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茯苓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茯苓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茯苓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茯苓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茯苓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 深人地下20-30厘米。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茯苓皮”、“茯苓块”。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干燥入饮片。或以茯苓块用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称“朱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规定剂量】9-15克。【古今超大剂量应用】1.治湿痰挟气阻滞胸膜,痞满不思食腹胀轻减而喘肺末除方茯苓二两(折合74.6克),枳实一钱,炒白术、神曲、炒麦芽各三钱,赤小豆、车前子各一两。以茯苓、赤小豆、车前子煎汤代水,再煎余药服(《重订通俗伤寒论》七味枳术汤)。

2.治气逆,心烦满,呕吐茯苓、桂心各五两(折合72.1克),半夏、生姜各一升,甘草二两。水煎服(《千金翼方》小茯

苓汤)。3.治肿胀方白茯苓、泽泻各二两(折合74.6克),郁李仁二钱。研末,水煎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茯苓汤)。4.治男子体胖湿盛多痰无子方茯苓一两(折合37.3 克),人参、山药、白术、芡实、熟地黄、薏苡仁各五钱,白芥子、半夏各三钱,肉桂二钱,诃子五分,益智仁一钱,肉豆蔻一枚。水煎服(《辨证录》男化育丹)。5.治水气病,小便不利方茯苓半斤(折合115.36克),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以水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三次服(《金匮要略》茯苓戎盐汤)。6.治虚烦不得眠方茯苓四两(折合57.68克),半夏二两,粳米一升,东流水二斗,煎服(《外台秘要》引《小品方》流水汤)。7.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茯苓60克,牛膝、丹参各30 克,红参(蒸兑)、滇七(冷开水磨兑)、明附子各10克,炮姜、炙甘草各15克。并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6日。共治疗55例,其中脑血检形成38例,脑出血8 例,脑梗死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经治疗显效16例,好转3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樊淡·国医论坛.1989;(2):15)。8.治疗急性肾炎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茅根各50克,杏仁、半夏各15克。随症加减,浮肿或心衰者茯苓用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9剂为一疗程。共治疗32例,结果: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王德修,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3):25)。9.治疗尿毒症中医

辨证为脾肾阳虚型茯苓50克,肉桂10克,赤芍、附子、茴香各15克,蜂房、防己、白术各20克,熟地、黄芪、生姜、枸杞各30克。水煎服,一日1 剂(王玺延.吉林中医药.1983;(1):20)。【古今医论】1.《本草正》“茯苓,……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

2.有报道在治疗心源性水肿时大剂量应用茯苓。其临床药理实验证明:在处方中其他中药剂量不变,仅改变茯苓的用量,当每剂茯苓用量小于25克时,利尿作用不明显,欲达利尿作用,茯苓每日最少须用至30克,而每日茯苓用量在100克时,利尿作用最强,并观察到大剂量应用时,未见中毒反应。但在每日用量75克以上时,血中氯离子明显下降,宜用氯化钾或氯化铵来调节(康爱狄,等.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89; 6 (1.2):20)。【按语】茯苓毒性极低,并且可以食用,故可以超大剂量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当用于利尿时,超大剂量应用可以引起电解质的变化,特别是血中氯离子浓度明显下降,应该给以补充,否则会出现电解质的紊乱。

▍版权声明:

中药中毒解毒秘方

近年来,常有单验偏方出现在报端。虽然中草药能治病,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但如应用不当便会发生中毒事件。一旦发生中毒事件,送往医院有时来不及,如果家人能就地取药先行施救,可为医院抢救赢得一些必要时间。 一、催吐:对于清醒可合作的中草药中毒者,可让患者饮水,当其感到胃内饱满时停止饮水,随后用手指或压舌板或鸡毛刺激其咽部或舌根,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即可引起患者呕吐。如此饮水、呕吐、饮水、呕吐,经多次反复,直至吐出物清静无味时为止。 二、解毒 1、两面针中毒;解救方法:可催吐口服白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1小时左右可解。(《中药大辞典》P41页) 2、大发汗中毒:取金银花、甘草、红糖水煎内服。(《中药大辞典》P122页) 3、野山薯中毒:取野鸡尾草、槟榔钻、茜草水煎服, (《中药大辞典》P274页) 4、磷中毒(亦可适用于鸦片、砷、毒蕈中毒:取凤尾草(鲜)120克,洗净,切碎,加泉水一碗擂汁服(《中药大辞典》P488页) 5、野菌中毒或砒霜中毒:①取岗梅鲜根120克,鲜金银花60克,鲜凤尾草60克,水煎服。②岗梅根加水在锈铁上磨汁内服。(《中药大辞典》P1122页) 6、大狼毒中毒:①杏仁9克,水煎服。②白蔹水煎服。③甘草9克,绿豆15克,干姜9克,水煎服。(《中药大辞典》P132页) 7、大飞扬草中毒;取甘草9克,金银花12克,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饮服。(《中药大辞典》P139页)。 8、土瓜狼毒中毒:①取杏仁9克,水煎服。②取甘草9克,绿豆15克,干姜9克,水煎服。(《中药大辞典》P9 9页) 9、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取生姜洗净,捣烂,挤汁,轻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续服5毫升;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饲25%干姜汤60毫升,以后每3小时灌入鲜姜汁5毫升。(《中药大辞典》P657页) 以上只作临时应急措施,患者家人应当一边先就地施救,一边与医院联系,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10、生川乌中毒:取生蜂蜜120克,加入凉开水搅匀,服下,服至500克时,知觉半复,次日诸症悉平。3天内身体痊愈。(《黑龙江中医药》19 66、5期P27页;《中医杂志》19 80、2期,17页) 11、砒中毒:(1)取老茄子5个,萝卜24克,白矾24克,枯矾末9克,鸡蛋清7个。先吃萝卜24克,再把枯矾末9克,用冷水送下,随后必然呕吐不止,待呕吐后停2小时,再用白矾24克,研末与鸡蛋清搅匀,分7次,约3小时服完。这时患者心中发热,用新汲凉水5公斤,加入茄子5个,上锅熬好,待水凉透时,给患者频频饮服,一直至心里不热为止。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及热食物,愈后10日内忌热饭,一月内忌食辛辣。犯者病发必死。(《辽宁医学杂志》19 60、2期、P18页) (2)取一只生鸡血,全用,温开水一碗,血水混合,一气服完,服后即呕吐。(《中医效方精选》P53页)、(《中药大辞典》P685页) 12、白果中毒:取生甘草60克或白果壳30克,水煎服。 13、半夏中毒:(1)取生姜30克,防风60克,甘草15克,加水4碗,煎成2碗,先含漱1碗,再内服1碗(《中药大辞典》P779页),(2)取醋30- 60克,生姜汁适量,内服或冷漱。(《中药大辞典》P779页) 14、杏仁中毒:(1)取杏树皮60克,削去外面表皮,保留中间纤维部份,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过滤,侯温灌服。治80余例均愈。一般多在服后2小时即见症状好转,意识渐清,呼吸平稳,恶心呕吐现象消失, 4小时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中药大辞典》P1103页)

