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收稿日期:2010-12-08

作者简介:王新新(1956-),男,北京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产业经济。

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对策分析研究

王新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Wang Xinxi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China )

Abstract:Nuclear power accounts for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energy supply today because of its cleanness and environment-friendliness,technology maturity,high efficiency and operational reliability.At the same time,nuclear power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core of the high -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many counties for its technological sophistication,system complexity and long industrial chain.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carcity of fossil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the role of nuclear power i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China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accelera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nuclear power industry i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This paper is a summary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nuclear industry.Proposals are give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ector in the new era.Key words:nuclear pow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摘要:核电因清洁环保、技术成熟、产能高效、运行可靠,已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核电也因技术前沿、系统复杂和产业链长而成为各核电技术拥有国高端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尤其在当今面对环境保护压力、化石资源稀缺等诸多因素共同交织作用下,核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中国,如何实现核电产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议题。本文就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就日本东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核电;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F407.23

文献标识码:A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均采用了以油、气、核能等优质燃料为主的能源路线。逐步减少固体燃料的比例,是世界各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系统成本、提供优质能源服务的选择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石油价格昂贵的背景

下,核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能源。

1

世界核电发展现状及趋势

自从20世纪50年代世界首座商用核电站投入

运行以来,发达国家对核电产业给予高度重视,纷纷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到70年代核电就已经在能源

供应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的统计资料,截至2009年7月,全球已投入运营的核反应堆共有436座,分布于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装机总容量达371927兆瓦,约相当于全球电力装机总容量的8%。在这些在役的反应堆中美国有104座、法国59座、日本53座、俄罗斯31座、英国19座,仅这5个国家就占全球在役反应堆的60%以上,2007年全球核能发电量总计达26081亿千瓦时[1]。

由于核电产业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因此发展极不均衡。目前,全球核电比重平均水平是15%,北美、欧洲和东亚的核电发电量之和占世界核电总发电量的98%,其他地区仅占2%,其中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还没有投入运行的核电站。在欧洲,核电的比重可达到34%,其中作为核能发展和运用大国的法国,核电约占总发电量的80%。

近三年来,世界核电建设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表现在新建核反应堆方面,截至2009年7月底,全球在建的核反应堆有52座,较之于2006年同期在建核反应堆数量(27座)几乎翻倍,大多数在亚洲和独联体国家。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33座(中国大陆16座、中国台湾地区2座、印度6座,韩国5座、日本2座、伊朗和巴基斯坦各1座)、俄罗斯9座、乌克兰2座。2009年世界原子能机构相关的统计分析称,目前世界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就目前的发展技术看,出现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难以预计,而核能是解决能源短缺最为现实的手段之一。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600座核电站投入使用,全球核电的电力供应市场占比有望从现在的15%~ 16%提高至27%[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球核电主要分布在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实力较强同时又比较缺乏油气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发展核电既是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应对化石能源短缺的战略选择。同时,在新建核反应堆方面,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印度、韩国的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核电产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2中国核电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核电的研究和开发,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1核电建设和运营取得良好业绩

自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我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6.8万千瓦先后投入商业运行,8台机组790万千瓦在建(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红沿河一期)。截至2008年,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3%,核电年发电量683.94亿千瓦小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左右[2]。我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业绩良好,运行水平不断提高,运行特征主要参数好于世界均值。核电机组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放射性气体和液体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秦山一期核电站已安全运行14年,最近一个燃料循环周期还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00天的国内新记录。大亚湾核电站近年的运行水平已与核能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大亚湾核电站的模式对于我国引进三代核电技术、发展新一代核电技术和我国核电的未来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007年10月国家出台了《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应保持1800万千瓦左右,届时核电装机容量将占电力总装机容量4%。2009年我国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在4万亿元庞大投资计划的背景下,在建核电项目有24个机组,2500多万千瓦,若考虑二期、三期工程,则最高可达5030万千瓦。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86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占电力总装机容量5%[3],这充分反映出核电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得到了高度重视,核电在国家能源结构的比例有了显著提高。

同时核电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将核电业务由国防科工委纳入国家能源局统一管理。这意味着核电在制度层面划入了“电”的规划、发展和管理范畴,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2我国已具备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在核电工程设计方面,我国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核电研究设计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设计

技术,已经具备了30、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的能力,部分掌握了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能力。

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建立了专业齐全的核科研体系,已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核动力技术试验基地,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实验快中子增殖堆和高温气冷实验堆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可喜进展。正在立足自主开发第三代、第四代核电关键技术在核电设备制造方面,目前,可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按价格计算国产化率超过80%;基本具备成套生产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能力,经过努力,自主化份额可超过70%;基本具备国内加工、制造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部分核岛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

在核电燃料循环方面,初步形成了包括铀矿地质勘探、铀矿采冶、铀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以及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管理等环节的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在一些关键环节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工艺技术的跨越提升,可以满足目前已投运核电站的燃料需求。同时,核燃料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为核电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核安全法规及核应急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法规体系。制订了核设施监管和放射性物质排放等管理条例,形成了一支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技术队伍,核安全保障贯穿于核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直到退役等各个环节,为保障核电站的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4]。

