设计。也就是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为操作者创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的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进行合理的排列布置。否则往往会使操作者承受额外的心理上的和体力上的负担,其结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往往不经济、也不安全。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须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合格证至少在90%的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和可达性。 第二节工作空间人体尺寸及应用原则 1.工作空间立姿人体尺寸(6 项) 2.工作空间坐姿人体尺寸(5 项) 2.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6 项) 第三节工作空间设计 一、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GB/T 16251--1996《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中,给出了工作空间设计的以 下一般性原则: 1)操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工作类型,座位、工作面(工作台)应保证适宜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自然直立,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支撑,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呈水平状。2)座位调节到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特点。 3)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手、腿、脚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4)操纵装置设置在肌体功能易达或可及的空间范围内,显示装置按功能重要性和使用频度依次布置在最佳或有效视区内。5)把手和手柄适合于手功能的解剖学特性。 第四节工作岗位设计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根据人体的工作姿势,工作岗位分为三种类型:坐姿工作岗位、立姿工作岗位和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现对三种工作岗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说明如下。 1.坐姿工作岗位 (1)特点全身较为放松,不易疲劳,身体稳定性好,易于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精细的操作。手和脚可同时参与工作。但活动范围小,手和手臂的操纵力也小。 (2)适用范围操纵范围和操纵力不大,精细的或需稳定连续进行的工作。 2.立姿工作岗位 (1)特点能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和较大力量的操作。只有单脚可能与手同时操作。长时 间站立使人感到疲劳,而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对精细工作有不利影响。 (2)适用范围操纵范围和操纵力大,且一般不是长时问连续进行的工作。 3.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17130208 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 2016.3-6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入复杂的有机成分;微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总结

单元1: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概述 1.1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特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1.城市轨道交通有别于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容量大,准时、快速,安全、正点,利于环境保护,节省土地资源;但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一旦遇到事故时,乘客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2.城市轨道交通有别于铁路的特点:如运营范围,运行速度,服务对象,线路与轨道,车站,车辆段,车辆,供电,通信信号,运营管理等方面。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行车组织工作的要求:安全性要求高,通过能力大,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限界条件苛刻。 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特点:①具有完善的列车速度监控功能,②联锁关系较简单,但技术要求高,③车辆段独立采用联锁设备,④行车调度自动化水平高。 1.2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础 一列车运行的基本概念 1.列车:是指以正线运行为目的,按规定辆数编成并具有列车标志的车组。 2.运营时刻表: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组织的一个综合计划。 3.最小行车间隔时间:有利于减少旅客在站候车时间,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增大对乘

客的吸引力,利于减少列车编组辆数,节省工程投资。 4.停站时间:主要取服从旅客需要,取决运营需要。 5.折返方式与折返时间:站前折返,站后折返以及综合式折返,一般折返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6.列车运送速度:有运行速度,技术速度和旅行速度。 7.行车通过能力:可以通过行车通过能力来计算车辆运行的编组方式。 8.列车编组和车辆配置等。 二列车运行的调度指挥:行车调度员可以采取的运行调整方法有 1.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发出列车。 2.加开停运列车,备用列车替换或变更列车运行交路。 3.组织列车加速运行,恢复正点。 4.组织车站加速作业,压缩停站时间。 5.组织列车不停车通过某些车站。 6.组织列车在具备条件的中间站折返运行。 7.扣车。 8.调整列车运行时间间隔。

居住空间设计作业制作说明

居住空间设计作业制作 说明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居住空间设计作业制作说明: (一)文档部分参考:(详见文档部分格式) (二)手册排版作品参考 下面提供文本参考:(横排)只是参考不要模仿。文本版面必须横排。(PS处理、CDR排版制作,版面需要统一;)纸张:A3。 1、文本内容顺序: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草图,效果图,材料造价表,施工图(包括原始平面图、平面设计图、顶棚设计图、线路图布置图、插座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节点图),封底。)。 2、CAD图拿软件直接到文印店里打印,或输出成pdf后到打印店打印,与前面“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效果图、材料造价表”等,合并装订成册。 3、CAD图需要做个图框,与前面的目录、设计说明、创意草图版面一致(黑白)

(三)展板KT板排版作品参考 (1)效果图公共空间不少于6张,居住空间不少于4张,以主卧、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各种最佳角度为主,每个空间做多两个角度。 (2)900mm*1200mm展版1-2张;必须竖排,排版自定、标题为:根据年级而定, 如:2015级,就写“2015级毕业设计作品展”。 (3)二张板式要统一,作者、班级、指导老师等字体小些,尽量放边上。 (4)版面丰富,视觉效果好,可放些黑底白线CAD导出的图放上去,文字说明(文字概括,精简为主) (5)2张展板设计说明不要一模一样,展板上体现出第一张和第二张的关系,如,1和2。见下图右下角。 下面提供几张展板参考: ——光(四)光盘部分制作说明 A 光盘一级文件夹以学号、姓名命名,如“000000000陈xx” B 二级文件夹设置四个文件夹,一是“文本部分”,二是“手册部分”,三是“展板部分”,四是“原始文件”。

