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_张岱年_综合创新论_钩玄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_张岱年_综合创新论_钩玄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_张岱年_综合创新论_钩玄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_张岱年_综合创新论_钩玄

 2010年第1期No.1,2010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总第208期

Sum No.208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

———张岱年“综合创新论”钩玄

刘 仲 林

摘 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就提出了“综合创造论”,并建构自成体系的“天人新论”。《易传》是“天人新论”的思想基础,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蕴含了“日新”的要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蕴含了“兼和”的要素,“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蕴含了“创造”的要素。“天行健”、

“地势坤”、

“天地交”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中国哲学;张岱年;综合创新论

今年是著名中国哲学家张岱年(1909—2004)诞辰100周年。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先生就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综合创造论”(1980年代后改称“综合创新论”)。如今,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中生机勃勃的“显学”。方克立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16字方针,概括了“综合创新论”的主旨与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新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综合创新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融会贯通,探索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之路,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合创新论”议题众多、内涵丰富,贯穿其中的主线和精髓思想是什么?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在哪里?这是许多研究者关注并热烈讨论的问题。

一、天人论古今,综创贯中外

张岱年先生的主要学术思想,可用“天人论古今,综创贯中外”一语概括。张岱年认为:“哲学是天人之学———关于宇宙人生的究竟原理与最高理

想之学。”[1](P403)综合创新论的思想,就是建立在天人论基础上的。从张岱年平生理想和抱负看,显然是志在做宇宙人生大文章,以“天人论”为主线,贯穿于中国哲学史、哲学问题、文化问题研究之中。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完成了6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哲学大纲》(收入《张岱年全集》第2卷),从而奠定了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该书既不按时间年代顺序,也不按学派人物编排,而是以独创的哲学问题为纲,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部分,涉及主要问题是天(宇宙论)人(人生论)之学及其认知方法(致知论)。从《中国哲学大纲》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不是单纯的中国哲学史,而是张岱年天人宏论的史料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建构自成体系的“天人新论”,该书拟由方法论、知论、天论、人论四部分组成,工程浩大,气势恢弘,以尽展先生平生之志。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宏愿只完成一部分,该部分收入《张岱年全集》第3卷,名为《天人五论》(包括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中国哲学大纲》和《天人五论》可以说是张岱年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一史一论,一古一今,相辅相成,独树一帜,遂成“天人论古今”

收稿日期:2009211215

作者简介:刘仲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大气象。

我们接着解释“综创贯中外”一语。张岱年年轻时即兼治中西哲学,既诵习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也阅读英文哲学著作,好深沉之思,喜综合之研,慕创造之新,自称“文化创造主义”。他不仅提倡创造,而且力行创造,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综合创新论”,其要义是:“兼综东西两方之长,发扬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同时采纳西方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融合为一,而创成一种新的文化,但不要平庸的调和,而要做一种创造的综合。”[1](P229)他进而构思了中国哲学创新的道路,当是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即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吸收中国哲学关于人生理想精华与西方逻辑解析方法,以建立一种广大深微的唯物论。《张岱年全集》第1卷的中心内容,即“综创论”的提出、论证和大纲建构。到了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再次高扬“综创论”旗帜,结合新形势和时代需要,进行了多方面论析和探索,获得累累硕果,被学术文化界称为中国文化“综创派”的代表人物。张岱年认为:“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内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等家的合理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思想的综合。”[2] (P525-526)

应当指出,“天人论古今,综创贯中外”是一个整体。张岱年“天人新论”,新就新在以“综创”为方向和方法;而“综创”的任务和目的,是建设以“天人新论”为核心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新体系。

二、兼和得平衡,日新一以贯

张岱年认为:思想是由生活决定的,而且对于生活具有很大的作用。哲学是各科学术思想的综合,因而在文化中占了领导的地位。因此哲学的前途,当为人们所最关心。[3](P321-322)