3当前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核电站,2010年9月核电装机已突破10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发展目标将达86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比例将提升到5%。我国已成为世界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从核电设计制造能力看,目前中国能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最大出力为65万千瓦,而国际上先进的一般都达到100万千瓦级,美国GE公司的ABWR型出力达到135万千瓦。从核电规模看,目前中国拥有11台核电机组,而美国有103台,法国有59台,日本有53台。中国核电机组有3台是自主设计建造的,其余8台则是分别采用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技术。从核电装机容量看,截至2008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为907.8万千瓦,核电机组容量仅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3%,在30多个有核电国家里排名倒数第一。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超过25%,其中法国高达76.8%,欧盟为35%,美国19.4%,日本为27.5%,韩国为40%[5],而我国仅占2%。从发展阶段看,国际核电强国已经走过了批量建设的阶段,技术先进成熟,经营管理完善,呈现产业技术输出的强劲态势。而中国的核电还处于自主技术逐渐成熟、批量建设和规模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从核电产业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我们认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权威性的、前瞻性的核电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可靠完善的核电产业管理办法。核电还是一种多部门、多环节、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核电产业链间的联系还比较松散,亟待整合优化。二是核电产业的技术路线不明确。多堆型、多容量、多渠道技术引进的复杂条件制约了核电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化进程。三是核电安全监管体系亟待加强。随着核电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基础性地位不断提高,核电在我国能源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核安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重,现有的核安全监管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四是核燃料供应。核燃料所消耗的铀矿是一种特殊资源,如何采取切实可靠的应对措施,保障核燃料的供应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是核电乏燃料后处理还没有进入批量化阶段,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形成尚待时日。我们认为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

目前,日本地震引起的核辐射危机影响,已经大大超过地震和海啸本身,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能源政策都会产生影响,但我们认为中国发展核电的整体战略很难因此有大的改变。

首先,核电仍是今后长期的发展重点。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4万亿积极的投资计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86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占电力总装机容

量5%,但仅是目前全球核电平均水平的1/3,核电装机容量在有核电国家中排名靠后。并且,我国目前在役的核电机组选用的是压水堆型,技术水平属二代改进型,技术的安全性高于福岛核电站;目前正在建设的是技术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美国的AP1000和欧洲的EPR,它们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均比第二代核电机组小100倍以上[6];我国在研的第四代快堆核电技术和核聚变核电技术与国际同步。可以概括地讲,目前,我国核电发展基础是稳定的,发展结构是合理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核电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核电还是和平时期提高我国核科技竞争力、保持核工业整体发展质量及规模、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尽管我国政府会根据日本发生核电危机的具体情况和经验教训,重新评估国家未来的能源发展政策,在核电发展方面会加强项目评估、论证和审批,加快核电制度化建设和立法进程,强化对核电企业和项目运行的监管。但从宏观层面分析,国家不会因此对能源政策的大方向进行根本性调整。也就是说,今后核电仍将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

其次,核电仍是目前其他能源所不可替代的。在当前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法解决电力供应紧张和节能减排压力等问题。清洁能源如风电、太阳能等因为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系统并网等因素制约,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能起到补充、调节的效果,难以发挥主要作用。新一代能源如燃料电池、生物质能及氢能等都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技术路线不清晰、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和资源潜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我国大江大河上的水电站也基本饱和,长江上下游水电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关注,水电资源开发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相比较,核电就其技术的成熟性、产业化的可靠性、规模的经济性、资源的依赖性等是目前其他能源所不可替代的。因此,从多个角度看,比例适度、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核电是我们这样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能源依赖强的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必要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地震引起的核辐射危机影响将成为核电发展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全球的能源产业而言,日本福岛核辐射危机潜在影响将持续存在。就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核电发展规划将更加审慎,核电装机容量增长有可能放缓,而且对安全级别的要求会提升,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核电站站址、环境特征评估可能导致核电项目的成本增加。传统能源如油、气、煤的价格将被推高,对光伏、风电和其他新能源的预期也将进一步提升。就我国的能源发展趋势看,多煤、贫油、少气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能源消费增长的刚性需求不会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因此,我们的能源政策应更加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着眼于能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更加着眼于国家产业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更加着眼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新一代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4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对策

4.1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核电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核电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如涉及国家安全目标和能源战略,如投资大(一个核电站100亿元~200亿元),建设周期长(7年以上),服役时间长(30~40年以上)等。因此这些特点,决定了发展核电产业必须要审慎地进行规划和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证明,制定核电长远规划对于核电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韩国在发展核电早期的经验就是坚持一个国家目标和技术路线不动摇,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标准化,以政府的名义制定法规,提出搞6台同样标准的机组,最后搞了10台,各个企业都造出了自己的产品,国产化率达90%以上,2009年力压美、法等世界老牌核电出口国,成功与阿联酋签订价值总价值高达400多亿美元的核电站建设协议。韩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出口80座核电站,力争将该国在世界新增核电站市场的占有率至少提高到20%,成为继美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核电出口国。同样,法国在1977年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90万千瓦核电机组后,按批量生产要求,到1980年共建成了13台90万千瓦核电机组[7]。由于坚持走的是按统一标准批量生产的国产化道路,目前韩国、法国的核电发展水平已经稳步迈入世界前列。

我们要充分汲取世界各国核电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能源和国家安全战略,统一对核电产业发展的认识,制定权威性的、前瞻性的、长远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核电发展规划,以此统领核电产业的技术政策、装备政策、投资政策、区位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

对外交往战略等等。同时,建立完善包括核燃料供应、设备制造、技术自主化、科技研发、标准制定、核电投资主体确定、核电站建设、运行和维修、燃料后处理,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核电管理条例,通过统一的、配套的、纲领性的法规政策管理核电产业,这对于调动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和统一协调各方面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进一步明确核电的技术发展路线,系统集成核电标准规范

