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学概论基础知识总结

林学概论基础知识总结

林学概论基础知识总结
林学概论基础知识总结

1.

森林:

是以乔木为主,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

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2

林业: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是一项古老的

经营事业,其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异。

3

林学:

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

以及对森林进

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包含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

4

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是森林

5

森林资源的主体:

林木,林地资源

6

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

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

7

影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等

8

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

-

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

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

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9

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

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10

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

地带性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1

世界森林资源划分为

5

个类型:

热带雨林、暖温带湿润林、

温带混交林、寒带针叶林和干旱林。

12

东部季风区森林分布类型:

1.

寒温带针叶林

2.

中温带针阔混交林

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

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13

生物多样性:

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综合体.

1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

保护濒危动物,生物多样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濒危物

种就地与迁地保护技术,野生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遗传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全球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性的影响

15

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酸雨

生物

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

森林面积锐减

物种灭绝

16

温室效应

:

主要指人类在利用燃料、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和处置生活

垃圾等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

甲烷等气体排入大气环境,

形成温室,太阳辐射热可以进入温室,而地球热量不能从温室中散失,使地球逐步变暖的现象。导致温室效应的这一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17

联合国减排二氧化碳的举措:

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18

碳源:

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

土壤、岩石与生物体。另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19

碳汇:

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

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20

碳汇交易:

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

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而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候,可以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以增加碳汇,抵消碳排放,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

21

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

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标准,依据最能反映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中的主要形状进行分类。

22

自然分类法:

是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

类标准。

23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学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

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同种植物占有一定自然

分布区,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具有相同的遗传形状,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与边缘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亚种

是指在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

植物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的差异。

变种

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

导致植物产生可稳定遗传的形态差异。

变型

是指具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但分布没有规律的同种

植物的不同个体。

24

植物检索表的种类?

平行检索表、定距(等距)检索表

25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根据植物体形态构造表现的原始与进化、生殖过程中受精

卵是否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把植物界划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群,或化分为无胚植物和有胚植物两大类群

26

藻类植物的特征

1

、含有叶绿素等各种光合色素,为自养植物。

2

、植物体形态无根茎叶的分化。

3

、生殖器官多数是单细胞,合子不发育成胚。

27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构成系统至少要有

3

个条件:

1

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

2

各成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

系统具有独立

的、特定的功能。

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系统中各个成员的相互作用,所以几乎

是无所不包的生态网络。

组成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成分,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

空气、水份、土壤,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8

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湿地、荒漠、冻原、

淡水(河流、湖泊、池塘)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农田和人工林生态系统。

29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0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运动性

(

自我调节性

)

、相关性、演化性

31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

境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单元

32

森林的分布地区?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33

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硬叶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寒温带针

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

34

总初级生产量:

在单位时间

(

一年或一天

)

,

生产者所固定的

全部太阳能量或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全部有机物的量

,

叫做总初

级生产量

35

生物量

是泛指单位面积所有生物体

(植物和动物)

的干重。

单位是干重

g/m2

J/m2

36

食物链及其类型:

食物链:生物界食物关系中,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

现象。生物之间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类型: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37

物质循环类型

按储存库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型:气体循环;沉积循环

按范围、线路和周期的不同分为内部生物小循环和外部生

物地球化学大循环。

38

生态平衡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

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39

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良种

:是指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的种子。

41

苗圃的类型?

固定苗圃:又称永久苗圃,使用年限可达十几年或几十年。

面积大,便于集约经营,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安装现代化的育苗设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临时苗圃:为完成某一地区的造林任务在造林地区内或附

近临时设置的苗圃。使用年限较短,面积较小,苗木种类较少。

42

种子消毒常用试剂?

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也可用敌克松粉剂拌种。

43

种子催芽的概念

种子催芽——人工采取各种方法处理种子,促使种子萌发

的过程。

44

催芽的方法?

层积、水浸、药剂催芽和新技术的应用。

45

苗床育苗方式?

高床、低床

46

播前土壤处理方法?

