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讲稿

第一讲绪论

一学科名称即内涵的发展变化

传统语言文字学旧称“小学”,始于西汉。西汉文献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在《七略》里把周秦以来的字书及“六书”之学称为小学。小学的得名与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关。我国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国学设在国都,为大贵族子弟就读之所。大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节仪式、音乐舞蹈、箭术、文字知识、算术),因此足额写学习内容也称为“小学”。文字知识为小学必修的内容,故以“小學”來稱名文字学。

不过,“小学”的具体内涵在发展过程中有变化。周秦到隋代之前,小学指“文字学”,隋唐开始包括体势、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内容就基本确定并沿用。

近代章太炎提出了“语言文字之学”。章太炎对于语言文字学上的贡献,可谓集一代之大成。他首先提出“语言文字学”的名称,在《国粹学报》(1906年)第十二、十三号上,发表了《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指出:文字、音韵、训诂总称“小学”,“以袭用古称,便于指示,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

他认为研究语言文字的方法,也不能局限于离析性的考释,而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若专解形体与本义者,如王莱友所作Ⅸ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只可称为说文之学,不得称为小学;若专解训诂,而不知假借引中之条例者,如李巡、孙炎之说《尔雅》、郭璞之注《尔雅》、《方言》者,只可称为尔雅方言之学,不得称为小学;若专解音声而不能应用于引申假借者,如郑庠之《古音辨》、顾宁人之《唐韵正》,只可称为古韵唐韵之学,不可称为小学。兼此三者,得其条贯,始于休宁戴东原氏。”

在他看来,文字、音韵、训诂的关系,不是三足鼎立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他因此特别赞赏乾嘉学者倡导的“以音韵通训『诂”、“以音韵证字形”的原则。

这种“小学”观的转变,引导语言学的现代化。他提出以“语言文字之学”代替

“小学”的献议,“正标志者传统小学的终结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始。”2

二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特点

(1)研究的核心是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学研究的历史趋势是从狭义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发展到广义的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

(2)根本方向是解决古代文字上的实际问题,即小学为解释经典服务。

因此,在语文事实与语文理论的关系上,以语文事实的研究为主。

在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上,更以文字的研究为主。

在古代与当代的关系上,又以古代语文的研究为主。

在雅言(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上,以雅言的研究为主。

(3)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摄取本土语言文字上的创造并借鉴外国语言学的新知。

三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分期)

先秦:小学发端时期

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当时产生了“仓颉造字”的传说,荀子则认为仓颉对文字作了统一整理工作。关于文字发生的根源,据《周易》的记载,有契刻说、结绳说、河图洛书说(黄河鱼龙献图,洛水灵龟献书,圣人效法),《说文解字序》有鸟兽足迹说。先秦诸子也探讨过语言问题。既有对语言作用的研究,如《论语》中的“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左传》中的“言以知物”、“言以出令”,《墨子》的语言内容根据语境情况做选择的观点等。也有对语言本质的研究,如《荀子》的约定俗成说。关于修辞:《论语》“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训诂的萌芽:先秦著作里边不乏随文释义之处,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论语》:“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分人以財謂之惠,敎人以善謂之忠,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

语法的研究:《春秋·僖公十六年》:“王正月戊申朔,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公羊传》:“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

西汉:小学创立时期

从地下出土的文物中可见周代铭文大体规整,战国文字相差不远可知,周代应该有过统一文字的工作,而秦代则有明确的统一文字的记载,即由李斯主持的文字整理工作。到了汉代,政府对文化事业更加重视。为了推进童蒙教育,秦汉都编纂了识字课本,如周秦以来对文字加以整理统一,秦汉编纂识字课本: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司马相如《凡将篇》、史游《急就篇》、扬雄《训纂篇》。

汉武帝末年古文经的发现促进了小学的直接产生。汉成帝时期文献学家刘歆在上奏《七略》时把周秦以来的字书以及“六书”之学称为“小学”,标志着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正式产生。小学的创始人:扬雄、杜林。杜林为《仓颉》作训故,扬雄作《仓颉训纂》。汉代涌现了文字学家许慎、经学家贾逵、郑玄等小学大家。出现了《尔雅》(我国第一部百科词典,训诂专著的鼻祖)、《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的小学巨著。

魏晋至五代:小学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玄学流行,发生了言意关系的大讨论,魏时荀粲认为“言不尽意”,即物象、语辞无法表达道理的精妙之处。王弼认真探索了言与意的关系,把“言”视为表达“意”的手段,而非“意”的本身,认为当“得意忘言”。此外晋代欧阳健写了《言尽意论》与“言不尽意”说相抗衡,陆机、刘勰讨论了言、意、物之间的关系。

这一时期哦学的重要成就还表现在字书的产生。晋吕忱的《字林》与《说文》齐名,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武帝推行文字规范工作,阳承庆编纂了《字统》,江式拟定了《古今文字》的编纂计划,试图树立文字规范化的标准,可惜未成而卒。南朝梁顾野王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楷书为字头的字典《玉篇》。

南北朝时期是文字剧增、也是混乱时期。由于政治的分列,南北阻隔,文字上隶草行楷都可通行,士大夫作书及民间用字乱改笔画、自造简字,导致讹体、俗体不断滋生。到了初唐时期,产生了一系列“字样”之书。颜师古有《五经定本》、颜元孙《干禄字书》、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张参《五经文字》等。

声韵之学兴起:自东汉末年孙炎创制反切以后,南朝沈约根据四声提出了诗歌声律论。隋代陆法言编纂了《切韵》唐代守温创制了30字母。注疏之学进一步发展: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孔颖达《五经正义》、《文选》李善注及五臣注佛经音义:慧琳《一切经音义》、玄应《一切经音义》。

宋元明:小学转折时期

小学在共元明时期呈现的是渐衰的走势。宋人好收集金石铭文,如吕大临《考古图》、王黼《博古图录》、赵明诚《古器物铭》等。吕大临首先对古文字进行考释,开创了古文字学。徐锴纂《说文系传》、徐铉校订《说文》,宋元间戴侗撰《六书故》、元代杨垣《六书统》、周伯琦《六书正讹》,明代魏校《六书精蕴》在“六书”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解说。

“又文说”兴起。王安石撰《字说》,一概用会意解说字义,如“波者,水之皮”、“坡为土皮”、“同田为富”,违背文字事实。王子韶作《字解》二十卷,提出了从声符求义的“右文说”。《梦溪笔谈》载:“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為右文。古之字書,皆從左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水)類,其左皆從木(水)。所謂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貝之小曰賤,如此之類,皆以戔為義也。”

这一时期,除了古文字学与“右文说”的产生,“雅学”也有所发展,陆佃《尔雅新意》和《埤雅》,前者因受王安石《字说》的影响,几为戏笑之语;后者不仅博极群书,而且注重调查,但解释动物时多与政治伦理相类比,超过对动物本身的说明。南宋罗愿撰《尔雅翼》,一反牵强附会、滥用礼教套语的不良文风,辨别类似之物为该书的精华所在。明末方以智作《通雅》,依据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况,对尔雅的体例进行合理的扬弃,在百科词语的分类上更为科学,开创了有别于《尔雅》的新体例,并运用“因音求义”的原则,推求事物的本源。

语法观念的发展。早在先秦,语法观念就从名学研究中萌发,秦以后依附训诂学而滋长,到了六朝,由于崇尚辞章之学,讲求作文法则,语法观念进一步发展,刘勰的《文心雕龙》有比较明显的表现。时至宋元,对联的流行体现了人们对虚实动名等词类即动宾、主谓、偏正等语法关系的认识。元代初年,我国第一部虚词专著——卢以纬《语助》的问世,是这一时期语法观念发展的集中体现。

清代:小学终结时期

清代初年,知识分子深感理学空谈误国,主张回复汉学,兴起了考据之学,掀起了自汉代以来的有一个小学高峰,在文字、音韵、训诂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小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许慎时代的主张以字形为依据阐明本义到倡导以声韵为关键进行名物训诂。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开创了考据学的先河,他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音韵学上,他首先对古音加以分部,根据《诗经》的押韵,把古音分为十部。其后江永、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孔广森、钱大昕等进一步推进,促进了古音学的大发展,成为清代小学的一大亮点。

文字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是清代汉学的根底,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说文》四大家的出现,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释例》与《说文句读》。其中以段玉裁的注地位最高。

训诂学是清代小学的又一璀璨明珠,在戴震揭开探求小学内部规律的序幕之后(“字学、故训、声音”三结合),在段玉裁、王念孙等人手中结出了硕果。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不仅是文字学的研究之作,同时也是训诂学的巨著,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是雅学的辉煌巨著,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也是雅学成就的重要体现。此外,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都是清代训诂学的重要成就。训诂研究中的一大闪光点是关于语源的研究,戴震的“转语”说,程瑶田的《果臝转语记》、王念孙的《释大》是其中代表。

清代小学中另外不得一提的就是阮元的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他注重从语言文字中考求古代文化,从声音出发,结合文字的考释一起进行,并把文字古义作为考定古代文化的一个依据。他认为“钟鼎”与“九经”在考古上有同样的意义,撰有《积古斋钟鼎款彝器识十卷。》第二讲传统文字学的创立与《说文》的问世

