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

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

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
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

文章编号:100921971(2002)04-0084-06

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

叶 平(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现代科技思想的理论支点,建筑在地球仅仅是僵死的物质和仅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假设基础之上,要改变这种“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需要现代科技哲学向地球生态共同体观念的转向。由此笔者试图揭示并确证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在描述伦理、规范伦理和哲学伦理思维方面体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以及在伦理学的相对论、目的论、功利论和道义论传统上的历史渊源及多样性发展,认为生态伦理学理论的多样性优于单一性并具有现实理论意义。 关键词:生态思维;生态学;伦理学;生态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Ideology of ecological ethic and ethic tradition

YE P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01)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supporting point for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s i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whether the earth is a dead body or the natural resources for humans to make use of.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conquering the nature ”,it is necessary for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to turn to the sense of the earth ecological community.Thus the author tries to indicate and conform the unity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the desicriptive ethics and normative ethics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thinking ,also the historical origins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ethical relativism ,theleological tradition ut 2litarian tradition and deontology.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theories is better than the singularity and carries practi 2cal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K ey w ords :Ecological thinking ,Ethics ,Ecology ,Ecological ethics

1 导论:科技支点的生态伦理转向

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形态和发展方式表明,人不仅仅是“政治动物”,而且也是“经济动物”。即人的社会政治存在状态和经济发展形态是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态存在,而且维持和推动属人的这种存在方式不断地进化,需要不断地创新科技。关于科技与生态关系的历史考察,揭示出当代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科技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相关,还与其主流的支持科技创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

政治和经济传统思想有密切关系。而传统思想则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地球自然只是人类的资源,人对自然的关

系只是利用的关系,讲究利用的方式,而忽视自然是根,以及相互依存的生态本质。二是地球生物进化过程和生态秩序本身无所谓价值,只有生物进化到人类阶段时,人才有价值。三是人是高级动物,有欲望、苦乐、希望和未来,非人类是低级动物,人对低级动物的行为没有必要纳入伦理道德考虑。四是一切非人类事物都是为人准备好的,可以任人安排,它们无所谓存在的权利,只有人有开发和利用它们的特权。五是人与自然关系无所谓好坏、对错和善恶,人类对它们无所谓责任。

显然,在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思想指导下的科技和社会进步,已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错位。然而,

收稿日期:2002-12-02

作者简介:叶平,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第4卷第4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12月Vol .4,No .4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 Dec.,2002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还没有对这种科技哲学的“生态思想误区”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科技决定论仍然是社会进步的主导理论。这种哲学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取决于其核心观念,如工程师对科技发展的基本观念是:只要不违背物理世界规律,可以为满足人类欲望利用科技设计和制造出一切。显然,这种观念就没有考虑生态世界的规律。其次,科技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事实,但在忽视生态环境内在价值的单一经济哲学思想指导下,利用科技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往往是单一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方面,而大量破坏非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方面。再次,科技能够提高效率,这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当用科技的指导思想却忽视人与自然的有机体关系时,科技可能在为人类带来更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必然加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

因此,要改变上述忽视生态的伦理观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科技和社会本身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决定科技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道德哲学怎样变革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生态伦理,或需要哪种生态伦理更优越的问题,而是伦理理论怎样从“征服自然”的人类伦理走向“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的转变问题。即生态伦理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渗透和传播的方式与源流问题。其实质就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道德哲学要有一个向大自然生态共同体观念的转向[2]。要达此目的,首先要明确生态伦理理论的意识形态、伦理传统和多元化发展及现实理论意义。

2 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

生态伦理是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革命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演变到人类历史阶段,并伴随着工业社会科技发展的不完善而爆发的人类理性观念的一场革命。它是关于“人-自然”与“自然-社会”整体系统生态关系的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哲学。生态伦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对人类行为规导、约束的一种形式。这种社会约束形式与法律的强制和经济的惩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理性诱导、道德育化和人格重构性质。

众所周知,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社会群体行为对自然关系的性质取决于行为之前的决策意识。生态伦理往往以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标准、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为中介,渗透到决策意识中,内化为决策信念、态度以及对决策方案选择的价值取向。生态伦理也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其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道德育化和伦理问题的讨论而形成的道德自律或良心发现实现的。生态伦理也表现为政府行为的决策观念和个人的公德意识形成社会舆论。提倡什么,反对

什么,形成明确的公正的舆论导向,进而促进整个民族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3]。那么,生态伦理是怎样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并落实到实践中的呢?显然,有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的意识形态有三种。

其一,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可转换成价值的伦理事实,揭示不合理的道德问题或伦理变革的发展趋势。例如,莱奥波尔德1933年发表在美国林业杂志上的《保护伦理》开篇就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摘要):

当神圣的奥德修斯从特洛伊战场归来的时候,他就用一根绳子吊死了他家的12个未婚女奴。因为他怀疑在他离家期间她们有不规矩的行为。绞死这些女奴不涉及适当不适当的问题,因为这些女奴是私有财产。那时私有财产的处理正像现在这样,是私人的事情,谈不上对或错的问题。迄今,研究人类与大地之间关系的伦理与研究人类与生长在大地之上的动物、植物关系的伦理,还没有建立起来。大地,像奥德修斯家的女奴一样,仍然是一种私有财产,大地与人类的关系还是严格的经济关系并规定地产继承人有特权,但却不负道德上的义务。伦理学扩展到人类的环境这第三个要素,这是伦理学发展的第三步。前两步已经走过来了。虽然个别思想家曾经宣布,掠夺大地不仅仅是不明智的,而且其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然而,社会还没有对他们的这种信仰给予承认。我们认为,现在的自然保护运动,正是社会对个别思想家的信仰持肯定态度的萌芽。

