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传染的“群体性癔症”

会传染的“群体性癔症”

会传染的“群体性癔症”
会传染的“群体性癔症”

虚惊一场的疫苗事件

某地一个山区小学,一名小学生在接受乙肝疫苗注射后,突然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的不适症状。紧接着,一起接种疫苗的几十名同学,陆陆续续几乎都出现了相同症状。是疫苗有问题,还是接种后正常的不适反应,还是……各种说法在私下流传,学生家长群体愤怒,学校和基层医疗单位一片混乱。上级卫生部门立即派专家进行诊断检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各项生命指征均正常。专家建议给予注射葡萄糖和能量合剂等安慰剂治疗,很快,绝大部分学生自诉症状都消失了,学校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一宗群体性癔症发作。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只有传染病才会传播扩散,但很少知道,一些心理疾病也会“传染”。“群体性癔症”就是一种可以造成大范围传染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先有一个人发病,然后周围受到“传染”的人群就如同被下了“魔咒”一般,集体“中招”。

下魔咒般的群体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这一医学名词,近年来频频见诸于报端。它是指由某种能够导致人精神紧张的因素在人群中相互影响,从而引起的一种轻微的心理或精神障碍。通俗的说,就是当某个人出现一定的不良症状时,人群中的其他人受到这种心理暗示,于是出现无意识的模仿,表现出与此人相似的不适症状。

例如,当一个学生进餐后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时,其他与该学生一起吃过饭的学生,很可能以为自己也吃进了有毒食物,也会出现这些症状。虽然只是无意识的臆想,但相同的症状确确实实就出现了。此外,与该学生很熟的人或是该学生出现不适时的目击者,也可能由此受到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相继出现同样的状况。

群体性癔症好发于中小学生,究其原因与中小学生知识面有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接受不良的暗示或潜在自我暗示有关,他们往往在面临考试、教师过于严厉、预防接种注射、同班同学生病或死亡、脑膜炎流行等诱因时发病,出现情绪、感觉及运动异常,如呕吐、紧张、恐惧、发作性哭闹或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行走困难、手脚麻木等,进行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时均无明显异常。

减少群体性癔症的四点建议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性格缺陷。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患者要充分认识并有意识地改善自己不健康的性格特征,以正确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改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各种冲突和挫折,这对于彻底治疗癔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及时转移注意力。当深陷自己感觉不良的环境或事件中时,应做些其他事情或暂时离开当时的环境,以改变心境,这样常能防止发作。注意生活调节,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再次,做好周围人的工作,减少负性刺激。为避免不良暗示,建议患者家属提前做好患者身边同学、亲属等人的工作,解除其对癔症的顾虑,改变不正确的态度,避免周围人过分紧张及过分关心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癔病的发作往往与负性刺激关系密切,减少负性刺激,可减少促发癔症的因素。

最后,要学会发泄。开怀大笑、大声喊叫、放声大哭、听欢快轻松的音乐、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等,对预防癔症的发生都大有裨益。阅读书报是最简单的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学生群体性癔病的防治措施

学生群体性癔病的防治措施 学生心理特点造成其暗示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发生群体性癔病。本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事件,往往因处理不当,造成群体性癔病而发展成为一起重大事件。为了更好地预防校园群体性癔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一、正确认识群体性癔病临床表现 群体性癔病是在一个群聚人群组中发生的具有暗示性器质性病患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与精神因素和身体素质有关,任何因素对精神造成刺激均可导致发生。群体性癔病临床类型呈多样化,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阵发性腹痛、阵发性抽搐,肢麻、肢痛、喉头异物感,哭闹、嗜睡。患者无任何阳性体症。 二、了解群体性癔病发生的原因 1、宣传解释不力。某些应激事件或事物使个别学生因紧张、害怕而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心因性反应时,由于教职工处理不当,宣传解释不力,遇事惊慌失措而诱发其他学生出现类似反应。 2、不恰当暗示。学校老师和周围学生对某些应激事件或事物引起的一般性反应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提示或暗示而诱发群体性癔病的发生,使一般反应夸大化。 3、求同心理。中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对周围事物的识别、鉴别能力差,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同时,学生们普遍具有求同心理,看见别人难受,便觉得自己也难受,从而导致感应性癔病的发生。 三、预防群体性癔病的措施及处理办法

