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标准(草稿)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教学课程标准供高职高专中药专业使用。

2、中药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发挥临床功效是其中某些化学成分起作用。《中药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学科。它是实践技能很强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中药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及从事药物生产、制备、检识和经营管理奠定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培养中药专业同学具有基本科研意识和初步科研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中药化学》是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根据高专中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检识(鉴定)和结构测定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涉及化学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和中药成分预试验等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联系中药的性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并力求反映中药化学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和新技术。具体要求是:

1、掌握中药中各主要类型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

2、掌握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精制和检识(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

3、对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具有初步的判断能力,并能提出合理的提取方法。

4、熟悉部分常有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结构、性质、用途。

5、了解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6、了解光谱解析成分的原理和方法。

7、具有初步的中药化学成分的科研能力。

《中药化学》也是中药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好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将对学习中药专业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力求理论

联系实际,反映中药特色,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照中药专业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统计分析中药行业具体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素质,组织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工程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设计的。其内容确定以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完成中药提取分离和检识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职高专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流程和国家中药提取工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论和实践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课时安排144学时。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中药行业各工作岗位的必备知识与操作技能,主要达到中药制药高级工、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和中药制剂质量检验员(QA)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确立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中药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具体分述如下: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分类、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和鉴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常用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及生物活性。

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

了解中药化学在中药研究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的生源、分布及生物活性。研究中药化学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正确掌握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和水蒸气蒸馏法等常用提取方法;具有分离、精制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技能;能熟练使用薄层色谱、纸色谱和各类化学检识试剂检测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具备常用鉴定试剂的配制能力;能正确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常用中药中有效成分能设计出合理的提取、分离、检识方法。

【素质教育目标】

1.专业素质巩固,具有热爱中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质量第一的观念(做药就是做良心)。

3、具有良好的药学专业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一切为患者解除病痛为服务宗旨)。

2、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熟练完成中药提取、分离精制和检识,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中药经营管理等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掌握中药提取方法选取、技能操作、提取物检识及相关理论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形成做药就是做良心、质量第一的职业观念,具有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技术与理论水平达到高级工技术标准,并获取中药各工种资格证书。

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提取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2、具有及时发现提取分离过程中质量隐患、分析成因、预防的能力。

3、具有对各种溶剂、试剂使用量进行计算,以及绘制提取工艺流程图的能力。

4、具有正确使用和调节提取设备、器具并进行维护保养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5、具有对原料、溶剂、工艺用水以及提取物进行质量检测的能力。

6、具有使用现代中药提取机械设备;能独立完成提取物质量检测的能力。

三、内容与标准

(一)教学内容与标准

第一章绪论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了解研究中药化学的意义和发展概况。明确本课程在中药专业中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教学内容】

第一节研究中药化学的意义

1.重点阐述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有效成分的概念。

2.阐明研究中药化学的意义。

第二节中药化学发展史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提取、分离、鉴定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熟悉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定义和主要溶解性质。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能正确安装渗漉、回流、连续回流、蒸馏、减压蒸馏及水蒸气蒸馏装置。具备TLC、PC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

1.重点阐述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定义和主要溶解性质。

2.简述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

第二节常用的提取方法

1.阐明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2.重点阐述浸渍法、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蒸馏、减压蒸馏及水蒸气蒸馏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

3.讲述渗漉、回流、连续回流、蒸馏、减压蒸馏及水蒸气蒸馏装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第三节常用分离方法

1.重点阐明两相溶剂萃取法、结晶法、沉淀法、分馏法、各类色谱法的原理及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2.讲述简单萃取法、薄层色谱、纸色谱、柱色谱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苷类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苷的定义、结构、分类和性质。苷键的酸催化水解法和酶水解法。苷类化合物提取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熟悉苷类化合物中糖的检识方法。苦杏仁中主要苷的结构、性质及鉴定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熟练进行苷的鉴定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1.阐明苷的定义和结构。

2.重点阐述苷键原子分类法。

3.简述苷的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理化性质

1.阐述苷的一般通性、旋光性和溶解性。

第三节苷键的裂解

1.重点阐述酸催化水解和酶水解。

2.简述碱催化水解和氧化开裂法。

第四节糖的检识方法

1.重点阐述糖的显色反应。

2.阐述糖的纸色谱和薄层色谱。

第五节提取与分离

1.重点阐述苷的一般提取方法和注意事项。

2.阐述苷的分离方法。

第六节实例

1.重点阐述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结构、性质及鉴定方法。简述青黛。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蒽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大黄、丹参中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提取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

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光谱特征。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及含有醌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能力培养目标】

能运用连续回流法提取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结构、分类及生物活性

1.重点阐述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2.阐述苯醌、萘醌、菲醌的结构特点。

3.简述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第二节理化性质

1.重点阐述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及在分离中的应用。 2.阐述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升华性和溶解性。

第三节检识方法

1.重点阐述蒽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2.阐述蒽醌类化合物的TLC和PC检识。

第四节提取与分离

1.阐述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2.阐明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原理和方法。

第五节结构测定

1.重点阐述蒽醌类化合物的UV和IR光谱特征。

2.简述蒽醌类化合物的MS和1H-NMR光谱特征。

第六节实例

阐述大黄、丹参中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提取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

第七节含有醌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香豆素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熟悉简单香豆素的光谱特征。木脂素的结构、分类和理化性质。补骨脂、五味子、厚朴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分布、生物活性及含有香豆素和木脂素类成分的常见中药。