莱奥波尔德的表述采用的是所谓“描述伦理学”的手法。通常,生态伦理学家采用这种思维方法告诉人们一个价值转换的事实和强烈的伦理倾向。描述伦理学的基本目标是不断地拓展我们的认识,转变我们的某种观点和意识,有助于我们把握暗含在共同思考方式中的伦理界域。

其二,提出一个道德准则,告诉人们一种价值意向,或伦理立场。例如,“应当不故意造成有感觉动物不必要的痛苦”;“发达国家的有机氯废物不应当倾到在欠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缩减”。这也就是采用所谓“规范伦理学”的方法。规范伦理学方法通常提出伦理判断、规劝,以及提供伦理评价。大多数判断是以“应当……”、

“不应当……”、

“必须……”等词汇表达。

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争论涉及规范伦理学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伦理学发展的必要途径。提出不同伦理准则的双方往往试图说服或驳倒对方,这种企图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伦理准则的冲突是理论立场、观点的冲突,而不是意想层面的分歧。这样可能出现如此情况:一方面相信,在任何环境中不应当猎杀濒危野生动物;另一方面也相信,应当猎杀一些野生动物,即有选择地猎杀一些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是必要的。两方面都有各自的

?

5

8

?

Vol.4 No.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证据。然而,认识到任何人提出的规范伦理学命题都是有理由的并不重要,而是在于有什么理由,这个理由的科学基础和价值取向是什么。这样,就把我们的思维引向抽象思考,问题域也从规范伦理学方法转移到哲学伦理学方法。

其三,对伦理学的判断做出评价和分析,告诉人们比较清晰的伦理边界和目的。例如,对“人与自然关系应当基于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应当立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争论,哲学伦理学关注各自的事实和价值定位。如上述论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子命题:“人类应当惟一地根据人类利益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当立足非人类价值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前一个命题的核心词“人类利益”,不是局部人的利益,而是指全人类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当代人,而且还要关照子孙后代人的利益;不仅要考虑现实的生态环境,而且也要考虑未来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价值定位就不是公司的利益,而是国家、世界、人类的利益。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由和根据。

另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界中一类特殊物种,非人类有千百万物种;人类有利益,非人类有福利;人类有特殊价值,非人类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人类有人的生活方式,非人类有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而且各自都有其不同的完善的方式。因此,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伦理道德,既可以用人类利益的尺度,也可以用非人类的尺度。非人类的尺度也不是没有差异的,如价值定向于个体的生物中心主义、价值定向于整体的生态中心主义等。进一步探讨,无论是人类中心还是非人类中心,都存在相对性和模糊性,如人类与子孙后代的伦理道德关系,是现在的人与尚未存在的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建立起来吗?再如,非人类的存在是一种经过自然选择后的优化存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是一条自然生态法则,还是对自然超验的神学信念?由此分析并划界可以发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深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认识。这种哲学分析方法是哲学伦理学,它是对规范伦理学做分析和评价,是处在更一般的概念、原则和理论的层面,其功能是捍卫并解释规范性的伦理判断,其本质是对某种规范性判断提出支持或批判,揭示潜在支持这些规范性判断的价值根基和内在背景关系,从而使所涉及的概念清晰化。生态伦理学涉及对伦理规范性判断做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生态伦理定位于描述、规范和哲学伦理学的方法论,试图提供生态环境问题的伦理回答,提高我们认识和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积极地向我们以往不能做出评价的伦理学观点的限度提出挑战。

生态伦理描述不同人由于对这个世界认识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生态环境意识也不相同的事实,展现多元论的规范性伦理判断或道德准则,进而评价支持这些伦理判断和准则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立论的哲学价值定位和科学根基,并对潜在于这些判断和准则中的哲学假设提出支持或批判,最后形成生态伦理学的科学事实的描述、伦理价值定位原则、基本道德态度和规范,以及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新的生态伦理信念。

从描述、规范到哲学伦理学的理性确证,这个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论证的过程,还是生态伦理学理论建构的过程。必然既涉及伦理学传统的继承,也肯定有伦理学理论的突破。面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传统也需要创新的解答方案。

人类把伦理道德的考虑扩展到生态环境,是随着生态环境受人类行为影响日趋加剧,并对地球上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而产生的理智反应。纵观当代人类生态伦理发展过程,贯穿始终的伦理主线,表现为历代学者不断寻求并开发系统而又深刻的生态伦理生活的理由和根据。其中生态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既来自个人道德观点,也来自社会或公共政策观点。个人的生态道德问题包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我应当做什么?”“我应当成为哪种人?”“我评价人与自然的尺度是什么?”“我应当怎样生活?”环境社会哲学或公共环境政策问题包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哪种类型的社会是最好的?”“我们应当遵循怎样的生态政治观念团结起来?”“最好地保护和促进人类和非人类个体健康的社会组织和实践是怎样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争论中,当个人观点不一致时,应当做什么?”生态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停留在探讨更好的答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寻找本质层面的理论解释及其确证。因此,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生态伦理学理论研究,包括道德、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的哲学分析和讨论,其源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3 生态伦理的伦理传统

生态伦理的发展也同其他新兴学科一样,来自强大的学科外部社会需求拉力和学科内部的概念逻辑演替的惯性推力。这种生态伦理学科内部的推力,主要来自伦理学传统迫切需要扩展的理论要求。这种迫切要求扩展的伦理学传统主要有四大源流。

(1)伦理上的相对论传统

伦理上的相对论,是在任何伦理学争论中都可能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伦理学挑战。伦理上的相对论又称伦理上的怀疑论,它是指坚持伦理学的争论根本不存在某种客观而又合理解答的学说。其特点有两大方面:一是

?

