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4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4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4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4

第八周

五.交响乐的体裁与作品分析

1,组曲

□体裁和历史介绍

组曲可分为两大类,古组曲和近代组曲。作为体裁,组曲是由若干首

乐曲按照相互对比的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

(1)古组曲,指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初巴洛克时期的舞蹈组曲。它典型的排列顺序是:

a, 阿勒芒德舞曲[法]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音乐从容宏伟。

b, 库朗特舞曲[法]三拍子、稍快而活泼。

c, 萨拉班德舞曲[西]三拍子、慢而庄严、略带伤感情调。

d, 随意舞曲(加入其他舞曲,如:小步舞曲、加沃特、波罗奈斯、布列舞曲等。)

e, 吉格舞曲[英]复拍子、带有三连音和符点节奏、粗犷、奔放。

有时前面也可加上序曲为开端。

古组曲的特点是,以不同舞曲间的速度拍子作为主要对比手段,但保持调性的统一。结构多为单二部曲式。

(2)近代组曲,十九世纪以来出现的标题性的组曲。它不仅仅局限于舞曲,在题材、曲式与调性方面比古组曲都更要广泛。近代组曲有以

下五种类型:

a. 由文学、戏剧、绘画等构思而成。如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

b, 由歌剧、舞剧、戏剧和电影音乐汇编而成。如柴可夫斯基的《天

鹅湖组曲》。

c, 由民俗风情或游记构思而成。如阿尔贝尼斯的《伊比利亚》。

d, 由童话和其他儿童题材构思而出。如卡朋特的《童年奇遇》。

e, 由其他方式构思而成等等。

组曲的重要地位后来被奏鸣曲和交响曲所代替,只有性质较为轻快的作品流传了下来。如格里格的《霍尔堡组曲》和艾尔加的《少年的

魔杖组曲》等等。直到20世纪新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才开始使这个用语

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作品欣赏:

1,CD《英国组曲》巴赫曲

2,CD《儿童情景》舒曼曲

3,CD《图画展览会》莫索尔斯基曲

4,CD《卡门组曲》比才曲

5,CD《培尔-金特组曲》格里格曲

6,CD《“天方夜谈”交响组曲》李姆斯基-可萨科夫曲

7,CD《天鹅湖组曲》柴科夫斯基曲

□参考CD:

1,巴赫Bach -《英国组曲》(English Suites)Helmut Walcha,EMI[FLAC]

2,巴赫Bach -《法国组曲》(French Suites)Leonhardt,RCA[APE]

3,J.S.Bach---Orchestral Suites 1-4--Marriner--Decca管弦乐组曲

4,米尔斯坦Milstein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ach:Sonatas

& Partitas)EMI(2CD)[APE]

5,Handel 亨德尔-《快乐的小铁匠; 4首大键琴组曲》(The Harmonious Blacksmith; 4 Suites for Harpsichord)Pinnock,Archiv[APE]

6,Carmen Suites 《卡门》组曲(transcription) ; Concerto No.1

7,Ikuyo Nakamichi 仲道郁代-《舒曼狂欢节童年情景》

8,Neeme J?rvi -《柴可夫斯基管弦乐组曲全集》(Tchaikovsky Complete Suites)Detroit SO, CHANDOS[APE]

9,Various Artists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他》(Saint-Saens Carnaval des Animaux; etc.)Argerich, Freire. Philips[APE]

□作品分析: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二乐章“奥赛之死”)格里格曲

(1)主题:动机型的上行音调,二次有变化的重复,平行乐句。

(2)曲式结构:单三部ABA(同一主题带再现)加尾声。

(3)调式、调性布局:b小调----#f小调----b小调----尾声

(4)综合分析:旋律特点是,上升型的音调,运用了动机的重复、乐句的重复、乐句尾音的变化、和声的色彩、弦乐的色彩、力度的变化、缓慢的速度和同一主题的转调等手法,突出了从忧伤、痛苦到悲愤的感情变化。尾声用典型的半音下行哭泣音调,向下不断模进,力度由强变弱,音区由高到低,最后落在长长的主音上结束。

