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期中论文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期中论文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期中论文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期中论文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论文

题目: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

班级:法学122

学号:201250725237

姓名:***

指导教师:任汝平

目录引言

一、佛道产生的背景

(一)道之产生

(二)佛之产生

二、佛道之争的背景

三、唐代的佛道的发展及冲突

(一)起因

(二)发展

(三)结果

四、唐代佛道之争的结局及其评价结语

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引言: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而未衰。

佛教传入中土,传统文化之卫道者一则以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佛道之争,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本文便从唐朝佛道之争论起。

一、佛道产生的背景

(一)道之产生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酝酿萌芽到最后形成教团组织,有着漫长的过程。道教是中国远古的宗教思想(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等)、传统的鬼神观念、先秦的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逐渐融汇整合的产物。

秦汉之际,修炼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们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尚无教团组织。到东汉后期,曾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于江西龙虎山修炼得道后,闻蜀地民风淳朴,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来到西蜀鹤鸣山传教,"感太上老君降授正一盟威之法"。

因为信徒尊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又因受道者要交纳五斗米以表虔诚信奉之心,故俗称五斗米道。

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后不久,至汉灵帝时(公元168-189年),北方又有太平道崛起,其领袖为张角。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经》教化徒众,转相传播,十几年间道徒达数十万人。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便利用太平道这一宗教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后被镇压,太平道从此传授不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隋唐时期,道教十分兴盛。特别是唐代,由于李氏皇室为抬高自己的出身门第,自称老子(名李耳)是其始祖,于是对奉老子为太上老君的道教十分优渥。

唐高宗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给老子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亲注《道德经》。(最早注解《道德经》的皇帝是梁武帝。)

唐代,道教高道辈出,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叶法善等在当时声名卓著。

(二)佛之产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因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取得修行成功后,被称为“佛陀”而得名。公元前5、6世纪曾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 Gautama)不满当时印度社会婆罗门教的独尊地位和种姓制度,于是创立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之一的佛教,到现在为止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古印度国王阿育王的护持下,由印度本土向国外发展;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由北印度经中亚地区丝绸之路和海路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朝廷文教基本是以一种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家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

二、佛道之争的背景

佛道之争,可以说是从顾欢的《夏夷论》开始的。顾欢是南北朝的隐士,晚年喜欢服食、信黄老,作《夏夷论》攻击佛教。

顾欢认为,佛道本是一回事,宗旨一样,但表现不同。如道士是华族装束,宽衣大带。佛僧则剃去头发,穿着僧衣。华人土葬,僧人火化。僧人用的,都是夷狄的风俗等。对华人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他因此认为,不应该学习佛教。因为道和佛从事的道一样,所以用不着向佛教学。生活习惯根本不同,不论从哪一方面说,都用不着佛教。

当时刘宋的宰相袁粲托名“通公”,出来反驳。认为周孔老庄与佛教宗旨,以及修行目的都不同。后来又有几个人出来反驳。他们认为无论夷、夏人都是生活在天地间、日月下,有着共同的爱憎。真道只有一个,大家都应服从。道教追求羽化登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老子五千言,还有可取之处。明僧绍的《正二教论》再三强调老庄和长生术不是一回事。认为佛教道教,本质并不一样。认为佛比道高得多,佛可以兼包道教,道则不能兼包佛教。

夏夷之争,理论上似嫌浮浅。但其争论并不是为了理论是非,而是民族利益以及封建法权等引起的争执。并酿成一次次的灭佛或灭道,这完全取决于

当朝皇帝的信仰倾向等。

到了唐代,佛道论争的形势变化为,老子哲学被推到了第一线。唐代佛道论争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傅奕反佛;第二次是为翻译老子,玄奘法师和蔡晃道士的争论;第三次是以李荣为道教代表和佛教的往复争论。而唐代的佛道论争不仅涉及二教地位的先后主次、教理教义,也是由于宗教势力与封建法权的矛盾,而导致或促使佛道的激烈论争。

三、唐代的佛道的发展及冲突

(一)起因

公元618年,李渊父子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统一的唐王朝。唐统治者接受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巩固社会秩序的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

唐代诸帝对于佛教的态度,出于真正信仰者较少,普遍地是从政治上着眼,并且通过儒、释、道三教的次序安排表现出来。总体上看,唐王朝对三教是采取以儒家为主体,对佛、道两家调和并用的政策。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在具体执行中往往有所侧重。