20多年来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核电堆型不统一,路线不统一。既有压水堆核电站,又有重水堆型核电站;同一堆型的引进也不统一,例如压水堆型核电站,既有从法国引进的大亚湾核电站,又有从俄罗斯引进的田湾核电站;同一堆型的装机容量也不统一,有30万、60万和100万不等。多堆型、多渠道、多容量、多技术的发展路径决定了核电产业标准体系的复杂化,为核电产业的生产管理、施工建设、技术的消化吸收、标准化建设制造了客观障碍,成为制约我国核电产业素质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核电的技术发展路线,在引进技术中,一定要坚持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重点掌握总体设计和核心技术,按照本地化、标准化、批量化的原则结合我国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系统集成标准和规范,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整配套的核电技术。

4.3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工作

核电安全存在着跨越国界性、事故的突发性、污染后果的难以消除性和社会公众的极度敏感性等特点,其安全便成为公众能否接受核电的重要因素。同时,核电站技术密集,行业集成度高,产业链长,整个过程对核安全监管、监督、监测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没有逐步提升的安全裕量和优秀核电业绩使公众对核电与核保障有充分的信心,核电便没有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我们应形成清晰的核安全理念、明确的核安全监管原则(公开、独立、法治、理性、有效)、强有力的安全许可制度、全程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先进和完善的技术法规标准、有效的事件分析与经验反馈机制、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①提高核电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本着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高核电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规程,健全完善核应急反应体系;加强正在运行核电设施的安全管理,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审查在建核电项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制造、停止施工、停止建设;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全面评估核电项目的地质、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安全等级标准。

②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电建设方针。通过建立包括核安全监督体系、工作过程体系、全过程业绩管理体系和人员培训机制,把核安全作为贯穿核电开发、建设、运营乃至退役的全过程事务加以管理。以保障核电厂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健康、保护环境为基础开展各方面项目论证和验证工作。

③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设置各地方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监督和领导。根据工作职责的加强和工作任务的增加,逐步发展扩大监管队伍。在组织形式上,应该是职责清晰、指令明确、行动迅速、运转灵活、自主管理、扁平高效的组织架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中编办已经批准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到2012年其人数从300人增加到1200人,以进一步强化国家对核电监督和领导。这是一个有力的措施,对完善核电安全体系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及各企业也要按行业管理要求相应的增加专业监管人员,以增强核电安全的协调监管能力。

④积极创新监管体制。按照国际成熟经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要深入到设计、建造、运行的第一线,对设计进行独立的核算验证,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技术审查,对核电厂建造、调试、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督,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影响进行独立的技术评价[8]。尤其要突出监管过程中的立法、许可、监督、监测、执法、应急等六个环节。

⑤核应急反应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核应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社会影响大、政治和外交敏感度高、公众极为关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核应急反应体系,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核应急技术的提高。要认真吸取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经验教训和发达国家的核应急事件应对的成熟技术及经验,使我国的核应急工作真正做到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为核电站和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保障。

4.4建立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铀贸易三渠道并举的天然铀资源保障体系

随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多重制约,核电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发展核电的战略规划,在铀资源上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多方面竞争。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NEA)2008年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的铀矿产量769吨铀,2009年核反应堆对铀的年需求量为2010吨铀[9]。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由国际贸易和二次资源(包括泛燃料循环利用、政府和民间库存及核武器高浓缩铀的转化)供应来填补。很显然,在新的2020年核电发展规划目标下,我国的铀资源缺口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在核燃料资源供应保障方面应坚持内外结合、合理开发国内资源、积极利用国外资源的原则,适度超前发展核燃料产业,建立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铀贸易三渠道并举的天然铀资源保障体系。

我们应坚持科技创新,走核燃料循环使用、长期再生的技术路线,研究海水提铀、提高铀浓缩效率;应逐步改革目前的铀业勘探开发体制,全面体现铀勘探、采冶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允许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最终形成中央、地方和企业对铀资源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同时,我们还应以核电发展规划为目标,合理的利用国际贸易、投资、合作等手段建立战略铀矿储备。目前,我国98%的进口矿产品是采取贸易进口的方式,由于进口量大,往往对国际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这对我们极为不利。而像铀矿这样的敏感资源,你即使有钱,人家也不一定肯卖。对此我们应利用外交、经贸的双重手段在具有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的国家参股铀矿山的开发,以此获得一定比例的产品分配权和优先购买权;同时应从购买矿产地股权开始,选择做有远景的采矿和勘探项目。这种多元化的方式有助于保证长期稳定地利用国外铀矿资源。

4.5以新一代核电技术为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目前正在运行的11座核电机组,均属第二代核电技术(专家也称二代堆),其安全性,可靠性与第三代核电有很大差距。我国政府从2003年起,就开始启动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招标工作。2007年引进了美国西屋AP1000和欧洲压水堆(EPR)技术。目前,合同执行情况良好,技术转让工作正有序开展。第三代核电项目也正在进行施工,2013—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消化吸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及产品。

快堆被称为是“明天”的核能产业,它不仅能将天然铀资源的利用率从现在压水堆核电站的约1%提高到60%~70%,还能使核废物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目前,我国第一台实验快堆(CEFR)堆本体安装完成,2009年9月达到临界、2010年6月并网发电。快堆技术符合第四代核电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促进核电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我们建议应尽快明确下一阶段核电快堆的工程技术路线,加快研究核电快堆发展的实施技术途径,加大对核电快堆系统技术的研发,以实现在2030年左右将快堆作为第四代核电重要堆型商用推广的发展目标。

