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工程师备考资料A

网络工程师备考资料A

2008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0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0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0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0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0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0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

0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0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0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 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

12 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 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 熟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 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 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 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18 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 0分钟,笔试;

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二、考试范围

1.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

储器、存储器、I/O部件)

·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

C、RISC)

·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

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处理器性能

1.1.2 存储器

·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

器、光存储器)

·存储系统

·主存与辅存

·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

·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

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

·高速缓存

·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

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

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

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性

1.1.4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

(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

·多道程序

·内核和中断控制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

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进行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

抢占)

·死锁

·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

页面置换算法)

·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

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

·文件管理

·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

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

·作业的状态及转换

·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

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

1.3 系统配置方法

1.3.1 系统配置技术

·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

C/S和B/S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

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

多处理器)

·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

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

1.3.2 系统性能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

系统监视器)

1.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

性、故障率)

·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

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

估)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

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

·需求分析

·结构化分析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

·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

2.1.2 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

测试工具、CASE)

·集中开发环境

2.1.3 测试评审方法

·测试方法

·评审方法

·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

系统测试)

2.1.4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制定项目计划

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

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

[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2] 考查了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配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后的出题人员更加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考核,而且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下午试题钭不会将软件设计师等级别的考试一样有明显的区别。

[3]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数仅有6分。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同级别的软件设计师上午试题是完全相同的,前后有34分的题目是一样的。

表1 按试题号分布的考查内容

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试题分析

下午试题从题型上来看最大的变化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无线网卡的设置,交换机VLAN的设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方面。这样的考核,更能体现网络工程师的能力。符合网络设计师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求网络设计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熟练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配置实际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也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方向。

与往年惯例不同的是,网络分析、综合应用、网络故障排除等成熟的考点,在本次考试中没有出现。

从本次试题结构来看,网络设计师下午试题偏向实际应用。局域网络技术、VLAN、无线局域网、居民接入网以及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都是本次考试的重点。本次考试的知识点和分值分布如表2所示

专业老师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部在上午题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但目前考察的难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前考过的真题(尤其是这个部分的计算机)..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的七层模型,建议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书的后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这一章的考题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试,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内容有难度,但从考试方面来看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点有:

(1)熟练信道带宽、误码率的公式(计算题);

(2)了解数据的编码格式;

(3)熟悉数据交换的三种不同的方式;

(4)了解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以及原理;

(5)熟悉差错控制的概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海明码以及循环冗余效验码。

第四章《广域通信网》的重点有:

(1)HDLC协议的特点、帧结构、三种的基本配置方式以及三种帧的类型;

(2)帧中继协议的特点、帧结构、关于拥塞控制的办法;

(3)ISDN的特点、ATM层的特点,其中ATM高层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同时ATM适配层也需要很好地掌握。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的重点有: (本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大家不必在上面花太多时间)

(1)了解802.1到802.11各个标准的特点;

(2)对于CSMA/CD协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3)了解令牌环总线、令牌环网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

(4)熟悉ATM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对于ATM局域网仿真要熟悉并掌握,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5)在无线局域网这部分,因为技术比较新,也是以后网络分支发展的一个方向,大家要重点看,有可能在下午题出现

第六章《网络互连和互联网》的重点在于: (有可能出现在下午题,这章一定要重点看,对后面学习很有帮助)

(1)了解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成树网桥(本人觉得这部分也是个重点,但考试很少考这部分内容);

(3)熟悉IP编址的方法、IP的分段和重装配以及差错控制和流控;

(4)对于ICMP协议,熟悉ICMP各报文的含义;

(5)了解ARP、RARP的帧格式、工作原理;

(6)了解外部网关协议的概念以及各个协议的区别;

(7)掌握NAT技术的概念以及实现原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8)了解三层交换技术的概念以及实现原理;

(9)了解FTP的命令。

第七章《网络安全》的重点在于:(很重要的一章,上午,下午都可能考到)

(1)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2)了解DES加密算法;

(3)了解IDEA加密算法;

(4)熟悉RSA加密算法(比较重要的);

(5)了解报文摘要MD5;

(6)熟悉数字签名的原理技术(比较重要的);

(7)了解数字证书的概念、证书的获取的概念;

(8)了解密钥的管理体制;

(9)熟悉安全套接层SSL的概念;

(10)了解IPSec的感念以及它的安全结构的四个部分;

(11)了解虚拟专用网的概念,知道其实现原理。

第八章《网络操作系统》和第九章《网站设计和配置技术》的重点主要在于Windows2003和Linux 服务器的配置,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能够找一下对应的书籍看看,最好能在OS下练练命令的使用。本章节是下午题必考内容,尤其是linux,5个服务器的配置一定熟练掌握。

第十章《接入网技术》的重点有:

(1)了解SLIP、PPP和PPPOE原理的概念;

(2)熟悉XDSL的几种接入技术,并知道它们分别的接入速度,特别是ADSL的接入原理、接入速度以及G.DMT 和G.Lite的区别;

(3)了解HFC的概念以及接入方法;

(4)了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概念、实现原理(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本人觉得比较重要,建议大家还是看看这部分内容)。