【能力培养目标】

能运用已掌握知识分析提取分离流程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香豆素

1.重点阐述香豆素的结构、分类、性质、显色反应和提取分离方法。

2.阐述秦皮、补骨脂中主要成分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

3.简述香豆素的分布、生物活性和含有香豆素类成分的常见中药。

第二节木脂素

1.阐述木脂素的结构、分类和理化性质。

2.阐述五味子、厚朴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3.简述木脂素的分布、生物活性和含有木脂素类成分的常见中药。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分类、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检识反应和提取分离方法。

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UV光谱特征。黄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特征。槐米、葛根、黄芩中所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生物活性。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及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能力培养目标】

能运用煎煮法提取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并掌握酸水解芸香苷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结构、分类及生物活性

1.重点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2.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第二节理化性质

1.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及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2.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和溶解性。

第三节检识方法

1.重点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2.阐明聚酰胺色谱和纸色谱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第四节提取分离

1.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提取方法。

2.阐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节结构测定

1.重点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UV光谱特征及位移试剂在结构测定中的原理和应用。第六节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挥发油的定义、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萜的含义和主要分类。

熟悉环烯醚萜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理化性质。薄荷、黄花蒿、穿心莲、紫杉、龙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了解萜类生源途径、分布、生物活性及含有挥发油的常见中药。

【能力培养目标】

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萜类概述

1.阐明萜的含义和主要分类法。

2.简述萜类生源途径、分布和生物活性。

第二节结构类型和分类

1.重点阐述单萜、环烯醚萜、倍半萜、二萜的结构类型。

2.阐述环烯醚萜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理化性质。

3.阐述穿心莲内酯、青蒿素、紫杉醇、龙胆苦苷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4.简述三萜类化合物。

第三节挥发油

1.重点阐述挥发油的定义、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

2.阐述挥发油的显色反应和TLC、GC检识。

第四节提取与分离

1.重点阐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2.阐述冷冻法、分馏法、化学法、气相色谱法分离挥发油。

第五节实例

1.重点阐述薄荷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2.简述莪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第六节含有挥发油的常见中药

第八章皂苷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皂苷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显色反应。人参、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性质、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

熟悉皂苷的结构测定。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了解皂苷的分布、生物活性和含有皂苷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能力培养目标】

能用化学方法鉴定酸性皂苷与中性皂苷。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结构、分类和生物活性

1.重点阐述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2.简述皂苷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第二节理化性质

1.重点阐述皂苷的发泡性和溶血作用。

2.阐述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和水解性。

第三节检识方法

1.重点阐述皂苷元的显色反应。

2.简述皂苷的TLC、PC检识。

第四节提取与分离

1.重点阐述皂苷的沉淀分离法。

2.阐述皂苷和皂苷元的提取方法。

第五节结构测定

1.阐述甾体皂苷元的IR光谱特征。α-香树烷型、β-香树烷型和四环三萜类的IR光谱区别。

2.简述皂苷元的UV光谱。

第六节实例

1.重点阐述人参、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性质、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

2.简述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第七节含有皂苷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第九章强心苷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强心苷的结构、分类和鉴定方法。

熟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构效关系。

了解强心苷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结构分类与强心作用的构效关系

1.重点阐述强心苷元的结构特点、分类以及糖与苷元的连接方式。

2.阐述强心苷糖部分的结构特征。

3.阐明强心苷的构效关系。

4.简述强心苷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第二节理化性质

1.重点阐述强心苷的水解性。

2.阐述强心苷的性状和溶解性。

第三节检识方法

1.重点阐述强心苷中甾体母核、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及α-去氧糖的显色反应。

2.简述强心苷的TLC、PC检识。

第四节提取分离

1.重点阐述强心苷的一般提取方法。

2.阐述强心苷的分离。

第五节实例

1.阐述毛花洋地黄中强心苷元的结构类型。

2.简述西地兰和地高辛的提取。

第十章生物碱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生物碱的含义、主要类型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麻黄、黄连、苦参中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

熟悉防己、洋金花、乌头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了解生物碱的分布、生物活性及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能力培养目标】

能用回流法提取防己中生物碱,并具有精制、分离及鉴定生物碱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1.阐明生物碱的含义。

2.重点阐述有机胺类、吡啶类、莨菪烷类、异喹啉类和吲哚类生物碱的结构特征。 3.简述生物碱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第二节理化性质

1.重点阐述生物碱的碱性及碱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

2.阐述生物碱的形态、颜色、旋光性和溶解性。

第三节检识方法

1.重点阐述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的名称、沉淀条件及结果判定。

2.阐述生物碱的色谱检识。

3.简述生物碱的显色反应。

第四节提取与分离

1.重点阐述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阐明单体生物碱的分离原理和方法。

第五节结构测定

1.重点阐述霍夫曼降解的原理。

2.简述埃姆特降解。

第六节实例

1.重点阐述麻黄、黄连、苦参中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 2.阐述防己、洋金花、乌头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第七节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见中药

第十一章其它成分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鞣质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和除去鞣质的方法。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的结构特点、鉴定方法和提取分离。金银花中绿原酸的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

熟悉有机酸的分类、理化性质和鉴定方法。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的主要性质及鉴定方法。

