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11201-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201411201-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201411201-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201411201-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11201

课程中文名称:专业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jor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1、3

总学时:16(其中理论16学时)

总学分:1

二、课程目标

专业导论课给予学生更多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前沿的综述性知识。在教师授课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接触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某一方向的前沿问题,尝试撰写一份认识报告;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专业背景和前景,考察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撰写检索报告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具有应用网络检索专业背景知识的能力;

(2)对数学学科应用和理论前沿有所了解;

(3) 能够阅读、翻译一篇外文高水平论文或撰写一份检索报告。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绪论(4学时)

1.1 发展历程、师资队伍

1.2 对应学科、总体目标

1.3 人才培养、专业背景

1.4 数学学科基本发展脉络

2 数学建模与分析概述(2学时)

3 偏微分方程学科概述(2学时)

4 常微分方程及分支理论技术概述(2学时)

5 最优化与数值计算概述(2学时)

6 代数图论与广义逆概述(2学时)

7 不确定系统及信息处理概述(2学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撰写综述性论文。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

[1]沈继红. 数学建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现代数学手册》编纂委员会.现代数学手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九、考核方式

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同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和一年级其他专业同学所修学的课程“计算机基础”有很大相同之处。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导论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导论,从课时量而言,两者比例约为4:1。总学时数为58,其中教学时数为30,学生上机实验时数为28,学分为3。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及Windows 7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等。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了解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10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用文档的组织与处理;熟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础知识,掌握Excel2010的使用;掌握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2010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常识,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系统Outlook 2010和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了解数据库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信息专业的特点和就业,信息技术的热门研究方向如数据挖掘等。 三、主要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基础部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与分类;计算机的工作特点与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专业导论》大纲

《日语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2505101 2.课程名称:日语专业导论 3.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apanese Major 4.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尽快熟悉并融入本专业的学习;科学地认知大学、大学生活、大学学习、日语专业等;培养日语学习的热情并能掌握一定的日语学习方法;使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制定学习计划以至于职业规划,为今后四年的大学学生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正确认知大学、大学生生活及本专业基本情况,了解我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以做好学习计划,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明确方向。本课程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所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提纲,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以更好的理解上课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 2.与相关课程衔接:本课程的后期衔接课程是《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3.学时:本课程共16学时,每周2学时。 4.开课学期:第1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展示等。 6.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折合为五级制进行成绩评定,具体见课程考试说明。 7.教材:无 8.教学参考资料: 《日语专业教学规范》(国家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 《关于编制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安康学院,2011年) 《安康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安康学院教务处,2012年)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2000年)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教育部,1998年)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 年)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大学的功能与本科教育的目的

《会计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会计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63125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 总学时:16 总学分:1 课程简介:《会计专业导论》是一门会计专业的重要入门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入校后,首先必须了解和学习的会计知识。本课程主要阐述介绍会计专业的优势和前景,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会计专业学习方法等内容,重点介绍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教育目标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会计专业的优势、现状和发展前景,理解会计学科体系以及发展,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掌握会计专业学习方法,加强和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正确认识,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圆满完成专业学习。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会计学院的专业设置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会计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会计学专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教学难点:会计学专业的优势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会计学专业简介 二、会计学专业的优势 三、了解学院会计专业设置以及师资情况 第二章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会计学科体系的概念、内容、设置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会计学科体系的概念、内容、设置原则。

教学难点:会计学科体系的概念及内容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会计学科体系的概念 二、会计学科体系的内容 三、会计学科体系的设置原则 第三章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分要求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培养特色。理解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主要教学和实践环节)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和理解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教学难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二、会计学专业培养规格 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四章会计专业学习课程结构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和了解高等院校以及会计专业学习特点,理解会计专业课程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专业学习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会计专业课程结构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高等院校概述 二、会计专业学习特点 三、会计学专业课程结构 第五章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和了解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科导论》教学大纲

