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

【编者按】

2009年9月29日,我校龙子湖新校区成功奠基,拉开了新校区建设的序幕。新校区的建设为全校教职工生所注目。新校区的规划、融资、监管、建设等问题既必须面对,也必须加强。为配合学校新校区建设工作,本期《高教参考》选编了部分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

华北煤炭医学院王胜本;河北工程大学高志敏

高校建设新校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教职工的生活条件的需要,是满足学校自身发展和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无论是新校区,还是老校区,作为同一学校,必须统一规划学校的发展战略,统一制定学校的学科建设方案,统一完善学校的校园建设。因此对新校区建设,不仅要在形式上本着超前设计、规划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努力把新校区规划、建成以人为本、生态型、信息化的现代校园;更要注重在内容上处理好与老校区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内在联系,努力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有机结合、统一管理的校园体系。

一、切实将总体规划的目标落在实处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迎面而来,并从三个方面对高校校园规划产生深远影响: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将知识分子推到了经济建设主力军位置上,使大学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二是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功能;三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使设计者更加注意校园环境的设计,以求营造一种科学求真的学府气氛。因此新校区总体规划,要遵循科学布局、合理组团、适度前瞻、留有余地的设计路线,贯彻弹性生长、分期实施、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规划原则,不仅重视做好传统的路网、水体、供电、供水、排污系统等的规划,更要注重人性化以及绿化、景观、智能化的系统建设,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品位,使新校区成为师生相互往来、汲取知识、学术交流和群体活动的乐园。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体现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好的校园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大学在规划新校区时应努力创造一种客观的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正如我们熟悉的清华大学大礼堂前的绿草坪,每当夏日傍晚成百上千的师生坐在草地上聆听大礼堂飘出的轻音乐,人们与音乐的旋律、大自然的温馨之间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共振与和谐,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新校区的总体规划却没有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一是规划方案过于重视构图,总平面的形状追求有象征意义(比如龙、火箭等) 和一些轴线组织(比如生态轴、人文轴、历史轴等)。当然有这些象征意义和轴线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以这些作为设计的核心,而忽视甚至损害如交通组织、建筑的合理规模及朝向等实质性的内容,就本末倒置了; 二是校园环境空间,往往除了景观作用,还具有如集会、休闲、晨读、交流、运动等使用功能,需要景观设计师很细致地考虑。但现在的一些设计对教师和学生活动的需要考虑得明显不足,园林、广场、水面、草坪空间都很大,却缺少宜人的活动设施,或者干脆谢绝进入。造成了这些空间,只可看,不好用,很难让人产生场所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新校区的占地面积较大,规划普遍追求大空间、大轴线、大广场,如几公顷的水面,上千米长、上百米宽的景观大道,数万平方米的广场,但这样的环境设计建成后,学生和教师在其中活动,感觉不舒服,这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安宁、亲切、宜人的氛围相悖。

现代化校园是知识流动的场所,是文化的汇集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在新校区规划中充分考虑使用者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要注重环境的舒适性,营造多层次交流空间,据此去创造既能满足各种学习要求,又能激发人们交流的空间和场所,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具体的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功能上: (1) 物质功能:让师生可坐、可立、可靠、可观、可行、可锻炼,

如:木椅、石凳、指示牌、路灯、报栏、娱乐设施等。(2) 精神功能: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给人们精神上带来寄托或启迪,如雕塑、碑刻等。(3)审美功能:能使人们心里愉快、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树木花草、小桥流水等。

(二) 智能型信息化校园设计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应用日新月异。智能型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高校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的工程。智能型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包括十一个子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多媒体双向教学及卫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校园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化会议系统、电话系统。

高校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摇篮、科研开发基地,基础建设中智能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新校园的建设,为建设智能化校园带来了重要机遇,其建设的好坏决定了学校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影响到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也影响到基建、设备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因此,校园规划中智能型的信息化设计要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注重传统设计内容与现代需求的结合,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学院信息化网络,为建设信息化校园提供合理的平台。

