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它在反映客观上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因素。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也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思潮,是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各国用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后来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典范。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现”。

1、历史背景

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面是拿破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2、社会思潮:

A、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哲学思潮中的浪漫主义运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B、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3、扬弃关系:

A、继承18世纪文学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特别是法国的卢梭传统,都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间的思想。

B、反驳古典主义传统,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束缚了作家的创作,文坛希望以开放的、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

4、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主观性和抒情性,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所以又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表现主义”等提法。

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5、浪漫主义派别:

消极浪漫主义,代表没落贵族阶级的愿望和情绪,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宣扬神秘主义,歌颂忍耐和驯服,美化中世纪。复古倾向。主人公往往是自我陶醉、消极厌世、脱离现实的“幻想家”。

积极浪漫主义,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崇尚自由解放精神,既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现实,将理想寄予朦胧的未来。民主倾向。主人公往往是具有个性、有革命要求的“反抗者”。

称为第一代、第二代更合理。

6、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德国

封建势力大,市民阶层软弱,缺乏战斗精神;古典主义哲学规模宏大、体系精严,也限制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比较浓厚,消极浪漫主义盛极一时。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兴起。继以耶拿派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之后,又有1806--1830年的海德堡派,即以格林兄弟、霍夫曼、沙米索等为代表的晚期浪漫派。1830年之后又出现以海涅为代表的新浪漫派。

“耶拿派”,因在德国城市耶拿的小团体而得名,缅怀过去,歌颂中世纪。

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1767-1845),生于汉诺威的教师家庭,自幼显示出语言和诗律方面的才华。?高中的一次校庆中,把德国文学史用六音步的诗歌朗诵出来。入哥廷根大学学习神学和语文学。毕业后,应席勒之邀,担任《季节女神》杂志的编辑,定居于耶拿,“同一屋顶下”,聚集了许多年轻的作家、哲学家,是浪漫派的家。1801年,结识被法国赶出来的斯达尔夫人,陪同游历欧洲,达13年之久。晚年在奥地利。1819年起任波恩大学教授。但最后穷困潦倒而死。

他的贡献在于:教学活动,传播弟弟的思想,柯勒律治、海涅等曾是他的弟子,斯太尔夫人在他的启示下写出名作;#文学翻译家,译莎士比亚、但丁、卡尔德隆;#批评领域的建树,提出文学史、理论、批评三位一体,有论文《论美的文学和艺术》《论戏剧艺术和文学》等。#语言学家,《对亚洲语言研究的考察》对东方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哥哥潇洒倜倘,弟弟则偏执古怪,但弟弟的成就高于哥哥。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1772-1828),性格内向,沉思、忧郁。15岁忽然显露才华,?几个月就掌握了希腊语,读了柏拉图,受其“追求无限”的影响。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艺术史、古典语文和哲学,大学时代是读书狂,与诺瓦利斯交好。24岁就提出一套浪漫主义的理论。26岁时和哥哥一起创办《雅典娜神殿》,是浪漫主义的发祥地。自海涅的《论浪漫派》发表后,“浪漫派”由此定名。与长他8岁的有夫之妇恋爱,最终结婚,写了小说《路琴德》(1799年)纪念,?体现他的浪漫理论,除

了两个主人公——尤利乌斯和路琴德,其他人无名无姓,只有第13章中提到一点身世,看不出主人公的年龄、相貌、性格、气质,没有时间、地点,甚至没有情节。“神圣的孤寂”,大量的内心独白、对话、通信、随想、比喻,多一半是互述衷肠,他们反对社会的道德和习俗,但是反抗的方式却是性爱自由和闲散无为。这部小说不注重具体事实,而注意整体意象,既包括各种体裁的特点,又打破各种体裁的界限。造成一种迷茫,即阿拉贝斯克--阿拉伯装饰风格。1801年,嫂嫂爱上年轻的哲学家谢林,他与嫂嫂打架,反与哥哥反目。1802年他到巴黎任讲师。1808年皈依天主教,“回到中世纪”,同年进入维也纳政界,1815年被封为贵族。此后担任外交官,并发表大量历史、哲学和文学方面的讲演。1828年死在讲学途中。

他的主要贡献: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提出个性解放、创作自由,主张“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约束”;“浪漫诗”,把生活变成一首诗,人生与诗的合一,“把哲学诗化--这就是一切浪漫主义思想家的最高目标。真正的诗不是个别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宇宙本身--不断完美自身的艺术作品。”;提出“反讽”,说反话,离间效果;#神话与象征理论,“我认为,我们的诗缺少一个中心,就象神话之于古代人的诗一样。现代诗艺术落后于古代诗的根源,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没有神话。”“现在已是应严肃地共同努力以创造一个新的神话的时候了。”这里的神话,不是对古代神话的翻版,而是以新兴的哲学为基础,对宇宙和诗所作的全新探索。“最高者”不可言说,仅以“现象”给人以启示,那么只能凭感觉去“观照”。在诗学上的主要意义是强调在表达方式上象征性地表达意蕴。“所有的美都是隐喻的。那最高的,正因为它是不可言传的,因而人们只能把它隐喻地说出来”。

他的主要贡献: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提出个性解放、创作自由,主张“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约束”;“浪漫诗”,把生活变成一首诗,人生与诗的合一,“把哲学诗化--这就是一切浪漫主义思想家的最高目标。真正的诗不是个别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宇宙本身--不断完美自身的艺术作品。”;提出“反讽”,说反话,离间效果;神话与象征理论,“我认为,我们的诗缺少一个中心,就象神话之于古代人的诗一样。现代诗艺术落后于古代诗的根源,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没有神话。”“现在已是应严肃地共同努力以创造一个新的神话的时候了。”这里的神话,不是对古代神话的翻版,而是以新兴的哲学为基础,对宇宙和诗所作的全新探索。“最高者”不可言说,仅以“现象”给人以启示,那么只能凭感觉去“观照”。在诗学上的主要意义是强调在表达方式上象征性地表达意蕴。“所有的美都是隐喻的。那最高的,正因为它是不可言传的,因而人们只能把它隐喻地说出来”。

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生于贵族世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18?岁在耶拿随费希特学习哲学,并结识席勒。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参加浪漫派的活动。大学毕业后在法院等地供职。29岁早逝。作品有诗歌、小说和格言式随笔。最著名的是他死前一年发表的诗歌——《夜的颂歌》,是在未婚妻死后写成的,表现对死者的悼念,“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消极颓废。他认为诗歌的真正题材和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一切神秘的、奇妙的、童话般的东西。他向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宗教神秘主义。语言优美、想象丰富。

鲁德维希·蒂克(Ludwig Tieck,1773-1853),与诺瓦利斯齐名的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出生在柏林一个制绳工人家庭。1792年起在多所大学学习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以后从事自由创作。在耶拿结识浪漫派。后来在宫廷担任戏剧顾问。他是位多产作家,写过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童话、故事。其中以民间传说为基础、首创的童话小说最为有名。代表作是喜剧《穿靴子的公猫》(1797年),一只猫凭它的智慧让主人——一个贫穷的农民,冒充伯爵,不仅获得国王的恩宠,娶了公主,而且公猫也当上了大臣。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1770-1843),著名的哲学家。出生于严格的天主教家庭,3岁时父亲去世,没有几年又死了继父,由祖母和母亲带大,发展了柔和的天性。因为母亲希望他将来当牧师,所以他在14岁进了教会学校学习,18岁时又进了著名的图宾根神学院,这所学校产生了一系列德国思想界的精华,他在那里的同窗好友有黑格尔和谢林。10年的神学学生生涯,使他内心有强烈的冲突,对现实觉得格格不入,于是写下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怀着热情和梦想而写,颂歌式,也注定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诗人和牧师这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徘徊,虽然觉得对不起母亲,还是选择了诗歌这一“神圣火焰的守护者。”在好友席勒的帮助下,他23岁离开神学院,在耶拿当家庭教师,并开始研究哲学。26岁时,他在法兰克福当家庭教师,爱上自己的学生、28岁的银行家之妻苏赛特.贡塔尔德,在她身上,他看到了自然、和谐、美的人性理想的实现,纯洁的恋情,这快乐的日子维持了两年。终于在1798年,银行家发火了:“这个人总是坐在我妻子的身边。”于是赶走了荷尔德林。生活的失意,加强了他诗歌的悲歌成分。此后他开始了多次漫游,事业经常是失败的,显示出一定的神经异常,尤其是1802年传来心上人逝世的噩耗,终于使他在33岁神经错乱,但在疯病中又活了40年,由一对好心的木匠夫妇收留,直到去世,写下大量韵律和谐、语言优美、但在意义上不连贯的诗歌。主要成就:诗歌。介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

雅各布.格林(Jacobs Grimm 1785-1863)、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格林兄弟。相差一岁,官员家庭,经历相似,均在马尔堡大学学习法律,均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授,均因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免职,后均为柏林科学院院士。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又研究民间文学,收集民间童话和传说,是发掘和传播德国民间文学的重要学者。代表作品:《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12-1815),脍炙人口的《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不来梅城的乐师》,所宣扬的正义、忠诚、善良、勇敢等品德对全世界都有教育作用。另有两卷《德国传说》。

恩·台·阿·霍夫曼(Hoffmann,1776-1823),复杂和有争议的作家。歌德、黑格尔、司各特对他没有好感,而赫尔岑、别林斯基、海涅和巴尔扎克对他推崇备至。墓志铭:“作为法律家、诗人、音乐家和画家,他均是卓越的。”生于一个律师家庭,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到柏林当法官。1806年因拒绝效忠法国占领军而被革职,此后当过乐队指挥、家庭教师、导演、画师等以谋生。1816年任柏林高等法院顾问。晚年脊椎结核导致全身瘫痪,47岁去世。

他的作品具有奇异和荒诞的色彩。主题上,写人的生活受到一种阴暗的、幽灵般的力量的支配,无法主宰自己的行动,对社会进行批判,别具一格的讽刺。艺术上,幻想和现实相交织的手法,深刻的心理描绘,丰富的想象力。为20世纪现代派开启先河。影响超出德国,如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爱伦.坡等都受到其影响。

《金罐》,艺术家的遭遇,心地善良的大学生,穷大学生安泽穆斯,心地单纯,总受命运的捉弄,新外套上肯定要被弄上油迹、被钉子刮破;每次向女士打招呼,不是把帽子甩得远远的,就是在光滑的地板上失足跌倒,大出洋相;每当他在昏暗的地方唉声叹气,就会被人当成醉汉和疯子;连手里的奶油面包掉在地上时,总是有奶油的那面着地。可是,他没有向作弄他的现实低头,作为浪漫主义梦想者,他徘徊于丑恶的现实和梦境的王国之间。在市侩世界和艺术王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历经磨难,终于娶了心上人——蛇变成的姑娘,获得了心上人的陪嫁--金罐。妖婆。

《公猫摩尔》,会写作的猫,是德国市侩的典型,写它对生活的感受。《斯居德丽小姐》,德国第一篇文学性的侦探小说,写巴黎一个首饰名匠杀死顾客、偷回已经出售的首饰,献给歌唱家斯居德丽小姐,悬念与心理。代表作《小查克斯》写一个侏儒靠着仙女的三根火红的头发,获得了神奇的魔力,他使公国变成了一个大疯人院,一切都颠倒了,他成了美男子、哲人圣贤,平步青云,成了国王的宠臣。正在婚礼进行时,一个小文官烧掉了那三根头发,魔力解除,他在众人的追打中跌进粪坑淹死了。对后世影响深远。

阿德贝尔特·冯·沙米梭(Chamisso,1781-1838),抒情诗人兼小说家。童话体小说《彼得.史雷米尔的奇异故事》,主人公用影子换得财富但丧失了人的要素,因而痛苦不堪。告诫人们不要对金钱贪婪。(二)法国由于复辟与反复辟斗争激烈,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曾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猛烈抨击,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领域,提出美丑对照原则。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1、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e 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

青年雨果的志向:“成为夏多布里昂,此外别无他志。”出生于布列塔尼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是十个孩子中的最后一个,由于有四个兄姐早夭,他还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童年在荒凉环境中的一所中世纪古堡度过,无所事事,但从小个性突出,自卑和自满都达到极限。四姐与他性情相合,二人都深深地感到孤独和忧郁。中学毕业后,他又学了希伯来文,18岁投身军界,家庭为他谋得少尉职位,哥哥把他引荐给巴黎的文艺圈子和沙龙,他也曾在路易十六的宫廷行走,失去宗教信仰。1789年革命初期,父亲去世,他对时局动荡深感厌倦,于是开始计划中的美洲之行,“何必仅仅流亡出法国呢,我流亡出世界。”1791年4月出发,到费城见过华盛顿,北上尼亚加拉大瀑布,接触印地安人,“高贵的野蛮人”思想,并写下了《美国游记》。1791年12月,他从美洲返回,迅速娶了个有钱的贵族女子,迅速把财产挥霍净尽。他声称自己的剑是为路易十六服务的,于是在1792年同哥哥一起参加贵族叛乱的队伍——反革命军事行动,在仅有的一次战斗中负伤,随军退入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又去英国过了七年悲惨的生活,在伦敦他翻译、教授法文,同时开始写作,1797年发表《革命论》。1798年,他得到母亲和姐姐都已经被革命政权处决的噩耗,于是恢复宗教信仰,成为基督教的宣道者,强调宗教对内心的作用,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改名换姓、于1800年回到法国,认识了拿破仑的兄弟姐妹和一些支持拿破仑恢复基督教的上层人物,作为“试探”,他在次年先发表了《阿达拉》,然后又在1802年发表《基督教真谛》,比拿破仑与教皇签定的《和解协议》早四天。因为迎合了拿破仑复兴天主教的政治意图,所以得到拿破仑的赏识,被任命为驻罗马使馆一等秘书、瓦莱公使。不过1804年拿破仑处决了波旁王朝的继承人,他愤而辞职,回到巴黎,主持旧文艺的支柱《信使报》,和斯太尔夫人结成反拿破仑的政治集团。1806年他去近东旅行,回来后在巴黎郊区买了幢废弃的别墅,开始埋头写作,思想日渐保守,反启蒙主义。181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不过拿破仑不承认,于是他在两年后发表了《论波拿巴和波旁王朝》,鼓吹王朝复辟,成为他日后投靠波旁王朝的敲门砖。果然,1814年拿破仑下台后,他青云直上,以极右派面目出现,当上贵族院议员,出使瑞典和柏林,甚至当上世人瞩目的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部长。应该指出的是:王室对他并不十分信任,因为他反对专制君主制,拥护英国式的立宪君主制。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波旁王朝,他的政治生涯也告结束。晚年深居书斋,著书立说,翻译《失乐园》,研究历史,从1830-1848年,写作自传性质的《墓外回忆录》,?纪念碑式的规模:个人在时间中的航行。文笔上,激情澎湃,天风海雨,惊心动魄。

《基督教真谛》力图“证明,在以往存在过的一切宗教中,基督教是最富有诗意的、最人道的、最有利于自由、艺术和文学的”。不过此书的成功,不在表达的严谨和宗教的热忱,而在浪漫的文笔和自由的激情。他对教堂、钟楼、坟墓、废墟以及大自然种种神秘现象的充满诗意的描写足以打动人的心灵,他对忧郁、悔恨、冥想、及朦胧的激情的阐发,也为混乱时代中的不安灵魂提供了宣泄的渠道。在作者看来,忧郁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为浪漫主义文学注入了灵感。