(二)发展

高祖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首先发难,上表批评佛教,罗列罪状,请求罢废。他突出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建议国家采取措施,“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太史令傅奕上减省寺塔废僧尼事》,《广弘明集》卷十一)。当时因护法沙门法琳“频诣阙庭”,多方申辩,使唐高祖将傅奕上表暂时搁置。但傅奕并未停止对佛教的攻击,而是“公然宣布遐迩。秃丁之诮,闾里盛传;胡鬼之谣,昌言酒席”(《法琳别传》卷上),给佛教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于是,佛教徒们纷起撰文反击,如释普应作《破邪论》二卷,李师政撰《内德论》和《正邪论》。法琳认为,这些文章难以击中要害,故而另辟蹊径,“案孔、老二教师敬佛文,就彼宗承斥其虚谬”,作《破邪论》。同时他上《启》与储贰、亲王及公卿、侯伯,寻求朝廷内部和达官显贵们的支持。不久,太子李建成等奏上《破邪论》,高祖看后,动摇了重道破佛的决心。

武德七年(624),傅奕再次上疏,揭露佛教弊害,坚请罢除。文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演其妖书,述其邪法,伪启三涂,谬张六道,恐吓愚夫,诈欺庸品。”(《傅奕传》,《旧唐书》卷七九)道教徒借此机会,也展开对佛教的抨击。武德九年,清虚观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托傅奕奏上。道教徒们的直接参战,使佛道之争明朗化、公开化,从而也给佛教徒提供了更多反驳的理由。法琳著《辩正论》,以“十喻九箴”回敬道教徒,佛道之争趋于激化。高祖先欲废除佛教,后又下诏同时沙汰佛、道,但都未能施行。

唐太宗贞观初年,佛道关系相对平静。贞观六年(632),傅奕再次上书,“请令僧吹螺,不合击钟”(《广弘明集》卷七)。贞观七年,太子中舍辛谓“心存道术,轻弄佛法”,设难问佛教徒。释慧净著《析疑论》予以回答,释法琳更广《析疑论》为答,使论战深入展开。

佛道的长期争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贞观十一年(637),李世民下诏,对累代以来那种“殊俗之典,郁为众妙之先;诸夏之教,翻居一乘之后”的现象,表示十分不满,宣布“朕之本系,起自柱下。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故令“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这样,佛、道的高下之争,变成了体现李唐皇族尊卑等差的政治问题。佛教徒对此不服,于是释智实等上《论道士处僧尼前表》,指责道教“常以鬼道化于浮俗”,“实是左道之苗”,宣称若道士“位在僧尼之上,诚恐真伪同流,有损国化”。太宗敕令,凡不服者予以杖击。智实仍示不服,愿受朝堂杖责,不久即病卒。

贞观十三年(639),道士秦世英密奏法琳所著《辩正论》一书攻击老子,讪谤皇宗,有罔上之罪。唐太宗大怒,即令推问法琳,沙汰僧尼。法琳被流放益州,次年病亡于途中。唐初佛道之争告一段落。

(三)结果

这次佛道之争,就其本身来说,是为了竞争新王朝对自己的有力支持,争夺社会舆论和更多的信徒,宗派情绪十分浓厚。但从斗争的最终结局看,反映的是唐初帝王在宗教政策上的犹豫不定,最后决定对佛教加以抑制。

唐王朝建立之初,面临许多问题,极需神权的扶持。佛、道两教无疑都能起到光饰朝廷和神化政权的作用,但相比而言,道教既是汉民族自创的宗教,与传统文化比较接近,这就具备了特殊的优越条件;更何况李姓的道教之祖对于唐皇室来说,增添了历史的荣耀和神圣的依据。故唐初统治者在对佛、道同时利用的基础上,于公开场合往往对道教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但唐初统治者也清楚,佛教在隋代曾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隋末农民起义的信号,是610年弥勒信徒发起的突击端门事件;612年陕西凤翔沙门向海明聚众数万人,河北唐县宋子贤拥众千余家,也用“弥勒出世”号召群众,武装暴动。唐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军围击洛阳王世充,需要联合少林寺僧众;武德五年(622),李渊在马邑(山西朔县)沙门中,募兵二千余;江南禅僧密、集,与叛军乱民混杂在一起,情况更加复杂。因此,新王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简单地打击佛教或扶植佛教,显然都不合适。

武德八年(625),高祖诏叙三教先后,定下道、儒、释的位次,说:“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意思是说,道教在前,只是虚位,并不意味着它高出于儒家;崇道的本质唯在尊君,即更有效地推行君权政治。从中可以看出唐高祖对佛、道的基本政策。