但现在新校区总体规划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第一,信息化控制中心的重复设置和协调不畅。没有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往往设计成独立控制模式,由此产生了多个控制室,如: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视前端室等。第二,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虽已安装到位,但整个校园的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滞后。第三,系统开通后,由于整体方案与单体方案配合的不到位,整改的难度和投入很大。因此面对这一巨型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做好智能型数字化校园的设计:

1. 新校园的智能化建设要充分考虑适应时代发展、适宜学校育人环境的要求,着眼于长远发展。在系统形式、产品选型等方面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还要考虑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各个系统间要选用统一或兼容的产品。

2.新校园的发展余地很大,必须做好统一规划,管路要预埋到位,而且考虑到分期实施的难度,预埋的室内外管路、安装的配线线槽要考虑充分的扩容余量。

3. 整个校园集中设置智能化各系统管理控制中心,而在每个单体建筑中设分控单元,值班、管理、维护人员集中在中心工作,既能减少人员数量,也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 生态型园林化的校园的规划设计

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吸引人才,招来生源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的这样一段话可以说明这一观点:“期望进入康乃尔大学的学生们承认,在他们选择康乃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学院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理由。”因此,新校区的规划应该注重校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意境的营造,努力建设生态型园林化校园。

所谓生态型园林化是指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富有生气的环境,从而控制和减小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要尽可能的保留、整合原有的地形地貌,通过合理的运用与借鉴使其融入校园环境之中,构成校园中的生态系统,大大改善校园的生存环境。

可是目前国内校园环境设计中,流行的是有水面的设计,或湖或池遍布其中,也不管是否具有先天的条件。比如:有的校园附近没有河流,却要挖很大的湖面;而在北方,即使有河流,也多属于季节性河流,不一定能形成景观。其实,除了水,山石、树木、建筑乃至雕塑小品也都可以创造出有特点的空间环境,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林则林,不能强求。

另外,校园环境又称为“第二教师队伍”,是一种“潜在课程”。所谓潜在课程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美的环境是一种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会减轻教师的脑力疲劳,提高脑力活动的效果,起到一种令人奋进向上的效果。如:朱自清在清华园写的散文《荷塘月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美丽的遐想。因此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在绿色中求美,并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保护环境和改善校园环境的作用。

2.绿化美化不仅仅是植树造林,还包括种植花卉,铺种草皮以及布置水面,筑山叠石等。既要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又要结合建筑布局,因地制宜地栽种不同高度的植株,组成不同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各种空间和校园景观,使它们分别起到遮蔽、庇荫、分隔、观赏、衬托、点缀等不同的作用。

3.校园雕塑的设置要不仅使环境更具实用性,而且要充满教育意义和人情味,还要充满亲切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雕塑的设置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建筑物、树木、花卉、草坪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校园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二、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规划要考虑与老校区以及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

高校的现状是新校区建设的逻辑起点。新校区规划不仅考虑对学校的特色与优势的保持和发扬,还要考虑高校长期积淀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使学校的综合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区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一切有利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条件,要积极利用,一切有利于高校各项建设事业的力量,更要积极争取。

(一) 与老校区的有机联系

高校新校区一般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所谓“文化荒漠地带”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尽管大多建设的或壮观气派,或漂亮幽雅;有的和老校区在同一城市,有的处于异地,但是新校区的建设突出体现在新、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方面,这显然有悖于新、老校区规划有关质的同一性方面的要求,因此新校区规划必须有机的多方位的体现对学校历史的尊重、文脉的延续。

国内外的高校不管是新建还是扩建都十分重视传统风格的保存和延续。厦门大学创办的漳州新校区,在做总体规划时新建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传承沿用的是老校区的嘉庚建筑风格以及使用了群贤楼、勤业楼、映雪楼等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楼名就是很好的一例。因此,新校区建设规划工作要着力体现各高校多年办学的历史积淀、文化特色,注重高校的人文精神从无形或有形中的传承,创造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和交流空间,反映自身所特有的风格和特色,营造安静、厚重、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不是只追求大广场、大空间、大投入等,迥异于老校区的建筑风格,割断了与老校区建筑形式上的有机联系,让师生们感觉遥远、陌生。