交响音乐赏析论文

布兰诗歌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而交响音乐则是音乐这片浩瀚的海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一段优美的交响乐,我们进入了交响音乐与赏析这门课。 交响音乐是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交响性的音乐。交响乐的主要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舞曲及交响合唱等。交响音乐与交响曲的原文同是symphony 一词,出自希腊语,意为“一起响”,也有音与音之间和谐地结合的意思,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大量地使用了,但当时它的内涵和现在全无共同之处,是泛指一切多声部的音乐,既有器乐也有声乐。 在古希腊人的脑海里的音乐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是打开自然科学那扇门的钥匙”。许多思想家都认为音乐既能陶冶人的思想,也能医治人的灵魂。事实上,包括后世很多著名物理学家也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演绎,一般只反映事物的具体属性,艺术则是感性的发挥,常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精神;宇宙的本原是对称与和谐,而艺术则是真理和美的化身。 《布兰诗歌》是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他的美学思想就是简朴、单纯,偏爱强烈、明快的节奏,认为节奏是一切音乐的开始;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不断反复,用尽之后才换另一节奏。在《Carmina Burana 布兰诗歌》中的旋律语言包罗较广,从单旋律歌曲、民间歌曲到弗拉曼戈歌曲和浪漫歌剧,面貌多姿多彩。他曾说过:“音乐表现越是本质、单纯,效果也就越直接、强烈。整部作品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布兰诗歌》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似乎有神的目光在暗中注视。它在三个主题引导下微妙地涉及了“信仰”、“死亡”等动机,调性既有着世俗的欢乐成分,又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其中所隐含的真正的动机,则是对短暂人生的垂怜、惋惜和哀叹。借用里尔克的诗句来描绘这部作品就是:“真正的怜悯之神,他来时威风凛凛,光芒耀眼地向周围传播,跟诸神一样。比吹着安稳的大船的风更强。” 除此之外,我们还欣赏了杰克逊的歌曲。杰克逊的音乐是专业之乐,一般人难以模仿;是本能之乐,对人性对世界的呐喊;是哲学之乐,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是风格之乐,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是视听之乐,不光好听,现场画面同样震撼人心;是政治之乐,抨击着社会的阴暗角落。黑格尔曾说:“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杰克逊就将这句话阐述到了完美。

第4课童年的音乐课件

第4课童年的音乐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 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少数民族图片音乐,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民族。) 师:新疆有动人可口的葡萄,有美丽的舞蹈,蒙古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奔驰的骏马,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好地方,让人不禁有想提起旅行包去旅行去游玩的冲动。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师:好,今天何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走出中国的大门,走进枫叶之邦——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 二、激趣铺垫,感受情绪: 1、师:要想进入这扇通往加拿大的大门,就必须先来玩一玩专门为游人准备的有趣的跳格子游戏,

找对了,跳对了,你才能进去—— 2∕2 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X ———︳X — X —︱X ———︳X ———‖ 蓬蓬蓬。 ①、师示范;②、学生试拍; 2、师:真棒!瞧,白桦林中的几棵音乐树,他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1=F 2∕2 6 — 6 —︱3 — 3 —︱6 — 6 —︱3 — 3 —︱(此句的6低八度) 6 — 5 —︱5 — 1 —︱2 — 1 —︱3 ———︱ 6 — 5 —︱5 — 1 —︱2 — 1 —︱3 ———︱ ①、师范唱;②、学生唱谱; 3、师:听,音乐树后面还跟着几只可爱的小麋鹿,他们正踩着小枫叶, 踏着轻快的步伐准备来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加入他们—(播放音乐,初听)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绪:(游览加拿大)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1、《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海明威,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篇:《老人与海》(主人公是桑地亚哥:硬汉形象)。 2、《墙上的斑点》,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短篇小说。他主要作品有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 3、《炮兽》,节选自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作者雨果(法国)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其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 4、《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蒲宁(俄国),获1933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5、《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作者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课文即节选于此)。 6、《炼金术士》,长篇小说节选。作者保罗·戈埃罗(巴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7、《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8、《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泰戈尔(印度),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两姐妹》,著名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9、《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志贺直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等。 10、《在桥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伯尔(德国),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里?》《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短篇小说:《火车正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1、《牲畜林》,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其长篇代表作是《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 12、《半张纸》,短篇小说,作者斯特林堡(瑞典),主要作品有长篇:《红房间》《女仆的儿子》。 13、《山羊兹拉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莫斯卡特一家》《卢布林的魔术师》。 14、《礼拜二午睡时刻》,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交响音乐鉴赏·不同类型代表作品举例