一《说文》问世的背景

(1)周秦以来人们对文字的思考以及相关工作为《说文》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周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思考汉字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并因此而产生了起源于结绳记事、起源于契刻、八卦、河图洛书、仓颉造字等种种说法。此外,还出现了一批童蒙识字课本。传说周宣王时期史官籀编写了童蒙识字课本《史籀篇》,秦《仓颉篇》、赵高编纂《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汉时又编纂了史游《凡将篇》、《急就篇》、《训纂篇》等,促进了人们对文字的研究。统治者也注重文字的规范整理工作,如秦始皇命李斯主持的“书同文字”。

人们既思考汉字的起源,也思考汉字的构造规律。先秦典籍中出现了分析汉字形体的实例,如《左传》“止戈为武”,《韩非子》:“自环谓之厶(私),背厶谓之公。”随着对文字问题的思考,经过几代人的酝酿,时至东汉,传统文字学终于诞生了,其标志就是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的问世。

(2)西汉以来,统治者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是促进《说文产生》的社会因素。西汉初年,统治者就开始注重文化建设,惠帝四年废除了秦的“挟书令”,文帝、景帝以后广开献书之路,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平帝时广征天下学者,遣谒京师,教授群籍。东汉时讲授学问的风气极其浓厚。

(3)古今文经学的论争是《说文》诞生的学术因素。汉代的典籍有今文与古文,武帝时设立的五经博士都是今文,西汉末年刘歆攻击今文经传的残缺,想将古文经立为官学,由此开始古文经学的论争。平帝时,王莽利用自己政治上的权势设立了古文经博士,东汉光武帝即位后废除了古文经博士。今古文经学的论争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延续了200多年。为了读通古文经,古文经学者必须将今古文进行比较,研究古文字学。

(4)汉代文字的混乱局面是促进《说文》诞生的直接因素。由于从先秦到汉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人对于古文大多不识,认为文字父子相传,不会改变,于是主观臆说,用汉代隶书的结构解释字义,有很多荒唐的解说,如“马头人为长”、“屈中为虫”、“人持十为斗”、“日为口含一”。

二许慎的身平

许慎约生于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卒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现河南郾城县)人,少时大约研习今文经,后迁居洛阳,任太尉府南阁祭酒,受业于古文经学家贾逵,成为兼通今古文的大儒。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后汉书·儒林传》:“许愼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亷,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愼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三《说文》的成书情况及书名的含义:

许慎在吸收了之前文字学研究的基础上,又博采通人而成。《说文》的写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在东观校书时期,写出了初稿。第二阶段为东观校书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许冲《上<说文>表》,最后定稿。

关于书名的含义,清代文字学家许瀚有精到的解说:盖对言之,则独体曰文,合体曰字;散言之,则文、字可通用也。说者,释也;解者,判也。“文”独体,故宜“说”,“字”合体,故宜“解”。由此可见,书名言简意赅地解释了其主旨,即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探求文字的本义。

四《说文》的编排原则与方法:

许慎按字形分部建首,开创了部首分类编纂字书的先河。《说文解字》收汉字9353个,另收异文1163个,计10516字,共133441字。许慎按照“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原则,把汉字正篆形体相同的形旁定为部首,归纳为540部。又以“据形系联”、“义近者相从”的方法,使所搜集到的“文”、“字”隶属于各部之中。《说文解字》以540个部首统摄所有的汉字。第一部是“一”,第二部是“丄”(古文“上”),第三部是“示”,从“丄”,第四部为“三”,第五部为“王”,第六部为“玉”,第七部为“珏”……。

540部之间不可能都有形体上的联系,于是只好把形体有联系或联系相对明显的系联在一起,形成相对独立的小系统。除了据形系联外,还有据义系联的,如“齿”与“牙”。每一个部首所统领的汉字,大致根据汉字的本义按类编排,通常先是与部首同类的事物,如“玉”部,先是“璙”、“瓘”、“璥”等各种玉的名称,然后是与玉相关的事物,如表示玉光的“瑛”,然后玉制器物,如“璧”、“瑗”、“环”等,然后与玉相关的动词,如“琢”、“琱”、“理”等。有的以音近排列在一起,如“禛、祯、祗、禔”相近。有的把同义的排在一起,如“祈、祷”“祸、祟”“祭、祀”等。

王筠《说文释例》指出:凡是“与部首反对者,必在部末”;“叠部首为字者必在部末”,文字的排列一般“先实后虚,先近后远”“无虚实则以意美者列于前,恶者列于后”,“上讳均在首,以尊君也”

五《说文》对“六书”的解说:

首次具体阐述了“六书”的内涵并列举了例字。“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

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郑玄注引郑众《周礼解诂》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不仅指出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定义,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年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可能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说文》解说体例

许慎在分析汉字形体的时候,通常首先解释汉字的本义,然后分析解形体结构,如“丄,髙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从丄。”“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為艸字。讀若徹。凡屮之屬皆从屮。”“,艸初生其香分布。从屮从分,分亦聲。”“,芬或从艸。”“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珏,二玉相合為一珏,凡珏之屬皆从珏”

(一)关于字形结构的分析的术语:象形“吕,脊骨也。象形。”“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

象某某之形:齿,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从齒。(象形)

册,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凡冊之屬皆从冊。(象形)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从自。(象形)

欠,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指事)

只,語已詞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指事)

从某从某:取,捕取也。从又从耳。(会意)

从某:隻,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

秉,禾束也。从又持禾。(有时不明确指出会意)

从某某:依人小鳥也。从小隹。讀與爵同。

从某从某,某亦声:齅,以鼻就臭也。从鼻从臭,臭亦聲。讀若畜牲之畜。

从某,某省声:豪,从豕,高省声。

梓,从木,宰省声。

(二)《说文》的释义方式

(1)用同义词或近义词解释:睹,见也。更,改也。祉,福也。

(2)义界法:祷,告事求福也。瑕,玉小赤也。

隹,鸟之短尾总名也。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3)阐述语源:

先释义再说明语源,即先解释字的本义,然后再进一步说明得名之由。

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耤,帝耤千亩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珩,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

先声训后定义:

天,颠.也。至高无上。棺,关.也。所以掩尸。媒,谋.也,谋合二姓也。

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隐性声训:

祫,大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妻,妇与夫齐者也。

妾,有辠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王,天下所归往.也。

(三)《说文》的标音

(1)用形声系统标音:琳,美玉也。从玉林聲。葆,艸盛皃。从艸保聲。

(2)用“读若”比拟读音:

(3)直接用同音字标音:哙,咽也。从口?聲,讀若快。莠,读若酉。

,牛很不從引也。从牛,从臤,臤亦聲。一曰大皃。讀若賢。适,读与“括”同。

(4)用经典中的字标音:紕,读若《禹贡》“(王比)珠”(目必),读若《诗》云“泌彼泉水”。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凡辵之屬皆从辵。讀若《春秋公羊傳》曰“辵階而走”

(5)用习见语标音:该,读若“心中满该”哽,读若井级绠。

(6)用古今方言标音:卸,读若汝南人写书之写。

七《说文解字》的作用与功绩:

1.考释古文字的桥梁。

《说文》收录了九千多个小篆,小篆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个经过整理统一的定型字体,是后人根据隶书、楷书字体探讨甲骨文、金文、籀文的必经桥梁。《说文》产生的年代,甲骨文尚未发现,金文也很少见到,学者所能见到的小篆之前的古文字并不多,《说文》收录并与相应的小篆做了解释的前代古文(东方六国文字)、籀文七百多个,是对洗钱的古文字资料的一次大整理,为我们研究古文字保留了珍贵的资料。《说文》所总结“六书”,客观反映了汉字的构造规律,并且用这一理论对每个汉字加以分析,其成果为甲金等古文字研究奠定了基础。

2.运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典范之作。

《说文》之前已有了“六书”之称,但并未对其具体名称和涵义做过分析,许慎首次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且具体到某个汉字,给每个汉字释义后对形体结构作了说明,创立了一系列术语,树立了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典范,《说文》也成为传统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3.启发语源研究的重要著作。

语源就是事物的得名之由或词义的来源,《说文》在解释词义或编排汉字的时候反映了其对语源的揭示,给后人进行语源研究提供了依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用“亦声”揭示一意义来源。汉字中有一部分字从造字上看,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这时候,声符就有提示语源的功能,《说文》说解的时候用“亦声”这一术语来体现,如《土部》:“坪,地平也。从土从平,平亦声。”《女部》:“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表明声符

既表字的读音,又表示意义的来源。(二)用声训体现语源或同源关系,如上举“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妾,有辠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遵,循也。”等。(三)同声符字排在一起暗示它们的同源关系:如《句部》:“句,曲也。从口丩聲。凡句之屬皆从句。古矦切,九遇切。”

“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聲。舉朱切。”

“笱,曲竹捕魚笱也。从竹从句,句亦聲。古厚切。”

“鉤,曲也。从金从句,句亦聲。古矦切。”

《丩部》:“丩,相糾繚也。一曰瓜瓠結丩起。象形。凡丩之屬皆从丩。居虯切。”

“?,艸之相丩者。从茻从丩,丩亦聲。居虯切。”

“纠,,繩三合也。从糸、丩。居黝切。”

4.揭示汉字的本义,从而有助于考察词义系统。

《说文》解释的一般是本义,上古汉语词汇一但因此为主,且词往往是多义的,这些意义通常由本义引申而来,只要抓住了本义,就可以纲举目张,理清词的引申义。如“节”的词义,呈辐射状引申:

竹节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③关节(用于动物)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省(用于用度)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5.认识本字,破经典假借。