了解蟾酥、麝香、斑蝥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生物活性。蜕皮激素的定义和结构特点。主要矿物药成分、功效及检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有机酸

1.阐述有机酸的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和鉴定方法。

2.阐明羟基桂皮酸类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及金银花中绿原酸的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

3.简述含有有机酸类成分的常见中药。

第二节鞣质

1.重点阐述鞣质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鉴定和除去鞣质的方法。

2.简述含有鞣质类成分的常见中药

第三节氨基酸、蛋白质、多糖

1.阐述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的结构、主要性质及鉴定方法。

2.简述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的生物活性。

第四节动物药和矿物药

1.重点阐述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的结构特点、鉴定及提取分离。

2.阐述斑蝥、蟾酥、麝香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3.简述主要矿物药成分、功效及检测。

第五节蜕皮激素

1.阐明蜕皮激素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简述蜕皮激素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第十二章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知识教学目标】

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过程、文献资料查阅方法和预试验的方法。

了解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能力培养目标】

能掌握药学资料查阅方法。具备常用鉴定试剂配制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研究过程

1.阐述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过程。

2.简述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第二节研究方法

1.阐述药学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和预试验的方法。

2.简述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及鉴定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时数分配与安排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88学时,实践56学时。

教学内容总时数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

分离、鉴定的方法

20 12 8

第三章苷类 4 4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16 8 8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6 6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18 10 8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16 10 6

第八章皂苷 6 6

第九章强心苷 4 4

第十章生物碱26 14 12

第十一章其他成分 6 6

第十二章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16 6 10

考核机动 4

合计144 88 56

(三)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

实践教学是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药专业教学计划所确定的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总时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

时数

实践教学

方式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20

20

实验规章教育、清点仪器薄层板的

制备

中药化学实验操作技术

4

4

电教、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电教、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16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分离8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18 槐米中芸香苷提取分离及鉴定8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16 八角中挥发油提取与鉴别 6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第十章生物碱26 防己中粉防己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12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第十二章中药有效成

分的研究

16 中草药化学成分预实验10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考核实验综合操作技能考核 4 学生操作、教师考核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顺序上可适当调整,但不得破坏课程基本体系。

2、鉴于本课程的特点,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法”和“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法”教学模式。

3、本课程教学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分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目标又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凡属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均为教学重点,应使用不同的环节和方法,充分利用实践和电化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理解、掌握以至应用的目的。属于了解的内容,可简要介绍或引导学生自学。

4、本课程教学标准中规定的理论与实践学时,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考核评价建议

为更好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满足职业能力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应加强平时考试和实训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平时考试平时考试(占总成绩的20%)是在学生学习完每个项目后随堂进行,采取现场考核,每次考核成绩以百分计。

考核时主要对提取物质量进行评判分析,以了解学生对该类方法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下尤其是技能成绩不足65分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予一定的辅导、强化,再考核。各次考核成绩之和的平均值即构成该生的平时成绩。

在进行组员考核的同时对小组间进行评比,即将各小组成员的每一项目成绩之和构成该小组的每一个项目成绩,对该班各小组进行排名,以促使各小组间的竞争、管理及该小组间同学的互帮互学,使其共同提高。

2、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情况。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1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50%),以对学生该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综合测评。

通过加强平时考核,不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对炮制品质量的评判分析能力,而且体现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爱,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树立了产品质量意识。

(三)教材编写建议

依据课程标准,从中药生产、制备、检测和营销过程的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模块的技术教材,实现“教

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教学内容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编排,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编写考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组织,先教学生做,再扩展相关知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文字表述通俗易懂。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中药化学实验实训室二-三间:通风、设备齐全;中药化学预备室一间;中药化学试剂贮存和配制室一间(通风)。

2、中药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基本配置清单略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中药化学实验操作基本要求》录像片

2、相关教辅材料和行业标准,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医药)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实例》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中草药成分分离分析技术》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河南科技出版社陈斌主编