中医尿疗

中医尿疗 在中医学中,大便和小便都作为一味中药,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现摘录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5月第一版《中药大辞典》中的人尿、人中白和人中黄的临床应用,以此让我们从中医药的角度来初步了解一下中医尿疗。 一. 人尿 [采集] 取健康人的小便,去头尾,用中间一段。一般以十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名为“童便”。 [成分] 人尿成分复杂而多变,成分的种类及多少,常受饮食及排尿时间的影响。 尿中主要成分有尿素(urca)及氯化钠、钾、磷酸等。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尿中含量随摄食蛋白质量的多少而转移,在普通情况下,尿中尿素浓度为百分之一点五至三。尿中次多的成分有硫酸(无机的)、尿酸(uric acid)、肌酐(creatinine)、氨、马尿酸(hippuric acid)等。其它量虽少而常有的成分,有酚、草酸、尿蓝母(indican)、钙、镁等。此外,尿中尚含微量的维生素,如B1、B2、B6、C及叶酸;又含多种激素,如17-酮甾(17-Ketosteroids)、17-氧皮质甾酮(17-Oxycorticosterone)、此激素(Estrogen)、促性腺激素(Gonpinsadotro)等。 尿的颜色,因所含尿色素(Urochrome)、尿胆素(Urobilin)等色素的量,可从淡黄色以致褐色。正常的新鲜尿,一般是透明而带酸性,有时因含尿酸过多,排出不久,即生尿酸结晶,尿酸原为无色,但因吸附色素而常呈红褐色。尿的沉淀物成分,参见“人中白”条。 [性味] 咸,凉。1《本草拾遗》:“寒”。2《日华子本草》:“凉”。3《品汇精要》:“味咸,性寒,无毒。” [归经] 入肺、肝、肾经。1《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2《本草经解》:“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3《本草求真》:“入膀胱,兼入肺、胃、肝、心。”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止血消瘀。治阴虚发热,劳伤咳嗽,吐血,衄血,产后血瘀,血晕,跌打损伤,血瘀作痛。1《别录》:“疗寒热,头痛,温气。”2《唐本草》:“主卒血攻心,被打内有瘀血,煎服之,一服一升。又主症积腹满,诸药不差者服之皆下血片肉块。亦主久咳上气失声。”3《本草拾遗》:“主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推陈致新,去咳嗽肺痿,至病。4《日华子本草》:“止劳渴,嗽,润肺心,疗血闷热狂,扑损瘀血运绝及困乏。揩洒皮肤治皲裂,能润泽人。蛇犬等咬,以热尿淋患处。难产及胞衣不下,即取一升,用姜、葱各一分煎三二沸,乘热饮,便下。吐血,鼻衄,和生姜一分,绞汁,乘热顿饮瘥。”5《本草衍义补遗》:“降火最速。”6《纲目》:“杀虫解毒,疗疟,中暑。”7《长沙药解》:“清心泄火,退热除烦。”8《医林纂要》:“通利三焦,降热去瘀,滋补心血,降泻肾邪。” [用法与用量] 内服:取新鲜者温饮1--2杯,或和汤药内。 [宜忌]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或溏泄及阳虚无火、食不消者,咸在所忌。

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所必须的. 一配伍 1含义: 所谓中药配伍,即根据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选择两种以上药物同用的用药方法. 2目的: 药物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3内容: (1)七情配伍 A含义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中药临床应用的7中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B内容 (1)单价: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要其他要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 (2)相须:即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

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生姜杀半夏.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生产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逐等。 如上所述,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二)君臣佐使 1.含义: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 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它高度概 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介绍

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1984年开始进行中医药学大型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数据库总数40余个,数据总量约110万条,包括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疾病诊疗数据库、各类中药数据库、方剂数据库、民族医药数据库、药品企业数据库、各类国家标准数据库(中医证候治则疾病、药物、方剂)等相关数据库。 多类型的中医药数据库,以其充实的数据成为中医药学科雄厚的信息基础。所有的数据库都可以通过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提供中文(简体、繁体)版联网使用;部分数据提供英文版;所有数据库还可以获取光盘版。 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可以实现单库与多库选择查询。单表数据库检索可选择最专指的一个数据库进行相应字段的检索。多库可以进行跨库、多类检索。 期刊文献类: 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 数据库主题:1949至今的有关中医药学内容的期刊文献信息 数据库类型:文献型 收录范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涵盖了中国国内出版的生物医学及其它相关期刊千余种,包含中医药学、针灸、气功、按摩、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收录了1984年以来的中医药文献题录近80余万篇,其中50~70%附有文摘。该数据库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注释表》(MeSH)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规范的主题词标引,用以进行精确检索和扩展检索。该数据库每季度更新一次,每年约增加文献6万篇。多年来,该数据库已经广泛为国内外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医院、政府部门、商业部门所采用。 著录项目:中文文题、英文文题、作者、第一作者单位、第一作者所在地、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文献类型、特征词、医学史、资助类型、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语种、中文文摘、英文文摘等。 检索途径:可通过文题、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年、卷、期)、特征词、主题词、关键词、主题姓名、文献类型及全文检索的方式进行检索;并可通过主题词及分类号进行扩展检索。 目前,该数据库提供有15个专题数据库,分别为: 1 中药文献数据库中医老年病文献数据库 2 中药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医名医经验数据库 3 中药药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 4 中药不良反应和毒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医临床试验文献数据库 5 针灸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学历史文献数据库