《学科导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环境工程是一门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工艺技术为主导的工程学科,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土壤污染场地修复等工程技术领域。学科导论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学科结构、专业研究方向与学科前沿,了解我校环境工程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及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了解人类控制环境污染的工程措施与主要成就,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8、10和12。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习题要点: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针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等。本章重点、难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熟悉解决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讲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各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第三讲有机农业专题 习题要点: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机农业企业等。 第四讲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种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常规处理方法;熟悉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第五讲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 习题要点: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炭的主要环境应用方式;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质炭制备方法及常规的环境应用方式;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史学概论》 英文名称:Outline of Historiography 课程类型: 历史学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0 学分:3 适用对象: 历史学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史学是一门对各种具体的历史研究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就必须掌握或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而《史学概论》则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了解。《史学概论》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之学、基础之学,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骨干基础课。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促进学生初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为其步入历史研究的殿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1)在科学系统地阐述史学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2)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的训练;(3)结合史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格培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成才,有所作为。 授课重点不在于详细讲述基础知识,而在于介绍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正确观点和多种途径及方法。课堂讲解将贯彻“史论结合”与“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对各种论点和重点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和讨论,深刻理解历史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进一步发现和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理解相结合、史论结合、课堂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教材与读参考资料相结合,老师讲解与自学看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另外要求撰写有批判性的读史报告或书评两篇。将邀请校外专家讲座,组织观看录像或教学参观。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言 教学目的: 1.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教学要求: 识记:史学概论的对象;史学概论的任务;史学概论的内容和范围;史家“四长”;学本体论;历史的认识论;历史的方法论 理解: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史学概论的内容是由哪三个板块构成,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运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史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编史学本体论 第一章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对史学本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20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10学分:0.5 学分执笔人:吕雄飞审定人:张东青审批人:郭明良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分析了本专业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结构等相关内容;阐述了电气工程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本课程作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在不涉及过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起到“导航”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2学时) 1、了解电力系统发展简史 2、了解电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二)电力系统简介(2学时) 1、了解电力系统简介 2、了解发电厂 3、了解电力网 4、了解电力应用 5、了解电力市场简介 (三)电力电子技术简介(4学时) 1、电力电子技术简介 2、电力电子技术在将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3、电力电子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4、电力电子技术在送电工程中的应用 (四)电气工程新技术应用(2学时) 1、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发软件 2、了解磁悬浮列车技术 三、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成绩占50%;课堂回答问题占15%;出勤占15%;课后应用作业占20%。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中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同时,教学中穿插应用实例,增加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电子教案。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六、参考书 1、贾文超编著,《电气工程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范瑜主编,《电气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七、说明 1、本大纲适用一表和二表学生,可以根据参考教材适当的增加和减少部分内容; 2、本大纲是依据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可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电气工程学科形成整体认识。 . .

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01100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学分】14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化学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本课程为化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化学的发展历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化学各分支学科概况、化学对现代文明的贡献以及化学专业考研与就业基本知识,达到培养化学专业思想和了解化学创新方法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化学概述3学时(理论讲授) 教学内容: 化学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与周口;四次化学革命;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及发展;化学的难题、挑战及机会。 教学要求: 1.掌握关于化学的科学概念和化学变化的特征; 2.了解化学与周口的渊源以及化学对于当代的调整及机会; 3.理解化学的四次革命、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及发展历程,强化化学专业思想。 教学重点: 化学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化学挑战与机会。 教学难点: 结合化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化学专业思想。 (二)第二章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3学时(理论讲授) 教学内容:新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过程;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方案特色;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2016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过程;

2.理解方案的应用型、创新性特色; 3.掌握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解读。 教学难点: 理解方案的应用型、创新性特色,掌握学习方法。 (三)第三章化学分支学科与创新3学时(理论讲授)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分支学科概况;化学研究中的突破;学科交叉与研究热点;化学发展趋势与主要问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化学各分支学科概况; 2.了解历史上化学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3.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及其创新性。 教学重点: 化学分支学科概况。 教学难点: 结合学科交叉理解化学的创新。 (四)第四章化学与现代文明3学时(理论讲授) 教学内容: 化学与文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军事;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 教学要求: 1.了解化学与现代文明中的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2.理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作用和对环境等方面的一些副作用; 3.掌握化学推动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 教学重点: 化学对推动现代文明各个方面的贡献。 教学难点: 理解化学对环境、健康、军事等方面的一些负面影响并规避之。