《阿达拉》1801年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副标题是《两个野蛮人在荒原中的爱情》,酋长的女儿阿达拉爱上了俘虏夏克达斯,双双逃进丛林。但阿达拉并非酋长生女,她的母亲是印地安人,父亲则是西班牙人,母亲在弥留之际让她发誓将自己的童贞献给“天使的王后”。正是这种欧洲人的宗教信仰使阿达拉不能成为崇拜偶像的异教徒夏克达斯的妻子,结果,在宗教和爱情的冲突中阿达拉吞下致命的毒药,饮恨而死。夏克达斯悲痛欲绝,答应有朝一日一定会皈依基督教。在此书发表前夕,夏对友人说:“我的命运决定于明天,要不是个可怜虫,要不就平步青云。”此书发表后,证明命运之神是眷顾他的,一夜成名,连拿破仑也下令将他的名字从流亡贵族的名单上划掉。它是法国浪漫运动早期的代表作:一是强烈的宗教色彩:在宗教和爱情之间选择宗教,二是抒发强烈的感伤之情,阿达拉的悲惨命运十分动人,三是着力描写自然景物、

异域风光,体现出蛮荒之美和孤独之美,四是华丽的语言、诗意的叙述。当然也可以双面解读:读者可能看到的是基督教对人性的摧残,宗教狂热对纯洁少女灵魂的腐蚀,对她的爱情与幸福的断送;作者所要讴歌的却是基督教的伟大胜利。《提要》P152。

《勒内》1802年是《阿达拉》的续篇,主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勒内》是“整整一代人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2、斯塔尔夫人(M de Steal, 1766-1817):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本名热尔梅娜.内克。父亲是银行家,路易十六时代三次担任财政部长,母亲是个守旧的妇女,对她管教极严。她少女时代即熟读百科全书派的作品,以才情著称。母亲葬送了她的纯情初恋,在20岁时,按母亲的安排,她嫁给了40岁出头的瑞典驻巴黎大使斯塔尔,成为斯塔尔夫人,婚后并不幸福。革命爆发时她为之欢呼,她的沙龙成为自由派人士的聚会场所。不久态度转为冷淡,逃到日内瓦。拿破仑当政时,因为她的反对之声,不允许她留在巴黎。她在施莱格尔的陪同下游历欧洲,到过德国、意大利、英国和俄国。复辟王朝时期,她回到巴黎,重建文学沙龙。

斯塔尔夫人首先是理论家和批评家。她的《论文学》和《论德国》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论文学》(1800)的全名是《论文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评论了从古希腊直到18世纪的欧洲文学,深入考察了宗教、风俗、法律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对以上因素的反作用,有辩证法思想。《论德国》(1810)实际上是论以歌德、席勒为首的德国浪漫派文学,介绍和评论了德国的文学和民族性格,指出德国人是理想主义者,重感情,富有艺术才能,严肃,不喜欢实验哲学,而喜欢抽象探索,倾向于神秘感。两部论文都论述了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也就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南方文学指以法国为代表的拉丁语区的古典文学,北方文学是指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斯塔尔夫人赞美北方文学,推动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斯塔尔夫人同时又是小说家,她的两部作品《黛尔芬》和《柯丽娜》写女性的不美满的婚姻和戏剧性经历,有自传成份,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探讨妇女问题的作品。

《黛尔芬》(1802),书信体长篇小说,因为反对拿破仑制订的天主教婚姻法,因此被视为伤风败俗。写女主人公20岁成为寡妇后,与贵族青年雷翁斯相爱,一次,女友引发桃色事件,使雷翁斯发生误会,娶了黛尔芬的堂妹为妻。明白真相后,雷翁斯继续与黛尔芬往来,不过保持着纯洁的关系。而社会舆论的压力,迫使黛尔芬进了瑞士的修道院。当雷翁斯的妻子病故,他火速赶到修道院之前,修道院抢先让黛做了修女。法国大革命后,修女们还俗。黛赶回法国,欲和雷结婚,不过仍遭到社会的百般责难。不久,雷卷入内战,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黛营救不成,服毒自杀。

《柯丽娜》(1807),女主人公本是英国贵族的后代,在其意大利生母去世后,与后母不和,只身来到意大利,成为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来意游历的英国贵族青年奥斯瓦尔德勋爵与她一见钟情,不过勋爵受传统偏见限制,觉得女子不该锋芒毕露。于是在矛盾中回到英国,与柯丽娜的异母妹妹订下婚约。暗中尾随的柯丽娜为成全他们的爱情,托人将戒指退还给奥,返回意大利,哀伤而死。

3、龚斯当(Henri Constant, 1767-1830):

斯塔尔夫人的密友和情人,作家、政治家。出生于瑞士,后加入法国国籍。幼年丧母。父亲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青年时代到瑞、荷兰、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旅行,先后在牛津大学、德国的埃尔那根大学和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读书进修。作为政治活动家,他先是支持拿破仑,后来又反对他的独裁。波旁王朝复辟后,他又成为著名的反对派。积极参加七月革命。1830年12月去世,人们为他举行了国葬。

生前问世的著名小说《阿道尔夫》(1816),两周写成,六七万字。爱情悲剧,又一个世纪病患者。贵族青年阿道尔夫爱上了伯爵的情人艾蕾诺尔,艾在伯爵处于逆境时以爱去温暖对方的心,还生养了两个孩子,伯爵发达后,未正式娶她为妻,她依然对他一如即往。阿拼命追求艾,甚至以死相威胁,大十多岁的艾开始时拒绝,后来坠入情网,名知会身败名裂,还是放弃孩子和伯爵,不顾一切地去爱。阿是个复杂的世纪病患者,以自我为中心,不久就厌倦了这种疯狂的爱,急于摆脱。最后终于给艾送去了诀别信。艾在社会舆论和情人的背叛双重打击下,悲痛地离开了人世。

4、维尼(Alfred de Vinyl, 1797-1863):

出身于具有军人传统的旧贵族家庭,童年离群索居,青年时代渴望从军,加入过保王党,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他成为王室禁卫军少尉。但他对单调的驻防生活感到厌烦,开始读书并在沙龙里与雨果相遇,随后在雨果的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于1822年发表了一本薄薄的诗集。本来他爱过一位姑娘,却被母亲拆散,结果是在1825年娶了一个又丑又笨的英国女子为妻,很不如意。次年,他发表了历史小说《散-马尔斯》,把真实人物引入虚构。同年又在1822年诗集《诗篇》的基础上,发表了诗集《古今诗集》的第一版,包括重要诗歌作品《摩西》、《洪水》《号角》等。他1827年退伍,于是转向戏剧,与女演员玛莉.多瓦尔同居,把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利叶》《奥瑟罗》改编成亚历山大诗体,1835年创作的浪漫派戏剧《查铁敦》获得了成功,表现一个孤独的诗人的命运,他被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抛弃,社会把他推到自尽的地步。1837年,母亲去世,次年,他与多瓦尔决裂,开始隐居乡间。因为诗歌而日益闻名,后来在1845年当选法兰西学士院院士。晚年几乎全部用来思考,生活在“神圣的孤独”里,25年里写了11首诗歌,每首都是“思想的明珠”,被后人结集为《命运集》,副标题是《哲理诗》。维尼于1863年死于胃癌。

他一生思想悲观,是个孤独的哲理诗人。长诗《摩西》、《洪水》等将传奇色彩和哲学象征巧妙结合,对人类的命运持悲观态度,厌世、对苦难和死亡的傲岸态度--“我们可能信仰的唯有苦闷和死亡。”

5、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 tine, 1790-1869):

最早的浪漫派诗人。使抒情诗歌重放光彩。

贵族出身,童年在宁静的乡间别墅里充满温情的家庭环境中度过,培养了对山河大地和普通劳动人民的热爱。就读于耶酥会学校,酷爱《圣经》、卢梭和夏多布里昂。24岁时波旁王朝复辟,他曾当过近卫军,不久离开。26岁时去法国东部的温泉区疗养,结识了朱丽.沙尔夫人,夫人成了他的情妇,并把

他带入巴黎的沙龙。不幸的是,一年后夫人病故,他在感情上受到重大打击,1820年发表薄薄的诗集《沉思集》,夏多布里昂式的“世纪病”呻吟,歌颂爱情、死亡、大自然和上帝,立即成为众相传诵的诗人。不仅诗途得意,仕途也得意,路易十八颁给他年金,使他于同年娶了一个英国妻子,并担任复辟王朝的驻意大利使馆秘书,他的外交生涯持续了十年,逐渐成为这一时期走红的浪漫主义诗人,于1829年当选为院士。1830年的七月革命中断了他的职位,但他此后选择了继续从政,是出色的演说家,一直担任议员。到40年代,他的思想逐渐转化到资产阶级共和立场。在1848年2月革命后,?他曾任外交部长,是实际上临时政府的首脑,几乎成为共和国总统。但在6月革命中被资产阶级抛弃,?资产阶级镇压了工人暴动。拉马丁作为“文学的苦役犯”退隐,晚景凄凉,为了生存,发表了好几部历史或文学的研究著作,价值不大,在贫病交加中,于1869年去世。

他的诗歌中,有没落贵族的悲观绝望情绪。轻灵、飘逸、朦胧。感伤情调、宗教色彩,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减少对外部事物的具体描写。精雕细刻的句子、优美协调的节奏、独出心裁的分段。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作品。声誉来自诗歌,激动了1820一代人,现在看,多为漂亮的语言游戏。

〈蝴蝶〉

与春同生,与玫瑰同亡;架着绢的翅膀在晴空翱翔;在初放的花朵中踌躇,陶醉于花香、碧空与阳光;

奋力抖落了,翅膀上的花粉,象一丝轻风飞向无尽的穹苍这便是蝴蝶幸运的一生。它象是一种从未实现的愿望,不满足地轻掠过每件事物,最终为寻找乐土又返回天堂。

6、缪塞(Alfred de Mussed, 1810-1857):富于魅力、潇洒自如、才思敏捷的诗人。出生于巴黎拉丁区附近一个和睦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受到启蒙主义的熏陶,使小缪塞起点颇高,特别喜爱莫里哀、拉封丹等人的作品。缪塞以辉煌的成绩毕业于亨利四世中学,然后学法律、医学,还擅长音乐与绘画。在18岁就被引荐到“浪漫派作坊”——第二文社,?以风雅和才智受到瞩目。?第一部诗集《西班牙与意大利故事》(1830)着力描写狂暴的激情、荒唐的故事和奇异的地方色彩,故事纯属虚构,但展现出诗人的奇想。不久,他脱离了浪漫派阵营,剧本《威尼斯之夜》的失败更使他成为一个孤独者,有唐璜倾向,纵情欢乐但是内心抑郁。1832年父亲去世,促成他从事作家的职业。在1833年发表著名长诗《罗拉》,罗拉19岁时双亲亡故,于是他有了一小笔钱,他决定在三年内花光,然后就自尽,从此成为一个赌徒,最后一夜由一个15岁的妓女相伴,少女想救他,不过罗拉吞下了毒药,给了少女最后一吻:“在这圣洁的一吻中,他的灵魂走了,而在这一刻,他们俩相爱了。”--彻底绝望的世纪病。在1833-1835年间,他与女作家乔治.桑相爱,?并一同前往意大利。在此期间,又有一位威尼斯医生介入,三角恋爱,以致缪塞与桑感情破裂,最后分手。缪塞感到失望和受伤害,转向寻欢作乐的生活,不断谈情说爱。他写了著名的四首长诗《夜歌》,反映失恋后痛苦的心情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对痛苦与创作、生活与艺术、感情与理智、孤独与希望、上帝与死亡等作出了深刻概括,对话显示出他的双重个性,是浪漫派抒情诗歌中最动人的作品--“没有什么比巨痛更使人高尚。最绝望的歌才是最优美的歌,我所知不朽的歌是呜咽痛彻。”“受过痛苦之后,必须还受痛苦。爱过之后,必须不断地再恋爱。”1836年发表的《世纪儿的忏悔录》是一部以他和桑的恋爱故事为中心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患的是整个时代的病:每个人都感到“他生存的空虚和双手的平庸”,精神方面的疾病,没有信仰,也不相信爱情。指出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灭,是产生主人公阿克达夫的“世纪病”的社会根源。1847年,巴黎重新发现了缪塞的戏剧天才,1852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健康每况愈下,声誉与日俱增。47岁去世。

7、雨果(见专节)

8、乔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恩格斯:“妇女权利的勇敢捍卫者。”本名奥罗尔.杜邦。贵族家庭,然而父亲是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手下的高级军官,母亲是出身低微的平民。身为元帅之女、金融家遗孀的祖母与妈妈不合,使小奥罗尔很痛苦。四岁丧父,于是由祖母按贵族方式抚养,祖母曾是卢梭的熟人和崇拜者,所以她阅读大量启蒙名著,深受影响。她13岁进修道院,16岁出来时成为全面发展的女才子,吟诗、作文、弹琴、唱歌、画画、跳舞、骑马、打猎,无不精通。祖母去世后,年仅17岁的她继承了大笔财产,也担负起管理庄园的重任。在未经慎重考虑的情况下,她18岁与平庸的杜德旺男爵结婚,因为情趣不一,深感苦闷。三年后的1831年带一子一女离开丈夫,去巴黎独立生活,想以创作来取得人身和精神的自由,为了表示独立不羁,她穿起男装,使用烟斗。同年,一个青年作家于勒.桑多成了她的情人,他对她的书稿《玫瑰红与白雪白》进行了润色,以表示二人合作的笔名“于勒.桑”,从此走上文学生涯。次年,她以乔治.桑的笔名发表了《印第安娜》,此书使她一举成名。此后五年里发表的诸多小说,都是以桑本人的感情生活为基础,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感受和观点,她认为:爱情就是生命,是人们至高无上的权利和义务,爱情应该克服一切偏见与习俗,摆脱一切羁绊和束缚。桑在生活中也身体力行这种爱情至上的浪漫主义观点,1833年,她与于勒分手,又同缪塞相恋两年,曾同游意大利。1835年与丈夫离婚。1836年与著名音乐家萧邦相爱,达八年之久。1836年左右,她受到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对社会不公感到关注,开始创作“社会问题”小说。1848年的革命曾使她非常兴奋,但后来慑于工人暴动的声势,转变方向,退隐乡间,不再过问政治,也不再写社会问题小说,而是以无邪静谧的田园情趣为题材,写下了几部田园小说,发掘人心中高贵与美好的一面,有淡淡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晚年平静,慷慨好客,与作家圣勃夫、米什莱、福楼拜、小仲马频繁接触。

“艺术的使命就是情感与爱的使命。”

激情小说--爱情和婚姻自主主题,为妇女的权利而辩护。

《印第安娜》:主人公不满意于父亲安排的婚姻,投入情人的怀抱,又被情人抛弃,最后投水自尽。

“社会问题”小说:

《木工小史》(1840):细木工匠去贵族城堡干活,被高贵的小姐看中,最后成亲。歌颂了劳动和劳动者,表现爱情能打破阶级壁垒,建立平等与和睦。

《康素爱罗》(1843):女主人公是位吉卜赛歌唱家,先被未婚夫欺骗,然后与贵族结婚,丈夫死后,她拒绝了应属于自己的遗产,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舞台上,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安吉堡的磨工》(1845):磨工与有钱人家的女儿相爱,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田园小说:《魔沼》(1846):主人公谢尔曼是位年近三十的鳏夫,为了三个孩子不愿再娶。但岳父却催促他去外村相亲,他只好带上最小的孩子出发,同行的还有同村的小玛丽,小玛丽家境贫寒,比谢尔曼小十多岁。天黑又逢大雾弥漫,他们迷失在阴森的魔沼附近,只好在橡树底下过夜。一路上,小玛丽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其温柔善良打动了谢。谢第一次向小玛丽求婚,被委婉地拒绝了,谢以为对方嫌自己年龄大,其实小玛丽是怕自己家贫拖累谢。后来农场主欲强暴小玛丽,谢不仅保护了她,再次向她求婚,二人终于幸福地结合了。诗意盎然,情景交融。道德的梦境,理想的现实。