(一)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1、学校制定预防可能引发群体性癔病发生的应急预案。 2、开展一项群体性活动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的原理,了解是消除紧张和恐惧的最好办法。 3、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4、尽量创造减少心理应激的氛围,把人为因素减少到最低。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 (二)遇事从容,分散处置。 1、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良反应时,教师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2、如果学生反应轻微,可将其送到卫生室休息;反应较重的,可送往医院治疗。 3、一旦发生群体性癔病,要及时疏散发病人群,采取隔离、对症、暗示疗法,正面疏导,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稳定学生的情绪。并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同时要搞好治疗,防止蔓延。 4、对群体性癔病的处理,班主任要配合医护人员搞好心理治疗。 (三)普及知识,提高素质。 1、要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卫生知识,开展适时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创造性和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学会认知自己和环境,减轻学生在某种刺激下的心理应急反应。 2、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

癔症性精神病详细介绍

癔症性精神病详细介绍 这样的疾病在生活中的时候是时有发生的,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还有学习的压力都特别的大就会导致人们患上癔症性精神病,这种疾病一旦患上就要去医院接受长期的治疗,而且自己还有自我控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癔症性精神病的详细介绍。 详细介绍: 癔症性精神病:在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之后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行为紊乱,哭笑无常,短暂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以及人格解体等。其症状多变,多发生于表演型人格的女性。病程很少超过三星期,可突然恢复常态,而无后遗症状,但可再发。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心理学名词解释] 在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之后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行为紊乱,哭笑无常,短暂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以及人格解体等。其症状多变,多发生于表演型人格的女性。病程很少超过三星期,可突然恢复常态,而无后遗症状,但可再发。 【症状标准】 (1)符合癔症诊断标准; (2)反复出现的以幻想性生活情节为内容的片断幻觉或妄想、意识朦胧、表演性矫饰动作,或幼稚与混乱的行为,或木僵为主。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或自知力障碍,对疾病泰然漠视。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周,其中可有短暂间歇期。 【排除标准】排除分裂症或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无集体性食物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预防方案

无集体性食物中毒和安全事故预防预案 制定校园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师生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做到及时报警,自助自救,确保校园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设立领导小组职 1、当有安全问题出现时,必须按照预案迅速开展工作,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部署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做好稳定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安全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适时发布通告。将问题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意见。 二、安全事报告制度 凡是遇到安全问题的第一目击人,要及时拔打社会职能部门电话119、110、120等,同时及时报告校长或相关领导。凡发生师生伤亡,群体性食物中毒,突发传染性疾病或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的重大安全事件,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上报,并在6小时内附上文字告:报告内容要明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同时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抢险救助工作。 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群体件食物中毒事件 学校本着对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负责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5人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报告程序 (1)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就近报告地段医院。 (2)学校同时报告上级领导部门。

2、处置措施 (1)学校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当地医院,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2)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3)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 (4)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5)迅速开展心理干预,集中进行卫生知识的识的宣传,正确判断和表达中毒症状,防止学生出现集体性癔症。 3、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敢肖息,更不能渔染和扩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家长来探视,学校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员思想稳定工作。 (4)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外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理的进展情况。 (二)火灾事故 1、报警程序: (1)发现火警后,迅速向校领导报告,并及时拔打火警电话“119″,报告内容要 详实、准确,地点要具体。 (2)在报警的同时,要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同时向扶风县教育局报告。 2、救护措施: (1)在报警的同时,迅速组织教职员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名安全管理员要迅速打开安全出口,做好师生安全疏散工作。

什么是癔症性精神病

癔症性精神病是指在遭受严重精神创伤后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行为障碍、笑与 哭的不确定性、短暂的幻觉、妄想与思维障碍、人格解体等。它的症状变化无常,其中大多 数发生在具有表现个性的女性身上。病程很少超过三周。它可以突然恢复正常,没有后遗症,但它可以复发。 癔症,是一种更常见的神经病,经常出现在农村。目前,人们认为,癔症患者容易受到 暗示、夸大、情绪化和高度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的影响,这些特征往往是由心理因素或不良 暗示引起的。它可以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内脏器官和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和精神障碍。这种症状没有造成有机损伤的基础。它们可能是由建议引起、改变或消失。 癔症的临床表现可以描述为多种症状,如运动、感觉等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疾病,也有 各种内脏病变类似各种疾病的症状,也可以说是短期精神症状,可以说歇斯底里可以模仿任 何临床疾病的表现,因此容易误诊。许多最初的癔症诊断实际上是身体疾病,因此延误了治 疗的教训。因此,在临床上对癔症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临床 经验的人来说,不容易诊断癔症。 然而,第一次发作的癔症,绝大多数是由某种心理刺激引起的,以后会遇到类似的刺激,或者在患者回忆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会促进癔症的复发。此外,癔症的临床症状,无论 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损害等,往往变化无常,易于通过暗示改变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这些病理表现往往与人体的解剖生理特征或疾病的内在规律不一致,这对正确判断癔症有很 大的帮助。 癔症的治疗通常结合药物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症状做出合理的选择。有情绪或睡眠问题的病人可以分别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治疗。如果他们有精神症状,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然而,药物的 剂量应该是中小的,疗程不应太长。 心理治疗主要用于没有发作的癔症病人。癔症患者一般有一定的人格倾向,且大多是由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因此,应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其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矛盾,处理不愉快的事情。以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复发。