1

.高温处理土壤

1

)烧土法

2

)炒土法

60

少量土(

3

)火焰土壤消毒

机处理

2

.药剂处理

1

)五氯硝基苯混合剂(

苏化

911

(基硫化钾)

3

)敌

克松

4

)硫酸亚铁(黑矾)

47

播种方法

1

)条播:适用于一切中、小粒种子。播幅宽度

:

一般为

2

5

厘米。

2

)点播: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橡子、板栗、油桐、油茶、山杏、银杏等。

3

)撒播:用于极小粒种子如杨树、桉树、悬铃木、岂木、柳树等。

48

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阶段)

一年生播种苗从播种直到停止生长一般分为出苗期、生长

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4

个阶段。

49

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

1

生理干旱

2

)地裂伤根

)冻死(以生理干旱致死的最

多)

50

苗木防寒措施

:土埋法、盖草、设防风障和架暖棚等。

51

扦插生根的机理:

1.

植物营养器官生理上的自然再生能力

2.

高等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2

扦插成活的关键

:决定于插条能否形成根,生根的难易,它

与生根类型有关系。

53

插穗生根的类型?

1.

皮部生根类型

2.

愈合组织生根类型

3.

中间生根类型

54

嫁接方法?

枝接和芽接

2

种:

1.

芽接:

T

字形芽接、方块芽接、嵌芽接

等。

2.

枝接:切接、劈接、舌接、合接、腹接、皮下接等

55

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

苗木移植后的成活和生长取决于水分,养分和能量三大平衡。水分平衡是决定苗木成活的关键,而养分和能量平衡决定了成活后苗木的生长发育。

56

苗木假植的作用:

种子品质包括?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

质量指标:

物理指标和发芽力指标

58

种批概念?

指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

59

净度

--

是被测定样品的纯净种子重量,占被测样品各成分的

总重量的百分数

60

发芽率

--

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数

61

种子休眠的类型?

1.

强迫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因外界条件不能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使种子一时不能萌发。

条件: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立即发芽

2.

生理休眠: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仍不能萌发。

62

种子休眠的原因?

1.

种皮影响(致密、坚硬)

2.

生理后熟

3.

抑制物质的存在

63

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

一、干藏法

1.

普通干藏法(短期贮藏

2.

密封干藏法。条件:

0-5

3.

库存法

库内有调温、调湿通风设备。

二、湿藏法

条件:

0-5

经常保持湿润

1.

室外坑藏

与湿沙

混合

2.

室内堆藏

63.1

种子的成熟过程包括

: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生理后熟。

64

生理成熟概念?

种子成熟过程中,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胚具有发

芽能力时,即达到生理成熟。

65

采种方法?

根据成熟后种实的脱落特点,种实大小、树体高度,采用

不同的采种方法。

1.

地面收集

2.

树上采种

3.

机械采种

66

种子调制的概念?

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

等技术措施的总称。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而适宜贮藏运输和播种的优质种子。

67

种子安全含水量?

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含水量

称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也叫临界含水量或称标准含水量。

68

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

目测法、染色法、发芽实验法。

种子干燥方法?

人工、自然(晒干、阴干)

、机械干燥

70

自然干燥方法包括?

晒干、阴干

71

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

1.

幼苗阶段

2.

幼树阶段

3.

幼龄林阶段

4.

中龄林阶段

5.

成熟

林阶段

6.

过熟林

(

衰老

)

阶段

72

森林生产力概念?

是指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

73

立地条件、立地质量?

立地条件

:是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立地质量:

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

产潜

74

基准年龄?

基准年龄:是指林分生长趋于稳定时的年龄

75

根据生态学特性相对一致而划分出的立地组合。

76

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

1.

环境因子

2.

植被因子

3.

人为活动

77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

立地分类指的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基本相同、立地生产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的组合。

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域、立地区(区划单位)

立地亚区、

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分类单位)

;立地类型(基本分类

单位)

78

林种?

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79

森林按功能分几类?

生态公益林、商品林。

1.

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

国家公益林

地方公益林

2

、生态公益林按保护等级划分

特殊、重点、和一般

3

个等级

80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

适地适树原则

(2)

经济原则

(3)

81

适地适树的概念?

使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尽可能取得最佳效益。

82

林分结构概念?

林分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时空分布格局。

83

林分结构包括?

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密度,林木配置)

,林分垂直结构(树种组

成、

树木年龄)

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结构

(林分的树种比例、

林分起源或营造时间)

84

林分密度

--

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数量。

85

造林密度作用规律?