《弃儿弗朗索瓦》(1848):女磨房主收留了弃儿,养母与义子,养母不仅要与放荡的丈夫抗争,还要与其情人周旋,义子勤劳忠实,不仅支撑着磨房的全部劳动,使其免于破产,而且还使家业得到发展。共同的劳动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在丈夫去世以后,二人冲破一切偏见,结成美满夫妻。

《小法岱特》(1849):一贫如洗的小法岱特追求同村的富家青年,凭着善良、真诚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赢得对方爱慕,爱情也使她自己去除了粗俗的习气和污垢的面容,由丑陋村姑变成花朵少女,二人终成夫妻。

——农民的世界,对大自然的崇拜,如诗如画的浪漫色彩。对人物的理想化。

她的作品文字清丽流畅,描绘细腻,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理想主义色彩的表现----印典娜。

9、大仲马(Alexander Dumas, 1802-1870):

祖父是位当过炮兵上校的侯爵,曾在中美洲的圣多明各岛拥有种植园,与一位叫仲马的黑人女奴同居,生下大仲马的父亲,所以有黑人血统。父亲18岁回到法国,决心参军,用生母的姓氏报名,表现出叛逆精神。后来成为拿破仑麾下的将领,因反对拿破仑的独裁而遭冷遇,在大仲马刚刚四岁时英年早逝。大仲马拿起父亲的枪——“我要到天上去,我去杀死上帝,因为他杀死了爸爸。”他继承了父亲的革命传统,十二岁时去监狱为父亲昔日好友送钱和武器。复辟时期主动选择父亲的姓氏。他在上过几年小学,十岁后进私立学校学习了四年,但他的学识和文学才能主要靠自学。21岁到巴黎,靠一笔好字,供职于奥尔良公爵府当抄写员。定居下来不久,认识了同一楼层的女裁缝拉贝,拉贝大大仲马八岁,二人很快同居,1824年生下小仲马。业余广泛阅读、刻苦创作,并受到浪漫主义运动、特别是英国剧团在巴黎搬演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1827年他写出处女作《克里斯蒂娜》,即“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12岁出任瑞典女王,在位22年后让位给表兄,自己与情人、骑士莫纳尔代齐漫游欧洲。后来,意大利人桑蒂奈利成为克里斯蒂娜的新宠。莫纳尔代齐怒斥女王,女王命令桑蒂奈利将旧爱谋杀于枫丹白露长廊。此剧经第一文社主人诺蒂埃的斡旋被法兰西喜剧院接受,在排练搁浅期间,又于1829年写出浪漫主义历史剧《亨利第三及其宫廷》,还是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背景,演出空前成功,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一年,从此加入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行列。1830年,在推翻波旁王朝的斗争中,大仲马表现积极,背着猎枪参加街垒战,将3500公斤炸药运到巴黎,但不受新政权器重,回归创作。1831年五幕爱情悲剧《安东尼》再度轰动巴黎,阿黛尔男爵夫人与诗人安东尼的悲剧故事。40年代,随着法国浪漫主义戏剧高潮的低落,他转向小说创作,仿效司各特写历史小说,在报刊上连载,1844年的《三个火枪手》获得成功。转年的《基督山伯爵》使他获得更高的声誉。在此后的十年,他以极高的速度创作历史小说,连巴尔扎克和雨果也无法和他比速度。有一个小说家回忆:一次二人看戏后回到旅馆,已经更深夜半,大仲马一口气写出三种不同的早上就得邮走的连载小说,甚至还编了出小戏——精力过人、才华横溢。另外,他拥有一批合作者,“我拥有合作者,就象拿破仑拥有部将。”他自称写了400部作品,,一般统计有200余部,即小说150部,戏剧88部(正剧55部,悲剧3部,喜剧23部,通俗剧4部,喜歌剧3部)。丰厚的收入使他生活奢侈放荡挥金如土,建立“基度山城堡”,宾客盈门,每年耗资几十万,1849年全部资产抵债。1848年二月革命和1860年意大利加里波第起义,他都有所举动。晚年贫困、由儿女赡养,1870年死于小仲马家中。“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大仲马情趣。

《三个火枪手》(1844):以17世纪初期的法国社会为背景。主人公达达尼昂是贵族子弟,奉父命来巴黎投靠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队队长,与其手下的三个火枪手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结成好友。达达尼昂钟情于王后的侍女波那雪夫人,愿为她而替王后赴汤蹈火。四人为了替王后取回送给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的金刚坠,闯过红衣主教、法国首相黎塞留设下的重重难关,终于在舞会开始前送到王后手中。《基督山伯爵》(1845):报恩复仇故事。邓蒂斯。弗南——情敌,贵族院议员。邓格拉斯——押运员,银行家。维尔福——代理检查官,父亲是拿破仑党人,巴黎首席检查官。未婚妻美茜黛丝。船主摩莱尔。难友法利亚长老。情节取胜、传奇色彩。金钱万能。至今马赛的街名还有余韵:基督山街、法利亚长老街、爱德蒙.邓蒂斯街、亚历山大.仲马林荫大道。

10、梅里美(Prosper Marilee, 1803-1870):

父亲是画家兼艺术史家,母亲系出名门,爱好绘画与文学,二人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父母的政治态度、艺术修养以及处世哲学影响了梅里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1812年进入拿破仑中学,喜爱外语。本来梅里美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爱好,有志于绘画,但迫于父命,于1820年进入巴黎大学,功读法律,并从事语言研究,掌握了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在大学期间,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并与长他二十岁的司汤达相遇,二人志趣相投,成为好友。大学毕业取得律师资格,进入商业部任职。积极投入社交界,认识了夏多布里昂、雨果、缪塞等,进入浪漫主义行列。1825年他以翻译者为托名,发表了处女作《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佯称这是一位西班牙女演员剧作的法文译本,包括五个短剧,获得成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声,因而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称。次年,他去

英国旅行,扩大了视野。归来后一气呵成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集《居士拉》,在1827年发表,佯称是一位伊利里亚诗人作品的法文译本,效仿斯拉夫人、阿尔巴尼亚人的民歌,充满了地方色彩。歌德、普希金都为所骗,向本国读者介绍。1828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重要作品,历史剧《雅克团》,再现14世纪末叶的农民起义。1829年发表《查理九世朝遗事》,历史小说,以16世纪的“圣巴托罗缪惨案”为背景,反宗教、反封建主题,正如“遗事”所指,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渲染,也没有构筑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只是对事件进行不太连贯的、精确的叙述。也是从1829年开始,他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如《塔曼果》。1830年,他只身去西班牙旅行,认识了蒙蒂诺伯爵夫人,收集了许多素材。回国以后,依靠显要的保护,在七月王朝期间,他先后在海军部、商业部、内政部获得要职。1833年,他担任历史纪念碑总监,利用这一机会,周游法国,使外省多处教堂得到恢复,作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发表了大量论文。此后又到过英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国家。1843年他进入碑文和美术科学院,次年又入选法兰西学士院。1848年法国大革命后,借助蒙蒂诺夫人的女儿——拿破仑三世的皇后——的力量,他担任了御用文人、上议院议员、王室的座上客。为了迎合需要,编撰了一部《凯撒传》。忠心耿耿。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他颓丧已极,对医生说“法兰西在死亡,我愿与它一起死”,几天以后,1870年12月23日,逝世于嘎纳。

梅里美在风格上独树一帜,对生活的观察总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反映在作品中,对作品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既没有热烈的赞美,也没有强烈的憎恶,而是微带讥讽。在叙述悲剧或动人心魄的事件时,总是以平心静气的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爱以讲述者或目击者的身份出现,避免个人感情的介入,往往参杂一些历史、地理、考古、民俗,借题发挥些感想,给人以真实感。与此同时,他又爱用震撼人心的事件作为小说的题材,表现非同凡响的人物性格。作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辉。高度精练,情节紧凑,结构严谨,文笔流畅。

《嘉尔曼》(1845)。喜爱的西班牙题材。塞维利亚背景。1875年被比才改编成歌剧。《伊尔的美神》(1838),一座维纳斯铜像对人的报复,神秘气氛。《塔曼果》(1829)。

(三)英国

内部思想精神复杂,有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拜伦的革命的自由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等等。但英国的浪漫主义有鲜明的英国气质,也就是“自然主义”。英国诗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表现在文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体现:首先是英国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这个时期的几乎全部英国诗人,不是乡下人就是水手,据说英国的诗歌女神从远古以来就是乡村别墅和农庄的常客。其次是诗人们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他们对一切家畜都有这种感情,这是英国人爱家的一个结果,马、狗、猫、牛、鸟。第三是英国人明显的个人独立性,“这个岛国上的人,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作家们都很有点个人癖性。第四是讲求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与追求正义的强烈意愿。--英国人是最有毅力而同时又最有进取心的民族,这个民族最爱恋家乡而又最喜欢旅行,在实行变革方面行动最慢,然而在政治事务方面却又心胸开阔。因此,这是国家善于思考的人自然地分成两大政治集团:一个代表着审慎的保守的倾向,如华兹华斯,一个代表着大胆的自由主义倾向,如拜伦。

1、湖畔派三诗人:

对资本主义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三人并非风格相同,而是因地名而得名。

1)、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adsworth ,1770-1850):相当于中国的陶渊明。不仅是英国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大诗人,也是欧洲的大诗人。他的美学主张可视为欧洲的美学主张。

诞生于英国坎伯兰郡的水乡科克茅斯,父亲是个通晓文学的律师,从小用阿拉丁等故事开启了他的心灵。幼年时代的华兹华斯非常顽皮,虽然少年时父母双亡,仍然恶习不改。17岁时进入剑桥接受正规教育,但还是喜欢旷课,曾与妹妹多罗西前往英国各地、瑞士、意大利和法国漫游,给一位法国姑娘留下个私生女。四年毕业时,他只获得学士学位,而且四年时间只写出一首长诗《黄昏漫步》。华兹华斯生性浪漫、挥金如土、经常举债,但毕业这年却有意外之喜:中学友人遗赠他?900磅,又有人让他免费借用乡间住宅。约在同时,他继承了一个英国贵族归还给他父亲的一大笔钱,自此他的生活渐趋安静、诗歌的想象力也复苏了。在1795年,他曾遇见柯勒律治与骚塞。两年后的1797年,他应柯勒律治的邀请到到萨默赛特昆士兰湖畔小住,与柯为邻,妹妹多箩西跟随。1798年与柯勒律治合出的《抒情歌谣集》,其“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在“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时,要“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平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用民间的纯朴语言,而不用美丽的“诗意词藻”。也是在这一年,他与妹妹和柯勒律治同往德国游历,与歌德话不投机。后来不断游历,写诗,名闻天下。1813年因经济困难,谋得一个印花税员的职位,目的是得到一个坐享500英磅年薪的闲差。?拜伦为此讽刺他。1843年被任为继骚塞之后的英国“桂冠诗人”,可以领取每年300?英磅的津贴。七年后去世,享年80岁。

他的一生充满宁静。为人严肃、庄严冰冷的绅士风格。自私、自视过高。作品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保守的一端。换言之:“自然主义中的保守主义。”国教正统主义。

他的美学主张:

返回自然,他被誉为“自然诗人”,因为他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为一中精神力量来歌颂。让自然陶冶自己并激发灵感,自然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同时,他对处于无意识状态因而最接近于自然的那种人--特别是婴儿--非常尊崇,“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后期的《丁登寺》公认的不朽之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情。

诗歌是一个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虚饰的、从理念出发的,只有内心的情感满溢出来,才能成为好诗。

在平静中回溯。体现了他的独创性,他认为好诗不能象拜伦那样“有感立刻就发”,而应如酿酒,时间越久越醇厚,故而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有好诗,“诗起源于在沉静中回味起来的情绪”。原因是他的为人沉稳且有保守性。

主张诗歌语言的革新,无奇异意象,选取质朴、自然的人和物象入诗。

此外,他又是十四行诗圣手。

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个有成就的大诗人,开一代诗风,是西方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四大主题:自然;儿童、童心、童趣;人的孤独感;坟墓,死亡。

2)、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

文学史上的奇迹,一首绝唱、两首残篇就确立了在诗歌史上的一流地位。又是文化使者,把康德、谢林、席勒、莱辛介绍到法国。

一生落拓不羁,“我自己就有几分哈姆莱特的气味”。他是个乡村儿童,父亲是牧师。10岁时到伦敦附近的一所公学求学,19岁进剑桥读书。因为一时的负债或是失恋,在绝望中报名参军,只过了四个月,就被送回大学。接着成为一个反正教的民主派,曾异想天开地要组织共产主义式的美洲移民,注定破产,因为缺乏意志力的柯勒律治,一生没有完成任何计划。1795年,他娶了骚塞之妻妹,婚姻不幸。1796年又被人“说服”当宗教杂志编辑,结果因为自己的编辑立场不坚定,迅速失去读者,不久停刊。他转而为报刊撰写文章。1797年,他与华兹华斯结识,同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古舟子咏》(《老水手》)和长诗《克丽斯特贝尔》的片段--再也没有写完续篇。在1798年左右,他也定居“湖畔”、与华兹华斯和骚塞相互酬答。就生活方面而言,他在人性方面的弱点无一不备:嫉妒挚友华兹华斯的美满婚姻;为了几个子斤斤计较;生性疏懒,脾气浮躁,不思进取,只写了这一点诗歌;不顾家小出走,引人非议;尤其是:风湿痛使他成了瘾君子。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到处漂泊,依赖朋友,写点文章,或是讲授文学史。从1816年起,他住在一个医生家中受监护,生活的旁观者,逐渐反动。

一个天性爱好探索问题的人,在求学时期就反对古典的浮华风格。按照他的见解,标准的风格就是运用自然的语言去表现自然的思想。可是,他的作品并不自然,而是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善于把玄妙迷离、古怪离奇的轶事写得逼肖现实生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克里斯特贝尔》。同时,他也是重要的理论家和评论家,他看重想象力,有了想象力诗才有灵魂。真正的诗人都有想象力,庸才只有幻想。但是他不同意华兹华斯,认为田园生活产生不了好的语言。

《忽必烈汗》,遵医嘱服药,读到中国元代开国之主忽,令造皇宫事,进入睡乡,两三个小时中,一边有梦境,一边谋篇布局,几百行诗。醒来根据记忆写下来,不巧有客来访,文思一断,留下遗憾。

《古舟子咏》。水手遇难,吃掉信天翁,招来大祸。忏悔原罪,罪与罚的道路,终于心中涌起对造化万物的仁爱,然后得救。

3)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774-1843):早在华兹华斯前就是桂冠诗人。生于布里斯托尔,一个亚麻布织品商人的儿子。一生给人的印象是生活在一个精神视野和物质环境都很狭隘的世界小角落的人。他上的是牛津大学,认识了柯勒律治,一起构想移民计划,但以娶妻告终。于1797年在伦敦定居。从1807年起,政府每年给他150磅年金,然后成为桂冠诗人,每逢王室有特殊典礼时写一首诗。?除此以外,他靠笔耕生活,毕生勤奋、生活节俭,逐渐积累了12000磅资产。?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是个大好人。但在文学和政治名声方面,比较可疑。在实际的生活之外,他让想象力插上翅膀飞升,写了许多抒情叙事诗,中古和异域,神秘色彩。作为御用诗人,写有《审判的幻影》,攻击拜伦,也为拜伦所攻击。