人机工程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人的环境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适、高校工作。 首先以视觉信息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寸为例 1.作业空间

(1)近身作业空间。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站姿或坐姿等一定的工作姿势时,由于人体的静态或动态的尺寸限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涉及的空间范围。 (2)个体作业场所。指作业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简称为作业场所。如电脑、计算机桌、电脑椅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业场所。与近身作业空间相比,更为复杂,还包括了相关设备所需的场地。 (3)总体作业空间。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总体作业空间。总体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更多地强调多个个体作业场所之间尤其是多个作业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作业特点 (2)人体尺寸 (3)作业姿势 (4)个体因素 (5)维修活动 2、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3、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1、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寸;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寸范围; (3)确定数据运用原则; (4)选择合适的数据定位群体的百分位;

(5)查找表选择有关数据值; (6)如有必要,对数据作适当的修正; (7)考虑测量衣着情况; (8)考虑人体测量学数据的静态和动态性质 2、人体视野及所及范围 (1)视野 (2)主要视力范围 (3)眼高 (4)视觉运动规律 (1)视野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视野的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正常人两眼的视野大致相同。 在水平面内的视野是:双眼视区大约60o以内的区域,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10o~20o;分辩字母的视线角度为5o~30o,在各自视线范围以外,字和字母模模糊糊,趋于消失。对于特定的颜色的辨别,视线角度为30o~60o。最敏锐的视力是在标准视线每侧1o的范围内。 垂直平面的视野:以标准视线水平为0o基准,则最大视区为视平线以上50o和视平线以下70o。颜色辨别界限为视平线以上30o,视平线以下40o。 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是低于标准视线的,一般状态下,站立和坐姿时自然视线低于水平线15o;在站姿松弛时,自然视线偏离标准线30o,在坐姿松弛时,自然视线偏离标准线38o。最佳观看展示物的视区在低于标准线30o的区域里。 (2)主要视力范围 根据对物体视觉的清晰度,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 ①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o~3o,其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 ②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o,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 ③有效视力范围,视角50o,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够的清晰视觉。 (3)眼高 人眼具有视觉特性,在目视工作中人眼的适应性至关重要。人眼适应性与人眼的高度及显示器、控制器的位置有关。显示器、控制器的配置应当满足人的视觉特性的要求。配置不当将引起作业者的视觉疲劳,从而导致作业的效率降低,安全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 立姿眼高是从地面至眼睛的距离,在一般工业人口中,眼高的范围约为(147~175)cm。坐姿眼高是从座位面至眼睛的距离,其范围约为(660~790)mm。两组数据值均为正常衣着和身体姿势状态。这些尺寸是目视工作必须适应的眼高范围。 (4)视觉运动规律 ①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易疲劳;一般先看到水平方向的物体,后看到垂直方向的物体。因此,很多仪表外形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②视线的变化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方向运动。所以仪表刻度方向设计应遵循这一规律。

