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赵子忱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特征和衡量尺度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行市场经济给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实践源泉、物质基础和实现机制,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又不能完全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处理好文化形态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文化开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等重大原则问题。

先进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人类文明的积淀。一个国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经济、政治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中国共产党在其80年的光辉历程中,不仅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在发展市场经济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对于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实行市场经济给发展先进文化提出的新课题

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是指先进的思想道德,而且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吸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方向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反映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任何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都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产生的,没有机器大工业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其次,衡量一种思想、道德是否具有先进性,也要看其是否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再次,先进的科学技术既是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又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出,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已经蕴含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两个支撑点和衡量尺度。"三个代表"是三位一体的,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中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社会背景是不同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特征和衡量尺度的社会主义文化。

同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走上市场经济体制,也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历史选择,把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置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广阔背景之下。新的历史条件赋予先进文化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使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系统以国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经济来源,按照党和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行政指令进行文化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国家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实行统包统管。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文化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首先,大部分精神文化产品都已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书报刊、电视电影、音像、演艺、娱乐等多层次的文化市场体系正在形成。其次,越来越多的国有文化实体实现了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的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如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等相继出现,数十家与文化相关的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个体、私营等各种民营的文化企业迅速增加,个人承包、租赁的电影院,个体经营的书店、报摊、网吧,演员个体户,民办的剧团、画展,民间的文化馆、博物馆、收藏品市场等等纷纷涌现。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一统天下被打破,呈现出所有制多元化的格局。再次,文化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电影电视业、出版印刷业、文化娱乐业等主导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向文化领域的延伸,文化体制与市场体制的对接,使文化和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给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例如,精神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那么,市场价格能否反映出精神文化产品的真正"价值"?或者说,精神产品能否用金钱的尺度来衡量?文化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那么,党和政府对文化领域如何领导和管理?文化生产的市场导向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否相容?文化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那么,文化的产业性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能否统一?等等。

不仅如此。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国外的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大量输入,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碟片、图书、报刊、音乐、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以及境外影视明星等涌进国内,成为国内文化市场中的新宠。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员、运动员、作家、音乐家、艺术家、表演团体等走向世界,国内的旅游等文化资源向世界开放,中国图书、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的出口规模日渐扩大,中外合拍的电影、合作出版的书籍、合资的文化企业等不断增多,国内文化市场正在成为世界文化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预料,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益明显的形势下,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国内市场包括文化市场必将以更大的规模对外开放。不仅会有更多的文化产品进入国内,而且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合资或外方独资形式将有较快发展。与此相应,国外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也必然纷至沓来,呈现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并存的文化景观,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摩擦、碰撞、冲突、渗透和交融的多彩画面。这一方面为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博采众长的难得机遇,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日益紧迫的严峻挑战。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地位,以"强势文化"的姿态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渗透,在输出产品、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人类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全球趋同的和平景象,相反,文化渗透正在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如何对待开放环境中的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如何在开放的条件下坚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应对咄咄逼人的文化挑战?如何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当国内市场同世界市场逐步

接轨、文化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时候,这些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不仅是无法回避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

实行市场经济给发展先进文化提出的新课题,实质是中国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精神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现象纷繁复杂,其中也包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起消解作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的侵蚀,以及各种伪科学、反科学的腐朽思想文化的传播。在文化商业机制的驱动下,一部分文化产品生产者唯利是图,使不

少有害的文化产品充斥于文化市场,一些宣扬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甚至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精神毒品屡禁不绝。对此,有些人往往把这些消极的文化现象归咎于实行市场经济,因而无形中就把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从思想上认清并从理论上回答: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互排斥的,还是辩证统一的?