1935年张岱年先生在天津《国闻周报》发表《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一文,深刻指出:“现在中国人的思想,或则依傍古人,或则追随西哲,有独立的气魄的,实在太少了。但文化之重建,须先有思想之独立,而如欲思想独立,必须有哲学之创造。”“中国能不能建立起新的伟大的哲学,是中国民族能不能再兴之确切的标示。而如想创造新的哲学,必须先认清现在中国所需要”。[1](P242)张岱年认为,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新哲学,最少须能满足如下四条件:一能融会中国先哲思想之精粹与西洋哲学之优长为一大系统。二能激励鼓舞国人的精神,给国人一种力量。三能创发一个新的一贯大原则,并能建立新方法。四能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应合。[1](P238)以上四点概括起来就是:融会中西—激励精神—创发原则—应合科学,可以简称“综合创新哲学理论四条件”。其中第三点格外引人注目。张岱年认为:“真正的综合必是一个新的创造。必有一个新的一贯的大原则,为其哲学之根本义,为其系统之中心点,以之应用于各方面,以之统贯各部分。”[1](P239)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综合创新论创发的“新的一贯大原则”是什么呢?

张岱年在《天人五论》中提出“宇宙大化”分为三极:一为“元极”,指明宇宙根本是物质存在,宇宙大化是物质变化。二为“理极”,指宇宙大化最根本的原理,即最普遍的规律。最普遍的规律就是“两一,即对立而统一”。三为“至极”,指最高的价值准则。张岱年指出:最高的价值准则曰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云兼和,古代谓之曰和。亦曰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易传》:“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惟日新而后能经常得其平衡,惟日新而后能经常保其富有。[4](P213)

刘鄂培先生是《张岱年文集》的主编,对“综合创新论”有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他在引用张先生上述观点时指出:“兼和”不是单纯的“和”,而是将众多的矛盾对立面融汇于一体,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之中,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统一体。“兼和”一词,不见于经传,是张先生之创新,而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兼和”是张先生哲学(“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的基石,是他的文化观(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基石,又是他的人生境界(“胜乖以达和”)的基石。在张先生的思想体系中,以“兼和”一以贯之。[5]显然,刘鄂培认为,“新的一贯大原则”是“兼和”。

笔者认为,“兼和”与一般意义上的“和”,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兼和”突出了“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的内涵,彰显了“以新领和”的深意;二是

11

“兼和”强调了“兼赅众异”。“兼赅”,意为兼备,包括各个方面,即“兼”的广泛性,说明比“和而不同”,有更大的包容性。如果说前者为“新德”,后者即为“厚德”,二者合为“天地之德”。这和张先生毕生坚持的下述精神非常吻合。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张岱年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既有主动的思想,也有主静的思想。但是,能够引导、促进文化发展的还是主动的思想。主动的思想主要见于《周易大传》。“《周易大传》内容丰赡,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意蕴,具有令人赞叹的感染力,因而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6](P69)《易传》中有两句话,对中国过去的民族精神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这是说,包括日月星辰的天体永远在运动,永不停息,有道德的人应效法天的“健”,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地势是坤,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有道德的人就应胸怀宽大,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是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另一方面也要包容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方面,不要随便排斥哪一方面。这两句话,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7]由上可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蕴含了“日新”的要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蕴含了“兼和”的要素。“兼和”不离“日新”的方向;“日新”不舍“兼和”的基础,二者互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生生即创造,天人动合一

张岱年不仅从《易传》中总结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总结出“兼和”、“日新”等思想,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生生日新的思想渊源。他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有一个基本概念,曰“生”。所谓天道即是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所谓“生”,指产生、出生,即事物从无到有,忽然出现,亦即创造之意。与生密切相关的观念曰“行”,曰“逝”,曰“变”。“行”即运动、亦即过程。“逝”即离去、过去。“变”即转化、转移。从一方面说,一切事物都是生生不已;从另一方面说,一切事物都是逝逝不已。

《周易大传》进一步发展了“生”的观念。《系辞上传》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下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大传》高度赞扬了“生”的范畴,表示“生”不是一次性的,生而又生,生生不已。此即变易。《系辞上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周易大传》肯定了变化的实在性与普遍性。这种观点,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即是过程观点,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过程,存在即是生生不已、变化日新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6](P525-526)张岱年多次称赞生生思想,他说:《易大传》认为,变化的根本要义是“生生”。《系辞上》赞美天地的伟大说:“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8](P228)文中有一个重要的转语:“生即是创造”,这一“转”,就把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到了现代。当然,不是说创造一词有这么大的力量,而是创造实践的力量。张岱年以生生日新为基础,通过“创造”这一新范畴转换,将天人通贯成一体,由此产生了一个完全新视角的“天人合一”。