药学系化学-药检教研室陈斌

2010-8-17

中药化学B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作业1 A 型题: 1. 生物碱的沉淀反应条件是B.酸性水溶液 2. pKa 值最大的生物碱类是C.季铵类 3. 用萃取法分离中药成分,较常用的方法是取中药的水提液,分别依次用()进行萃取。B.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 4. 下列溶剂极性最大的是A.甲醇 5. 检查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先选用C.薄层色谱法 6.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总生物碱,所选择的树脂类型应是D.强酸型树脂 7. 按极性由大到小排列的溶剂是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 8.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湿润药材最好用D. 9. 生物碱柱色谱用担体优先考虑的是C.氧化铝10. 某生物碱碱性弱则它的D.pka 小11. 做生物碱沉淀反应时,也可生成沉淀而干扰反应的是D.蛋白质12. 小檗碱属于B.季胺碱13. 与水不混溶的溶剂是B.乙醚14. 目前已很少采用的分离方法是B.铅盐沉淀法15. 亲水性有机溶剂是C.丙酮16. 测定一成分有无羰基,一般选用的方法是B.红外光谱法17. 小檗碱母核是D.原小檗碱型18. 工业上从麻黄中提取生物碱用E.水19. 多数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存在的形式是D.有机酸盐20.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B.丙酮21. 雷氏盐沉淀生物碱最佳pH 值是B.3~4 22. 具有配位键结构的生物碱是C.氧化苦参碱23.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小的是E.氯仿24. 与去甲基麻黄碱呈阳性的反应是C.碱性硫酸铜25. 属于酸碱两性的生物碱是B.吗啡26. 不适合于含淀粉多的中药的提取方法是A.煎煮法27. 具有隐性酚羟基的生物碱可溶于E.以上都难溶28. 适合于对热不太稳定的成分,提取效率高,溶剂消耗量大的提取方法是A.渗漉法29. 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B.草酸盐溶解度差30. Vitali 反应不能用于检识A.樟柳碱31. 区别莨菪碱与东莨菪碱可用B. 32.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是A.差向异构体33.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小的是C.石油醚34. 测定一成分的分子量可选用C.质谱法35. 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是A.麻黄碱36. 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C.秋水仙碱37. 提取挥发性成分一般首选的方法是C.水蒸气蒸馏法38. 最省溶剂的提取方法是C.连续回流法39. 毒性最弱的是D.乌头原碱40. 乌头碱的母核是D.二萜类41. B.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42. 碘化铋钾试剂与生物碱反应,其生成物为C.黄至橘红色沉淀43. 与水混溶的溶剂是C.丙酮44.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A.小檗碱45. 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C. 46. B. 47.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是D.麻黄碱 B 型题: 48.东莨菪碱D.具镇静麻醉作用 49. 汉防己甲素C.具镇痛作用 50. 苦参碱E.具消肿利尿抗肿瘤作用 51. 小檗碱B.具抗菌作用 52. 麻黄碱A.具发汗、平喘作用 53. 阿托品C.莨菪烷衍生物类 54. 马钱子碱属A.吲哚衍生物类 55. 黄连碱属B.异喹啉衍生物类 56. 麻黄碱E.有机胺类 57. 苦参碱属D.双稠哌啶衍生物A.小檗碱E.山莨菪碱 58. 其共轭酸的分子内氢键稳定的是C.伪麻黄碱 59. 其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的是B.麻黄碱 60. 其分子结构中具氧环的是D.东莨菪碱 61. 其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的是A.小檗碱 62 其盐酸盐加入氢氧化钠后,滴加丙酮,生成黄色结晶的是[1 分] A 小檗碱 63 可利用其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1 分] A 麻黄碱 64 可利用其碱水解降低毒性[1 分] C 乌头碱 65 可利用其有挥发性进行提取[1 分] A 麻黄碱

中药化学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 二、填空: 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 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 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 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 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 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 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 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四、多选 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 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 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 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 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 五、简述 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另一方面,某些过去被认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经研究证明是无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麝香酮等。 另外,根据临床用途,有效成分也会就成无效成分,如大黄中的蒽醌苷具致泻作用,鞣质具收敛作用。 2. 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4)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3.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3)研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六、论述 单糖及低聚糖生物碱盐游离生物碱油脂 粘液质苷苷元、树脂蜡 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蛋白质、淀粉水溶性有机酸挥发油 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概念: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化学2017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8月28到29日,两天时间,我们连州市第二中学化学科全体老师在清远市清城中学进行新课标学习。这次来进行培训的老师是来自广东省的一些学校、教育局教研室的老师,如刘永红、戴光宏、陈金锋。他们研究新课标间长,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次新课标培训,重点是学习如何在新课标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聆听了来自教学第一线老师讲解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注意的和关注的知识点,同时还就如何进行有效复习进行了指导。 1、课标变化 2、郑长龙总结10个方面变化:(1)对化学学科的本体特征进行了提炼;(2)从化学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和评价等5个方面,概括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3)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水平体系;(4)构建了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的“三层次”课程结构;(5)构建了基于主题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增减;(6)明确了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必做实验;(7)构建了学业质量水平体系;(8)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基本途径和策略;(9)注重教、学、考一致性,提供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原则和策略;(10)提供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案

例。 2、聚焦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提出了“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本次课程修订提出了“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与提升,使素养内涵更加具体明确,更有学科性,更具功能性,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化学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能力也会为许多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3、阅读课标,了解课标对课本内容的要求。备课、根据课标要求,找出重难点,研究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布置配套课后作业。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当中,对已经删除的内容不要再讲,对练习册上面出现的相应题目,要告诉学生,不要做。 4、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网络,重视主干知识,加强训练。