第十一章《组网技术》的重点有: (下午题必考,尤其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书上的每个配置例子都要记住!各种配置命令) 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验VLAN的配置、RIP协议的配置、OSPF协议的配置、IGRP协议的配置、ISDN的配置、PPP和DDP的配置、FR的配置、L2TP的配置与测试、IPSec的配置与测试等,建议大家好好看看这些实验,有机会的话最好动手做一下。

第十二章《网络管理》的重点不是很多,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熟悉SNMP的概念以及管理的分类(本章重点)、SNMP的操作和安全机制,这部分内容一般会在上午的考试中出题。

第十三章《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中的内容,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大概看看就可以了,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

第一:真题很重要

第二:最新的考试动态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大家最好能够按照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认真复习,因为考试大纲就是试题的方向。当时复习时,感觉走了不少弯路,没有太重视考试大纲,觉得考试大纲不太重要,粗粗地看了一下,也没有太多的用它来指导复习,结果逢章必看,逢章必学,导致有些不是很重要的章节却花费了好多时间复习,其实有些内容根本不需要仔细地研究,泛泛地了解就可以了。

第三: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新的技术,和网络有关系的,比如最近出现什么新的病毒啦什么的。~~~

第四:大家一定要坚持,软考的成功重在坚持。

IP 寻址

一、IP地址概念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由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份组成,用来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的一台计算机。网络ID

用来标识计算机所处的网段;主机ID用来标识计算机在网段中的位置。IP地址通常用4组3位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分隔。

前面所讲的32位IP地址称之为IPv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Pv4可用IP地址数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2010年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每个人至少需要10个IP地址,比如:计算机、笔记本、手机和智能化冰箱等。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IPv6规范,IPv6用128位表示IP地址,其表示为8组4位16进制数,中间为“:”分隔。比如,AB32:33ea:89dc:cc47:abcd:ef12:abcd:ef12。

二、IP地址分类

为了方便IP寻址将IP地址划分为A、B、C、D和E五类,每类IP地址对各个IP地址中用来表示网络ID和主机ID的位数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主机ID的位数确定之后,一个网络中是多能够包含的计算机数目也就确定,用户可根据企业需要灵活IP地址构建网络结构。

类地址用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24位表示主机ID。A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第一位必须以0开7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7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0;当其他7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即为127。网络ID不能为0,它有特殊的用途,用来表示所有网段,所以网络ID最小为1;网络ID也不能为127;127用来作为网络回路测A类网络网络ID的有效范围是1-126共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包含224-2台主机。

类地址用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16位表示主机ID。B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前两位必须以10 14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14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128;当其他14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第一个字节数最大,即为191。B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有效范围为128-191,共16384个B类网络;每个B类网络可以包含216-2 65534台主机)。

类地址用IP地址前24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8位表示主机ID。C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前三位必须以110 22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22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为192;当其他22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第一个字节数最大,即为223。C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有效范围为192-223,共2097152个C类网络;每个28-2台主机(即254台主机)。

类地址用来多播使用,没有网络ID和主机ID之分,D类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前四位必须以1110开始,其他28位可D类IP地址的有效范围为224.0.0.0到239.255.255.255。

类地址保留实验用,没有网络ID和主机ID之分,E类IP地址的第一字节前四位必须以1111开始,其它28位可以是E类IP地址的有效范围为240.0.0.0至255.255.255.254。其中255.255.255.2555表示广播地址。

在实际应用中,只有A、B和C三类IP地址能够直接分配给主机,D类和E类不能直接分配给计算机。

三、网络ID、主机ID和子网掩码

网络ID用来表示计算机属于哪一个网络,网络ID相同的计算机不需要通过路由器连接就能够直接通信,我们把网络ID

相同的计算机组成一个网络称之为本地网络(网段);网络ID不相同的计算机之间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连接,我们把网络ID不相同的计算机称之为远程计算机。

当为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后,该计算机的IP地址哪部份表示网络ID,哪部份表示主机ID,并不由IP地址所属的类来确定,而是由子网掩码确定。子网确定一个IP地址属于哪一个子网。

子网掩码的格式是以连续的255后面跟连续的0表示,其中连续的255这部份表示网络ID;连续0部份表示主机ID。比如,子网掩码255.255.0.0和255.255.255.0。

根据子网掩码的格式可以发现,子网掩码有0.0.0.0、255.0.0.0、255.255.0.0、255.255.255.0和

255.255.255.255共五种。采用这种格式的子网掩码每个网络中主机的数目相差至少为256倍,不利于灵活根据企业需要分配IP地址。比如,一个企业有2000台计算机,用户要么为其分配子网掩为255.255.0.0,那么该网络可包含65534台计算机,将造成63534个IP地址的浪费;要么用户为其分配8个255.255.255.0网络,那么必须用路由器连接这个8个网络,造成网络管理和维护的负担。

网络ID是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获得,即将IP地址中表示主机ID的部份全部变为0,表示网络ID的部份保持不变,则网络ID的格式与IP地址相同都是32位的二进制数;主机ID就是表示主机ID的部份。