68?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

第4卷

第4期

伦理上的相对性。“一切都是观点问题”,所以,关心的重点不是讲得对或错,而是谁讲的。二是伦理的不可比性。认为个人伦理是实在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伦理的多样性是绝对的。

伦理上的相对论不是指伦理无用,也不是指伦理没有价值,或全盘否定伦理。这种激进的观点,可以说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错误的方面。积极的一面在于,相对论者发现了伦理个性的价值和伦理标准多样性的存在方式。任何人的伦理都是有理由和根据的,没有任何一种伦理观点优越于另一种伦理观点。从伦理创造性开发的视角看,相对论者鼓励创新,支持大胆地提出并坚持自己的伦理观点,经过论争,进一步完善发展,或再提出新观点,这是伦理理论发展的途径之一。伦理上的相对论主要有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否定伦理学教育的可能性,如在伦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同学们成为符合教学计划要求的确立同一伦理思想的人才。二是不承认伦理事实之嫌。即人们关于伦理论题不一致的观点,与不可能存在客观一致的哲学上的断言,是两回事。

伦理上的相对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即任何伦理都与提出该伦理的人的知识背景、社会关系有关,有时还与利益结构有关系,由此启发人们怀疑并认识各种伦理观点背后的各种潜在因素。在生态伦理学问题的讨论中,一些人谈论问题已经走入了相对论的门槛,但是很少有人像强硬的相对论者那样,构成我们现实的生态伦理生活。

(2)目的论传统

生态伦理学最原始的伦理传统之一就是自然律或目的论传统。这种传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公元后13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

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伦理学与自然科学并不像今天这样分得非常清晰。亚里士多德把生物科学放在知识的前沿,而在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和数学则坚持拒斥生物学。然而,现在生物学与伦理学有趣的结合,是这种伦理传统能与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理由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和伦理学通常都被称为是目的论的学说。其主要观点在于:仅当我们认识了客体的本质、功能或特征性活动,才能最终充分地认识这个客体。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探讨地球生物圈的科学解释,那么,我们只有认识了生物圈的特征性活动,才能充分地认识生物圈。生物圈的目的论解释要回答的问题是:“与众不同的生物圈的活动是什么?”“生物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相区别并使其发挥什么功能?”也就是说,当我们认识了生物圈在整个地球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过程中的功能时,也就认识了生物圈。这种生物圈的目的论解释,把生物圈描述为维持生命运转的机器。

更加现代的生物圈的目的论解释,否定上述的机械观,其根据是生物圈的物质结构。认为生物圈是由无机环境要素、有机生态要素、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构成的,并把这些结构成分分解为更加简单的要素加以研究。探索其中机械、物理、化学和生命作用力,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作用力(动力因)是怎样使生物圈成为其自身的(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并将其作为自然原初的两种自然客体类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物有活的特征性活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只有营养灵魂的生物。这种生物的特征性活动只包括营养、生长和再生的能力。二是有营养灵魂,还有感觉灵魂的动物。这种有两种灵魂的动物,意味着它们的自然活动也包括感觉、希望和情感。最后一类是只有人有三种生命活动,即营养、欲望和思想。

根据这种认可的客体主要特征的效果,我们发现,科学事实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区别,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似乎同今天一样并不那么清晰。例如,当我们认识心脏的特征性活动时,我们最终也认识到好的心脏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心脏是一个“水泵”,是能很好执行那些生命特征性活动的功能器官。亚里士多德相信,这种目的论框架可以被应用到一切自然客体,包括人类。因为一切事情都有一种自然的活动或功能,当它们实现那些功能时,事物就是好的,或者,根据更为普遍的这种目的论传统,当它们实现其潜力时,就是好的。

通常,每一个生物可以反应出对他们自己是好的事情。对任何事物好的事情,是指充分地达到了他自身自然活动的事情,或以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是完全使他的内在的”灵魂”现实化的事情。如此说来,植物反应出对它自己是好的事情,就是吸收养分、生长、再生,完成营养功能的活动。动物自觉好的事情,包括完成营养活动的功能,以及达到其希望并满足其欲望的事情。人类自觉好的事情,包括上述植物、动物的那些目的外,还要加上过富有和自由生活的活动。

这种目的论体系,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中被进一步发展。阿奎那试图用基督教神学综合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的伦理学,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的伦理目的,解释为在自然中运作的神的计划。所有自然客体的特征性活动,是由于神的计划和神的目的的结果。因为神被设定为至高无上的善,在自然中发现的目的是神的目的,自然秩序可以等同于道德秩序。所以,自然本身有某种目的,自然和谐的功能揭示神的计划的完善。因此对于个体而言,实现个人的自然潜力,即绝对地与其他自然和谐的潜力,是伦理活动的最高形式。现代环境主义认为,自然系统是在其自身完好的秩序和和谐状态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特别是其所有的生物成员,在总体组合中有他们特殊的位置。每一个都以其自身的方式对自然的秩序

?

7

8

?

Vol.4 No.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做出贡献。自然不紊乱是善的。当人类干预自然秩序并按照到目前为止为人类服务的目的作为惟一价值来对待其他自然客体时,就产生了生态问题。

尽管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体系认可道德的等级结构,即神高于人,人高于动物,动物高于植物,但是,他们都发现并确证了活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承认一切活着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灵魂”或神设定的目的和生存方式。这对于沟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有重要意义。现代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从个体论和整体论两个不同的层面继承和发展了目的论传统。

对目的论传统有三种反对的观点,一是否定一切自然客体有特殊的目的。人类的特征性活动是什么呢?斑点猫头鹰的特征性活动是什么呢?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思考这些问题,不用那些自然目的或计划的假定,也能够认识和解释自然客体。二是否定从“事实”直接推出“价值”的善的逻辑。三是现代进化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也许是难以超越的对目的论传统的挑战。自然是我们今天发现的,是千百万年随机进化的结果。“自然”既不是好,也不是坏,它就是“是”。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阿奎那的基督教神学目的论,为在他们所在的时代提供了事物本质动因的划时代解释,对于16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欧的迅速崛起起到了理性先导的作用。到19世纪末,J.雷(John Ray )和索罗(Henry David Thoreau )提出目的论生态学;20世纪以后生态学科学逐渐的发展起来。本世纪50年代维纳《控制论》中的一般目的论[4],以及到本世纪70年代拉夫洛克的“盖雅”假说,基本上形成了有生命事物运动发展有内在因果关系、自然选择、局部混乱、整体和谐、相生相克、协同进化的思想。这为当代生态哲学的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深生态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3)功利论传统