新校区规划还应着意于师生员工方便了解老校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历史传统、优秀校友的事迹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生产生活模式等内容,并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使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在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移植和传承。同时校园文化在新老校区间

的协调发展,要注重“神似”而不是“形似”,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有机结合,使新校区成为既有浓厚历史氛围,又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神圣殿堂。

因此,新校区规划要求规划设计者对老校区的环境、学校的历史、建制有较深入地了解,重视新、老校区功能、交通的衔接,确保新、老校区的同一性、整体性。比如在新、老校区之间建立高速光纤信息通道,实现虚拟网的联通和一卡通服务,同时大学文化精神构建和缔造的主体是教师,大学新老校区间的文化传承,离不开高校老师们的一系列学术行为,有时教师们教学风格、教学精神可以直接决定大学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应注意使整个学校无论在教学科研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产生良好的互动。

校区科学的学科配置,是校区定位和规划的关键。为此借鉴国内外高校分区建设的经验,采取“纵向切割”的校区划分模式,即一个学科或专业从本、专科直至硕士、博士的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划分到一个校区中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传、帮、带,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风和集体观念,进而积极的传承良好的校园文化。而不应仅仅考虑办学成本,从眼前利益出发,以不同的年级为基础配置新、老校区的学生。另外,新校区建设期间,要注意组织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关注和参与新校区的建设。比如:参加新校区的植树活动等,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拉近新、老校区之间的感情,体现新校区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二) 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连接

高等教育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要求的产物。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走到了社会发展的中心。现代高等教育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大学要实现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目的就不能远离社会,而是要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各领域之中,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可是现在

高校节约型校园基本建设的管理策略与实践

中南大学余亦文,张楠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高校不再是象牙塔,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高校也因此掀起了高校校园基本建设热潮,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大学校园已纷纷建成。由此,部分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甚至还出现了高负债的不利局面,阻碍了高校的良性发展。因此,开展节约型校园基本建设势在必行。

校园基本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立项、征地、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验收,具有周期长,生产规模大,投资数额多等特点。基建管理涉及面广而且具体,难度大。长期以来,高校一般都把教学、科研放在核心地位,基本建设管理不被重视,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欠缺的现象。

2 国内外节约型高校校园的建设管理情况简介

美国许多高校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自然环境、水资源,材料回收等,由此成立了“气候变化应对协议校长联盟”、“环境改进委员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机构。哈佛大学AIIston分校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人与环境共存的建设目标,推行校园节能计划、资源效率化计划、学生绿色生活计划和综合能源管理计划等,也旨在通过管理达到计划的落实。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设过程中,专门成立节能专向审查机构办公室,在新校区建筑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融入造价管理、投资动态控制管理等,加强招投标和过程控制、加强结算管理,节约了投资。由此可见,科学的基本建设管理是实施节约型校园建设不可忽视的环节,意义重大。

新校区多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市郊地带,周边的人文环境、社区建设、服务设施等都很不成熟,许多社会企业跨区进入新校区服务经营,由于行业自律监督功能不到位,社会职能部门(如:卫利的,等他们骤然踏上社会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感觉到措手不及。这也与国外大学校区建设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国外许多大学城都建在大都市附近,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通讯条件。如美

3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管理策略

3.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精简高效、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基建管理队伍

高校的基本建设任务一般由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负责,基建部门直接担负着基建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负责协调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等多方的关系,办理各种立项、报建手续,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协调矛盾。面对管理的长期性、广泛性、复杂性和技术性,高校必须建设一支极具专业性的高效率的基建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管理人员要认真遵循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要掌握较高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要具备较强现场组织和指挥能力;要有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同时还要有多思善谋、把握全局、敢于决策的胆略;兢兢业业、大公无私、任劳任怨的道德情操。有了这样素质的