例题1:IP地址:192.168.23.35子网掩码:255.255.0.0

网络ID:192.168.0.0 主机ID:23.35

例题2:IP地址:192.168.23.35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络ID:192.168.23.0 主机ID:35

四、子网和CIDR

将常规的子网掩码转换为二进制,将发现子网掩格式为连续的二进制1跟连续0,其中子网掩码中为1的部份表示网络ID,子网掩中为0的表示主机ID。比如255.255.0.0转换为二进制为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为什么不用连续的1部份表示网络ID,连续的0部份表示主机ID呢?答案是肯定的,采用这种方案的IP寻址技术称之为无类域间路由(CIDR)。CIDR技术用子网掩码中连续的1部份表示网络ID,连续的0部份表示主机ID。比如,网络中包含2000台计算机,只需要用11位表示主机ID,用21位表网络ID,则子网掩码表示为

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则为255.255.224.0。此时,该网络将包含2046台计算机,既不会造成IP地址的浪费,也不会利用路由器连接网络,增加额外的管理维护量。

CIDR表示方法:IP地址/网络ID的位数,比如192.168.23.35/21,其中用21位表示网络ID。

例题1:192.168.23.35/21

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则为255.255.248.0

网络ID:192.168.00010111.0(其中第三个字节红色部分表示网络ID,其他表示主机ID,网络ID是表示网络ID 部份保持不变主机ID全部变为0)则网络ID为192.168.16.0

起始IP地址:192.168.16.1(主机ID不能全为0,全为0表示网络ID最后一位为1)

结束IP地址:192.168.00010111.11111110(主机ID不能全为1,全为1表示本地广播)则结束IP地址为:192.168.23.254。

例题2:将163.135.0.0划分为16个子网,计算前两个子网的网络ID、子网掩码、起止IP地址。

第1步:用CIDR表示163.135.0.0/20,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40(11110000).0。

第2步:第一网络ID(子网掩码与IP地址与运算):163.135.0.0

第一个IP地址:163.135.0.1结束IP地址:163.135.15.254;

第3步:第二网络ID:163.135.16.0

第一个IP地址:163.135.16.1结束IP地址:163.135.31.254。

五、子网掩码和网络ID的快速计算方法

CIDR的子网掩码都是连续的1跟连接的0表示,则子网掩码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0000 00000

1000 0000128

1100 0000128+64=192

1110 0000128+64+32=224

1111 0000255-15=240

1111 1000255-7=248

1111 1100255-3=252

1111 1110255-1=254

1111 1111255

大家都知道11111111的十进制数为255,那么我们怎么来快速计算子网掩码呢?二进制的1=1,11=3,111=7,1111=15;那么1111 1110=255-1,1111 1100=255-3,1111 1000=255-8,1111 0000=255-15这样是不是就很快呢?只要我们一旦确定子网掩码中有多少位表示网络ID,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写出子网掩码了。那么,对于1000 0000,1100 0000和1110 0000 我们又该怎么计算呢?27=8则1000 0000=128,1100 0000=128+64,1110 0000=128+64+32,所以我们不需要去记住每一个为多少,只需要做做简单的加减法就搞定子网掩码的计算。

网络ID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网络ID部份不变,主机ID部分全部变为0,那么在计算网络ID时,首先看子网掩码中有多少位用来表示网络,相应在将IP地址转换为二进制时就只转换前面几位,比如192.168.176.15/19,网络ID一共19位,则网络ID前两个字节为192.168.X.0发生变化的为第三个字节。那么怎样快速计算出这个变化的X的值呢?我们知道第三字节只有三位表示网络ID,转换时176>128,第1位为1,176-128=48<64,第2位为0,48>32第3位为1,剩下的计算就没有意义了,全都要转换为0,则网络ID为10100000,则网络ID为192.168.160.0,这样计算反而出错的可能性很小。六、本地和远程网络概念

网络ID相同的计算机称之为本地网络,本地网络中的计算机相互通信不需要路由器连接;网络ID不相同的计算机称之为远程网络,远程网络中的计算机要相互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连接。

例题:192.168.10.14/28,192.168.10.15/28,192.168.10.16/28,192.168.10.31/28哪些是合法IP,哪些是非法IP地址?

主机ID全为0和主机ID全为1的为非法IP地址:192.168.10.15/28、192.158.10.16/28、192.168.10.31/28都是非法IP地址。

例题:192.168.10.14/28,192.168.10.15/28,192.168.10.16/28哪个不是同一网段?

