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本科《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2019.11.5)讲课教案

本科《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2019.11.5)讲课教案

本科《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9.11.5)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 Architecture)

(二)课程编码:100170004

(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基础课

(四)学时及学分:

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54,其中: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30。

2.自主学习学时:0

3.学分:

(五)适用专业:工程管理(本科)

(六)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图学

(七)授课学期:第3学期

(八)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房屋建筑学》,陈守兰、赵敬辛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2.参考书目:

(1)《房屋建筑学》,魏华、王海军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第二版;(2)《房屋建筑学》,马立杰、毛文波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进度安排

注: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共4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的发展简史,熟悉建筑的构成要素及建筑设计的要求和原则,熟悉建筑的三大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熟悉建筑的不同分类形式及种类,熟悉建筑设计的内容、步骤、基本要求、基本要素等;掌握建筑的定义、分类、等级划分,掌握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培养辨认不同种类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利用建筑分类知识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建筑以及建筑设计基础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4.批判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5.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要点

1.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

(1)中国建筑发展简况;

(2)西方建筑发展简况。

2.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

(1)建筑三要素;

(2)建筑四方针。

3.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按照使用性质分类;

(2)按照层数和高度分类;

(3)按照材料分类;

(4)按照结构类型分类;

(5)按照使用年限划分等级;

(6)按照耐火极限划分等级。

4.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建筑设计的内容;

(2)建筑设计的阶段划分。

5.建筑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建筑模数制度;

(2)风向频率玫瑰图。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建筑的三大构成要素;

2.建筑的分类方式及等级划分;

3.建筑设计包括的范畴;

4.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难点:1.建筑的分类方式及等级划分;

2.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五)课堂互动选题

1.讨论建筑的起源;

2.提问建筑的分类;

3.讨论及提问建筑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印发作业1。

第二章建筑设计概论(共6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平面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筑平面组合和结构布置的关系、建筑剖面与房屋的使用、造价、和节约用地的关系、建筑的性格特征和外部形象的美观问题;熟悉国家建筑设计面积定额指标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熟悉建筑平面与剖面、立面的关系,能够进行民用建筑的平面的初步设计,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方式;掌握建筑构图的要点。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3.批判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4.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5.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平面设计概述

(1)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平面设计的任务;

(2)房间的平面设计及组合设计;

(3)开间、进深等重要概念的学习。

2.剖面设计概述

(1)房间剖面形状;

(2)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房间层数的确定;

(4)建筑空间的剖面组合与利用。

3.立面及体型设计概述

(1)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

(2)建筑体型的设计方法;

(3)建筑立面设计的内容。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房间的平面设计及组合设计;

2.开间、进深等重要概念的学习。

3.房间剖面形状;

4.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5.房间层数的确定。

难点:1.房间的平面设计及组合设计;

2.开间、进深等重要概念的学习;

3.建筑空间的剖面组合与利用;

4.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

5.建筑体型的设计方法。

(五)课堂互动选题

1.讨论及提问建筑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2.讨论及提问开间与进深;

3.讨论及提问层高与净高的测量;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印发作业2,完成课程设计。

第三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共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对一般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有基本的认知;熟悉影响建筑构造的多种因素及相互影响,熟悉民用建筑的众多附属设计及其作用、特点等,熟悉建州构造设计的原则;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特点等。培养建筑构造认识的基本素质及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3.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4.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5.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民用建筑六大构造组成;

(1)种类;

(2)作用;

(3)特点。

2.民用建筑的各种附属构造设施;

(1)种类;

(2)作用;

(3)特点。

3.建筑构造的多种因素及其影响;

4.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民用建筑六大构造组成及其作用、特点;

2.建筑构造的多种因素及其影响;

3.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难点:无

(五)课堂互动选题

1.一般建筑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2.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建筑构造设计。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第四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共4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区别,了解地下室的种类及基本构造组成,了解地下室的防水等级及构造做法;熟悉地基的分类、各种基础的特点及构造要求,熟悉各种基础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掌握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埋深的主要因素及基础的分类。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3.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方法;

4.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5.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6.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

2.地基的分类;

3.基础埋深的定义;

4.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

5.基础的类型及各自构造;

(1)按照材料及受力特点分;

(2)按照构造形式分。

6.地下室的防水及防潮构造。

(1)地下室的分类;

(2)地下室的组成;

(3)地下室的防水与防潮。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基础与地基的区别;

2.基础的多种分类及各自构造;

3.基础埋深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4.地下室的防水及防潮构造。

难点:1.基础与地基的区别和各自作用;

2.基础的多种分类及各自构造;

3.地下室的防水及防潮构造。

(五)课堂互动选题

1.地基与基础有哪些区别?

