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DO存储过程和三层架构的应用

ADO存储过程和三层架构的应用

ADO存储过程和三层架构的应用
ADO存储过程和三层架构的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四:存储过程和三层架构的应用

实验目的

能熟练使用存储过程对数据进行操作,掌握三层架构开发软件的思想,能熟练应用

一、实验内容

1.搭建三层架构,实现登陆功能

2.使用三层架构完成下面窗体的功能:

二、实验环境

1.硬件:学生用微机、局域网环境

2.软件: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SQLSERVER2005及以上版本

三、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附上代码,以及运行结果的截图)

一:UI层(有多个窗体)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Mail;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Mime;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using System.IO;

using MODEL;

using BLL;

namespace UI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rivate string email;

private string email_pwd;

private string usepwd;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

///登录与找回密码

///

///

///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usedatacs use = new usedatac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name = textBox_name.Text.Trim();

Bll b = new Bll();

usedatacs us = b.Login(use);

email = us.Email;//获取绑定邮箱

email_pwd = us.Email_pwd;//获取绑定邮箱密码

usepwd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pwd;//获取学生管理系统登录密码

i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name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name, "帐号不存在或不为空"); }

else

{

i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pwd == textBox_pwd.Text.Trim())

{

main m = new main(textBox_name.Text);

m.Show();

this.Hide();

}

els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pwd, "密码错误");

}

}

}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BlinkStyle = ErrorBlinkStyle.AlwaysBlink;

toolTip1.ReshowDelay = 0;

toolTip1.InitialDelay = 0;

toolTip1.SetToolTip(textBox_name,"用户名不超过9位");

toolTip1.SetToolTip(textBox_pwd,"密码不超过6位");

}

private void textBox_name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name,string.Empty);//提示消失

}

private void textBox_pwd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pwd, string.Empty);//提示消失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extBox_name.Text="";

textBox_pwd.Text = "";

}

private void linkLabel1_LinkClicked(object sender, LinkLabelLinkClickedEventArgs e)

{

// //this.linkLabel1.Links[0].LinkData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Sear_pwd pwd = new Sear_pwd();

pwd.ShowDialog();

}

private void groupBox1_Enter(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BLL;

namespace UI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xiangxixinxi : Form

{

private string sno;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ormxiangxixinxi()

{

InitializeComponent();

}

public Formxiangxixinxi(string sno,string name,string sex)

{

this.sno = 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 name;

this.sex = sex;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Formxiangxixinxi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abel_name.Text = name;

label_sex.Text = sex;

label_sno.Text = sno;

groupBox1.Text = name + ":同学的详细信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belWrap = true;

listView1.View = View.Details;

listView1.Columns.Add("课程号");

listView1.Columns.Add("课程名");

listView1.Columns.Add("学分");

listView1.Columns.Add("成绩");

Bll bl = new Bll();

DataSet ds = bl.Select_xiangxixinxi(sno);

listView1.Items.Clear();

for (int i = 0; i < ds.Tables[0].Rows.Count;i++ )

{

//MessageBox.Show(ds.Tables[0].Rows[i][j].ToString());

ListViewItem list = new ListViewItem(new string[]

{ ds.Tables[0].Rows[i][0].ToString(), ds.Tables[0].Rows[i][1].ToString(), ds.Tables[0].Rows[i][2].ToString(), ds.Tables[0].Rows[i][3].ToString() });

listView1.Items.Add(list);

}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_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Close();

}

}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MODEL;

using BLL;

namespace UI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_suoding : Form

{

string name;

public Form_suoding()

{

InitializeComponent();

}

public Form_suoding(string name)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 name;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textBox1.Text==""){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1,"不能为空");

}else{

usedatacs use = new usedatac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name = name;

Bll b = new Bll();

usedatacs us = b.Login(use);

if(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name!="")

{

i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epwd == textBox1.Text.Trim())

{

main m = new main();

m.Show();

this.Hide();

}

}

}

}

private void textBox1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1,string.Empty);

}

}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MODEL;

using BLL;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using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namespace UI

{

public partial class main : Form

{

string xuehao;

string xingming;

string xingbie;

string name;

public main()

{

InitializeComponent();

}

public main(string name)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 name;

InitializeComponent();

}

string path;//存放照片路劲

///

///刷新功能

///

public void getbin()

{

Bll bl = new Bll();

s use = new s();

DataSet ds = null;

ds = bl.Select_all(use);

try

{

bindingSource1.DataSource = ds.Tables[0];

bindingNavigator1.BindingSource = bindingSource1;

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indingSource1;

}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

///

///实现添加

///

///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textBox_sno.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sno,"不能为空");

}else if(textBox_name.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name, "不能为空");

}else if(comboBox1_sex.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comboBox1_sex, "不能为空"); }else if(textBox4_age.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4_age, "不能为空");

}else if(textBox5_class.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5_class, "不能为空");