同音通假是古汉语常见现象,要是别通假,常常离不开《说文》,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毛传:“晞,明之始升。”《说文日部》:“晞,干也。从日希声。”与诗义不合,而“昕”下曰:“旦明日将出也。从日斤声,读若希。”可见正字应该是“昕”,“晞”为借字。

6.字典编纂的典范。

汉字数量繁多,形体各异,如何把它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并非易事。许慎通过对自行的分析,归纳出540部,并用“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编排原则,把9353个汉字科学那入相应之部,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成为其后字典编纂的范式,其创立的不受编排法现在还是重要的编排法之一。其释义方式,也多沿用至今,如同义词释义法、义届法。

八《说文》的局限性:

1.解释形体错误。

由于《说文》成熟时代甲骨文还没有出土,金文也很少见,许慎分析字形的依据主要是小篆,而小篆离造字之初已经离咯额漫长的年代,文字形体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此许慎对字形的分析和字义的解释难免有失误之处,如“为”,《爪部》:“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2.释义错误。

释义与释形具有直接的关系,如上举之“为”,释义解形都是错误的。有的则把引申义当成本义,如“行,人之步趋。”根据字形应该指四通八达的大路,“人之步趋”乃引申义。 3.部首编排法不够科学。

汉字数量繁多,字形结构各异,意义各不相同,想要部首与部首之间、同一部首所统帅的个

汉字之间完全具有系统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有的部首之间的关系许慎也没有弄清楚,以致人为分割,如“人”与“儿”本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却被分开了。

第三讲传统文字学的发展——字书的编撰

传统文字学的发展主要围绕《说文》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字书的编纂而前进。东汉《说文》的问世,对字书的编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字书编纂的高峰,产生了众多的字书,有魏张揖的《古今字诂》、晋葛洪《要用字苑》、吕忱《字林》、南朝宋何承天《纂文》、北魏阳承庆《字统》、江式《古今文字》、南朝梁顾野王《玉篇》等。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多已佚失,今仅存《玉篇》。

一顾野王生平

顾野王,字希冯,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卒于陈太建十三年(581年)。野王幼时好学,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曾作《日赋》,为世人称奇。十二岁时,随父到建安,撰成《建安地记》两篇。长大后遍观经史,博闻强识,天文地理、耆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梁大同四年(539),任太学博士,后升为中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宣成王为扬州剌史时,野王及琅邪王褒同为他的宾客。宣成王非常喜爱野王的才华。野王喜爱丹青,善于图写。宣成王有一次令野王画古贤像,命王褒写赞词。二人皆工妙无穷,时人称为二绝。

候景作乱时,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募乡党数百人,随义军援助京邑。野王清癯羸弱,但披甲上阵,慷慨激昂,见者无不壮之。梁亡入陈,任安东临川府记室参军,不久转为府谘议参军。天嘉元年(560)补为撰史博士。后为太子率更令,领大著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人。其时宫僚有济阳江总、吴国陆琼、北地傅縡、吴兴姚察。野王因才学显著,被他们推重。终于升为黄门侍郞,官至光禄卿。《陈书》本传曰;“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朝无过辞失色。观其容貌,似不能言,及其励精力行,皆人所莫及。”

野王博贯经史、善画善文。著述甚多,除《玉篇》三十卷外,还有文集十九卷及《舆地志》、《通史要略》、《国史纪传》等,凡三百五十三卷。许多著作已失传。顾野王的诗,留传下来的仅10首。

顾野王最大的成就是撰写《玉篇》,这是他成为文字训诂学家的标志。古代文字专著,首推《说文解字》,此后450年间,文字专著留存今日的,唯有《玉篇》。《玉篇》成书于梁大同九年,时年顾野王二十五岁。

二《玉篇》编撰的背景:

关于编撰《玉篇》的原因,顾野王在《序》中有明确的表述,概括地说是两点:

(1)文字在人类社会具有巨大作用:《玉篇序》:“文遗百代,则礼乐可知;驿宣万里,则心言可述。”

(2)当时文字使用情况混乱:“五典三坟,竟开异义;六书八体,古今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

鉴于此,顾野王参照《说文》及前人时贤的文字学成果,悉心研究探索,遍阅群籍,广泛搜罗,编撰了《玉篇》。

三《玉篇》的版本:

《玉篇》有原本与今本之别。原本指黎庶昌、罗振玉先后在日本发现的卷子钞本《玉篇》的残卷。黎庶昌、罗振玉发现《玉篇》卷子抄本后,各自集佚成书。中华书局于1984年将黎本、罗本汇集影印,并将日本东方文学院影印之卷八心部(存5字)也一并付印,出版了《原本玉篇残卷》。计有七卷写本、卷八心部6字,卷九育、蔷等部753字,卷十八放、丌等部165字,卷19水部144字,卷二十二山、岫等部624字,卷二十四鱼部19字,卷二十七系等部423字.其中二十二、二十七卷是完整的,其他都有残缺.共存2134字。仅当顾氏原书八分之一。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献,它不仅对研究《玉篇》的原貌很有意义,而且对探究顾野王对古

辞书的研究也很有裨益

今本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陈彭年、吴锐、邱雍等据孙强本修整增字,变乱列字次第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而目前流传的今本又有两个本子,一是建德周氏所藏元刊本,一是朱彝尊从毛氏汲古阁藏书中发现的宋刊本。宋本的注音、释义和书证都胜过元本。

《玉篇》书成不久,即由萧恺奉命删改,到唐高宗上元元年(647年),仍因《玉篇》卷轴繁重.传抄较难.于是孙强对其增字减注,进行修订,所以从唐到宋初,通行的《玉篇》为孙强本.同时还有《玉篇抄本》。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据孙强本修整增字,变乱列字次第.改名为《太广益会玉篇》。此后孙强本已不可见,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全本即为宋重修本。此本屡经改动,已非顾氏原著的本来面目。

四宋本《玉篇》的体例:

(一)以楷书为字头。《玉篇》是现存第一部以楷书为字头的字典。《玉篇》收字22561字,其中收录魏晋以来的后起字、异体字,反映了当时社会迅速发展、语言日益丰富、汉字大量增加和形体发生变化的事实。

(二)改革传统的部首系统。《玉篇》基本沿用《说文》的部首,但有减有增,有分有合。删去原有的“哭、眉、后、弦”等十部,新增“父、兆、索、单”等十二部,把“书”从“聿”中分出另立一部,把“画”并入“书”部。这样,《玉篇》部首为542部,比《说文解字》多两部。部首的编排一般按照“以义相从”的原则,如卷二十三“马牛羊犬豕兽鹿兔兕象”等二十九个部首,全是兽类。这样的编排法对于不懂六书者查检更便。不过“以义相从”的原则贯彻并不十分严格,如“丸”插在“九、十”两部之间,似“据形系联”。(三)注音以反切为主,偶用直音。《说文》注音通常以“某声”或“读若某”的形式,《玉篇》则采用反切注音。南北朝时,反切法已成熟,《玉篇》采用反切注音,是学术上进步的表现,也更利于实用。《玉篇》对一字两读而释义相同者,注音不分立,如“佃,同年、同见二切,作田也。”“疝,所間、山諌二切,病也。”如一字两读而释义不同,则分立,如“调,徒聊切,和合也;又大吊切,选调也,又度也,求也。”这反映了古代词典编纂法的进步和当时汉语词义分化的实际情况。

(四)释义比较详细。《说文》的主旨在于分析汉字字形,探求汉字本义。《玉篇》大多不分析字形,而释义注音,一般列有多个义项,有时引用例证,如“元,五袁切。《说文》曰:‘元,始也。’《易》曰:‘元者,善之长也。’《春秋传》曰:‘狄人归其元。’元,首也。《韩诗》曰:‘元,长也。’《公羊传》曰:‘元年春者何,君之始年也。’何休云:‘变一言元,元者,气也。’《左氏传》注曰:‘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汉书》曰:‘劝元元。’师古曰:‘元元,善意。’”“坦,他嬾切。宽皃,又平也,明也。《说文》:‘安也。’”

(五)全书卷末附有《分毫字样》。顾野王把一对一对形体相似的字排列在一起,分别注音释义,供人们辨别字形,区别音义,如“袖柚,上似祐反,衣袖;下余救反,果也。”“竉寵,上力董反,孔竉;下勅勇反,寵愛。”

五原本《玉篇》概况:

原本《玉篇》每字注解,条理清楚,先标读音,次举例证释疑,再解释举例,后广征博引。(1)谦,去兼反。《周易》:“谦,轻也。天道盈亏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野王案,谦犹冲证也。《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是也。《国语》:“谦谦之德”。贾逵曰“谦谦,犹小小也。”《说文》:“谦,敬也。”《苍颉篇》:“谦,虚也。”

(2)讬,他各反。《公羊传》:“讬,不得已。”何休曰:“讬,以也。”《论语》:“可以托六尺之孤。”野王案,《方言》:“讬,寄也。凡寄为讬。”《广雅》:“讬,依也。讬,累也。”或为侘字,在人部。

(3)亏,去为反。《毛诗》:“不亏不崩。”笺云:“亏犹毁坏也。”《楚词》:“芳菲菲而难亏。”王逸曰:“亏,歇也。”又曰:“八柱何当,东南何亏。”王逸曰:“亏,缺也。”《尔雅》:“亏,毁也。”《说文》:“亏,气损也。”《广雅》:“亏,去也。亏,以也。或为虧。”