1

)密度与树冠的关系

随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密度与树冠

呈反比。

2

)密度与直径生长的关系

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

与直径呈反比关系。

3

)密度与树高生长

1

)在中等密度范围内,密度对树高生长作用不大。

2

)郁

闭初期,以密促高作用,到中、后期随着密度提高,树高

减少。

4

)密度与根系的关系

随着密度增大,根系数量减少,密度

与根系呈反比。

5

)密度与材积(蓄积量)生长的关系

1

)对单株材积,密度增大,平均单株材积减小。

2

)林分密度较小时,随密度增加蓄积量增大;当密度增大到

一定程度时,蓄积量不再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维持在一定水平。这个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立地和营林技术等因素。

6

)密度与材质的关系

密植林分,树干较易通直(主要对阔叶树种而言)

,形饱

满(尖削度小)

,分枝细小,有利于自然整枝及减少木材中节疤

数量及其大小。稀植林分则相反。

当然,林分过密,干材过于纤细,树冠过于狭窄,也不符合

用材和健康要求。

86

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1

经验法

2

试验法

3

调查法

4

查图表

87

种植点配置方式?

(1)

行状配置

(①长方形配置

②正方形配置

③三角形配置

(2)

群状配置

树种组成

--

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89

混交林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90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通过相互作用对另一方生长发育及生存所产生的利害关系的具体表现。

91

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

92

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

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

混交方法:指混交林中各树种栽植位置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置方式。

1.

株间混交

2.

行间混交

3.

带状混交

4.

块状混交

5.

生组混交

93

混交比例?

混交比例——是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94

造林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形平坦、无风蚀地区

局部整地:分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方法适用于山区、风蚀严重地区

带状整地特点:①带与带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保留其原生植被

②沿等高线整地

95

造林方法包括?

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

96

影响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是?

种子内在因素: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

种子外部条件: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温度、通气条件以及生物因子

97

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苗木成活的关键: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苗木体内的含水量是影响生活力的最主要因素

1.

实行丛起丛植

2.

沾泥浆

3.

浸水处理

4.

吸水剂处理

地上部分截干、去梢、剪除侧枝、除枝叶、喷化学药剂、蒸腾抑制剂等

化学药剂:

1.0%

苹果酸、

1.0%

柠檬酸、

1.0%

脯胺酸、

1.0%

丙胺

酸、

0.3%

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根

30

分钟

作用:减少蒸腾,提高

抗旱能力

阻止水分从小气孔溢散(蒸腾抑制剂)

98

播种方法?

.

撒播。不整地、不覆土、裸露状态下成苗①适用中、小粒种子②条件人烟稀少、大面积荒山造林③特点成本低,种子浪费

2.

条播

概念: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播种于造林地的方法

①应用:地势平坦的山区、半山区、平原

采用机械化、半

机械化方法

②适用:灌木及栎类树种

特点:用种量大,造林成本大

3.

穴播

概念:按一定的行距和穴距挖穴播种的方法

适用:各种粒径

的种子

特点:灵活

省工

省种子

4.

块播

概念:小块状地密集大量播种的方法,

①适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及沙地造林②要求:最小面积

1m2

③特点:可形成植生组,具有群状配置的优点

99

分殖造林

--

采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或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作造林

材料的方法

100

分殖造林包括?

一、插干造林

(

高干插干造林、低干插干造林

)

二、埋条造林

三、分根造林

四、地下茎造林

101

林地抚育

是指在造林后,

至幼林郁闭前这一段时间里,

提高林地生产力,所采取的改善和协调土壤水,肥,气,热条件的各种技术措施。

102

森林抚育采伐目的

1.

按经营目的调整树种组成;

2.

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3.

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4.

缩短培育期,提高木材总利用量;

5

.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逆性;同时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103

常见的森林虫害类型?

(一)叶部害虫

1

、松毛虫类

2

、蚜虫类

3

、蛾类

4

、叶蜂类

(二)枝干害虫

1

、天牛类

2

、疥虫类

3

、小蠹类

(三)苗圃害虫

1

、地老虎类

2

、蝼蛄类

3

、金针虫类

4

蛴螬类

(四)种实害虫

104

常用的防治措施

:营林防治、植物检疫、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及化学防治。

105

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

(1)

气流传播(

2

)雨水传播(

3

)介体传播(

4

)人为因素传播

5

)植物传播

1.