在社会的大系统中,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很难设想哪一个方面可以孤立发展,孤军独进。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先进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准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实现共同目标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由此可见,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市场经济,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们内在地统一于"三个代表"的完整思想中,统一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中,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先进文化,必定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促进的文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经济、政治的反映,并为现实的经济、政治服务。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它的先进性,不仅体现为它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而且特别体现为它的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它的生机活力正是来源于亿万人民的现实创造活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必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全方位的巨大变化。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实践源泉。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如果不反映鲜活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不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并为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果不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棵常青的生活之树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那么,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岂不是变成了一个僵化的概念和一句空洞的口号?离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文化是通过传播发生作用的,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于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载体以及相应的传播技术手段发生作用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文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主要表现为新的信息载体不断出现,文化生产和传播越来越依靠计算机、卫星通讯、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的高度统一。其次,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人们通常认为,文化是远离经济的上层建筑,只能间接地对生产力发生作用。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仅是观念的生产,同时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文化产业所进行的就是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增长,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规模越来越大,文化领域配置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文化不再仅仅是间接地作用于生产力的思想观念,而是以产业的形式成为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扩张力带动其他产业蓬勃发展。总之,在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经济愈来愈密不可分。文化的原创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个体劳动的方式,但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却已经高科技化、工业化和市场化了,文化生产正在成为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科技水平高低和经济实力大小的制约。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把文化生产纳入市场和产业的轨道,先进文化的发展才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只有以强大的文化产业为依托,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我国的报刊社、出版社、电视台

等文化单位由昔日门庭冷落的"清水衙门",逐渐变得炙手可热,文化生产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

文化生产一旦成为一种产业,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市场就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实现机制。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市场上得到了灵敏的反应,从而引导文化生产者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食粮。同时,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是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是渴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因此,文化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主流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的,是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及其发展方向内在统一的。另一方面,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低级庸俗的精神产品,腐朽反动的文化垃圾,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传播的。因此,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归根结底要依靠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在文化市场上取得竞争的优势,从而才能真正牢固地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阵地。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与发展市场经济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源泉、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

应当指出,虽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离开市场经济,但是并不意味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不是说实行了市场经济,中国的先进文化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发展,就能自动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了。这是因为:第一,文化具有特殊性。文化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但观念形态的文化需要附着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变成看得见、摸得到的文化产品(如书籍等),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存和传播。当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或进入市场时,就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但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超经济的。先进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有着历史的、伦理的、审美的多重内涵,负载者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文化以知识、理论、法则、艺术等精神内容,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世界,精神文化本身并不是都能用金钱来衡量和换取的。文化的发展,如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都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第二,市场具有局限性。在文化领域,有些先进文化的发展,如基础科学研究,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不适合通过市场来调节;相反,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并不都是先进的文化,如腐朽没落的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市场却不能自动地识别它们的善与恶、美与丑。因此文化产品的市场调节也有可能偏离"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在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是以社会目标为导向的,而市场经济的运行则是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二者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致。在市场取向改革中出现的部分文化产品生产者见利忘义的行为,正是这种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又不能完全市场化,应当在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之间寻找契合点。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遵循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适应市场规则的要求,又要有效地抑制市场的负面效应,按照文化发展的固有规律办事。为此,必须处理好文化领域中一元与多元、市场与政府、开放与保护的关系等重大原则问题。

(一)在文化形态多样化的趋势中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呈现出文化形态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因为:首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日益丰富多彩。市场取向的改革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文化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文化市场越分越细,人们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新的信息载体和文化形式不断涌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使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准、休闲模式、文化品位、生活方式出现了重大差异。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基础上。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形成是经济基础的重大调整,由此必然引起文化等上层建筑的重大变化。所有制的多元化带来利益主体的多

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理念、目标追求等方面不尽相同,甚至相差悬殊,从而带来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再次,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潮、文化形式、文化用品纷纷涌入。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从电视文化、网上文学、卡拉OK到圣诞节热、情人节热、"呼啦圈"热、"滑板车"热,甚至国外流行什么时装,都会在国内迅速流行,势不可挡。

市场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个人的自主决策和自由选择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包容一切有利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文化形态。因此,就总体而言,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趋势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

但是,肯定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并不否定指导思想的一元化。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与公有制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是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为前提的。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失去了核心,必然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其次,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当然的前提。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只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才能集中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多样化的文化形态虽然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却不能形成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再次,在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中,也混杂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消解作用的不良文化、腐朽文化甚至反动文化。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先进文化的稳固内核,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才能抵制各种消极文化的负面影响,引导多样化的文化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是相辅相成的

(二)在文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中加强国家对文化领域的宏观调控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对文化领域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正在从对文化单位和文化活动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加强党和政府对文化领域的领导和管理,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呢?