《模具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012-10-11

《模具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专业导论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 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36 2、课程总学分: 2 3、理论教学学时:16 4、实践教学学时:2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模具专业导论》是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给出了本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概要介绍,从而使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及专业应用前景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的新生了解有关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产生、发展、基本内容和最新进展,介绍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大学学习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制作让学生初步体验模具产品几大组成部分、制造装配过程,及工程图的表达方法,为学生了解本专业、深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专题报告 第一讲机械工程发展简史 本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机械工业发展简史、中国现代机械工业发展简史和中国机械工业发展政策,以及介绍了机械工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发展沿革和成绩。 第二讲机械工程基础知识

本讲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及等基本知识。 第三讲机械工程材料概论 本讲主要讲授材料的概念、工程材料的分类和常用工程材料和常用热处理方法。 第四讲机械制造技术概论 本部分讲授机械的概念、常用机构的表达、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通用零件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典型机械的分析。 第五讲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机械制造概论生产过程、制造技术以及产品开发与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加工的方法、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第六讲典型模具结构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零件结构设计,凸模、凹模的设计,卸料装置的设计、模架的选择,排样方法;注塑模具典型结构:浇注系统的设计,分型面的选择,成型零件结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介绍模具设计制造所需掌握的软件。 第七讲模具结构图的表达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模具各个部分的表达,绘制和阅读模具结构图的方法和技能。 第八讲模具拆装 本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冲压模具拆装;第二部分注塑模具拆装。 第九讲试模 将冲压模具安装到压力机上,进行模具的试模,产品的试制;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进行模具的试模,产品的试制。 第二部分项目运作 项目名称模具拆装 项目设计与运作(详见附件: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模具专业导论课项目设计与运作)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生态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导论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 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态学是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一般原理的了解,同时掌握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基本特征,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以及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初步掌握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几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将来从事环境科学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 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性科学,根据其自身特点,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组织层次,全面系统的对生态学内容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起自然的发展就是人类发展的生态意识,实现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生命的定义; 现代生命起源学说―化学进化论的内容及化学进化的过程; 维生环境的形成及组成; 地球的生命力量―Gaia假说;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生物圈2号”工程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苏联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观点; 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几个最重要的国际规划: IBP, MAB, IGBP和DIVERSITAS; 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 【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生命,生命起源的理论,尤其是现代生命起源学说―――化学进化论的内容及化学进化的过程,“生物圈2号”工程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四个主要时期; 熟悉生态学巩固时期的几大生态学派的基本观点;

1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21000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考试)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体育系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社会体育导论是大众体育的主体部分。有着较为复杂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国内外着力于朝社会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本学习立足于对社会体育现象最简练的描述与概括,是体育专业学生宏观了解社会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社会体育专业的逻辑起点。课程主要对学生认识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综合性导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的概念和方向,了解学科建设的特点与分类,以有利于在后期教学开展工作,解析研究问题的根本所在,为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社会体育学科的基本分类,对专业的本质问题进行适当的客观描述。注重社会体育的专业适应性,学生要建立起学科的重要概念体系; (二)掌握社会体育学科形成原因,对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 (三)理解社会体育对体育学科客观表述的和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与功能性。以便解决对体育发展中的布局等各种问题,促使对学科认知组合的不断合理化。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1、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2、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4、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重点:社会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科学化趋势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体育学科。社会体育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仍不成熟,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难点: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2、社会体育的产生于发展 重点:社会体育有着一个复杂的概念和术语体系。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曲折阶段。国外社会体育的发展概况。社会体育其结构特点、组成要素和功能价值。现阶段中国社会体育发展方向与体质。 难点:社会体育产生于发展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2、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3、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4、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重点:社会体育与社会的产生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向社会体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健身运动、休闲娱乐是医治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社会体育对建设社会文化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 2、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 重点:我国社会体育有其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做成部分,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调节器,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难点: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 3、体育人口概述 4、非体育人口