现有的核电厂都是采用核裂变方式来获得能量,这种能量获取方式会产生放射性物质,而核聚变不产生核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燃料地球上到处都是,重氢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生产超重氢所需要的锂元素可以从石头中提取,不必担心会像石油那样逐渐枯竭。目前,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共同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我国也是少数几个拥有受控核聚变实验设施的国家,受控核聚变研究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条件掌握更多的受控核聚变技术,力争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真正拥有符合人类发展的清洁新能源。

4.6高度重视乏燃料后处理和放射性废物处置

核能虽是清洁能源,但其产生的废物不仅不清洁,甚至非常危险。根据放射性的不同,核废物分为高放废物和中低放废物。其中,反应堆用过的核燃料称为乏燃料,具有极高放射性,核电站使用过的工作服、手套、废弃退役的仪器设备等则属于中低放废物。尽管乏燃料只占废物的1%,但却对环境危害极大,因此,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得到各有核国家的高度重视。

按照中国核电发展规划推算,到2020年我国产生的乏燃料累计将达到8000吨,此后,每年将产生近1000吨乏燃料[10],这些乏燃料和高放废物必须得到安全处置。我国已确定对于乏燃料走后处理的技术路线,即通过回收乏燃料中的铀和钚,实现核燃料的闭合循环,既利用了现有的核资源,又减少了放射性废物总量。目前,我国核燃料循环前段已经基本建

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生产规模需要扩大,技术水平需要提高。而核燃料循环后段(包括乏燃料后处理、MOX燃料(mixed oxide fuel assembly,氧化铀钚燃料组件)制造、高放废物处理与处置等至今未能形成批量化的工业生产能力,这是我国核燃料循环工业的一大短板,成为制约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尽快完善这一环节,及时安排快堆及乏燃料后处理等相关项目的研究开发,争取国产MOX燃料的商用化进程与快堆电站的发展相衔接,满足2020年中国示范快堆燃料需求。

目前,我国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措施是“中低放废物区域性浅地层处置、高放和超铀废物深地质处置”[4]。从实际情况看,该方案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论证,是目前世界各有核国家普遍接受的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对中低放废物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处置技术,不论是固体核废料还是液体核废料,都先进行固化处理,然后放在近地表的处置库。而高放废物的处置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高放废物毒性大,半衰期长,要求处置库的安全评价期限至少要达到1万年,这是目前任何工程所没有的要求,是一个事关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高科技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长期的环境和生态安全。我们认为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加大支持力度,需要法律法规保障,需要各学科协调发展,需要高强度的经费支撑,更需要有坚实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基础。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中立项支持开展相关的研究,结合中国高放射性废物的类型、中国场址的地质特征等条件,尽快完成高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国家规划以及技术处置路线、环境评价标准;工程技术、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处置项目的监测标准;完善监测机构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措施等,为核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9年世界核能产业发展概况[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147587.html,/list/list.aspx?id=6752.

[2]我国核电接近世界先进水平[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147587.html,/GB/9027083.html.

[3]孙晓菲.中国核电产业起飞在即[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147587.html,/show.php?contentid=145547.

[4]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147587.html,/gn/news/2007/11-04/1067944.shtml.

[5]中投顾问.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在有核电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147587.html,/f10.do?method=xwzxDetail&type= hydt&guid={815D06B2-A784-4BE9-BB88-90598966B4C6}.

[6]韩娜.第三代核电站正在浙江三门建设事故概率比二代小100倍以上[N].北京晨报,2011-03-23.

[7]胡钰.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9-08-05.

[8]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广东经济,2008,(9):30-36.

[9]刘增洁.2008年世界铀资源、生产及供需现状[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147587.html,/zjtg/academicPaper/200911/t20091106_430187.htm.[10]李冠兴.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铀矿地质,2008,(9):257-268.

(责任编辑张九庆)

2015年核电运维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核电运维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 二、核电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5) 1、核电运维服务体系 (5) (1)核电运营技术服务 (6) (2)核电备品备件销售 (7) 2、核电运维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8) 3、我国核电发展历史 (9) 4、核电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0) 5、我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率 (12) 6、核电项目DCS系统应用状况 (13) 三、核电运维服务行业壁垒 (16) 1、技术壁垒 (16) 2、行业经验壁垒 (16) 3、人才壁垒 (17) 4、渠道壁垒 (17) 四、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7) 五、影响核电运维服务行业发展的因素 (18) 1、有利因素 (18) (1)国家宏观政策和指导的支持 (18) (2)政策对核电关键设备、技术国有化的支持 (19) (3)技术发展降低发展成本 (19) 2、不利因素 (19) (1)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 (19) (2)行业集中度较高 (20) (3)人才匮乏 (20)

六、行业风险特征 (20) 1、产业政策风险 (20) 2、技术应用风险 (21) 3、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21) 七、行业主要企业 (22) 1、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2) 2、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2)

一、行业管理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是核电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其下设核安全管理局负责拟定核安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对核设施核安全、辐射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核安全设备的许可、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监督管理,负责进口核安全设备的安全检验。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成立。协会的宗旨是贯彻国家关于核能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提高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供服务,促进核能行业发展。协会的中心任务是做好政府与会员单位之间、会员单位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维护全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向政府建言献策,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核电运维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2011)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2011-3-15) 一、中国核电发展现状 (一)中国核电的发展阶段 1、核能研究阶段 在70年代末,我国已经有了核动力应用的想法,但是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1969年,原二机部各类学校有的停办,有的撤销,有的交给地方。研究所被精简缩编,名存实亡,研究工作虽然一直没有停顿,但“清查”、批斗使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遭到极大的压抑,影响了工作的进行。一些基础科研项目基本停止,核电的科研工作未能展开。 2、核电技术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的核电技术开始起步,但是由于我国核电政策的徘徊不定,使得我国的核动力研究主要应用于核动力舰艇上,1971年9月,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舰艇安全下水,试航成功,其后20年,我国核电仍为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此期间进行了核电站的概念设计,但是进度缓慢,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即从此时开始,但后来停止了,如同整个世界核电的大潮流一样。 1984年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破土动工,表明中国核电事业的开始。 3、黄金复苏阶段 中国核电从秦山核电开始,大亚湾核电为转折,历经十年,终于迎来了核电春天,各个项目如同雨后春笋,不断开工。 进入新世纪,国家对核电的发展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国务院已颁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的目标,这个目标有可能更高。(据新华网2010年3月22日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于2010年3月22日说,目前我国正在对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整。根据目前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目标保守看为7000万千瓦至8000万千瓦。) 中国核电站布局