四、唐代佛道之争的结局及其评价

佛道关系既不是单纯的两教关系,佛道政策也不是单纯的两教政策。隋唐时期,佛、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与儒家形成鼎立之势,进入三教鼎立的时期。在此现实形势下,唐初统治者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把恢复儒学和发展经学始终置于首要地位。在他们看来,宗教神学必须严格服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唐高祖就说:“父子君臣之际,长幼仁义之序,与夫周孔之教,异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唐会要》卷四七)武德七年,下诏兴学,指出:“沙门事佛,灵宇相望。朝贤宗儒,辟雍顿废。王公以下,宁得不惭?”(《册府元龟》卷五十)唐太宗即位之初,便立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之士于殿内讲论经义。他表示:“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卷六)贞观七年,命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又命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统一儒学。贞观八年,文德皇后对太子说:“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在唐初统治者看来,佛、道都有对国家不利的一面,但又有可借以利用的一面。就可利用的一面说,佛教有助于“治化”,发挥哲理优势;道教则可神化宗祖,抬高皇室,打击旧贵族势力。道教若否定佛教在“治化”方面的贡献,佛教若攻击道教之宗祖,对他们来说都不能容许。唐初统治者寄希望于佛、道的,是要它们从思想上配合儒家,为巩固李唐王朝做出贡献。

因此,如何协调三教关系,使三教各自发挥作用,就成了唐代诸帝的重要议题。其中“三教谈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设的。武德七年(624),唐高祖幸国子学释奠,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博士陆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高祖对此十分满意,说:“三人者诚辩矣,然德明一举则蔽。”(《佛祖统纪》卷三九)所谓“德明一举则蔽”,就是以儒家学说统率佛、道思想,使之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三教谈论”的方式,几乎为唐代诸帝普遍采用。可以看出,“三教谈论”在形式上给予三教以平等地位,实际上则是在皇帝亲自指挥下,以儒家为主干,对佛、道进行协调和统一的措施。谈论的内容和结果,直接由儒家学说和王权政治来决定。

结语

佛道二教各有其特色与信众,对立结果往往意气用事,各成派系,排斥异己,或互相诋毁,如佛徒着笑道论,道流亦作笑佛论以敌之,各揭彼短,以扬己善,极尽对骂之能事。然佛道二教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代之发展而更深入民间,牢不可拔,影响后世学术思想甚巨。如新字体、词汇之广及学术领域,儒、释、道三教融合而产生宋代理学等,可谓思想文艺上之重大刺激。

概率统计期末论文

概率统计期末论文 姓名:周芹 班级:会计1201 学号:1080112133 日期:2013.12.18

概率统计在企业盈亏问题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企业出发,选择经济问题中的盈亏角度,讨论概率统计在其中的具体应用。首先通过引用中心极限定理和数学期望的具体例子,详细的介绍了概率统计在盈利问题中的应用;然后运用对参数的点估计的分析,阐释了概率统计在企业亏损问题中的应用。从而得出如何计算盈亏概率、如何使利润最大化、如何进行亏损估计,进一步总结出概率统计在处理企业盈亏问题方面的必要性。 关键词:概率统计,企业盈亏,中心极限定理,数学期望,参数点估计 1、引言 自中国古代开始,数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管是小小的结绳记事,还是复杂的程序计算,数学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然,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概率统计也就不可避免的在很多领域中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如英国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杰文斯所说:“概率统计是生活真正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对概率的某种估计,我们就寸步难行,无所作为。” 概率统计是一门相当有趣的数学分支学科,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界和经济学者越来越多的运用其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工具。而实践证实,这一选择是极其正确的,概率统计为经济猜测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经济效益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被引入各个企业进行经济分析。本文则就是从企业出发,选择经济问题中的盈亏角度,讨论概率统计在其中的具体应用。 2、概率统计在企业盈利问题中的应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不过我们都知道,投资并不代表就一定有利润的实现。因而,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总是尽量降低其存在的风险从而提高盈利的概率,像一些风险性的企业,如:保险行业,一般可提前通过收集材料计算得出其盈利的概率;同时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在确定能够盈利的前提下,计算何种方法使得利润最大。 在概率统计中,关于盈利问题的应用,最独树一帜的当属中心极限定理与数学期望的应用,接下来将就这两方面分别讨论。 2.1、计算盈利概率 - 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要了解中心极限定理是如何应用于盈利计算中的,首先当了解中心极限定理本身,在概率统计中有好几种中心极限定理,不过,它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都是相近的,统一指出: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由众多的随机因素所引起,每个随机因素的变化起着不大作用,就可以推断描述这个随机现象的随机变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要求随机变量之和落在某个区间上的概率,只要把它标准化,用正态分布作近似计算即可。

山水田园诗(简介练习)