网络ID相同的就属于同一网段,则192.168.10.16/28不属于同一网段。

七、子网数和主机数的计算方法

例题:172.168.34.56/20,一共划分为了多少个子网,各子网可以包含多少台主机。

172.168.34.56是一个B类地址,B类地址用16位表示网络ID,题目中20位表示网络ID,则子网位数为4位,那么子网就有24次个(即从0000、0001到1111的16种变化)。

由于IP地址是32位,用20位表示网络ID,则主机ID的位数为12位,则每个子网可以包含212-2个IP地址,即可以包含4096个IP地址。

注意:为什么计算IP地址时要减2,而计算子网数目时不减2呢?IP地址减2的原因是主机ID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1;

子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八、公共IP和私有IP地址

IP地址由IANA(Internet地址分配机构)管理和分配,任何一个IP地址要能够在Internet上使用就必须由IANA 分配,IANA分配的能够在Internet上正常使用的IP地址称之为公共IP地址;IANA保留了一部份IP地址没有分配给任何机构和个人,这部份IP地址不能在Internet上使用,此类IP地址就称之为私有IP地址。为什么私有IP地址不能在Internet上使用呢?因为Internet上没有私有IP地址的路由。私有IP地址范围包括:

A类:10.0.0.0/8

B类:172.16.0.0/12 即172.16.0.1-172.31.255.254共16个B类网络

C类:192.168.0.0/16即192.168.0.1-192.168.255.254共256个C类网络

九、路由概念、Ping、Ipconfig、Route和Tracert命令

通过路由器将数据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称之为路由。路由选择负责在网络中选择一段最优先的路径将数据传输到目的网络,路由选择的基础和依据是路由表,路由表由目的网络ID、子网掩码、网关、接口和计费组成,通过route print可查看

超时:网关设置错有路由表记录

Ping通过:正常

网络工程师专题讲义

专题一: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概念

?主要研究软件、硬件功能分配,

确定软件、硬件界面,即从机器

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设计者的

角度所看到的物理系统的抽象。?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Flynn 分类

?SISD

?SIMD

?MISD

?MIMD

CPU 结构及分类

?CPU的结构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

?输入输出总线

?分类

?16位

?32位

?64位

指令系统及其分类

?指令系统的基础概念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

合。程序员用各种语言编写的程

序都有翻译成以指令形式表示的

机器语言后才能运行,所以指令

系统反映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是硬件设计人员和程序员都能看

到的机器的主要属性。

?分类

?复杂指令系统(CISC):随着硬

件成本的不断下降,软件成本的

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热衷于在指

令系统中增加更多的指令和复杂

的指令,来提高操作系统的效率,

并尽量缩短指令系统与高级语言

的语义差别,以便高级语言的编

译和降低软件成本,同时为了保

证程序兼容,新的计算机的指令

系统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所以

就使得指令系统越来越来复杂

?精简指令系统(RISC):通过简

化指令使计算机的结构更加简单

合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RISC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存储系统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的程

序和数据,存储器系统指的是存

储器硬件设备以及管理该存储器

的软、硬件设备。对存储器的基

本要求是增大容量、提高速度、

降低价格。单一的存储器硬件(主

存储器)难以满足要求。所以就

提出了多层次的存储体系结构

(即:寄存器---Cache--主存—

外存)

?在计算机中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

程序以及被程序所使用的数据

(包括运算结果)原存储器称为

主存储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

主存储器的种类

?按读写功能来分:是否需要定期

刷新:

?静态:不停电情况下能长时间保

留不变,速度快,但容量小,成

本高

?动态: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要定期

刷新,容量大,成本低,常用在

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有:

SDRAM、 DDR等

?可读写(RAM)

?可擦写只读:

?EPROM(可擦写,用紫外线擦写)

?EEROM(可用电擦写)

?FLASH(电读写,但只能以块为

单位,速度快,成本低,现在最

常用)

?可编程:EROM(通过编程一次性

写入)

?只读:ROM(制造时一次性写入)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位扩展:位扩展是对存储器的位

数进行扩充

?字扩展:是对存储器的容量进行

扩展

?位、字扩展:对位数和容量都进

行扩展

多体交叉存储

?为了协调存储器与CPU速度的,

其工作原理是:将存储器分成几

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第一次就能

进行多个字的数据读写!

?影响多体交叉效率的因素:

?多体存储的模值M

?数据的分布情况

?较移指令

Cache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在多级存储体系中,Cache处于

CPU与存储器之间,其目的是使

程序员能使作一个速度与CACHE

相当而容量与主存相当的存储

器。

?工作原理为:计算机执行作业时,

访问存储器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部

性原理

?工作方式:当存储器接收到读命

令后,先在CACHE中查找此信息,

若在(又叫命中),则从CACHE

中取出,不中才从主存中取出

?CACHE速度的计算

实际速度=cache的速度*命中率+(1-命中率)*主存的速度

虚拟存储器

?基本概念

?虚拟存储器通过增设地址映象表

机构来实现程序在主存中的定

位,将程序分割成若干段或页,

用相应的映象表指明该程序的某

段或某页是否已装入主存。若已

装入,同时指明其要主存中的起

始地址;若未装入,就去辅存中

调段或调页,装入主存后在映象

表中建立好程序空间和实存空间

的地址映象关系。

?页面失效替换算法

?近期最少使用算法

?随机算法

?先进先出

总线、接口及输入输出系统

?定义

?总线: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源部

件传送信息到一个或多个部件的

一组传输线,如果一根传输线仅

用于连接一个源部件(输出)和一

个或多个目的部件(输入)则不称

为总线;

?接口: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如磁盘

驱动器,键盘和显示器等,都是独

立的设备,这些独立设备与主机

相连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物理互

连特性,电气特性等进行连接,这

些特性的技术规范称为外设接

口;