1例癔症性运动障碍的家庭治疗分析

1例癔症性运动障碍的家庭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6T15:17:49.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韦英 [导读] 目的通过家庭治疗对癔症干预,探讨更为个性化的心理治疗策略。 韦英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43000) 【中图分类号】R74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124-02 【摘要】目的通过家庭治疗对癔症干预,探讨更为个性化的心理治疗策略。方法采用系统性观察、叙事性总结、宣泄并修通等针对关系的家庭治疗的综合策略进行干预。结论心理障碍的治疗,需要进行深入的访谈和采用多元的假设,才能更贴近患者内心的需要,使症状得以根本地解决。 【关键词】癔症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癔症是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为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该精神障碍通常有癔病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1]。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心理暗示疗法辅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我科于2010年8月收治了一位癔症性运动障碍的患者,该患者反复两次接受上级医院系统的暗示疗法并取得效果后均在出院一周后病情复发。遂前来我院求诊,根据其病因的特殊性,我科采用家庭疗法辅以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李某,女,66岁,退休干部,广西城镇人口,经济条件尚可。患者于2009年9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像触电一样发麻、痉挛,以致身体突然向后跌倒,致右手胫骨骨折,起身后行走如常,因右手无明显痛感,并未在意。次日照常邀请朋友来家里唱歌聊天,临别时送至自家的楼梯口,双腿突然再次痉挛,致使身体向后摔倒,家人扶起后发现患者双腿痉挛完全不能动弹。遂前往医院检查,HR提示右手胫骨骨折,MRI提示腰椎和颈椎有增生,腰椎4、5节有彭出。而后辗转市内各大医院检查和治疗,经数月的住院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骨科医生指出虽有颈、腰椎退行性病变,但不至于引发下肢持续痉挛的结果,建议转上级医院心理科进一步治疗。患者转诊省医院心理科,经使用药物对症治疗2天,合并暗示治疗和放松训练,当时症状能很快缓解,患者行走自如,在丈夫陪同下可到医院花园散步,一周后出院。回家后患者害怕再次突然跌倒,生活起居由丈夫陪伴。一周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下肢抽搐而跌倒,继而不能行走。再次前往省医院就医,仍使用原方案治疗数天后症状再次缓解,住院52天出院。回家后一周上述症状再次复发,表现基本同前。于2010年8月前来我院求诊。检查发现患者双下肢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困难,膝关节以下被动体位。症状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早晨能够起床自行洗漱,然后逐渐加重,下午只能靠双手在床边移动。患者既往体健,突然发病,患者能对发病过程能清晰描述,却对近期的精神刺激事件无法回忆,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其症状严重妨碍了社会功能,采用暗示与放松治疗效果明显。精神检查无阳性表现。诊断为癔症性运动障碍,根据患者回家后症状易复发的特点,考虑与家庭、环境有相关。遂采用以家庭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案。 1.2 方法 1.2.1 家庭治疗 1.2.1.1 通过家庭访谈系统性观察[2]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可能的精神诱因。患者自述其生长经历非常的顺利,工作上也特别得到领导的重视,生平获得了许多的奖项,曾为朋友、同事们羡慕的对象,被称为“巧姐”、“福姨”。