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

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

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

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

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2019--0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dispbbs.asp?boardid=54&star=1&replyid=35441 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3787386.html,】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一)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二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 首都。 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前后联系: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 3.掌握日本多火山多地震,并且分析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 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对日本有初步 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探究问题的能力。(读图技能) 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读图分析图形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日本的位置,范围,说出首都位置及日本河流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日本的地势及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六说教法 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我认为初中生对一些图片视屏比较感兴趣,因此如果本节课一直采用讲授法,同学们不会吸收的很好,因 此我采用图片导入,希望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地理知识的判读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 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主动 获取知识的目的。通过讲授法,读图法,和讨论法,带领学生从已 知的知识推理未知的知识,这样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日本的一系列 知识,并且能够主动地学习,这样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有很深的印象。 七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 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长城》教案2]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教案2]长城和运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②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长城和运河 教学反思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the great wall an d canal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饱含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在教学点拨上需要教师 投入极大的激情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浓重的民 族自豪感。作为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不仅要遵循语文的 传统教学,也应该把这看作是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一 个极好机会。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赞颂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值 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分结构相同,均运用反复的写法,一、二行 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勾画了长城与 运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诵指导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在教学设计中,我结合多种创设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良好 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文本。 一是凸现年龄段识字特点,扎扎实实抓好字词教学。我将识 字教学与本册的“习惯篇”对“自主预习复习”的要求结合起来。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并着重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进行指导。

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诗歌,理解 诗歌深刻的人文情怀。往年教学本课时,通常有这样的情况:我 们的孩子大多并没有见过长城和运河。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 宽阔的街道、田间的小河……而这些与长城和运河又差之千里, 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直观感受唯有从书本的插图中去获取!但是 插图又未能尽显其风姿,学生从单纯的语言文字中又很难体会到 其雄伟、壮丽,更难以激发真正的喜爱之情,更别说是产生互动,故教学中会感觉十分遗憾!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类似的与学生生 活经验脱节的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只得宽容一些,不急着加以否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学语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表达!可能把长城比作街道、高速公路并不合适,但是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那是感受新事物的又一方式!而今天的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播放长城和运河的纪录片,以此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感受到长城和运河的“奇异 景象”,从而明白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三是美读成诵,深入感悟。因为这篇文章是一首能参杂进不 少情感的诗歌,配上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 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读课文的兴趣。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做到在读中理解。进而会背诵课文。 在我们的教学中,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让孩子在“自 己的世界里”,在十分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谈、自探、

长城和运河 教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10"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2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中国的西北地区(导学案)(含答案)说课讲解

中国的西北地区 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预习案】见课堂自主学习手册 【课堂探究案】: 1、气候: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2、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河。内流河水文 特征有哪些?

3、植被:一-荒漠草原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1)新疆的山地牧场冬夏季方面的场所在哪? (2)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5、近年来在吐鲁番的哈密瓜种植园地表上都铺 满了砾石(上图),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砾石 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6、坎儿井(右图),普遍于中国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灌溉系统。坎儿井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 古代三大工程。据图并结合西北地区 的自然特征,请思考坎儿井对输送灌 溉水源有什么作用?

《长城和运河》的语文教学反思

《长城和运河》的语文教学反思 《长城和运河》的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因为今年的教学时间非常紧张,所以我在这一天就准备上新课了。所幸在前天的备课中我就知道,要想上好这一课,需要大量的准备材料,课前也让学生回家准备,自己也上网查找了相关“长城”与“运河”的资料。可能是我预先布置的.原因,一早到校,我就高兴地发现,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像戴心悦、陈谦协、金合欢、王天宇、金林城等,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现在看来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了。特别是金合欢小朋友,可能是他爸爸是中学老师的原因,还帮我从网上拉了整整两大张的资料,真是好样的,为我省去了不少时间。于是,以这些查资料的小朋友介绍开始,我就进入了讲课内容。也许平时听惯了我的介绍,今天听小朋友的介绍,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连平时几个特爱讲话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有了这几个学生良好的开头,我觉得下面的课顺利极了,因为这是一首以诗歌的形式为主的课文,所以我便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只是可能是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原因,一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