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

层积催芽——把种子和保湿基质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种子催芽的方法。

①解除休眠②完成生理后熟③种子内含物发生变化

ABA

GA

∧④酶的活性增强,生物代谢朝着发芽方向发展

2.

简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

一、

内在因素

1

种子的成熟度

种皮还不具备正常的保护功能

2

种子本身的条件

机械损伤:相对面积大,易从空气中吸水

饱满:失去种皮保护,霉菌

3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综合基础知识点记忆大全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 11911年美国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较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史坦因,他于1865年撰著了《行政学》一书2 政府职能的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 是国家行政机关,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3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a.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 据 c.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 4----政府的基本职能 1. 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2. 内容:a. 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b. 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 c. 文化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体育的职能 c. 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 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5-- 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 7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树立环境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2合理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8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1.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 2. 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 3. 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9---- 10----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狭义:国家行政机关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 政党组织: 3. 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 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12----机构编制管理 1. 领导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 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 3. 主要任务:a. 职能管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 机构管理 c. 人员编制管理: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决不是主观任意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就社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来说,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就是要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在新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再次,与时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 4. 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唯一性: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辨证统一性: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实质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5 .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 . 什么叫实是求是?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总结必背条目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总结必背条目(精华 版1) 行政党的三大作风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市场机制主体市场经济缺点生产要素的构成党的四种监督五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政府四大职能政府四大政治职能政府社会职能行政内部监督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建设法治中国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国家赔偿义务主体国家赔偿责任主体公务员考核事业单位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基本思路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事业单位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活动原则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行政职能转变关键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领导职能运行行政管理特点1、选任制2、委任制3、考聘制4、聘任制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1、政治性2、服务性3、科学性4、法制性1、执政能力建设2、先进性建设3、纯洁性建设政企分开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核心)、竞争机制1、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1、劳动2、技术3、资本4、管理1、党内监督2、民主监督3、法律监督4、舆论监督1、经济2、政治3、文化4、社会5、生态文明1、以企业为主体2、以市场为导向3、产学研相结合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1、军事保卫2、外交3、治安4、民主政治建设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1、直辖监督2、行政监督3、审计监督经济

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依法治国2、依法执政3、依法行政1、街道办事处2、区公所1、派出所2、税务所机关国家德、能、勤、纪、廉德、能、勤、纪1、优秀2、合格3、基本合格4、不合格1、合格2、不合格1、政事分开(政治和事业单位)2、事企分开(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开)3、管办分离1、脱钩2、分类3、放权4、搞活1、全额预算2、差额预算3、自收自支1、公益性2、公立公有性3、知识密集性4、服务性民主集中制行政职能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类型社会保障原则村委会居委会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1、人本原理2、激励原理3、能级原理4、系统原理5、权变原理6、效益原理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最高)4、社会优抚5、社会互助1、公平和效率相结合2、生存和发展相结合3、权利和义务相结合4、适度原则自治组织,和政府没关系,政府不是上级,政府起到指导、支持作用公文广义公文狭义公文公文三个特点公文作用公文三个特性收文发文公文处理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秘级公文紧急程度党政机关专用公文形式会议记录作用1、法定公文2、专用公文3、事务文书1、法定公文2、专用公文1、法定作者2、法定效力3、特定形式1、领导直到2、规范言行3、宣传教育4、处理公务5、凭据依据1、时代性2、及时性3、效用性1、签收2、登记3、初审4、承办5、传阅6、催办7、答复1、复核2、登记3、印刷4、核发1、公文拟制2、公文办理3、公文管理1、起草2、审核3、签发1、收文办理2、发文办理1、绝密2、机密3、秘密1、特急2、加急3、

2018重庆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部分政治 (党史、党建、毛思、中特(邓、三、观)、马克思原理、时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重庆各次会议精神、及习近平在重庆的各次讲话)) 一、党史时间轴 1.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一次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0年春,李大钊、陈独秀等先后在北京、上海组织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3.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4.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主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共产党以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6.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1926年,北伐战争,对象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8.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是共产党有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变。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9.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陕甘苏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结束。 10.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后,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指挥。 1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国共合作抗战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8月,洛川会议,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精品]综合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