}

else if (textBox6_sumcredit.Text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6_sumcredit, "不能为空");

}else if(path=="")

{

errorProvider1.SetError(button5, "选择照片");

}

else

{ int i=0;

s use = new s();

Bll bl = new Bll();

use.Sno = textBox_sno.Text.Tri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 textBox_name.Text.Trim();

use.Sex = comboBox1_sex.Text;

use.Age =Convert .ToInt32( textBox4_age.Text.Trim());

use.Cla = textBox5_class.Text.Trim();

use.Sumgrade = textBox6_sumcredit.Text.Trim();

use.Photo = path;

try

{

i = bl.Insert(use);

}catch (Exception s){

MessageBox.Show(s.Message+"照片路劲为空了亲");

}

if (i > 0) { MessageBox.Show("插入成功!"); getbin(); }; }

}

///

///选择照片

///

///

///

private void button5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openFileDialog1.Filter = " *.jpg|*.jpg|*.bmp|*.bmp";

if(openFileDialog1.ShowDialog()==DialogResult.OK){

path = this.openFileDialog1.FileName;

pictureBox1.Image=Image.FromFile(path);

}

}

///

///清空

///

///

///

private void button6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extBox_sno.Text="";

textBox_name.Text = "";

comboBox1_sex.Text = "";

textBox4_age.Text = "";

textBox5_class.Text = "";

textBox6_sumcredit.Text = "";

pictureBox1.Image = null;

path="";

}

private void main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belWrap = true;

listView1.View = View.Details;

listView1.Columns.Add("课程号",100);

listView1.Columns.Add("课程名", 200);

listView1.Columns.Add("人数", 150);

listView1.Columns.Add("学分", 10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belWrap = true;

listView2.View = View.Details;

listView2.Columns.Add("学号",120);

listView2.Columns.Add("课程号", 120);

listView2.Columns.Add("成绩", 12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belWrap = true;

listView3.View = View.Details;

listView3.Columns.Add("用户名", 100);

listView3.Columns.Add("密码", 100);

listView3.Columns.Add("邮箱", 100);

listView3.Columns.Add("邮箱密码", 100);

Bll bl = new Bll();

s use = new s();

C c=new 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o = "";

DataSet ds = bl.Select_all(use);

com_c_sno.DataSource = ds.Tables[0];

com_c_sno.DisplayMember = "sno";

DataSet ds1 = bl.Selectall_c(c);

com_c_cno.DataSource = ds1.Tables[0];

com_c_cno.DisplayMember = "cno";

toolStripStatusLabel2.Text = name;

this.dataGridView1.RowsDefaultCellStyle.BackColor = Color.Bisque;

this.dataGridView1.AlternatingRowsDefaultCellStyle.BackColor = Color.Beige;

}

private void timer1_T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oolStripStatusLabel4.Text = DateTime.Now.ToString();

label11.Left = label11.Left-5;

if(label11.Left<200)

{

label11.Left = 500;

}

}

private void textBox_sno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sno,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textBox_name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name, 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comboBox1_sex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comboBox1_sex, 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textBox4_age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4_age, 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textBox5_class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5_class, 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textBox6_sumcredit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6_sumcredit, string.Empty);

}

///

///删除

///

///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textBox_sno.Text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sno, "不能为空");

}

else

{

Bll bl = new Bll();

s use=new s();

use.Sno=textBox_sno.Text.Trim();

int i = bl.Delete(use);

if(i>0)

{

MessageBox.Show("删除成功");

getbin();

}

}

}

///

///修改

///

///

///

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textBox_sno.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sno,"不能为空");

}else if(textBox_name.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name, "不能为空");

}else if(comboBox1_sex.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comboBox1_sex, "不能为空");

}else if(textBox4_age.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4_age, "不能为空");

}else if(textBox5_class.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5_class, "不能为空");

}

else if (textBox6_sumcredit.Text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6_sumcredit, "不能为空");

}

else if (path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button5, "选择照片");

}

else

{

int i = 0;

s use = new s();

Bll bl = new Bll();

use.Sno = textBox_sno.Text.Tri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 textBox_name.Text.Trim();

use.Sex = comboBox1_sex.Text;

use.Age = Convert.ToInt32(textBox4_age.Text.Trim());

use.Cla = textBox5_class.Text.Trim();

use.Sumgrade = textBox6_sumcredit.Text.Trim();

use.Photo = path;

try

{

i = bl.Update(use);

}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照片路劲为空了亲");

}

if (i > 0) { MessageBox.Show("更新成功!"); getbin(); }; }

}

///

///查询

///

///

///

private void button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radioButton3.Checked)//查询全部

{

comboBox_leixing.Text = "性别";

textBox1_shuru.Text = "不用输入";

Bll bl = new Bll();

s use = new s();

DataSet ds = null;

ds = bl.Select_all(use);

try

{

bindingSource1.DataSource = ds.Tables[0];

bindingNavigator1.BindingSource = bindingSource1;