在张岱年的眼中,宇宙是一大历程。从其自然,可谓之天;从其生生,可谓之易。一切皆在流转中,看似固定者其实不固定,看似静止者其实非静止。由此,张岱年引入了广义的“创造”范畴。他说:宇宙大化由粗而精,由简而赜,由一而异。宇宙是一个创造的发展历程。突变即是创造。突变是新性质之创成。世界已往之成就,并非毁灭,而乃容纳于新的成就之中。每一次新的否定之否定,皆增加世界丰满之程度。世界并非完成,世界在创造之中。[1](P370-371)

张岱年不仅坚持了《易传》“生生日新”观,而且结合时代需要和自己实践体会,对这一观点内涵进行了新的提升和引申。这个新范畴就是“创造”。“创造”一词古已有之,但并未引起古代哲学家注意,张岱年将之引申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并把宇宙视为生生不已的创造历程,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天地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其观点源远流长。传统哲学所讲的天人合一,

21

可以说是一种“静”的天人合一。张岱年认为,人生之鹄的在于“动”的天人合一:“人之作用在自觉的加入自然创造之历程中,调整自然,参赞化育。人的创造亦即是天的创造,人改造自然亦即是自然之自己改造。人克服天人之矛盾以得和谐,亦即是天自克服其中矛盾以得和谐。”[1](P393-394)张岱年指出,“天人合一”的深刻含义是:宇宙是物质生生不已的创造历程。生命与心知,皆是物质演化之结果。从天人关系角度说,人是天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万物是共生同处的关系,应该和睦共处。《周易大传》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万物之宜”的理想,即主张调整自然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6](P526)人的作用在于自觉参加于天地创造大流中,而赞助自然的创造。从“生生”观到“创造”观是一个重要的思想飞跃,因为“生生日新”只是揭示了现象,而“创造”透悟了这一现象的本质。笔者认为,张岱年用“创造”贯通天人,形成新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是极富特色的哲学和文化思想贡献,正是贯通综合创新论的“新的一贯的大原则”。

四、兼和且日新,创造本一体

现在,我们再探讨综合创新论的“新的一贯的大原则”,已经有三个汇聚点:兼和、日新、创造。这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呢?是各自独立,还是本质为一?这里我们引入大约十年前笔者向张岱年先生请教上述问题时的一段对话,反映了张先生晚年对贯通“综合创新论”大原则的整体思考。

问:您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经60

多年发展,已广为人知,但多数人知道的较为

浅散,缺乏整体了解。孔子说:“吾道一以贯

之”(《论语?里仁》),您能否对您的新文化观作

一整体概括,以使大家对“文化综合创新论”

有一个更完整的了解?

答:你的提问很有意义,“文化综合创新论”的雏形在30年代已提出,到现在时间跨度

已有60多年,其间发表了不少见解和看法。

我认为,“文化综合创新论”中的综合,既不是从中西文化中东取一点、西取一点的拼

合,也不是若干观点和想法相加的凑合,而是

以一大原则贯通全论的整合。30年代中期

我说过:真正的综合必是一个新的创造。必

有一个新的一贯的大原则,为其理论之根本

义,为其系统之中心点,以之应用于各方面,

以之统贯各部分。这个通贯各部分的、这个一

贯的大原则却不是可以从别的理论中取来的,

而必须是新创的。如今,我仍坚持这一观点。

问:这里令人感兴趣的是:通贯“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大原则”是什么?您曾经指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可以说集中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本精神。您又指出过,“生生日新”应是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重要的观点。在和刘鄂

培教授的谈话中,您也指出过,“兼和”可以作

为您思想的精髓。在上述观点中,哪一个可

以作为“文化综合创新论”的一贯“大原则”?

答:这几种说法角度不同,但彼此间有一内在联系。“自强不息”是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思想基础是“生生日新”,《易传》又说:“日

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生”“日新”即

不断创造之义。

问:这是不是可以说:自分者说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属大原则;自合者言之,

“生生日新”是统一的核心,用现在的名词来

说,就是“创造”。

答:确实如此。孔子提出“中庸”,我认为,中庸观念似不如“和”的观念更为重要。

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

丰长而物归之”。(《国语》)“以他平他”即聚合

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这样就能创造出新

的事物,如果追求简单的同一,就不能产生新

事物了。“和”指多样性的统一,实为创造性

的一个根本原则。[3](P338-349)