退休后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爬山、唱歌、跳舞、旅游,朋友众多,是个大乐天派。直到现在生病在家,探望的朋友一波接一波,得到了很多支持与鼓励,觉得一定要把病治好。先生也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工匠,对家庭细心负责,事业小有所成, 90年辞职下海,经营化工商品,96年把铺面顶给朋友。自己则参加游泳、骑自行车的老年队,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老伴生病后,从生活起居到看病吃药,都一力承当,照顾得尽善尽美。尽管病情迁延反复,仍对疾病的转归抱有十分的信心。儿子33岁,尚未婚配,工作顺利。只知母亲生病了,却对疾病诊断治疗过程完全不了解。理由是反正都是父亲一手包办的,不需要自己担心太多。从谈话中发现家庭成员每一个都很优秀,但是似乎大家都在竭力的回避谈论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1.2.1.2 以好奇的心态澄清夫妻情感关系。当提出请他们谈谈如何相识、相恋到结成连理的请求时,遭遇强烈的阻抗。改用分别治疗,获得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对情感婚姻叙述的版本。患者说丈夫是一个爱慕虚荣、不负责任、曾有出轨行为,此事一直让自己耿耿于怀,无法放下。碍于情面,不好责备丈夫,又不能与他人诉说。为了孩子才勉强维持这段不幸的婚姻。现在想起情绪仍异常激动。丈夫说妻子是一个横刀割爱的第三者,怪自己当年对感情的不坚定,落入了这个刻薄刁钻的女人的圈套,自己早年曾有外遇,也是出于对妻子当年行为的一种报复,最终因为自己还是一个传统而有责任的男人,才把婚姻勉强维持下来。用资源取向的叙事疗法分别给两个故事进行总结和反馈。赞赏患者是一个宽容和有责任感的女人,正是这份美打动了丈夫,最终重修于好。今天,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丈夫不辞劳苦,把你照顾得无微不至,也是他对你爱和责任的充分表现。赞赏丈夫哪怕曾经移情别恋,但最终仍然坚守婚姻的城堡,今天对卧病在床的妻子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对自己当年的承诺有担当、能负责,这是多少人都做不到的。 1.2.1.3 夫妻治疗,修通当年一直回避的情感纠葛,宣泄。以患者的角度诉说当年结合的不容易,遭遇丈夫的外遇时的震惊、愤怒、痛苦、悲伤与无奈。患者放声痛哭,丈夫急忙上前拥抱并解释道:原来这件事情让你这样的痛苦,我一直不知道,对不起。当年你看起来是那么的傲慢和刻薄。今天我做牛做马,也是上天对我的一种惩罚……一周后患者反映丈夫对自己体贴备至,让自己非常感动,并感觉到不适应。突然记起在发病的前一天晚上,丈夫请旧同事吃饭,为充面子花去了一千多元钱,自己为此气愤不已,曾与丈夫发生了剧烈的争吵,致使夜不能眠。想到丈夫徒有英俊的外表,却爱慕虚荣,用不俭,情不忠,业不顺,痛恨自己一世英名,却择夫不慎,在婚姻上栽了这么一个大跟头,无尽的悔恨。越想放下,往事越涌上心头,次日一早催促友人前来唱歌,意欲转移和释放心中的苦闷,怎料终在友人将要离去之时,跌倒在地……。患者也感到非常奇怪,这么长时间的治疗中,自己怎么就没记起这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 1.2.1.3 夫妻治疗,讨论此时此刻的感觉和对未来的期望。患者表示感激丈夫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愿意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人活在世上,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要自爱、自强,并配合医生完成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将来能重新跳舞、郊游。丈夫表示感谢妻子一直以来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包容。如果妻子不能治愈,自己也会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如果这次妻子最终得以痊愈,自己将带妻子多参加跳舞、游泳等活动,以锻炼强健的体魄。用自行车载妻子随自己的车队到郊外游玩,看看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夫妻相视而笑。两个月后患者在家能行走自如,外出时仍需要丈夫陪伴,稍加搀扶。患者反映对过往跌倒仍心有余悸,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三个月后随访,患者恢