《专业导论[视]》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导论[视]》/ Major Introduction [ V ] 学分:0.5 学时:8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建议修读学期:1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课程负责人:魏伦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入学学习导论指导课。其目的在于导入本专业的发展史、发展动态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性质、明晰专业认识、建立专业思想,进行专业教育,引领学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对专业正确认识并能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及早地了解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认知这些知识在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培养专业兴趣,以便尽早制定专业学习计划,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任务】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源于工业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史产生和发展,了解和掌握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了解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方向、学科属性,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及要求,了解社会及行业对设计的需求、发展前景等动态。介绍本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学习特点、任务与目标,培养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感性认知,树立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对应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获取和掌握艺术设计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设计学、艺术设计学、传播学理论知识认知与学习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设计领域的复杂设计问题。 毕业要求3:创新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结合社会、健康、安全、人文、法律、文化、审美、环境以及伦理等因素,合理识别设计机会,提出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专业导论课》课程教学大纲1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导论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1031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总学时 16 总学分 1 课程简介 专业导论课是学生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前应接受的基本训练,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概论过对本专业性质、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设置的介绍,学习这门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授课教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魏龙、黄汉民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0版 参考书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魏龙、黄汉民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性质; 2、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知识体系; 3、掌握专业学习方法; 4、了解各学年主要课程基本内容; 5、了解专业学习其它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导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要求学生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定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开设导论课程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沿革与现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的发展历史,比较分析国内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发展模式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大发展背景与重要进展。 难点:国内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建设比较。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前景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三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及人才素质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人才素质要求,通过与相关专业的比较,探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想,要求学生掌握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专业的关系问题。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

12011008-2013级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 开课部门:信息工程学院 适用年级:2013 英文名称:Introduce to Computer 适用方向: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适用专业:学分学时: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程1学分,计划16学时 审核人:李晓蕾写编人:何广军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担负着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门的重任,是引领计算机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导游图”。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各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做好铺垫。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用严密性方式将学生引入计算机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CC2001 报告要求该课程应讲授那些富有智慧的、核心的思想。还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思想(如CDIO)及其在本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因此在构建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载体属性的认识和利用。 本次课程内容设计时,以CCC2002 中课程提纲为根据,采用CCC2002 推荐的课程设计方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性地提出以实践经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提纲。 专业导 学科基学科支学科应 发 教学方法手段:本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本专业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进行主题演讲。案例教学:本课程应以实物(典型成果)为引导,展现主题特色,直观说明主题1.所阐述的技术解决哪些问题,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在那些岗位上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 中国医科大学 二○一○年十月

前言 《临床医学导论》是我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中的一个成果,是为顺应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早期接触临床”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分为三篇,即第一篇医学篇,第二篇医生篇,第三篇临床篇,共33章内容。共讲授28学时,实习1周。在五年制二年级学生第三学期以及七年制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此门课。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历史与现状;了解病人与医生角色,怎样做一名好医生;引导学生认识疾病症状,初步了解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知识,掌握正确临床思维的方法,特别是从症状学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并通过1周的临床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 本门课程主要由内科教研室骨干教师、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实习由各临床学院组织实施。本门课程为考试课。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习成绩即要求学生写两份病志,其成绩占30%。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课间实习方式。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课间实习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并作为考试成绩一部分。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有1-2周时间去家乡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汇编成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时数分配

