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现实意义

隐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现实意义

隐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现实意义
隐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现实意义

隐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现实意义

隐性教育是指学习过程中没有确定的施教主体,也无需要明确的教学目的、计划和固定集中的学习场所,由潜在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教育因素及外在环境潜移默化地引起心理情感知觉改变和建构的一种学习过程。

隐性教育的概念在我国80年代末才形成,源于美国的“隐性课程”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但在概念之前,古今中外学者们的教育思想都出现过隐性教育的萌芽,认识到日常生活对个人品德思想的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中有诸如“以身示教”“以乐化民”“孟母三迁”。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他著名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近代伟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个体处于社会之中,并通过参与群体的生活,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在理智和道德方面获得发展。

隐性教育的兴起最初是为了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显性教育是道德教育主体组织实施的,直接对教育对象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显性课程有着诸多不足:(一)显性教育受到时间、场所、教学工具等资源的影响;(二)意图明显、目的性强。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理论中,研究了传递着意图对接受者接受的影响,认为意图明显会使接受者越认传递着刻意影响他们,则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