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 课程开发证明

3 课程开发证明

3 课程开发证明
3 课程开发证明

伟江乡民族小学关于朱翔同志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情况的

证明材料

一、该同志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任我校少先队副辅导员期间,主要负责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各种节日举行主题队会,增强教育实效。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每学期开展10次以上的主题队会,开展一次心理讲座,为伟江乡养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温暖作为每个学期的固定活动。2014年秋季学期,朱翔同志给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禁毒知识讲座,使全校师生都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之后,学校将每学期举行一次安全知识讲座作为少队的一项常规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二、2015年9月任伟江乡中心校教导副主任至今,分管全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主抓校本体系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每学年进行一次全员教师培训。2014年11月26日至2014年12月3日,朱翔同志参加“国培计划”—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者培训项目。培训结束后,回校开展了2次关于微课的讲座。把微课的理念带回学校。使伟江乡民族小学全体教师都了解了微课,并开始尝试制作微课,在伟江乡民族小学青年教师中掀起了微课风。2015年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中小学教师微视频评比活动”中,伟江乡民族小学斩获佳绩。为乡镇学校中交作品最多,获奖作品最多的学校之一。2016年“微课的制作及在课堂中的运用”被纳入伟江乡民族小学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2015年9月至今,朱翔同志还负责学校免费社团的创建及管理工作,同时兼任伟江乡民族小学篮球免费社团的指导老师。在朱翔同志的带领下,伟江乡民族小学的免费社团由最初的1个(书法社团)发展到如今的5个(书法社团、植物贴画社团、篮球田径社团、民族舞蹈社团、竖笛社团)。免费社团的开展惠及了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一致好评。2017秋季学期,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周诗卉同志给我校免费社团成果汇报工作竖起了大拇指,并将朱翔同志的汇报课件在全县学校推广学习。2018年春季学期,免费社团的各项活动项目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此证明已与年月日至月日在本校公示,群众无异议。特此证明。

领导签字:

伟江乡民族小学

年月日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配套答案 (1)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复习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 2、网络虚拟试验就是在WEB中创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试验对象。 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正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应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策略。 5、课件点播系统其实上就是一个适于教学的视频点播VOD点播系统 6、微格教室一般有一个主控室和若干个微型教室组成。 7、教育技术网络化的主要标志就是Internet 应用的迅速发展 8、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对一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9、网络互动学习平台最早用于远程教育教育领域,主要用来向远程学习者传递学习材料,并设想在网络上建立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环境和空间。 二、单项选择题 1、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提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 A 知识 B 情感 C 意识D技术 2、CAI教学系统常用的教学媒体是() A黑板和粉笔B 教材和练习册 C 计算机和课件 D 系统软件 3、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视觉教育 B 视听教育 C 教育传播 D 电化教育 4、Big6的全称是“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Big6 Model of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属于式的研究学习。() A人际协作 B 小组协作C问题解决 D 问题分析 5、戴尔“经验之塔”的最顶层是() A有目的直接经验B设计的经验C语言符号D视觉符号 6、是利用直观的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归类分析发展而来,更强调直观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用于认知类知识的学习。()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天水市枣园巷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

一、填空(10×1’=10) 1、评价是对一个事物的价值的确定。 2、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 3、微格教室一般由一个主控室和若干个微型教师组成。 4、课件点播系统其实就是一个适用于教学的视频点播系统。 5、Authorware是基于设计图标和流程图结构的编辑平台,具有丰富的函数和程序控制功能有丰富的交互方式。 6、Flash是一款二维动画软件,可模仿动作轨迹,通过其动作语言语言能够制作出复杂的交互性课件。 7、最常用的媒体开发工具是PPT。 8、当前输入文本最方便的工具是语音,输入文本最规范最熟练的是手写。 9、Flash的功能:绘图,创建动画(逐帧、补间),交互功能,视频处理。 10、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11、在多媒体中,操作最频繁的是电脑,常用的是投影仪。 1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二、选择(10×2’=20) 1、P118,四种分析方法。 2、P119,教学目标的分类。 3、P120,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 4、P134,自主学习的设计方式。 5、P217,五类媒体。 6、P110,三种实施模式。 三、判断(10×1’=10) 1.在上课之后,为了延长电脑、投影仪等的使用寿命,应当马上断电。(×) 2.上课之后,教师应当马上关闭投影仪。(√)【投影仪在使用后不能马上断电】 3、微格教室上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四、名词解释(4×3’=12) 1、教育技术 AECT94定义: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2005定义: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信息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3、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准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具备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信息社会中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这些信息技能运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4、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上,是在现代教育理论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东港六中