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但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写话时,我觉得我没有好好把握住,现在想来真有点愧疚。在指导学生看长城和运河图片写话时,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词语供他们选择,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等学生写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话较多,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印象,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最后抒发感叹。本来我想:为了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 可是我现在意识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需要细致的指导,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看来今后在指导学生进行写话时,我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

《长城和运河》的课程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的课程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的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长: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 5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诗篇。不朽有哪 8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10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理解“人间奇迹”,知道在课文中的所指,知道课文外的一些我国奇迹。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事物形象。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课件显示诗歌:上下五千年,古迹遍神州。兴起乘银河,俯足游长龙。你们知道“银河、长龙”是指我们祖国的哪两处名胜古迹吗?

2.运用课件,相机出示有关图片,展示长城和运河的挂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详细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两大奇迹。 揭题:〈〈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 3.说说你所知道的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长城和运河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指导、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不读破词、破句。 (2)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这样看?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4)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曲折蜿蜒”中有两个多音字,一个“曲”字,一个“折”字,特别是“折”还有she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介音母及多音字“曲”“折”“行”。(3)理解有关词语。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6)交流问题:作者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俯瞰长城和运河。因为只有(),才能()。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经纬网定位说课材料

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经纬网定位

重要经纬度 30°N:杭州—黄山—九江(庐山)—武汉(南)—荆江分洪区—重庆(北)—成都(北)—峨眉山(3098)—贡嘎山(7556)—雅鲁藏布江谷地—拉萨 40°N:鸭绿江口—辽东半岛—辽东湾—秦皇岛—北京—大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嘉峪关—敦煌—塔里木盆地中北部—喀什(北) 120°E: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秦皇岛—山东半岛—青岛—太湖—杭州—台湾海峡东南部(台南以西) 110°E:白云鄂博—包头—鄂尔多斯高原—榆林市---晋陕峡谷西侧—华山—三峡(巫山)—张家界—桂林—玉林—雷州半岛—海口 100°E:弱水—张掖—青海湖—龙羊峡—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香格里拉—玉龙雪山(5596)—丽江(三江并流东)—大理—西双版纳西部 90°E: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罗布泊可可西里—藏南谷地 30°N:北非北部—开罗—波斯湾北岸(科威特)—巴基斯坦中北部—恒河上游—雅鲁藏布江谷地—杭州—夏威夷以北—加利福尼亚半岛北部—加利福尼亚湾北部—墨西哥湾北岸 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中部—阿斯旺大坝—红海—阿拉伯半岛—霍尔木兹海峡以南(阿曼湾)—印度河河口—恒河三角洲(河口)—汕头—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佛罗里达海峡 南回归线:纳米比亚中部—莫桑比克海峡南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印度洋—澳大利亚中北部—太平洋 0°经线:伦敦—法国西部—西班牙东海岸—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0°,0°) 180°经线:俄罗斯楚科奇半岛(白令海峡西)、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西)、新西兰(东)智利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中部—巴西里约热内卢 赤道:几内亚湾、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太平洋、安第斯山脉(北)、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河口、大西洋 60°E:乌拉尔山——咸海——阿曼湾——印度洋 120°E:菲律宾群岛以西——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E:澳大利亚东部 120°w:美国西海岸 75°w:美国东海岸、南美西海岸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知识点及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知识点及教案及教 学反思 字:航、谱、绸 词:驾驶、景象、蜿蜒、不朽、奇迹、驾驶、诗篇、奇迹、连绵 起伏 重点句子: 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 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2、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 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3、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主要内容: 《长城和运河》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 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使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理解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使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长城和运河 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目标: 1. 认识课文中的是10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 2.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节奏。 3. 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 2. 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初步了解,揭示课题 1.认识长城,介绍长城 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图片) 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应该就中国的万里长城了,长城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起____(省、市、区、县)的山海关(出示词卡:山海关;引读)西到 ____(省、市、区、县)的嘉峪关(出示词卡:嘉峪关,引读)全长1万3千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 随机贴板书: 万里长城 (西)嘉峪关山海关(东)