在上述对话中,张先生实际已经对兼和、日新、创造三位一体的关系作了深刻的理论阐释。他指出,如果追求简单的同一,就不能产生新事物了。“和”指多样性的统一,实为创造性的一个根本原则。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日新。“生生日新”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创造。这说明,在张先生观念中,“兼和”不离“日新”,“日新”不离“创造”,“创造”不离“兼和”,三者互为支撑,共同构成“综合创新论”的理论基石。

31

我们可以尝试用张岱年先生十分重视的《易传》中的三句话,体现“兼和、日新、创造三位一体”的思想。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其中“健”蕴含了“日新”的要素。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其中“厚”蕴含了“兼和”的要素。3.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泰)。其中“交”蕴含了“创造”的要素。

“创造学”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新领域,专门研究创造的理论和方法。现代创造学认为,衡量“创造”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新奇性,

一是适当性(和谐性),二者缺一不可。重复生产的东西,没有新奇性,不能称为创造;胡乱拼组的东西,没有和谐性,也不能称为创造。这一“新”一“和”两个标准,反映了“创造”的核心要素和评判标准,恰恰与“日新”、

“兼和”的思想有着微妙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可以理解成“日新”与“兼和”的融会贯通,即:创造=(日新?兼和)。这可能是对“综合创新论”的“一贯的大原则”问题的较全面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2]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 刘鄂培.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3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5] 刘鄂培.“综合创新”开创一代学术新风[J].船山学刊,2007(4).

[6]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7] 张岱年,等.铸造新精神,建设新文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8]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The Source s of Chine se Philo sophy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Based on Integration Creation Theory of ZHAN G Dai2nian

L IU Zhong2lin

Abstract:ZHAN G Dai2nian established Integration Creation Theory in t he1930s and t hen devel2 oped it as a self2contained New Theory of Nat ure and Man.Y i Zhuan is t he ideological basis of New Theory of Nat ure and Man.That t he movement of heaven is f ull of power and t he superior man makes himself st rong and untiring contain t he element of“Daily Update”.The eart h’s condition is receptive devotion and t he superior man who has breadt h of character carries t he outer world contain t he ele2 ment of“Harmony in Different”.Heaven holds interco urse wit h Eart h to generate new t hings and t he superior man act s in harmony wit h heaven contain t he element of“Creation”.The t rinity of“t he movement of heaven is f ull of power”,“t he eart h’s condition is receptive devotion”and“heaven holds intercourse wit h Eart h to generate new t hings”constit ute t he important sources of Chinese p hilo sop hy and cult ural innovative ideas.