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indingSource1;

}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

if(comboBox_leixing.Text==""){

errorProvider1.SetError(comboBox_leixing,"不能为空");

}

else if (textBox1_shuru.Text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1_shuru, "不能为空");

}

else {

if(radioButton1.Checked == false&& radioButton2.Checked == false && radioButton3.Checked == false)

{

MessageBox.Show("选择查询模式");

}

else

{ if(radioButton1.Checked)//精确查询

{

Bll bl = new Bll();

s use = new s();

DataSet ds=null;

switch (comboBox_leixing.Text.Trim())

{

case"学号": {

use.Sno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bl.Select(use,"学号");

break;

}

case"姓名":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use, "姓名");

break;

}

case"性别":

{

use.Sex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use, "性别");

break;

}

case"班级":

{

use.Cla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use, "班级");

break;

}

}

try

{

bindingSource1.DataSource = ds.Tables[0];

bindingNavigator1.BindingSource = bindingSource1; 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indingSource1;

}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

if (radioButton2.Checked)//模糊查询

{

Bll bl = new Bll();

s use = new s();

DataSet ds = null;

switch (comboBox_leixing.Text.Trim())

{

case"学号":

{

use.Sno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_mohu(use, "学号");

break;

}

case"姓名":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_mohu(use, "姓名");

break;

}

case"性别":

{

use.Sex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_mohu(use, "性别");

break;

}

case"班级":

{

use.Cla = textBox1_shuru.Text.Trim();

ds = bl.Select_mohu(use, "班级");

break;

}

}

try

{

bindingSource1.DataSource = ds.Tables[0];

bindingNavigator1.BindingSource = bindingSource1; 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indingSource1;

}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

}

}

}

private void comboBox_leixing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comboBox_leixing, 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textBox1_shuru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1_shuru, string.Empty);

}

///

///显示所有

///

///

///

private void dataGridView1_CellClick(object sender,

DataGridViewCellEventArgs e)

{ Byte[] by=new byte[0];

try

{

textBox_sno.Text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0].Value.ToString();

textBox_name.Text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1].Value.ToString();

comboBox1_sex.Text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2].Value.ToString();

textBox4_age.Text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3].Value.ToString();

textBox5_class.Text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4].Value.ToString();

textBox6_sumcredit.Text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5].Value.ToString();

by =(byte[])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6].Value; System.IO.MemoryStream memorystream = new

System.IO.MemoryStream(by);

pictureBox1.Image = Image.FromStream(memorystream);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

///

///显示菜单

///

///

///

private void dataGridView1_CellMouseDown(object sender, DataGridViewCellMouseEventArgs e)

{

if(e.Button==MouseButtons.Right ){

if(e.RowIndex>=0)

{

if(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Selected==false )

{

dataGridView1.ClearSelection();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Selected = true;

}

if(dataGridView1.SelectedRows.Count==1)

{

dataGridView1.CurrentCell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0];

// MessageBox.Show(dataGridView1.CurrentCell.Value.ToString());

Formxiangxixinxi form = new Formxiangxixinxi();

try

{

xuehao= dataGridView1.CurrentCell.Value.ToString();

xingming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1].Value.ToString();

xingbie =

data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2].Value.ToString();

}

catch (Exception s)

{

MessageBox.Show(s.Message);

}

}

contextMenuStrip1.Show(MousePosition.X, MousePosition.Y);

}

}

}

private void查看详细信息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rmxiangxixinxi form = new

Formxiangxixinxi(xuehao,xingming,xingbie);

form.ShowDialog();

}

//添加课程表信息

private void button7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textBox_cno.Text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cno, "不能为空");

}

else if (textBox_cname.Text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cname, "不能为空");

}

else if(textBox_sconut.Text=="")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sconut, "不能为空");

}

else if (textBox_credit.Text == "")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credit, "不能为空");

}

else

{

Bll bl = new Bll();

C c = new 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o = textBox_cno.Text.Tri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ame = textBox_cname.Text.Trim();

c.Scount =Convert.ToInt32( textBox_sconut.Text.Trim());

c.Credit = textBox_credit.Text.Trim();

int i = bl.Insert_C(c);

if(i>0)

{

MessageBox.Show("插入成功");

}

}

}

private void textBox_cno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cno,string.Empty);

}

private void textBox_cname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errorProvider1.SetError(textBox_cname, string.Empty);

}

软件三层架构

本文转自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zzyoucan/article /details/8637376 基于软件三层架构的研究报告 引言 三层结构是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代表了企业级应用的未来,典型的有Web下的应用。多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之所以会有双层、三层这些提法,是因为应用程序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软件架构和分层 (一)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计算机科学)来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与建筑师设定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和目标,作为绘图员画图的基础一样,一个软件架构师或者系统架构师陈述软件构架以作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实际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 (二)分层 分层是表示将功能进行有序的分组:应用程序专用功能位于上层,跨越应用程序领域的功能位于中层,而配置环境专用功能位于低层。分层从逻辑上将子系统划分成许多集合,而层间关系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子系统的分组标准包含以下几条规则可见度。各子系统只能与同一层及其下一层的子系统存在依赖关系。 (三)使用分层架构开发的必要性 1、分层设计允许你分割功能进入不同区域。换句话说层在设计是就是逻辑组件的分组。例如,A层可以访问B层,但B层不能访问A 层。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

————————————————————————————————作者:————————————————————————————————日期: ?