六《玉篇》的价值:

《玉篇》编撰的时代正是汉语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因此,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考见我国辞书学发展概况。《玉篇》释义较详尽,引例丰富,已经是大型词典的编法,对后世词典有重要影响。

(2)引例保存了大量古籍材料,是考校古籍的重要依据。《玉篇》释义例证所引古籍丰富,达五十三种,注释十七家,这些材料都是考校古籍的重要依据。

(3)反切是考证古音的可靠材料。

(4)是研究古汉语文字、训诂的极好工具书。《玉篇》广收异体,义项丰富,书证完备。

七、原本《玉篇》对《说文》的研究:

从《原本玉篇残卷》看,顾野王在解释字义时屡引《说文》,在今存残卷中引用《说文》达1131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引用《说文》的同时,他已经对《说文》作了初步的研究。顾野王对《说文》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补充书证。《说文》在很多情况下只是直接训释,并没有为其添加必要的书证。顾氏在引用《说文》的同时,补充了相应的文献用例。例如:

诖,公卖反。《说文》:“诖,误也。”野王案:《汉书》“政为文所诖误”者是也。

缝,野王案:《说文》:“以针紩衣也。”《毛诗》“可以缝常”、“羔羊之缝”是也。二是补充注释。顾氏在引用《说文》的同时,对其注解作进一步的阐发。

龤,胡皆反。《说文》:“乐和龤也。《虞书》‘八音克龤’是也。”野王案:此亦谓弦管之调和也。

欭,《说文》:“嚘也。”《声类》:“不平也。”野王案:嚘,语不定也,气逆也。三是既补充书证,又补充注释。

誇,《说文》:“誇,激也。”野王案:以大言相誇诞也。《汉书》“上将大誇胡人”是也。

转,《说文》:“转,运也。”野王案:运转,迥旋也。《毛诗》“展转反侧”、《楚辞》“光风转葸”是也。

廦,《说文》:“廦,庙也。”野王案:室之屏蔽也。《仪礼》“人避于束廨南面”是也。四是沟通古今字、同源字。

希,野王案:《说文》以疏罕之希为稀字,在禾部。希望为睎字,在目部。以此或为絺绤之絺字,音丑梨反,在糸部。《尚书》亦或为希字。

八《原本玉篇》对匡正《说文》的价值:

(一)《说文》因字形相似而误者,可据以改正:

辁:陈本《说文》:“蕃车下庳轮也。一曰无辐也。”《玉篇》残卷:“《说文》,藩车下卑轮。一曰无辐”

按:段玉裁曰:“蕃当作藩。”又曰:“庳者.屋卑也,因以为凡卑之祢。藩车而下为卑轮,盖所谓安车。轮卑则车安矣。”徐锴《说文系传》作“藩车。”《说文》:“藩,屏也。”藩车,即有屏蔽之车。《说文》曰:“蕃,草茂也。”故许书原文应是《玉篇》残卷所引。

绦:陈本《说文》:“扁绪也。”《玉篇》残卷:“《说文》:扁诸也。”按:段玉裁曰:“《广雅》作‘编绪’.《汉书》及贾谊《新书》作‘偏诸’,盖上字作‘编’,下字作‘诸’方是。诸者.谓合众采也。《贾谊传》曰‘今民卖值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

服虔曰:‘偏诸如牙条,以作履缘。’又‘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缉以偏诸。’晋灼曰:‘以偏诸缉著衣。’然则偏诸之为绦,明矣。”《急就篇》卷三:“承尘户缣绦绩忽。”颜师古注:“绦,一名偏诸,织丝缕为之。”扁通偏。如《史记·货殖列传》:“乃乘扁舟。”《集解》:“《汉书音义》曰:特舟也。”《汉书·货殖传》:“乃乘扁舟。”孟康曰“特舟也。”《后汉书,隗嚣传》:“乘偏舟于五湖。”李贤注曰:“偏舟,特舟也。”综上所述,当以《玉篇》残卷所引为是。

(二)《说文》脱文而误者,可据以改正:

诬:陈本《说文》:“加也。”《玉篇》残卷:“《说文》:加言也。”按:严可均《说文校议》曰:“加字下当有言字。”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十、二十三引作“加言曰诬。”卷十一、十五、十七、二十一引作“加言也”《说文句读》:“诬,加言也。依元应引补。”张舜徽曰:“今本夺言字,宜据补。所谓加言者,徐锴谓以无为有也,是其义已。”

缯:陈本《说文》:“帛也。”《玉篇》残卷:“《说文》:帛总名也。”按:清沈涛《说文古本考》曰:“《一切经音义》卷二引:‘缯,帛也。谓帛之总名曰缯也。’《音义》上一引:‘缯,谓帛之总名也。’卷三十二《音义》上引:‘缯,谓帛之总名。’”《文选·雪赋》:“裸壤垂缯。李善注引《字林》:“缯,帛总名也。”《急就篇》:“服琐瑜糌与缯连。”颜师古注:“缯者,帛之总名。谓以丝织者也。”《汉书·灌婴传》:“睢阳赋缯者。”颜师古注:“缯者.帛之总名。”诸典籍皆与《玉篇》残卷同。

(三)《说文》衍文而误者,可据以改正:

淤:陈本《说文》:“淀滓浊泥。”《玉篇》残卷:《说文》:“淀滓也。”按:《后汉书·杜笃传》“畎渎润淤”注引:“淤,淀滓也。”《韵会》六“鱼”引亦作“淀滓也。”《一切经音义》卷二引《字林》曰:“淤,淀滓也。”据诸古籍皆无“浊泥”,均与《玉篇》残卷合.今本《说文》误衍。

潦:陈本《说文》:“雨水大貌。”《玉篇》残卷:“《说文》:雨水也。”按:《诗·采蘋》疏、《文选·长笛赋》、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九皆引作“潦.雨水也。”《南都赋》、《司马绍统蜡顾荣诗》皆注引:“潦.雨水。”《曲礼释文》:“雨水谓之潦。”诸书所证,今本《说文》“大貌”二字衍。

(四)《说文》词异义误者,可据以改正:

厉:陈本《说文》:“旱石也。”《玉篇》残卷:《说文》:“厉,摩石也”。按:唐写《文选集注》残本陆士衡《答贾长渊诗》:“民之胥好,猾狂厉圣。”曹子建《七启》:近者吾子所述华淫,欲以厉我。”皆注引《说文》曰:“厉,磨石也。”摩与磨同音通假,如《诗·卫风·淇奥》:“如琢如磨。”《经典释文》曰:“本又作摩。”《吕览·上农》:“是谓厉祸。”注曰:“厉,摩也。”鲍照《芜城赋》:“饥膏厉吻。”注曰:“厉,摩也。”故原本《说文》应是“摩石也”。

第四讲唐宋对《说文》的整理与研究

《说文》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此后历代相传。据史料记载,梁庾俨默撰有《演说文》一卷,《隋书·经籍志》又有《说文音隐》四卷,可惜这些书均已失传。不过,从书名来看,《演说文》只是对《说文》的演绎增广,至于《说文音隐》,慧琳《一切经音义》多次引用,应该是对《说文》增补注音(加注反切)。因此,可以说,这两部书都还谈不上是对《说文》的专门研究。在唐代之前,主要是对《说文》的征引,从现存资料来看,最早系统整理研究《说文》的学者是唐代的李阳冰。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字少温,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祖籍赵郡(治今河北赵县)。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李阳冰五世祖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将家徙至谯郡,于是在安徽亳州一带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李阳冰为李白族叔。宝应元年

为当涂令,李白前去投奔,曾为李白诗集作序。历集贤院学士,晚年为少监,人称李监。李阳冰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闻名,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自秦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历经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尝叹道:“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阳冰曾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但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都大加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渐渐消失,而李氏刊本则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

唐代宗大历年间,李阳冰刊定《说文解字》是最早对《说文》进行全面的整理与研究。《说文》的流传李阳冰功不可没,李氏刊定《说文》致使与《说文》齐名的《字林》渐无研习者,以致最终失传。但李氏师心自用,对小篆颇有改易。历代学者多以此书为《说文》之窜乱,斥为“臆说”。其书今已不存,无法见其全貌。徐铉《说文解字》注解中有一些引用李阳冰的说解,徐锴《说文系传》中单列“祛妄篇”以证阳冰之失,保留了部分李阳冰的观点。从这些现有的资料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一些有关李阳冰研究《说文》的情况。《说文系传·祛妄》中,作者凭其所忆列举的56条“妄”例中,除第一条“導”字外,其余55条均涉及李阳冰观点。另外《系传·通释》引李阳冰说“牀”、“函”2例。徐铉《说文解字》正文释义中引用李阳冰之说11条,其中“牀”字为徐铉引徐锴说,与《系传·通释》重复,卷十五下《进<说文解字>表》“篆文笔迹相承小异”例下引李阳冰说“欠”、“無”2例,其中“欠”于《系传·祛妄》中已经出现,二者重复。因此。徐铉《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系传》中共保存了李阳冰刊定《说文》的68条说解。通过对这68条说解分析。我们可以窥见李阳冰刊定《说文》的情况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刊定字形,即依据李斯篆法刊定《说文》字形,多无构形上的新解:

金:《祛妄》:“《说文》从土,左右象金在土中形,今声。上古文。阳冰云:当作‘金’。许慎‘金’体非。”