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竞争。 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经济生活国际化是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供求机制的核心是供求决定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形式。 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 作用。 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价格机制是价格在其形式和运行中反应供求关系并诱导资源流动的技能。 供求机制的核心是供求决定价格机制。 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地位的是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不断改善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凡是本国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力,这是建立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 充分就业即是济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标志。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优化是促进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最直接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物价总水平基本问稳定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师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是宏观调控 的重要手段。 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2.8亿立方米。 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8种。 按中国社科院的分析,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六。一个国家的实力,首先是指经济实力。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 成本优势理论是指建立在以生产成本低为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主张各国生产和出口具有 成本优势的产品。 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在产品创新阶段,创新企业在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拥有垄断权。■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干预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公平自 由地竞争。 我国对外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汇率制度是关于货币与货币之间交换比例的决定及其变动幅度的制度。 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货币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将覅固定汇率制度。 用于满足消费者的个人生活消费需要以及社会消费需要的市场是消费品市场。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完全一体化。 按照边际扩张理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以此进行。 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产增值。一般来说,本币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一单位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标示本币价格属于间接标价法。买卖双方事先约定,据此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的外汇交易叫做远期交易。 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总需求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

广东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方法

广东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方法 【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事业单位考试经济部分考查内容的基本框架以及其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知识框架 二、复习方法 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后面三章内容的复习方法。 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分析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关系,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介绍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具体制度安排;阐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以及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措施。重庆历年真题对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考查较多,国民收入相关概念GNP、GDP、PI、DPI,初次分配的具体形式,再分

配的途径,对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以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具体形式的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基本含义等这些知识点都有过考查。 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介绍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结合重庆历年真题,本章的高频考点为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其中,对外贸易、国家级新区、保税区为重中之重。 第三章章主要介绍了国际经济的相关内容,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从重庆的历年真题来看,此部分的考查内容集中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经济组织等部分,此外,对于汇率、对外投资、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等内容也有涉及。 总的来看,此部分的考查内容较简单,后面这三章的内容是在经济部分的考试中占得比例不大,考点也较少,多为对于讲义内容的记忆性考查,但考点较分散,建议考生对于本章的主要内容都要有大概了解,但是这些提及到的重点还是需要大家注意复习的。 热门推荐: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更多事业单位复习资料请关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11939617.html,/guangdong/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 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2、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3)有穷性(4)拥有足够的情报。 3、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4、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5、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6、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7、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8、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9、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10、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3、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2、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4、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栈和队列 1、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 表示栈底。 2、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3、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 指针指向队头。 4、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线性链表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单选: D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J 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Q 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R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 S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商品市场。T 通常来说,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经济体制。 X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劳动对象。 Y 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社会评价功能。 Z 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是商品交换。 多选: R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曾出现过的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X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总和;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下列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仍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

公务员考试必背综合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必背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热带有几个季节? 答案:2个 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答案:印度 3.“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 答案:哥本哈根 4.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 答案:椭圆星系 5.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答案:尼伯尔 6.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7.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答案:妙应寺白塔 8.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 答案:阿基米德 9.“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 答案:唐 10.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月球引力 11.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答案:天体 12.以下哪项不是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 答案:气象 13.天文学家把全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多少个星座? 答案:88个

14.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 答案: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 15.加拿大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排第几? 答案:第2 16.中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 答案:绥芬河市 1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答案:1789年7月14日 18.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出戏 答案:《沉江》 19.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 答案:归钟 20.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

答案:黄金、金刚石 21.尼日尔河位于: 答案:非洲 22.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答案:1/3 23.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答案:尼日利亚 24.非洲热带草原上最典型的动物是: 答案:斑马、长颈鹿 25.非洲的第一大河是: 答案:尼罗河 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答案:热带草原气候 27.埃及地处非洲的: 答案:东北部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点归纳

温馨提醒: 以下是某些同学对书本上的部分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大家可以看一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巩固知识点会有些帮助。 20世纪以后教育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育是创造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教育的政治功能 为政治培养人才 通过舆论影响政治 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文化功能: 选择 融合 传承 创新 素质教育 思想 政治 品德 心里 身体 科学知识 终身教育的特点 民主性 自主性 连贯性 形式多样性