(一)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什么?有什么作用? 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三)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诗人这样写是不是违反了常理呢? 2、“城中增暮寒”暗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五)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六)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七)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1]绮筵,华美的筵席。[2]琴瑟:比喻友情[3]长河:指银河 1、请赏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一联。 (八)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1(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北京邮电大学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1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1 随机试验及随机事件 1. (1) 一枚硬币连丢3次,观察正面H ﹑反面T 出现的情形. 样本空间是:S= ; (2) 一枚硬币连丢3次,观察出现正面的次数. 样本空间是:S= ; 2.(1) 丢一颗骰子. A :出现奇数点,则A= ;B :数点大于2,则B= . (2) 一枚硬币连丢2次, A :第一次出现正面,则A= ; B :两次出现同一面,则= ; C :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则C= . §1 .2 随机事件的运算 1. 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各事件: (1)A 、B 、C 都不发生表示为: .(2)A 与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表示为: . (3)A 与B 都不发生,而C 发生表示为: .(4)A 、B 、C 中最多二个发生表示为: . (5)A 、B 、C 中至少二个发生表示为: .(6)A 、B 、C 中不多于一个发生表示为: . 2. 设}42:{},31:{},50:{≤<=≤<=≤≤=x B x x A x x S :则 (1)=?B A ,(2)=AB ,(3)=B A , (4)B A ?= ,(5)B A = 。 §1 .3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1. 已知6.0)(,5.0)(,8.0)(===?B P A P B A P ,则 (1) =)(AB P , (2)()(B A P )= , (3))(B A P ?= . 2. 已知,3.0)(,7.0)(==AB P A P 则)(B A P = . §1 .4 古典概型 1. 某班有30个同学,其中8个女同学, 随机地选10个,求:(1)正好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 (2)最多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3) 至少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 2. 将3个不同的球随机地投入到4个盒子中,求有三个盒子各一球的概率. §1 .5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1.丢甲、乙两颗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之和为7, 则其中一颗为1的概率是 。 2. 已知,2/1)|(,3/1)|(,4/1)(===B A P A B P A P 则=?)(B A P 。 §1 .6 全概率公式 1. 有10个签,其中2个“中”,第一人随机地抽一个签,不放回,第二人再随机地抽一个 签,说明两人抽“中‘的概率相同。 2. 第一盒中有4个红球6个白球,第二盒中有5个红球5个白球,随机地取一盒,从中随 机地取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概率。 §1 .7 贝叶斯公式 1. 某厂产品有70%不需要调试即可出厂,另30%需经过调试,调试后有80%能出厂,求(1) 该厂产品能出厂的概率,(2)任取一出厂产品, 求未经调试的概率。 2. 将两信息分别编码为A 和B 传递出去,接收站收到时,A 被误收作B 的概率为0.02,

概率论论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1-5章节) 第一章&第二章概率论引论& 条件概率 本章知识点: 1.随机事件及其运算(随机试验,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2.概率的定义、性质及其运算(频率,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概率,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的性质) 3.条件概率及三个重要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4.事件的独立性及贝努里(Bernoulli)概型 理解重点: 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与基本运算; 2.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和概率的其它性质; 3.理解古典概率的定义,掌握古典概率的计算,了解几何概率的定义及计算; 4.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5.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熟练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熟练掌握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以及应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计算; 6.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掌握应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

解贝努利试验的概念,熟练掌握二项概率公式(贝努利概型)及其应用。 第一节随机事件 一、概率论序言 二、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 (一)随机试验 1.试验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而究竟会出现哪一个结果,在试验前不能准确地预言; 3.试验所有可能结果在试验前是明确(已知)的,而每次试验必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出现,并且也仅有一个结果出现。 满足上述三个特性的试验,叫做随机试验,简称试验,并用字母E 等表示。 (二)随机事件 随机试验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1.必然事件:在试验中一定出现的结果,记作Ω; 2.不可能事件:在试验中一定不会出现的结果,记作Φ; 3.随机事件:在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结果,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4.基本事件(样本点):试验最基本的结果,记作ω; 5.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的集合,常用Ω表示;样本空间Ω中的元素是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样本空间的任一子集称