代表作品 交响曲贝多芬 C大调第一交响乐作品第21号 第一乐章: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极快板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极快板 D大调第二交响乐作品第36号 第一乐章:柔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广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 第四乐章:极快板 降E大调第三交响乐作品第55号“英雄”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快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极快板 降E大调第四交响乐作品第60号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第二乐章:柔板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C小调第五交响乐作品第92号“命运”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行板 第三乐章:快板、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 F大调第六交响乐作品第68号“田园”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第二乐章:极活泼的极快板-溪畔小景 第三乐章:快板-乡民欢乐的聚会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 第五乐章:小快板-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 A大调第七交响乐作品第92号 第一乐章:稍慢速、活泼的 第二乐章:小快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板 第四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F大调第八交响乐作品第93号 第一乐章:活泼、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快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速度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舞曲性 D小调第九交响乐作品第125号“合唱” 第一乐章:不太庄严的行板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 第三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四乐章:急板 第五乐章:急板、合唱“欢乐颂”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第一乐章"梦、热情":形式上是拥有极长的最缓板序奏的奏鸣曲。序奏用以表现年轻艺术家尚未遇见心上人之前,内心的不安与憧憬。(片段1) 第二乐章"舞会":根据作者的注解,本乐章是表现他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宴会中,发现了他的恋人。乐曲为圆舞曲形式,在交响曲中引入圆舞曲在当时可谓破例。(片段2)第三乐章"原野风光":一个夏日的黄昏,在原野上聆听两个牧童相和吹出的笛声。内心里虽然燃烧着微薄的希望,但"万一她背叛了我"的恐惧与不安,更刺痛了年轻艺术家寂寞的心。此后只剩了一个牧童的笛声,不再有人应和。夕阳西下,最后只有无边的孤独与静寂。(片段3) 第四乐章"走向断头台":他杀了爱人,被判死刑,走向断头台。在最后的瞬间,爱人的身影在他的眼前闪现,但是死神很快将她驱赶得无影无踪。 第五乐章"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他看见来参加自己葬礼的一些妖魔鬼怪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魔女在跳舞。就在这中间,他的爱人出现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气质全失的妓女模样。之后"末日经"响起,以后魔女之舞与"末日经"持续并行,由弦乐器的

4课《童年的音乐》

4课《童年的音乐》 一课时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动画,故事引入。(10分钟) 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这部动画版是根据《彼得和狼》的童话故事改编拍摄的,其中的背景音乐是有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 的。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带大家一起走进音乐交响童话的世界,一起来感受音乐家是怎样用乐器讲述交响音乐童话中故事彼得和狼(出示课题) (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讲述故事情景,让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情景。)二、播放视频,认识乐器以及主人公。 1、播放视频。认识乐器记住名称以及各种乐器代表的主人公。 (进行梳理,加深迎象做好铺垫,) 过渡语我们一起认识完了主人公,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即将开始了。现在我们一起再一次感受这首音乐童话的魅力。 三、听赏分析音乐情景,感受主人公的形象特点。(15分钟) 1、思考:在这首音乐中每一段音乐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的,这种乐器分代表的是谁?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接特点,思想性格?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特点是什么? 1、情景一: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彼得出来散步)(清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了后门来到了空旷的绿草地上。) 2、情景二: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小鸟出来散步) (哎彼得周围多安静呀。)在彼得的身后跟着一支甲子,你你忘记了关后门了这回我可以到屋后的池塘里痛痛快快的洗个澡了。嗨你算什么