东港六中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及人员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能,主要职能是审议决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同时负责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监控与评价,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审核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指导。 3、课程研发小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以及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各项业务工作。 二、建立相关制度,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1、审议制度 ①学校全体教师均有权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在学校进行动员与培训后,可以自主申报。 ②教师在接受专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和《课程纲要》等相关资料上交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会审。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评审后,决定开发科目及实施的人员。 2、管理、监控、督导制度

①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凡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处及教研组的指导下,针对自己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实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组织集体交流、互相借鉴;学期末教师进行全面总结。 ②教导处每学期要安排专题督导,监控、指导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③每学期必检查项目有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评价成绩、学生满意率等。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教学。 3、激励制度 ①有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未考核之中。 ②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 ③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 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④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4. 经费保障制度 ①学校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的建设,添置教师用书,合理配置教学设备。 ②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需使用的费用有权申报(写书面使用申请)。得到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的审核批准后,必须专项使用。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 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必修课,它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该课程是一门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链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其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理

念、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实现护理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 1. 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 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2.能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适合患者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 3.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的能力; 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具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能力; 5. 运用所学知识,发展独立思考、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1. 确立积极的专业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级职业情感; 2.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3. 培养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及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 4.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 5.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6.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课程结构 模块一:总论部分(即护理学导论),建议理论讲授33h,见习及病案讨论3h。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师进行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的有机整体。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可以是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教师也可以与校外专家合作,但不能由专家编教材,而是由教师教教材。 1.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协调性原则。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2.灵活性原则。内容灵活多样,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际性原则。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4.时代性原则。关注科技、文化态势及社会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紧贴生活。 〔2〕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乡情、校情研究分析,主要涉及评估学生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掌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3.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课程建设总体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的程序与评价的方式的制定、班级规模等。 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学校课程项目进行审议,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课程内容的难易度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与国家、地方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评估课程与学生、学校及社区的发展需要的影响,教师是否胜任。 5. 审议通过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将其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6.理论反思,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应对课程实施全过程做好记录,特别要注意问题的生成,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对课程内容及活动方式做进一步的修订,使课程逐步完善。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明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明 护理学基础是电大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课,6学分。 护理学基础课程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 护理学基础分为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包括:护理学概论;护理实践的中相关理论与概念;护患关系与沟通;护理理论与模式;护理程序;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医院环境;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病人舒适的需要;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给药;输液与输血;一般急救技术;临终病人的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护理人员应能做到: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护理学基础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师介绍 主讲教师: 赵秀萍 电话:67247564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课,是中央电大护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本课内容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 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电视课18学时,复习课2学时。 二、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 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5、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 6、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本课程以行为目标 的形式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目标以外的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四、课程衔接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1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目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 本着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 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 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 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分类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 详细资料: 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著作甚丰, 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 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 《电化教育基础》 《电化教育学》 《教育传播学》 《信息化教育概论》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 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详细资料:

小学校本课程研发

小学校本课程研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才奠定坚定宽厚的基础。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编制本方案。开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本方案试行一年(20xx年9月——20xx年8月),可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进行修改。 一、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学校的优势和条件见课题研究方案)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校园山丘、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在我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启发下,我们找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校本课程开发。我们计划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

护理学基础课程作业

护理学基础课程作业_A 最终成绩:76.0 一单选题 1. 患者,男,71岁,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为该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时应选用的溶液是( ) A.生理盐水 B.复方硼酸溶液 C.0.02%呋喃西林溶液 D.1%过氧化氢溶液 E.2%碳酸氢钠溶液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D.1%过氧化氢溶液 标准答案: E.2%碳酸氢钠溶液 2. 门诊护士接诊的首要工作是() A.预检分诊 B.卫生指导 C.健康教育 D.心理安慰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A.预检分诊 标准答案: C.健康教育 3. 程某因腹部包块住院手术,病区护士实施入院,护理时哪项不妥( ) A.将备用创改为麻醉床 B.测量生命体征 C.通知医生协助体检 D.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E.评估病人收集资料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D.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标准答案: A.将备用创改为麻醉床