《中药化学》电子版超全笔记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有效成分:有生物活性,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 └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无一定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杂质)。 HMBC谱:通过1H核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它把1H核和与其远程偶合的13C核关联起来。 FD-MS(场解吸质谱):将样品吸附在作为离子发射体的金属丝上送入离子源,只要在细丝上通以微弱的电流,提供样品从发射体上解吸的能量,解吸出来的样品即扩散到高场强的场发射区域进行离子化。 苷类: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中苷元与糖连接的键称苷键;连接非糖物质与糖的原子称苷原子。 木脂素(lignans):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 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香豆素(coumarins):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泛指两个芳环(A环、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挥发油(volatile oil):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具有香味、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吉拉德(girard)试剂:是一类带季铵基团的酰肼,可与具羰基的萜类生成水溶性加成物而与脂溶性非羰基萜类分离。酯皂苷:三萜皂苷中的酯苷,又称酯皂苷(ester saponins)。 次皂苷:当原生苷由于水解或酶解,部分糖被降解时,所生成的苷叫次皂苷或原皂苷元(prosapogenins)。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是由强心苷元与糖缩合的一类苷。 甾体皂苷(steroidal saponins)是一类由螺甾烷(spirostane)类化合物与糖结合而成的甾体苷类,其水溶液经振摇后多能产生大量肥皂水溶液样的泡沫,故称为甾体皂苷。 生物碱:(alkalodis)是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氮杂环结构,呈碱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两性生物碱:分子中有酚羟基和羧基等酸性基团的生物碱。 └亲水性生物碱:主要指季铵碱和某些含氮-氧化物的生物碱。 霍夫曼降解:生物碱经彻底甲基化生成季胺碱,加热、脱水、碳氮键断裂,生成烯烃及三甲胺的降解反应。 隐性酚羟基:由于空间效应使酚羟基不能显示其的酚酸性,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Vitali反应:莨菪碱(或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用发烟硝酸处理,分子中的莨菪酸部分发生硝基化反应,生成三硝基衍生物,再与碱性乙醇溶液反应,生成紫色醌型结构,渐变成暗红色,最后颜色消失的反应。 ┌可水解鞣质(hydrolysable tannins):指分子中具有酯键和苷键,在酸、碱、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和糖或多元醇的一类鞣质。 └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s):用酸、碱、酶处理或久置均不能水解,但可缩合为高分子不溶于水的产物“鞣红”的一类鞣质。 渗漉法:将药材粗粉装入渗漉筒中,用水或醇作溶剂,首先浸渍数小时,然后由下口开始流出提取液(渗漉液),渗漉筒上口不断添加新溶剂,进行渗漉提取。 结晶、重结晶: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初析出的结晶往往不纯,进行再次结晶的过程称为重结晶。 盐析:在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最常用的是氯化钠,至一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某些中药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来。 升华法:固体物质加热直接变成气体,遇冷又凝结为固体的现象为升华。 第一章绪论 中药化学在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方面有何作用和意义? 答:创新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从天然物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通过与毒理学、药理学、制剂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密切配合,研制出疗效高、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的新药,这是国内外新药研制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中药有效成分研制出的许多药物,目前仍是临床的常用基本药物,如麻黄素(麻黄碱)、黄连素(盐酸小檗碱)、阿托品(atropine)、利血平(reserpine)、洋地黄毒苷(digitoxin)等药物。 有些中药有效成分在中药中的含量少,或该中药产量小、价格高,可以从其它植物中寻找其代用品,扩大药源,大量生产供临床使用。如黄连素是黄连的有效成分,但如果用黄连为原料生产黄连素,其成本很高。一般来讲,植物的亲缘关系相近,则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按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某中药有效成分的代用品。有些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不太强,或毒副作用较大,或结构过于复杂,或药物资源太少,或溶解度不符合制剂的要求,或化学性质不够稳定等,不能直接开发成为新药,可以用其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修饰或改造,以克服其缺点,使之能够符合开发成为新药的条件。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写出常用溶剂种类。 答: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什么? 答:选择溶剂的要点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取所需要的化学成分,溶剂的沸点应适中易回收,低毒安全。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答:水蒸汽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这类成分有挥发性,在100℃时有一定蒸气压,当水沸腾时,该类成分一并随水蒸汽带出,再用油水分离器或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这类成分自馏出液中分离。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 ·苷键具有什么性质,常用哪些方法裂解?苷类的酸催化水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水解难易有什么规律? 答:苷键是苷类分子特有的化学键,具有缩醛性质,易被化学或生物方法裂解。苷键裂解常用的方法有酸、碱催化水解法、酶催化水解法、氧化开裂法等。苷键具有缩醛结构,易被稀酸催化水解。常用酸有盐酸、硫酸、乙酸、甲酸等,酸催化水解反应一般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发生的难易与苷键原子的碱度,即苷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及其空间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利于苷键原子质子化,就有利于水解。 ·苷键的酶催化水解有什么特点? 答:酶是专属性很强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水解苷键时,可避免酸碱催化水解的剧烈条件,保护糖和苷元结构不进一步变化。酶促反应具有专属性高,条件温和的特点。酶的专属性主要是指特定的酶只能水解糖的特定构型的苷键。如α-苷酶只能水解α-糖苷键,而β-苷酶只能水解β-糖苷键,所以用酶水解苷键可以获知苷键的构型,可以保持苷元结构不变,还可以保留部分苷键得到次级苷或低聚糖,以便获知苷元和糖、糖和糖之间的连接方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B》平时作业4附参考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B》平时作业4 附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区别黄酮3、5-OH的反应是 ( ) A.HCl-Mg反应 B.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C.氨性氯化锶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五氯化锑反应 答案:B 2.检识黄酮有无邻二酚羟基的反应是 ( ) A.HCl-Mg反应 B.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C.氨性氯化锶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五氯化锑反应 答案:C 更多加微boge30619 3.与查耳酮反应生成红色的反应是 ( )

A.HCl-Mg反应 B.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C.氨性氯化锶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五氯化锑反应 答案:E 4.与二氢黄酮反应显天蓝色荧光的是 ( ) A.HCl-Mg反应 B.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C.氨性氯化锶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五氯化锑反应 答案:D 5.既可与黄酮,又可与二氢黄酮反应生成红色的是 ( ) A.HCl-Mg反应 B.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C.氨性氯化锶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五氯化锑反应 答案:A