中国核电之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核电之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徐清致 2011302480065 摘要: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就要求制定核电发展长远规划,制定与采用核安全法规标准,理性看待核电技术,杜绝核风险决策机制以及安全监管制度上的缺失,保证天然铀可持续供应,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大力培养核能领域高级人才。 关键词:中国;核电;未来发展 引言 中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发面,煤炭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为二百至二百二十年,中国面临煤炭枯竭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环境发面,燃用各种化石燃料将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给。目前,由于有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别,造成水电电力不够稳定;而太阳能和风能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所以,核能是目前唯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而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又一次为人们敲响警钟,中国核电产业是就此止步还是继续推进?该如何推进?因此,本文从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核电产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了出中国核电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一、我国核电发展的背景 (一)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我国核电发展方针由“适度发展”到“推进发展”,最后确定为“积极发展”,这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实践证明,核电是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发展核电,对于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同时,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保持核工业体系完整能力、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也是顺从世界能源利用趋势的必然选择。 1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已得到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致使大气污染严重,且由于大量煤炭运输导致交通运输紧张。同时,我国中长期的能源供需平衡中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缺口,特别是对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地区,这种缺口尤为突出。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核电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交通运输紧张、填补能源供需矛盾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 防止温室效应,保护环境 从环保角度讲,核能无疑是应对地球温室效应的最佳手段。对比各种能源发电,核电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据统计,每22吨铀发电所节约的CO2量相对于100万吨煤所

加快核电产业发展的八条建议

加快核电产业发展的八条建议 2004年,伴随着全国紧张的电力形势和国民经济的强劲持续增长,我国核电的发展形势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将“适度发展核电”的政策调整为“加快发展核电”,并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宏伟目标。当前,核电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但存在一些客观制约因素,为加快核电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继续在政策上给予核电行业更大的支持。我国核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启动,到现在不过20年,从装机容量看,当前我国已建成的有九台机组,在建的有两台机组,总共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约占现有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与国际上核电总装机容量占世界电力总装机容量16%的水平差距极大。当前,国家考虑到发展核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将核电与火电、水电并列为电力的三大组成部分。核电对环保、对降低温室效应有巨大贡献,同时也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因此,国家应加大对核电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有一定倾斜。一是增值税返还;二是免征进口材料和部件(包括国内制造商国产化所引进的材料和部件)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三是建设期财政贴息;四是从安全、环保、经济等综合方面考虑,让核电厂的运行模式继续为带基本负荷运行,不参与电网调峰;五是考虑到核电寿命一般是40年,新一代核电站可延长至60年,但为了降低还贷期间的电价,增加核电电价的竞争力,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还本付息的年限。 二、加大核电设备设计和制造科研攻关费用的投入力度。核电设备进行国产化,需要引进部分装备和关键技术,进行大量试验验证等开发研制工作,需要大量经费投入。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为例,在工程准备阶段,原国家计委组织有关

部委落实科研攻关经费1.37亿元,业主还投入科研试验经费6864万元。大量资金的投入,确保了55项定点设备中47项实现了国产化,两台机组综合国产化比率达到55%。因此,为了提高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落实核电设备设计和制造科研攻关费用,并进行专项管理。 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确定国产化率指标。国产化率要结合我国当前设备的科研与制造能力和世界核电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根据当前的国内制造能力,对即将建设的核电项目按70%左右的国产化率要求是适当的,但仍需通过较大努力才能实现。对将来建造的核电站,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不断提高国产化的能力;但也不是国产化率越高越好,不适宜地追求高国产化率,反而会造成总造价的提高,我认为核电国产化率的最终要求为80%左右是合适的。 四、确立一个合适的机组造价水平。造价和收益是一个辩证关系,低造价可以降低成本,但过低的造价也会导致低水平的机组性能,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对核电站来说,低造价不一定有高收益。应该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性价比。否则,一味地追求低造价,可能会导致运行业绩差,不仅会直接影响效益,而且可能会因电价缺乏竞争力而影响到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尽快制定我国核电行业标准。当前,我国核电站多种堆型并存,多国标准并存。工程设计与设备设计的标准是在现有的几个核电工程进行设计时制订的规范,而且分别引用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设计标准。因此,标准不完整,不统一,体系不完善。而核电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产业,设计、设备、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下面是小编整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的范文,欢迎阅读!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篇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各种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将社会所需要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世纪的绿色公民。 二、参加活动的对象: 1、ISC课题组 2、大学生志愿者 3、南门小学美术教师、四五年级班主任、学生 三、活动的开展 (一)、准备阶段