2、拜伦(1788-1824,Byron 见专节)

3、雪莱(1792-1822,Percy Bushel Shelley):生前遭到恶意中伤,死后名声远扬。

出生于乡间地主家庭,父亲是个爵士,饶有家产而目光短浅。但家族传统中也有反叛性,最经常的表现形式是私奔。母亲是郡里有名的美人,不过她更喜欢强憾的男性,作为长子雪莱太羸弱了,所以母亲对他很冷淡。雪莱6?岁开始学拉丁文,12岁进伊顿公学,他长得太美了--一种孩子的稚嫩和女性的柔媚,加上他居然公开反叛学校里残酷的学仆制度,一些同学组织了“恼雪团”欺负他,这可能也加重了他的反叛性格。此外,雪莱一直都很虚弱,神经疾患,发烧,需要用鸦片,培养了他的诗人气质。18岁进入牛津大学,有“骂自己的父亲和国王的习惯”,被同学称作“疯子雪莱”和“不信神的雪莱”。为此,在圣诞节他回到家乡时遭到母亲的惩罚:母亲不让女儿们和雪莱有接触,已经定婚的表妹也被解除与雪莱的婚约、嫁给了一位正统的绅士。雪莱准备了毒药和手枪,不过未走上绝路,他回到学校,不久就发表了《无神论的必要性》,甚至寄了两份给主教,因此而被学校开除。雪莱的思想是种不成熟的青年的思想,但这种思想的精神却是18世纪所理解的那种自由的精神。在他去世的那年,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自称无神论者,他回答说:“我用这个名称是为了表达我对迷信的厌恶。我接过这个称呼,就象骑士拾起手套,显示我对于不义的蔑视。”

当时,父亲停止给他钱,他只得暂时住在伦敦,此时,他妹妹的朋友、16岁的哈丽特.韦斯特布鲁克因家庭压力,请求雪莱的保护,二人出走,在爱丁堡结婚。此时他读了葛德文的《社会正义》一书,这是当时英国思想界极有影响的一本宣传社会改革的著作,它批判了现社会,提出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心思想是通过教育改革社会。为了实践葛德文的“道德和幸福”的社会理想,夫妻俩第二年渡海到爱尔兰,宣传民族解放,《告爱尔兰人民书》,自费印刷散发,次年方在葛德文的催促下返回英国。1814年10月,雪莱和哈丽特抱着朝圣的心情访问葛德文,见到了葛德文三个女儿中的两个--范妮和珍妮,随后又和他17岁的女儿玛丽成为朋友。玛丽对雪莱产生了爱情。葛德文与哈丽特都表示反对,二人出奔国外,珍妮自愿追随,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因为是三人行,所以遭到世俗的诋毁和遗弃。1815年雪莱的祖父去世,每年给雪莱一千英磅。从这年秋季起,他逐渐进入创作的盛年。1816年三人再到瑞士,初识拜伦,两人住在日内瓦湖畔,驾小艇互访。同年底返回英国后,三重噩耗,一是哈丽特溺死在伦敦海德公园河中,二是也爱着

雪莱的范妮在孤独中服毒自尽,三是大法官因雪莱“道德有问题”而剥夺了他对一子一女的监护权。

1817年,在与玛丽补办了正式婚礼之后,他们定居于伦敦附近的马洛镇,以乐善好施赢得当地村民的尊敬。因为患肺病,在1818年,雪莱永远离开英国,前往意大利。意大利使人迷醉,雪莱进入不可思议的创作黄金时代,在1819年写下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西风颂》、和政治抒情诗《给英格兰人的歌》等名篇。雪莱和拜伦同往地中海,一起泛舟、骑马、射击、谈诗,雪莱佩服拜伦诗才豪放,拜伦钦佩雪莱纯洁无瑕。1822年7月8日,雪莱驾帆船出海,暴风突起,舟沉而死。10天后发现尸体,年仅29岁。根据当地法律,必须火化,拜伦参加了火化,举行了符合雪莱性格的希腊式“赫克托尔”葬礼,把乳香、酒、盐和油倒在柴火堆上。心脏未受损,与骨灰葬在罗马的新教徒墓地。旁边长眠着夭折的儿子威廉和好友济慈。墓志铭上刻着“波西.比西.雪莱,众心之心”,下面还有莎士比亚的诗句:“他的一切未曾消逝,只经历了一场海的变异,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奇丽”。

雪莱的核心是“抗议”。基于“改造世界的强烈爱好”,他的诗歌就是革命的传道。

雪莱最早的一首长诗是他在21岁时自费印行的《麦布女王》,仙后请少女伊昂珊和她驾车出游,对人间事物进行评论。全面反映雪莱的世界观。

1818年,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英雄在悬崖上3000年,每天有鹰来咬他的心。除恶之神乘时辰之车向宙斯的宝座驶去,宙斯劫数已到,沉入地狱。英雄得到解放。世界成为平等的大同世界。

1819年五幕悲剧《钦契》,无韵体,根据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真实事件,钦契伯爵是教皇的宠信,他暴戾成性,害死儿子、强奸女儿,用金币和葡萄园贿赂教皇,得以无事,继妻想用宗教打动他无效,女儿忍无可忍雇佣刺客杀死钦契,法官判女儿无罪,但教皇坚持处死。

同年英国统治者镇压工人,雪莱写了一系列诗歌支持抗议运动。著名的《西风颂》。“天才的预言家”。

长诗《阿多尼斯》纪念济慈的哀诗。

4、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杰出的抒情诗人。26岁夭亡,“露珠培育出来的鲜花”。墓志铭:“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父亲是伦敦一家马车行的主人,少年时父母双亡,他成了家中最大的男人。很早就显示出极大的个人勇气,而且在一切体育运动方面都是好手。15岁离开学校,由亲戚介绍跟一个外科药剂师当学徒,一直学了五年。自20岁开始,作为医科大学的学生在伦敦各家医院巡回实习。但心寄文学,不久弃医从文,可是作品遭到诽谤,华兹华斯嘲笑他,其他刊物的编辑告诫他“做一个挨饿的药剂师要比做一个挨饿的诗人强一些、也更明智一些”,劝他“还是回去守着自己的药罐吧”,为此,他郁结于心。同时,爱情方面也几经波折,在1818年他爱上了邻居、比自己小五岁的英印混血姑娘范妮,最初六个月里很幸福,济慈写下了一生中最美丽的诗篇们,如《海披里昂》、《夜莺颂》。后来,他看护弟弟染上肺结核,对爱情疑神疑鬼,?1820年应医生的建议去意大利治病,不久咳血而死。

热血沸腾的感觉主义--“我要的是一种感觉的而不是思维的生活。”比任何一个英国诗人兄弟都更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从不为思想原则操心。他的诗歌是种纯艺术,除去想象力别为来源,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诗人应该无原则、无道德观念、无自我。比如《夜莺颂》里有这样的感觉:“啊,要是能有一口酒,那深深冷藏在

地窖里多年的甘醇的佳良,

尝一尝就令人想起乡间的绿野,百花的芬芳,

起普罗旺斯的欢歌、狂舞和明媚的阳光!

啊,要是有大杯巨斛,杯中洋溢着南国的温香,

充满那真正的灵感之泉,使人心迷神荡,

珍珠似的泡沫嘶嘶的在杯沿闪耀,光影荡漾,

染透口边的是绛紫色的玉液琼浆,

好使我一饮而尽,然后悄然离开这人世的纷攘,

伴随你隐没于丛林深处,只留下一片莽莽苍苍。”

他热爱古希腊文化,进步的思想倾向,追求美的境界,诗中有画。对唯美主义产生影响。《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忧郁颂》。

雪莱为他写下《哀济慈》:

“死亡,这保存一切使之不朽的寒冬,掠过

历史的长河----于是,那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

时间的湍流,一变而为水晶的卷轴----

阿多尼斯,于是这灿烂的名字永远在闪耀!”

5、瓦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 1771-1832):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血统高贵”的古老家族,父亲是律师,家族传统是忠诚于皇室、笃信国教。司各特两岁时右腿变瘸,但能以开朗的心情对待这一缺憾,与拜伦形成鲜明对比。少年时代,他骑着一匹比纽芬兰犬大不了多少的马,但却表现出对民间歌谣和古代歌谣的浓厚兴趣,和对环境的思古之幽情。后来,他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成为律师,担任副郡长、高等民事法庭庭长等职位。同时,他依然经常去偏僻地区收集历史传说和民间歌谣,于1803年发表了整理的三卷《苏格兰边区歌谣集》。1805年发表了第一部叙事长诗《末代歌手之歌》,因其返回大自然和恢复民族特色的特点,获得空前的成功。自此他成为专业作家,每天五点起床,先去看马、爱犬和其他家畜,然后手不停挥地写上七个小时。偶尔也去伦敦社交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是位温良谦让的社会名流。他以古老的家庭出身自豪,对于消逝的封建家长制社会生活恋恋不舍,于1812年买下特威德河上的阿伯茨福德领地,仿照古堡样式修了所住宅,过着家长式的地主生活。同年,当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于1812年问世时,他感觉自己在叙事长诗方面无法超越,于是转向历史小说的创作,第一部《威弗利》是匿名出版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用“威弗利作者”的名义发表了许多广受欢迎的历史小说。直到1827年才宣布自己就是系列小说的作者。司各特在1820年获得贵族头衔,成为从男爵。 1826年他入股的公司破产,几个月后妻子去世,他勇敢地迎战命运,靠写作还债--12万磅,是以部分作品有粗制滥造之嫌。1832年在劳累中中风去世。

司各特一生写有8部长篇叙事诗。全部以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离奇怪诞的想象,展现了

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和粗犷壮丽的苏格兰山地景物,流露出美化过去时代和同情封建王朝的保守情绪,有比较浓厚的怀旧色彩。其中:《玛密恩》以1513年苏格兰和英格兰的交战为背景,描写一对贵族男女的曲折爱情故事。《湖上夫人》把苏格兰的湖光山色和中世纪苏格兰国王骑士的冒险事迹相互交织。

一生还写有27部历史小说,司各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反映了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艾凡赫》,12世纪“狮心王”理查在位时复杂的矛盾。历史资料、民间传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爱默生讽刺他说,司各特的叙事诗仅仅是一种韵文体的苏格兰名胜指南。穆尔也评价他说,司各特一个庄园又一个庄园地在景物描写上大做文章。--苏格兰风味。

6、丁尼生(1809-1892):

清贫的牧师家庭出身,剑桥大学肄业。44岁时定居于南海岸的怀特岛,晚年接受了男爵封号。

他继承了华兹华斯等浪漫派的传统,同时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影响,取材广泛,重视诗歌形式的完美,词藻绮丽,音调铿锵,有时略有做作。《尤利西斯》描写年老的尤利西斯追求新境界的永不止息的精神。组诗《悼念》共131首,?把对亡友的友谊扩大为对人类的博爱,对今生的疑惑、对来世的憧憬,是英国文学中最优秀的哀歌,维多利亚女王因此与他结交,封他为男爵,宫廷桂冠诗人。《国王叙事诗》以亚瑟王传说为素材,广泛影响。“音乐感最敏锐的诗人”。

7、白朗宁夫妇:

罗伯特·白朗宁(1812-1889):生活富裕,34岁时娶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移居意大利15年。代表作《指环与书》,无韵体叙事诗,两万余行,诗名大振,知识界有“白朗宁学会”,经常聚会听他朗诵。他的诗歌突破传统的题材范围。用形象表现哲理。喜欢用独特的譬喻。继承了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一些风格,多数诗歌艰涩难懂。对20世纪的庞德等人有很大影响。

伊莉莎白·白朗宁(1806-1861):出生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里,8岁开始写诗,13?岁就创作了咏叹马拉松战役的史诗,不幸的是15岁时坠马受伤以至瘫痪。她在静养中博览群书,从事诗歌创作。26岁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1844年,她的两卷本诗集问世。次年,罗伯特慕名来访,39岁的女诗人经过思想斗争,终于接受了求婚,在爱情的力量下,她居然能下地走动了,爱的奇迹。因为父亲反对,二人秘密结婚,1846年出走意大利。定居于佛罗伦萨,三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葡萄牙十四行诗集》(1850)是她赠给丈夫的爱情诗,才华横溢。

一、拜伦的身世、性格及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1、评价: 19世纪初叶英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非常有影响。

世界诗歌史上罕见的天才,不可模仿,蘸着心灵的液滴写在天空之上。

他广泛地被人模仿着,也广泛地被人辱骂着。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并喜爱描写自己的复杂性。在整个19世纪,他成为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拜伦式英雄”的同义语:一个神秘、爱嘲弄、甚至有罪恶的艺术形象,当然也是一个被驱逐的流浪者。本世纪初,由于人们对于人的性格十分关注,以致于对作者的兴趣远远超过对作品的兴趣。有一种意见认为,拜伦的诗歌是低质量的,他的唯一力量,在于自我戏剧化和自我宣传方面。但现代的批评家和学者却日益认识到拜伦诗歌中具有的独特力量和自我意识,这种力量和意识使拜伦不仅成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也可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最“现代”的一个。

2、生平:(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1788年生于伦敦。真正的贵族世家,但趋于没落。其父约翰.拜伦是个浪荡的花花公子,为追逐财产而结婚。败掉自己的财产和妻子的嫁妆后,离家出走,另找新欢,最后死在法国。母亲是苏格兰富裕的贵族家庭出身,但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性格乖僻,丈夫死时小拜伦刚刚三岁,她和儿子移居苏格兰,过着拮据孤独的生活。在那里拜伦受到了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加尔文教徒的道德熏陶。由于母亲没有良好教养而脾气乖戾,对拜伦有时溺爱,有时暴躁,这对形成拜伦放荡不羁的习性有一定影响。奇特的心灵,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叔爷去世后,把勋爵封号传给年仅10岁的拜伦,使他成为拜伦勋爵六世,还有两处地产--纽斯泰德寺院和罗岱庄园,是亨利八世封给拜伦家族的。在拜伦30岁时卖掉以支持农民起义。这里也是罗宾汉的地盘。当时英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总之家境从此好转。

1800年他迁居伦敦。为了与显赫的身份相配,他被送进哈罗公学。可能是在此时期,他有一次不幸的初恋:他真心地爱上邻家姑娘玛丽,却被玛丽玩弄——为他一生留下创伤。中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学习历史和文学。但他不爱学习,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英国和欧洲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受到卢梭影响。他天生跛足,由于不适当的治疗变得更糟。但他志向高远,渴望运动,打板球、拳击、击剑、骑马、游泳。同时,也追逐年轻贵族所追求的时尚--放荡悠闲。拜伦在性格上发展了两个突出的特点:顽强的反抗精神和浪漫的性格。

在大学里,他试写抒情诗,在1807年大学二年级时,发表了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光》(Hours of Idleness)。民主精神和独立情绪。受到以《爱丁堡评论评》为首的评论界批判:“为神人所共弃”。1809年,拜伦回击,写《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双韵体讽刺长诗,讥笑了同时代的主要诗人,如司各特、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