第一篇医学篇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希波克拉底誓词。 2.熟悉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教学内容] 学习医学发展史,由经验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汲取前人经验教训,拓宽知识面和科学思路,树立为医学献身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2学时 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 [目的要求] 1.掌握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点。 2.熟悉临床医学进展。 3.了解基础医学进展。 [教学内容] 从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角度,理解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科及重要领域等方面的发展有初步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医学科学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授课学时] 1.2学时 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熟悉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与条件。 3.了解医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内容] 通过了解各种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以及影响其转变的背景与条件,让学生对现代医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1学时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essional Syllabus 课程编号: 学时:16学分:1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讲座形式或其他形式讲授,主要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体系、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及课程之间的前后联系;介绍本专业中的主要学科方向和各学科的领域范围、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及学科前沿及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介绍本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学习任务,了解和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及知识结构。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论授课人:董正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业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理解需要具备的学业标准。 了解人才培养方案。 3、教学基本内容: ⑴专业定位及发展现状 ⑵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业标准 ①知识结构 ②能力结构 ③素质结构 ⑶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 ①培养目标与规格 ②课程设置 ③教学进程 ⑷就业方向 ⑸专业学习方法 4、教学方法: 结合生动案例,进行讨论、互动式教学。 第二讲: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课程导论授课人:龙志坚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方向、文秘方向及文化创意方向简介。 2、教学基本要求: 宏观把握,个案引入,深入浅出,让学生认识三个方向的异同,从而针对各自的情况做出选择。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A14000 课程名称:专业导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学分:1 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大一学生 先修课程:无 课程负责人:王琦、葛曷一 本课程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所设。主要教学内容有水泥、玻璃、陶瓷、微纳粉体、混凝土、电子材料、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简史、材料特性、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各方向的教学资源及平台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泥、玻璃、陶瓷、微纳粉体、混凝土、电子材料、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产生发展进程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教学资源,为未来专业分流向学生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专业导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泥、玻璃、陶瓷、微纳粉体、混凝土、电子材料、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产生发展进程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教学资源,为未来专业分流向学生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三、教学目标 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和学生互动,通过多媒体课件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水泥、玻璃、陶瓷、微纳粉体、混凝土、电子材料、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各研究方向的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研究平台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为日后专业分流及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水泥材料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泥材料发展简史、水泥材料特性、水泥材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水泥材料方向的教学资源及平台等,引导部分学生热爱水泥行业。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知道水泥,激发学生对水泥的兴趣。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水泥材料 第二节 水泥材料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 第三节 水泥材料方向学习内容 第四节 教学资源与平台 第二章 玻璃材料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对玻璃有初次、直接、感性的认识,并认识玻璃的特性、广泛用途、前沿研究以及玻璃方向的教学资源和平台。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及时反馈,初步建立玻璃方向的思维方式并了解

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

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闻学概论适用层次、专业:(二本)新闻学 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新闻学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新闻的性质、特征、发生、发展、传播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对新闻学基本原理的理论阐述,也是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因此,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便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能够以良好的理论素养指导新闻实践,并尝试解决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新闻的本质与特征,把握新闻传播及其规律,认识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新闻自由的社会控制,对新闻学本体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作较为全面的概括,分析和论述,从而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其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新闻专业素养,用以指导新闻实践,适应社会对新闻事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讲授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总学时:6;理论学时:6;实验学时:0) 授课内容:新闻学的基本含义;新闻学的学科结构;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新闻理论;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基本状况;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学的形成 (2)了解新闻学的发展 (3)了解新闻学的内容 (4)掌握新闻学的研究方法 (5)学习新闻学的意义 2.重点、难点 (1)重点:新闻学的学科结构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时数:36学时 课程学分: 2 开设专业:高职三年制护理专科 选用教材:高职《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 1、《护理程序入门-现代护理新概念》,邹恂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现代护理诊断手册》,邹恂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护理学导论》,潘猛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性质和目的: 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 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 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运用所学理论护理实践工作中。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护理专业相关法律法规。 6、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服务。 教学内容: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2.了解现代护理工作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历程,。 3.了解我国护理学的发展,熟悉影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因素。 4.掌握护理、护理学、护理专业、护士角色等概念。 5.熟悉护理概念和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doc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了解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内容、方法与任务,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内各学科的关系与重要性,了解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专业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好专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应用化学概念 使学生了解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应用化学、化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内容:应用化学的概念以及与化学、化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化学家称这门学科为“中心科学”、“实用的科学”和“创造性的科学”以及化学专业研究的领域 重点内容:化学的概念以及化学研究的领域 (3) 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化学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应用,熟悉环境污染的类型以及环境监测新技术,了解绿色化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重点内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中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在食品科学、药学中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化学在食品科学、药学上的应用,了解化学在食品、饲料添加剂以及药学上的应用。 重点内容:化学在食品、药学上的应用 (5)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了解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重点内容:化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使学生了解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达到优秀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标准。 重点内容:应用化学专业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五:我省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及我校应用专业特色情况简介 了解我省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我校应用专业特色情况。 重点内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情况介绍 六:应用化学学生的择业方向 使学生了解我省应用化学重要单位及应用化学学生的择业方向。 重要内容:应用化学学生的择业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