各种系统架构图 与详细说明 2017.07.30 ?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六大类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各种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1.Spring架构图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环境(Web或EJB)、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使用控制反转(IOC)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上下文:Spring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EJB、电子邮件、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

持AOP。Spring AOP模块为基于Spring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不用依赖EJB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JDBC DAO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的面向JDBC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Spring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框架,从而提供了ORM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Hibernate和iBatis SQL Map。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异常层次结构。 2.ibatis架构图 ibatis是一个基于Java的持久层框架。iBATIS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和Data Access Objects(DAO),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JPetStore实例。 IBATIS: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sql发送的数目,提高数据层的执行效率!它需要程序员自己去写sql语句,不象hibernate那样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自动化的,ibatis是半自动化的,通过表和对象的映射以及手工书写的sql语句,能够实现比hibernate等更高的查询效率。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 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摘要:基于 C#.NET 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系统在目前的大型 Web 数据库体系中非常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开发模式相当快速便捷,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维护性事物处理机制。本文结合实践应用论述了关于 C#.NET 三层架构数据库的应用标准流程,并给出了由数据库变化所导致的三层架构程序变化修改策略,以避免传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编译错误。 关键词:C#.NET;数据库应用系统;三层架构;访问层;表现层;逻辑层 C#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不仅仅局限于对.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它也能够基于 WinForm 程序展开设计开发流程,所以将C#编程语言移植到.NET平台中是较为常见的。在该语言的支持下,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平台就应运而生。目前的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平台可以支持例如企业 ERP、APS 等系统,其应用范围遍布于气象、交通、救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作用。但是随着数据库应用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数据库内结构的越来越复杂,代码的出错率就越来越高,这就加大了维

护工作的难度。基于 C#.NET 语言环境下的三层架构 数据库应用系统就可以以它模块化的分层设计模型解决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维护性及系统可用性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促进系统功能体系的整体发挥。 一、对三层体系结构的分析 (一)三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况 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间所加入的中间层,它也被称为是组件层。三层体系结构不是指代物理结构中的三层,而是基于逻辑思维的三层,它们共同作用于同一台设备上。 从应用功能角度来分析,三层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校验以及业务规则等等都放在了中间层实施处理。而通常情况下,三层体系结构是不提供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的,它主要基于 COM/DCOM 通讯手段来和中间层衔接建立联系,并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实施交互作业。 (二)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基于三点。第一点是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当访问层在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其传递到业务逻辑层后,业务的实际应用需要就会被满足。再者,业务逻辑层的数据操作指令也会实时传递至数据库,实现对数据 的接收、存储、处理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

第一章: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看法: 体系结构=构件+连接件+约束 2、软件体系结构涉及哪几种结构: 1、模块结构(Module) 系统如何被构造为一组代码或数据单元的决策 2、构件和连接件结构(Component-And-Connector,C&C) 系统如何被设计为一组具有运行时行为(构件)和交互(连接件)的元素 3、分配结构(Allocation) 展示如何将来自于模块结构或C&C结构的单元映射到非软件结构(硬件、开发组和文件系统) 3、视图视点模型 视点(View point) ISO/IEC 42010:2007 (IEEE-Std-1471-2000)中规定:视点是一个有关单个视图的规格说明。 视图是基于某一视点对整个系统的一种表达。一个视图可由一个或多个架构模型组成 架构模型 架构意义上的图及其文字描述(如软件架构结构图) 视图模型 一个视图是关于整个系统某一方面的表达,一个视图模型则是指一组用来构建 4、软件体系结构核心原模型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复用的软件结构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2.连接件(Connector):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构件

之间的连接 特性:1)方向性2)角色3)激发性4)响应特征 第二章 1、软件功能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约束分别对软件架构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需求: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运行时接收外部激励时所做出的行为或响应。 质量属性需求:这些需求对功能或整个产品的质量描述。 约束:一种零度自由的设计决策,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 质量原意是指好的程度,与目标吻合的程度,在软件工程领域,目标自然就是需求。 对任何系统而言,能按照功能需求正确执行应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这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系统或软件架构的相关视图的集合,这样一组从不同视角表达系统的视图组合在一起构成对系统比较完整的表达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之欧阳家百创编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欧阳家百(2021.03.07) 专业推荐 .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办事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收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含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收集和管理。对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收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收集模板的搭建,收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阐发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阐发与展现 收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阐发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含了对资源的查询、阐发、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宣布,相关人员包含局内各个部分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年夜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合的权限登录不合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办事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辨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另外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辨别进行说明。