6.属于二氢黄酮的是 ( ) A.芦丁(芸香苷) B.葛根素 C.黄芩苷 D.槲皮素 E.陈皮苷 答案:E 7.属于异黄酮的是 ( ) A.芦丁(芸香苷) B.葛根素 C.黄芩苷 D.槲皮素 E.陈皮苷 答案:B 8.属于黄酮醇的是 ( ) A.芦丁(芸香苷) B.葛根素 C.黄芩苷 D.槲皮素

E.陈皮苷 答案:D 9.属于黄酮苷的是 ( ) A.芦丁(芸香苷) B.葛根素 C.黄芩苷 D.槲皮素 E.陈皮苷 答案:C 10.属于黄酮醇苷的是 ( ) A.芦丁(芸香苷) B.葛根素 C.黄芩苷 D.槲皮素 E.陈皮苷 答案:A 11.黄酮一般为 ( ) A.白色 B.黄色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作业

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 1、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编写宗旨的理解。 【答】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认为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答】必修一的教材里科学探究和资料卡片的相关部分都体现了化学课程编写的宗旨,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多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念,科学探究的相关部分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自主探究,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且培养了学生爱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使学生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必修一教材第48页的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同学们都有观察铝箔加热现象的经历,但是不能解释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的原因,那么通过此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就能来解释这一现象了,这也是从生活走进化学的实例之一。 3、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答】抓住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兴趣爱好,分别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筛选,学习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以下原则:提供套餐,各得其所;提炼问题,加深理解;注重实践,培养技能。要精心设计练习与作业,题目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新性、发展性、人文性,做到有形作业与无形作业相结合,动脑作业与动手作业相结合,解答作业与探究作业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答】对教材知识进行全局梳理,分类规划,区分新旧。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没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一轮课改正是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因为课程结构的变化而带来了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化学,而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不同的化学。所有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发展,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长、潜质在科学素养发展方面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强调领域和模块,层次性和选择性。领域是构建人的整体素质,模块具有选择性,为具有不同能力和个性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必修共有两个模块,选修有六个模块。必修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心里负担较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好处。除此之外,必修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完必修课以后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选择。选修有六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很有好处。

具体从教材结构形式上看:增设了许多插图,编入了趣味性小故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从内容上讲:新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性内容和选学资料。“家庭小实验”更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从中折射出新的知识、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拔、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 新课程必修共有两个模块,选修有六个模块。必修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心里负担较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好处。除此之外,必修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完必修课以后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选择。选修有六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很有好处。 二.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习题册 班级:姓名:学号: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教研室

练习一 得分 一. 单选题(共110题) 1. 下列提取溶剂按极性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_。 A. Et2O、 CHCl3、 EtOAc B. n-BuOH、 Me2CO、 EtOAc C. C6H6、 CHCl3、 Et2O D. MeOH、 EtOH、 Me2CO 2. 母核相同的化合物,其单取代基不同,其极性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_。 A. -CH=CH2、 -NH2、 -CHO、 B. -CH3、 -C=O、 -CHO C. -COOH、 -OH、 -C=O D. -COOCH3、 -NHCO-、 -C6H5 3. 自药材中提取分离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最好选用的方法是_。 A. MeOH提取法 B. 两相溶剂萃取法 C. 水蒸气蒸馏法 D. 升华法 4. 对脂溶性的酸性化合物,提取时最经济的方法是_。 A. 加水煮沸,放冷沉淀 B. 加碱水煮沸,加酸沉淀 C 用C6H6回流提取,回收溶剂 D. EtOH回流提取,回收溶剂 5. 用有机溶剂提取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提取效率最高的方法是_。 A. 连续回流提取法 B. 回流提取法 C. 渗漉法 D. 煎煮法 6. 分离中等极性的酸性化合物,最常选用的分离方法是_。 A. 硅胶吸附色谱法 B. 氧化铝吸附色谱法 C. 纸色谱法 D. 凝胶过滤法 7. 吸附色谱法分离低极性酸性化合物,最常选用的吸附剂是_。 A. 纤维素 B. 硅藻土 C. 氧化铝 D. 硅胶 8. 可用作液-液萃取的溶剂系统是_。 A. CHCl3-MeOH B. EtOH-Me2CO C. Me2CO-H2O D. CHC13-H2O 9. 不是利用分配系数差异进行的分离方法是_。 A. 液-液萃取法 B. 纸色谱法 C. 液滴逆流色谱(DCCC)法 D. 聚酰胺色谱法 10. 现代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主要方法是_。 A. MS法 B. 1H-NMR法 C. 13C-NMR法 D. IR法 11. 苷类化合物都具有的性质是_。 A. 挥发性或升华性 B. 水溶性 C. 旋光性 D. 酸碱性 12. 苷类化合物根据苷原子主要分为_。 A. 酚苷、酯苷、硫苷和氮苷 B. 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 C. 氧苷、硫苷、碳苷和酸苷 D. 氮苷、碳苷、氧苷和氰苷 13. 硫苷类在中性条件下被芥子酶水解的产物是_。 A. 硫醇、葡萄糖和KHSO4 B. 硫氰酸酯、葡萄糖和KHSO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版)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作者:陈晓晔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20期 【摘要】本文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017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新的修正和调整,既体现了对十几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也适应了新时期化学教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就必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国民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化学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之中,教育部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加以修订和完善,形成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新课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它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和评价的航标灯。《新课标》要求教师继续推进化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用课标教”来取代“用教材教”和“为考而教”的教学习惯。所以,教师的化学教学和评价都要遵从《新课标》,确保学生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的内容概述 《新课标》由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基本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8个部分组成。 《新课标》增加并强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包括:宏观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课程目标就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对高中学生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新增加的学业质量也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为主要维度,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电子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 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1月出版。新课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新课标对于“化学”的定义上,补充了它的特征,即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义,进一步补充了它的地位作用,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理念将原有的八条整合更新为五条,并为每一条进行了命名。将原有“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引导教师反思”等删除;将原有“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整合为“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变为“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增“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 为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适应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目标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不再细分三维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