2.你见过哪些基础类型?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印发课程作业3

第五章墙体构造(共4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墙体中的多种构造名称、作用了解各种类型墙体的应用情况;熟悉砌筑墙体的组砌方式,熟悉勒脚、散水、踢脚、明沟等墙体细部构造;掌握墙体的作用、各种分类;熟悉过梁、圈梁、构造柱的作用、构造做法及适用房屋,熟悉隔墙、幕墙的种类和适用情况等墙体知识;通过本次课学习,培养区分、辨认一般建筑物墙体种类的基本能力,能够评价身边建筑物中墙体所用材料、所起作业的基本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方法;

3.批判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4.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5.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6.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墙体在建筑中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1)墙体的作用;

(2)设计要求。

2.墙体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相应种类;

(1)按照位置和方向分类;

(2)按照材料分类;

(3)按照受力情况分类;

(4)按照构造方式分类;

(5)按照施工方法分类。

3.砌筑墙体的组砌方式;

(1)认识砌筑材料;

(2)砌体墙的组砌方式。

4.勒脚、散水、踢脚、明沟等墙体细部构造的位置、作用及设计要求;

5.过梁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6.圈梁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7.构造柱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8.隔墙的种类及各自构造;

9.幕墙的种类及构造要求。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砌筑墙体的组砌方式;

2.墙体细部构造之:勒脚、散水、踢脚、明沟等。

3.过梁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4.圈梁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5.构造柱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难点:1.墙体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相应种类;

2.砌筑墙体的组砌方式;

3.过梁、圈梁、构造柱的作用、构造要求及区别与联系;

4.幕墙的种类及构造要求。

(五)课堂互动选题

1.教室里的墙有什么作用?

2.教室的墙、梁与柱分别是什么类型的?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无。

第六章楼地层构造(共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楼地层的作用、区别,了解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及构造;熟悉楼板和地坪的构造层次及分类,熟悉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特点、种类、构造,熟悉阳台、雨篷的构造种类等。通过本次课学习,具备区分、辨认一般楼板与地坪的作用与构造种类的基本能力,具备能够评价身边建筑物楼地层各种构造层次使用情况的基本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3.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方法;

4.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5.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楼板层作用及构造组成;

(1)楼板层的作用;

(2)楼板层构造层次组成(图形);

(3)楼板层各层次的要求。

2.楼板层种类;

(1)按照材料不同分类;

(2)按照施工方法分类。

3.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4.地坪层的构造层次和设计要求;

(1)楼板层的作用;

(2)楼板层构造层次组成(图形);

(3)楼板层各层次的要求。

5.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种类及构造特点;

(1)板式楼板的特点及构造;

(2)梁板式楼板的特点及构造;

(3)无梁楼板的特点及构造。

6.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及构造;

7.阳台、雨篷的构造。

(1)阳台的分类及构造特点;

(2)雨篷的分类及构造特点。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楼板层作用及构造层次;

2.地坪层的构造层次和设计要求;

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种类及构造特点;

4.阳台、雨篷的构造。

难点:1.楼板层作用及构造层次;

2.地坪层的构造层次;

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种类及构造特点;

4.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及构造。

(五)课堂互动选题

1.楼板和地坪有哪些区别?