癔症性失明临床分析

该方法值得应用。我们观察的病例较少,今后将继续积累病例。我们发现助视镜均可使患者视力提高,生活受影响者可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有信,徐海峰.Stargardt病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8,22:55-56. 2 王雨生,王理理,张正心.23例Stargardt病及黄色斑点状眼底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3,9:93-94. 3 文 峰.Stargardt病.见:吴德正,主编.眼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9-171. 4 刘海燕,罗 敏,范先群,等.Stargardt病的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测 评价[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62-164. 5 单 扬,吴乐正,吴德正,等.视觉的临床应用[J].中国眼科杂志,1998,25:337-339. 6 罗广伟.视觉电生理检测在黄斑部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211-214. 7 吴乐正,吴德正,主编.临床视觉电生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5-154,260,360-364. 8 Fis hman C A,Farbe M,Patel B S,et al.Vis ual acuity loss in patient with Stargardt′s macular dystrophy[J].Ophthalmology,1987,94:809-914. 9 Lopez P F,M aumence I H,Gruz Z,et al.Alto s omal-dominant fundus flavimac ulatus:clinicopathl gic[J].Ophthal mology,1990,97:798-809. 10张承芬,陈有信,徐海峰.Stargardt病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素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72-75. 作者单位:1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眼科,龙岩364000 2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医务室 收稿日期:2006-09-06·临床经验· 癔症性失明临床分析 林毅龙1 王秀年2 付小敏1 邱品生1 [关键词]失明;癔症 中图分类号:R7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07)03-0133-02 癔症是大脑皮质受强烈刺激而引起的皮质和皮质中枢机能失调,属神经官能症,多见于女性〔1〕,临床表现较多样化,癔症性失明是感觉障碍的一种表现。总结我科2000年2月~2005年12月治疗癔症性失明患者16例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诊断 1.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4例;年龄9岁~61岁,平均35岁,14岁以下3例(18.75%)14~60岁12例(75%),60岁以上1例(6.25%);病程最短1.5小时,最长2月,平均11天。临床特点:病人在受到精神创伤后突然双目“失明”,但眼部检查无异常。如在病人前有一障碍物,让病人睁眼向前走,到障碍物前便自动停下或绕开。起病形式:急性起病12例(75%),慢性起病4例(25%),其中复发病例2例(12.5%)。诱发因素:与他人争吵5例(31.25%);考试失利3例(18.75%);亲人故去2例(12.5%);受到责备1例(6.25%);摔倒1例(6.25%);不明原因2例(12.5%);其它原因2例(12.5%)。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1.2.1 诊断:诊断癔症应具备以下特征:(1)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存在病因关系;(2)表现为各种形式躯体功能的改变;(3)暗示和自我暗示在症状发生和消退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4)并非器质性或躯体性疾病所致〔2〕,癔症性“失明”是癔症的眼部症状表现形式,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表现为精神刺激引起强烈情绪反应后突然双目“失明”。 1.2.2 重视病史的采集:有发病前受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史。如亲人故去、受惊吓、外伤、家庭纠纷、工作不顺等。 1.2.3 详细的眼科检查:癔症性失明患者无视力障碍相应的病理基础,其症状与行为不符合,屈光间质和眼底检查均正常,无黑朦性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应正常。 1.2.4 视觉诱发电位(VE P)或P-VEP正常。必要时行头颅CT或头颅MRI,结果正常。 1.2.5 诊断性治疗:经暗示或镇静药物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 1.3 鉴别诊断 1.3.1 诈盲:诈盲是通过意识指导下,明知有错而表现出“病态”或“视力障碍”。常有意识地夸大病情,对检查可出现不合作,甚至故作姿态持反感或敌意态度,意图引导医生作出错误的诊断,达到某种目的。诈盲患者PVEP波形时好时坏,检查时不愿注 · 133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DOI:10.13444/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412436.html, ki.zgzyykzz.002139

癔症患者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癔症患者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癔症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就 是癔症,当然精神疾病有很多种,但是癔症就是其中的一种,一般来说这个病女性居多,为什么呢,大概就是我们女人爱小心眼,想不开或者是容易生气走极端,这样久而久之都会造成癔症的发生那么癔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都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下。 癔症病人的表现有很多,主要包括分离障碍和转化障碍。分离障碍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生的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以及自我身份识别障碍,包括分离性遗忘症、分离性神游症、分离性木僵状态、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分离性身份障碍、其他分离障碍(情感爆发、分离性障碍性假性痴呆、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分离性障碍性精神病)。转换障碍又包括运动障碍(肢体瘫痪、肢体震颤、抽动和肌阵挛、起立不能、步行不能、缄默症、失音症)、痉挛障碍、感觉障碍、混合障碍。 癔症性格特点主要为: 1高度的情感性和情感的易变性:表现为情感活跃、生动,但肤浅、幼稚。情感强烈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被称为“伟大

的模仿家”。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对人对事的判断完全凭一时的情感出发,常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最易感情用事。 2高暗示性:患者很轻易地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神态变化的影响。 3高度显示性:表现自我中心,好当众表演,过分夸耀自己的聪明、才华,希望得到大家的赞赏或注意。癔症患者好恶作剧,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4幻想丰富:患者特别富于幻想,幻想丰富、内容生动、鲜明。又由于高度情感性的影响,往往让人难以分辨幻想与现实的界限,给人以说谎或伪装的印象。 以上就是癔症的性格特点的一些表现,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的话要尽量开导,让她保持愉快的心情,所以身为女人我们要想的开玩的痛快,如果我们大事不能管小事不想管我们还是放手做好自己,怎么快乐怎么生活比什么都好,何必跟自己较劲呢,所以好好生活比什么都强,祝身体健康!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主要理论 第二节行为学习理论 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又称文饰作用。(1分)指人遭受挫折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或做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时时,常常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及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2分) Modeling 示范作用: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②班杜拉提出的③它强调通过对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第三章人的心理 Socialization 社会化: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人,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Perception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和脑对刺激做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sensory memory 感觉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也称知觉前记忆或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之为感觉记忆选择题: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只有在感官层面,如不注意,转瞬即逝,直接以信息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形象性,信息存储时间极短,仅0.25~2秒,储存容量很大,它的信息原始。 short-term memory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没有限度,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及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有时间长 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对遗忘规律所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绘制的,揭示记忆材料的保存数量(或遗忘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该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的推移和记忆材料数量的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 thinking 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和动作对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Creative thinking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