1809年,他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在上议院取得了世袭的议员席位,并和好友霍布豪斯出国旅游,到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两年的游历中,他收集了许多材料,以后用此写出了许多重要的诗歌。包括《唐璜》。在旅途中,他还写了第一部重要作品《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前两章,回国后不久,于1812年出版,这部长诗的发表震动了欧洲文坛,使拜伦立刻成为著名诗人。正如他自己在日记中所写:“当我在清晨醒来,已经名声远扬,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拜伦有神圣的使命感。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同情工人自由主义运动。1812年,他在上议院发表过两次激烈的演说,第一次反对把破坏机器的卢德党人处以死刑的立法,第二次是反对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奴役政策。结怨于统治集团。加上拿破仑走上下坡路,波旁王朝复辟,拜伦孤独苦闷,写出了一系

列东方故事诗:

《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1813)

《海盗》、《莱拉》,(1814)

《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娜》,(1816)。

在这些故事诗中,中心人物都是叛逆者,他们和周围现实发生尖锐冲突,拜伦式英雄以各种化身表现了愤世嫉俗的思想并经历了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他们具有热烈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为捍卫个人权利而奋起与社会对抗,同时又孤僻高傲、刚愎自用、蔑视群众等特征。他们是孤单的报仇者,也是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有深切的仇恨,也有强烈的爱。广泛引起共鸣。由于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的明显印记,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拜伦的恋爱与他火热的诗句一样出名。1815年他同安娜.密尔班克结婚。她出身于富裕的贵族家庭,天真、简单、有知识、爱好文学,但笃信宗教、循规蹈矩、见解偏狭,总想劝说拜伦走正道,并怀疑拜伦心智不健全,企图通过医学检查,使人承认拜伦发疯。在婚后一年,她就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阿达回到娘家。一时流言纷起,反动人士掀起了一个恶毒的诽谤拜伦的运动。只有他的异母姐姐奥古斯达是他唯一的忠实朋友。在迫害下,1816年他不得不永远离开英国。“如果这些流言、诽谤和咒骂是真实的,那么是我不配住在英国,如果是假的,那就是英国不配给我住。”

1816-1817年他在瑞士度过。在这里他同雪莱建立了密切的友谊。?雪莱赞美拜伦愤怒揭发的力量,但不能接受他的悲观主义。拜伦钦佩雪莱的为人和执着于理想的品格,但对他的不切实际深感惊讶。当时陪伴雪莱的有玛丽和她的异母妹妹克莱尔.克莱蒙,克莱尔为拜伦生了一个女儿,5岁时夭折。

瑞士时期是拜伦深刻的精神危机的时期,创作也带着一种悲凉之情,自传体的《梦》;《黑暗》,最忧郁的作品;叙事诗《锡隆的囚徒》(1816);诗剧《曼弗雷德》(1818-1823)。同时诗人也并没有放弃理想,写出了战斗的短诗《咏锡庸城堡》(1816)《普罗米修斯》(1816),赞美英雄“骄傲地敢于反抗到底的精神”。继续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

1817-1823年他定居意大利,先后住在威尼斯、拉文那、比萨、热那亚。?他和拉文那的一位贵夫人特丽萨过从甚密,“献殷勤者”,到1820年她与年老的丈夫离婚,与拜伦同居。特丽萨的弟弟是个军官,是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的统治的秘密爱国组织烧炭党成员,拜伦通过他参加了烧炭党的全部革命组织工作,写传单、宣言、把家变成军火库。第二年起义失败,他随甘巴斯一家迁居比萨,在那里与雪莱再次相逢,组成“比萨集团”,包括希腊和爱尔兰的民族主义领袖。

在意大利期间,他的创作由抽象的自由精神,转向具体的生活和政治内容。有政治讽刺诗歌:《塔索的悲哀》(1817)、《威尼斯颂》(1819)、《但丁的预言》(1821)、《审判的幻景》(1822)、《青铜时代》(1822-1823);历史悲剧:《该隐》(1821)。最重要的是从1818到1823年创作的巨作《唐璜》,未完之作,优秀的长篇政治讽刺诗歌。

1823年夏天,他决定到希腊去参加希腊反对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战争。他乘着自己出资装备的战舰“赫尔克利斯”号驶往希腊,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被任命为向利杜潘进军的远征军总司令。 1824年1月22日,他创作了最后一首诗《今天我度过了三十六年》,号召“打出去,致敌人于死命”。因过分劳累患了热病, 1824年4月19日逝世,临终前还在呓语:“前进——前进——要勇敢”。年仅 36岁。希腊视他为民族英雄,为他举行了三天国丧,灵柩上覆盖着黑色斗篷,上放钢盔、宝剑和桂冠。他的心脏葬在希腊。他的遗体运回英国纽斯泰德,姐姐奥古斯达为他写铭文:“这里葬着乔治.戈登.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作者的遗骸,他于 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西部的迈索隆吉翁逝世,当时他正在英勇奋斗,为这个国家夺回她往日的自由和光荣”。

3、自由之子。

鲁迅评价他“立意在反抗”。

拜伦自己说:“我始终只具有两种情感:酷爱自由,厌恶伪善。”

歌德笔下欧福良的化身。

寿命不长。人格与诗歌完美的统一,令世人惊讶。既用自己的诗歌又以自己的人格建立自己的纪念碑。

政治上,是一切专制制度的死敌。

个性上,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但这种个人主义受天生良知的驱使而变为统摄整个欧洲精神的大我,而一生颠沛流离,哪里有硝烟就奔向哪里。崇尚自由,不自由毋宁死。

身世与创作的关系。天生叛逆的性格,十几岁时就反对现行制度。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勾留他的兴趣。渴望自由,憎恨一切方式的专制和压迫。但他心中的自由是很抽象的、模糊的。用传统的启蒙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没有受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完全是由于性格与良知的完美结合而达成如此成就。

二、创作

1、爱情诗歌:征服被爱对象的气势,热情澎湃,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有生活的影子。《雅典的少女》(Maid of Athens,1810)

2、传奇色彩的叙事诗歌:无政府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反抗色彩的拜伦式英雄。

《海盗》( The Corsair,1814),主人公康拉德是位意志坚强,不畏强暴的豪侠之士,同时也是个妄自尊大、手段残忍的海盗头子,他和伙伴们长年在岛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听说有土耳其军官准备来犯,康拉德毅然离开情人,混入敌军,准备发动兵变,结果事败被俘。等他逃脱回到海岛,发现情人已经听信谣言伤心去世,从此,康拉德的身影便在海岛上消失。

《锡隆的囚徒》( The Prisoner of Chillon,1816) ,瑞士十六世纪爱国者庞尼瓦为家乡日内瓦争取自由而在锡隆被囚的故事。

3、政治讽刺诗:语气雄辩,讽刺犀利。

《审判的幻景》 (The Vision of Judgment,1822) :套用骚塞原题,采用蒲伯的讽刺笔法,借用《失乐园》的天堂景色,描绘了英王乔治三世升天的过程,“一位老朽的人,带着老朽的灵魂,人与灵魂都完全失明”。天堂门口,撒旦和天使争夺其灵魂的归宿,撒旦因乔治三世维护在美国的暴政、帮助恢复法国的君权而要领走他的灵魂。次等魔鬼把骚塞背上天堂,希望他“全能的笔杆”能帮助乔治。骚塞自我吹嘘,被撒旦打

倒在地,喧闹中没人留意乔治,他未经审判悄悄溜入天堂。——讽刺骚塞。因为骚塞在自己的《审判的幻景》中,把拜伦称为是“撒旦派诗人头子”。

4、哲理诗剧:

《曼弗雷德》( Manfred,1817):博学之士曼弗雷德,浮士德式的对生活与知识的厌倦,他离开俗世,独自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古堡中,郁郁寡欢,寻求遗忘或死亡。他与各种精魂巨力交谈,对魔鬼施加自己的个人意志,借助其力量与爱人的幽灵重逢。当他得知自己次日将死,他拒绝了修道院长的挽救,也不向支配人类命运的精灵屈服,而是孤独地告别了生命。“世界悲哀”。孤独的反叛者。对理性的失望。对独立意志的歌颂。

《该隐》( Cain,1821):与《圣经》唱反调,将该隐描写成反对专制神权的叛逆者,好人亚伯则是惟命是从的奴隶,上帝是个嗜血的暴君,撒旦则是自由精神的化身。该隐受到撒旦影响,宁愿失去安乐也不愿作奴隶,无意中打死亚伯,被逐出家门。博得读者的同情和理解。反宗教、反暴政倾向。

三、分析

1、《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grimage,1809-1818)应为《少侠哈洛尔德游记》,“ Childe”也有“Child”拼法,在中世纪指出身高贵、尚未获得骑士封号的青年。

四章分别写于不同时期。一、二章:分别写于1809和1810年在西班牙和希腊逗留期间,由于爱情的原因,1812年发表。成名作。第三章写于瑞士,1817年发表。第四章在意大利脱稿,1818年发表。

诙谐的模仿斯宾塞《仙后》的庄严史诗体,将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出游比作中世纪游侠骑士的冒险经历。根本目的是反映拜伦在欧洲等国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揭示他对欧洲大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内容:第一章,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开卷展示一个忧郁愁闷、悲观厌世的贵族青年形象:“现在恰尔德.哈洛尔德对生活已厌倦,/他想从狂欢作乐的同伴中逃脱,/据说他常常想流泪,/但骄傲却使他有泪不轻弹。”此章中心是名城萨拉戈萨,萨城之所以在拿破仑的攻势下巍然屹立,是因为有一位萨拉戈萨少女奥古斯丁娜的精神感召。“西班牙民族的灵魂”。第二章,阿尔巴尼亚和希腊。长诗中最好的部分,爱琴海的迷人风光--大海与高山之间是一片断壁残垣--抚今追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上帝愿意帮助那些想要自救的人”。壮阔的场面、诗人的激情、迷人的风光完美结合,收放自如,过渡自然,写来不露痕迹。第三章,凭悼滑铁卢战场。全诗中政论性最强的部分。对拿破仑的失败发表了中肯的见解,“最伟大的但决非最坏的人”。用拜伦式英雄的许多特征来描述拿破仑。高度评价伏尔泰和卢梭。视欧洲封建贵族持是自由的敌人,强烈否定。第四章,意大利。先回忆古意大利的辉煌,抚今追昔,认为意大利人民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摆脱奥地利统治,获得自由和独立。最后以大海的翻腾结尾,抒发一番情怀。主题:自由的呼吁。

艺术:

A主观抒情性。冷峻的现实批判和磅礴的抒情性结合得天衣无缝。基调是昂扬、悲壮和崇高的。

B把枯燥的政治题材灌注了自己的激情,有深刻的历史感和广博的现实意义。扩大了浪漫主义题材。

C抒情和议论之间运用插笔的手法。

D对比的手法。

E语言丰富生动。

2、《唐璜》( Don Juan, 1818-1823)

气势恢弘、缤纷多彩的长篇叙事诗,评论界公认的拜伦的顶峰之作,由于诗人早逝,未能完成,留有十六章,一万六千多行,是英国文学史上篇幅最长、艺术最辉煌的诗歌之一。总结拜伦后期思想,风格和思想与《恰》接近。主人公的发展过程与浮士德接近,拜伦把他写成了为自由不惜献身的勇士。政论性明显增强,抒情性削弱,幽默、讽刺、批判的天才发挥到及至,但可读性强,更象一部诗体小说,在规模和人物数量上超过《恰》。

西班牙的古老传说,但此唐璜不同于彼唐璜。是一个 18世纪末的西班牙贵族青年,风流倜傥、勇敢正直,16岁与已婚女子私通,丑闻败露,被迫离开故乡。海难,漂流到希腊的海岛上,被海盗女儿海蒂所救,一见钟情。海蒂父亲返回海岛,拆散二人,唐璜被当成奴隶送到土耳其市场。他男扮女装,进入后宫,被王妃收为男宠。唐璜在宫中的风流韵事使王妃醋意大发,唐璜逃离后宫,加入了攻打土耳其的俄国军队。由于战功赫赫,受到女皇凯瑟琳二世的青睐,封为宠臣。受女皇派遣,他出使英国,进入上流社会。至此中断,但拜伦曾表示:“我的意图是使唐璜完成欧洲的旅行,经历各种围攻、战役和冒险,最后,以他参加法国革命为长诗的结尾。”

第一三人称相结合。庄严的诗体与可笑的题材,集崇高与荒诞于一体。基调是讽刺。有批判的现实性。“《唐璜》是对现存社会制度种种弊端的讽刺。”与叙事相交织的是一些思想倾向:

对湖畔派的批评。

抨击各种专制制度。

反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表示自己最欢欣鼓舞的事就是生殖。

对牛顿的赞扬和肯定。

在哲学上批判当时欧洲流行的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

反对哈姆莱特的深思。提倡堂吉诃德的精神。

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主张自由恋爱,反对传统婚姻。

生前遭到恶意中伤,死后名声远扬。

出生于乡间地主家庭,父亲是个爵士,饶有家产而目光短浅。但家族传统中也有反叛性,最经常的表现形式是私奔。母亲是郡里有名的美人,不过她更喜欢强憾的男性,作为长子雪莱太羸弱了,所以母亲对他很冷淡。雪莱6?岁开始学拉丁文,12岁进伊顿公学,他长得太美了--一种孩子的稚嫩和女性的柔媚,加上他居然公开反叛学校里残酷的学仆制度,一些同学组织了“恼雪团”欺负他,这可能也加重了他的反叛性格。此外,雪莱一直都很虚弱,神经疾患,发烧,需要用鸦片,培养了他的诗人气质。18岁进入牛津大学,有“骂自己的父亲和国王的习惯”,被同学称作“疯子雪莱”和“不信神的雪莱”。为此,在圣诞节他回到家乡时遭到母亲的惩罚:母亲不让女儿

们和雪莱有接触,已经定婚的表妹也被解除与雪莱的婚约、嫁给了一位正统的绅士。雪莱准备了毒药和手枪,不过未走上绝路,他回到学校,不久就发表了《无神论的必要性》,甚至寄了两份给主教,因此而被学校开除。雪莱的思想是种不成熟的青年的思想,但这种思想的精神却是18世纪所理解的那种自由的精神。在他去世的那年,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自称无神论者,他回答说:“我用这个名称是为了表达我对迷信的厌恶。我接过这个称呼,就象骑士拾起手套,显示我对于不义的蔑视。”

在当时,父亲停止给他钱,他只得暂时住在伦敦,此时,他妹妹的朋友、16岁的哈丽特.韦斯特布鲁克因家庭压力,请求雪莱的保护,二人出走,在爱丁堡结婚。此时他读了葛德文的《社会正义》一书,这是当时英国思想界极有影响的一本宣传社会改革的著作,它批判了现社会,提出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心思想是通过教育改革社会。为了实践葛德文的“道德和幸福”的社会理想,夫妻俩第二年渡海到爱尔兰,宣传民族解放,《告爱尔兰人民书》,自费印刷散发,次年方在葛德文的催促下返回英国。1814年10月,雪莱和哈丽特抱着朝圣的心情访问葛德文,见到了葛德文三个女儿中的两个--范妮和珍妮,随后又和他17岁的女儿玛丽成为朋友。玛丽对雪莱产生了爱情。葛德文与哈丽特都表示反对,二人出奔国外,珍妮自愿追随,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因为是三人行,所以遭到世俗的诋毁和遗弃。1815年雪莱的祖父去世,每年给雪莱一千英磅。从这年秋季起,他逐渐进入创作的盛年。1816年三人再到瑞士,初识拜伦,两人住在日内瓦湖畔,驾小艇互访。同年底返回英国后,三重噩耗,一是哈丽特溺死在伦敦海德公园河中,二是也爱着雪莱的范妮在孤独中服毒自尽,三是大法官因雪莱“道德有问题”而剥夺了他对一子一女的监护权。