第一,文化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转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文化领域管理职能的弱化和软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管理方式,不是以政府代替市场,而是把党和国家的意志变为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文化企业的行为,完善和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的成长发育;制定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业标准,实施质量监督;依法打击制造、贩卖和传播宣扬反动、腐朽文化的精神毒品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文化经营活动。通过国家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宏观调控,把文化生产经营活动引导到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轨道上来。目前政府对于文化的管理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例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部门职能分割、相互独立,难以实施对文化领域的统一管理;对于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缺少可操作的质量标准和权威的质量监督机构;我国现行法律对宣扬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的精神毒品的惩治力度偏低,因而尽管每年都集中开展大规模的"扫黄"行动,却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威慑力。

第二,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著作出版,交响乐、芭蕾舞、歌剧等高雅艺术,公共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文化馆、历史文物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它们能够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准,具有健康文化价值的导向性,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因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公益性文化的特点是公共性比较强,而且往往投入很大,成本很高,但是由于受到消费对象规模的限制,市场需求不可能很大,所以市场性比较弱。鉴于这种情况,公益性文化不适合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国家应当采取特殊政策进行重点保护和扶持。其中包括制定公共文化

设施建设规划、提供充足的财政拨款,引导社会的资金投入,借鉴外国普遍采取的项目基金制、差别税率制、多项补贴制等有效做法。

第三,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微观主体。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精神文化生产的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的文化主体是政府和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的文化主体现有政府管理下的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单位,非国有的文化企业单位,各种非政府组织中的文化机构等多种类型。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否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看这些文化实体的行为取向,要看弘扬先进文化的市场主体能不能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因此,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实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微观基础。

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领域,在涉及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的领域,如重要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必须坚决地控制和掌握在国家手里,决不能搞私有化或民营化。对于其他文化生产和服务的一般领域,则可以采取多种文化企业形式,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在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文化竞争中,跨国性的大集团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力。我国的文化集团数量少,规模小,缺少可同国外文化巨头相抗衡的大型文化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因此,积极推进文化实体的集团化过程,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对于保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在对外开放中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已使文化的闭关自守几无可能。经济的开放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开放。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包括文化市场将同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文化的进一步开放势在必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人类的思想文化交流显得更加频繁快捷。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交换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把图像、数据、文字和声音以光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当卫星电视覆盖全球,因特网把世界各地的亿万台电脑联结在一起时,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就变得十分具体。因此,幻想把文化封闭在国门之内,仅仅从技术上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文化封闭不仅不可能,而且不可取。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而必须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因此,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必定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定是开放的。如果以为封闭才能求得"文化安全",结果必然适得其反。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竞争能力、防御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世界的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的开放也不可怕。一方面,文化的对外开放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了吸纳世界文化精华、展示民族文化风采的最佳机遇。我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世界各国的精神文化精品,融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信息、竞争、效益等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要素。所有这些,只会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而不会削弱和损害中国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结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之根、炎黄子孙之魂。中国的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的土地,历史上经受过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考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动摇的根基。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核"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对全国人民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不能不开放;但抵御外部不良文化的冲击,文化不能不设防。在开放的条件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服务贸易中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换,其中涉及到意识形态内容的诸多领域。这些意识形态和文化内容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观念,有许多方面是根本对立的。