徐锴曰:“金。古文。盖古篆如此,‘金’为正体,阳冰合之,妄矣。”按徐锴之意,李阳冰对“金”的刊定主要是将古文、正篆二体合而为一。

第二类是别立新解,即作出与《说文》不同的新解,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无构形方法变化的新解,一类是有构形方法变化的新解。

1、无构形方法变化之新解

所谓无构形方法变化之新解,即李阳冰没有改变某字在《说文》中的构形方法,而是对字形所象之事物重新解释,或是根据字形,对《说文》某字释义进行修改。

(1)同为象形

该类李阳冰和《说文》同释为象形,只是就各参构部件所象之物态或者整字的本义有不同看法。共十二字,如:

[隹]:《系传·祛妄》:“鸟之短尾总名。阳冰云:鸟之总称。《尔雅》长尾而从隹,知非短尾之称。

[竹]:《祛妄》:“《说文》:冬生草。阳冰云:谓之草,非也。”按:李阳冰认为竹类不可。

[仌]:《祛妄》:“《说文》云:象水凝冰形。阳冰云:象冰裂之形。”

(2)同为会意

该类字的构形方法李阳冰和《说文》同释为会意。

[折]:《祛妄》;“《说文》云:断草。籀文从手。阳冰云:云:~ 折各异, ~.自折;折,人手折之。”

[弔]:《祛妄》:“《说文》云:古者葬之中野,以弓驱禽兽,人遇弓为弔。阳冰云:弓;

从二人往返相弔问之义。”

[州]:《祛妄》:“《说文》:九州,地之高者。从重川为州。阳冰云:三丩为州。”

(3)同为形声

[状]:《祛妄》:“阳冰云:象形之中犬字象似文之尤者,故状从犬。”

《系传·祛妄》无《说文》解释,《通释》释为“犬形也。从犬爿声。”李阳冰认为“状”字中的形符“犬”其参构意图不是“犬狗”之“犬”,而是“象似文之尤者”,仍为从犬爿声。

2、有构形方法变化之新解

此类之刊定,既改变某字原来的构形方法,又对原来的构形理据或释义进行重新阐释。

(1)将其他构形方法改为象形者

①会意——象形

此类字《说文》释为会意,李阳冰释为象形:

[与]:《祛妄》:“《说文》:‘赐予也。一勺为与,与予皆同。’阳冰云:‘中画盘屈,两头各钩,物有交互,相与之义。与互同意。许云一勺。甚涉迂诞,与屈中为虫何殊?’”

徐锴曰:“勺,取也,谓挹取而与之。一而与之,无或二三也。”依徐锴,《说文》为会意,从一从勺。阳冰以为“与”的构形理据与“勺”无关,是以中画盘屈,两头各钩之形表示相与之义,象形。

②象形兼形声——象形

此类字《说文》为形声,李阳冰改为象形:

[要]:《祛妄》:“《说文》云:‘从臼,自臼,交省声。’臣锴曰:‘臼,持也,人身颈腰皆关节要害,所以白秉持,其身犹竹木之节。交要实声。许不言象形,此义明了,不可强以为形故也。阳冰所见为浅近焉。”

按:大徐《说文》曰:“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从臼、交省声。”知《说文》“要”为象形兼形声字,《系传·祛妄》无李阳冰之明确说解,但由徐锴“许不言象形,此义明了,不可强以为形故也。阳冰所见为浅近焉”之言可以推知,李阳冰以“要”为象形而非兼形声。

(2)其他构形方法改为会意者

①象形——会意

[齊] 《祛妄》:“《说文》云:‘禾麦吐穗上平。象形。’阳冰云:‘二物相并,乃如齐平。’”

[亼]:《祛妄):“《说文》云:‘叁合也。从人一,象三合形。’阳冰云:‘人者,合集之义,自一而成乎亿万。入者,集之初,故从人从一。’”

许慎以为“亼”象“三合”形,徐铉《说文》:“此疑只象形,非从人一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许书通例,其成字必曰从某,如此言从人一是也。从人一而非会意,则又足之曰:‘象三合之形’,谓似会意而实象形也。”阳冰认为“从人从一”会意。

②象形兼形声——会意

《说文》释为象形兼形声,李阳冰改为会意:

[主]:《祛妄》:“阳冰云:‘凷(去掉中间的“土”)象膏泽之气,土象土木为台,气主火之义。会意。’”

按:《系传·祛妄》无解释,《系传·通释》曰:“镫中火主。从,象形,从轻,轻亦声。”

③会意兼形声——会意

《说文》释为会意兼形声,李阳冰改为会意。共一字:

[戌]:《祛妄》:“《说文》:‘九月,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从戊含一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戌,一声。’阳冰曰:‘戊,土也;一,阳也。阳气入地,一固非声。”

《系传·通释》作“从戊,一亦声”,非“从戌,一声”,大徐本《说文·戌部》无“一

声”之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从戊一,一亦声。”与小徐本同。我们依《系传·通释》和段注为会意兼形声,李阳冰改为会意。

④形声——会意

《说文》为形声,李阳冰改为会意:

[路]:《祛妄》:“《说文》从足各声。阳冰云:非各声,从足辂省。”

[袁]:《祛妄》:“《说文》从衣.蚩省声形。阳冰云:从衣、屮、口,非蚩省。”

《系传·通释》作“长衣貌,从衣叀省声”,声符为“吏”,“省声”后无“形”字。[皮]:《祛妄》:“《说文》云:剥兽谓之皮。从又,为省声。李云:从又持皮襜然。”[忍] :徐铉《说文》:“怒也。从心刀声。”李阳冰曰:“刀非声,当从刈省。”

(3)其他构形方法改为形声者

①象形——形声

《说文》为象形,李阳冰改为形声:

[盟]:《祛妄》:“《说文》曰:豆之豐满者。象形。阳冰云:山中之,乃豐声也。”②指事——形声

《说文》为指事,李阳冰释为形声:

[血]:《祛妄》:“《说文》曰:血祭所献也。从皿,一,血也。阳冰云:从一声。

③会意——形声

《说文》为会意,李阳冰为形声:

[秃]:《祛妄》:“《说文》曰:‘人无发也。从禾。王育说,苍颉出见秃人伏禾中。未知其审。’阳冰云:‘从穆省声。’”

(4)突破传统六书者

该类字,李阳冰于六书之外别立新的构形方法,用新的构造理论阐释汉字的构形理据。例如《说文》为形声,阳冰改为“双声”:

[矤]:《祛妄》:“《说文》云:‘词也。从矢,引省声。矢者,取词之初所之。’阳冰云:‘苍颉作字,无形象者,则取音以为之训,矢引则为矧,其类往往而有之矣,字是也。’”

徐锴评曰:“《周礼》六书无形象者莫过声字,则取法于耳,又氽字则取象气散,皆有以象之。不尔,则会意,亦虚象也。今言矢引为矤,在左右皆音,六书所未闻,六书之中欲附何处?若有全以音为字,则是七书,不得言六书,此浅俗之甚。”徐锴所谓“声字”指的应是记录象声词的字。他指出,李阳冰对“矤”的解释是“左右皆音,六书所未闻”,说明李说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六书理论的局限性,并不是汉字生来固有且仅有的造字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汉字发展史上还有很多汉字构造无法用六书来囊括,因此,就阳冰突破六书来说,其大胆的创新意识是值得肯定的。

3、无构形讲解——依形补解

该类字,李阳冰于六书之外别立新的构形方法,用新的构造理论阐释汉字的构形理据。例如《说文》为形声,阳冰改为“双声”者:[笑]:大徐《说文》:“此字本阙。臣铉等案:孙愐《唐韵》:《说文》云‘喜也,从竹从大’,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又案:李阳冰刊定《说文》从竹从夭,义云竹得风其体天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审。

[式] :《祛妄》:“阳冰日:弋,质也。天地既分,人生其问,皆形质已成,故一、二、三质从弋。

(三)刊定字形兼别立新解

此类字的刊定,刊定字形的同时又对各个部件的构形构意进行新的阐释:

[欠]:《系传·祛妄》:“《说文》云张口气语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阳冰云:上象人开口,下象气咋,从人,所谓欠去。许氏擅改作辵.无所据也。臣锴以为阳冰作盖按李斯等,象古文,多互体,虽有从者,其下亦是人字,且人之欠去气并上出,不下流,安得气在下。”

李阳冰刊定《说文》时多有与许说不同之处,因此后世学者对它有“窜乱”之讥。从现存的李阳冰刊定《说文》的资料来看,并非皆由臆说,有的是符合《说文》原貌的,这一点二徐也是认识到并给以肯定的。称李阳冰刊定字形是依照李斯篆法,力图使之返还秦篆原貌。,二徐觉得李阳冰刊定<说文)又有师心自用、破先儒之祖述之嫌,于是竭力维护许慎的正统地位。例如:“隹”,《祛妄》:“鸟之短尾总名。阳冰云:鸟之总称。《尔雅》长尾而从隹,知非短尾之称。臣锴以为本注当言‘亦总名’。脱‘亦’一字尔。不然者,许慎岂如此之疏乎?”