110系统精讲-精神障碍-第六节 癔症病人的护理

1.可引起癔症发作的精神因素是 A.车祸 B.内心冲突 C.亲人去世 D.自我暗示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能引起癔症发作的精神因素通常是剧烈的、能引起个体精神紧张、恐惧的应激,同时也包括患者对自我的不良暗示。 2.阶段性遗忘常见于 A.脑外伤 B.颅内器质性疾病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情感性精神障碍 【答案】:D 【解析】:癔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阶段性或事件遗忘,患者所遗忘的那一段时间或事件对个体具有创伤性;器质性疾病所见的遗忘症特点以短程记忆损害为主的进行性遗忘症,如头部外伤后的逆行性遗忘症等。 3.癔病患者的特点为 A.人格衰退 B.仅见于女性 C.与病前性格无关 D.发病与精神因素无关 E.起病突然,症状多样,易受暗示 【答案】:E 【解析】:癔症起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病前具有表演性人格特征,患者容易受暗示,症状表现多样,男性女性均可出现。 4.癔症患者的性格特点是

B.孤僻 C.敏感 D.富于幻想 E.冲动任性 【答案】:D 【解析】:癔症患者具有情感丰富、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等性格特征。 5.患者男性,29岁,3天前上午突然收拾衣服从家出发,下午发现自己已到离家不远的县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来县城,脑电图检查正常。此人可能出现 A.分离性遗忘 B.分离性神游症 C.癔病性精神病 D.分离性恍惚状态 E.分离性身份障碍 【答案】:B 【解析】:分离性遗忘见于癔症,患者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分离性恍惚状态表现为明显的意识范围缩小,当事人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其注意和意识活动局限于当前环境的一两个方面,只对环境中个别刺激产生反应;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者突然失去对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分离性神游症时病人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到外地。此时病人意识范围缩小。历时几十分钟到几天,清醒之后对病中经过不能回忆。 王某,33岁,获知父母遇交通意外去世后突然哭喊吵闹、捶胸顿足,家人劝阻时上述症状更为剧烈,数小时候逐渐平息。入院后某日,患者称她是苏老太太(患者的母亲)并说“你看我,都老了,73岁了,牙也没了。”护士说她不是苏某,患者说“你们连我都不认识了,王某是我女儿,我来代她受罪住院的。”2天后,患者又自称是王某而非苏某,表示前2天发生的完全没有记忆了。 6.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焦虑症

癔症可导致女人性障碍

癔症可导致女人性障碍 *导读:癔症主要影响女性,其特点是具有多个躯体症状而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疾病,多在36岁前起病。典型癔症患者陈诉症状如演戏一般,常不能用解剖生理的原理解释。…… 癔症一词来自希腊词“子宫”,古时候认为癔症是子宫游动所致。心理学家Vieth认为把甜味物质插入阴道,使游动的子宫回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即可消除症状。目前对其病因学尚无一致的看法,但许多作者相信,性的冲突可能起到病因作用。 癔症主要影响女性,其特点是具有多个躯体症状而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疾病,多在36岁前起病。典型癔症患者陈诉症状如演戏一般,常不能用解剖生理的原理解释。病人多次求医,坚信她们的症状是身体某处出了毛病,因而常常住院,做许多不必要的手术。转换性症状实际上存在于任何精神病,比癔症发作时多得多,区别这些现象很重要。科学研究显示,癔症可导致严重的性障碍。 癔症可导致严重的性障碍 心理学家PerleJT和Guze在研究中发现,52%患病女性陈诉性交困难,24%无性高潮,48%有痛经和月经不规则。因此,很多癔症患者经受了不必要的妇科手术。 Purtell等也记载了在癔症时很多人有性问题,86%有性困难(包括73%没有性快感,63%有性交困难),而正常对照组只有29%有