2012北京邮电大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试题

北邮人: 一、填空题 1. 设事件,A B 满足()0.7,()0.3P A P AB ==, 则()P AB = 2. 袋中有10个球,其中1个红球,10个人不放回地依次抽取,每次抽取一个,问最后一个人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3. 设平面区域D 由1,0,x y y x ===围成,平面区域1D 由21,0,x y y x ===围成。现向D 内依次随机地投掷质点,问第3次投掷的质点首次落在1D 内的概率是 4. 设随机变量(1,2),(2,4)X N Y N 且相互独立,求23X Y +-的概率密度函数()f x = 5. 设平稳过程{(),0}X t t ≤≤+∞的功率谱密度为28()+14X S ωω= +,则其自相关函数为 6.设一灯管的使用寿命X 服从均值为1/λ的指数分布,现已知该灯管用了10小时还没有坏,该灯管恰好还能再用10小时的概率为 7.设电话总机在(0,]t 内接受到电话呼叫次数()N t 是强度(每分钟)为0λ>的泊松过程,(0)0N =, 则2分钟收到3次呼叫的概率 8.设随机过程(),0X t tY t =≥,其中Y 服从正态分布,即(1,4)Y N ,求103()E tX t dt ??= ??? ? 二、设二维随机变量(X,Y)具有概率密度 , 0(,)0, 其他 y e x y f x y -?<<=??

(1) 求边缘概率密度(),()X Y f x f y ,(2) 求条件概率密度|(|)Y X f y x , |(|)X Y f x y ,(3)求条件概率(1|1),{1}P Y X P X Y ≤≤+<. 三、在某交通路口设置了一个车辆计数器,记录南行北行的车辆总数。设X(t)和Y(t)分别表示在[0,t]内南行和北行的车辆数,它们是强度分别为1λ和2λ的possion 过程,且相互独立。如果在t(>0)时记录的车辆总 数为n ,求其中南行车辆有k(0

概率论论文

概率论论文 【摘要】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也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小概率事件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具有实用意义的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有:小概率事件的含义、小概率原理以及用彩票阐述小概率事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给出几点彩票玩法建议,并使人们对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树立正确的认识。 【Abstract】Probability theory is a mathematics branch of random phenomena regularity study, it comes from the actual life, and also solves many problems in actual life. Probability of small probability events is a principl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our daily life which has a wide application.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the meaning of small probability events, small probability principle and the actual application expounded by lottery,small probability events in daily life, and suggestions about lottery play helping people establish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small probability events. 【关键词】小概率事件彩票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Keywords】Small probability events,Lottery, Binomial distribution, Poisson distribution 1 引言 随着彩票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火热发行,对有些人来说,博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影响之大不言而喻。由“一夜暴富”心理导致的盲目购买彩票已经成了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因此,虽然现在买彩票的人越来越多,但其中真正理智买彩票的却不多。大家都想把彩票当钞票,要知道即开彩大奖是属于小概率事件。社会上各种彩票的方式,玩法不尽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包含了共同的规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研究“小概率事件在彩票中的应用”是大有意义的。 概率学是专门研究随机事件规律的科学,它在彩票的购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概率论中一个简单但又极其有用的原理,是统计学存在、发展的基础。小概率事件作为在统计推断的理论及应用中有着重要作用的一个基本原理——实际推断原理,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上是几乎不发生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事件,这是概率论应用中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对于自然界中的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鉴赏 【复习要点】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掌握山水田园诗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 【知识梳理】 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此类诗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雄奇豪迈,杜甫早年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上则通常是一些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 二、思想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因美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 摘要: 唐代的文坛绚丽多彩,百花争艳。除诗歌、传奇、变文、词之外,散文也异常发达。特别到了中唐贞元、元和期间,在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掀起之后,散文更是盛况空前。它的题材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广泛了,举凡说理、叙事、抒情、写景、状物,都可以运用散文这种形式。作家作品方面,唐代不少著名诗人都兼擅诗文,如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王维、元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陆龟蒙、皮日休、罗隐等,既是杰出的诗人,又是卓越的散文作家。他们的散文作品,数量也蔚然可观,如韩愈的散文现存约三百多篇,柳宗元的散文现存约四百多篇。晚唐小品也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后人的喜爱和称赞。 关键字: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唐末小品文。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八世纪后期的一次文体革命。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它的口号是“文以明道”,就是要求用散文来阐明儒家古道的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韩愈散文 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家。他的贡献在于:不但恢复了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和历史地位,而且大大扩大了散文的功用,使这种原来主要用于著述的文体,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达情感,具有多样化功能的语文工具,从而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广阔天地。同时,由于他十分重视文学特征的表现和文学手段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文学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审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韩愈的散文有300多篇,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论说文、杂文、记叙文、抒情文四类: 论说文鲜明体现了他文以“明道”的主张,集中阐发了他关于儒道的基本思想,《师说》批评了士大夫耻于求师、轻视学习的不良风气。这类文章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论证雄辩有力,纵横开合,善于通过对比、排比、比喻、反讽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论辩力量。 杂文主要揭露官场中的丑恶和官僚制度的腐朽,讽刺各级官僚尸位素餐,批评士大夫的