徐铉对《说文》的研究

一徐铉生平

徐铉,字鼎臣,先世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生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年),卒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先在五代吴国任校书郎、入南唐后历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职。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

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归降大宋,宋太祖对徐铉当年出使时力保南唐耿耿于怀,一见到他便怒斥,声色俱厉。徐铉面无惧色,镇定答道:“我身为南唐大臣,国家已经灭亡,请服死罪。以往的事,不必再追问了。”太祖听了感叹道:“真是忠臣啊!”于是说:“你以后就像对待李氏那样对待我吧。”任命他为太子率更令,后官至散骑常侍。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炫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回去后告诉给宋太宗,宋太宗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陷,被贬谪为静难军司马(属邠州)。不久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六。

徐铉博学多才,有一次,一只大象毙命,取胆不获。徐铉说:“在前左足寻找。”果然找到了。皇帝感到非常惊奇,询问徐铉,徐铉回答说:“象胆跟随四时在不同的足附近,现在正是二月,所以知道。”

徐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不喜释氏而好神怪,有以此献者,所求必如其请。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铉精小学,好李斯小篆,臻其妙,隶书亦工。曾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校定《说文》,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这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字学的最大贡献。经他校订的《说文》,基本恢复了许书的原貌。

二徐铉校订《说文》的目的:

自从秦朝出现隶书以后,篆文渐渐被隶书取代,而《玉篇》的问世,影响远远超出了《说文》,使得《说文》之学湮没泯灭,后人对籀文、篆文颇为生疏,甚至不识,五代北宋出现了大量的俗字,很多不符合六书主旨,唐初李阳冰擅改《说文》,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徐铉校订《说文》以存籀文、篆文,正定俗字,恢复《说文》原貌。徐铉校订《说文》,除了纠正脱误,还做了如下工作:

1.改易分卷。许书原为十五卷,徐铉以为篇帙繁重,每卷各分上下,析为三十卷。

2.增加标目。把540个部首作为标目列于卷首,便于读者查检。

3.加注反切。许慎编撰《说文》的时候,比较完备的注音方法还没有出现,许慎以“读

若某”、“读与某同”的方式注音,不够准确。反切通行以后,有人为《说文》加

注反切,但标准不一,互有异同。孙愐《唐韵》代表中古的标准音,通行已久,徐

铉以《唐韵》为依据,给每个篆字注音。

4.增加新字。徐铉增补了402字,分别列入各部之后,这些字有的《说文》注解中本

来就有而正文未列,有的是经典相承但《说文》失收,有的是当代常用而《说文》

未收录。

5.增加注释。徐铉给《说文》中说解过于简略、词义深奥的条目做了补充注释,或说

解字义,或说解字形,并对当时的一些俗字作了辨正,每条注释之前都有“臣铉等

曰”字样标明,如示部“祜”下:上讳。臣铉等曰:此汉安帝名也。福也。当从

示,古声。候古切。

三徐铉校订《说文》的意义:

1.精细校订《说文》,判别是非真伪,起了恢复《说文》原貌的作用,对后人研究《说文》、六书以及古文字工作十分有益。

2.增加新附字,使得后人可以从中考知汉以后、唐以前的新词新字。

四徐铉校订《说文》的不足:

许慎编撰《说文》的时候,比较完备的注音方法还没有出现,许慎体现在读音上的语音标识是“读若”。反切通行以后,有人为《说文》加注反切。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用反切方式为《说文》标注系统的读音,现在还缺乏确凿的文献资料。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则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注音本《说文》,存188字,其中作为字头而能明确辨认其注音者164个,其注音方法以反切为主而辅之以直音,实物证明系统的《说文》注音唐代已经完善。现在能够见到的系统完整的《说文》注音有两个,一是小徐本朱翱注音,一是大徐本徐铉注音。朱翱注音与以《切韵》、《唐韵》为代表的韵书系统的注音以及以《字林》《玉篇》为代表的字书系统的注音都相距甚远,作为正音依据,不被重视。徐铉注音则是在总结前代有关《说文》注音成果的基础上,以《唐韵》为主要依据为《说文》加注读音,与中古传统韵书标准基本一致,所注读音也较为准确,因此其影响最大,甚至被《说文》研习者奉为圭臬。

给《说文》加注读音,看似简单,只需把有关韵书、字典的相应注音加注到《说文》每个字的下面就行了,但是汉字的读音非常复杂,一字多音是其中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实际上要做好汉字标注读音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这里既牵涉到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对许慎原义的理解,也牵涉到对各种注音材料的甄别,还关涉到读音与意义之间的对应。从魏晋六朝到唐宋沉积了大量的异读资料。这些异读资料大体可分为同义异读和异义异读两类。对同义异读应该尽量搜集有关的注音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弄清它们和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比较适合的读音。异义异读往往有明确的音义对应,对这一类异读字的注音主要是把读音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弄清,是哪个义就注上与之相对应的哪个音。对于多义而读音有别的字,徐铉注音有时不能对应《说文》意义,如《说文·女部》:“姣,好也。从女交声。”徐铉注音胡茅切,而《说文系传》朱翱注音根卯反,读音不同。《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司马贞索隐:“姣,音绞。《说文》云:‘姣,美也。’”《孟子·告子上》:“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王逸注:“子都,古之姣好者也。”宋孙爽音义:“姣,古卯切。”《楚辞·九章惜往日》:“妬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洪兴祖补注:“姣,妖媚也。音绞。”注音均与朱翱同。而徐铉注音胡茅切,这是“姣”另一意义的读音。《左传·襄公九年》:“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杜预注:“姣,淫之别名。”释文:“姣,户交反,注同。”《诗·卫风·硕人》释文:“佼好,本又作姣,古卯反。”《经典释文》“佼好”之“佼”注音六次,五次与“姣”构成异体,注音均作古卯反。可见“姣好”之“姣”与“姣滛”之“姣”读音不同。《玉篇·女部》:“姣,户交切,淫也。又音狡,妖媚也。”二音二义分别清楚。《广韵》、《唐韵》均为:胡茅反:“姣,姣淫。”古巧反:“姣,妖媚。”。徐铉见肴韵“姣”字即取以为《说文》“姣”字注音,而没有察

觉其释义与《说文》本义不合。这是一字有多义而读音有别,徐铉注音不能对应《说文》意义。

没有认识到时间推移而发生语音变化的情况,对某些字读音的做了不正确的分析,如“代,更也。从人弋声。”臣铉等曰:“弋非声,《说文》忒字与此义训同,疑兼有忒音。”(其实代、弋上古同声同部,且忒也从弋得声。许慎认为代从弋声的说解不误。)此外,还有《说文》收字以假借义通行,徐铉以假借义之音注《说文》本义;《说文》收字的形音义出现交替,徐铉注音对应字形而不能对应意义;徐铉注音误解《说文》意义;《说文》多义而读音有别,徐铉注音只对应其中一个意义等情况等问题。

徐锴对《说文》的研究

一徐锴生平

徐锴,字楚金,南唐文字训诂学家,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享年五十五岁。四岁而孤,母方教铉,未暇及锴,能自知书。锴自幼聪慧,博闻强识,十岁即擅长作诗。令赋秋声诗,顷刻而就,尽见秋声之意。徐锴乃徐铉之弟,世称“小徐”。仕于南唐,秘书省校书郎起家,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终内史舍人。宋太祖开宝七年,因铉奉使入宋,忧惧而卒。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二《说文解字系传》

《说文解字系传》实际就是《说文解字》注,世称“小徐本”。因尊崇许慎,以其书为经,而自谦所作训解为传。这部书是自汉魏以后最早一部有系统的、比较详密的《说文解字》的注解。《说文解字系传》以《通释》部分为主体,除引据前代古书以证明许慎训解外,还指出其他引申的意义,并从谐声字的声旁说明声旁与字义的关系,对后代训诂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徐铉校订《说文》,有时采用了徐锴的观点,如:

袷,从示.合声。徐锴:疑多声字。徐铉从示.从申。

胐,从月.出声。徐锴:本无声字,有者误也。徐铉:从月、出。

采,从禾.爪声。徐锴:会意也。徐铉:从爪、禾。

臿,从臼,干声。徐锴:会意也。徐铉:从臼,干所以臿之。

一部“吏”下:治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徐锴曰:吏之治人,心主于一,故从一。

力置切。

“青”部“静”下:审也。从青争声。徐锴曰:丹青,明审也。以郢切。

在《通释》中也往往说明古书的假借和古今用字的不同,有时还用今语解释古语,在文字训诂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说文解字系传》已注意到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理。文字解说,多宗儒家旧说。又据孙愐《唐韵》,著《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

徐锴研究《说文》不停留在注释校勘上,对“六书”也有深刻的见解,提出了著名的“六书三耦”说。徐锴在《系传》卷一“上”字注里指出:“大凡六书之中,象形指事相类,象形实而指事虚。形声会意相类,形声实而会意虚。转注则形事之别。然立字之始类于形声,而训释之义与假借为对。假借则一字数用,如行(茎)、行(杏)、行(杭)、行(沆);转注则一字数文,借如老者,直训老耳,分注则为耆、为耋、为耄、为寿焉。凡六书为三耦也。”

关于六书的顺序:

关于“六书”的顺序,徐锴也有所论述,他把象形排在第一位,因为象形是六书的母体字,其他五书是由象形字相生出来的。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徐锴曰:“凡六书之义,起于象形。”徐锴明确指出象形为实,指事为虚,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再加上抽象的指事符,所以我们认为象形排在指事之前是合理的而且是客观的。由象形、指事发展到会意、形声是从“文”到“字”的阶段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表义的构件来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这样的表达在

形式上是有限的,不容易满足语言的需要,但是形声字就可以做到,它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所以说形声应该在会意之后。