1817年,在与玛丽补办了正式婚礼之后,他们定居于伦敦附近的马洛镇,以乐善好施赢得当地村民的尊敬。因为患肺病,在1818年,雪莱永远离开英国,前往意大利。意大利使人迷醉,雪莱进入不可思议的创作黄金时代,在1819年写下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西风颂》、和政治抒情诗《给英格兰人的歌》等名篇。雪莱和拜伦同往地中海,一起泛舟、骑马、射击、谈诗,雪莱佩服拜伦诗才豪放,拜伦钦佩雪莱纯洁无瑕。 1822年7月8日,雪莱驾帆船出海,暴风突起,舟沉而死。 10天后发现尸体,年仅29岁。根据当地法律,必须火化,拜伦参加了火化,举行了符合雪莱性格的希腊式“赫克托尔”葬礼,把乳香、酒、盐和油倒在柴火堆上。心脏未受损,与骨灰葬在罗马的新教徒墓地。旁边长眠着夭折的儿子威廉和好友济慈。墓志铭上刻着“波西.比西.雪莱,众心之心”,下面还有莎士比亚的诗句:“他的一切未曾消逝,只经历了一场海的变异,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奇丽”。

雪莱的核心是“抗议”。基于“改造世界的强烈爱好”,他的诗歌就是革命的传道。

雪莱最早的一首长诗是他在21岁时自费印行的《麦布女王》,仙后请少女伊昂珊和她驾车出游,对人间事物进行评论。全面反映雪莱的世界观。

1817年长诗《伊斯兰的反叛》,莱昂和西斯娜,一对革命情侣,在“黄金国”造反,失败后二人遭火刑,突然大火球把暴君和走狗卷走,二人得救。表达对革命的信心。 1818年,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英雄在悬崖上3000年,每天有鹰来咬他的心。除恶之神乘时辰之车向宙斯的宝座驶去,宙斯劫数已到,沉入地狱。英雄得到解放。世界成为平等的大同世界。

1819年五幕悲剧《钦契》,无韵体,根据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真实事件,钦契伯爵是教皇的宠信,他暴戾成性,害死儿子、强奸女儿,用金币和葡萄园贿赂教皇,得以无事,继妻想用宗教打动他无效,女儿忍无可忍雇佣刺客杀死钦契,法官判女儿无罪,但教皇坚持处死。

同年英国统治者镇压工人,雪莱写了一系列诗歌支持抗议运动。著名的《西风颂》。“天才的预言家”。

长诗《阿多尼斯》纪念济慈的哀诗。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杰出的领袖、最伟大的诗人、作家、人道主义战士、民主主义者。

也有点“巨人症”--以广阔的天空和大海做背景,为本人、为人类、为时代和历史服务。他的“雨果塔”之所以不倒,依赖于他的语言。

83年的漫长生涯,矛盾的人生,他自己承认:他构成了一个谜。

一、生平

1802年2月26日,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城。

雨果的父亲原本出生于平民细木匠家庭,后来参加了1789年大革命,屡建战功,并深受拿破仑赏识,当上了将军,是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雨果的母亲苏菲则是船主的女儿,她拥护波旁王朝,同时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父母经常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执。由于父亲经常调防,雨果的童年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过的,他在马德里贵族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1812年初,雨果和两个哥哥随母亲回国,就读于巴黎的贵族中学,此时的雨果就对文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写下了许多诗歌。

1815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母亲的保王思想更加强烈。由于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少年雨果成为保王党人的同情者,并奉红极一时的桂冠诗人夏多布里昂为师。14岁的雨果在日记里宣布:“要么做个夏多布里昂,要么什么也不做。”1817年,法兰西学士院提出诗题,进行征文比赛,15岁的雨果以诗歌《读书之益》得了奖,还赢得了国王路易十八赏赐的1000法郎的助学金。雨果一鸣惊人,夏多布里昂称他为“神童”。

1818年在巴黎广场上看到一次行刑场面:一个妇女因犯了所谓的“仆役盗窃罪”而当众接受烙刑。雨果后来回忆说:“我从那出来,下决心(那时我16岁)要永远同法律的恶劣行为作斗争”。此后,这种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一直指引着雨果反对死刑,并在许多作品中控诉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虚伪和残酷。

1819年,雨果与两个哥哥欧仁和阿贝尔加上诗人维尼合办了刊物《文学保守者》,公开站在为复辟王朝服务的伪古典主义一边,受到夏多布里昂的赏识。雨果是主要撰稿人,两年中写了诗歌文章272篇,多数是尊崇王室的颂歌。?同时也开始写小说。 1821年母亲因肺炎逝世,父亲三个月后再次结婚。1822年,他把少年时代的诗歌作品收集在一起,取名《颂歌与杂诗》出版,获得路易十八的每年1000法郎的年金。靠了这笔年金,他与青梅竹马的阿黛尔.傅先结了婚。阿黛尔能文能画,非常

贤淑,尽管后来雨果与女演员杜鲁埃夫人过从甚密,但她默默隐忍,没有离婚,在几十年的夫妻生活中,生下子女四人,始终相敬如宾。

也是在这一年,中学同学窦隆参加反政府的行动被判死刑,出逃在外,雨果写信给窦隆之母,希望能帮同学躲避追捕,幼稚的雨果没想到此信居然被密探私拆。由此,雨果的保王思想大受打击。

1823年,他参加了浪漫派组织的第一文社,出版同人杂志《法兰西诗神》。他认为诗人应该走在人民的前面,为人民照亮道路。不久,他开始批判自己少年时代的创作,把它们看作是自己“出世前干下的蠢事”。他要求人们应给予自己从头开始的权利:“只因为我牙牙学语是哼过保王歌,难道就一辈子注定在荒唐中度过”?

1826年,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广泛开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运动,雨果受到感染。他和缪塞、大仲马等青年作家组织了浪漫主义的第二文社,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这一年,他把第一部诗集加以修改和补充,成为《短曲与民谣集》出版,标志着他从保守走向共和。

1827年,雨果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和《序言》。意味着他走上了与保王主义彻底决裂的道路。《序言》是浪漫主义的宣言,文章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形式,盲目模仿古代是荒谬的,因此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枷锁。此外,他还提出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由此,在文学作品中,应把这两种本质对照地写出来,而不是象古典主义者那样只描写“崇高文雅”的一面。《克伦威尔序言》一发表,立即成为正在法国蓬勃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它奠定了以雨果为旗手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当时雨果法国著名作家圣伯夫、梅里美、司汤达、缪塞、大仲马、巴尔扎克等人都团结在雨果的周围,坚持不懈地与伪古典主义作斗争。

与此同时,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也在发展。1829年发表《东方诗集》,歌颂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小说《死囚的末日》,呼吁废除死刑。

1830年的《欧那尼》的上演,是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总决战。在《欧那尼.序言》中,雨果提出著名的“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这一观点,强调“文学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儿女”,把文学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欧那尼》一剧以鲜明的反封建主题和新颖的手法一新观众耳目:此剧打破古典主义的三一律的束缚,悲喜杂糅,美丑对照,展示出浪漫主义风格。此剧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28岁的雨果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地位。

《欧那尼》上演五个月后,巴黎人民发动七月起义,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雨果以极大的热情迎接这场革命的到来,写了诗歌《致年轻的法兰西》,欢呼“一天就造就了一个时代”。他还写了《赞美诗》为在革命中牺牲的英雄志哀。

1831年,雨果发表浪漫主义杰作《巴黎圣母院》。

1832年他的剧本《逍遥王》遭到禁演。女演员德鲁埃夫人闯入他的生活,关系持续了半个世纪。

1834年中篇小说《克洛德.格》探讨了工人贫困和由此造成的犯罪问题。 1838年的剧本《吕依.布拉斯》,以西班牙为背景,揭露性作品,游侠骑士布拉斯是王后的情人,与代表腐朽贵族的堂萨吕斯特决斗,口号是:拯救人民。

与此同时,在整个三十年代,他写了大量的诗歌,《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光影集》。

雨果错误地以为,七月王朝的存在不可避免,于是与其妥协,1841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进入上议院,被封为“法兰西贵族世卿”,如果不是发生丑闻:与画家之妻暧昧,他也许会成为大臣。加上1843年爱女和女婿游水溺死,同年神秘主义色彩的《卫戍官》失败,雨果一度消沉,长期沉默。

1848年的法国革命对雨果的思想和创作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积极参加共和主义的政治活动。当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称帝时,他参加武装起义,结果遭通缉,流亡国外19年,先后住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英属泽西岛、格恩济岛。人们说流亡使雨果回到了自我。在流亡期间,雨果不屈不挠地与独裁政权作斗争。发表《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惩罚集》。后者是一部卓越的政治讽刺诗集,充满革命的气势。其中《最后的话》一诗显示了他斗争到底的决心:

“如果只剩下一千个人,我定是其中之一,

万一只剩下一百个人,我还是不放下武器,

如果只剩下十个人,我就是那第十名,

如果只剩下一个,我就是那最后的一个人。”

生活方面悲哀相继:第二个女儿阿黛尔出走,两个儿子去世、大孙子夭折,夫人于1868年去世,而朱利叶不愿当雨果夫人。在生活工作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笔耕不辍,以非凡的毅力写出了《静观集》(1856)、《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作品。

1870年,拿破仑第三垮台,雨果回到巴黎,受到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他以68岁的高龄参加了国民自卫军,捐出稿费,铸造了两门大炮。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在报纸上宣布把自己在布鲁塞尔的寓所提供给社员作避难所,为此被比利时政府驱逐。他一直要求赦免全体社员。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雨果仍然创作不辍。完成《凶年集》(1872)、《九三年》(1874)、《历代传说》(1883)等。

1885年5月22日,雨果与世长辞。灵柩停在凯旋门下一昼夜, ?群众仍围住不散。巴黎公社的老战士发表宣言,号召社员们参加葬礼。 6月1日,政府为雨果举行国葬,送葬者达百万,人们高唱《马赛曲》,把雨果送至先贤祠。

二、创作: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教科书,是浪漫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进行结合的最初尝试。

1、《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 1831)。

雨果小说创作的里程碑,集中体现了当时浪漫主义者对社会和个人的看法。壮阔、雄伟,熔各种浪漫主义手法为一炉。充满了反封建、反教权和反社会黑暗的浪漫主义战斗精神。

A、内容:

流浪艺人爱斯美拉尔达是一位美丽动人、心地纯洁的吉卜赛少女。当她在巴黎圣母院前格雷弗广场载歌载舞欢度“愚人节”时,圣母院副主教孚罗诺对她动了淫心,当即指使他的

养子、圣母院畸形敲钟人加西莫多去劫持少女。少女被正在巡逻的国王卫队长法比救下,她随即爱上了这个轻浮而又负心的军官。加西莫多被鞭打示众,口渴如焚,少女出于同情,将水送到他的嘴边。当爱斯美拉尔达与法比幽会时,孚罗诺扮妖刺伤了法比,并嫁祸于少女。爱斯美拉尔达因此被判绞刑。爱斯美拉尔达宁死也不愿屈从于孚罗诺的淫威,拒绝了孚罗诺的以贞操换生存的无耻要挟。行刑之日,加西莫多从法场上将少女抢入圣母院楼顶避难,日夜守护着她。当法庭无视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少女时,乞丐王国的流浪汉们闻讯攻打圣母院,国王下令镇压。混战之中,孚罗诺将少女劫出圣母院,再次逼迫她屈从自己的淫欲。遭到拒绝后,孚罗诺将少女交给了追捕的官兵,眼看着少女被绞死。绝望的加西莫多认清了孚罗诺的真面目,将他从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则抱着少女的遗体默默死去。故事离奇曲折,充满悬念,感情充沛。情节经常中断,小说中常夹杂大量非小说因素,插入大量议论。

B、人物塑造:

爱斯美拉尔达--善与美的象征。是15世纪黑暗欧洲的一抹亮色。天真、纯美,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爱情至上的盲目爱情,并不因为法比尤斯是贵族而爱他,被抛弃后,仍不允许说一句他的坏话,与法的行为恰成鲜明对比。给喀西莫多水喝,并不轻视嘲笑他,认为他是个难能可贵的好人。救诗人甘果瓦,与之结婚。对孚罗诺的坚决拒绝。

克洛德·孚罗诺神父--双重性格的人物,应予以否定。尽管他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但不能抹杀他是个罪人。每次出场都带来阴郁的色彩。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态度。性格变态。有一定心理学嫁妆。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加西莫多--比较单纯,内心善良,与克既象父子又如仇人。克收养了他但又从精神上奴役他,令人同情。

C主题:两方面,反对封建专制,反对邪恶的宗教势力。爱是被这两条绳索联合绞杀的。

D艺术特征与成就:

通常说来,浪漫主义小说具有以下特征:

注重色彩;注重环境的渲染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情节曲折离奇,与作者所处时代有一定距离;多用对比原则;常发生情节中断,产生非小说的因素。--这些都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浓墨重彩写哀惋动人的悲剧故事。

爱是红色、亮色,周围的一切都是黑色、暗色。象征:黑暗的社会现实埋葬了无辜的纯真少女。不论何时,爱红克黑,其他人物的出场都与爱有对比关系。法比虽然衣服华丽,但总在晚上出现。甘果瓦也是。红与黑的强烈反差。

人物都是雨果观念的产物,是其人道主义观念的外化,而不是从外界提炼出来的。小说张力非常强,必然带来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并重、大场面与小场面交替出现等特点。两次大的情节中断。

巴黎的建筑。印刷和建筑的关系。事实上,这都是不可或缺的,唯此才能完整地反映主题。

建筑:对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法国中世纪文化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并不否定整个中世纪的文化,并不认为宗教是十恶不赦的。而是否定克的邪恶、否定克的歪曲宗教。神殿中却藏污纳垢。

克指着书说“这个要杀死那个”。即印刷要杀死建筑。雨果肯定印刷术的出现,人类思想的传播带来社会的进步。因而迫害女巫是行为是非理性的,应受谴责的。

强烈的戏剧性。

这并非偶然,因为作者本人就是戏剧家。主要体现在:@运用戏剧结构组织情节,以广场为大舞台,因而带来了戏剧般的流动的叙事视角。内视角集中于一点,外视角不断流动,这是戏剧手法。爱算命,第一次在广场上出现,镜头由远及近,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爱被绞,法比谈情说爱,女修士悲痛欲绝,喀推克下钟楼。@采用了戏剧意义上的悬念、发现、突转。悬念:爱的身世。发现和突转:克发现自己内心已经疯狂地爱上了爱,同时发现爱和法比的情感,由此引起突转,由爱生恨,跟踪、刺杀,爱转为魔掌下任人宰割的羔羊。此外,爱的身世揭开,带来两方面突转,爱不是吉普赛人,不是女巫,仍被送上绞架,突出残酷性;母女刚相认就生离死别,悲剧感。--戏剧性就是艺术效果的集中。与现实的审美距离。

两种方法:写非本时代的事;写幻觉。不写现实,情节可任由作者编织,方能收到情节曲折离奇、不可推敲的效果。大的背景真实,但整个故事无法仔细推敲,大量的偶然因素和巧合,在现实中难以发生,这使小说一波三折,线索头绪众多。对照手法。