邀请ISC项目组人员对我校课题组的有关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知识、国内国外开展该项活动的有关信息、方法;招收小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配对班级,跟班主任交流了解情况。 (二)、实施阶段 活动一:环境意识提升项目 活动简介:在学校老师和校外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帮助下,由四、五年级小学生记录自己家庭及邻居家庭的用电、用气、用油量,并通过计算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定期向社区公布。每个学期结束时,项目组将根据家庭用电量的降幅,评选出优胜家庭,并给予物质奖励,奖品为节能环保的产品。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学生也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学期的总结、评比、颁奖活动可以与村民联欢会相结合,庆祝所取得的成绩,并使其再接再厉,将节能、环保长期坚持下去。 过程: 1、由班主任(或者志愿者)上一节班会课,让学生认识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知道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 2、鼓励所有学生报名参加这次活动,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1)每周记录家庭的用电、用气、用油情况,并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

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年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材料一: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10年安徽卷)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变化的影响。 2.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0分) (10年上海卷)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3.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6分) (12年广东卷)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材料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区域略图 材料二:2010年锡都个旧市主要工业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图。 5.为防止“锡都”变“熄都”,实现个旧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3.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8分)。 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 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5.合理开采锡矿;改进传统工艺,提高锡矿资源的利用率;延长锡产业链,深加工锡产品;利用废弃的锡

2018年核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核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有别市场的观点 1、国内核电建设的常态化过渡,是本轮核电重启的核心看点 2016与2017年国内均无核电新机组获准开建,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核电板块的关注度亦有所降低。我们认为,能源供给清洁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我国实际国情,以及各类电源天然属性,核电是替代火电的最优选择。 尽管过去几年,受福岛事故及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影响,国内核电建设出现较大波动,但我们认为,随着台山、三门、海阳等全球三代首堆示范机组的并网,困扰国内三代核电机组选型的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核电建设有望常态化。 2、核电产业链较长,项目建设周期久,把握率先受益环节尤为重要 单个核电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5~6年,故核电建设与光伏、风电等电源建设在建设周期方面的可比性不高。本轮核电投资的启动是一个投资额从低位持续抬升达到稳态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建设节点,产业链受益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所示。 从投资周期角度来看,核电主设备由于制造周期长、标准高、难度大,一般在机组核准2年前即已获得订单,之后按工程进度逐步确认收入;核岛及常规岛的土建环节,一般在机组核准后的1-2年内密集开展;常规辅助设备数量规模大,且存在较多标准化产品,一般在机组建设后1年内启动招标,并在整个机组建设周期内陆续交付使用。 表1:核电项目建设与设备制造节点的对应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3、长期趋势易被忽视,顺势而为将受益 鉴于行业发展现状,单机容量超过1GW的大型机组,是当前核电建设的主流选型,相关的产业链资源亦随之相应配置。但随着核电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预计,海上浮动核电站、核能供暖等新应用将于未来10年加速应用,如推广顺利,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核电行业的发展趋向。 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核电行业四大发展趋势:核电机组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的灵活应用;国内核电技术将向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先进核电技术发展;核电设备与材料国产化将向深水区迈进,未来有望具备完全国产化能力;核燃料技术将持续升级,核燃料循环后端短板将补齐。顺应核电发展大趋势开展业务布局的厂商有望逐步受益。

中国核电发展概况

中国核电发展概况(截止2010年) 1我国核电产业未来前景 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依然以火力发电为主,水电、风电、核电等规模非常小,电力结构极为不合理,一方面带来能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发展新能源发电,鼓励核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政策。 中国核电发展进程大约比全球核能发展进程相对滞后约20年。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对核电的探索,八十年代中国核电开始“起步”,九十年代至2006年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期”,至今大约30年时间。中国核电的“发展期”正处于世界核电发展之“低谷期”。尽管如此,中国核电在不利的条件下仍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到2006年底为止中国投运的核电机组共11台,870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4%。特别是2000年至今中国投运机组8台,占全球同期投运机组数的1/4。与此同时,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全面的核电体系,基本掌握了第二代核电技术,并开始了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基础研发工作。这一切,为下一步的跨越发展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 2010年,我国正在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着眼于中国新兴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在2011年-2020年间,核能、水能以及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将是政策支持的重点,也将是5万亿投资的重点支持对象。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调整我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由原来的4000万千瓦提高到7000万千瓦以上。而且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核电管理条例》有望于2010年底前上报国务院。《核电管理条例》将重点体现对未来核电开发的支持,其中将大力推动内陆核电站的开发建设。 为实现规划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提高核电站开工量是核电产业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原因是,核电站的建设周期长达四五年,要实现核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必须在2015年开工至少60个100万千瓦的核电站,2010年开始展开前期规划。因此,未来5年,将是核电企业们迎来大量订单的黄金期。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2018-2020年核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2020年 核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8年12月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时隔三年国常会再次核准新机组 (5) 1.1 “十三五”首堆,国产三代核电的另一代表 (5) 1.2 第三代核电技术对比 (6) 1.3 为何是CAP1400 (7) 二、为何此时重启核电 (10) 2.1 电力供需格局转变,部分地区偏紧 (10) 2.2 电源清洁化趋势未改,核电可替代煤电 (12) 2.3 基建补短板,核电是政策发力点 (14) 2.4 AP1000 全球首堆商运 (15) 三、审批重启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天高海阔任飞跃 (17) 3.1 国内核电发展空间巨大,有望成为全球第一 (17) 3.2 后续可能获批的项目 (27) 四、投资建议 (28) 五、风险提示 (31)