转注和假借是两种用字法,“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焉”,假借应在转注之后

徐锴的六书观

“凡指事象形,义一也。物之实形有可象者,则为象形,山川之类皆是物也。”(卷一)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象形字是图画,山川之类实体都可画出。

“指事者,谓事物之虚无,不可图画,谓之指事。形则有形可象,事则有事可指。故上、下之意无形可象,故以上、下指事之,有事可指也。故曰象形指事大同而小异。”“虚”谓抽象间接泛指。

“会意亦虚也,无形可象,故会合其意。以字一言之,止戈则为武,止戈敢戢兵也;人言必信,故曰比类合谊,以见指播。”会意是表实的,是通过形符或义符的配合以文为字来表意。

形声字可以通过形旁表示它们总的类别和意义范畴,再通过声符的运用,来区别具体的事物。形声字占据了汉字的绝大部分,因而对形声字的形体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徐锴认为形声字“最为浅末”,因为他认为声符表意,一些形声字是会意字。

转注为同一个词可以分化出几个不同的字形,其意义可以互相解释、补足。

假借,徐锴认为是字义的引申或本有其字的假借。

三《说文解字系传》在《说文》研究中的开创性意义

1.是《说文》之后对“六书”的第一次深入探讨

徐锴在《说文》六书理论研究之中,不仅抒发己见,而且第一次展开学术批评。这为后世研究中的学术争鸣提供了范例。徐锴在《系传》“上”字下注曰:“而今之俗说,谓丂左回为考,右回为老,此乃委巷之言。且又考老之字,皆不从丂,丂音考。老从匕,音化也。”徐锴所批评的“俗说”指的就是唐代裴务齐在《切韵序》中的转注说。徐锴“六书”研究中的学术批评,为后世通过学术争鸣,把“六书”的讨论引向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开创了《说文》部首的专题研究。

徐锴的《系传·部叙》是《说文》学史上专门研究《说文》部首的第一篇论文,对《说文》部首的次第安排作了论述,演绎《说文》部首上相次的理据。例如徐锴在阐述《说文》一、二(古文上字)、示、三、王、玉等部首相次之因时说:“一,天地之始也,一气之化也,天先成而地后定。天者,上也,故次之以二(古文上字)。在上者,莫若天。二(古文上字),垂三光以示人,故次之以示。示者,三光也,故次之以三。通三才而后为王,故次之以王。玉者,君子所以比德也,天地之精也,王者所服用也,故次之以玉。

3.开创了《说文》“释例”的专题研究

在徐锴之前,北齐颜之推首先提出《说文》体例的问题:“大抵服其为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但他缺乏对《说文》体例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徐锴则是《说文》体例研究的开拓者,他在《系传》中对《说文》体例进行了较为全面研究,对“读若”、“亦声”、“阙如”、“一曰”等都做了阐述,基本上奠定了《说文》体例研究的框架。

《系传》“一”字下注曰:“当许慎时未有反切,故言读若。”“玮”字下注曰:“当许慎时未有反字,故言读若也。”

《系传》“旁””字下注曰:“臣锴按,许慎《解叙》云: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此旁字虽知从二(上),不知其所以从,不得师授,故云阙,若言以俟知者也。”

《系传》“屮”字下注曰:“尹彤,当时说文字者,所谓博采通人也。”

4.创立了《说文》注释本的体制

徐锴的《系传》是《说文》的第一个注释本,所注释的范围、方法、体式对后世的《说

文》注释本影响巨大。在《说文》学研究高峰的清代,在对《说文》的校勘、对许慎说解的疏解都仿照了《系传》。

总之,徐氏兄弟校定《说文》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语言观里,把古文字与今文字对立起来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文字,除了它曾成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生活的交际工具外,对后世人们探求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对今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纠正后人“望文生训”的不科学训诂法,无疑起了一个承上启下,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但是,社会是发展的,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文字也必然要随之发展。在发展了的后世政治经济生活中,再完美的古文字也无论如何无法取代今文字的作用和地位。徐氏在《序》中,对古文字大加推崇,对今文字加以贬抑和否定,对后世词、训诂学的发展也加以否定,这是一种颂古非今,厚古薄今的保守思想,是不足取的。但是,徐铉兄弟毕竟是二位严谨的语言文字学家,尽管他们思想上有厚古薄今的倾向,但在整理《说文解字》的实践中,他们采取的却是包容“讹伪”的科学态度。对一些经典相承传写及时俗要用,而说文不载的字,都予以附益,以广篆籀之路;《说文》具有正体而时俗讹变者,则具于注中;有意义但不符合六书理论的文字也列在后边;对于许慎揭示简单,词义深奥难懂,李阳冰之后诸儒论述中可取的,也寓意采录;对那些许慎和前人都没有让人满意解释的,就自立一家之言。徐铉徐锴这种科学包容态度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俩以一本校定《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史上占有了光辉的一席.

第五讲宋元明的“六书”研究

南唐徐锴在对《说文》的研究中提出了“六书三耦”说,开启了宋元明的“六书”研究。宋代是我国学术史上提倡思辨的时代,是一个学术自由、学术变革的时代,疑古创新成为当时的风尚,如欧阳修撰《童子易问》、《毛诗本义》、《春秋或问》指摘汉儒注释的流弊,对向来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周易》、《诗经》、《尔雅》等提出了怀疑。王安石撰“三经新义”(《书义》《诗义》《周官义》)颁于学官,苏东坡撰《苏氏易传》,别出机杼,不顾汉儒成说,朱熹诸《诗集传》、《四书集注》、《楚辞集注》等,删削、颠倒经文,大胆抛弃旧说。在语言文字学上的突出表现就是敢于怀疑《说文》,形成了文字学上影响较大的六书之学,以郑樵的《六书略》(中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以“六书”命名并统系所收汉字的著作)为先导,出现了一批以“六书”为名的文字学著述,如宋末元初戴侗《六书故》(继郑樵以后最为系统的字原研究理论)、元周伯琦《六书正讹》、明杨桓《六书统》、《六书统溯原》,明赵古则《六书本义》、明吴元满《六书正义》、明赵宦光《六书长笺》等,此外,还有一批已经失传或流传不详的六书学著作,如宋倪公武《六书本义》、元杜本《六书通编》、明伊乘《六书考》,或虽没有冠以六书之名,却对六书有所阐发的著作,如王安石的《字说》、王圣美的《字解》、宋张有《复古编》等。

一宋元明文字学的汉字形义关系论

宋元明六书研究主要为探讨文字特点、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六书与汉字表意的特点,进而探讨六书与汉字子母相生的关系,确立了汉字排列的另一个系统。这一时期形成了汉字形义统一的观念,明确了汉字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经明理,如何通过对汉字的研读和分析获得经义,如何分析汉字的形体才能获得它所表达的意义成了学者们从事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关于汉字与图画的关系问题上,郑樵提出了“书画同源”说,他在《六书略·象形》中说“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然书穷能变,故画虽取多,而得算常少;书虽取少,而得算常多。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这是中国文字学史上较早提出的书画同源关系的观点,符合汉字发展的实际。关于书画的关系,明代赵宦光也有相关阐述:“上古心目并用,故书画未分,中古始判为二:河图洛书,以文成图;尊罍钟鼎,以图成文;文滋而书,图蔓为画。书犹事也,图犹形也,事形

之说流,而心目分矣。”把图与文、书与画对立,作为象形、指事的源头,缺少文字演化的事实根据。

圣人造字的汉字起源说在宋元时期仍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宋元之际的戴侗在《六书故·六书通释》说:“六书不必圣人作也,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名称不一,文字不通。圣人者作,命神瞽焉,协其名声;命史氏焉,同其文字,厘其烦慝,总其要归而已矣。夫文,声之象也;声,气之鸣也;有其气则有其声,有其声则有其文;声与文虽出于人,亦各其自然之征也。”根据语言以及文字存在地域差异的客观事实,明确提出了“六书不必圣人作”的观点,并指出了圣人在语言文字发展演化进程中的作用,即规范、整理、总结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

关于文字形体与语言(声、义)的关系,戴侗以前尚未有学者进行过讨论,戴侗认为文字是语言的产物,文字的产生是为了记录语言,即“夫文,生于声者也,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生于文也。”“非文则无以著其声”。戴侗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声、义是第一位的,形是第二位的。这一认识客观反映了语言与文字的现实,是正确的,是站在语言的角度对文字的认识,符合一般语言学原理。对于六书的表意方式作出了新的解说,他认为,象形、指事、会意既表义又表音,谐声是示音标义,假借则借形示音。这一思想给训诂学上的“因声求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字形分化演变的观念

关于文字分化孳乳的较早阐述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基于独体的文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合体的字由文孳生繁衍而来的认识,许慎创立了540部“据形系联”统属9353字的编排体例。宋代学者则对汉字的孳乳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郑樵的“文字子母说”

郑樵《六书略·六书叙》中说:“小学之义,第一当识子母之相生,第二当识文字之有间。象形、指事,文也;会意、形声、转注,字也;假借,文字俱也。”《寄方礼部书》中说:“许慎虽知文与字不同,故立文以摄字,然又不知制文字之机,故错说‘六书’也……字者,以母统子,则为谐声;子统子、母统母,则为会意。……如草木之类,是母文矣。以盧附草为蘆,以狄附草为荻,以盧附木为櫨,以狄附木为梑。卢与狄但从草木之类而为声音,不能自立体者,谓之子文。故五百四十之中,皆无卢狄文也,此之谓谐声。凡从蟲有蟲类,凡从皿有皿类,……蟲、皿,……皆母文也。以蟲合皿为蠱,只是以二母文相合而取其意而。而体既敌,无所附从,故不曰谐声而曰会意。”