交响音乐鉴赏论文

对巴罗克时期、古典时期音乐感受 牙生·依拉音5110109069 巴罗克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非常重要和伟大的两个时期。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了不能把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放在一起比较或谈论。我认为这两个时期有着太多的不同,我们无法来说究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更加伟大还是古典时期音乐更具有影响力。因为他们是同等重要的,他们分别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他们不具有可比性。 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旋律富有表现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规模,雄伟、庄重,辉煌的效果。巴罗克时期的音乐诞生于一个艺术与思想动荡的时代,从而产生了一种独具风格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总体特点,我总结为以下几点: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他并不单调和枯燥,有一种宏阔的气度,富有感情,内涵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因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大发展也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这期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音乐家之一就是亨德尔。其富有创造性的“水上音乐”,是我的最爱。“水上音乐”带给人一种清新而又不是去庄重的感觉。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巧,想象着音乐在水上飘动,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不得不赞叹,“水上音乐”是一部惊世之作。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应该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乐,甚至堪称流传最广泛的古典曲目。虽然其贡献远不如后面二人来的大,但知名度却非常之高,他所作的协奏曲也具有一定的品质。 巴洛克音乐的实质,我认为是质朴的。虽谈不上高雅,但绝对是带有一些刻板的理性——无论外表多么“富丽”,多么富于装饰和变化,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反倒是冷漠和理性。

交响音乐赏析 期末

交响音乐赏析 《华沙协奏曲》的作者有 答:罗伊-道格拉斯;理查德·阿尔赛尔 《春节序曲》中运用过以下哪种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 答:对仗 交响诗是贝多芬时期出现的音乐体裁 答:错 请选择属于木管组的乐器 答:长笛;单簧管;大管;小号;英国管;双簧管 变奏曲就只能是一首独立的乐曲,不能作为大型作品当中的某个乐章 答:错 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中国近代音乐的一个里程碑 答:对 需要通过震动簧片而发音的乐器有 答: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英国管;低音大管;低音单簧管 中国的变奏属于线性的变奏,韵味的变化,西方的变奏是技术的、立体的变奏 答:对 《蓝色狂想曲》的谱面中没有非常细致的表情术语标记 答:错 古代长笛和现代长笛所使用的材质都是金属 答:错 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了《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答:错 著名作曲家比才是英国人 答:错 下面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答:《纽伦堡的名歌手》 自然大小调音阶来自于西方"中古调式"或者称为"教会调式",这种调式包括6个正调式和6个副格调式 答:对

世界上最长的是歌剧是由(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写下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此剧一共分四部,依次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诸神的黄昏》 答:对 在西方音乐史中被誉为"音乐之父"的是摸扎特 答:错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强力集团"的成员 答:对 动画电影《幻想曲2000》曾引用过哪些古典音乐作品 答:圣桑《动物狂欢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杜卡《魔法师的学徒》;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主导动机--瓦格纳独创的一种作曲手法,以某一音乐动机为发展音乐的核心,贯穿音乐的全部,以此暗示音乐内容和艺术形象的表达。主要运用在他的乐剧当中 答:对 请选择属于铜管组的乐器 答: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次中音号 以下哪首作品是圣桑的作品 答:《骷髅之舞》 在交响乐队中音量最大的乐器组是 答:铜管组 《梁祝》是由中西方乐器相互配合演奏而成的,其中使用的中国乐器有 答:古筝;琵琶;二胡;锣 《思乡曲》的主题采用了哪首民歌的音调 答:《城墙上跑马》 《义勇军进行曲》是大调式的歌曲 答:对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首演谁由担任二胡独奏 答:闵慧芬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又名 答:自新大陆 法国作曲家圣桑《天鹅》用音乐描绘了天鹅优美的姿态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彼得与狼》教案新人教版

《彼得与狼》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八册欣赏歌曲《彼得与狼》 二、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为了让儿童们理解它,作曲家还专门为乐曲写了通俗的解说词。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穿插听赏、对比、辨别、认知、选择、想象、创作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能主动探究、体验、对比、辨别、模拟地去学习音乐。让学生在听和玩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并了解其演奏乐器。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在乐曲中听辩出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和了解这些乐器的音色特点,说出他们所代表的角色。 (二)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分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开发增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以欣赏《皮得与狼》为主线,通过聆听、赏析的方式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色,体验不同音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能听辩出交响通过话《彼得与狼》中各角色的主题音乐及相应的乐器演奏。 六、教学难点:能在交响童话的音乐中听出不同乐器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具等。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彼得与狼》音乐童话动画片段(无声) 2.播放《彼得与狼》音乐童话动画片段(有声) 3.师:音乐让我们的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并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交响童话。所谓交响童话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来讲述一个童话故事。同学们知道交响乐中都有哪些乐器吗? (西洋乐器的分类: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