功利主义传统的典型代表是19世纪的边沁和摩尔的著作。功利主义的理性在经济学、公共政策、政府管理学中特别有影响,也在环境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功利主义的总体特征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善,或使总体的善最大化”。因此,功利主义的理论依赖于善的理由,以及根据那个善判断一切行为和决定的规则。如果某种行为其结果趋向于最大的善,那么,这种行为在道德上就是正确的;否则,就犯了道德错误。

从结果上看,功利主义区分两种类型的价值。一种是为其自身的缘故评价的“善”的价值;另一种是一切其他的事物被评价为有价值,是由于他们与善的关系。因此,一切行为或决定,是根据他们的效用来判断,或者根据他们在产生善的结果的过程中的功用来判断。有时,也根据是产生内在价值还是工具价值来作为判断。

功利主义强调任何预期的行为过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后果的重要意义。正确的道德态度,是仔细地计算任何行为将产生的快乐的总量和痛苦的总量,如果快乐的总量大于痛苦的总量,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善的。根据对善的描述方式的差异,可以把善分为享乐主义功利论(hedonistic utilitarianism )和偏爱功利论(preference u 2

tilitarianism )。

功利主义传统的探讨引发许多生态哲学问题。例如,对人与动物而言,他们的快乐与痛苦在量和质上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的话,怎样测量他们呢?根据什么尺度呢?用量和质的指标可以对善进行等价代换吗?

功利主义也遇到一些理论问题的挑战,如任何行为的道德身分总是依赖于一些其他的事情:他的结果。即对和错总是依赖于背景关系,因此,总是依赖于人们控制之外的因素。但是,这往往遗漏掉道德关心的非常重要的领域。存在着这样的特例:即使整体的结果产生的是善,但是,构成整体的某种行为也有错的时候;有时,即使总体的结果产生的是恶,但是,我们判断其中某种行为在道德上也有对的时候。

在20世纪初,功利主义传统由美国吉福德?平肖引入原始森林“明智利用”管理,20世纪70年代被澳大利亚的帕斯莫尔、80年代美国的诺顿等学者采用,成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理论的来源[5]。

(4)道义论传统

道义论又称义务和权利伦理学,其重心在于行为的原则观念而不是结果。这种观点的经典捍卫者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人本追求自由和理性的生存特征决定了人是有道德的生物,而且也决定了人只能对其能控制的那些事情负责任。按照康德的观点,功利主义伦理学则主张人们应对他们不能控制的事情(结果)负责任。这违背了“应当意味着能够”的伦理自明条件。但是,我们怎样决定哪种意向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哪种意向是不符合道德的呢?康德认为,只要我们的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或准则是理性的,那么无论何时我们的行为都是符合道德的。即一个理性的原则是绝对(categori 2

cal )而又普遍(universal )的原则。这种基本的道德义务,

康德称作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绝对命令建立起我们基本的道德义务:把人作为目的,决不只是手段或客体。然而,因为其他人同样有责任以如此方式对待你,所以,绝对命令也可以被视为确立起人们的基本道德权利。像任何人一样,有权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被对待。这种伦理学的传统把基本价值放在以尊重的方式对待其他人的义务上和平等而又自由的权利上。这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都遵从人的自由和合理行动的本性。但是,功利主义要求我们尽义务并尊重其他人,仅当这样做使总体结果达到善的最大化时。也就是说,仅当尽义务并尊

?

88?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

第4卷

第4期

重权利有益于结果时,这样做才是正确的。显然,问题在于动机与效果不全等。

康德的道义论表明,人类的行为总是有意向的行为,但不是所有的意向都是符合道德的。如果我们要合乎道德地行动,我们就必须服从理性和意志,在义务感指导下行动。因为,行为的动机除非是出于义务而非意向;否则,行为就是不道德的。这在康德看来,人们要有道德,就应当出于义务感,服从绝对原则。这种义务感,是绝对命令感召的,并见诸理性原则的道德自律

。绝对命令的推理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我可能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二是这条规则能不能成为一切人都遵从的普遍规则?例如,“我要偷猎藏羚羊”,这种可能行为所依据的规则是“野生无主,谁猎谁有”。再把这一条普遍化得出:“人人都应当偷猎”。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偷猎,那么,猎物也就灭绝了,偷猎行为就进行不下去。所以,“我要偷猎藏羚羊”这一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康德的学说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把人作为目的是由于人有自由和理性,而非人类生物没有。因此,对待非人类可以作为实现我们目的的手段,人与非人类也无平等而言。所以,人类也没有对非人类应尽的道德义务。这些康德义务论的误区,在辛格和雷根的生态伦理学理论探讨中被扩展[6]。

伦理上的相对论、目的论、功利论和道义论传统,揭示了生态伦理的伦理学源流,展现了当代生态伦理学所倡导的生态道德境界不同诠释的理论渊源和生长点,由此也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及其多样化发展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生态伦理的现实理论意义

基于上述生态伦理思维结构和伦理传统的揭示与确证,或许可以为理解今天生态伦理理论在意识形态上的

统一性和在基本观点上的多样性提供一点生态诠释。实质上,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与伦理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多样性优于单一性。其对改变支持科技创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政治、经济传统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第一,生态伦理提供了在讨论和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伦理中使用的一般语言。生态伦理以深刻而又众多的争论为特征。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第一步就要对冲突和问题进行充分而又精确的认识。生态伦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生态权利”、“生态责任”、“功利”“公共善”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能为加深认识和促进学术对话或交流提供基础。生态伦理使存在于具体冲突问题中的共同的信念或共享的价值清晰化和系统化。通过学习生态伦理的哲学语言,可使人们能更好地评价、理解和交流,在环境争论中具有强有力的理由和根据。