存储过程的作用和意义

存储过程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唐山公司开发部的成立,针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支撑逐步到位,在开发过程中,数据库存储过程应用逐渐广泛,这里我来简要介绍下存储过程。 一、什么是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 语句集,存储在数据库中,经过第一次编译后再次调用不需要再次编译,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执行它。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对象,任何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应用程序都应该用到存储过程。 二、为什么要用存储过程呢? 存储过程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存储过程说白了就是一堆SQL 的合并。中间加了点逻辑控制。 1.存储过程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时比较实用。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响应时间上来说有优势:如果你在前台处理的话。可能会涉及到多次数据库连接。但如果你用存储过程的话,就只有一次。存储过程可以给我们带来运行效率提高的好处;(二)、从安全上使用了存储过程的系统更加稳定:程序容易出现BUG 不稳定,而存储过程,只要数据库不出现问题,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2.数据量小的项目不用存储过程也可以正常运作。 三、那么什么时候才需要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不仅仅适用于大型项目,对于中小型项目,使用存储过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存储过程只在创造时进行编译,以后每次执行存储过程都不需再重新编译,而一般SQL 语句每执行一次就编译一次,所以使用存储过程可提高数据库执行速度。 2.当对数据库进行复杂操作时(如对多个表进行Update,Insert,Query,Delete 时),可将此复杂操作用存储过程封装起来与数据库提供的事务处理结合一起使用。这些操作,如果用程序来完成,就变成了一条条的SQL 语句,可能要多次连接数据库。而换成存储,只需要连接一次数据库就可以了。 3.存储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可减少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4.安全性高,可设定只有某此用户才具有对指定存储过程的使用权。 5.更强的适应性:由于存储过程对数据库的访问是通过存储过程来进行的,因此数据库开发人员可以在不改动存储过程接口的情况下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改动,而这些改动不会对应用程序造成影响。 6.分布式工作: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编码工作可以分别独立进行,而不会相互压制。 一般来说,存储过程的编写比基本SQL语句复杂,编写存储过程需要更高的技能,更丰富的经验。 四、系统开发中存储过程使用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如下: 1.执行效率高。 2.安全性能好。 3.对于一些场合非常容易实现需求。 缺点如下: 1.可维护性比较差。 2.可读性也差。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摘要:基于C#.NET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系统在目前的大型Web数据库体系中非常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开发模式相当快速便捷,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维护性事物处理机制。本文结合实践应用论述了关于C#.NET三层架构数据库的应用标准流程,并给出了由数据库变化所导致的三层架构程序变化修改策略,以避免传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编译错误。 关键词:C#.NET;数据库应用系统;三层架构;访问层;表现层;逻辑层 C#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不仅仅局限于对.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它也能够基于WinForm程序展开设计开发流程,所以将C#编程语言移植到.NET平台中是较为常见的。在该语言的支持下,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平台就应运而生。目前的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平台可以支持例如企业ERP、APS等系统,其应用范围遍布于气象、交通、救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作用。但是随着数据库应用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数据库内结构的越来越复杂,代码的出错率就越来越高,这就加大了维

护工作的难度。基于C#.NET语言环境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就可以以它模块化的分层设计模型解决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维护性及系统可用性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促进系统功能体系的整体发挥。 一、对三层体系结构的分析 (一)三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况 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间所加入的中间层,它也被称为是组件层。三层体系结构不是指代物理结构中的三层,而是基于逻辑思维的三层,它们共同作用于同一台设备上。 从应用功能角度来分析,三层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校验以及业务规则等等都放在了中间层实施处理。而通常情况下,三层体系结构是不提供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的,它主要基于 COM/DCOM通讯手段来和中间层衔接建立联系,并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实施交互作业。 (二)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 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基于三点。第一点是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当访问层在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其传递到业务逻辑层后,业务的实际应用需要就会被满足。再者,业务逻辑层的数据操作指令也会实时传递至数据库,实现对数据

最新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资料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2012.07.30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实验6 存储过程创建与应用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蔡启林 学号:201013432

实验六存储过程创建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掌握创建存储过程的使用、执行存储过程和查看、修改、删除存储过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存储过程student_grade,要求实现如下功能:查询“学生-课程”数据库中每个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其中包括每个学生的sno,sname,cname,grade。 (2)利用查询分析器创建名为proc_exp的存储过程,要求实现如下功能:从sc表中查询某一学生考试平均成绩。 (3)修改存储过程proc_exp,要求实现如下功能:输入学生学号,根据该学生所选课程的平均成绩显示提示信息,即如果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上,显示“此学生综合成绩合格,成绩为XX分”,否则显示“此学生总和成绩不合格,成绩为XX分”。 (4)创建名为proc_add的存储过程,要求实现如下功能:向sc表中添加学生成绩记录。调用proc_add,向sc表中添加学生成绩记录。 (5)调用存储过程proc_exp,输入学生学号,显示学生综合成绩是否合格。 (6)删除刚刚创建的proc_add和proc_exp两个存储过程。 三、实验过程 要求个人填写(要求有文字描述和适当的图片辅助说明) (1)