通过向他国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是当代国际社会斗争和较量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同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外部冲击大量是通过市场进行的,是在国际大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中形成的,是在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正是通过其影视音像、图书报刊及其它文化产品的全球性销售,对世界各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即使是一般的商品交换,也可能在其商品属性之外显现其文化含义和价值取向。不容置疑,文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方面将要承担巨大的市场压力,甚至威胁到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还必须看到,在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中,经济实力强大的民族文化会成为主动者。当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时,也很容易同时接受其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在一个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中,越是强势的文化产业,越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是弱势的文化产业,越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甚至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因此,在文化的对外开放中,必须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产业,保护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但是,过度的保护又会减弱本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实事求是地设定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文化产品是一个具有高度民族敏感性的产品。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文化市场的开放也是有节制的。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规定有"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的内容。我国可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出发,依据有关的条款,制定我国的文化保护政策。

如同国际足球比赛遵守同一规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只有一支足球队一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也不可能是全世界只有一种文化模式。文化的传播可以超越国界,但是文化的发展不能失去民族的传统和特色。在文化的对外开放中,只有注意借鉴和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同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实力和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本内涵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本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向上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 二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四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华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五是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 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时更鲜明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发展不仅仅是为了GDP数位的攀升,不仅仅是为了综合国力的增强,更是为了“民生”福祉。发展的高速度,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代价。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大众。可见,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以人为目的的,是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把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所谓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具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所谓认识论,是指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学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就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换言之,世界是人的世界,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认识社会,要从人出发来观察;我们认识实践,要从人出发来研究。忽视了这一点,就会舍本求末,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所谓方法论,是指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考虑人的因素,想方设法发挥人的能动性,挖掘人的创造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本既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的问题,是关乎执政党立党之本的问题;依靠谁的问题,是关乎执政党力量之源的问题。审视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命运不是由人民来主宰的,没有哪一个民族的伟业不是由人民来推动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关心人,把人民作为自己的皇天后土,把人民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我们党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重视人、关心人,前进的道路上就有强大的力量;什么时候忽视人的思想、忽视人的利益和需要,党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是执政规律中最根本的规律。 以人为本既回答了价值观的问题,又回答了政绩观的问题。以人为本关注的正是人的价值,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适时的需要作为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要让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生活过得更加殷实;就要深切关注人的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把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发展的合理性统一起来,坚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推进中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文明迈进。所谓政绩观,就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为谁创政绩、怎样创政绩、如何评价政绩等等。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绩观,就是要在尊重人的利益和权力的前提下,创造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政绩,创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埠前小学刘成海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头衔确实很好听,但要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是对教师的一种严格要求,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充分信任与社会认可,更是教师的一个终身奋斗目标。那么,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一位人民满意的教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一、思想上 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与时俱进,做一名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教师。 二、教学上 1、热爱孩子,诲人不倦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是对学生深沉的爱。”付孩子以爱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解决教育上疑难病症的万能钥匙。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耐心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对孩子要有慈母般的关爱之外,更应