2.教室楼板是什么类型的?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印发作业5。

第七章楼梯构造(共26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楼梯的分类方法、作用,了解预制装配式楼梯的特点及构造,了解楼梯的设计要求,了解台阶、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种类、构造组成、适用状况等特点及构造;熟悉楼梯的各种分类,熟悉楼梯的组成部分,熟悉钢筋混凝土现浇梯的特点、构造组成,熟悉楼梯的坡度形成,熟悉楼梯的设计步骤;掌握楼梯各部分细部尺寸的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等。具备区分、辨认一般建筑物

(比如学生公寓、教学楼等)楼梯种类及构造组成的基本能力,具备能够评价身边建筑物楼梯应用情况的基本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3.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4.批判精神,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5.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要点

1.楼梯作用;

2.楼梯的三大组成部分;

3.楼梯的多种分类方式及名称;

(1)按照位置分;

(2)按照材料分;

(3)按照使用性质分;

(4)按照施工方式分;

(5)按照外形特征分。

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特点及构造组成;

5.预制装配式楼梯的特点、种类及构造组成。

6.楼梯坡度形成及要求;

7.楼梯各部分细部尺寸的设计要求;

(1)踏步;

(2)梯段宽;

(3)平台深度;

(4)梯井;

(5)栏杆及扶手;

(6)净高要求。

8.楼梯设计步骤;

9.楼梯各参数计算;

10.台阶、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种类、构造组成、适用情况等。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楼梯的三大组成部分;

2.楼梯的多种分类方式及名称;

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特点及构造组成。

4.梯各部分细部尺寸的设计要求:踏步高、踏步宽、梯段宽、平台深度、梯井宽等;

5.楼梯设计步骤;

6.楼梯各参数计算。

难点:1.楼梯的多种分类方式及名称;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特点及构造组成;

3.预制装配式楼梯的特点、种类及构造组成。

4.梯各部分细部尺寸的设计要求:踏步高、踏步宽、梯段宽、平台深度、梯井宽等;

5.楼梯设计步骤;

6.楼梯各参数计算。

(五)课堂互动选题

1.见过那些类型的楼梯?

2.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楼梯?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完成教学楼楼梯构造设计。

(七)课外作业选题

无。

第八章屋顶构造(共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了解平屋顶的防水种类及坡屋顶的构造形式,了解平屋顶的防水做法和种类、屋顶的保温及隔热要求及构造做法;熟悉平屋顶及坡屋顶的区别与判别标准,熟悉平屋顶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熟悉刚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相关要求;掌握平屋顶的构造组成、排水设计种类,掌握坡度的表示方式及形成方法,掌握屋顶防水构造组成等。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3.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方法;

4.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5.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2.屋顶的分类及构造组成;

(1)平屋顶;

(2)坡屋顶;

(3)其他形式。

3.平屋顶及坡屋顶的区别与判别标准、坡度的表示方式及形成方法;

(1)坡度表示方法:

①斜率法;

②角度法;

③百分比法。

(2)坡度形成方法:

①材料找坡;

②结构找坡。

4.平屋顶的防水构造及材料种类;

5.屋顶的保温及隔热要求及构造做法。

6.平屋顶的构造组成;

(1)顶棚层;

(2)结构层;

(3)附加层;

(4)面层。

7.平屋顶的排水设计;

(1)无组织排水;

(2)有组织排水;

①内排水;

②外排水。

8.平屋顶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9.刚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相关要求;

10.坡屋顶的构造形式和防水构造。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屋顶的分类及构造组成;

2.平屋顶及坡屋顶的区别与判别标准、坡度的表示方式及形成方法;

3.平屋顶的防水构造及材料种类;

4.平屋顶的排水设计;

5.刚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相关要求。

难点:1.平屋顶及坡屋顶的区别与判别标准、坡度的表示方式及形成方法;

2.平屋顶的防水构造及材料种类;

3.屋顶的保温及隔热要求及构造做法;

4.平屋顶的构造组成;

5.刚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相关要求;

6.坡屋顶的构造形式和防水构造。

(五)课堂互动选题

1.教学楼的屋顶有哪些构造层次?

2.防水构造组成了解多少?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无。

第九章门窗构造(共1学时)(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门与窗的作用,了解门窗的分类、特点、适用范围及门窗节能的基本要求及方法;熟悉门与窗的形式、尺度规定、构造组成,熟悉铝合金门窗、彩板门窗、塑钢门窗的材料及构造组成;掌握门窗的构造。培养一般民用建筑屋门窗种类区分与辨别、门窗材料及选用等基本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方法;

3.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4.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要点

1.门与窗的作用;

2.门与窗的形式及尺度规定;

(1)按照材料分类;

(2)按照开启方式分类。

3.木门窗的构造组成:平开门、平开窗;