第二,生态伦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我们日常生活必然要涉及伦理实践,不自觉地使用和运用各种传统伦理理论思维的模式,生态伦理使我们更关注在与自然打交道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转变,运用生态伦理理论,更好地突出各种观点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并完善自己的伦理观点。

第三,生态伦理提供解题的指导和评价的尺度。它使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情况并产生具体的建议,同时,也能从问题出发寻找历史根据。伦理学传统和生态伦理学说史为分析现实问题能够提供理由和根据的来源,并为各种生态伦理劝导提供合理性引证的基础。

第四,生态伦理提供新的哲学思考。因为理论上的论争表明了所坚持的某些伦理标准上的差异。这种理论观点上的差异作为争论双方各自思考的方式体现他们坚持的理论本身的价值取向,是对我们人类面对着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反应。所以,理论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对应着理论及其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而且,生态伦理也间接地涉及检验伦理哲学观点,这不仅对传统伦理学有益,而且有益于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平.生态圈自调节不可替代[N ].科技日报(热点聚

焦版),2001-12-04.

[2]叶平.环境革命与生态伦理[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5.125.

[3]胡果.倡导生态环境道德,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N ].

人民日报,2001-1213.

[4]叶平.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价值取向[J ].自然辩证法

研究,1993,(7).

[5]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J ].哲学研究,1995,(1).

[6]叶平.对环境哲学实质的考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

报(社科版)(创刊号).1999,(1).

[责任编辑 田新华]

?

98?Vol.4No.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内涵 二、传统家庭伦理的特点 ?第二节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父子之伦:父慈子孝 ?传统父子之伦的基本规范就是父慈子孝,慈是对父母而言 的,孝则是对子女来说的。慈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养,二是对子女威严而有慈,教之以义方,使子女能成家立业。 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子女则为孝。 1.赡养父母。《礼记·祭义》:“曾子曰,孝用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尊敬亲长。《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亢仓子·顺道》:“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敬顺为本,意

以承之,顺承颜色,无所不至。发一言、举一意,不敢忘父母;营一手,措一足,不敢忘父母。” 3.服从父母。《礼记·曲礼》说:“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二、夫妇之伦:夫义妇顺 ?(一)夫唱夫随、男耕女织、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是古人协调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 ?(二)夫妇关系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诗经·大雅·关睢》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梁山伯和祝英台 ?梁山伯祝英台墓 ?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以同学而同葬,见十道四蕃志所载。旧志称曰义妇冢,然祝英台女而非妇也。(《宝庆四明志》卷十三) 相敬如宾: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I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 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 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 1引言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丰富,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减少、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

矛盾日益突出。这些资源问题、环境?1?7?1?7题和生态问题等产生的一系列危机使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为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思考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 色的生态旅游。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 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1?7?1?7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 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xx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一)xx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是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认为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第二,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尊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尊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敬宗是关键所在。 第三就是孝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庭或家族都讲究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自己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现在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重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体现了生养和无后在孝道中的重要地位。孝道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只有它的成功实现,才能是家族得以延续与传承。所以在古代,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光大门楣,人丁兴旺。而不仅仅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文化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指的是一个家庭杂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家庭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文化体现,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二)家庭文化的内容 、家庭文化的内容大致包括11个方面: 1家庭的组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成员有不同的择偶条件。在过去,家庭主要成员的择偶观念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则时代的进步,自主择偶已经比较普遍。我们倡导把感情建立在平等、互助和共同的理想之上,把志同道合作为择偶的基本条件。 2家庭成员的关系:一个家庭,除配偶外,还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亲属。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先起步的,也是最基础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4对老人的赡养:对自己和配偶父母的赡养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 5家庭的饮食、环境卫生: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饮食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营养发展,这就需要人们掌握一些有关营养、烹任、食物选购、贮藏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家庭饮食质量。家庭的环境卫生包括自然环境卫生和心理环境卫生两个方面,对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影响都很大。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使家庭成员能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调整,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6家庭气氛的营造:家庭气氛的营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实践证明,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开朗随和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气氛很紧张,不协调,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得孤僻、暴躁、多变。因此,营造和谐、宽松、健康的家庭气氛,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7家庭的经济管理: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善于理财,才能丰衣足食。但是,家庭经济管理,也要具有时代特色。一方面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不攀比。另一方面,要学会用科学知识指导消费, 8家庭的民主平等: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平等相处,首先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家庭中,要形成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的风气,不搞大男子主义。还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要互相尊重,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权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不要搞一言堂、家长作风,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关系。 9家庭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比如,如何对待老人,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为人处世等等。