Key words:Chinese p hilo sop hy;ZHAN G Dai2nian;integration creation

41

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包容中外优长,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以文献档案的方式作用于当下;二是有选择地汲取阐发,与当代文化相融以传续发展。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其在今天的繁荣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指出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选编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其中,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发展并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丰富的智慧和优秀的精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行为操守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民族特色,追求时代精神,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文化经验成果,发展现代科技,创造现代文化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而不同、既合作又竞争的历史进程中寻求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快速发展所遭遇的挑战和困难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国走出了一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国际上树立起全新的大国形象,这正是得益于中国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巨大的勇气和底气,努力践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转化”是在已有基础上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创造性”则是在前人没有的条件下从无到有的新创新建;“发展”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向前开发拓展延伸,而“创新性”是在旧有基础上新的发现、发明、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正是需要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教化国人,进而确立并形成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念。 中华民族在历尽百年屈辱之后痛彻意识到:只有国力强,文化才能强;文化强,国力则更强的深刻道理。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物质富裕、文化水平提升的成果,增强国人文化需求的意识和文化消费能力是基础;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服务体系和思想道德教化,统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行为养成、艺术鉴赏水平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整理挖掘国粹、研究阐释新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是要务;不懈努力,不断推出和积累真正具有世界水准的人文学术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鼓励艺术大胆创新实验是核心;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提升高端文化对话的参与和发声意识是重要的举措。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为中国的伟大变革与复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支撑。(冯远)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013级文艺学 陈盈 在今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关于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会。在此尚长荣提出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 继承传统,并且要激 活传统,用活传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是因为我们现今并未完全处理好传承并创新这个 工作,并未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戏剧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包容性一种艺 术。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 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 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 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成的宋杂剧,到元代的元曲,形成真正意义上 的戏曲艺术,再到明代的四大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 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文学 内容、音乐表现、舞台表演、唱腔设定等独特的魅力,构筑了中国艺术最美且又最有价值的 风景。中华民族的戏曲,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是以故事、人 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曲、道白和动作等。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式的,多 样化的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 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 一些地方剧种, 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 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 辉? 看戏是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的人们的最主要的活动。上 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看戏。 中国的戏剧中是蕴涵这深厚的文化内涵的, 由于当 时的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 书籍的传播范围也有限, 通俗易懂的戏曲便成了丰富他们的精神 世界的主要工具。可以说,从看戏这一简单的娱乐活动中可以学习到非常丰富的知识。 当代 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就深受传统戏剧的影响, 现在他也致力于向外传播 “雅”戏剧的代表剧种 ――昆剧。 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可是,现在了解戏剧的人却越来越少,喜爱、 并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这又回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上了。 现今 的当务之急便是传承这一问题还未做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 牢固根基。现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 社会和百姓 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高度, 无二的艺术。而如今,多种娱乐形式的存在,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那种“快餐文化”,通俗甚至低俗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戏 剧则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霸王别姬》、《桃园三结义》等剧目,人们甚至熟悉到可以 吼几嗓子的程度,而如今我们已对这些剧目完全陌生了。 能够被抑扬顿挫的唱腔所吸引的人 越来越少了。 戏曲艺术影响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熔铸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华百姓人生观、是非观, 是培养中华儿女爱国、爱民情怀的重要文化食粮。因而,在戏曲的传承和创新这个问题上, 我们首先做的就应该是传承,在传承中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 所谓传承,一言以蔽之, 就是 承接好传下去。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创造出灿烂的戏曲艺术, 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 代人手中传丢了。传承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优秀的戏曲剧目进行大力的宣传, 尽可能多的进行 戏剧的演出巡演,让普通人们易于接触到,才能培养对戏剧的兴趣。 也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 我 们只有将戏曲艺术和中国历史、 才能传承好这种属于中国的独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以及创新特点和现代价值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作了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传统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动员亿万人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以及创新特点和现代价值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做一梳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精神;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 (一)《周易》中的创新思想 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而《周易》正是讲变的哲学。“《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变则通,就是说要通过不断变化,通过创新来实现通达,这才是长久之道。在《周易》中,始终贯穿着创新这一永恒的主题,《易》学本身处处充满着变革、创新的思想:“《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益,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也就是说,“易”有三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虽然这三个含义都是对“易”的发挥,实际上,“周易”的真义就是变化,变易是宇宙的根本精神,体现了宇宙万物永恒的运动本质。所以,唐人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周易正义·卷首》)在孔颖达看来,“易”就是变化的总称、改换的特殊称谓,其基本内涵是“新新不停,生生相续”,体现出来就是“变化之力,换代之功”,其变化的

心得体会: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近日通过集中学习张承良教授《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张谨教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宋音希副教授《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课程模块,参加了现场体验式教学和学员论坛讨论等,本人对新时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启发了自身对推进新时代文化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一、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文化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兼顾经济效益;就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文艺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允许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多样发展;就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

时,也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凝聚中国力量,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 二、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关键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人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加快发展,关键要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水平高、数量足的文化学者、文学家、艺术家队伍,按照德艺双馨标准选拔和发现人才,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要创新机制,激发这支队伍的创造性,鼓励创作者契合时代、深入生活、深入灵魂搞创作,注重原创性,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要力戒浮躁,走进生活深处,厚积薄发,多出精品;要适应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趋势,创造性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等手段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多样、更便捷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要深化文化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营造活泼丰富、蓬勃发展的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要遵循文化工作规律来管文化,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企业,拓展文化市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服务领域,鼓励文化企业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作精品,抢占市场,如近年热映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活力范文