该成为孩子所信任的朋友,喜孩子所喜,忧孩子所忧。根据儿童心理学,大部份孩子都有害怕老师的倾向,对老师的防御心理也十分强,但一但消除其防御心理,其内心就会犹如“广阔的草原”一样,没有任何屏障。 2、为自己充电,树立终身学习观 以前我常会这么想:我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凭我的经验,教这些孩子是绰绰有余了。然而,现在的我在工作之余常会这样感慨: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有句古话说: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那就要学。 现有这么一句被更改的名言: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常流水。可见时代在前进,孩子在发展,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师要拥有燃不尽的能量,用不完的知识。作为今天的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重视加强继续教育。首先,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只有像蜜蜂采蜜那样,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其次,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时惧进,教育动态是瞬息万变的,稍不留意,就会与当前社会教育趋势发生错位,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充分掌握和运用好新时代的新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引导孩子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科学阵地,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新鲜的血液,教师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因为渊博知识的获得,崭新理论的掌握,娴熟技能的练就,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特殊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良种手段的长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市场经济这种双重性的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先构建其基本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新体制,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下方面的内容。 1、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一是产权清晰,明确界定所有者的有限责任和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二是政企分开,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作用在于监督资产的运营和变动。三是权责明确,各部门各企业分工要明确。四是管理科学,对企业来说,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为了避免市场自身的负效应,按照价值规律,健全价格的监控机制也是必需的。发达的技术信息市场,有利于把科技成果通过中介组织,转变为现实力。同时还需要解决好市场交易的规则,管理制度和有关法规的建设,使市场能够有序地运行。 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一是要正确处理计划,财政,金融三个主要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关系。二是相应地进行计划投资,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利率,税率和汇率杠杆的作用。三是必须加强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积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分配制度,应该体现三个原则:一是效率优先的原则。二是竞争的原则。三是公平原则。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企业间的竞争以至破产,以及职工的养老退休、医疗等等,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的稳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要逐步发展到全社会统一管理、统一支配。 另外市场经济也有盲目性和不足,要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要引导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序和健康的发展,除了政府的有效宏观调空,更重要的要靠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运用。需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有赖于农业全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的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内容、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看问题和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 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的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二、为什么: 1、当前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旧书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地位(旧书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2011-11-07 08:16:44来源: 光明网(北京)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个论断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了两者的辩证关系,集中突出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范畴,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精髓是体现事物本质的、最重要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它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已熔铸于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德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倡导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国民判断行为好坏、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行为准则。它既有先进性导向,又有广泛性要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和规范,有利于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德风尚和先进文化。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等方面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性质、目的、任务、内容、动力、要求和标准,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剥削

33年前,一位老人站在高山之巅,挥手洒下了令中国强大的种子,今日早已遍地开花。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就已经在各个领域独树一帜,并且变得越发坚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无数国人尝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甜头,但在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时候,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78年,中国内部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动乱,人们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当然,这场动乱自然开始向经济上扩展,并且演变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大对决。 世界强国,社会主义阵营的龙头老大前苏联,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逐渐僵化。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全面接手政治经济之后,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将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和“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哪种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就可以施行)”两种理论。在老人睿智的思维和幽默的话语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这个大方向的带领下,中国经济天天向好,蒸蒸日上。与此同时,便无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隐患,发展到现在,贫富差距过大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归根结底两个字:剥削。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简单来说,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中国发展的大方向,是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余下的人富起来。所以中央开放了沿海经济发展带,并明确指出:“中央没有钱,所以要你们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面对惨淡的事实,一些人自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俨然创造了一个可以被称作阶级的“资产阶级”,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一些“剥削”,可是无法否认的是这些人所起的模范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并帮助其他人富起来。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剥削”和“贫富差距”的产生,这些都是我们要行走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的生产力还未达到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的水平,所以理所应当的要经历这一环节,但是也应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使其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影响。但事实证明,中国现状确实出现了“富的更富,贫的更贫”的现象,而且我国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迅速攀升至2004年的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前景实在令人堪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应该认清,中国现状不是要去消灭什么剥削,而是允许一些剥削,利用他们大力发展生产力,缩短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也并非能在短时间实现。现在世界上除了经济特别发达和经济特别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较小,其他地区都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所以中国在走一条别人都在走的老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 但是根据各国国情,每个国家又都很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发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先富到共富,这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还尚待后人努力。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按照公开议程,此次会议将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 一、关于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的基本考虑 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并作出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第四,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总之,中央政治局认为,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关于《决定》总体框架和布局 在确定总体框架和布局时,我们注意把握以下3个方面。 第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第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抓紧推进当前紧迫的工作,又要对长期战略目标作出谋划。 第三,文化改革发展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既要注重从理论上阐明文化