4.铝合金门窗、彩板门窗的材料及构造组成;

5.塑钢门窗的材料及构造组成;

6.门窗的按照方法;

(1)先立口法;

(2)后塞口法。

7.门窗节能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门与窗的形式及尺度规定;

2.木门窗的构造组成:平开门、平开窗;

3.铝合金门窗、彩板门窗、塑钢门窗的特点及构造组成;

4.门窗的按照方法。

难点:1.门与窗的形式及尺度规定;

2.门窗节能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3.铝合金门窗、彩板门窗、塑钢门窗的特点及构造组成。

(五)课堂互动选题

1.教学楼的门与窗分别是哪种类型?

2.教学楼的门与窗分别是哪种安装方法?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无。

第十章变形缝构造(共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变形缝的应用现状、设置原理及作用;熟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作用及特点;掌握变形缝的种类、三种变形缝的定义及构造设置要求。具备一般民用建筑中变形缝种类区分与辨别、设置构造做法的基本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3.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要点

1.变形缝的引入及应用现状;

2.变形缝的定义及设置原理;

3.变形缝的种类: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4.伸缩缝的作用与设置要求;

5.沉降缝的作用与设置要求;

6.防震缝的作用与设置要求;

7.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8.三种变形缝的对比分析。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变形缝的定义及设置原理;

2.变形缝的种类: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3.三种变形缝的作用与设置要求。

难点:1.变形缝的定义及设置原理;

2.三种变形缝的作用与设置要求;

3.三种变形缝的对比分析。

(五)课堂互动选题

1.教学楼的变形缝在哪里?

2.教学楼的变形缝属于哪一种?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印发作业7。

第十一章建筑工业化(共1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业建筑的作用及应用情况,了解单层工业厂房设计及吊装方法;熟悉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分类方法,熟悉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掌握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及构造组成。培养一般工业建筑区分与辨别、施工图识读、构造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

1.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2.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3.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方法;

4.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5.根据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6.施工组织文件编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

1.工业建筑的作用及应用情况;

2.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1)特点;

(2)分类;

①按照用途分;

②按照生产状况分;

③按照层数分;

3.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满足建筑技术要求;

(3)满足建筑经济性要求;

(4)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4.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

(1)混合结构厂房;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排架结构;

(3)钢结构;

(4)其他结构类型。

5.工业建筑的构造组成;

(1)基础;

(2)柱子;

(3)吊车梁;

(4)屋架;

(5)练习量;

(6)天窗等构造。

6.单层工业厂房设计及吊装。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2.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3.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及构造组成识图。

难点:1.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及构造组成识图;

2.单层工业厂房设计及吊装。

(五)课堂互动选题

1.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有哪些区别?

(六)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后测的方式完成章节练习题。

(七)课外作业选题

无。

五、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一)考核方式:笔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1)平时成绩占40 %,形式有: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期中测试等环节,旷课率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4的,取消考试资格等实行一票否决制);

(2)考试成绩占60%。

(二)考核内容及权重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开课单位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二、课程代码与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050113015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学 三、开课对象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必修 总学时48学时;3学分。理论48学时。 五、教学任务与目标 《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必修课。 1.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来解释所涉及的各种食品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宜供人食用的成分; 2.理解GMP、SSOP、IS22000等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理解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理解色谱法、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掌握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有机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包装材料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讲授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性的概述:食品安全的历史观;食品安全现代内涵;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的过程;化学物质的毒性与饮食风险;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2)世界和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3)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控制;食品污染的控制;(4)食品安全性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图示法、习题法。 教学手段:传统讲解、多媒体。 第二章化学成分源食品安全问题6学时 1、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讲授农药、兽药残留,教学内容:(1)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危害;违禁非食用物质添加剂的毒性作用;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评价;几种典型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吊白块;苏丹红; 三聚氰胺;工业用甲醛;(2)农药残留: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限量;(3)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来源;兽药残留危害;兽药