生态旅游影响居民环保意识的机制与对策_付向阳

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23期·总第467 期 生态旅游影响居民环保意识的机制与对策 付向阳1a,2,黄涛珍1b (1.河海大学a.商学院;b.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8;2.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文章系统分析了生态旅游促进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的机制和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生态旅游的经济 收益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收益达到一定门槛之后,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才有可能实现,但是由于惩罚缺失机制、囚徒困境机制和分配不均机制的存在,经济收益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旅游收益的提高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和景区保护两种机制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这两种机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旅游收益的分配不均并不会恶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关键词:生态旅游;居民环保意识;社会资本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6)23-0062-03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16414) 作者简介:付向阳(1980—),男,山西右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黄涛珍(1964—),女,江西丰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源技术经济及管理。0 引言 生态旅游得以存续的核心就是生态资源,当一个地区的生态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那么生态旅游就是可持续的,反之则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生态旅游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就成为决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态旅游对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上面来。Langholz(1999)的研究就发现居民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的经济收益能够激励居民减少树木砍伐、植被破坏和动物猎杀等,从而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但是Ogutu (2002)的研究却指出居民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不仅不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可能促使居民将增加的收益投向工业和商业等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活动中,这就提示我们生态旅游对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我们需要全面考察生态旅游对于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1 生态旅游对居民环保意识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生态旅游的经济收益是一个地区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首要目标和基本目标,如果生态旅游不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保留收益,那么其发展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当生态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收益达到保留收益之上,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可能实现的命题。但是生态旅游较高的经济收益却并不一定带来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这可能是由以下三种机制造成的: 第一,惩罚缺失机制,投资其他项目带来的收益大于 生态旅游收益,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和阻止。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居民的收入逐渐提高,投资理财成为居民的必然选择,当居民发现从事其他项目或者对于生态资源的破坏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收益时,就会激励从事该类活动,而如果这些活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和阻止,则基于这些生态资源的生态旅游就会遭到破坏,从而无法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囚徒困境机制,居民的集体意识较差,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导致了“公地悲剧”的产生。即使不存在其他具有更高收益的项目,居民集体意识和相互信任的缺乏也会导致“囚徒困境”的产生,即使“均不破坏生态资源”的策略组合能够给居民带来较高的收益,但是自私的想法和信任的缺失却使得破坏生态资源成为一种集体不理性的均衡,从而产生经典的“囚徒困境”和“公用地悲剧”,这也将导致生态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 第三,分配不均机制,生态旅游的收益分配不均,获得较少受益的一方产生被剥夺的心理,进而通过破坏生态资源的方式来寻求补偿,导致生态旅游的不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生态受益的分配不均会导致一种金字塔式的分配结构,即收益的大部分被少数人获得,而大部分人仅获得少量收益,这就使得居民产生了被剥夺的心理,从而通过破坏生态资源的方式来获得补偿,这也会导致生态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发现,生态旅游收益对居民的环保意识具有门槛效应,只有生态旅游收益达到门槛值以上,居民的环保意识才可能得到提高。但是生态旅游收益的提高仅仅是必要条件,较高的生态旅游收益仍然可能因为惩罚缺失机制、囚徒困境机制和分配 62

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美德 一、终身托付: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的贤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 齐景公有一位女儿,景公很喜爱她。看到晏婴有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此齐景公特地跑到晏婴家里面来拜访,君臣开怀畅饮。席间, 晏婴的妻子也不时地忙碌地招待客人,景公看到了她,就问晏婴: “那位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婴不知底里,就如实回答说:“是的, 她就是我的妻子。”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唉,怎么又老又丑啊! 我有一个女儿,年少而且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过来做您的妻室怎么样?”听了这话,晏婴放下筷子,起身立刻离开了自己的席位,恭敬 庄重地回答景公说:“我的妻子是年纪大了,人也不漂亮,但我已经 和她生活了很长时间。女人年轻的时候嫁给你,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 给你了。我的妻子在年轻的时候把终身托付给我,不在乎我身贵身贱, 个高个矮,而我也接受了。现在大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是何等的荣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立天地之间,我已经接受了妻子的托付,又 怎么能背弃她的托身之情而接纳别人呢?”晏婴身居高位,而不背弃 年老貌丑的妻子,他的为人之道和高尚品质为人们所敬仰。 二、贤达之士不弃妻: 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但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 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 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个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 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 丈夫。这个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一、生态旅游者的定义 生态旅游者是旅游者生态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是生态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者既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传统旅游者,不注重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学习,只追求较低层次的旅游体验;也不同于环保提倡者那样过分关注环境保护,而忽略了旅游本身和其所带来的旅游体验。而目前,在所有的生态旅游者定义中,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生态旅游者必定是具有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演绎到生态旅游区消费生态旅游产品,同时主动与当地居民交流,对服务要求低,学习当地文化,并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旅游者。 二生态旅游者的特点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地球在呼唤绿色,人类在渴求绿色。作为生命象征的绿色,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珍贵。 旅游作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前卫生活方式,现在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搞活、利国富民的新兴产业已经被官、企、民认同,旅游开发汹涌成潮,排浪推进。 然而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旅游主题,是发展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旅游新品。当前,正值全省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之际,如何正确处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 一、生态旅游概念与真正内涵 世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并不排斥经济收益,但这一收益除了用于生态保护外,首先考虑的是当地居民受益,其目的也是为了有利于当地生态的保护;二是生态旅游尊重目的地原有生态的完整性,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是独具特色的可持续旅游。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时,我们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到旅游的经营理念中去。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我国虽然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家风建设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家风建设(上) 莫林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 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 (一)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的重视 我们这个课题分为四个部分,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是十分重视的,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家族不仅是传统中国人社会经济文化的核心,也是政治生活的主导因素。所以《孟子·离娄》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礼记·礼运篇》里也讲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大学》里讲到“修、齐、治、平”,“修”是修炼自己的品德,“齐”是齐家,“齐家”是后面“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个人把自己的道德修炼好了以后,首先应该很好地管理家族,然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治理国家,平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家”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一点是,在中国,“家”这个概念其实是“家族”的概念,跟我们现在核心家庭的意思是有一点区别的。但是,“家族”这个概念事实上也是从核心家庭,然后进一步衍生,就