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主题: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任命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升华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文: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励的复杂局面,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怎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们的文化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应当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着力塑造社会主义的新人,要塑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我们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吸取思想营养,使其创作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要努力创造一种勇于探讨和创新的气氛,增进不同学术和艺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双百”方针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针。科学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创新,都必须长期坚持“双百”方针。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既反映时代精神,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扬民族文化,不仅是指古代文化,而且重点是发扬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发扬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既要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要充满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并以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和大众的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同时,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和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和道德 崔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40 ) 摘要: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调整的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相当重要。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中,法律和道德之间完全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和谐统一的互动,共同为市场经济服务。 关键词:规范和谐市场经济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前,我们有过一段曲折和混乱的过程。传统上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观点是从资源配置的意义上来谈论市场经济;另一种观点从经济运行机制的意义上来谈论市场经济,这里它被定义为完全或主要由市场调节的经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特征,在经过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全面和系统认识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综合而平衡的建设过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这其中法律和道德规范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的经济形式,都不能脱离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经济的最终作用是为人服务的,这样个体和人们的自律以及他律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很突出。法律与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偏失,任何只对某一方面的拔高和看低也都不可取,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法律与道德的相异性 道德的产生比法律的时间要早,古今中外对道德的兴趣也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话题。何谓道德,至今仍是伦理学的难题。按照人们习惯的认识,“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的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①道德这种概念的使用,其表现有三种:它可以指道德观念;可以指人们交往中处理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准则、规则;它还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从法的本源来看,对法的定义有神意论、公益说和权力说的不同表达。各种学说纷纭繁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合。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首先要确定二者的不同点。西方法学史上坎特诺维茨和凯尔森曾试图从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规范结构等把法律和道德从根本上区别开,比如法律仅指示外部行为,道德仅指示内部行为;法律中既有权利又有义务,而道德中只有义务。这种以一条警戒红线来划分道德与法律是片面的,很多规则本身是有模糊性的,像“切勿偷盗”这样的要求既是法律规则又是道德规则。在那些己成为法律一部分的道德原则与那些处于法律范围之外的道德原则之间有一条不易确定的分界线:在一定限制范围内某些普通的道德与礼仪规范可能会转入强制性法律的范围,反过来,某些过去曾需要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被划出法律领域而被纳入个人道德修养的范围。在人类历史早期,法律与道德是没有界限的。古代东方的法律也常常同道德混在一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产生的条件、起作用的方式、表现形式、评价的角度、、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适用范围、主体和规范之间的关系、权利和义务、鲜明性和不明确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等方面来区分法律和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_四个关键词_

陈锡文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效应。 从重点领域来看,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金融支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致力于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金融支持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包括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城镇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区域禀赋优势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经济,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筹集资金,支持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等;二是金融支持农民向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包括引导城镇强化市场功能和提高服务业比重,促进房地产服务、交通运输、商贸旅游、邮电通讯、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为促进居民自主创业和就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满足居民对保险、社会保障和消费信贷等方面的需求;三是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产业化,包括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通过政策支持和贷款投向,引导农业生产部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积极发挥金融服务的避险功能,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的高风险。 三、金融支持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应立足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支撑体系,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全面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那些具有明显的社会正外部性效应、但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在前期介入的早期项目提供融资。 二是鼓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建设、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一体化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三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企业上市(主板、二板、三板、创业板)、PE、VC等多种形式,提高股权性融资的比重,加快资本形成。 四是加强金融创新,采用BOT、BOO、BTO、BOOT、ABS、PPP、PFI等项目融资方式,盘活社会资本,增加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来源和渠道。 五是改革地方投融资平台,按照阳光化、市场化和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审慎地发展市政债券市场,或通过对那些投资额巨大但建成后现金流稳定的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缓解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压力。 六是探索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利润分流来充实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的新方法。可考虑将部分优质国有资产的股份分流到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充实其资本和现金流;或利用国有企业的利润建立专门的保障房建设基金,以此为杠杆进行保障房融资。 七是加强金融、财政与保险机制的协调和配合,在形成政策合力的同时,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个关键词”* 程恩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下没有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该报告)。这就从产权、分配、调节和开放四个层面科学地界定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和内涵。我们应结合中共十八大精神,依据不断变动中的国 *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邮政编码:100732。 2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