郑樵还对文字进行分析,分为330母文(《说文》540部中去除210部),主形(主义),870子文,主声,合千二百文而成无穷之字。郑樵的“子母说”的基本内容为母文主要指形声字的形符,子文主要是形声字的声符,文有子母,子母相生,以母统子,母能生而子不能生,这是郑樵探讨出来的“制字之旨”。郑樵认为许慎说解文字之失在于不知文有子母之分。

郑樵的文字子母理论主要就谐声和会意而言,为子、为母的文为象形或指事,有一定的文字演化历史观念,有一定的道理,对会意和谐声的分别也很清楚,但是谐声字较为复杂,有些字的声符早于从其得声的形声字的产生,从文字的演化历史看,他们应该是母,而不是子。郑樵的子母相生主要表现在谐声字的构成上,而一子一母的谐声字,其实是子母相加的关系,而不是孳生关系。

(二)戴侗“父以联子,子以联孙”的文字孳乳系统

关于文字的孳乳理论,宋元之际的戴侗又在郑樵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他提出了“父以联子,子以联孙”的理论。《六书故》把文字按照事类分为九类:“书始于书契,契以纪数,故首数、次二天、次三地、次四人、次五动物、次六植物、次七工事、次八杂、次九疑。”这是汉字的又一分类,此后沿用这一分类体系编排的字书很多,如杨桓《六书统》、赵古则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以儒济世”;儒学未来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 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 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 “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 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 “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 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 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

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 一、单选题 1.____,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 B、黄河文化向各地幅射 C、长江文化向各地幅射 D、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徒 2.“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 A、贵族政治 B、古代民主政治 C、古代官僚政治 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 3.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____。 A、存异 B、趋同 C、守一 D、无异 4.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A、自然景色 B、文化景观 C、奇异地貌 D、沙漠绿洲5.中国文化的进化是____,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A、直线性 B、跳跃性 C、渐变性(传承性) D、突变性 6.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____。 A、智圆行方 B、行规守矩 C、极尽浪漫 D、融汇贯通 7.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____。 A、分析理性 B、实用理性 C、非实用理性 D、创造性 8.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 B、家国同构 C、宗族关怀 D、宗产继承 9._________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A、贵族制 B、世袭制 C、宗族制 D、宗法制 10.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__朝的____。 A、魏九品中正制 B、秦三公九卿制 C、唐三省六部制 D、宋三省六部制 11.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时代。 A、殷周 B、近代 C、宋明 D、先秦 12.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A、道德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本主义 13.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____。 A、形式逻辑 B、辩证逻辑 C、伦理学 D、自然哲学 14.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____。 A、道德观 B、逻辑观 C、阴阳观 D、五行观 15.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___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 B、分化为大、小乘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中国传统文化》(本科)复习资料及答案

期末练兵多选题 1、天人之辩的主要观点(ABCD ) A、重人事,轻天道 B、天道自然 C、天人相分 D、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2、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ABC ) A、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追求 B、重言志,追求美善合一的审美旨趣 C、圆融贯通的表现手法 D、较强的功利性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ABCD ) A、以人为本 B、强大的延续力 C、以和为贵 D、重道德 4、造成中国文化近代转型迟滞的原因主要有( ABCD ) A、腐败的专制制度和残酷的经济剥削 B、腐败专制的官僚政治 C、禁海锁国,画牢自封 D、文化专制,扼杀异端 5、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ABCD ) A、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B、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C、有助于祖国统一、振兴中华 D、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6、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总体特征包括( ABD )

A、实用功利性 B、辨证整体性 C、科学实践性 D、经验直观性 7、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ABCD ) A、侧重于人生哲理的探讨 B、哲学与政治、伦理含融不分 C、整体把握、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D、注重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较少做细部论证;注重对道理的直觉体悟,而较少做逻辑分析 8、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ABCD ) A、天台宗 B、唯识宗 C、华严宗 D、净土宗 9、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主要包括( ABCD ) A、造纸术约在唐朝中期传入西亚,再到欧洲 B、火药13、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很快被应用于军事 C、中国美术、绘画、陶瓷对欧洲人来说不仅实用,而且是有价值的艺术品 D、在学术思想方面,儒家思想由传教士传播到欧洲 10、中国优秀的史学文化传统包括( ABCD ) A、求实精神 B、惩恶扬善的批判精神 C、以史为鉴的经邦致用精神 D、融贯诸学,吸纳百家的会通精神 1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仁爱孝悌、谦和好礼 B、诚信知报、精忠爱国 C、克己奉公、修己独慎 D、见利思义、勤俭廉正 12、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有哪些方面( ABC )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 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道德 道 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 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_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题题型及要求: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 3.案例题(1题,30分) 4.拓展题(2选1, 30分) 复习重点: 道德无为礼乐仁义兼爱 名士外儒内法孝法隐 琴棋书画意境茶中庸君子和恕恭敬佛禅 市民文化洋务运动“五四”西学东渐 《中国文化导论》资料 一、单选题(按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排列)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2、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3、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5、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6、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7、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8、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9、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10、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13、“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14、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15、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1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F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1、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2、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子曰:仁者,爱人。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 义——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学习资料

如何看待 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以仁爱、孝悌、忠信、和

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为美德的统治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民间道义,和祖祖辈辈沉淀的文化素质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砥柱,我们的所作所为关乎国家的命运。 首先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不该排斥其他的文化,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国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例如西方的许多节日,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同学们接受,是他们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我们也看到,中国更重视自己的中秋节,七夕节,和除夕夜了。在物质精神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许正对传统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 另外,要保护传统文化。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80后时,看到的是天安门前挺拔的受检身姿,“道,德”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

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教学文案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第一讲绪论 1、名词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答: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与“新文化”相对】 2、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两者有何区别? 答:文化本义:文,纹理。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化,教化,使人与人和谐融洽。 文化定义:广义: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总之,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3、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A、时代性——承传与变异B、地域性——差异性C、民族性——与地域性紧密相连D、阶级性——E、同一性——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 4、文化有哪些作用?请简单分析。 答:A、满足需要的功能。B、认知的功能。 C、规范的功能。 D、凝聚的功能。 分析,暂略 5、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请简单阐释。 答:(1)崇尚统一,追求稳定(2)伦理至上,群体至上(3)尊老尚古,贵中尚和(4)兼容并包,丰富多彩,非宗教性、泛道德性、内倾性、重乡土情谊 第二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

《周易》的哲学观 名词解释:《周易》 1、《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 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源头活水。 2、《周易》一书的组成部分。 答:《易经》和《易传》 3、《周易》卦形中的两种基本符号及其代表意义。 答:阴阳二爻 阴(--)代表阴、柔、女、妻、臣、弱、小、暗、偶数等,代表静态的。阳(——)代表阳、刚、男、夫、君、强、大、明、奇数等,代表动态的;阴阳爻象的形成,本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直接观察,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 4、《周易》的核心思想及其变化观是什么? 答:变化观: 1、矛盾观 2、发展观 3、内外因结合的动力观 核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并在阴、阳的作用中向前发展。“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上面四个小问题,可以成为该名词解释的主要内容) 5、“三才”指什么? 答:天—人(君子)—地 1、人取法天地之性,与自然相融合。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自学考试大纲 吴秀莲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内容

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无不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在最近几年的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种种的文化热中,农业文化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同农业文化的地位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缺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困难的。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已浸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其精华部分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要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追求,高度哲理化的政治之道,以伦理为本位的政治规范,重视治术与策论的政治经验积累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倾向。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首倡的“大一统”思想,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过程中,始终起到特殊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二千多年中,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 经济形态是一切文化产生的根源,中国传统行为文化正是封建农业经济形态下的必然产物。儒家、道家、墨家所倡导的行为文化尽管种类繁多,却无一不受到农业经济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正是由于农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才产生了中国特有的行为文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0日-12月4日 调查人:成媛大二英语一班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的文明结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这次调查是有必要性和其针对性的。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一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网上问卷调查(仅以长安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问卷的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为什么要继承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核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借鉴作用。学校平时会从哪些方面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及自己对身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参与?另外具体还有团委组织的团日活动的主题有没有

关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当地政府举办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还有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 调查报告: ①研究思路与方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我们先通过软件问卷星制作了我们组的调查问卷表,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电子版通过网络,qq,人人网以及贴吧向长安大学的学生广泛传发,向同学们解释说明目的,大部分同学表示理解并给予了支持。纸质版打印出来以后由组员分三天在食堂门口发放调查问卷表,填写完毕后统一录入电脑。所以我们资料收集是多渠道的,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是随机的。调查大体上做到了定性,定量和质量控制。 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难点是样本的选取可能有局限性,但是我们尽量让更广泛的同学参与问卷的填写。 ③描述: 1.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样本全为当代大学生,符合目的,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 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 积极参与。 2.历史对比:从以前的大学生同现在的对比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阔,头脑比较灵活。从小接触的人,事都比以 往的大学生多。最主要的是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并在今后很多年里引导整个中国的文化走向。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 (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部分: A.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 B.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 (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 (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内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 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

(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范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的概念,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7.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 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 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