外研版公开课教案模板

外研版公开课教案模板 教案内容分析:现在完成时态是中考必考的一个时态,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研版公开课教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把现在完成时的知识进行梳理。使此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重点是此知识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复习现在完成时的意义、用法、构成及某些标志词。 2.掌握常见的短暂性动词在肯定句、疑问句中与时间段连用时,需转换为延续性动词。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现在完成时。 教学重点、难点: 1.现在完成时中的非延续性动词转化为延续性动词及如何转化。 2.现在完成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流程: Step 1: Students talk freely学生们利用各种时态进行对话交流,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Step2: Revision by doing exercises1. Look ! What _ the man _ ( do)?2. It is 8 o’clock .The students _ ( have )a class.3. Where ________ Tom ________(come)

from?4. Lei Lei _________(go) toschool by bike every day.5. He ________(not do) my homework last night. Step3: PresentationNow this class we will revise the tense “ thepresent perfect tense”.构成:have/has +动词的过去分词 一、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标志词:still一直,还,仍然,just刚刚, before以前, ever 曾经, never从不;already已经,用在肯定中; yet已经,还,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Exercises:1.My father ________(not come) back yet.2.I _______ never ________(be) to Beijingbefore.3.I _________(not have) my lunch yet.4.________ you _______(see) the film before?5.Tom ________already ________(finish) hiswork. 二、表示从过去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在此必须强调动词必须是延续性动词。这一点也是这一用法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非延续动词有come,start/ begin, buy, borrow, leave, die and so on.标志词:for,since.即在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句或疑问句中看到for或since时,动词必须转化成延续性动词,在否定句中可不转化,转化关系如下:come——be here 或be in; start/ begin——be on; buy —— have; borrow ——keep;leave —— be away

(一)教学大纲计划教案

贵州大学 公共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罗亚琼

体育养生 一、课程名称:体育养生 二、学分:第一学期1学分;第二学期2学分 三、周学时:2学时/周 四、开课年级:一年级学生。 五、修读要求:凡身体健康的大学一年级在校学生。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数目: 1.《健身气功·八段锦》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健身气功·五禽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导引养生功标准教程》张广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4.《导引养生功》张广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导引健身法解说》吴志超胡晓飞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6.《乾隆养生术》胡晓飞现代出版社2005年10月 7.《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七.课程简介 体育养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学理论;以呼吸运动、肢体练习和意念活动等三调为手段,以三调合一为练习准则;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调摄情绪;以达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和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自我锻炼(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五禽戏”、“八段锦”,培养学生具备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技术的自我锻炼能力,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八、教学大纲

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周次周次授课对象全校年级日期 课的任务1.引导课:合理编班;宣布课堂常规、注意事项;介绍教学安排和要求,2.组织基本素质练习(乾隆养生术)

授课周次周次授课对象全校年级日期课的任务1.八段锦的历史、源流 2.复习乾隆养生术、学习八段锦起势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课程中文名称】食品分析 【课程英文名称】Food Analysis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得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45学时,实践9学时) 【周学时】3 【总学分】3 【建议开课学期】6学期 二、课程目得及教学要求 【课程目得】 食品分析就是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得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得一门技术性学科。食品得营养价值与安全性就是食品最基本得两大要素,而食品分析就是监控食品营养价值与安全性得基本手段。 按照课程内容可分为分析方法概述、一般营养成分检测与安全性检测等三大块内容。分析方法概述中主要包括样品得采集及预处理方法、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与食品得物理检测法等基本分析手段;一般营养成分检测中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酸度与灰分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得测定;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限量元素与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等内容。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掌握食品组成成分检测得方法与原理,掌握基本得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分析报告得撰写;了解食品分析中样品得处理方法以及样品分析得一般预处理方法;学生获得食品分析系统得理论知识体系;为日后从事食品生产、质量与安全控制、科研与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讨论、汇报、视频为辅。其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学生得自学能力、知识得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培养,尽可能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即能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运用于实际生活、指导实际生活。 【成绩考核方式】 考试,总评成绩=20%(作业+课堂表现)+10%考勤+10%期中成绩+60%期末成绩。 三、教学安排 四、章节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食品分析得概念与作用 2)食品分析得任务与研究内容 3)食品分析得方法 4)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编制。 二、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本实验课程包括酸奶、乳饮料、果汁饮料、面包、蛋糕、蛋黄酱等产品的加工实验内容。在实验预习中也鼓励学生按组的形式根据基本工艺和基本配方从原料选择、配方制定、工艺优化、理化指标测定及经济核算几方面独立设计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把所学的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等本专业开设的多门课程进行综合运用,强调创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原料到成品食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同加工手段或工艺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等。 学生通过加工不同类型的食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加强,即熟悉了各种食品的工艺,也能学习和掌握有关食品加工设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教学文件:自编实验讲义 教学形式:学生操作 五、本课程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一)主要设备 1、电炉 2、家用多功能粉碎机 3、培养箱 4、水浴锅 5、天平 6、粉筛 7、不锈钢桶8、和面机9、冰箱10、烤炉11、打蛋器12、秤13、不 锈钢盆14、蛋糕烤模15、烤盘16、高压灭菌锅 (二)低质易耗品 1、试管 2、移液管 3、皮筋 4、保鲜膜 5、一次性塑料杯 6、小碗