是“家族”的概念,“家族”进一步扩大就是“国”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家族”是一个缩小的“国”的概念,“国”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的“家”的概念。家族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突出特征。 上世纪著名的儒家学者,新儒学的专家钱穆先生说过,“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部分里的第一个内容,家族在中国儒家文化里是非常重要的。 (二)家训文化的内涵 我们再来看什么叫家训文化?家训也称做家戒、家范、庭训,它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诫、训示,它的重点放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教育后辈。运用家戒教育家人和子弟,在我们中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或者是家族的熏陶,家族文化的传承,对一个人以后人格的形成,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的家训文化把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结构模式运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把教育天下的任务分摊给每一个家庭,或者每一个家族来承担,这样就把家庭以及家族这样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变成了道德教化,知识和人生智慧传承的组织结构。所以,家训文化是中国家族文化一个很必然的结果。 (三)家训文化以制度化方式运行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3)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完整版)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一)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是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认为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第二,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尊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尊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敬宗是关键所在。 第三就是孝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庭或家族都讲究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自己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现在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重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体现了生养和无后在孝道中的重要地位。孝道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只有它的成功实现,才能是家族得以延续与传承。所以在古代,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光大门楣,人丁兴旺。而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现在的孝道就比较狭义了,一般是指对自己父母及直系血亲的孝顺。 第四是孝与忠的交融性,俗话说“忠孝两难全”它们确实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又有紧密的联系。忠道承认孝道的合理性甚至孝道是实现忠道的前提。孝与忠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交融性,主要是孝道包含浓重的忠君内容。这种交融性,就使得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的范围,使它不仅成为家族社会的信念,还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念。 (二)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现代意义 传统家族文化并没有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却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而这个联系即传统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尽忠于家天下的君主、汉民族的国家,发展到今日是社会奉献与忠诚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古今的家族均钟情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致力于家族历史的纪录——编修家谱;家族共同体认同精神的保持。有了这样的链接点,就使得传统家族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其内涵,摒弃过时的宗法性的东西,而保存和发扬适应时代要求的成分。 传统家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传统家族文化经过调整、改造,能够为现时代所吸收的,我想在于:从民族国家的认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进爱国情操,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关注新时代社会伦理的建设,使得家族成为伦理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力量,家族伦理的规范成为建设新伦理的一种文化因素。这两方面是我们比较详细说明过的,此外,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是凝聚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因素之一,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发展、人类环境意识的逐渐觉醒以及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生态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由于生态旅游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为当地社区居民谋富,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在旅游产业中一直扮演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引领者和创新者的角色,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受到了旅游界、生态保护界的广泛重视。生态旅游的出现和兴起,反映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身文明发展与生存环境演变的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顺应了时代发展促进旅游的大趋势。 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白然景观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它不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作为核心内容, 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白然的大课堂。 生态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生态旅游内涵与特点把握不到位,生态旅游标准欠缺,产品项目不够突出地方特色,社区居民利益考虑不多,解说系统没有反映出旅游对象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等。更有一些自然型旅游景区举生态旅游之名,行破坏生态之实,致使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全面发挥。这些都需要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去解决,以确保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态旅游,应该说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也许正是基于某些研究者或解说者对生态 旅游的泛化理解,才使得我国生态旅游的泛化现象日趋严重。这种泛化的确为某些旅游经营者严重危及生态的旅游经营送去了一块“金字招牌”,也的确为经营者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生态破坏,造成了社会对生态旅游的严重误解,以致影响了旅游业的声誉,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没有好的经营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必然会严重制约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在拉动休闲、经济和旅游经济中的作用, 首先, 必须充分认识生态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认识生态资源在休闲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 要加快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要采取得力措施, 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尽快使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走上规 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要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依据自然环境的 承载能力和生态旅游的要求进行旅游开发, 确保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不受任何破坏和干扰 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统计公报,2001 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在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之后,位居世界第五。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自然资源遭受严重损坏,景区污染日益加重,许多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正在逐渐消失。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缺乏科学规划,在核心景区内随心所欲乱建宾馆、商店和娱乐设施,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去发展旅游经济。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无异于饮鸩止渴。 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都是在保护旅游区环境、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的背景下产生的,都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原则。可持续旅游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旅游发展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我国的旅游发展中,应当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坚定不移地选择可持续旅游 战略,大力宣传、提倡和发展可持续旅游,创造各具特色的可持续旅游模式,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首先,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是其成功开发的前提。国外学者提出“岛屿理论”、“环境容量”、“施憩地等理论”,功能分区则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生态旅游区域分为:野生保护区、野生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自然环境区。这样既可保护自然资源,又可分流游客。其次,生态旅游必须协调好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与旅游者三者关系,对物种、生境、环境容量、旅游者数量实施监测,制定社区参与规划。当地居民一旦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他们会按照游客的期求来主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当地传统文化。第三,教育培训和生态保护税。对旅游区进行投资的企业,当地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和制定生态管理条例。使企业积极参与旅游资源,旅游区环境保护。同时也可对他们征收生态保护税。对旅游企业进行地基础设施,宾馆建设进行严格限制。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

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幸福

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变得幸福 东西寨小学王留波2013年1月15日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感谢老祖宗留下了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变得幸福。 以前,我的家里很不和谐,婆媳关系不协调,我夹在媳妇和父母之间,日子很是难过,虽然随着儿子的降生,我们家的气氛和谐了许多,但仍不是顺顺当当,说不定什么事就能惹一场气。我出家门都不放心,生怕家里人生气吵架。 2012 年的暑假,我有幸观看了传统文化论坛《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受益匪浅。懂得了“百事孝为先” ,“诸事不顺因不孝” ,“徳不配位,必有灾殃”,“财分五主”等道理。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传统文化讲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照着做,一定没有错,按照《弟子规》说的去做,一定会人生幸福,家庭美满。 回家之后,我就给我的太太讲传统文化,讲孝是人道第一步,孝敬双方父母天经地义,讲各种灾难的原因是不孝(诸事不顺因不孝),讲如何教育儿子(子女不用管,全靠德行感),因为“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太太听我讲得有道理,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在网上找到了《此生必听的一节音乐课》,靳雅佳老师讲的,感动得我们泪如雨下,太太深深的自责,一个劲的说自己不孝。 再后来,校长告诉我,说油建俱乐部又开传统文化论坛了,我欢喜万分,机会来了,我动员太太也去听。因为现场的那个气氛更好,更感人。我就带着儿子,跟着太太去听,因为不让孩子进,我就跟儿子在外边玩,让太太一个人听。太太很受教育,哎呦,一直听到最后一分钟,天都黑了,才出来,她哭着说:“太感人了!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传统文化。” 自此以后啊,我们的家庭就变得和谐了,幸福了!家里没有气了,我们一起孝敬父母,给父母买衣服,买好吃的。一家人别说有多幸福了。跟过去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感谢传统文化,让我的家庭变得幸福。现在我也在积极的宣传传 统文化,教我的学生也学,朋友也学,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传统文化, 让更多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环境中,并在七八十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罗斯.拉斯卡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生态旅游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使原有涌向工商业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变为由发达城市流向大自然。简言之,生态旅游就是以大自然为场所,把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自然。 综合的来说,可以对生态旅游做一个定义:(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较普通的旅游产品而言,更追求那种回归大自然的自然情调、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人地合一”的快感。这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适应了具有较高生态意识水平,并且具备较高层次教育背景和文化涵养的生态旅游者的参与。与此同时,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意识和思想的使者,通过一次丰富的旅游经历,可以使他们自发地呼吁和影响周围的人群,来共同珍惜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同来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要申明一点,这里