新教师常见的三个错误 主修某一课程只能提供这么课程的全部容 教育只不过是知识的传递 学会教学只不过是经验累积的过程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专业知识上 问题解决的效率上 关于洞察力 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疏导性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方法: 说服法 锻炼法 陶冶法 榜样法 奖惩法 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激发: 设置具体的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设置榜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原有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 作业的难度适中,控制动机水平 利用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 奖惩方法,妥善维护部动机 我国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 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精神: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综合基础知识》必看考点《毛概》含答案及解析2019

《综合基础知识》必看考点《毛概》2019 1、单选题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_____ A: 积极防御 B: 集中优势打歼灭战 C: 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 D: 战略理论战术重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及形成。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军长期以来所执行的根本战略方针。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由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决定的。本题选A。 2、多选题关于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现可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C: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购、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

资本主义形式 D: 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ABCD[解析]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购、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3、多选题毛泽东指出:“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_____。 A: 无产阶级 B: 进步分子 C: 无产阶级的领导 D: 阶级分子的领导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

(完整word版)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汇总1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源:河南京佳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专家命题预 测试卷1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 D.劳动工具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C.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量、供求关系和货币价值等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两者兼得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 A.参与制 B.代理制 C.委托制 D.国有化 正确答案:A,

综合基础知识要点第三编经济

第八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第一节市场和市场经济 一、市场的含义和市场要素 (一)市场的含义 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2、市场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3、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市场要素 1、市场主体 指的是拥有商品或货币并独立自主地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以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和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具体可划分为: 一是商品生产者 二是商品经营着 三是商品消费者 四是有财务分配权的政府管理机关 2、市场客体指作为交换对象的各种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他们共同构成市场交换的基础。 3、市场行为购买行为、销售行为、竞争行为 4、市场秩序 二、市场经济的涵义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形式。资源配置是由市场导向决定的。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 多余的: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 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递市场信息 2. 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 第二节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运行机制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 (二)竞争规律 (三)供求规律 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有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机理。市场机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其核心是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它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企业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信号。 2. 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 3.竞争机制:竞争是构成市场的本质要素,是市场活力的灵魂。 4.风险机制:破产是风险机制运行的最关键的条件 5.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共党史考点汇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共党史考点汇总 【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方便各位考生备考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中共党史考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随着事业单位考试的发展和探索,中共党史逐渐成为了不可小觑的一部分。一些省份的考试大纲中取消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人文科技的考查,明确提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因此中共党史的分数高低对整体的考试成绩必然有所影响。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共党史中涉及的高频考点如下: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3.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

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7.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纵横l1个省的震惊中外的长征胜利结束。 8.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1937年7月7日,爆发“七七事变”。七七事变被定性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1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9月9日,冈村宁次在中国战区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些考点是在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结合练习题,夯实基础,把握要点。预祝大家梦想成真!

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

1,2005年交通部出台了《检测管理办法》就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资格和工地试验室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包括:总则、检测机构等级评定、试验检测活动、监督检查、附则 2,目的在于规范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里的试验检测活动包括:试验机构从事试验3,检测相关活动以及政府部门对检测工作的监督等活动。实验检测内容主要指在现场二次加工的材料,是对进场材料的检查。 4,检测范围:二次加工的材料,构件,工程制品。不同生产,销售的产品检测活动。 其中《等级标准》明确了各等级实验室对人员、设备、检测能力、实验用房等标准; 《评定程序》规范了等级评定程序; 《工地实验室》强调了设立前提是:母体取得了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5,试验检测遵循原则:科学、客观、严谨、公正 科学:科学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更新换代;对于监督机构表示科学分析影响,采用科学手段加强监管。 客观:以实施为准绳;严密的工作程序;严守职业道德;不造假。 严谨:检测活动要考虑周全;规范标准要现行有效;检测程序严密;报告要素齐全;检测依据明确;检测方法得当。 公正:检测活动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干扰;独立开展工作;不收行政干扰和利益影响。 6,质监机构具体实施试验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和落实;质监总站是具体实施检测活动的监管部门,省站为本行政区内试验检测活动的监管部门。 7,公路水运检查机构分为公路、水运两个专业,公路:综合类(甲乙丙)和专项(交通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水运:材料类(甲乙丙)和结构类(甲乙)公路工程 综合类 甲 质监总站评定 乙、丙 省站评定 专项 桥梁隧道工程 质监总站 交通工程 质监总站 水运工程 材料 甲 质监总站 乙、丙 省站 结构 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