查询执行结果为: (2) 查询执行结果为:

(3) 查询执行结果为: (4)

查询执行结果为: (5)

(6) 四、实验总结 要求个人填写(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通过这次试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存储过程的概念,SQL Sever中的存储过程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函数类似,就像是函数的调用,包含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的语句,并且可以调用其他的存储过程,接受输入参数并以输出参数的格式向调用过程或批处理返回多个值,向调用过程或批处理返回状态值,以指明成功或失败,把实现一些功能的语句封装起来,需要使用的时候进行调用,效率很高使用起来方便。创建存储过程有一定的设计规则,实验课中涉及的规则比较少,比较简单,有些复杂的规则还需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才能认识到。存储过程的相关语句有创建create procedure,修改alter procedure,执行execute,删除drop procedure等等,大体的框架掌握了之后,主要就是写T-SQL语句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在创建的时候要注意输入和输出参数,我在定义的时候忘记了out导致错误。仔细检查改过错误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次实验让我了解了使用存储过程的好处,让我再以后的数据库学习中更好的熟练掌握这门课。

实验七 存储过程及应用完整版含截图

实验七存储过程及应用 1.实验目的 1、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 2、掌握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 1.建立如下的存储过程(基于前面实验建立的表和插入的数据,并为每个存储过程设计返回的状态值): (1)按要求设计完成如下功能的存储过程。 ①查询平均分数在x到y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说明: 该存储过程有两个参数; 要求查询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院系名称和平均分数。 ②更新操作,以学号、课程编号和考试成绩作参数更新指定学生和课程的考试成绩,并返回该学生的平均成绩。 (2)自行再分别设计一个完成查询和完成操作功能的存储过程(在实验报告中要准确描述功能需求)。 (3)在客户端以存储过程和输入SQL语句的方式分别执行相同的查询或操作,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存储过程的区别。 3、实验过程 (1)①查询平均分数在x到y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create procedure cc711@x smallint,@y smallint as select学生.学号,学生.姓名,院系.名称,学生.平均成绩 from学生join院系on学生.院系=院系.编号 where学生.平均成绩between@x and@y EXECUTE cc71160,90

②更新操作,以学号、课程编号和考试成绩作参数更新指定学生和课程的考试成绩,并返回该学生的平均成绩 create procedure mcc712@xh nchar(8),@kcbh nchar(8),@cj int as update选课set成绩=@cj where学号=@xh and课程编号=@kcbh declare@pjcj int select@pjcj=AVG(成绩)from选课where学号=@xh return@pjcj declare@avg int execute@avg=mcc7122,5,98 print'更新后平均成绩:'+str(@avg,6)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 五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五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注:(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优缺点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6、扩展性强。不同层负责不同的层面,如PetShop可经过简单的配置实现Sqlserver 和oracle之间的转换,当然写好了也可以实现B/S与C/S之间的转换 7、安全性高。用户端只能通过逻辑层来访问数据层,减少了入口点,把很多危险的系统功能都屏蔽了。 8、项目结构更清楚,分工更明确,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代码量,增加了工作量 三层架构是: 一:界面层 界面层提供给用户一个视觉上的界面,通过界面层,用户输入数据、获取数据。界面层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确保用户不用看到不必要的机密信息。 二:逻辑层 逻辑层是界面层和数据层的桥梁,它响应界面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界面层。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1.Spring 架构图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 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 环境(Web 或EJB )、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 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 ,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 使用控制反转 (IOC )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 上下文:Spring 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 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 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 、EJB 、电子邮件、 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 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 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 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持AOP 。Spring AOP 模块为基于Spring 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 ,不用依赖EJB 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 :JDBC DAO 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 的面向JDBC 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 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 :Spring 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 框架,从而提供了ORM 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 、Hibernate 和iBatis SQL Map 。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 异常层次结构。 2.ibatis 架构图 ibatis 是一个基于 Java 的持久层框架。 iBATIS 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 和 Data Access Objects ( DAO ),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 JPetStore 实例。 IBATIS :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sql 发送的数目,提高数据层的执行效率!它需要程序员自己去写sql 语句,不象hibernate 那样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自动化的,ibatis 是半自动化的,通过表和对象的映射以及手工书写的sql 语句,能够实现比hibernate 等更高的查询效率。