最新《交响音乐赏析》讲义-课程模板

公选课《交响音乐赏析》讲义 罗晓海编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第一章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课时安排:3学时 一、交响音乐发展概述: 交响乐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symphony”,意思是“一起响”。在16世纪时,这个名词指采用和弦性质的多声部器乐;17世纪,交响乐泛指各类刚从声乐独立出来的单乐章器乐、歌剧序曲、间奏曲等;此后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现代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古典时期的海顿创立了独立的交响曲体裁,成为交响乐中最庞大的一种器乐体裁。交响乐的概念广义而言指协奏曲、组曲、歌剧和舞剧音乐、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狭义仅指交响曲。 二、鉴赏方法: 1.了解音乐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 2.了解作者性格、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特征; 3.了解音乐的本体形态及音乐美的内在性特征、情感性特征、秩序性特征和三度创造特性。 三、艺术价值: 交响音乐是音乐王国的统帅,它是作曲家们取精用宏、以独特而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最高层次的音乐美,具有引人入胜魅力的高雅音乐。它是辉煌的壁画、壮丽的史诗、威武的戏剧、宏博的小说,对于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人的价值取向,塑造人的完美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多鉴赏交响音乐,非音乐专业学生要打消虚无(所谓“没有音乐细胞”)的顾虑、或满足于纯感性、官能欣赏的浅显态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音乐的耳朵”,并以兼及感性和理性 , 即含有品鉴、判断和品评的鉴赏的审美态度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学录像学习:《走进交响乐》 1.交响音乐导航—让你的心感动; 2.交响音乐载体—乐队与乐器; 3.永恒的旋律—交响音乐主题。

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单元及各课要点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教师用) 第一单元话题:叙述 1.叙事角度 (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 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 (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 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 (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 硬汉性格”||。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 (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 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 (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人物+事件+环境) 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 3.场景的功能 (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 (5)作为象征 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4)暗示背景 (5)推动情节发展 3.《炮兽》雨果 (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 A.对照法 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3)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炮兽》选自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采用对照法||,着力刻画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的形象||。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 (1)主题: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2)艺术特色 A、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B、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以欢乐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C、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命运交响曲音乐欣赏教案

音乐欣赏《命运交响曲》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的精神。 3、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与创作方法,体会在“命运敲门”这一主题中三短 一长音符组合的使用。 二、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刻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 思想、意志和精神。 3、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欣赏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欣赏、模唱主题音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难点是分析贝多芬“命运来敲门”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 四、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教师通过看视频、听乐曲、谈感受、唱旋律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发现音乐的美;用富于感情的讲解分析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获得情感的升华;用引导启示法让学生去创造美,得到知识层次的提高。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两块布条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愉悦课堂 播放上节课欣赏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201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视频,并要求同学们跟随教师的指挥手势即兴击掌、跺脚,体会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游戏导入,了解贝多芬: (1)师:同学们,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它能让你快乐的手舞足蹈,也能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能让你奋进,能让你哀伤。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精神 和灵魂的体现,今天我们再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认识他之前,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请两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问好”,第一次不蒙眼睛,第二次用布条蒙上眼睛。(2)师:请两位表演者谈一下感受。 师:身体的残缺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很多人会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音乐家,他的双耳失聪,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童年的回忆》教学设计

《童年的回忆》 教材分析 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为法国的图森。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克莱德曼的演奏,这首乐曲和其他同类的乐曲(如《水边的阿第丽娜》)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 A段的旋律由分解和弦构成,上行与下行交替,不断流动,显得明朗活泼,勾起了人们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B段的速度较前段放慢一倍,节奏舒展,旋律多平行与级进,充满了温馨亲切的情感。当乐段末尾的旋律停留在主和弦三音( )时,A段欢快的旋律又骤然响起,乐曲进入再现部,最后在琶音和弦的衬托下,再度奏出B段的抒情动机结束全曲,主和弦的三音使童年的回忆绵绵不断。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使学生从图形谱中了解旋律进行的状态,初步感受速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与表现情绪的关系。 2. 通过听赏音乐,指导学生学习分辨乐曲的乐段,从而提高学生听辨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3. 这首钢琴曲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指导学生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最美好的一幕,从而使学生