(三)实验材料 1、鲜奶 2、水果 3、面粉 4、鸡蛋 5、糖 6、食品添加剂 7、油脂 六、考核办法 根据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情况,给予具体的评分;结合预习报告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确定实验的总成绩。最后在学生的课程实习总成绩中,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60%。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简介、教案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1050 课程名称:《统计学》 总学时数:54 实验或上机学时:1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会计学。 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得出正确认识结论的方法论科学。它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本课程在非统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用统计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专业的应用技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共计8章: 第一章总论 Introduction 第二章统计调查Statistical surveys 第三章统计整理 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 第四章统计指标分析 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 第五章统计抽样Sampling 第六章统计相关与回归分析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Time series analysis 第八章统计指数Index numbers analysis 教学要求:考虑到财经类专业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及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4、教学重点、难点:请见各章节详述。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调查实验、案例讨论及课外调查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体育公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体育课教案 教材内容: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快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能说出游戏的方法、名称及要求。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学会前滚翻。95%的学生能熟练地游戏。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反应、快速跳跃能力。 4、情 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干部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情况。 3、宣布新课内容、要求。①技巧:前滚翻。 ②游戏:快快跳起来。 二、准备部分: 1、螺旋形慢跑。 2、拍手操一套。 ①伸展运动②体转运动③扩胸运动④体侧运动⑤踢腿运动⑥腹背运动⑦跳跃运 动 3、专项准备活动。①抱腿深蹲团身练习②颈、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1、技巧:前滚翻: 重点:团身滚动。难点:两臂撑地力量均匀,用头后着地。 技术要求: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动作技术过程:蹲撑,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蹬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臂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教法:(1)教师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导入。(问:小偷腿摔断了,而警察为什么完好无损。) (2)学生分组结合图片及动作要领自主体会尝试练习。 (3)集合队伍教师了解学生尝试掌握情况。 (4)教师给予评价激励并利用正方体与圆球的滚动让学生领悟团身紧的重要性。 (5)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①做前滚翻成并腿坐,体会腱的伸直过程。②团身滚动练习。③胸前夹手绢练习。④完整前滚翻练习。(6)集合队伍学生到光荣垫示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2、游戏:快快跳起来。要求:反应灵敏、快快跳起。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工艺学 英文名称:Baking Food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焙烤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食品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综合基础理论,了解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学生在学习本书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研究。3.适应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学分3分。 5.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添加剂学 6.推荐教材:李里特,江正强,卢山编著,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李新华,董海州主编,粮油加工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具有设计性、趣味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8.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总成绩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与平时表现(作业、考勤等)之和。成绩评定办法为: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考试成绩×70%。 二、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绪论 了解和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学的范畴,发展历史与现状,焙烤食品的分类,以及其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焙烤食品原料学 第一节小麦粉 第二节油脂 第三节乳及乳制品 第四节糖 第五节蛋制品 第六节酵母 第七节疏松剂及面团改良剂 了解和熟练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常用原料的种类、特性及其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第二章饼干生产工艺 第一节饼干的分类及加工工艺 第二节面团的调制 第三节面团的辊轧与成型 第四节饼干的烘烤与冷却 了解饼干的分类,熟练掌握饼干的加工工艺。 第三章面包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