中国文化的活力范文 ●理论家习惯于将中国文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将西方文化与现代相提并论,隐含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创新能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如果无法觉察古人如何与他们的时代积极互动,只是模仿其外在形迹,我们就没有真正掌握文化传统的精髓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通过介入和回应历史巨变,展示民族精神和中国智慧 中西文化关系认知的拉锯战 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时常成为争论的漩涡。这些争论交织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主题之中,衍生出面目各异的理论焦点。文学研究显然是文化交锋的一个特殊区域。自先秦至晚清,中国古代文论拥有一套完整的概念范畴体系,诸如道、气、神韵、意境、风骨、兴寄,如此等等。然而,20世纪上半叶,大约二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套概念范畴体系急速后退;同时,另一套西方的概念范畴覆盖了文学研究领域,长期支配学院教育,诸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审美、典型、结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论的独霸引起了愈来愈多的不满和忧虑。许多理论家认为,中国的本土文论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失语症”是他们对这种状况的形容。“失语症”时常被视为后殖民的文化症候。殖民主义的飞机大炮撤离之后,他们的理论话语仍然顽固地盘踞于文学研究领域,左右本土的文学评判乃至民族的审美想象。因此,

理论话语权的争夺涉及精神家园保卫战,而不能仅仅想象为不同学派之间温和的切磋与商榷。 另一批理论家则呈现了不同的思考角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用西方的概念范畴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从近代的“放眼看世界”开始,中国逐渐登上世界舞台,尽管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充满了屈辱与创伤。如今,现代汉语中存在很大数量的外来词汇,这并未导致中国文化的崩塌,相反,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活跃的形象。再也没有人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仅仅“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与现代世界格格不入。显然,20世纪之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抨击,鲁迅甚至对青年人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这些表述明显带有矫枉过正的意味,然而,当时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如此决绝的观点为现代文化腾出空间。这一批知识分子援引西方文化的目的是壮大自己的民族。他们自称是“盗火者”——鲁迅说,“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这种开放的氛围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文化准备。 中国文化内部的创新能量 上述两种观念的拉锯战业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论述的潜在轴心往往是如下四个概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传统、现代。理论家习惯的组合多半是:将中国文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将西方文化与现代相提并论。这是相互批评的两套辞令,致使人们对“数典忘祖”“崇洋媚外”或者“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耳熟能详。然而,这种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刘德汉1109121091 11电信2班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荐书单中,我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此书是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概论书籍。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材,所以内容非常全面、系统而简明,易于入门。 本书开篇是绪论,首先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文化”一词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本书定义了文化的本质: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共四个层次。本书主要围绕第四层次即心态文化层而展开论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演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有可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本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展开讨论的。并在结尾两章论述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发展问题。 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共19章。全书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依附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发展历程、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语言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展望(向近代文化的转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线索展开,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

从电视剧看中国文化创造力_高三作文

从电视剧看中国文化创造力 几年前,有一部叫做《越狱》的美剧开始在美国播出。人们没想到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竟也掀起了一阵阵狂澜。《越狱》并没有被引进中国,当然,现在和未来也不可能,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 由于美剧是边拍边播,所以一周只有一集,网友们把急切等待下一集播出的行为叫做“追剧”,而我,也是那千千万万追剧者的一员。说实话,除了计算机以外,我从来没有这么着迷于一件事物。当时追剧的热情至今想起来仍让我激动。为什么一步从未在中国官方认可播出的电视剧这么吸引人?相信所有《越狱》爱好者都会这样回答:新颖的题材,精湛的演技,细腻的“内心戏”,还有那十分紧凑的、你永远也猜不到的剧情。 很显然,“创造力”对于一种文化是否吸引人是有决定作用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的文化却不能影响世界了。记得当时《越狱》真的特别火热,以至于在社会上引起了讨论。相信当时肯定有过“专家”站出来说这是一种文化侵蚀,可是我们为什么不静下心想想为什么总是异域文化“侵蚀”我们,而我们却不能震撼一下别人?打开电视,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国产电视剧分成以下几大类:商战片、老上海题材(历史题材)还有家庭伦理剧。特别是后者,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以至于广电总局一纸诏令,在黄金时段不得播放家庭伦理剧。 这些剧种几乎找不出优秀作品。情节的雷同、内容的同质化,