图表1国家电投CAP1400 示范工程 (5) 图表2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结构 (5) 图表3国内应用的五种三代核电技术对比 (6) 图表4美国与中国民用核能合作政策框架的调整内容 (9) 图表52011 年-2018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 (11) 图表62011 年-2018 上半年全国发电量 (11) 图表72011 年-2018 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 (12) 图表82011 年-2018 上半年平均利用小时变化 (12) 图表92011-2020 年煤电装机容量及增速 (14) 图表10电源及电网历年投资完成额 (15) 图表11水电、火电、核电历年投资完成额 (15) 图表12三门核电站.................. (16) 图表13海阳核电站......................... .. (17) 图表14全球核电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变化 (18) 图表15国内核电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变化 (19) 图表162017 年世界主要核能国家核电发电量 (19) 图表172017 年世界主要核能国家核电发电量占比 (20) 图表18国内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21) 图表19国内核电机组数预测 (21) 图表20国内在运核电项目(截止2018 年11 月16 日) (22)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公元1964,中国西北,罗布泊的一声巨响,向世界宣告,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代表我国开始使用核动力。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式并网发电,代表着中国在和平利用核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漫漫征途,从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到第一核电机组并网发电,中国核能利用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艰苦历程。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为共和国的华美乐章添加了最美妙的音符。 我国核电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的建设,我国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截至到2004年9月,我国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200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核发电总量,分别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1.7%和2.3%。在浙江、广东两省,2003年核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的13%,核电成为当地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通过引进与自主研发,我国在核电站维护运营及设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的进步: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3年,在2003年结束的第七个燃料循环中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43天的国内核电站最好成绩,2003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九项性能指标中,秦山核电站有六项指标达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二期国产化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资1330美元/千瓦,国产化率55%,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的多项纪录。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运10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的运行业绩。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在调试过程中。此外,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2000年6月并网发电,2003年负荷因子达到85%。 我国核电当前技术水平与发展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能源的利用程度已经接近极限,而且,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分利用,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影响。今天,面对油价高涨,能源短缺,各国都在寻找能源的解决办法。中国科学院学部核能发展战略咨询组起草的一份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能源供应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能源发展需求与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问题;第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浪费比较严重。为应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基本国策放在首位,并逐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份额,提高新能源的份额。而“在各种替代能源中,只有核能既是一种经济、安全、洁净的能源,又可大规模地替代化石能源。只有积极发展核

【发展战略】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竞争战略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竞争战略分析 姓名:罗厚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MBA) 指导教师:宣国良 20020623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竞争战略分析 摘要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是在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成长壮大起来的起来的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近些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核电企业面临重大战略选择和思考。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核电在世界上的发展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试验、选型阶段,发展高潮阶段和发展缓慢阶段(曲折期),目前又有复苏的迹象。核电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也比较曲折。核电产业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目前在我国大陆电力行业中产业规模不大。 广东核电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强的运行管理、电站建造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程序管理制度。在企业外部环境方面,广东省经济和电力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电力市场也存在着如电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经济发展对电力市场提出较高要求,也为核电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国际核电发展的新变化也对企业及行业产生着深刻影响。 利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模型对广东核电集团企业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可发现,在供应方、市场、潜在进入者、替代者及行业内的竞争中,中广核的竞争重点是在提高经济性和对国家政策的争取方面。在替代者中,不同的电源方案对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针对主要的竞争力量煤电、气电和水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核电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稳定供应等方面优势明显,目前的经济性仍然不明显;但综合来看,核电发展仍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实现广东核电集团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根据核电运营的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可总结出广东核电的发展战略重点。针对这些竞争重点,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核电竞争力及经济性的提出具体措施和对策。最后,从国家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由于核电产业及其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国家一些政策的扶持,才能保证核电产业及广东核电集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电,竞争力,环境保护,经济性,战略

中国核电行业大数据—-金准报告

中国核电行业大数据—-金准报告自1951 年12 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 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60 多年的发展历史。据金准数据统计,截止至2016 年6 月,全球共有444 座反应堆并网发电,并网发电量387741 百万瓦特;全球共有62 座反应堆处于建设当中,在建容量66029 百万瓦特。我国共有33 座反应堆并网发电,并网发电量29577 百万瓦特;在建机组21 座,在建容量24036 百万瓦特。 我国核电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经历了核电起步、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和安全高效发展4 个阶段。 我国核电发展的四个阶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核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核电产量逐年快速增加。核电年发电量由2001 年的174.12 亿千瓦时增长至2015 年的1695.18

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5%。2015 年,全国发电量达56184 亿千瓦时,其中核电发电量占比3.02%,并继续呈现占比快速提升的态势。 近年来我国核电产量和占总发电量比例 2015 年我国电力生产结构 据金准专家统计,截止至2015 年10 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5 台,总装机容量2751万千瓦。2016 年9 月16 日,国家核电副总经理郑明光在伦敦世界核协会会议中表示,“中国拟在未来10 年兴建超过60 座核电厂。