《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大纲 Writing and format design 课程学时:70学时,学分:4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 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食品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食品质量管理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专业课之一,计划在第六学期进行。 本课程应先修高等数学,应用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进行。 该课程是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食品质量更是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食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的研究与相关知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习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有助于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食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以现代食品质量管理科学的观点,系统阐述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食品质量管理基础,食品质量控制与数理统计方法、质量的经济性与质量成本管理、食品质量检验管理等内容。同时,还介绍现代食品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和发展动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掌握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与食品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生产、商贸流通和管理等工作服务。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专业课之一。是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食品质量更是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食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的研究与相关知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习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有助于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已成为食品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食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质量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管理。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掌握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食品生产与流通中的质量问题。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 第一节介绍数学,介绍自己,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 2.使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第二节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学会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用事先准备好的印有数字及加减图案的卡片(卡片自带)让学生认识,等认识后就让2个队伍开始趣味性的比赛,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比赛结束后,可以有一些娱乐性的惩罚表演。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直观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六节应用题 教学目标:1.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2.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内容,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2课时教案方案 教学内容:量与计量 教学目标:1.钟面的认识 2.人民币的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钟面的认识 先教学生怎么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意义。一个精确的时间是由时,分,秒组成,且先读几时,再读几分,最后读几秒(同是手上拿个大点的钟,边讲边演示,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理解)。 还要让学生知道简单的时间运算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1刻=15分钟 接下来就是趣味比赛的时间。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排成2排,一一对应。然后一队学生中的第一个,手上拿着钟,另一队的对应的那个学生随便报一个时间(几时几分),拿钟的学生就要把时钟调到对应位置。完成后把钟交给下一个队友,直至最后一个人,统计拿钟的队伍调错了几次。接下来2队角色互换,开始游戏。最后统计哪一队调错误的次数较少,则为赢方。赢方可以要求输的一方,表演一些节目,比如唱歌,跳舞,扮鬼脸,学动物的动作都可以。 最后是课堂回顾,梳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第二节课:人民币的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Food Analysis)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课程代码: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是根据食品的特点,利用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对食品的品质和卫生进行分析检验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食品分析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和食品安全的一门科学,任务是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副产品等)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及污染与残留物及掺假等指标进行检测。 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考察、分析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以及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食品中一般成分分析为主,兼顾食品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分析。 本课程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食品分析检验的历史与发展方向。 2.理解食品分析检验在食品工业与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掌握食品分析检验的内容。 4.熟练掌握怎样选择一种食品分析检验的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食品分析检验的性质、性质 第二节食品分析检验的内容 第三节食品分析检验的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章食品分析检验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食品分析检验的国内外标准与法规及其发展。 2.理解食品分析检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3.掌握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方法,会处理实验数据。 4.熟练掌握样品的概念,样品预处理的原理。 主要内容: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 2 分析方法的选择 3 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简介 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第三章水分的测定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水分测定的新方法及其发展。 2.理解食品中水分测定的重要性。 3.掌握重量法的原理及操作。 4.熟练掌握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水分的测定方法 第四章无机元素的测定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无机元素测定的新方法及其发展。 2.理解食品中无机元素测定的重要性。 3.掌握灰化方法,重量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操作。 4.熟练掌握几种重要矿物元素、限量元素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技术。主要内容:

体育公开课教案_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

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发现自己有以下几项须改进之处: 1、体育教师的声音应该更洪亮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 2、教师在讲解时应该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明白。 3、教师在示范时应多做几次,使学生能够看清楚。 4、“兔子舞”游戏的导入很不错,但要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5、教师不必要急于授教,要做好安全教育。 6、结尾的放松过于仓促,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放松。 总之,这堂课虽有中心校领导、校领导和学校同事的肯定,但我自己感觉上的不够理想,也许有点紧张和准备的不够,不过,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很大地收

0709《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08学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0111009 2.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 3.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实训:2周/2学分 4.先修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 5.面向对象: 07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科生 6.开课系(部):食品与化工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食品工艺学》赵晋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院食品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等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对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3学时) 教学内容: 1.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食品工艺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食品的原料和材料(8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性食品原料(果蔬、谷物)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2.动物性食品原料(肉、乳)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植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掌握动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罐藏食品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1.罐藏食品的发展与分类 2.罐藏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每道加工工序与罐藏食品质量的关系 3.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教学要求: 1.了解罐藏食品的分类 2.掌握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第四章软饮料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1.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及其发展简史 2.软饮料用水、各种软饮料的配料、包装容器及材料等的具体要求 3.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4.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操作单元对本饮料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各类软饮料用水的处理方法 3.掌握碳酸饮料及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第五章乳制品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完整版)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加工技术 学时:共72学时,理论课程46学时,实验课26个学时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教材和参考书:《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工艺学》 一、课程学时分配 理论课课时分配