概率论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Adriana Albu,Loredana Ungureanu Politehnica University Timisoara,adrianaa@aut.utt.ro Politehnica University Timisoara,loredanau@aut.utt.ro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we present a Bayesian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inspection, testing theory and the process Mentioned hypothesis testing in the real world and the importance of, and successful test of the Notes. Key words Bayesian hypothesis testing; Bayesian inference;Test of significance Introduction A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 is a method of making decisions using data, whether from a controlled experiment or an observational study (not controlled). In statistics, a result is call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f it is unlikely to have occurred by chance alone,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probability, the significance level. The phrase "test of significance" was coined by Ronald Fisher: "Critical tests of this kind may be called tests of significance, and when such tests are available we may discover whether a second sample is or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1] Hypothesis testing is sometimes called confirmatory data analysis, in contrast to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In frequency probability,these decisions are almost always made using null-hypothesis tests. These are tests that answer the question Assuming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true,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of observing a value for the test statistic that is at [] least as extreme as the value that was actually observed?) 2 More formally, they represent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posed before undertaking an experiment,of what outcomes of the experiment would lead to rejection of the null hypothesis for a pre-specified probability of an incorrect rejection. One use of hypothesis testing is deciding whether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tain enough information to cast doubt on conventional wisdom.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is a key technique of frequentist statistical inference. The Bayesian approach to hypothesis testing is to base rejection of the hypothesis on the posterior probability.[3][4]Other approaches to reaching a decision based on data are available via decision theory and optimal decisions. The critical region of a hypothesis test is the set of all outcomes which cause the null hypothesis to be rejected in favor of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he critical region is usually denoted by the letter C. One-sample tests are appropriate when a sample is being compared to the population from a hypothesis. Th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known from theory or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population.

2020年上学期大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上学期大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来,卑人能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之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焚膏继晷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在上级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并且有了良性的发展。 一、主动贯彻落实学校以及各职能部门各个阶段和突发性的工作要求,做到坚决服从、动作迅速、部署到位、落实有策,经常性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小结环节工作。与其他班主任一样,经常性加强对学生的集会、早读、课间操、卫生清洁、午休、晚自习等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阶段性地或持续某段时间坚持每天对早读、午休、清洁卫生情况或晚自习情况进行突击检查,经常性、随意性地观察其他课任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纪律状况,力求更多的感性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动态管理,在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并且督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之示范效果。 二、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该班“难得”的班干部从总体上说:“领头雁”几乎没有、表率网射作用差、胆小怕事常拖拉。针对本班学生干部胆小怕事、明哲保身而不能形成班集体的核心这一状况,深

入学生生活,善于洞察和了解情况,。我更多的采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个别谈话,分析研究之根源、指出教育其不足、授之建议以方法;同时进行职责分工,做到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培养出像曲超、刘玺、王琳、那荣威、张一烁等这样一批较为得力的班干部,使班级管理有了良性的互动,此一状况在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始终贯彻分层次教育,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针对本班如:杨恒、李忠阳、杨行、杨磊、曾超、李文君、蔡思阳、王照、金善、邵楠等纪律或学习双差的后进生多、且突出之头疼状况,我班实行了《学生每天情况登记表》、《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每天公布》制度,坚持每天登记、每周公布、每月小结的做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做到“小犯指出批评、多错检讨通报、大错约见家长、累犯严肃处理”,更主要的是班主任经常性加强督促和引导,充分利用班会、集会小结、召开座谈会、电话通知其家长、开展“告别不良行为,重塑文明形象”等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从情入口、感之以心。 同时,有的放矢地“约法三章”,狠治各种歪风邪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和家长的配合督导;充分利用班会、课余时间以及校内外各种方式的活动,结合《德育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文明学生的评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核心集体,

山水田园诗复习

2014届高三诗歌复习讲义——山水田园诗 知识链接—— 山水田园诗是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诗歌。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常建等。 1、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题材主要有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但并不只为写山光水色,这类诗歌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感情寄托的问题,应认真分析诗句,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意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它的主题常常有: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弃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官场失意,寄情山水…… 2、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 自然景物:青山、流水、明月、清风、清泉、松竹、菊花、炊烟、桑麻、白云等。 常用人物: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 小结:田园风光——清新优美、宁静和谐、远离尘俗、冷寂荒僻 3、山水田园诗的类型: 按照诗人抒发的主体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对山水自然、田园生活的歌颂与热爱。 以王维《汉江临泛》为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整首诗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进而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已经寄情山水,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闲适恬淡的心情。) 以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为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3)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高洁的志趣。 以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为例: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北邮概率论研究生试题答案定稿