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童年的回忆》旋律的进行状态,感受音乐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教学难点:完成音乐的排序,通过对比了解什么是中速。 教学准备:电脑、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轻松而且愉快的音乐,欢迎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师生问好歌:教师轻声唱歌问好,学生随琴唱歌回应。 二、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它是谁?生:兔子! 师:对了,你们听听小兔想跟你们说些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多媒体课件] 兔:同学们,你们好,我叫小兔!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叫《童年的回忆》。这首钢琴曲我特别爱听,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这首乐曲里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找找看哪!

交响乐赏析论文

我所认识的西方交响音乐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学期的西方音乐简史课就这样不知不觉结束了。在课堂中,在老师精心讲解下,原本对于西方音乐一知半解的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因为喜欢音乐营造的那种心灵的宁静喜欢高深莫测的交响乐,喜欢那种震撼。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心聆听、感受,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不会像球迷那样用狂热和躁动来诠释自己的喜怒哀乐。或许课上的时间很短但一个学期下来给我带来的又岂止这十几节课呢?我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仿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还有令人啧舌的音乐歌舞剧。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首先了解了交响乐的有关基本知识。交响乐曲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因此,交响乐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从对它的定义来看就知道交响乐不是一种简单的音乐。它需要人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而不是盲目的随便的去听。 西方人认为交响乐是要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本正经的坐在音乐大厅欣赏的,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那种氛围,听起来才会有感觉。确实,欣赏交响乐不仅仅只是欣赏音乐,其实还有那种气氛。你可以随着交响乐节奏的起伏而变动着自己的心情,你也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喜悦愉快或者郁闷压抑在交响乐中陪同演奏者一同发泄,把自己完完全全的融入在整个交响乐中,这不恰恰与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如果你可以真正的做到这些,在交响乐中放松自我,发泄自我,你就会深深的喜欢上这种感觉,而不只是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第4课童年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学习。 二、通过聆听、演唱、伴奏、创编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情绪,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电脑图片、钢琴、磁带、自制乐器沙锤、打击乐、黑板乐谱、换气符号贴纸、节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长音和短音的对比) 1. 呼吸练习。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呼吸练习,首先两脚分开保持好站姿,双手轻轻抚着自己的腰部。在深吸气的时,你的腰两边会向两边撑开,然后再将气息又控制的,匀速吐出。好,我们来一起试试看。(调整学生的呼吸,并巩固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2. 模唱老师的一组长音发声。其中包括哼鸣和“2”“6”两个音的音高。 3. 模唱短音“2 22 2 2”,“6 66 6 6”。并分为两声部合作。(利用乐曲中的难点节奏来练习短音的发声,提前让学生模仿,有利于后面难点的突破) 二,看图片导入 (采用情感教学模式1:情景——陶冶模式。) 创设情境,利用电脑图片让学生感受白桦林的美丽风光。 三,学习新歌曲 1)、聆听歌曲第一次(范唱) 1.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下面你们帮我打着拍子,老师给你们唱唱这首歌曲,同时再听一听这首歌曲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教师范唱,手中拿着自制的易拉罐沙锤打拍子唱。第一二段打强拍,第三段打一下强拍和两下弱拍x xx) 2. 师: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情绪非常欢快,速度是快的。 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2)、聆听歌曲第二次(磁带) (采用情感教学模式2——参与和体验模式。情感的深化。)