性困难。全阴道感觉缺乏和阴道感觉异常是患病女性转换性症状之一;直肠、口腔或阴道烧灼性疼痛也常有记载。 多数权威不愿给男性病人下癔症的诊断,险非瘟病的症状出现在有个性受创伤的陈诉者身上,心理学家Weintraub指出癔症必须与假病鉴别。 癔症危及婚姻和家庭稳定 癔症和社会病态有相互关系。若确实如此,则关于性角色的文化素养可导至同一基本过程的不同的行为表现。虽然癔症时不一定都有性问题,但结婚困难及离婚十分多见。 有些癔症女性患者性功能较为正常,而另一些患者,虽然有性交困难、性高潮缺乏或性欲减退——可单个成数个同时存在,但夫妻生活还能达到某种程度的适应,能雄持他们的婚姻而不存在什么困难。癔症患者抑郁症发生率高,严重危及婚姻和家庭稳定。对癔症患者的处理相当困难。性治疗虽可改善症状,但不可能治愈性障碍,而且癔症患者对这种治疗方式多表现为强烈排斥。内科医生对癔症病人建议手术或住院治疗需特别小心,同时又要注意有器质性疾病的存在,因此要采用恰当的诊断与治疗方式。

精神病学(8.5)--神经症

第十章 神经症与癔症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各种神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3.掌握各种神经症的治疗。 4.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5.了解神经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了解神经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7.了解神经症的病程和预后。 8.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神经症患者首诊于综合科,而有些综合科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有限。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神经症,并能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以减少误诊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各部分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神经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了解国内外神经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一些具体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 2.了解神经症的病因。 3.了解神经症在国内外诊断分类系统中的大体变迁。 4.简要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神经症理论(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和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第二节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1.掌握神经症病人常出现的几大类症状群的特征,包括脑功能失调症状群,情绪改变症状群,强迫症状群,疑病症状群,躯体不适症状群及睡眠障碍症状群。 2.掌握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学基础、症状范围及其组合方式等等,认识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尚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第三节 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 1.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 2.掌握神经症的治疗原则。 第四节 神经症的常见类型 1.掌握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掌握焦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2.掌握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掌握强迫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应了解到慢性强迫症患者由于出现了对病态体验的适应行为方式,此时病人的求治要求可能会变得并不十分迫切。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异常心理学引言:为什么学习异常心理学? 1、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于任何职业和群体的人都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今后从事于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 2、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 ●识别 ●预防 ●矫正 第一章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异常心理学及其有关概念 二、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三、异常心理学的简要历史 四、异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异常心理学及其有关概念 (一)异常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正常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又称为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异常心理活动; 研究内容:(1)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判断标准; (2)研究异常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3)研究引起异常心理现象的原因; (4)研究各种异常心理活动的预防、矫正及治疗的方法。 (二)异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1、普通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 2、医学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

3、精神病学与异常心理学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三)一些易混淆的概念 1、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2、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 3、神经病与精神病 4、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 1、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心理异常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一般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局部异常状态,它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由一定的情景所诱发。在脱离诱发情景时,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可完全正常。 心理障碍:也称心理缺陷,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类型,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持久性和特异性,与一定的情景无必然联系。它包括轻性的心理障碍和重性的心理障碍。前者是比较严重的心理异常,是指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如焦虑性障碍、癔症、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等;后者是严重的心理异常,一般是指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2、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 两者含义等同,前者更多地反映了从心理学角度对异常现象的研究与理解,而后者则更偏重医学或精神病学的视角。 只不过,当我们采用“心理障碍”一词时则更多的是指轻性的心理障碍,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当我们采用“精神障碍”一词时则更多的是指重性的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症。 3、神经病与精神病 神经病:是指大脑、脊髓与周围神经所发生的器质性病变,如中风后的偏瘫与失语、癫痫发作时的抽搐、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面瘫等,都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简称为神经病。 精神病:是指重性的心理障碍,一般是指具有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两大类。前者是指由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老年痴呆,这一类障碍是因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了异常的心理与行为;后者是指不是由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4、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是指精神病所特有的一类症状,主要指严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和思维逻辑障碍等。 非精神病性症状:即除精神病性症状以往的各种心理症状,亦可称之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智力低下,以及焦虑、恐惧、强迫、疲劳等。 判断是否精神病的标准: (1)主客观世界不统一;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缺乏症状的自知力:个体有严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和思维逻辑障碍等精神病性的症状,但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二、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统计学标准 社会接受程度与适应性

癔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癔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癔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二、癔病的预防护理*三、癔病的表现 癔病的最佳治疗方法1、癔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解释性心理疗法。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浊。适用于除癔症性情神病发病期之外的各型癔症。 2、癔病的催眠疗法 治疗癔病的遗忘症、多重人格、缄默症、木僵状态、以及情绪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可使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重现,受到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在催眠或觉醒状态下,引导患者倾诉其内心苦闷,使受到伤害或 压抑的情结向外宣泄的治疗方法,称为疏泄疗法。对情绪障碍突出的癔病患者可收到良好效果。 3、癔病的病因 心理因素。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 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社会文化因素。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