4. 造成压疮发生的物理因素是() A.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B.垂直压力、重力、摩擦力、潮湿 C.垂直压力、剪切力、重力、潮湿 D.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重力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A.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标准答案: A.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5. 刘先生,58 岁,住院期间护士为其测量脉搏发现心率76 次/分,脉率50 次/分,强弱不等,极不规则,此脉搏称为( ) A.间歇脉 B.二联律 C.丝脉 D.绌脉 E.缓脉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D.绌脉 标准答案: D.绌脉 6. 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建于( ) 1854年,意大利,佛罗伦斯 1860年,英国,伦敦 1888年,中国,福州 1920年,德国,开塞维慈 1921年,法国,巴黎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1860年,英国,伦敦 标准答案: 1860年,英国,伦敦 7. 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时,借助于病人向床尾蹬踩后产生的力是( )

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草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容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课程畴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护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本课程为致力于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员能运用科学的临床决策方法进行患者管理。课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护理专业概况、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护患沟通等内容为主,强调以护理程序作为进行临床决策和护理实践的思维方法。第二部分以介绍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及技术内容为主。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护理学基础》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的重要课程。其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专业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 1.描述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护患沟通。 3.阐述满足患者需要的基本护理知识。 4.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需要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同时也要求学习者与各级教师积极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各地教学点,应根据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要使学习者了解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习者上网学习、

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措施;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对外聘辅导教师的资格应把关,特别是对每年新聘任的辅导教师应使其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和辅导要求。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文字、录像和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说明 一、文字教材 主教材《护理学基础》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文字教材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提示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二、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图片等。

护理学基础考试大纲详解

《护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学习各门临床护理课程及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包括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二、课程设置 1、考核对象: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 2、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 3、使用教材:《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主编李晓松 三、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60%卷面成绩+30%实训成绩+10%平时成绩 2、实训项目: 第二学期:×××项目 第三学期:×××项目 3、卷面要求: 题型要求:选择题25题共25分,填空题10空共10分,判断题10题共10分,名词解释5题共15分,简答题3题共15分,论述题2题共25分。

完成时间:90分钟。 4、成绩评定:总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四、考核内容 第一章绪论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护理学的概念 2、熟悉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主要贡献 3、熟悉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特点。 4、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5、了解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护理学发展的阶段及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2.简述我国近代、现代护理的发展。 第二章护士素质与角色【考核知识点】 1.掌握护士素质的概念 2.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 3.熟悉护士素质的内容 4.熟悉护士角色功能 5.熟悉护士日常护理用语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榆中县河湾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创新体现学校“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办学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原则整体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立足自我,以“基础性、多样性、综合性”为开发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组织措施 以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精神原则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师等为委员。课程管理委员会下设如下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3.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各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审议、实施和评价。 三、课程开发范围与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拓展系列;二是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三是以“传统老游戏”

为主的体育健身系列;四是文学艺术系列。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①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2013年上半年,学校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一个《课程纲要》。用半年的时间基本形成能满足2013年下半年课程实施需要的一套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有较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教师队伍。 ③学生个性发展目标 学会选择;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选科指导,自行设计促进自己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展的选科学习计划。能比较恰当的评价自己和同伴。 四、开发策略 1.统一共识,明确职责 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明确学校教育共同体(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届同仁等)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决策共同体。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确立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教育技术学考研学校及考试科目

教育技术学考研学校及考试科目 2008-09-13 10:01:06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校园·教育分类 教育技术考研学校 东北: 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华北: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华中: 华中师大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大 华东: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大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华南: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 西南: 西南师大四川师大 东南: 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西北: 西北师大陕西师大 国内教育技术专业考研学校信息 北京大学: 导师:高利明,女,1945年生,她是从1986年开始在远程教育领域的耕耘的,当时正值世界银行贷款电大/短大项目执行期,刚刚担任北大电教中心主任不久的高利明被确定为该项目的中国专家组成员,担任秘书工作.1993——1994年高利明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计算机教育应用系研修,研修方向为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其间又应印地安那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西文博士之邀前往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林建祥(Lin Jianxiang),1928 年9月13日生.福建福州人.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原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电教中心CAI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基于计算机的教育(CBE)学会副理事长,计算机教育应用促进协会(AACE)亚太分部理事.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GCCCE)理事,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ICCE98)程序委员会中方副主席.从事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数学这类课程如何集成信息技术促进思维能力训练,发挥计算机的潜力有较独到的见解. 招生院系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 参考书目 教育技术系 01.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 02.网络教育技术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