西方交响音乐赏析

西方交响音乐赏析第二次作业-----久石让《water traveler》赏析 20122401043 化环林文玉听说要听久石让的曲子,很是开心。相信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大家都喜欢宫崎骏的电影吧。而久石让几乎成立宫崎骏的代言人,宫崎骏的电影中的插曲很多都是久石让来写的。这个曲子是在《一寸法师(水之旅人)》的插曲,为了感受这首曲子的内容,我特地去看了一下这部电影。故事是这样的:楠林悟(原田知世)是一个意志薄弱的少年,对小动物很有爱心,是个心地善良的少年,某日,阿悟发现河中漂流的一寸法师,将他带回家里,俩人的相处终使他们成为好朋友,一寸法师告诉阿悟:我的故乡在水源地,那里是很美的水乡,这段时间,看似弱小的一寸法师,在阿悟面前表现出无比的勇气,并教导阿悟勇于接受挑战,获得阿悟的尊敬。但在阿悟一家人回乡扫墓是,一寸法师却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为了救治他,阿悟出发前往水源地找寻干净的水。。。。。。 不过,也许我的见识实在太少了,我很是惊讶东方人也能做出交响曲来。于是乎,单曲循环模式启动。 虽然来说这是一曲交响乐,运用了丰富的乐器以及和音,但是,还是可以很明显地就能够辨认出那是东方的音乐。就比如说,很多西方的音乐都比较直接,开门见山,气势磅礴,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层现出来的那种“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高亢,激昂与催人奋进,音韵宽广,是一种阳刚之美。 这个音乐一开始用了一段轻柔的韵味悠长,音调缠绵的,柔婉娟秀的,节奏平缓的音乐引入,像极了东方的尤其是中国古代的音乐那样悠远,令人回肠荡气,是销魂摄魄的美,然后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主题。 但是它也像西方交响音乐一般,可以分成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就像之前所讲的用一段缓慢,轻灵的音乐引入后,进入主题,变得激昂,进而音乐的节奏变快,让人感觉发生了很大,很急迫而危险的事情。让我想到阿悟初遇一寸法师的惊吓之感。 第二乐章,音乐变得很舒缓,很抒情,同时,保留着东方音乐的悠扬灵动质感。悠缓抒情让人联想到而后阿悟和一寸法师的平静而有好的相处。 第三乐章,音乐渐变为激昂起来,快速,貌似有很严重的,让人感到伤心的事发生,音乐有点深沉,让人感伤,继而,变得充满正能量,我仿佛看到了阿悟为了救一寸法师,决定外出寻找的样子。音乐悠扬,仿佛可以看到夕阳落在身上的那样的诗意的画面。 第四乐章,音乐完全进入高潮,更加刚健,气势磅礴,同时充满着胜利的代表着喜剧,乐观的收场的音乐收尾了。 正如一开始所说的,《water traveler》在一首完整的音乐中,交替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力度、表情,如一开始钢琴引出静谧主题与乐队全奏的恢弘主题,双簧管独奏的抒情片段与弦乐合奏的抒情片段。在乐器组合上,各种组合也可说是应有尽有,铜管合奏雄壮有力的音乐形象,打击乐合奏躁动不安的音乐形象,木管合奏柔美、活泼的音乐形象和弦乐合奏的深沉、宽广的音乐形象。各种不同乐器组之间的组合更是数不胜数。由此交织成各种不同音乐表现形式完美展现了一副《水之旅人》的画卷。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精品) 第五周三.交响音乐的构成□ 一,音乐构成的外部要素 1,旋律;几种音乐要素的综合体。 它包括音高、时值、节奏、速度、音色等。 表现力最强、能最早引起听众的注意。 传统音乐的作曲家都把旋律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主要手段来运用。 如: 梁祝、黄河、命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感情。 2,节奏;在时空中它无所不在,大到宇宙变化的节奏;小到人们生活的节奏。 快节奏给人带来活跃、激励、紧张、刺激,慢节奏却让人感到舒缓、松弛、平稳、安静。 快慢交替正是我们平时生活节奏中的真实写照。 音乐也不例外,如: 进行曲和舞曲的节奏总是比较有规律,因为走路和跳舞离不开两只脚。 悲伤音乐的节奏又与人们的叹息和哭泣相关,而幽默滑稽的音乐又总是打破常规的。 3,速度: 1 / 13