北京邮电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试题》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考试注意事项:学生必须将答题内容(包括填空题)做在试题答题纸上,做在试卷纸上一律无效。在答题纸上写上你的班号和选课单上的学号,班内序号! 一. 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设A 是定义在非空集合Ω上的集代数,则下面正确的是 .A (A)若A B ∈∈A,A ,则A B -∈A ; (B)若A A B ∈?A,,则B ∈A ; (C)若12n A n =∈?A,,,,则 1 n n A ∞=∈A ; (D)若12n A n =∈?A,,,,且123A A A ??? ,则 1 n n A ∞ =∈A . 2. 设(),ΩF 为一可测空间,P 为定义在其上的有限可加测度,则下面正确的是 .c (A)若A B ∈∈F,F ,则()()()P A B P A P B -=-; (B )若12n A n =∈?F,,,,,且123A A A ??? ,则1 li ( )()m n n n n P A A P ∞→∞ ==; (C)若A B C ∈∈∈F,F,F,,则()()()()P A B C P A P AB P A BC =++; (D)若12n A n =∈?F,,,,,且,i j A i j A =??=/,1 1 ( )()n n n n P P A A ∞ ∞===∑. 3.设f 为从概率空间(),P ΩF,到B orel 可测空间(),R B 上的实可测函数,

表达式为100 0()k A k f kI ω==∑,其中1000 ,, i j n n i j A A A ==??=Ω/=,则fdP Ω=? ;若 已知100 100!1 !(100)()!2 k k k P A -= ,则2f dP Ω=? . 0 2 10(),2550 2525k k kP A =+=∑ 4. 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 2,01,0, (,)0,x y x f x y <<<? =??? 其他,20(1())E X t dt π ω=? 6. 设{(),0}W t t ≥是参数为2()0σσ>的维纳过程,令1 ()()X t W t =,则相 关函数2 (1,2)2 X R σ= . 7. 设齐次马氏链的状态空间为{1,2,3}E =,一步转移概率为 0.50.500.50.500.20.30.5P ?? ?= ? ???

概率论课程小论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小论文概率与理性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年12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小论文 概率与理性的发展 摘要概率论是一门研究事件发生的数学规律的学科。他起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较传统的几何学等起步较晚,在伯努利、泊松等数学家的努力下,形成了现如今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他与数理统计一起,在工程设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事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概率论提出后有很多人感感兴趣对其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事件的主观上对概率的判 断与实际的理论概率有着很大的差异,于是有关概率的悖论有很多,也有很多与直觉相悖的概率问题,这也是概率的魅力之一。本文将从概率的发展、概率与感性的差异等方面出发对概率与感性和理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概率悖论直觉理性 一、概率的发展 概率论的初步发展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法国。在那里出现了对赌博问题的研究,也正是对赌博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概率论的发展。最初的问题是从分赌金开始的。[1] 最初的问题大致是这样的:甲乙双方是竞技力量相当的对手,每人各拿出32枚金币,以争胜负。在竞争中,取胜一次,得一分。最先获得3分的人取得全部赎金64枚金币。可是,因某种缘故,竞争3次,赌博被迫终止。而此时,甲得2分,乙得1分,问赌金如何分配?很多问题的开端都是利益的纠纷,这也是一个例子,双方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提出对这笔赌金的分法,而从直觉上看,很多理由似乎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真相只有一个,到底理论上最公平的分法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当事人爱好赌博的德梅雷 向其好友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请教,这个问题也受到了帕斯卡的关注。帕斯卡与其好友费尔马进行了三个月的书信往来讨论这个问题,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假设两赌徒中甲赢了两局,乙一局未赢,那么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若甲再赢一局,得3分,将获全部赌金;若乙赢一局,出现2:1的局