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生物学因素。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 癔病的预防护理1、重视精神健康必须从儿童时期的培养教 育开始,鉴于儿童早期的性格发展每每决定着其后来的个性特征,因此,个体的精神卫生,首先应从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做起,儿童 时期也是为身心健康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时刻。2、儿童时期的培 养教育首先要注意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活动的主要 场所,儿童富于模仿性,易于接受周围人的熏陶,故家庭生活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对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个性发展 和身心健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家庭应与学校配合,要对儿 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 成诚实,坦白,坚强,勇敢和心情开朗的性格。 3、要早期发现和及时纠正一些神经精神障碍,发生在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功能失调,时常由个别症状开始的,如口吃,遗尿, 抽动,神经性呕吐和睡眠障碍等,儿童时期的行为障碍,往往表现 为孤僻,如经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处理得当的话,有相当多的病例 是可以获得及时矫正和治愈的。 癔病的表现癔病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

常州继续教育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78分

常州继续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78分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带来() (A) 安全感 (B) 幸福感 (C) 归属感 (D) 失落感 [分值:2.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心理防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的压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 (B) 心理防御机制全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C) 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 (D) 未雨绸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 [分值:3. 不具有积极心理调适功能的休闲活动有( ) (A) 施暴

(B) 音乐 (C) 聊天 (D) 喝酒 [分值: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上的 关系。 (A) 态度 (B) 心理 (C) 效应 (D) 归因 [分值: 5. “顺其自然”也是森田疗法的疗法原则之一,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原 则是(? )。 (A) 随遇而安 (B) 清静无为 (C) 随心所欲 (D) 为所当为

6. 人格的表征是()。 (A)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B) 人的思想素质 (C) 人际关系协调力 (D) 人的才能 7. 人格研究表明,()的变化是人格变化的重要原因。 (A) 环境 (B) 文化 (C) 国家 (D) 职业 [分值: 8. ()疗法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 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 的分泌。 (A) 行为疗法

(B) 支持性心理治疗 (C) 生物反馈疗法 (D) 家庭治疗 9. 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 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B)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C) 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随时都可能发生 (D) 心理疾病的康复是很快的 [分值: 10. 人在遭受挫折时进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 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人

最新精神科试题及答案

精神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感知的定义为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C.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 E.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感觉条件差 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 C.疲劳 D.谵妄状态 E.以上都对 3.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4.不一定有诊断意义的听幻觉为 A.争论性幻听 B.评论性幻听 C.命令性幻听 D.原始性幻听 E.内容为指责、辱骂的听幻觉 5.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6.病人对幻觉的反应有 A.恐惧、愤怒及敌对 B.否认、隐瞒 C.无所谓 D.愉快 E.以上都对 7.正常思维一般都具有 A.目的性 B.连贯性 C.逻辑性 D.实践性 E.以上都对 8.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A.思维迟缓 B.思维散漫 C.病理性赘述 D.思维中断 E.牵连观念 9.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 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E.是癫痫的典型症状 10.关于思维奔逸,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B.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 C.是反应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D.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 E.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11...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 C.继发性妄想 D.思维散漫 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一个人的意志强弱主要取决于 A.行为 B.情感 C.思维 D.智能 E.感知觉 13.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 A. 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14.关于自知力以下哪项正确 A.自知力就是指病感 B.自知力是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C.神经症患者都有自知力 D.重性精神病患者都没有自知力 E.有自知力的病人较没有自知力的病人预后好 15.刻板言语常见于 A.强迫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器质性精神病 E.癔症 16.意志增强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B.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C.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D.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E.慢性精神分裂症 17.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为 A.注意力不集中 B.思维散漫 C.情感高涨 D.脑部器质性疾病 E.情绪低落 18.在记忆过程中,与保存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注意力不集中 B.脑部器质性疾病 C.情绪因素 D.思维障碍 E.躯体疾病 19.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验称为记忆错误 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 C.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 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 E.病人把从未见过的人当作熟人或朋友认识,称为虚构 20.关于虚构,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虚构的内容固定不变 B.虚构的内容经常改变 C.虚构是病理性谎言 D.虚构常见于人格障碍 E.虚构就是错构 21.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情感障碍 B.思维障碍 C.行为障碍 D.记忆障碍 E.意识障碍 22.谵妄的特点是 A.有幻觉 B.有错觉 C.有定向障碍 D.意识障碍 E.以上都对 23.谵妄常由下列哪种疾病引起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D.感染中毒 E.癔症 24.谵妄时最多见的幻觉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