中药的性能习题及答案

中药的性能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是重要理论的【】,主要包括【】,【】,【】,【】,【】等。 2、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和【】。 3、【】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淡附于【】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4、《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作用:辛【】,酸【】,甘【】,苦【】,咸【】。 5、具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的药物,其味多属【】。 6、药物升降沉浮的性能,可以纠正机体【】,使之恢复正常;或【】,有助于驱邪外出。 7、药物升降沉浮转化的条是【】、【】。 8、药物升降沉浮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9、归经的理论基础是【】。 10、西汉以前是以【】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神农本草经》提出了“【】”的区分。 11、有毒的药物可通过必要的【】、【】、【】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毒副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12、四气中,【】属阳,【】属阴;五味中【】为阳,【】为阴;升降沉浮中【】属阳,【】属阴。 二、判断分析题 1、五味是指药有辛、甘、苦、咸、酸、淡六种滋味。 2、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两者必须合参。同时,性味还必须与药物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较全面、准确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3、确定中药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是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 4、一般只要归同一经的药物,就可以不加区别地应用。 5、有毒的药物偏性强,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 三、单项选择题 1、首先记载药物四气、五味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首先提出药物“有毒、无毒”区分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3、最早归纳了五味基本作用的医籍是()。

常用中药的常用剂量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邵忠民 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肾、肝经。3-1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胃经。5-10g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5-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肺、肝、脾经。5-1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辛、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3-6g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6-12g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3-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5-10g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柴胡苦、辛,微寒。归肺、肝、脾经。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甘、辛、凉。归肺、脾、胃经。10-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15-6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肝、胃、肺经。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经。10-15g 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肝胆、大肠肾膀胱经。6-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微苦辛甘,寒。归肺心胃大肠经。10-15g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辛,寒。归心肺、小肠经6-15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板蓝根苦、寒。归肺、心、胃经。10-15g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苦、甘,大寒。归肝、胃经。10-30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15-30g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③治热毒泻痢药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6-15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苦,寒。归肺经。6-10g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4.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胃、肾经。10-30g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甘、苦、咸,寒。归心肺胃肾经。10-15g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6-12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赤芍苦,微寒。归肝、心经。6-15g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5.清虚热药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6-12g 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地骨皮甘、微苦、寒。归肺,肝、肾经。6-15g 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关于中药学的一些书籍

关于中药学的一些书籍: 中药学权威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药海》、《中国药材学》、《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中华本草》 中国关于中药药对书籍:《中医临床常用药对手册》(王立群,学苑出版社)、《中药药对190种》(沈敏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中药药对大全》(胥庆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施今墨对药》(吕景山,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中药化学成分书籍:《植物活性成分辞典》(共三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编:陈蕙芳,副主编:马永华,卞学玮。2001年1月第一版)、《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藏医药名著:《月王药诊》、《四部医典》、《祖先口述》、《(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 瑶药学关于著作:《中国瑶药学》《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学》等。 方剂现代应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临证用药配伍指南参考:《临证用药配伍指南》(由杨济、季绍良、冀春茹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全部为中药单味药配伍方法。