2.认识运河,介绍运河,随机教学生字“首、京、堂” 师:再来看看这幅图,认识它吗》(出示图片)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出示词卡:首都北京;指导读音“京”后鼻音;首:第一:首都:指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我国的首都在——引说;首,还可以做量词,我们可以说一首什么——个别学生交流)它南至天堂杭州(出示词卡:天堂杭州;指导书写“堂”)天堂是指神仙住的地方,可见,杭州是个多么美妙的地方。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随机贴板书:(北)首都北京 京 杭 三年级语文教案 运 河 (南)天堂杭州 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媒体图片,你能不能说一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教学:壮丽)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15 长城和运河 二. 感知课文,读通课文 过度:课文是如何描绘长城和运河的呢?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好吧,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出示:驾驶;个别读)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飞机就有谁来驾驶。 2. 教学“驾驶”;都有“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为马力;都是形声字 3. 给找到相同点的两个学生带上头饰,分别读课文的两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找,长城和运河在作者眼里分别像什么。 4. 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个别读,引读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课文及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课文及教学设计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 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略) 导入新课: 一、出示中国地图,说说中华奇迹 1、听说同学们上课前,都作了预习,对吗?对课于课文中出现 的生词,你们一般都通过什么方法去理解?那么,在字典中,奇迹是 怎样解释的呢?(出示幻灯:) 2、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居住的国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很多的中华奇迹,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迹? 3、学生的回答力求简练,只要说出名称即可,不必具体描述。 二、在图上找出长城和运河的位置,导入新课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 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人间奇迹——请看 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的横线这是长城;一条从北到南 纵线,这是京杭运河。(板书:长?amp;nbsp; 运河) 2、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今天啊,佘老师就带着304班的 同学们去看一看长城,去游一游运河。

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

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

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课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奇异之处。

教学准备:挂图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本学科、本学段的课标要点或本单元(章节)教学的具体目标: 第一单元包含《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及《庐山的云雾》三篇课文及一册习作和练习1。纵观这几篇课文,我们就能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线索就是: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的热情赞美,讴歌了创造这些美景和奇迹的勤劳智慧的人们,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在练习“处处留心”部分呈现的“省、市、自治区简称歌”与这几篇课文都相互关联,一幅中国地图就完全可以将其与课文教学融为一体。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则能够与《庐山云雾》一文紧密结合,共同学习。口语交际“聊聊春节”

表达的是我国的风俗人情,也是对祖国深厚文化的解读,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如果我们从统一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定位为“祖国在我心中”或“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本年级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以及教学注意事项: 孩子进入三年级,通常会有较大变化,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掌握这些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学习内容:

三年级第六册第一单元《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习作一、练习1。 学科知识结构或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 三篇课文虽题材有所不同,但是共性特点鲜明:语言精美,结构清晰,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要能引领学生捕捉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和积累语言,并借助契机运用语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结构特点,迁移总分或总分总等结构的段的写法。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熏陶。 单元教与学具体方法建议: 1.能够批文入情,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积累并运用语言。 2.明确结构特点,能够充分吸纳文本语言,进行有效迁移。 3.以图为媒,理解文本,训练生动有序的表达,享受审美愉悦。 4.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

关于《长城》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关于《长城》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教学过程】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安排了预习题,其中最后一题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长城城墙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同学没有认真听我讲课,而是一直在摆弄他们的画。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投其所好:采用竞赛的方式,让男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画。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这个焦点上,表现得都相当认真、慎重,选出的同学画得也非常细致。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互相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出图文不符的地方。 男女生之间为了找出对方的缺点都十分认真地边看书边观察起来。不一会,就纷纷举起了手:从长城的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击口样子,甚至连城墙的条石都提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学们的这种学习和钻研知识的热情所感染。 在我脑海中原来设计的一大堆板书一下子被一幅精美的图案所代替了:对,应当进一步扩大战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画一幅城墙图,要求是看谁画得准、画得像。立刻之间所有的学生都动起笔来。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同学也在那儿埋头苦干起来。我找了一名小画手,上黑板作画,让它作为本课的教学板书。我看着同学们的画,我内心一阵阵激动和兴奋:我所要讲的、要强调的居然都在同学们画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指正,许多细微的知识点在同学们的发言中一个一个地突现出来:巨大的条石,方形的城台,坚固的堡垒;没有起重机、汽车、火车,无数的肩膀和手;智慧和血汗…… 整堂课完全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创造与发现中完成了,有的同学的表现还替代了老师的角色。课的最后在黑板上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图案“城墙图”和同学们无限的遐想与创造空间。 【教学反思】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长城,有的说他喜欢长城,有的说喜欢劳动人民,还有的竟然说古代劳动人民