其中未来5 年将建造约30 座核反应堆,之后的五年将兴建更多座。中国主要核电企业将至少一年新建两座核反应堆。”考虑到内陆核电技术逐渐成熟,内陆核电有望审批通过,认为,在接下来的数年,我国核电站建设将保持持续高增长的态势,且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按每年新审批6-8 台核电机组计算,每台投资约200 亿元,总体市场空间约为1200-1600亿元/年。核电装备投资占总投资比约为50%,核电设备的市场空间约为600-800 亿元/每年。 二、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在我国核电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海外市场也为我国核电设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2016 年9 月15 日,英国政府在重新评审后批准中法企业共同参与投资欣克利角C 核电项目,这意味着以中广核为代表的中国核能企业正式进入英国核电市场。这是中国核电第一次参与发达国家的核电项目,极具标志性意义。此外,自2010 年起,我国陆续展开了对阿根廷、巴基斯坦、埃及、英国、南非等国家的核电项目出口洽谈工作,目前已获得多国核电项目订单,在建核电项目正稳步推进。目前,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65 个国家中,有28 个计划发展核电项目,规划核电机组台数达到126 台,装机总规模约为1.5 亿千瓦,按核电造价1.7 万元/千瓦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电项目投资将达到2.5 万亿元。此外,西方发达国家、非洲、南美国家对核电站的需求亦非常强烈。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核电产业海外出口将逐渐打开,核电设备海外市场空间将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doc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以下是我整理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5.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6.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8.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开放程度; 4.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6.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开采,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环境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5.控制工业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6.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7.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 走进21世纪,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避免"沽泽而渔"式的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从政府到地方须面对的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战略蓝图,做为未来发展的指南。 可持续发展是"里约环发大会"确立的新的发展观,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 北京地铁五号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是为20xx年北京奥运会服务的一条"奥运"地铁线。她的建成,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都会因"新北京、新奥运"的提出而倍受世人瞩目。所以,

核电行业研究报告

核电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核电行业整体分析 (1) 1.1对核电行业的基本认识 (1) 1.2核电行业发展变革历程 (2) 1.3核电行业的特点 (4) 第二章宏观环境分析 (6) 2.1政策法律分析 (6) 2.2经济分析 (8) 2.3技术分析 (8) 2.4社会分析 (10) 第三章水电行业市场分析 (11) 3.1行业产品供给分析 (11) 3.1.1 发电量 (11) 3.1.2 区域分布 (12) 3.1.3 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 (12) 3.2行业产品需求分析 (13) 3.2.1 产品市场需求量 (13) 3.2.2 区域市场分布 (14) 3.3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15) 3.3.1 再建及拟建产能情况 (15) 3.3.2 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3.4核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16) 3.5我国核电产业运行结构分析 (16) 3.6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19) 第四章核电产业环境分析 (21) 4.1现行产业政策对核电产业发展的影响 (21) 4.1.1世界各国的核能政策 (21) 4.1.2我国的核能政策 (24) 4.2影响核电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5) 4.2.1我国核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5) 4.2.2关注新政策的出台 (26)

第五章主要厂商分析 (30) 5.1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30) 5.2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32) 5.3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33) 5.4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34) 第六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5) 6.1核电发展的根本动因 (35) 6.2核电发展可能的制约因素分析 (36) 6.3我国核电未来装机容量预测 (41) 第七章水电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43)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中国核能行业分析报告2012

中国核能行业分析报告2012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符合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日本福岛核事故一周年之际,美国宣布重启核电审批制度。事实上,在经历福岛事件短暂的停滞后,核电正赢得全球范围的复苏势头。2012年7月5日,日本国会福岛核电站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公布最终调查报告,首次将这起牵动全球的核泄漏事故定性为“人祸”,而非天灾。报告称“在3月11日那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已处于脆弱状态,无法承受地震和海啸冲击”。 国内方面,随着2011年我国核电安全大检查告一段落,调查结论认为国内已运行和在建核电项目的安全有保障。 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对核电也做出了积极的表态。两会期间,有多位核电界权威人士发言透露,核安全规划即将出台,今年将恢复核电站项目的审批。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使得业内对我国核电项目审批开闸的预期愈发强烈。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一、我国核电概况 1、行业现状 2008年,中国新核准1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24组,总装机容量达2540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11台在役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总装机容量为908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692.63亿千瓦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7914小时,平均负荷因子达到90.34%,均创历史新高。2010年9月,随着岭澳核电二期一号机组顺利投产,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已达31亿吨标准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分析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例如,一座100 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发展迅速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再合适不过。 2007 年,中国核电总发电量628.62 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92.63 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4.39%。田湾核电站2 台106 万千瓦的机组分别于2007 年5 月和8 月投入商运,中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11 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907.8 万千瓦。 截至2007 年底,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13 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同时,随着田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产,目前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 万千瓦。 2007 年全国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均保持超过10%的增长,分别达到1.45 亿千瓦和5.54 亿千瓦。而风电并网生产的装机总容量则实现翻番,达到403 万千瓦。 中国对于核电的发展已经开始放宽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官方一直强调要有限发展核电产业。而在2003 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全面性能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关于大力发展核电产业的呼声日益强烈。高层关于发展核电的这一最新表态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确立了核电产业的战略性地步,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可谓一箭双雕。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70 万千瓦,预计到2010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以下为该《规划》全文——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5~202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七年十月 前言 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核电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电发展专题规划是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在总结国内核电建设和世界核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和相关条件,提出了核电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法和目标。在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核电建设项目布局与进度安排、厂址资源开发与储备、核电安全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核燃料循环及核能技术研发项目及落实规划所需要的保障政策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规划合理安排核电建设,促进核电工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核电发展的现状 (一)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10月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42台,其中:压水堆占60%,沸水堆占21%,重水堆占9%,石墨堆等其它堆型占10%。这些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6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 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我国核电发展取得的成绩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目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核电建设和运营取得良好业绩。 自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并网发电以来,我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6.8万千瓦先后投入商业运行,8台机组790万千瓦在建(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红沿河一期)。 截至目前,我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业绩良好,运行水平不断提高,运行特征主要参数好于世界均值;核电机组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放射性气体和液体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秦山一期核电站已安全运行14年,最近一个燃料循环周期还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00天的新记录。大亚湾核电站近年的运行水平与核能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运行业绩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投运和在建核电项目情况见表1。 2、我国已具备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具备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