队伍,才能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节约型校园建设。

3.2制定程序规范的、互相制约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繁多。设计前期有征地拆迁、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建、方案设计招投标,设计评审、使用部门的反复沟通等。施工前期有施工队伍的筛选和考察、施工项目招投标、材料价格标准的确定、签订合同等。施工阶段有隐蔽工程的签证,材料的报验,基础主体及竣工阶段的验收。有工程款的支付、建筑质量安全、现场协调管理等。最后还有资料的归档和结算工作等。因此,规范的管理程序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忙而不乱。一般基建处下设征地拆迁科、规划设计科、造价科、工程管理科和办公室等科室。每个科室按工作性质划分职责范围,科室与科室之间相互配合,统一协调。学校财务、审计、监察参与基建管理的多个环节,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也可有效的防止各种违规操作的事情发生。

(一)加强设计管理,优化工程设计

1)设计前期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准备。设计管理部门要做好设计前期资料、数据收集的准备工作。在校园规划方面要充分了解场地周围和场地内的情况,如城市道路、电力、给排水的相关数据。认真编写规划、单体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应交学校和相关使用部门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以防止工程完工后再进行功能改造造成浪费现象。

2)实行限额设计、优化经济指标。优秀的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与结构设计质量本身,还体现在它在投资的控制上。首先,以立项控制面积规模。在考虑一定交流空间的基础上,控制单体建筑的使用系数不可太低。适当控制门厅、走廊等共用部分的面积,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其次,以工程概算书控制造价。

(二)加强造价管理,实行优质优价

1)在招投标机制中精选施工队伍。工程招投标是一种竞争性措施,它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因此,进行招投标时要认真执行《招投标法》,按照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认真筛选,选择“报价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的施工队伍。事实已经证明,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选择出来的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条件及施工工艺都明显优于其它施工队伍,这无疑是保证工程

的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2) 重视招标答疑,完善施工招标书的内容图纸是编制工程造价的依据,图纸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设计的先进与保守又直接关系到造价的高低。在招标前,组织招标答疑、对图纸进行会审不仅仅可以解决设计中的错误、漏项等问题,还能尽量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另外,还要组织人员对建筑材料,尤其是装饰材料、水电设备器具等的质量、品牌、价格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并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工程费用的增加。

3) 把好预结算审核关

做好预决算工作能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合理利用资金,降低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随时掌握工程的进度、隐蔽、质量、变更等情况,在进行工程竣工结算与审核时,要认真收集结算有关资料,严格按双方签定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规定的计价方式进行结算。避免弄虚作假,夸大工程量,以确保工程结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三)严格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 施工进场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是大量人工、机械、时间,将成千上万种材料组合在一起成为建筑产品的过程。只有参与建设的各方共同努力、互相协调、精心管理,积极主动地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才能高质量低消耗按期完成工程。作为基建部门,要认真履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做好施工前期工作,完成进场前的“三通一平”,

积极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完成开工前所需要的各种手续。按计划完成对部分材料的供应及工程款的预付。

2) 组织施工组织设计会审。工程的施工包括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措施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这里发生大量的措施性费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不同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其费用差别很大。因此,必须仔细分析研究其可行性与经济性,特别是对于临时设施的布置应考虑长远,尽量做到一次规划多次使用。

3) 把好工程技术、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分部分项工程实行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严格执行设计变更手续,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及质量问题,严格控制材

料的检验制度。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和材料进场工作。隐蔽工程指地基及基础、钢筋混凝土等部位,属要害部位,对建筑安全起重要作用,不可掉以轻心,以防隐患。因此,必须按照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达到合格才能允许隐蔽。另外,隐蔽工程及现场签证还是结算的依据,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建议多个部门参与签字以防弄虚作假。对进场的材料采取报验制度,严格核对合同中所规定的质量、品牌和价格,先验后用。

5)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督促做好资料的归档。竣工验收是工程管理最关键的一环,是对工程建设结果的全面考核,同时也能总结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般正式交工验收前都进行预验,预验要逐层逐间按设计和验收规范进行检查,发现做法与设计不符或质量不合格的地方要认真记录,并坚决要求返修,以保证工程正式验收的顺利通过。决不能因验收未把好关,交付使用后又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导致必须返修而造成资金的浪费。

3.3建立节能专项审查制度

成立专门的机构,由校领导、专家、审计等多方参与对项目建设的几个阶段组织节能专项审查,有助于节能降耗、节约投资。一方面领导重视,能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专家能较全面地从几个重要环节把关,从技术上降低基本建设的投资。