图解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分层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问题划分开来各个解决,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资源。 表示层: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一般也就是指系统的界面,用于数据录入,数据显示等。意味着只做与外观显示相关的工作,不属于他的工作不用做。 业务逻辑层:用于做一些有效性验证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程序运行的健壮性。如完成数据添加、修改和查询业务等;不允许指定的文本框中输入空字符串,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及数据类型验证;用户的权限的合法性判断等等,通过以上的诸多判断以决定是否将操作继续向后传递,尽量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专门跟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显示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对象只在这一层被引用,如System.Data.SqlClient等,除数据层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引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可以使用.NET平台快速方便地部署三层架构。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革命性的变化是在网页中也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可以指定处理的后台代码文件,可以使用C#、VB、C++和J#作为后台代码的语言。. NET中可以方便的实现组件的装配,后台代码通过命名空间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己定义的组件。显示层放在ASPX页面中,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用组件或封装类来实现,这样就很方便的实现了三层架构。 2.为什么使用三层架构 对于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说,代码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完全够用,没有必要将其复杂化,如果对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设计为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那么这样的设计存在很严重缺陷。下面会具体介绍,分层开发其实是为大型系统服务的。 在开发过程中,初级程序人员出现相似的功能经常复制代码,那么同样的代码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次?不但使程序变得冗长,更不利于维护,一个小小的修改或许会涉及很多页面,经常导致异常的产生使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最主要的面向对象的思想没有得到丝毫的体现,打着面向对象的幌子却依然走着面向过程的道路。 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初级程序人员开始将程序中一些公用的处理程序写成公共方法,封装在类中,供其它程序调用。例如写一个数据操作类,对数据操作进行合理封装,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只要类中的相应方法(数据添加、修改、查询等)可以完成特定的数据操作,这就是数据访问层,不用每次操作数据库时都写那些重复性的数据库操作代码。在新的应用开发中,数据访问层可以直接拿来用。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的封装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读者现在似乎找到了面向对象的感觉,代码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减少,而且修改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也实现了代码的重用性。 下面举两个案例,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使用三层架构。 案例一: 数据库系统软件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由Access变成了SQL Server数据库,这样原来的数据访问层失效了,数据操作对象发生了变化,并且页面中涉及数据对象的地方也要进行修改,因为原来可能会使用 OleDbDataReader对象将数据传递给显示页面,现在都得换成SqlDataReader 对象,SQL Server和Access支持的数据类型也不一致,在显示数据时进行的数据转换也要进行修改,这是其中一种情况。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SQL存储过程使用方法.

SQL存储过程使用方法所有的大型数据库都支持存储过程,比如Oracle、MS SQL等,(但MS Access不支持,不过,在Access里可以使用参数化的查询)。存储过程是利用SQL Server所提供的Tranact-SQL语言所编写的程序。Tranact-SQL语言是SQL Server提供专为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语言,它是应用程序和SQL Server数据库间的主要程序式设计界面。它好比Oracle数据库系统中的Pro-SQL和Informix的数据库系统能够中的Informix-4GL语言一样。这类语言主要提供以下功能,让用户可以设计出符合引用需求的程序: 1、变量说明 2、ANSI兼容的SQL命令(如Select,Update…. 3、一般流程控制命令(if…else…、while…. 4、内部函数存储过程的书写格 CREATE PROCEDURE [拥有者.]存储过程名[;程序编号] [(参数#1,…参数#1024] [WITH {RECOMPILE | ENCRYPTION | RECOMPILE, ENCRYPTION} ] [FOR REPLICATION] AS 程序行其中存储过程名不能超过128 个字。每个存储过程中最多设定1024个参数(SQL Server 7.0以上版本,参数的使用方法如下: @参数名数据类型 [VARYING] [=内定值] [OUTPUT] 每个参数名前要有一个“@”符号,每一个存储过程的参数仅为该程序内部使用,参数的类型除了IMAGE 外,其他SQL Server所支持的数据类型都可使用。 [=内定值]相当于我们在建立数据库时设定一个字段的默认值,这里是为这个参数设定默认值。[OUTPUT]是用来指定该参数是既有输入又有输出值的,也就是在调用了这个存储过程时,如果所指定的参数值是我们需要输入的参数,同时也需要在结果中输出的,则该项必须为OUTPUT,而如果只是做输出参数用,可以用CURSOR,同时在使用该参数时,必须指定VARYING和OUTPUT这两个语句。 CREATE PROCEDURE order_tot_amt @o_id int,@p_tot int output AS SELECT @p_tot = sum(Unitprice*Quantity FROM orderdetails WHERE ordered=@o_id 该例子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存储过程order_tot_amt,这个存储过程根据用户输入的定单ID号码(@o_id,由定单明细表(orderdetails中计算该定单销售总额[单价(Unitprice*数量(Quantity],这一金额通过@p_tot这一参数输出给调用这一存储过程的程序使用存储过程有许多好处,它可以封装复杂的数据逻辑,充分发挥大型数据库本身的优势。我们知道,ASP并不适合做复杂的数据运算,而通过OLD DB访问数据库,由于数据需要在ASP和数据库之间传递,相当消耗系统资源。事实上,如果数据库仅仅起着