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 有毒中药与合理应用:《有毒中药现代研究与合理应用》一书(本书由杜贵友、方文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第3版(主编孙定人、齐平、靳颖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主编欧明、王宁生,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张鉴、魏爱英、李彦博,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中药不良反应概论》(主编张冰、徐刚,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年)。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疾病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治法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 国家标准-中医证候分类与代码: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 )》。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摘要: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内容的 综合性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同时以质量优良的制剂符合 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随着现代药剂学的不断发展,除了中药药剂学还包括生物 药剂学、物理药剂学、化学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本文主要阐述了药剂中的中 药性能及应用,以及探讨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药剂;中药性能;应用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在防治疾病和保障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其性能、性质、效能是中药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中药药剂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药物制成适 宜的剂型[2]。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药学理论的不断探索,研究中药药剂的合理合理配置,有利于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要。 1中药的性能 性能,也就是药物的疗效及其作用的归类。中医论述药性,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 浮沉及有毒、无毒等方面[3]。其包含了药物治疗效能的物质基础和药物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 作用。 1.1 四气 气是药物性能的表现,四气主要是实践中观察药物影响在人体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治 疗效果而总结的。一般说来,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镇静作用的药物属于寒性,用于治疗 各种发热性病证。而凉性药物作用同寒性药物,相对比较缓和。寒性,凉性药物有黄连、连翘、菊花、羚羊角、石决明等。反之能够祛寒、温里、助阳作用的药物,则为热性,可以用 于治疗各种寒证。温性药物作用同热性药,但是比较缓和。热性、温性的药,有附子、干姜、肉桂、麝香、人参、黄芪、鹿茸等。四性以外,还有一种属于平性的药物,其介于温凉药之间,它的效用仍在上述四性之内。临床上具体按照其功效进而应用。 1.2 五味 五味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一种药性,各有五味的差异,即酸、苦、甘、辛、咸。它是依据临床治疗中所表现反应出来的效果来确定的。气与味二者,交互地构成药物的 性味,酸味要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自汗、盗汗、遗精、久泻、久痢等证,比如如五倍子、五味子、山茱萸。苦味药具有泻下、燥湿、降泻的作用,可用于黄疽、哮喘、便秘、腹 泻等证。甘味药有调补、缓和的作用,如过敏性的疼痛,强烈性的痉挛,病后、产后以及身 体衰弱等可以给予甘味之药。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可用于肿块及便秘证。辛味 药具有发汗解表,理气散结等作用,可用于表证及气滞证。例如桂枝、紫苏、生姜、薄荷、 荆芥、砂仁,豆寇等。还有一种味道不明显的药物属于淡味药,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古人 一般使用茯苓、薏仁、通草之属,可使粪便成条。每一种中药都包含了气和味,这两者有其 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若仅仅从四气五味来看好像很容易,但有些药物的气味确实非常复杂的。如有的气同而味异,有的气异而味同,那么功能亦就互有出入。还有一种药物有二种以 上的味。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情况,才能表观了每味药的独特作用。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该 要了解药物的共性,熟悉每一味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以便于更好地使中药更好的应用于临 床治疗。 1.3 升降沉浮 是指药物的趋向而言。升是升提的意思,它的性能是向上的,例如升麻、柴胡、桔梗、 通草、菊花之类。降是降逆的意思,它的性能有向下的趋向,例如如石决明、龙齿潜阳、枇 杷叶、茅根,竹茹等。浮是上升发散的意思,升浮的药主要是指有向上向外的升散作用,包 括发汗、催吐、升阳、止泻等。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药性沉降的药,主要是指有向下向内 的药性趋向,包括降气、平喘、止吐、止汗、通便、利水等药性。 1.4 归经 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起着主要的作用的一种归纳方法[4]。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是指一般的用药规律。或者“肝苦急,急食甘以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用法用量:~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藥用法用量 黃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內明顯,30克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內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症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症狀,則用生黃芪。40克以上調節血壓の動態平衡.在王清任の補陽還五湯中重用至120g,有曰:黃芪治萎,四兩起步(16進制市斤秤四兩一錢是3克),佐以陳皮以防壅滯。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於其它藥一倍有餘(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等(起疏肝解鬱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極小(取其升舉清陽の功能,我の經驗是用3-6克)。 白術——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紅花——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の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 川芎——小劑量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大劑量反而麻庳子宮。 川芎外感頭痛,用量宜輕:最多不超過4克,高血壓肝陽頭痛,用量宜重:習用9~12克,瘀血頭痛,宜重劑量:可用至30~40克,曆代認為是治療頭痛之要藥。前人有謂“頭痛必用川芎”。然頭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溫,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臨床常用以治療血瘀頭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瘀頭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陳士鐸《百病辨證錄》散偏湯治偏頭痛,療效明顯,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達30g之多,若減少川芎の用量,則療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壓頭痛時,亦應大劑量使用,可用10~15g。無論高血壓或低血壓所引起の頭痛,只要是血中有滯,放膽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時對血壓也有相應の調節作用。 川芎引經少陽勝於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療頑固性頭痛時,劑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當立竿見影! 據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大劑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壓,小劑量使用能使血壓上升。有人認為川芎辛溫香竄,上行頭目,高血壓患者宜慎用。但中醫認為本品有上行頭目,下行血海の雙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葉45克,這樣の劑量與配伍治療血管性頭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脫3兩(90克)見功,必與參附搭配. 穿山龍,味苦,性平,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調節作用,所以近年來成為治療風濕類疾病の妙藥。根據《中華本草》謂其幹品用量為6~9克,《中草藥手冊》多為15克,少數達30克,東北地區常用量也為15~30克。但根據朱良春經驗,若要取得較好の療效,其用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