3.4长沙理工大学“节约型”新校区的建设管理

3.4.1管理机构合理配置

3.4.1.1较强的领导班子。新校区建设是在学校党委领导、决策下进行的。建设初期,基建处领导班子里一正三副一总工。

3.4.1.2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基建处下设六个科室,分别是征地拆迁科、用地管理科、规划设计科、工程造价科、工程管理科和办公室。各科室按专业分类划分业务范围,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3.4.1.3配备较强的专业人员。基建处编制为21人。处领导班子都是副高以上职称,科级以上均为工程师以上职称并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5名。一级注册建筑师2名(含借调人员一名),注册造价师3名,注册监理师1名。

3.4.2管理制度建设

3.4.2.1合同管理制度。设计单位、施工队伍

的确定均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队伍。合同洽谈,由财务、审计、监察、基建四方共同参与完成。

3.4.2.2统一表格、履行签字制度。施工单位进场后。有关材料报验、现场鉴证、设计变更、付款等均采用统一表格。由施工单位上报工程科、各相关科室认定后会签,最后处长签字后生效。有了多方的参与和把关,工程造价得到了有效控制。

3.4.2.3规划、单体设计方案的招投标制度。

新校区规划方案是通过国内征集,经专家评审并在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中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中标单位。单体建筑如图书馆、体育馆、行政办公区等大较大的项目,也均是通过公开征集方案确定的。

3.4.2.4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实行网上发布招标公告,组织考察队伍,精选人围队伍。采取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确定施工队伍。

3.4.2.5工程质量监理负责制度。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由监理负责,省质监站监督管理。工程科派现场代表进行协调,督促隐蔽工程的验收、现场签证、材料报验等工作,及时掌握工程进度,保证工期。

3.4.2.6工程结算审计制度。对完成项目的结算,基建处进行初审,初审后交审计处进行复审。初审、复审均可交由有资质的造价事务所进行审查。

截止2008年底,新校区单体建筑34栋,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道路约1.2万米,标准田径场2片,

浅议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高校新校区建设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陈其中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以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是一种资源利用与环境要素协调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把

地球上的资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物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则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2005年国务院下发国发[ 2005 ] 22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将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工作。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高等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师生是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近几年,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很多高校正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在新校区建设和高校办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利用循环经济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是每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高等学校新校区建设必须把循环经济理论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有利于提高新校区建设管理水平的决策机制,从而减少浪费,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1 新校区设计工作是高校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关键

高校新校区建设,校园占地少则几百亩,多则数千亩,投资几亿元至十亿元人民币。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只有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才能科学、高效地实现工作目标。具体工作包括:

1.1.1 认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高校进行新校区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政府发改委批准高校校区建设的重要审查资料。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是核定高校新校区建设用地、建筑工程规模、投资规模、办学规模的重要文件。高校编制新校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在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条件进一步论证,编制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在此基础上会同被委托的有合格资质的编制单位,消除贪大求洋、

匆忙决策的情况,否则,极易造成土地资源和国家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1.1.2 认真编制校区总平面规划

校区总平面规划是否科学合理,也是衡量校区建设能否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学校要邀请不少于3家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以招投标的方式,依照相关程序由专家评定学校校区总体规划,并报相关部门批准。在编制总平面规划时,学校领导要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不能以行政手段干涉技术人员的合理设计思想。一个科学的总

其他体育场地58片,平整土石方250万方,铺设给排水管道1.8万米,强弱电管沟8千米,校园绿化1千余亩,校园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到位。用于基建的投资约14.23亿元。其中,新校区征地208.3亩,平均每亩13万元,总计2.71亿元。建安工程约9亿元,其他教学实验、行政设备与设施2.52亿元。长沙理工大学新校区由于融入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理念,建设管理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成本控制严格,节约型校园基本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来源:中外建筑,2009/6)

平面规划方案,既要考虑生态型、园林式、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科学合理的建筑密度和绿化率、容积率。绿化率过高、道路过宽、建筑密度偏低,都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反之,又不能为师生提供合格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投资浪费。