实验课课时分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了各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训一体化的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技能练习,使学生在获得广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常见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的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本课程共计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6学时,实验26时。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和加工原理,在参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生产,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资源利用、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食品生产与开发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果蔬贮藏与加工工艺、畜产品加工工艺、发酵食品工艺、焙烤制品工艺、饮料工艺、实习训练,等 就业面向:食品加工领域的生产与管理工作。

四、主要教学章节 绪论 一、食品加工概述 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项目一果蔬食品加工技术任务一罐制品加工技术 一、罐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二、罐藏容器 三、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四、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控制 专项实训一糖水桃罐头的制作 任务二干制品加工技术 一、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二、干制方法与设备 三、干制技术 四、干制品的包装与贮藏 专项实训二干制胡萝卜粒的制作 任务三糖制品加工技术 一、糖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二、糖制品分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酵食品工艺学(Fermented Food Technology) 课程编号:FFT205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选修 总学时:44,其中(理论学时,20 ;实践学时:24 )学分:2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责任单位:生物食品学院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 发酵食品工艺学是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发酵基础为支撑,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食品、保健品或添加剂的一门科学技术。它不但是支撑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该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发酵食品工艺学》以发酵和酿造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为主,注重现代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对各类产品的发酵、酿造技术和食品工业废弃物的生物学处理进行了论述,为学生从事该领域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熟悉食品发酵与酿造的生产的一般过程,掌握发酵与酿造食品,如酒精发酵与酿酒、氨基酸与有机酸发酵、发酵豆制品、酶制剂等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食品发酵与酿造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发酵食品的概念二、发酵食品的种类三、发酵食品的特点四、发酵食品的发展历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发酵食品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发展历史。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重点:发酵、发酵食品的概念 第二章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第一节发酵食品与细菌 一、乳酸菌二、醋酸菌三、枯草杆菌四、棒杆菌 第二节发酵食品与酵母 一、酵母的繁殖方式二、酵母的糖代谢三、常见的酵母种类 第三节发酵食品与霉菌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掌握发酵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判别方法和用途,生产出优质发酵食品。 重点:发酵食品常用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进度的要求

关于制定好教学必备的教学文件 教案: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讲稿:演讲、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教学计划: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对于教学课时和内容等进行具体规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架。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进度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之前,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工作态度认真与否的标尺。为了便于广大教师规范课堂教学文档,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水平,现对全系教师教案和讲稿的编写统一格式,规范管理制订本办法。 一、教案和讲稿的编写 (一)基本内涵 1、教案的性质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作出的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 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的源泉。 2、讲稿的性质 讲稿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作为教师按大纲和指定教材备课的成果,是教师授课的详细内容,应反映教师阅读大量参考文献资料、科学梳理教学提纲的情况,应体现不断更新和充实内容、适应科技进步和实际教学对象变化的需要。讲稿不要求统一格式,但必须与教案相符。根据老教师的经验,提倡手写讲稿。 3、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在于:

《食品分析与检测》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059 学时:68 学分:4 适用对象:食品类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考核要求:理论考核和实验技能考核。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康臻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张意静主编——《食品分析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黄晓钰等主编——《食品化学综合实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汪浩明主编——《食品检验技术(感官评价部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是食品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知道食品一般成分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以及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技术,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方法、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数据结果的处理; 2.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相关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技术。

3.掌握食品一般成分如水分、酸度、脂肪、蛋白质、还原糖及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 4.了解食品添加剂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原理。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食品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节食品分析的内容和范围 第三节食品分析检验的方法 第四节国内外食品分析检验技术发展动态与进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分析的发展概况及食品分析在食品工业、技术监督中的重要性,明确食品分析的意义,食品分析的内容,掌握食品分析的任务。 3.教学重点难点: 食品分析检验的方法 4.教学建议: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设备的投入。

体育公开课教案教案模板

XXX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授课对象:授课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