古代剂量考证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 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 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

[药剂,中药,性能]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的任务是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是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化科学技术开发”过渡的重要研究内容;积极寻找药剂新辅料,以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要。该文重点从中药药剂中的中药性能及应用以及某些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了具体阐述。 1 中药的性能 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气,并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味道,称为五味。 1.1 四气五味 四气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确定的。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镇静作用的药物,则为寒性,用于治疗各种发热性病证。凉性药物作用同寒性药,但较缓和。如:具有祛寒、温里、助阳作用的药物,则为热性,用于治疗各种寒证。温性药物作用同热性药,但较缓和。此外还有平性药,即介于温凉之间的药物,临床根据其功效而应用。 五味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另一方面则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来确定的。酸味药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自汗、盗汗、遗精、久泻、久痢等证。苦味药有泻下、燥湿、降泄作用,用于黄疸、哮喘、便秘、腹泻等证。甘味药有调补、缓和作用,多用于虚证。咸味药有软坚、润下作用,用于肿块及便秘证。辛味药有发汗、行气作用,用于表证及气滞证。此外还有一种味道不明显的药物叫淡味药,其作用是渗湿利水。 每一种中药都包含了气和味,如果单从四气五味来看似乎很简单。但有些药物的气味却是很复杂的,如有的气同而味异,有的气异而味同,还有的一气而兼数味。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情况,才反应出了各种药物的不同治疗作用。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治病用药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用药规律,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时除了要掌握它的共性之外,还要掌握每一味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 是指药物的趋向而言。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升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的药主要是指有向上向外的升散作用,如发汗、催吐、升阳、止泻等药性沉降的药主要是指有向下向内的作用,如降气、平喘、止吐、止汗、通便、利水等药性。 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可以概括药物的性能,是中医用药物的基本理论。 1.3 归经

单味中药47种大剂量的奇特功效学会了治病事半功倍

单味中药47种大剂量的奇特功效学会了治病事半功倍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个体不同,剂量也会不同。? 例如:?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不一一例举。?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 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

中医药文献检索工具

药学文献检索工具 《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收载医史人物、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穴位、临床各科词条38505条。 ?例:鬼目、鸣天鼓、本草、本经等。 ?鬼目:药名。 ?本草:中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本经:《神农本草经》。 ?鸣天鼓:自我按摩的方法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八版)《中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 ?第一部:中药 ?第二部:西药 ?第三部:生物制品 ?例:冬虫夏草的性状、牛黄的含量测定、 青蒿素的含量测定、青霉素钠含量测定 破伤风抗病素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中药检索《中药大辞典》、《中药辞海》、《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上下两册、附编一册 广泛征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文献,每药注有顺序号、异名、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临床报道等19项,是一部实用的专业工具书。 《中药大辞典》附编 ?中文名称索引 ?药用植、动、矿物学名索引 ?化学成分中英文名称对照 ?化学成分索引 ?药理作用索引 ?疾病防治索引 ?成分药理临床报道参考文献 ?古今度量衡对照 《中药大辞典》举例 利用《中药大辞典》检索中药“大黄素”的英文名称,;“大黄”《药录》称为、《千金方》称为;现代临床报道,该药可用于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嚢炎等,资料来源是。 方剂与中成药检索《简明方剂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新编中成药手册》 《中医方剂大辞典》 ?是一部集古今方剂之大成的大型方剂工具书。 ?该辞典共分为11册出版,前10册为正编,每册均有本册的“方名目录”,按笔画编 排,并有序号,第11册为附编。