节奏对比:动静对照,大处如:攻打圣母院到死一般的寂静。爱被绞到归于尘土。小处如:爱法坠入爱河,背后突插一刀。人物多层次对比:人物自身的对比,喀外貌的丑陋和心灵的美好;法外表的潇洒和内心的丑恶;克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邪恶。对爱情的态度构成对比,爱与法比,法比与喀,喀与克。

善用能表现心灵的对话来刻画人的内心世界。

喀笨嘴拙舌,但说“美-美-”。

克咬牙切齿地反复说法“他死了”。

2、《悲惨世界》

作者宣称力图“把一切史诗融合在一部高级的、终极的史诗中”,这部史诗表现“从恶到善、从非正义到正义、从假到真、从渴望到觉醒、从腐朽到生命、从兽性到责任、从地狱到上天、从虚无到天主。”

A、内容:

小说共分五部,分别是:“芳汀”、“珂赛特”、“马吕斯”、“卜吕梅街的儿女情与圣安东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让”。小说故事发生在1815到1833年间。全书110多万字,中心人物是冉阿让。

贫苦的失业者冉阿让本是一个修树枝的工人,一直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姐姐养活七个孩子。失业后,为了七个孩子,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四次越狱未遂,被加重处罚,总共在监狱中度过了十九个年头。冉阿让终于出狱后徒步来到狄涅城,人们对待他“连狗都不如”,只有该城的主教卞福汝热情地款待了他。但多年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激起的对社会的仇恨心理,又使他偷走了主教的银餐具。被抓住后,主教又解救了他,并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对银烛台也送到他手上。冉阿让受到感化,从此立志行善。

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在蒙特猗市大办福利事业,使该城迅速繁荣起来。在他的工厂里,有一个名叫芳汀的女工,受骗失身又遭遗弃,把私生女珂赛特寄养在巴黎附近一个酒店主德纳第家里。为了按时给自己的女儿寄去抚养费,她拼命工作,但不幸身世暴露,被工厂开除。芳汀只好沦为妓女,饱受侮辱。马德兰在芳汀病死前答应把她的女儿抚养成人。但不久他自己又因前案,被警官沙威逮捕。

1823年,被判终身苦役的冉阿让再次伺机逃出监狱,出重金从德纳第夫妇手中接走了珂赛特。他们来到巴黎,先隐居在贫民区,后为躲避沙威的追捕,冉阿让到修道院里当了工人,一直在此抚养珂赛特长大成人。

八年后,珂赛特和信仰共和主义的青年马吕斯发生了爱情,但遭到马吕斯祖父的坚决反对,马吕斯深感悲观失望。 1832年6月5日,巴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人民起义,出于对共和主义的信仰、也因为爱情上的失望,马吕斯参加了街垒战。冉阿让前来参加街垒战的救护工作,不巧遇上了混入起义者行列的密探沙威。冉阿让受命处决沙威,但私自把沙威放走了。街垒战失败,冉阿让通过地下水道救出了昏迷中的马吕斯。在下水道中,沙威又跟上了冉阿让,打算在冉阿让把马吕斯送回家后再将他逮捕。但是,冉阿让多年从善的人格力量,使沙威陷入极度的矛盾之中,最后,沙威投入塞纳河自杀了。

1833年初春,冉阿让成全了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婚事。但当他主动向新婚夫妇说出自己的身世后,却遭到了他们的误解和疏远。冉阿让在孤独中日渐衰弱。在马吕斯夫妇认识到冉阿让德行的崇高和伟大、并前来看望他的时候,冉阿让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在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哭泣和拥抱中,冉阿让离开了这个悲惨的世界。

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浪漫主义杰作。以宏伟的篇幅、磅礴的气势、深刻的内容,探讨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被誉为“社会史诗”。

B、主题:

三条线索:冉阿让、芳玎、柯赛特。

基本点:爱可以感化人,可以使人脱胎换骨。

描写了从王政到共和的风云变幻。社会内容含量大。

3、《海上劳工》( Les Travailleurs de la mer, 1866)

《序言》: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三大斗争的对象;这三者同时也是人类的三种需要。人需要信仰,所以有庙堂;人需要创造,所以有城市;人需要生活,所以有犁和舟。可是要满足这三种需要,就包含着三种斗争。人生的神秘的苦难,就来自这三种斗争里。人类的进步必须克服迷信、偏见和物质的三种形式的阻碍。三种沉重的枷锁套在我们的脖子上,那便是教条、法律和自然的桎梏。在《巴黎圣母院》里,作者控诉了第一种桎梏;在《悲惨世界》里,作者指出了第二种桎梏;在这本书里,作者将阐述第三种桎梏。在纠缠着人类的这三种苦难里,更混杂着一种内在的苦难,最沉重的枷锁,便是人们自己的心。

主人公吉利亚特是个纯朴的劳动青年,他爱上了船主的侄女、美丽的小姑娘德玉西特。船主李特尔芮为侄女储蓄了五万法郎的嫁妆,没想到被伙计朗泰伦将钱骗去。船长克吕班要回这笔钱想独吞,但遇到海难丧生,那艘李特尔芮本为起死回生而购买的汽船也搁浅在远海上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特尔芮宣布谁能将触礁汽船上的机器运回来,他就将侄女嫁给谁。吉利亚特为了与自己理想的情人结合,只身历尽千难万险、与死亡搏斗、与大海搏斗,终于将机器运了回来。可是当他正准备同德玉西特结婚时,他意外地发现德玉西特其实早爱上了青年神甫。吉利亚特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出发,放弃与德玉西特结婚的资格,成全他们的婚姻,并帮助他们双双出走,而他自己则选择了自杀,沉没在涨潮的大海中。

一部诗意盎然的浪漫主义作品。将吉利亚特比作普罗米修斯,将他的英雄行为理想化,不仅写他有战胜大自然的伟大气魄,而且写他能克己为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歌颂了人道主义与大无畏精神。

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1873)

1793年是法国急风暴雨的年代,共和国军队前往旺岱地区镇压反革命叛乱。红帽子连队在树林中收留了一个寡妇和她的三个孩子。领导这支部队的司令官郭文正直高尚,虽然叛匪的首领朗特纳克侯爵是自己的叔伯,为了革命,他依然坚决与叛匪斗争。这支共和国军队的政治委员是西穆尔登,他曾经担任过教士和郭文的家庭教师,是位把革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坚定的革命者。在一次战斗中,叛军捋走了三个孩子当人质。在以后的战斗中,共和军重创叛匪,最后将他们围困在一座城堡中。叛匪逃跑时纵火烧城,眼看三个孩子有生命危险。已经逃出城堡的朗德纳克顿生恻隐之心,返身救出三个孩子,自己成为共和军的俘虏。在处理朗德纳克的问题上,共和军领袖们之间发生了重大分歧。郭文觉得朗德纳克良心发现、人性复苏,应该宽恕,并私自将其放走,郭文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而西穆尔登认为朗德纳克罪大恶极,应押上断头台。虽然郭文是西穆尔登最器重的学生,但按照国民公会的法案,西穆尔登铁面无私地监斩了郭文。但是西穆尔登陷入深深的心理矛盾不能自拔,在处死郭文的同时,他开枪自杀。

《九三年》中的人和事有特殊的艺术象征意义:寡妇和她的三个孩子是内战的受伤者、是人民群众的缩影;朗德纳克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贵族势力的代表;西穆尔登是正义的革命暴力的代表;郭文是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朗德纳克的良心发现和西穆尔登的举枪自杀,正是作者心目中的人道主义力量之所在。

普希金(Alekandr Sergeyevich Pushkin ,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文学史上具有光辉地位。

一、生平

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双亲赋闲,伯父是名著名诗人,父母也爱好文学,家里沙龙经常高朋满座。在家庭教师的照料下,普希金自幼熟读古典著作,7岁开始写诗。到 12岁,进入彼得堡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高级法政学校__皇村学校读书。这里号称“自由的摇篮”,他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第二年,爆发了卫国战争,战后,他结识了一些驻扎在皇村的进步军官,从而了解到许多政治新闻,读了不少查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和骠骑兵军官恰达耶夫的接近,大大拓宽了他的政治视野。此时他正式开始了

诗歌创作,1814年在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致诗友》,还在12月党人的秘密集会上朗读自己的诗作。

1817年,他从皇村毕业,以10品文官官衔在外交部任职,同时积极参加文学和社交活动。这一年,他写出了反专制、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自由颂》。1818年,写出《致恰达耶夫》,反映了12月党人的革命理想和决心,具有明朗清新的抒情风格,此诗的最后一句“在专制暴君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的姓名”,后来被十二月党人刻在他们的秘密徽章上。1820年,他完成了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自由乐观的精神,脱稿的当天,老诗人茹科夫斯基把自己的画像赠给普希金,上写:“失败的老师赠与成功的学生。”他在文坛上锋芒毕露,特别是那些“自由诗歌”的影响与日俱增,沙皇当局对此极为恐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说:“普希金弄得俄国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歌,所有青年都争相传诵,应该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果然在1820年春,判处普希金流放西伯利亚,只是由于茹科夫斯基等著名诗人的奔走,才以调任名义改为流放南方。

1820年5月,在赴任途中他患病,恰遇卫国战争英雄、老将军拉耶夫斯基一家,便随同他们转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休养。(老将军的小女儿玛丽亚年方十四,十八岁时嫁给十二月党人,一年后,丈夫被流放,玛丽亚毅然追随,在西伯利亚生活了三十年,涅克拉索夫在长诗《俄罗斯女人》中进行了赞颂。)难忘的四个月的旅行结束后,普希金到了任上,长官宽厚慈祥,派他去考察风土民情,于是,他一方面与十二月党人的南社频繁接触---他接近过“第一个十二月党诗人”拉耶夫斯基,会晤过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杰尔,写了杀死暴君的诗篇《短剑》(1821),在十二月党人中广为流传,成了革命的号角。另一方面领略了绮丽的克里米亚风光:雄伟的高加索群山、浩翰的海洋、峻峭的克里米亚海岸、广阔的草原,无不给了他新的灵感,使他写出了一组叙事诗:《高加索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2)、《茨冈》(1824)等,都具有积极的、叛逆的浪漫主义色彩。《高》讲的是一个贵族青年看透了人生和社会,渴望自由,离开文明社会,愿到大自然中去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在去高加索途中被契尔克斯山民俘虏,一个少女爱上了他,但未能从他那颗已经冷却了的心中得到回响,少女私自释放了俘虏,自己投江殉情,俘虏仅仅回头看了看江水的波涛便转身而去。主人公那种向往自由又心灰意冷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一代人的心理特征,是多余人的先祖。代表作《茨冈》(1824)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以前最后一部浪漫主义的叙事诗,对茨冈人生活的描写,为俄国贵族寻出路的主题。

1823年,普希金被调到敖德萨,在南俄总督手下,因为迷恋上总督夫人,引起总督憎恨。沙皇将普希金革职,转而将他流放到他父亲的领地米哈依洛夫村,过了两年被幽禁的生活。在这里他专研俄国历史,收集民歌故事和童话,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大丰富了创作内容和民族特色。还写了许多优秀的抒情诗,如《致大海》(1824)、《致凯恩》(1825)、《冬天的黄昏》(1825)等都是俄国古典诗中的珍品。临近的三山村有个女地主是普希金的远亲,她共有五个女儿,成了诗人的天堂,诗人同她们玩笑,在她们的纪念册上题诗,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尤其是凯恩的出现,唤醒了爱情与灵性,早在1819年二人就相识,美女凯恩嫁了个比她大35岁的老将军。三山村后来改名为普希金村。除此以外,得以潜心创作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现实主义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1825),内容见课本P244。在剧中,他提出了沙皇与人民的关系、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的历史命运等问题,肯定人民是决定历史命运的力量。写于十二党人失败的年代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1826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不久,新继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收买人心而把普希金招回,但普希金并没有被收买,他向沙皇表示:“我会站在叛乱者的行列里“。1827年十二月党人就义一周年,他写了《阿里昂》表示与十二月人共命运:“舵手死了,水手们也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隐秘的歌者/被暴风雨掷到了海岸/我依旧唱着昔日的颂歌。”同年他托玛丽亚将《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带给十二月党人,高度评价革命事业,并号召他们继续斗争。

1828年12月,诗人在舞会上遇到绝代佳人娜塔丽亚冈察洛娃,对方刚16岁,诗人一见钟情,马上求婚,次年被接受,二人订了婚。父亲送他一个领地,1830年秋天,普希金为了办理财产过户手续而来到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因为瘟疫流行,只好住了三个月,这是灵感爆发的三个月,文学史上称为“波尔金诺之秋”,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四个小悲剧,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和许多抒情诗。《驿站长》开限俄国文学的“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普希金从波尔金诺回到莫斯科不久,于 1831年初和19岁的娜塔丽亚冈察罗娃结婚,才子佳人,珠连壁和。娜塔丽亚迷恋上流社会、宫廷舞会,二人迁居彼得堡。不久,在皇村花园里散步时偶遇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垂涎于娜塔丽亚,为了能经常看到娜塔丽亚,而于1833年赐给普希金一个通常给予贵族少年的宫廷近侍的头衔,普希金感到屈辱,又不得不在宫廷供职。不久,沙皇追求诗人的妻子已经成为社交界公开的新闻。

诗人转向创作,写了反映破落贵族带领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杜布洛夫斯基》。参加暴动的贵族形象深深吸引着普希金,为了了解普加乔夫起义的历史, 1833年8月,他到民间采访,9月,又来到波尔金诺,在那里又完成了叙事诗《青铜骑士》、小说《黑桃皇后》等重要作品。小说《黑桃皇后》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批判资本主义金钱骑士的作品。1836年完成的《上尉的女儿》描写了18世纪70年代的普加乔夫起义,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原因。塑造了普加乔夫的形象;热爱自由、宁死不屈的英雄。小说写贵族少年彼得按照贵族教育的传统到白山要塞服役。他在暴风雪中迷了路,靠着一个中年人的指引,才抵达了一家安全的村舍。出于感激之情,他将自己的兔皮袄送给了这个衣衫单薄的中年人。这个中年人正是落难中的农民领袖普加乔夫。他对彼得的恩典非常感激。彼得在服役期间认识了要塞司令上尉伊凡的女儿玛利亚,两人情投意合。青年军官什瓦卜林出于忌妒,与彼得决斗,使彼得受了重伤。1773年10月,普加乔夫率众起义。起义军攻克了要塞。上尉夫妇被处死,什瓦卜林投降了义军。坚持贵族立场的彼得被套上了绞索。临刑时,普加乔夫认出了这个在暴风雪中赠送皮袄的青年军官,他含笑叫人扶起彼得,让他获得到赦免。但彼得恪守忠于沙皇的誓言,坚决不与普加乔夫合作。投降义军的什瓦卜林以告发相

要挟,逼迫玛利亚三天之内与他成婚。普加乔夫帮助彼得就出了玛利亚,成全了他们的爱情。1774年,普加乔夫起义失败,彼得也因“通匪嫌疑”被捕受审,并被判处终身流放。玛利亚得宽赦。普加乔夫被沙皇判处绞刑。临刑前,他向彼得点头致意,然后从容就义。