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之我见 渴望儿女成才是每位家长的殷切希望,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把握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教育引导子女健康成长,成为广大家长探讨的重要话题。本人从以心育人、智慧育人、行为双育人,培养孩子健康的个心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一、以心育心,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特点,高尚的人与卑贱的人,伟大的人与平凡的人,其本质差别就在于个性心理的不同。心态决定命运,说明个性心理决定着人是否能成功。作为孩子,其心灵是稚嫩的,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用心育心,以培养其健康的个性心理。 1、自尊心。人都要面子,小孩也是人,也要有面子。经常“扫面子”,就“没脸见人”,发展到极致就是“自暴自弃”,“自己不把自己当人”,那就什么恶俗、低级的事情都得出来。很多当家长的,没有“给面子”的意识,无意中扫了孩子的面子。比如别人问你的孩子多大了?“才9岁”,孩子肯定高兴下起来,因为他体会出来这言下之意是“小屁孩一个,啥也不懂。”假如你说“12岁了”,孩子暗暗高兴,“家长把我当大人看了,多有面子!”。有的家长,总爱拿孩子伙伴的优点来跟自家孩子比,其甚至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数落:“你看你呢?”孩子心想:“以后打死也不让玩伴来家里了,这简直是自讨没趣!”家长啊,你一片望子成龙之心,却净干扼杀孩子自尊心的蠢事,要知道,“孩子是夸大的!” 2、自信心。有了自尊,就有了自信,就会心里一片阳光灿烂,说话做事都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相反,没有自信心,就会畏首畏尾,眼前只有困难、只

广州一模作文范文:继承家族文化

继承家族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亲爱的顾念祖: 你好!顾家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思考,在中国,还有许多像顾家一样的家庭,谱写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中国的家族文化以传承与发展为核心,随着时代变迁发展。而作为家族文化接力者,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传承是中国家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要继承传统,不让优秀传统在时代浪潮中逝去。正如你大太爷爷一家,他们看似有不同的职业,实际都致力于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又如你二太爷爷一家,爱国精神在一代代子孙中传承不曾间断。中国家族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始终保持基本内涵:在传承中立足。在印刷媒体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木活字印刷术第14代传承人仍坚持传承家族技艺,刻字捡字,他们家族的坚守传统精神仍在传递。在交通发达,铁制船处处可见的时代,仍有人坚持家传手艺制造木质船,在他们手中传承的是家族技艺,在他们心中传承的是家族精神。我们家族接力者也要传承家族文化,弘扬优秀家族精神,让家族强盛,以小家促大家,推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而你作为顾家传承人,要继承你太爷爷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让家族精神不断传承。 发展是中国家族文化的又一核心,我们要顺应国家发展的趋势,推陈出新,促进家族文化内涵发展。创新时代是不断

变化着的,国家是不断发展着的。家族要富强,必须顺应趋势,促进自身发展;家族文化要发展,必须顺应趋势,在传承中创新内涵。国家发展的需要引领着家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比如,为建设大庆油田开发国家资源,你二太爷爷的儿子成为了大庆油田技术员,而不是跟他父亲一样参军,但都是传承为“大家”贡献个人力量的家族文化。同时在时代发展中创新内涵是每个家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你看,不正是照相技术的发展使你大太爷爷的儿子有条件开照相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让他孙女可以开发美图软件吗?同样的,邵瑗婷为了使制作天灯这一家族文化传承下来,她适应新时代环境保护需要,对天灯进行创新改造,发明了“环保天灯”,使其家族的天灯文化在新时代中得到发展。我们应学习这种创新精神,推动家族文化内涵在创新中发展。 念祖,你的名字中,也含有家族祖辈对你传承创新家族文化的期望。你太爷爷远离故土打拼,开创新的生活,继承的是顾家家族文化中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他给你起名“念祖”,也传承了千千万万个漂洋过海的家族中永恒不变的故土情怀。愿你领会祖辈的期望,作为家族文化的海外一代传承者,传承祖辈父辈优良传统,继承优秀家风,与你的海内同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家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家族文化内涵,理解我们中国家族以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发展带动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家族文化。

生态旅游论文--

摘要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Ecological tourism;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录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2) 1.生态旅游含义 (4) 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4) 2.1.外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4) 2.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5) 2.2.1.国内生态旅游者 (5) 2.2.2.国内生态旅游资源 (5) 3.2.2.国内生态旅游业 (6) 2.3.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6) 3.张家界生态旅游SWOT分析 (7) 3.1.优势(S TRENGTHS) (7) 3.2.劣势(Weaknesses) (8) 3.3.机遇(Opportunities) (9) 3.4.挑战(Threats) (9) 4.张家界生态旅游学发展战略 (10) 4.1.S+O发展战略 (10) 4.2.S+W战略 (11) 4.3.O+T战略 (11) 5.结束语 (12) 6.附录 (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