中医经典著作语句检索《黄帝内经词典》、《中医经典索引》 《中医经典索引》 ?《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5部中医典籍的综合索引。 ?著录格式:书名、篇序、页码/行(条号) ?素四十223/5 ?表示该文句出自《素问》第四十篇“腹中论”,底本第223页第5行。 古汉语字词和百科词语检索《辞源》、《辞海》 《辞源》与《辞海》的区别 类书的检索 ?1检索课题 ?定义 ?常用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本草纲目》、《普济方》、《名医类案》等 ?小结 课题检索 ?查找历代医著对“咳嗽”的论述及有效方药、针灸疗法、导引(气功)疗法、各家医 案等内容。 ?查找历代医著对“中医脏腑学说的论述和临床应用”资料。 ?查找“蒲公英”明代以前的有关资料 ?查找明代以前治疗“脚气病”的验方及有关论述 ?查找历代名医治疗“月经病”的医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清.陈梦雷等编,八个部分,12分册。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的抽印本,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 主要内容 1.医经注释:对《素问》、《灵枢》、《难经》3部医经的注释。 2.脉法、外诊法:汇集有关望、闻、问、切等中医的诊断方法。 3.脏腑身形:系统论述了中医脏腑、经络、运气及身形学说。 4.诸疾:内科疾病。 5.外科:外科疾病。 6.妇科:妇科疾病。 7.儿科:小儿疾病。 8.总论、医术名流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1册 查找历代医著对“咳嗽”的论述及有效方药、针灸疗法、导引(气功)疗法、各家医案 ?分析:查历代医著对某种疾病的资料,可利用类书检索,《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

中药的性能

药性理论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以偏纠偏 疾病的产生,不论外因或内因引起,均使体内脏气偏盛偏衰,因药物的气味也各有偏胜,故可借药物的偏胜之气来纠正病体的偏盛偏衰。比如热病用寒性药来治,寒病用热性药来治,体虚用补药,病实用泻药,都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调整病体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归于平,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致病因素 ↙脏腑经络机能失常 阴阳平衡→→→→→→→→→→→→→阴阳偏盛偏衰 (正常机体)←←←←←←←←←←←←(疾病状态) ↗ 药物偏性↗ 祛邪扶正 协调脏腑经络机能 纠正阴阳偏盛偏衰 ?中药性能(偏性、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阴阳属性 四气 (性) 五味作用 趋向 趋 向 作用 病 位 病 势 质 地 阳温,热辛,甘 (淡)升, 浮 上 外 发汗解表、升阳、催 吐、开窍、透疹 表 上 下 陷 轻 阴寒,凉酸(涩), 苦,咸降, 沉 下 内 利尿、潜阳、收敛、 清热、泻下、止咳平 喘 里 下 上 逆 重 气味有厚薄,气厚者浮,味厚者沉,味薄者升,气薄者降。 气为阳,味为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 药性歌辛发散行气血,甘补和中缓急, 酸涩收敛固涩,苦有泄燥之功, 咸能软坚泄下,淡能渗湿利尿, 辛甘温热升浮,酸苦咸凉沉降。 四气(也叫四性) ?含义: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倾向)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四气之外,还有平气;平气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仍偏温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平和不太显著而已。故四气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确定: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故药性寒热温凉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依据:用药反应?基准:病证寒热 ?.表示的作用: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例如石膏、知母等能治疗热病,便知其有寒凉性质;附子、肉桂等能治疗寒病,便知其有温热性质。 功用: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能和特性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等。中药对人体作用的两面性,充分说明合理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既是高度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有时临床用药及药后调配的基本原则。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躁等),是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而中药的性状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一、气和五味 1.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除此五种外,又进一步区分为大寒、大热、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等。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凡寒凉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具有温离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及回阳救逆等功效。 学习掌握四气是为了指导合理用药,具体有:A、根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附子、干姜等。B、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有碍身体。C、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投,孰多孰少据病情而定。D、对于真寒假热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2.五味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酸、苦、甘、辛、咸等味,既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现,又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五味是药物对机体不同效用的概括,效用中又包括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各具体药物对人体的效用分述如下: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苦能泄能躁能坚。苦泄的含义有三点:一指通泄,如大黄苦寒,可泻热通便,热结便秘必用;二指降泄,如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三指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泄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燥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苦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二指坚厚肠胃,如少量投用苦味的黄连等有厚肠止泻作用。苦味药大多能伤津、败胃,津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徵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甚。其他:*涩能收,收敛,同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乌贼骨等,均具涩味。习惯将涩附于酸。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薏苡仁、猪苓、茯苓,均具淡味。常将淡附于甘。 一、升降浮沉 1.含义:指药物在人体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 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2.确定依据 *药物的质地轻重 *药物的气味厚薄 *药物的性味 *药物的效用 3.所示效用 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降表示 收敛固藏和泄利等。一般升浮药物,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去风散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