1836年还创办了《现代人》,发表总结自己创作的著名短诗《纪念碑》。

由于普希金的进步思想威胁着沙皇的统治,引起彼得堡统治集团的不满,他们终于使用阴谋手段,借法国公使馆的丹特士男爵调戏娜塔丽亚之机,挑起二人的决斗, 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瞒着妻子去与丹特士决斗,在决斗中身负重伤,被抬回家是还对妻子说:“我多么幸福啊,我还活着,你就在我身边。你放心吧,你没有过错,一切都会好的。”两天后逝世。

二、《叶甫盖尼·奥涅金》 (Eugene Onegin )

代表作,诗体小说。创作时间 1823-1831年,出版于1833年。?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典范作品。描写的19世纪20年代前半期从首都到外省的俄国社会生活。塑造了贵族青年的典型,反映了当时贵族青年的苦闷、彷徨和追求。提出了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

贵族青年奥涅尽早已厌倦了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浮华生活,为了继承遗产,来到了伯父的乡间庄园。通过朋友连斯基介绍,奥涅金结识了地主拉林一家。奥涅金豪放不羁的性格,超凡脱俗的风度,强烈地吸引着拉林的长女达吉雅娜。热情纯真的少女向奥涅金倾吐了爱慕之情,然而正在探求一种新的生活道路的奥涅金不愿以对妻儿的义务约束自己,拒绝了她的爱。一次,应连斯基邀请,奥涅金参加了达吉雅娜命名日晚会。但当他不得不与他素来厌恶的邻村地主同席,当他看到达吉雅娜因他的出现而举止慌乱,失魂落魄时,他又深悔自己的到来。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促使他对连斯基报复。他故意向连斯基的未婚妻大献殷勤。被激怒了地连斯基提出决斗,结果饮弹身亡。奥涅金悔恨不已,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漫游。当他再度回到彼得堡时,达吉雅娜已成了一位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贵夫人。一种仰慕、追悔的感情促使奥涅金狂热的追求她。达吉雅娜伤心、痛苦,泪流满面,但还是拒绝了奥涅金的追求。

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的特征:“多余人”是俄国农奴制度的产物。达吉亚娜的形象体现了诗人的道德理想,纯朴、真挚、深沉,人民和民族传统的影响。西欧个性解放小说的影响。

小说的艺术成就:1. 现实主义的鲜明特征①忠实地描写了19 世纪20年代俄国地主贵族的社会生活,和俄罗斯的民族习俗;

②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带有社会特写历史时期的印记,人物性格同出身、教养、社会影响密切相关。2. 抒情插话、在情节线索之外,诗人的现身说法、议论和感慨,具有“旁白”性质,丰富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内容。3. 对俄罗斯大自然的出色描写。

第7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在30年代之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

七月王朝。里昂工人起义。1848年六月起义。

宪章运动。

科学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二、产生

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理性王国”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从狂想转入冷静,从积极呐喊转为深沉思索。人们希望看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作品中小人物增多,普通人受到关注,决定了欧洲小说越来越贴近现实。同时,欧洲叙事传统为它奠定了基础,客观性、分析性、唯物性增多,主观性引退,总体上是叙事文学。这股文学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发展

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40年代达到高潮。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最精确的现实主义。?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作家大多是贵族出身。人物也多是贵族。挥之不去的哀愁。沉重感、历史感,气势庞大,巴黎公社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逐渐占主导地位。

四、特征

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

社会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1、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

2、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3、人道主义的新特点,既反对封建贵族,也反对大资产阶级,博爱特征,同情下层人民。“爱的呓语”。

4、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5、长篇小说空前繁荣,使之成为文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类型。

五、英国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18世纪中叶后的工业革命,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仍然是个农业国。到1832年,议会通过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上台,取代了土地贵族阶级的统治,从这时至70年代,迅速成长为工业国,“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因维多利亚女皇在世(1819-1901)?而被称为“维多利亚黄金时代”。

同时,贫富分化严重,工人运动的高涨, 30-40年代的“人民宪章”,全国性工人运动,历时十年。在7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由自由走向垄断,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再一次高涨。

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和形形色色的政治和哲学思潮在英国盛极一时。比如达尔文、马克思、卡莱尔等。

思想道德习俗混乱的年代,狄更斯说:“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浑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暗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从 1813年开始,以《傲慢与偏见》的问世为标志,至1875年,以《米德尔马契》的问世为标志。 16-17世纪,英国文学以诗歌和戏剧为主。到了18世纪,经过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等人的开创,现实主义小说勃然兴起,形成了一套创作模式。

18-19世纪之交,奥斯丁承上启下。

19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反映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描写小人物的命运。

40-50年代出现一大批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艾略特和勃朗特姐妹等,达到了 19世纪英国小说的顶峰。

3、特点: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关注下层人民和小人物,芸芸众生的坎坷经历和奋斗历史成了作家的基本题材。18世纪的感伤主义文学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

反映劳资矛盾。批判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本质。

涌现出一批女小说家。如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艾略特等。

与读者市场息息相关,“我们成了一个读小说的民族。”在作品的构思、布局和情节安排上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故事曲折动人、险象环生、富于悬念,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4、主要作家:

简·奥斯丁 (Jane Austen, 1775-1817)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作家,同时代人司各特赞赏她把“把平平常常的凡人小事勾勒得津津有味。”评论家刘易斯称其为“散文中的莎士比亚”。但夏洛特勃朗特批评她“全然不知激情为何物”。马克吐温对她怀有“生理上的反感”。进入二十世纪,奥斯丁成为公认的经典作家,特别是 80年代以来,随着新保守主义的盛行,她的作品被陆续搬上银幕,掀起新一轮高潮。

奥斯丁是进入 19世纪后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作家。跨世纪的作家,作品是两个世纪交替时的产物。她出生在英国南部汉普顿郡斯蒂汶村,父亲毕业于牛津大学,是教区的教区长,兼管邻近的一个教区,以两个教区的收入加上招收学生,维持九口之家(奥斯丁有5个兄弟、1个姐姐)的中等阶层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农村传统思想习俗比较顽固,奥斯丁一家也持保守、正统的家庭观念。奥斯丁的大哥在英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全赖大哥教导,没怎么受过正规教育的奥斯丁从小读了理查逊、菲尔丁等人的作品,而且她精通法文、学过意大利文、熟读英国历史。大约在12岁,她开始写作,20岁写成《理智与情感》的初稿,21岁写成《傲慢与偏见》的初稿。24岁写出《诺桑觉寺》。1801年,父亲退休,大哥继承了父亲的教区长职位。在1809年,34岁的奥斯丁已经成为“老处女”,不抱出嫁的希望,于是在兄弟的监管下,定居于汉普顿郡的乔登村,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余从事创作,虽然曾有短暂的恋爱关系,但终身未嫁。她的第三个哥哥过继亲戚,继承了财产,正是在三哥的资助下,奥斯丁得以写出后期作品。1811年,她第一次发表了《理智与情感》,此后《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陆续出版,而《诺桑觉寺》和《劝导》是1817年她逝世的当年出版的。奥斯丁因写作过于勤奋而得病,于 1817年7月18日去世,死前最后一句话:“死亡,此外别无所求”。终年只有 42岁。

奥斯丁的生活圈子狭小,由乡村绅士、淑女、势利眼和社会爬虫构成的小世界。她本人过着乡村中产阶层的妇女那种悠闲的生活,读书、做针线、散步、野餐、叙谈、外出访友、参加舞会、参加茶会、参加婚礼和葬礼,平静的生活。

她的文学观念在反对假浪漫主义中形成。真实地描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是她恪守的基本原则。“乡间村庄里的三四个人家”、“茶杯里的风波”、“二寸象牙上的描绘”。关注习俗。批评家认为,她的作品虽然在题材上不如萨克雷那么宽广,但在细致方面,无出其右者。微温的讽刺。喜剧色彩。白描手法。圆形人物。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婚姻故事,姐姐埃莉诺,重理智。妹妹玛丽安,注感情。最后凭借理智,姐妹俩都出嫁了,喜剧告终。

《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概括起来,无非是班纳特一家五个女儿出嫁的故事,以班纳特太太处心积虑要嫁女儿开始,以成功地嫁出三个告终,另外两个显然也有指望,班纳特太太的欢喜达到“精神错乱”的地步。

乡绅班纳特先生财产不多,却有五个女儿,班纳特太太的最大心愿,是把女儿一个个体面的嫁出去。在一次舞会上,班纳特先生的长女——美丽、温柔、端庄的吉英博得了年轻富有、温文尔雅的伦敦绅士彬格莱的青睐。吉英的妹妹伊丽莎白在这次舞会上遇到彬格莱的朋友、贵族出身的达西。达西傲慢自大,认为伊丽莎白容貌平平,不配作他的舞伴。倔强而聪慧的伊丽莎白听到达西对自己的议论,只是付之一笑。但是,通过几次交往,达西发现伊丽莎白聪明、活泼,一对眼睛异常迷人,于是禁不住开始爱慕起她来。在另一个舞会上,他主动对她表示好感,邀请她同舞,却遭到拒绝。彬格莱的妹妹加罗琳也在追求达西,她见达西对伊丽莎白颇有好感,不禁妒火中烧。她本来就不满意哥哥与吉英过往甚密,这时更急于从中阻挠,达西也觉得他们俩门不当户不对,劝彬格莱与吉英疏远。伊丽

莎白知道了这件事,而且偏偏无意中听到达西对她们家里人的非议,从此就对达西有了偏见。随后,她又听了军官韦翰的叙述,说达西怎样无理地剥夺了他应得的一份遗赠,于是,她对达西的反感又增加了一层。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达西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突如其来地向伊丽莎白求婚,口气还是那么傲慢,似乎十拿九稳伊丽莎白会答应他。但她不但拒绝了他,还借此机会指责他的傲慢自负,表示决不和拆散她姐姐婚事的人结婚,决不和剥夺别人遗产的人结婚。这一出乎意料的打击,使达西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傲气是多么叫人讨厌。他给伊丽莎白写信,对彬格莱与吉英一事和韦翰所说的事件作了解释,并且也开始改变自己的傲慢态度。她不但劝说彬格莱回到吉英的身边,而且帮助伊丽莎白的妹妹和韦翰结了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消除了对他的种种偏见,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了。

可以参看朱虹的两篇论文:《简奥斯丁和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婚嫁的“经济学”与“礼仪学”——再读〈傲慢与偏见〉》。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作品繁多,有二十多卷。长于现实主义小说和历史小说。特点是偏重描写英国资产阶级的风俗人情,尤其擅长揭开所谓上流社会的阴暗面。

他本人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1811年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达,父亲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母亲是“加尔各达最漂亮的皇后”。1815年父亲去世,给他留下大笔遗产。1817年他回英国接受贵族化的教育,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在学校期间编《势利者》小报,但未获学位。成年后,依靠父亲的遗产,过了一段非常阔绰的资产阶级公子哥的生活,他去德国拜访过歌德,去巴黎学过画,熟悉上流社会的排场和后面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可惜1830年东印度公司破产,使他的财产损失严重,加上他以很快的速度挥霍,不久失去财产,不得不开始独立谋生,他想以卖画为生,后来又去搞证券交易,还曾协助诉讼代理人经办民事案件,但都难以维生。从30年代起,他开始了“以行数计价”的卖文生活,也当过编辑和记者。1835年他结婚,但妻子不久发作精神病,于是他埋头写作,大量投稿,在十几年间用笔名发表了大量讽刺资产阶级世态习俗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札记、游记、书评等。第一部代表作品是《势利者集》(The Book of Snobs,1848),短篇集,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势利者,成为小有名气的讽刺作家。1848年出版的《名利场》(Vanity Fair,1847-1848)是他的代表作,副标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金钱。原名“浮华市集”,是班扬“天路历程”中的一个市集,是工作、名誉、国家、色情、丈夫、妻子、生命、灵魂都可以交换的、终年不衰的市场。讽刺暗示了上流社会是个勾心斗角、金钱交易的浮华市场。《提要》P203。?一幅英国上流社会生活的讽刺画卷。这个作品使他名利双收。后来,写了大量的作品,洋洋洒洒30多卷,如《潘登尼斯》、《钮可漠一家》等,感伤色彩越来越浓。后来成为文坛领袖。

盖斯凯尔夫人( Mrs.Gaskell,1810-1865)第一个把工人形象再现在艺术创作之中的作家,最早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阶级斗争作为小说主题的英国作家。反映政治。正面涉及工人阶级状况和劳资矛盾,较为难得。

她出生于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伊丽莎白.斯蒂芬逊。周岁丧母,父亲将她寄养于姨母家。姨母是个有钱的寡妇,死后留给她一笔遗产。在结婚以前,伊丽莎白基本是陪姨母在一个偏僻的小城度过的,上了三年女子学校,还在父亲的教导下接触了许多文学作品。22岁嫁给年轻的牧师盖斯凯尔,随丈夫定居棉纺工业中心曼彻斯特,作为下层牧师的妻子,在教区的日常工作中与工人家庭接触频繁,她反对暴力,主张博爱与宽恕。1845年,她唯一的儿子夭折,对于她是严重打击,丈夫劝她以写作消遣,于是开始文学创作,1848年出版了《玛丽.巴顿》(Mary Barton),以宪章运动为背景,?有关于工人状况与工人斗争的真实描写,《提要》P205。此书使她结识了狄更斯等著名作家,随后陆续发表小说《克兰福德镇》、《南方与北方》、《露丝》,?以及传记《夏洛蒂.勃朗特传》等。1865年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乔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1819-1880)心理刻画。关注伦理。道德说教。

原名玛丽安?伊万斯。父亲是一处大庄园的代理人,她从小熟悉英国农村的风土人情, 5?岁开始入学读书,在少女时代,既热衷于教会的善行,又勤奋好学,学会了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德语。成年后,随父亲迁居考文垂,有机会接触了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汉纳尔一家人,汉纳尔发表的《基督教起源的调查》,帮助她摆脱了宗教观念,信奉超信仰的爱,关注社会改革。 1845年父亲去世,她去欧洲大陆旅行,逐渐走上创作道路。从1846年起,她先后翻译了斯特劳斯的《耶酥传》、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等自由主义的著作。1851年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的助理编辑,接近了更多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结识了马克思、斯宾塞、狄更斯等人。在此期间,她与著名作家、评论家、哲学家、有妇之夫乔治·亨利·刘易斯结合,建立了共同生活。在对方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取了男性化的笔名。第一部重要小说《亚当· 比德》(Adam Bede,1859),取材于18?世纪末的农村生活。木匠比德爱上农家女海蒂,海蒂被庄园主之孙亚瑟诱骗,又被抛弃,与比德订婚。不久发现自己怀孕,海蒂去寻亚瑟,途中分娩,以杀婴罪被判绞刑。亚瑟为她奔走,改为流放。比德最后娶了布道士黛娜。此后又陆续发表了《佛洛斯河上的磨坊》,谴责资产阶级的道德偏见。《织工马南传》写普通人的人道主义。《米德尔马契》,揭露地方选举的丑剧。等等。到七十年代,她已经在美国和欧洲文坛上享有盛誉。1878年,刘易斯病逝,1880年,61岁的艾略特与40岁的克罗斯结婚,克罗斯是《艾略特传》的作者。1880年,艾略特去世。

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1816-1855):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

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9):

她们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的穷牧师家庭,幼年母亲因肺癌去世,生活十分凄苦,夏是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老四是唯一的儿子勃兰威尔,艾和安是老五、老六。生活的艰难,家庭的重担,使父亲变得日益暴躁。哈沃斯村地处山区,远离尘世,她们几乎与外界隔绝。1825年,四姐妹在临近的一所慈善学校读书时,流行斑疹伤寒,两个姐姐去世。她们开始领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