中药化学-笔记整理知识讲解

中药化学-笔记整理

中药化学 第一章绪论 理解误区:1.中药都是天然植物或纯天然的 2.中药无毒或毒性很低 学习内容:1.掌握植物各类有效成分结构、理化成分(溶解度、极性、酸碱 性、鉴别反应)、 合成 2.掌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3.掌握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理化方法:颜色反应、理化常数、衍生物制备 光谱方法:UV、IR、NMR、MS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一)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 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 ?极性吸附剂上有机化合物的保留顺序: 氟碳化合物<饱和烃<烯烃<芳烃<有机卤化物<醚<硝基化合物<腈<叔胺<酯醛酮<醇<伯胺<酰胺<羧酸<磺酸 ※2.分配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 正相色谱:固定相——强极性溶剂(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弱极性溶剂 (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极性分子

反相色谱:流动相——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乙腈-水);固定相——弱极性溶剂(十八烷 基硅烷/C8键合相) &中等极性分子 官能团极性:糖>酸>酚>水>醇>胺>酰胺>醛>酯>醚>卤代烃>烃 极性官能团越多,极性越大(甲醇>乙醇>氯仿>苯) 3.凝胶色谱: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到达分离 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且分离时先出来 (二)质谱MS 1.电子轰击质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2.电喷雾店里质谱:大分子&小分子 3.化学电离质谱 (三)核磁共振谱NMR 1.化学位移δ=信号峰位置-TMS峰位置/核磁共振仪所用频率*106 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诱导效应:电负性越强,信号峰在低场出现; 共轭效应:p-π共轭(孤对电子与双键)移向高场;π-π共轭(两个双键)移向低场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里程碑。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指导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正在不断推出。江苏省丰县中学选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的化学教材。2004年秋,我和几位同事一起第一次使用了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至今还历历在目:和以往教材相比,必修教材内容广泛而浅显,许多知识蜻蜓点水、一带即过。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每周三课时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多的知识点!几位同事集体备课,把旧教材中相联系的内容补充拓宽。一学期下来,教材内容不系统、不连贯,老师喊累、学生喊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虽然有了前车之鉴,但在必修2的教学中,仍

然增加了一些内容,高一结束,传授的知识已经基本满足高考的需求!结果直接导致学生选文科的比例比以往大幅增加!这样直到系统学完选修课程的内容,才明白必修课内容安排的用心。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课《化学1》《化学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材内容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教材内容广泛,更加强调和突出了基础性,突出了基础知识的作用,并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化学新课程为重视教学内容及要求方面的选择性,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化学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设置选修模块,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在一轮多的教学中,摸着石头过河,总算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有了自己的理解:一、教材设置特

中药化学

A型题: 1. 生物碱柱色谱用担体优先考虑的是 A.纤维素 B.聚酰胺 C.氧化铝 D.硅胶 E.硅藻土 2. 目前已很少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A.水煮醇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雷氏盐沉淀法 D.萃取法 E.结晶法 3. 错误:正确答案为:B A.罂粟碱>可待因>吗啡 B.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C.可待因>罂粟碱>吗啡 D. 罂粟碱>吗啡>可待因 E.可待因>吗啡>罂粟碱 4. 测定一成分的分子量可选用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紫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核磁共振法 E.红外光谱法 5. 乌头碱的母核是 A.双苄基异奎啉 B.有机胺 C.肽类 D.二萜类 E.吲哚类 6. 亲水性有机溶剂是 A.乙醚 B.乙酸乙酯 C.丙酮 D.氯仿 E.石油醚 7. 下列溶剂极性最大的是 A.甲醇 B.乙醇 C.乙醚 D.丁醇 E.石油醚 8. 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A.磷酸盐溶解度差 B.草酸盐溶解度差 C.酒石酸盐溶解度差 D.硫酸盐溶解度差 E.游离碱溶解度差 9. 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A. B. C.

D. E. 10.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湿润药材最好用错误:正确答案为:D A. B. C. D. E. 11.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小的是 A.正丁醇 B.丙酮 C.乙醚 D.乙酸乙酯 E.氯仿 12. 提取挥发性成分一般首选的方法是 A.溶剂法 B.升华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压榨法 E.色谱法 13.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 A.小檗碱 B.麻黄碱 C.番木鳖碱 D.新番木鳖碱 E.秋水仙碱 14. Vitali反应不能用于检识错误:正确答案为:A A.樟柳碱 B.莨菪碱 C.阿托品 D.东莨菪碱 E.山莨菪碱 15. 区别莨菪碱与东莨菪碱可用 A.Vitali’s反应 B. C.碘化铋钾试剂 D.Gibb’s反应 E.硅钨酸试剂 16. 最省溶剂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 B.回流法 C.连续回流法 D.煎煮法 E.渗漉法 17. 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 A.苦参碱 B.氧化苦参碱 C.秋水仙碱 D.麻黄碱 E.小檗碱 18. 毒性最弱的是 A.次乌头碱 B.乌头次碱 C.次乌头次碱 D.乌头原碱 E.乌头碱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B》作业6答案