?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包

括输入输出没备、设备控制器及

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软硬件,输

入输出系统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

段:?程序控制I/O

?直接存储器访问

?I/O处理机

通道的分类及计算

?通道处理机是IBM公司首先提出

来的一种I/O处理机方式。根据

通道数据传送方式的不同,可分

为字节多路、选择和数组多路三

类通道。

?字节多路通道:适用于连接大量

低速设备,传送一个字的时间短,

但等待的时间长,可以多台设备

同时进行工作

?数组通道:连接多台高速设备,

开始寻址辅助时间长,但传送速

成率高,采用成组交叉方式工作,

传送定长块,可以多台设备进行

工作

?选对通道:优先级高的磁盘等高

速设备,独占通道,传送不定长

块!

?最大流量的计算:

?字节多路通道的最大流量为各个

设备的流量之和

?数组和选择通道的最大流量为

其中所挂载设备的最大流量

外存系统

?基础概念

?计算机的内存是动态RAM,当停

机后其数据将丢失,而且RAM的

大小有限,所以计算机系统需要

一种能长久保存数据,且容量大

的存储设备,一般我们常说外存

设备主要是指:磁盘、磁带和光

?工作原理:对于磁盘之类的磁表

面计录方式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

滞回归线特征将数据记录在磁性

物体的表面。而对于光盘之类的

设备是将数据以光学特征的形式

存储在盘片的表面。

?技术指标:

?存储密度:是指单位长度或面积

磁层表面所存储的二进制数据量

?存储容量:是指设备能存储的信

息的总量

?均访问时间:是指磁盘从发出读

写命令到读出或写入信息所花的

时间

重叠和流水

?重叠(流水)是指通过控制机构

同进解释两条(多条以至整个段)

程序的方式,从而加快整个机器

语言程序的解释

?流水线的吞吐率:流水线的最大

吞吐率为流水线中最慢子过程经

过的时间。

?提高吞吐率的手段:

?多细分瓶颈子过程

?重复设置套瓶颈段并联

阵列处理机

?定义:阵列处理机也称并行处理

机,它将大量重复设置的处理单

元,按一定方式互连成陈列,在

单一控制部件控制下对各自所分

配的不同数据并行执行同一指令

规定的操作,是操作级并行的

SIMD计算机,处理单元是不带指

令控制部件的算术逻辑部件。

?特点是:

?利用资源重复,而不是时间的重

叠。

?利用并行中的同时性,而不是并

发性!

多处理机

?定义:是具有两台以上的处理机,

在操作系统控制下通过共享的主

存或输入/出子系统或高速通讯

网络进行通讯。多处理机是属于

多控制流多数据流系统。

?目的是:

?1、用多台处理机进行多任务处理

协同求解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来

提高速度

?2、依靠冗余的处理机及重组来

?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

用性

专题二:操作系统概述

?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主要是对处理机进行管

理,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采

用了多道程序技术,为了描述多

道程序的并发执行,就要引入进

程的概念,通过进程管理协调多

道程序之间的关系,解决对处理

机分配调度策略、分配实施和回

收等问题,以使CPU资源得到最

充分的利用。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主要管理内存资源,由

于内存整体价格贵、而且受CPU

寻址能力的限制,内存的容量也

有限,因此,当多个程序共享有

限的内存资源时,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为它们分配内存空间。

同时,使用户存放在内存中的程

序和数据彼此隔离、互不侵扰!?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的任务是有效进支持文

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

解决文件的共享,保密和保护问

题,以使用户方便,安全地访问

文件。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除了

CPU和内存以外的所有输入输出

设备的管理,为了提高设备的使

用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可采用中断技术,通道技术,虚

拟设备和缓冲技术,尽可能发挥

设备和主机的并行工作能力。此

外还应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

?作业管理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

间的接口,因此作业管理的任务

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系统的良

好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

己的工作流程,并使整个系统能

高效地运行

操作系统的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一般不直接操纵计算机,而

是将作业提交给系统操作员。操

作员将作业成批地装入计算机,

操作系统将作业按规定的格式磁

盘的某个区域,然后按照某种调

度策略选择一个或几个搭配得当

的作业调入内存加以处理;内存

中多个作业交替执行,处理步骤

事先由用户设定,作业的结果由

操作系统按作业统一加以输出,

由操作员将作业运行结果交给用

户。

?特点:多道成批

?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

地使用计算机,一台分时计算机

系统连有若干台终端,多个用户

可以在各自的终端上向系统发出

服务请求,等待计算机的处理结

果并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操作系

统接收每个用户的命令,采用时

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用户的服务

请求。

?特点: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

及时性

?实时系统

?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随机发生

的外部事件,并在严格的时间范

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常用

在特定的应用中作为一种控制设

备来使用。

?特点:实时性、专用性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通过通讯设施将

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

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信

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

操作处理的系统。

?特点:计算机自治

?分布式操作系统

?与网络操作系统类似,但分布系

统要求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实

现系统操作的统一性,分布式操

作系统管理系统中所有资源,它

负责全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调度,

任务划分,信息传输控制协调工

作,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

面。

?特点:

?统一界面

?资源对用户透明

进程管理

?进程的定义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

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

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

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的分类

?从操作系统角度来看,可将进程

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两类;

?系统进程执行操作系统程序,完

成操作系统的某些功能;

?用户进程运行用户程序,直接为

用户服务。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

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

它所对应的程序。如果没有程序,

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

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程序、

?C RC-32:

=X32+X26+X23+X22+X

16+X12+X11+X10+X8+

X7+X5+X4+X2+X+1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通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通路

?物理拓朴结构

点—点连接、总线型、星型、环型同轴电缆线

?物理描述

?外部圆柱形空心导体围裹着一个

内部的导体

?传输特性

?可以进行数字和模拟信号的传送?连通性

?用于点点连接和多点联接

?范围

?距离短,如果用于以太网则最大

为185M(细),500M(粗)?抗干拢性

?较好

双绞线

?物理描述

?是由按螺旋结构排列的两根绝缘

线组成

?传输特性

?可以进行数字和模拟信号的传送

?连通性

?多用于点点连接

?范围

?距离短,如果用于以太网则最大

为100M

?抗干拢性

?较差

光纤线

?物理描述

?是一种细小柔软的并能传导光线

的介质

?传输特性

?可以进行数字信号的传送

?连通性

?用于点点连接

?范围

?距离长

?抗干拢性

?很好。且不受电磁干挠

无线介质

?物理描述

?利用电磁波、红外线或激光等进

数据传输

?传输特性

?可以进行数字或模拟信号的传送

?连通性

?用于点点连接或多点联接

?范围

?因采用的技术不同而不同

?抗干拢性

?因不用的介质而不同

专题四:交换技术

?线路交换

?分组交换

?帧中继

?ATM

线路交换

?就是用户(终端)在呼叫状态时,在电话系统中的交换设备寻找一

条通路往呼叫用户的物理路由,

这种连接技术称为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的过程

?建立连接

?数据传送

?断开连接

?线路交换网络的结构

?用户分机

?本地回路

?交换机

?主干线路

?线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路径采用物理连接,数据终

端用户好像使用一条专线一样

?一旦建立线路,网络对用户是

“透明”的。

?用固定的数据传输率传输数据,

因此不能动态利用网络带宽。

?传输延迟小,常用于实时通信,

线路建立时间较长。

?在通信之前,必须建立一条从源

端到目标端的路径。

?一旦建立线路,将独占信道;信

道利用率低,浪费大。

?连续传送数据,不存储报文,无

数据转换。

?呼叫建立后没有开销位。

?负载重时可能阻塞呼叫的建立;

但已建立的连接不发生延迟。

?无差错和流量控制。

分组交换

?线路交换的不足

?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

?分组交换的优点

?线路利用率高

?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

?负载均衡

?优先级的应用

?差错控制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的比较

?分组交换的报文小,大的数据要

进行分组

?速度快

?分组交换的两种实现方式

?数据报

?虚电路

?两种技术的比较

?虚电路的效率高,适用于一段连

续的时间内交换数据

?数据报无呼叫建立,代价小

?数据报原始,灵活

?数据报传递可靠

?内部与外部操作

?内部:即是我们通常谈论的分组

交换网

?外部:外部即是指终端到分组交

换网的第一个交换机(边界)

?内部与外部操作的组合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分组交换的阻塞控制

?从一个阻塞节点向一些或所有信

源节点发送控制报文分组

?依靠路由信息

?利用点对点的探针报文分组

?在通过报文分组上允许报文分组

交换节点把阻塞信息加入

X.25

?X.25是一项广泛使用的报文分组交换协议标准,该标准有三个

功能性层次,即物理层、链路层、

报文分组层(网络层)

?服务

?虚拟线路服务:数据以报文分组

的形式在扩展的虚拟线路上传

送。X.25提供两种虚拟的线路服

务,虚调用和永久性虚拟线路

?多路复用:一个DTE在一条物理

的DTE-DCE链路上允许4095条

共生的虚拟线路

?流量和差错控制

?流量和差错控制和 HDLC使用在

实质上格式和过程完全相同,采

用等停ARQ协议来进行差错控制

和滑动窗口技术来进行流量控制帧中继交换

?帧中继是在第二层建立虚电路,用帧方式来载数据业务的一种数

字传输系统?帧中继产生的条件:高质量的数

字线路和高数据传输率的需求

?特点:

?帧中继的帧比HDLC操作简单,只

做检错,不再重传,没有滑动窗口

式的流量控制,只有拥塞控制。

?通信过程流线化。它减少了用户

与网络接口的协议功能以及网络

内部的处理需求,从而降低了延

迟,提高了吞吐率。

?帧中继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虚

电路分组交换。

帧中继的网络用途

?块交互数据:短时延和大流量

?文件传输:较大的流量

?低速率的复用: 利用帧中继的复

用能力,可为较多的低速率应用

提供经济的服务

?字符交互通信:帧短,时延小和低

流量

?互联局域网:突发性,高速率和大

流量

ATM

?ATM本质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

式,它将话音,数据等所有的数字

信息分解成长度一定的数据块,

并在各数据块前装配地址,优先

组等控制信息构信元。

?ATM产生的背景:

?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多种业务的接入(语音,数据和多

媒体)

?时延和服务质量

ATM的主要特点

?ATM的主要特点

?信元长度固定。53字节,5字节

为信息头

?信元格式与所传输的业务类型无

关。

?工作方式为面向连接的,连接在

请求时建立和删除。

?数据传输率高,延迟小,因此不

采用反馈重发机制。

?信元是ATM独有的特征。

?使用了线路交换方法,也继承了

高速分组交换对任意速率的适应

性。

?对协议的处理与转换采用硬件线

路来进行,提高了处理速度。

?采用的复用方式为ATDM(异步时

分多路复用)。

ATM交换和控制

?ATM网络结构:

?虚拟通道(VC):用于描述ATM

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

都与一个惟一的标识值(VC)相

联系,同一VC的信元群,拥有相

同的虚拟通道标识(VCI)。

?虚拟通路(VP):用于描述属于

虚拟通路的ATM信元的单向传输

的一个概念,一个VP可以用复用

的方式容纳65535个VC!属于

同一VP的不同的虚拟通道的信

元群,拥有相同的虚拟通路标识

(VPI), VC和VP都属于ATM

层。

?传输通路:它是网络部件的延伸

和扩展,它汇集和分解传输系统

的有效负载,属于物理层,在一

条传输通路上可以容纳多虚拟通

路。

?ATM的交换:

?传输通路交换:这是属于物理层

的交换,就象线路交换,信元的

VPI 和VCI都不变。

?虚拟通路交换:对整个通路交换,

即只改变信元的VPI值,但VCI

值不变。

?虚拟通道/虚拟通路交换:有两种

情况,即同一虚拟路内的VC交

换,这只是改变信元头的VCI值。

专题五: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

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如

TCP/IP 或OSI等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

信息进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

合。如IP或IPX等。

?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语法(syntax) :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2、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定时(timing) :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参考模型提出了用分层

的方法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与

互操作功能。按照这种技术(指

分层)构造的系统可以从逻辑上

看成是一些连续层次的组合,就

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

的局部问题,并规定每一层所必

须完成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

服务,上下层之间靠预先定义的

接口联系,每一层的功能都是在

其下层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的。这

样,网络体系分层的方法就把复

杂问题分解成多个独立且较容易

解决的子问题。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共分为七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网络层

?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

?功能

?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

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器的、功

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有关在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

位流和故障检测指示。

?介质:是传输信号能够通过的各

种各样的物理环境。为了使计算

机能够彼此之间进行通信,必须

在物理上对它们进行连接。

?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

?直通、交叉电缆及586A、586B

标准

?同轴电缆

?光纤

?设备

?收发器

?中继器

?多端口中继器

?冲突与冲突域的概念

?数据分组产生和发生冲突的这样

一个区域被称为冲击域。

?数据链路层

?功能:

?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

接收的功能和过程

?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特点:

?通过逻辑链路控制LLC与高层进

行通信

?使用一个平的寻址方案

?使用帧技术来组织数据的各比特

?使用介质访问控制来选择哪一台

计算机传送数据

?MAC地址的概念:

?是标识一台主机的硬件地址

?组成:生产商+序列号共48位

?MAC广播

?设备

?网桥

?交换机

?网络层

?功能:

?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

选择、拥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

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

送对高层透明

?根据传输层的要求来选择服务质

?向传输层报告未恢复的差错

?网络层地址

?网络层地址是一个分级的地址,

由网络号+主机号组成

?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不知目的主

机的MAC

?RARP:不知自己的IP

?路由选择:用来确定被路由协议

为了到达目标所遵循的路径

?补路由选择:能够在互联网络之

间进行路由选择

?传输层

?功能:

?提供建立、维护和折除传送连接

的功能

?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

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

和流量控制

?面向的连接

?面向数据报

?会话层

?此层建立、维护管理和终止应用

程序会话连接。

?表示层

?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

题。表示层与程序使用的数据结

构有关。如信息的编码、加密、

解密、压缩、数据翻译和格式转

换等。

?应用层

?此层为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服务。?分层的工作方式

?低层为高层服务

?对等层之间的通讯方式

?TCP/IP协议

?TCP/IP的分层模型

?TCP/IP是由一系列协议组成的,

TCP/IP的分层模型是由基于硬

件层次上的四个概念性层次构成?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是TCP/IP的最低

层,负责网络层与硬件设备的联

系,接收IP数据报并发送到选定

的网络。该层传送对象为特定网

络帧。

?IP层

?IP层对应OSI的网络层,它解决的是主机到主机间的通信问题,

它包含三个功能:

?处理分组发送请求,组装IP数据报,选择路径,将数据报发往适

当的网络接口。

?处理数据报。

?处理路径选择、流量控制、阻塞等工作。

?该层传输对象为IP数据报。

?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它解

决的是进程与进程的通信问题。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端到端”通

信。它的功能是对信息流进行调

节,提供可靠地传输,确保数据

无误地到达目的地。传输对象为

传输协议分组。?应用层

?应用层提供一组常用的程序给用

户,以便访问TCP/IP网络提供

的服务。应用程序负责发送和接

收数据,它们可以是独立的报文

序列,也可以是连接的字节流

?IP 协议

?IP协议是TCP/IP协议簇的核心

协议之一,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

互连网传输数据报,各个数据报

是相互独立的,它基于数据链路

层的服务,而向TCP层提供服务。

?一个TCT/IP互联网络提供了三

组服务:连接分组传送服务、可

靠的传送服务和应用服务。

?I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使用无

连接传送机制的协议。

?IP协议提供了三个重要定义。

?定义了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规

定了传送数据的格式。

?IP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

?不可靠传送原则:分组处理、差

错信息发生、分组丢弃等的规则。

?IP数据报格式:了解数据报头的

格式信息。

?IP数据报选项:用于网络测试或

调试,包括记录路由选项、路由

表、时间戳选项等。

?IP地址

?表示的方法

?分类

?现行IP地址不足且浪费严重

?解决方法:

?子网掩码

?可变长子网掩码

?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

?TCP协议

?TCP定义了两台计算机间进行可

靠传输而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

的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保数

据的正确到达而采取的措施。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以端点:

主机和端口)的协议,即在TCP

进行网络通信前,通信双方必须

先建立连接,然后再进行通信。

它采用了确认、超时重发、流量

控制等各种技术来保证可靠性的

实现。它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

立连接,三次握手协议是连接两

端正确同步的充要条件,同样,

它使用修改的三次握手协议来关

闭连接,以结束会话。

?在协议层次中位于IP层之上。它

允许一台计算机上的多个应用程

序同时进行通信,也能对接收的

数据进行分解,分别送到多个应

用程序。

?TCP使用专门的滑动窗口机制来

解决传效率和流量控制问题。但

不能解决整个网络的拥挤问题。

?TCP报文格式:报头和数据。

?TCP提供可靠传输,可靠传输服

务有5个特征:面向数据流、虚

电路连接、有缓冲的传输、无结

构的数据流和全双工连接。

?UDP协议

?UDP能够在给定的主机上识别多

个目的地址,同时允许多个应用

程序在同一个台主机上工作并能

独立地进行数据报的发送与接

收。

?UDP协议也是一种不可靠的、使

用无连接传送机制的协议,其可

靠性问题由使用UDP的应用程序

来解决。

?UDP报文的格式:报文头和数据

两部分。其中报文头包括:源端

口、目的端口、报文长度和校验

和。

?UDP的分层与封装:

UPD处于TCP/IP四层中的第三

层,即IP层之上。在传输时,先

封装到IP数据报中IP层用),后封装到帧中(网络接口层用)。

注意区别:IP报头源和目的主机

的IP地址;而UDP层的报头指明

了源和目的主机上的端口。

?UDP也提供复用和分解功能,它

通过端口机制实现。

专题六: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是将小区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

通信网络

?三种技术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技术

?主要内容

?局域网的概念

?以太网

?令牌环网

?分布队列

?光纤环网

?ATM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局域网主要特点:

1) 地理范围仅限于0.1~

25km(以前定义10km);

2) 整个网络为某个单位或部门所拥有,仅供该单位内部使用;

3) 网上所连接的主要是微型机,故往往又称之为微机网络;

4)传输误码率低;

5)高数据速率,其传输速率通常为:10M~10Gbps。

?局域网的协议结构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

?网络层

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总线型局域网,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CSMA控制方案

?坚持退避算法

?非坚持

?1-坚持

?P-坚持

?CSMA/CD

?工作过程:

?冲突检测时间

?基带总线:最大传输延迟的两倍

?宽带总线:最大传输延迟的四倍

?退避算法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算法过程

?拓朴结构

?物理

?逻辑

?802.3标准

?物理层规范

?常用标准及介质选用

?10BASE5、10BASE2、10BASE-T

?5-4-3-2-1规则

?帧结构

?组成

?大小:最小64 最大1564

?交换式以太网

?工作原理

?使用的设备

?交换机的应用:

?主干网络

?用来替换集线器,实现无逢的升

级。

?高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802.3U标准及物现规范

?100BASE-TX 、100BASE-FX、

1000BASE-T4、100BASE-T2

?1000M以太网

?802.3Z标准及物现规范

?1000BASE-CX、1000BASE-LX、

1000BASE-SX、1000BASE-TX

令牌网

?物理拓朴

?工作原理

?适用场合

?标记环有关位的计算

?环的长度用位计算:总位数=介质

延迟+站点延迟

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及802。6标

?背景

?远距离传输、高速率、低延时的

要求

?组成

?双总线结构

?应用场合

?城域网的应用

?高数据据速率

光纤环网和FDDI

?FDDI的特点

?FDDI与802.5的区别

?多帧发送

?编码方式

?分布式时钟

?发送完后产生新标记

?可靠性规范

ATM局域网

?ATM特点

?能提供高的数据速率

?延时小,支持宽带视频业务

?可伸缩的吞吐率

?提供点对点的连接,保证了需要

的带宽

?ATM局域网应用的类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