概率论课程期末论文大作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论文题目: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学院:航天学院 专业:空间科学与技术 姓名:黄海京 学号:1131850108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摘要: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 例如测量误差, 人的生理特征尺寸如身高、体重等 ,正常情况下生产的产品尺寸:直径、长度、重量高度,炮弹的弹落点的分布等, 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以及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药品规格,用量等。可以说,正态分布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分布, 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大量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的影响, 那么这个变量一般是一个正态随机变量。 关键词:正态分布, 一、正态分布的由来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概念是由德国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Moivre于1733年受次提出的,但由于德国数学家Gauss率先将其应用于天文学家研究,故正态分布又叫高斯分布,高斯这项工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使正态分布同时有了“高斯分布”的名称,后世之所以多将最小二乘法的发明权归之于他,也是出于这一工作。 正态分布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记为: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正态分布是μ= 0,σ= 1的正态分布。 二、正态分布的特性 1. 正太分布的曲线特征 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总等于1。 (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曲线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北京邮电大学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1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1 随机试验及随机事件 1. (1) 一枚硬币连丢3次,观察正面H﹑反面T 出现的情形. 样本空间是:S= ; (2) 一枚硬币连丢3次,观察出现正面的次数. 样本空间是:S= ; 2.(1) 丢一颗骰子. A:出现奇数点,则 A= ;B:数点大于2,则B= . (2) 一枚硬币连丢2次, A:第一次出现正面,则A= ; B:两次出现同一面,则= ; C: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则C= . §1 .2 随机事件的运算 1. 设A、B、C为三事件,用A、B、C的运算关 系表示下列各事件: (1)A、B、C都不发生表示为: .(2)A 与B都发生,而C不发生表示为: . (3)A与B都不发生,而C发生表示为: .(4)A、B、C中最多二个发生表示为: . (5)A、B、C中至少二个发生表示为: .(6)A、B、C中不多于一个发生表示为: .

2. 设}4 B =x ≤ x ≤ A S:则 x x = x < 3 1: }, { 2: { }, ≤ = {≤< 5 0: (1)= A,(2) ?B = AB,(3)=B A, (4)B A?= ,(5)B A= 。 §1 .3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1.已知6.0 A P ?B = P A B P,则 ( ,5.0 ( ) ) ,8.0 (= ) = (1) =) (AB P, (2)() P)= , (B A (3)) P?= . (B A 2. 已知, 3.0 P A P则 =AB ( (= ) ,7.0 ) P= . A ) (B §1 .4 古典概型 1. 某班有30个同学,其中8个女同学, 随机地选10个,求:(1)正好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 (2)最多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3) 至少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 2. 将3个不同的球随机地投入到4个盒子中,求有三个盒子各一球的概率. §1 .5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1.丢甲、乙两颗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之和为7, 则其中一颗为1的概率是。 2. 已知,2/1 A P =B A P则 = A P B | ( | ) ,3/1 ) ) ,4/1 ( (=

唐代散文发展

唐散文的发展 1、古文运动:是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所谓古文,是指和六朝骈文相对的、继承先秦两汉文体的散体文。 古文运动的目的是借古文宣传儒家思想。古文运动推动了文学革新,使古文压倒了骈文。韩柳古文形成了一种新的散文传统,对中国的散文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古文运动的兴起:复兴儒学的现实需要。 3、韩、柳的古文理论 “文以明道”。重视道德修养:“气盛言宜”。不平则鸣。学古创新。 第二节、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韩愈的古文成就:三类:议论文、叙事文、抒情文 1、议论文: 明儒道反佛教的散文:《原道》P390、《原毁》、《论佛骨表》P421等; 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送穷文》P402、《进学解》P397、《师说》P418等; 论述文学思想的:《送孟东野序》P414、《答李翱书》等。 2、叙事文: 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继承《史记》传统的,如《张中丞传后序》P424;承《史记》传统而不加以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为友情深厚的朋友而做的,如《柳子厚墓志铭》P422。 3抒情文: 多见于祭文、书信、赠序《祭十二郎文》P406《与孟东野书》“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刘熙载《艺概·文概》 韩愈散文特征: 1、气势充沛,豪逸奔放。 2、曲折多姿,变幻莫测。 3、逻辑严整,锐利雄辩。 4、想象丰富,巧于用譬。 5、语言融会古今,富于独创。……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柳宗元的散文创作:

1、讽刺现实的寓言作品,主要有永州作的《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氏之某鼠》、《罴说》P437、《哀溺文》等。 2、描写人物的传记散文。《种树郭橐驼传》、《李赤传》P428、《童区寄传》、《捕蛇者说》P436、《段太尉逸事状》P438 3、抒写郁愤的山水游记。主要有《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P431、《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P433、《至小丘西小石潭记》P437、《袁家渴记》P435、《石渠记》、《石涧记》P439《小石城山记》P437。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1、观察细致,善于模山范水。 2、富有生机,形神兼备。这主要是由于他运用了融情入景的手段。 3、把山水之景与作者郁闷的心境结合,借山水抒发作者受迫害的心情,表露怀才不遇的苦闷。 4、语言精美清丽。注意锤炼语言,选择富于表现力的语汇,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皮日休陆龟蒙 《皮子文薮》《笠泽丛书》 《读司马法》P449 《野庙碑》P449 “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皮日休和陆龟蒙……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罗隐:《英雄之言》P45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