原文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B第六次作业答题作者:xinx111 A型题: 1. 有活性的鞣质的分子量是在 A.500-3000 B.100-500 C.大于10000 D.500-800 E.3000-10000 2. 用牛羊胆汁提取酸的第一步加0.1倍量固体NaOH加热的目的广广广广广 * A.碱化 B.除去其它酸性杂质 C.皂化作用 D.成盐作用 E.除去胆红素 3. 中药蟾酥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o C 0 C K A.吲哚碱类 B.肾上腺素 C.有机酸类 D.甾醇类 E.蟾毒类(蟾蜍甾二烯类 和强心甾烯蟾毒) 4. 鞣质不属于 A.多元酚类* B.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C.具有涩味的化合物 D.大分子化合物 E.复杂的多元酚类、大分子化合物 5. 缩合鞣质与酸作用的产物是 A.没食子酸 B.儿茶素 C.逆没食子酸 D.糖与没食子酸" E.鞣红 6. 下列除 ___ 外都不是鞣质的性质。 A.可溶于水 B.具还原性 C.与生物碱作用 D.与铁氰化钾氨溶液作用* E.与H2S作用 7. 蛋白质可用 ___ 检识 o I 茁 c cH A.茚三酮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雷氏盐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磷酸反应 8. 下列哪个不属于多糖 r r r r E A.树胶 B.黏液质C保胶 D.纤维素 E.蛋白质 9. 具有妊娠引产作用的是 A.猪苓多糖 B.昆布素 C.香菇多糖 D.人参多糖" E.天花粉蛋白 10. 下列哪个不是胆汁酸的显色反应

11. 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法" C.渗漉法 D.连续回流法 E.蒸馏法 12. 下列除 _____ 外都可以用来区别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 r r r r a A.溴水 B.石灰水 C.乙酸铅 D.稀酸 E.浓硫酸 13. 天然麝香的香气和活性成分是 * A.麝香酮 B.麝香吡啶 C.羟基麝香吡啶 D.雄性激素 E.降麝香酮 14.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 a r r c A.金银花 B.大黄 C.黄苓 D.乌头 E.知母 15. 牛黄的镇痉作用主要是 O R 厂 A.胆酸" B.去氧胆酸 C.鹅去氧胆酸 D.熊去氧胆酸 E.以上均非 16. 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及是否被酸水解可将其分为 a c C C C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E.以上都不对 18. 欲分离中药中的有机酸,可选用 窗 r I r r r A.强酸型阳树脂 B.弱酸型阳树脂 C.强碱型阴树脂 D.弱碱型阴树脂 E.中 等程度酸型阳树脂 19. 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r r r A.蛋白质 B.多肽 C.多糖 D.酶 E. 鞣质 20. 实验室中提纯鞣质采用 r c c c A.蛋白质 B.醋酸铅 C.生物碱 D.咖啡碱 17.鞣质不能与哪类成分生成沉淀 E.铁氰化钾氨 D.Hammmarste n 反应 E.Borntrager 反应 A.P ette nkofer 反应 B.Lieberma nn-Burchard C.Gregory Pascoe 反应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刘仪军新一轮课改是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因为课程结构的变化而带来了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化学,而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不同的化学。所有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发展,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长、潜质在科学素养发展方面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强调领域和模块,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从中折射出新的知识、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拔、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新课程必修共有两个模块,选修有六个模块。必修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心里负担较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好处。除此之外,必修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完必修课以后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选择。选修有六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为

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很有好处。 二、对新理念的认识。 正确树立高中化学新理念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

中药化学

一、填空题 1、采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剂按()可分为三类,即(),()和()。 2、多糖是一类由()以上的单糖通过()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3、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根据形成苷键的苷元羟基类型不同,又分为()、()、()和()等。 4、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元是()物质而糖是()物质,所以,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 5麦芽糖酶只能使()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 6.醌类化合物在中药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7.中药中苯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8.中药紫草中的紫草素属于()结构类型。 9.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醌ⅡA属于()化合物。 10.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新醌甲属于()化合物。 11.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和()。 12.新鲜大黄含有()和()较多,但它们在存放过程中,可被氧化成为()。 13.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和()两种,前者羟基分布在()上,后者羟基分布()上。 14.用色谱法分离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时常用的吸附剂为()。 15.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 16.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连接在C环的3位则是();C环的2,3位为单键的是();C环为五元环的是();C环开环的是();C 环上无羰基的是()或()。 17.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和()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位引入(),即形成()而显现出颜色。 18.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查耳酮为();而二氢黄酮为(),其原因是();异黄酮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 19.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位引入()或()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 20.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等有机溶剂,分子中羟基数目多则()增加,羟基甲基化则()增加,羟基糖苷化则()增加。 21.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因是();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原因是为()。 22.用碱液提取黄酮时,常用的碱液有()、()、()、()等。 23.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先将样品溶于乙醚,依次用碱性由()至()的碱液萃取,5%NaHCO3可萃取出(),5%Na2CO3可萃取出(),0.2%NaOH可萃取出(),4%NaOH可萃取出()。 24.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形成()而产生的。 25.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的吸附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