精品教案-1-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1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读课文中的2 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驾、蜒、族、创”等字。 3. 联系上下文、观察图片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不朽”等词语意思。 4. 初步了解长城与运河的相关知识点,整体把握,理清课文层次。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初读诗歌,整体把握,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长城和运河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读题。 2. 全名叫“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它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奇迹。你们都了解长城和运河些什么呢? 3.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来进一步了解、感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朗读中遇到重点词语,试着观察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 (3)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 2. 自由读,教师巡视。 3.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 驾驶谱写杭州曲折蜿蜒不朽的诗篇 绸带民族嘉峪关创造奇迹奇异的景象多种方式朗读,教师相机强调下列生字的读音:蜿、蜒、朽、绸、嘉、峪。 (2)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接连不断。曲折蜿蜒: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 奇异:奇特,特别。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不朽:永不磨灭。 (3)指名逐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下列句子: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

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 2. 指名回答。分别写了两大奇迹——长城和运河。 3.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初读、交流环节,让学生达到收获共享,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课文。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长城的壮丽和运河的秀美。】 四、指导方法,规范书写 1. 出示生字,指导观察:哪些字难写,该注意些什么呢? 2. 指名试说,师相机点拨并范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驾、蜒、族、创。驾:“加”下面放个“马”,不要写成“木”。 蜒:右边的“延”不要写成“廷”。族: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创:注意左半部分的写法。 3. 学生结合注意点,认真描红、仿影、临写,师巡视指导。 4. 展示优秀作业,师生点评,提出要求。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抓住文中两处比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悟长城的壮丽和运河的秀美,并学习运用作者巧用比喻突出长城和运河特点、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 3. 结合搜集来的资料,围绕“奇异”,用自己的语言简洁生动地加以描述。教学重

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一:《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万里长城!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 (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京杭大运河 (出示填空:万里长城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 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嘉:上半部是“士”。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亚洲说课稿

《亚洲的自然环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亚洲的自然环境》,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内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读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亚洲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②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 形之间的关系。 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重点和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难点: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探究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小组合作竞赛学习。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

苏教版三下《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下《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新词: 驾驶谱写创造民族绸带 不朽诗篇曲折蜿蜒 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两大人间奇迹? 3、长城很长,又被称为“万里长城”(板书)运河从北京直通杭州,被称为“京杭大运河”(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仔细欣赏吧。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放声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在哪儿看长城?他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阅读探究: (1)作者在哪儿看长城?(飞机上,空中) 在空中往下看叫“鸟瞰”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看?(居高临下,视野更加开阔,全面) (2)提示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提问:这里有个词——奇异,给它找个近义词——奇特 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奇异的景象? (3)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对照插图反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觉得长城奇特在哪?与众不同在哪? 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长,大 穿行——动感,好像是有生命的 难怪我们称长城也称为“万里”长城。课文中还有写到长城的长,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4)——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补充介绍: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它北面依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总长约6700千米。6700千米是多长呢?举个例子来说吧,从我们镇江到首都北京的路程大约是1200千米,6700千米就等于我们从这到北京三个来回。讲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难怪我们把长城又叫作“万里长城”。)(5)补充资料《长城》一课中对修建长城的巨石的描写。 A、谈阅读体会。人们所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奇迹, B、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这里的“不朽”是什么意思?(永不磨灭)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