人们对速度的感受往往与心脏跳动的速度有关,一般人心脏跳动的速度在一分钟 70~80 次。 因此欢快的、舞蹈性的和激烈的音乐速度一般都比较快,忧伤的、悲壮的或睡眠曲、摇篮曲就比较慢,而抒情性的音乐在速度上更接近人的心脏跳动。 另外,表现列队行进的进行曲一般都在毎分钟 116~120 拍。 如军队的正步走是每分钟 116,而齐步走是每分钟 120。 4,拍子: 拍子与节奏有很大关系;拍子是由有规则的节奏组成的,而节奏的基础又来源于长短不一的时值。 在音乐中被强调的音符总是相对长一些的,而且有时还加上重音记号。 最早的音乐是不用拍号的,如古赞美诗等。 后来音乐的发展在节奏方面变的越来越有规律,所以拍子产生了。 例如,表现人们两只脚走路的进行曲都是二拍子、表现富有弹跳性的圆舞曲用的是三拍子等等。 5,和声: 不同音高的两个音同时发声称为和音;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的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就称为和弦;和弦的连接被称为和声------Harmony。 和声的音响以它的谐和与不谐和、稳定与不稳定、紧张感与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4课 童年的音乐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4课 童年的音乐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接触过一些西洋乐器,比如小提琴,但是对于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之类的乐器却是很少见到的,所以要认识这些乐器、分辨不同的音色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这个音乐故事篇幅较长,欣赏完这个故事需要26分钟,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会觉得单调、注意力难集中。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欣赏活动。教学目

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2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教具准备:课件、贴图。教学过程:一、播放音乐动画,故事引入。(10分钟)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这部动画版是根据《彼得和狼》的童话故事改编拍摄的,其中的背景音乐是有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的。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带大家一起走进音乐交响童话的世界,一起来感受音乐家是怎样用乐器讲述交响音乐童话中故事彼得和狼(出示课题)(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讲述故事情景,让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情景。) 二、播放视频,认识乐器以及主人公。1、播放视频。认识乐器记住名称以及各种乐器代表的主人公。主人公乐器名称彼得提琴小鸟长笛鸭子双簧管猫单簧管(黑管)爷爷巴松管(大管)狼圆号猎人定音鼓

交响音乐赏析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作业论文 1、序号_______ 2、姓名_________________ 3、学号_________________ 4、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5、周几上课________ 6、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9月13日(第一次课,第2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什么是交响乐。交响乐是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 富于交响性的音乐。它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交响乐的主要体裁有交响曲、 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舞曲等。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 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等。此外, 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交响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 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 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的课不只鉴赏交响乐,其他音乐我们同样鉴赏。所谓的雅和俗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曾经的雅可能变成俗,曾经的俗也可能 变成雅。 老师播放的让我们欣赏的四个视频都给了我深深地震撼。尽管老师说我们的音响没 法和人家清华大学的音响相比较,但是我却觉得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音响了。第一个视 频播放的是几个人被绑在架子上挥洒的敲击各种奇怪的东西来演奏。我从中真切的体会 到了那些演奏者们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他们是在用音乐的激情来演奏青春、生命和人 生,这是对人生的赞美。在第二个视频中,我聆听到了唱歌的小女孩的声音中的轻灵与 婉约,似梦似幻。当我看到《地球之歌》中小女孩将鲜花送给那位端着枪的士兵时,不 知不觉中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里打转。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说不出来那种很悲 伤的感觉,就是突然间悲从心中来那样,我只知道我从中看到了体会到了他们对和平的 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深恶痛绝。 我真正体会到了音乐的感受是来自于心灵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我们才能发现音乐 的美。 2012年9月20日(第二次课,第3周) 这节课我们欣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我们主要欣赏的是维瓦尔第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 维瓦尔第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在他的琴下,春天生机勃勃,泉水潺潺,小鸟相互嬉戏,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着,奏出了一片和谐的景象,其间夹杂着偶尔出现的暴雨;而后表现微风和煦,阳光温暖,春天温柔婉约;之后又回到春天活跃,生机蓬勃的快拍。整个乐章符合协奏曲快—慢—快的曲式,同时表达春天大自然温暖,蓬勃,充满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第4课童年的音乐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过一些西洋乐器,比如小提琴,但是对于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之类的乐器却是很少见到的,所以要认识这些乐器、分辨不同的音色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这个音乐故事篇幅较长,欣赏完这个故事需要26分钟,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会觉得单调、注意力难集中。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欣赏活动。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动画,故事引入。(10分钟) 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这部动画版是根据《彼得和狼》的童话故事改编拍摄的,其中的背景音乐是有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