让人厌倦。我们的导演还很幽默,喜欢把观众当傻子,明明一眼就能看穿的情节,主人公还云里雾里似地迷惑着、拖沓着。不过,我们倒也该看到,近期也有一部令人称道的电视剧叫《蜗居》。 《蜗居》赢就赢在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把房奴们压抑、纠结、愤怒而又无奈的情感演绎的淋漓尽致。唔,对了,多年前的电视剧《孽债》倒确实是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局面,相信当时我的父母对这部剧的热情绝对不亚于我对美剧的热情。其实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就可发现这两部剧之所以令人难忘,是因为它们能真正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人物情感处理得十分到位,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特别喜欢美剧的原因,它让你觉得很亲切、很自然,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那么,我们何不在电视剧人物情感的处理上,甚至是文化的表达方式,以及风格上做做创新!09年有部叫《打,打个大西瓜》的动漫短片确实做到了震撼人心的创新。这部短片无论是色彩、创意、人物、情节以及思想深度都让人称赞。甚至有人评价:“这是我看过的最牛的国产动漫了,没有之一!……”而这部16分钟的短片竟是由一位十足的宅男把自己锁在家里历时两年独立完成的!这更让人惊叹了!我们的政府在文化产业振兴上投入了很多钱,也有了一帮“坐办公室”做创意的。但是,至少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高人在民间。 包括《打,打个大西瓜》的作者饺克力(对,没打错,他网名就叫饺克力!),还有兔斯基、张小盒,甚至是“叫兽”蠢爸爸,他们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创新力。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官员不多上上网呢?发掘这些“牛人”,让他们走向幕前,给他们空间以及创作

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芒——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章摘要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还要大胆的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仅如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这些对当前的中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继承世界民族发展 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国度,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不无使我们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做出改变。 正文 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继承与创新,这些词语并非完全相对无法融合,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文化或文化现象涌现了出来,它们中大多也以其出现的速度迅速泯灭,很难有一种文化能

够长久不衰。但是,有一种文化却传承了五千年,并且还会继续传承下去,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可是,新生事物以及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是有目共睹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在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不至泯灭衰败,才能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辉。 说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既然是继承传统,就要将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将最原始的一面传承下去。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虽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却并不能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这也就使得它不能再发挥更多的价值,如果一种文化已经无法将它的价值发挥出来,它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 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因此,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在这种情况下,批判的继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管一种文化多么先进,都会存在弊端,都会有他的不足之处,中国的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五千年的文化史是书写在封建帝国的篇章上的,所以注定有些东西还残存着封建落后的思想。众所周知,“孝”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孝”文化中有名的“二十四孝”里“埋儿奉母”、“尝粪忧心”、“卧冰求鲤”等故事里提到的“孝道”是不值得提倡的,有些甚至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

解读“中国式创新”-2019年文档

解读“中国式创新” 对“中国式创新”并进行解读,提出“中国式创新”是一种含蓄的创新,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不断保持进步的生活。中国式创新过程精神追求 创新就是创造出新的事物。创新给我们的感觉多是稀奇古怪,以一种不是常态的面貌兀然地出现。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一种符号,使得很多人很觉得我们不注重创新或者是创新能力的缺乏。“中国式的创新”是一种含蓄的创新,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不断保持进步的生活。 一、“中国式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 中国的创新精神似乎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文化所掩盖,使得创新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就是“中国式创新”,一切都悄无声息的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有耀眼的成果出现。中国式含蓄的创新更加地表现为是一个过程,人们不断地精进努力才得以有所成果。创新在时间和人力资源的累加后有所收获,这期间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人们在一个一个的过程中得到突破、得到升华、得到创新。中国的中庸文化使得“中国式创新”少了一些飞扬拨扈、少了一些肆意炫耀,多的是一些踏实钻研,多的是一些更为理智客观的开发探索。中国创新在一个过程又一个过程后得到前进的推动力,推动着科学技术以及整个社会的生

产力的前进。 创新是一个过程,也是对前人经验教训的学习和继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然后再结合自身的智慧得到新的收获进行创新。牛顿都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那些辉煌的科研成就。创新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许许多多人的连续不断地努力尝试,无数次的失败中的摸索。创新的循序渐进要要求我们在不断地进步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只是每个人创新的程度不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是“袁隆平”,但是每个人的创新推动着一个个“袁隆平”的出现。在社会中每个领域都有着独有的创新,生活其中的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学习的都是在积累着经验,在工作学习中的观察与发现,不断得到一些闪光点,有一些小的创新。量变到质变,点点滴滴的创新一点点发展成一项科技成果或是跨时代的创新。创新是一种物质精神力量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在过程中循序渐进,也需要过程与过程之间循序渐行,整个创新才能够有序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前进,社会向前不断发展。 二、“中国式创新”是一种精神追求。 中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中国式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使中国人民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中国式创新”,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着“中国式创新”,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