行车作业

第一篇车站工作组织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称为技术站。 A.区段站和中间站 B.编组站和中间站 C.区段站和编组站 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 2.某种车站设置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它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 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这种车站称为()。 A.中间站 B. 区段站 C.编组站 D.越行站 3.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 B.货运站 C.中间站 D.技术站 4.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 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中间站 B.会让站 C.区段站 D.编组站 5.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 为()。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6.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改编车数 B.办理车数 C.有调车数 D.无调车数 7.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 该辆货车对A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 B.无调中转 C.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8.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站来说属于()列车。 A.到达解体 B.自编出发 C.无改编中转 D.部分改编中转 9.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只装不卸 B.只卸不装 C.装后又卸 D.卸后又装 10.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运,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 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11.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12.在技术站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 A.自编出发列车 B.到达解体列车 C.无改编中转列车 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13.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 B.自编始发列车 C.无改编中转列车 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14.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A.送车 B.取车 C.集结 D.重复解体 15.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由()统一指挥。 A. 站长 B. 运转车间主任 C. 车站调度员 D. 车站值班员 16.发车进路是指从()起至相对方向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站内线路。 A. 列车前端 B. 出站信号机 C. 警冲标 D. 尖轨尖端 17.列车在站到、发、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称为()。 A. 进路 B. 径路 C. 列车进路 D. 调车进路 18.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 业是()。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实验报告 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 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 供试材料 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管。 3 试剂 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 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 (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5)调节pH值(用0.1M的NaOH或HCl调节)至5.8-6.0。 (6)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分装(20-30ml/瓶)。 (8)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下灭菌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烧杯、培养皿、灭菌水等),需同时灭菌。 (9)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于常温下放置一星期,观察有无污染。 2 外植体的选取和消毒 将大蒜剥去膜质外皮,选取完好的蒜瓣,放入加有洗洁精的自来水中浸泡30min,再用自来水冲净。期间,用水和肥皂清洗双手,穿上鞋套进入无菌操作室,打开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进行消毒灭菌20min,然后关闭紫外灯。将洗净后的蒜瓣放入无菌的空培养瓶中,带入无菌超作室。用70%的酒精擦拭双手及超净工作台,点燃酒精灯。把剪刀、镊子等放入95%的酒精中,在火焰上灭菌。将装有洗净后的大蒜的培养瓶放到台面上进行消毒。由于大蒜蒜瓣较多,为使消毒彻底,将蒜瓣分成两批分装到两个已灭菌的烧杯中。先用70%酒精消毒30s,倒掉酒精,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大蒜消毒灭菌后,取出放到装有滤纸的培养皿上。将接种器材从90%的酒精中取出,放到酒精灯外焰上至上而下灼烧,放在培养皿上冷却。之后,用无菌器械把蒜瓣纵着切开,小心地用解剖刀和镊子切去蒜瓣肉质鳞片及稍大的叶片,取出蒜瓣内的茎,切取2-3mm的茎尖作为外植体。 3 愈伤组织的诱导 打开培养基,用火焰灼烧一下培养基的瓶口和瓶盖,用镊子夹住外植体,插入培养基中,每瓶接种5个茎尖。再灼烧一下瓶口和瓶盖,拧好盖子。观察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 4 继代培养 待产生的愈伤组织长到直径2~3cm时,将其从培养瓶中取出,将其切成适当大小。打开培养基,用火焰灼烧一下培养基的瓶口和瓶盖,将切好的愈伤组织接入诱导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瓶接种3块。再灼烧一下瓶口和瓶盖,拧好盖子。观察增殖情况。

地铁行车组织规则

1号线行车组织规则(试行)

目录 1 前言 (222) 2 范围 (333) 3 引用标准 (333) 4 总则 (333) 5 技术设备 (333) 6 行车组织原则 (141414) 7 列车运行 (181818) 8 设备检修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调车作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信号显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版本号为第1版、第0次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 2016 年XX月XX日发布。

本标准从 2016 年XX月 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2 范围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首通段(南湖站至火车东站)于2016年06月28日开通,共计运营里程为10km。根据1号线的设备功能、设备技术状况、列车运行、设备检修、行车组织等情况,特制订本标准作为1号线运营管理、行车组织的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南湖站至火车东站10个车站和屯里车辆段的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工作。 3 引用标准 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 4 总则 4.1 地铁1号线的运营管理和行车组织工作,按《运营时刻表》的要求,以安全运送乘客、满足设备维护的需要,实现安全、准时、便捷、舒适的运营服务为宗旨。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下,紧密配合、协调动作,确保行车和乘客安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2 地铁运营的行车组织指挥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4.3 本标准是1号线首通段运营组织、管理的基本规章,1号线各岗位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4.4 各单位及部门必须按本标准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制订各工种的运作手册或细则。 5 技术设备 5.1 限界 5.1.1 一切建筑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建筑限界;一切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设备限界;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 5.1.2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1500mm,站台高度(距轨面)为950(+0;-10)mm,屏蔽门与线路中心线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576mm。 5.1.3 区间隧道设疏散平台,在区间行车方向的左侧,疏散平台宽度直线段一般不小于800mm,曲线段最小宽度不小于600mm,平台距轨面高850mm。疏散平台在经过防淹门、人防门及辅助线时断开,中间设楼梯上下连接,在经过区间联络通道(泵房)门时是连续的,中间无隔断。 5.1.3.1 疏散平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Bs: a)直线地段为1600mm; b)曲线地段:平台在曲线外侧时,Bs=1600-850*h/1506+24675/R+15;平台在曲线内侧时,Bs=1600+850*h/1506+20450/R+15,其中:h为轨道超高值,单位以毫米计;R为曲线半径,单位以米计。 5.2 线路 5.2.1 1号线南湖站~火车东站全长10km,全部均为地下线路。线路分为正线、辅助线、车厂线。辅助线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出入段(场)线、安全线、存车线等。 5.2.2 正线 5.2.2.1正线为双线,列车运行采用双线单向右侧行车,南湖站往火车东站方向为上行线,反之为下行线。 5.2.2.2 地铁车站与区间的分界:车站两端端墙之间的线路为站线,相邻两车站相邻端墙之间为区间。 a) 1号线连接佛子岭站与屯里车辆段S2402~S2410信号机之间的线路为出段线,线路长度为1166m,最大坡度为31‰,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限速55km/h;1号线连接百花岭站与屯里车辆段X2301~X2309信号机之间的线路为入段线,线路长度为1448m,最大坡度为35‰,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限速55km/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