C_三层架构_简单实例分析

基于3层架构的课程管理系统 本模块工作任务 任务3-1:三层架构划分 任务3-2: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任务3-3: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任务3-4:表示层的实现 本模块学习目标 1、掌握三层架构的划分原理 2、掌握各层的设计思路,和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3、利用三层架构实现对课程管理模块的重构 4、巩固OOP 的基本概念和 OOP 的编程思路 ---------------------------------------------------------------------------------------------------------------------------------http://211.147.15.119/mmdy.html 任务3-1:三层架构划分 效果与描述 图3.1 包含多个项目的3层架构解决方案 本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将原来的只有1个项目的课程管理模块,重构为标准的具有5个项目的3层架构的模块,并进行恰当的初始化,仍能实现课程记录的添加、浏览功能。在此过程中理解3层架构的划分原理,各层的任务,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本任务的业务流程: 将原项目改为UI 层 新建BLL/ DAL/COMMON/MODL 项 目并初始化 初始化后仍能实现课程记录的浏览和添 加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界面层

图3.2 单层转化为3层架构的业务流程 相关知识与技能 3-1-1 三层架构的划分原理 三层架构的划分如下图: 图3.3 三层架构原理图 1、各层的任务 数据访问层:使用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1994198.html,中的数据操作类,为数据库中的每个表,设计1个数据访问类。类中实现:记录的插入、删除、单条记录的查询、记录集的查询、单条记录的有无判断等基本的数据操作方法。对于一般的管理信息软件,此层的设计是类似的,包含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此层的任务是:封装每个数据表的基本记录操作,为实现业务逻辑提供数据库访问基础。 业务逻辑层:为用户的每个功能模块,设计1个业务逻辑类,此时,需要利用相关的数据访问层类中,记录操作方法的特定集合,来实现每个逻辑功能。 界面层: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为每个功能模块,部署输入控件、操作控件和输出控件,并调用业务逻辑层中类的方法实现功能。 2、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数据访问层的类,直接访问数据库,实现基本记录操作。 业务逻辑层的类,调用相关的数据访问类,实现用户所需功能。 界面层:部署控件后,调用业务逻辑层的类,实现功能。 将应用程序的功能分层后,对于固定的DBMS,数据访问层基本可以不变,一旦用户的需求改变,首先修改业务逻辑层,界面层稍做改动即可。这种做法使程序的可复用性、可修改性,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软件工程的效率。 3-1-2 ORM(对象关系映射) 在图3.1中看到,除了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之外,还有2个项目。其中,Common项目中一般放的是公用文件,如数据操作类DBHelper等,被数据访问层的类调用,其必要性在上个模块已述。Modal项目中存放的是实体类。 所谓的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是为了解决面向对象的类,与关系数据库的表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的现象,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关系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在程序中的类对象,与关系数据库的表之间建立持久的关系,用于在程序中描述数据库表。本质上就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外一种形式。 ORM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适应于关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各类数据转换,目前有许多自动转换工具可用,如codesmith 等。在本教材中,利用手工书写代码的形式,实现ORM。

软件总体架构图

1软件总体架构图 软件结构如图1.1所示: 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 工业以太网 网关路由程序 CGI BOA TCP/IP 操作系统界面 ucLinux 内核 MicroBlaze Ip 设计 图1.1 FPGA 数据采集软件架构图 以上是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我们下面将就具体每一个步骤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2 MicroBlaze IP 核设计 IP 字面意思是知识产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成为IP Core 或IP 核。IP 可以用来生成ASIC 和PLD 逻辑功能块,又称为虚拟器件VC 。IP 核可以有很多种,比如UART 、CPU 、以太网控制器、PCI 接口等。根据IP 核描述的所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层次,IP 可以分为硬IP 、软IP 、固IP 。硬IP 的芯片中物理掩膜布局已经得到证明,所有的验证和仿真工作都已经完成,用它可以直接生产硅片,系统设计者不能再对它进行修改。而软IP 是以行为级和RTL 级的Verilog 或VHDL 代码的形式存在,它要经过逻辑综合和版图综合才能最终实现在硅片上。固IP 则介于两者之间。 Xilinx 公司的MicroBlaze32位软处理器核是支持CoreConnect 总线的标准外设集合。MicroBlaze 处理器运行在150MHz 时钟下,可提供125 D-MIPS 的性能,非常适合设计针对网络、电信、数据通信和消费市场的复杂嵌入式系统。 1.MicroBlaze 的体系结构 MicroBlaze 是基于Xilinx 公司FPGA 的微处理器IP 核,和其它外设IP 核一起,可以完成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的设计。MicroBlaze 处理器采用RISC 架构和哈佛结构的32位指令和数据总线, 可以全速执行存储在片上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的程序, 并访问其中的数据, 如图4.1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