1.1.3 认真做好建筑方案和施工图纸设计工作

校园建筑工程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是影响校区建设投资的关键,也是落实环保、节能观念的关键环节。建筑方案和施工图的设计应遵循功能科学合理、外观大方典雅、用材环保节能的原则,既要考虑建筑外观相互协调,建筑符号丰富多彩,又要考虑节约投资。在施工图设计中,要尽量采用太阳能、冲淋洗衣等废水综合利用、建筑内部空间模块式组合、绿化用水单独铺设等新工艺、新方法,处处体现节约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图纸设计理念相互结合。

1.1.4 重视能源消耗量化设计

学校创建节约型校园,要消除浪费水、电、气

等能源的现象。在新校区设计阶段,必须十分重视水、电、气的计量设计,要统筹考虑校园一卡通和刷卡用水、用电的计量方法,把计量单元细分到行为人个体,为学校创建节约型校园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新校区施工管理是高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校区建设规划和建筑方案确定后,施工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也将直接影响建设投资和能源消耗。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加强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的控制,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投资、提升效益的目标。

2.1.1 精心设计校区建设“三通一平”方案

建筑施工临时用水、电、路及场地平整是进行工程建设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在同期开工工程量大、项目较多的情况下,若“三通一平”方案不合理,将会使施工基础条件得不到保证,对工程进度和工地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形成重复建设,产生浪费。相反,若方案科学合理,如将施工临时用水、电、路与校区正式供水、电及道路建设方案统筹规划,将场地平整与单体建筑基础施工方案协调考虑等,不仅能确保施工基础条件稳定,而且能降低学校投资,降低临时设施先建后毁的资源浪费。

2.1.2 加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

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一线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施工队伍现场管理人员节能节耗意识也较淡薄,在施工工地现场经常出现水泥、黄沙乱堆乱放、建筑用水笼头常开、皮管水常流,甚至成堆混凝土干枯变成垃圾等浪费现象。虽然以上浪费增加的是施工单位的成本,但从节约能耗、工地安全及文明施工角度出发,学校基建管理部门也有责任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相关措施,杜绝资源浪费,保证文明施工。

2.1.3 重视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是减少浪费的重要环节。施工管理过程中,学校基建部门应十分重视施工图技术交底,开工前要召集使用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专业人员,认真开展施工图会审,把建筑使用功能优化、设计图纸缺陷等在开工前予以解决,从而杜绝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返工等造成的浪费。

3 利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

展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中国经济发展要实现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除了制度建设、市场驱动外,还必须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高等学校肩负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重任。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资源制约日益突出,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理论必将促进高校管理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12)

如何使智能化建设在新校区建设更合理

福建师范大学郑章毅

近年来, 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高校建设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 一座座新楼在高校拔地而起, 一片片高校新区在各大中型城市周围日渐成形, 作为体现高校实力和人才竞争的重要一环,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更是引起了一轮竞赛。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应用日新月异, 智能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 也直接影响设备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下面, 就智能化建设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问题的提起

1.1 整体进度安排不合理这是个常见的现象, 抢工期的现象比比皆是。业主、设计人员、监理、施工队伍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开学。于是“三边”甚至“多边”工程大量涌现: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等等, 一个“抢”字带来了诸多问题, 整体规划与单体规划的脱节; 设计与需求的

脱节; 设计与施工脱节。对智能化系统来说, 本身就处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 设计工期不能保证,其他专业资料配合不能及时到位, 再优秀的设计人员, 设计质量也会出问题。

1.2 前期整体规划工作不到位。

1.2.1 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 多数高校新校区在立项时已明确了建设时间表, 但在整体规划及方案确定时智能化部分的内容往往被忽视了, 而且很快就进行几个主要建筑单体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的设计工作。智能化设计内容很多, 学校此时缺乏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 智能化领导小组往往是在设计人员多次催促后召开紧急协调会, 然后匆匆商定委托智能化设计的内容。如此商定的内容经常会出现变数, 且最后往往与园区整体智能方案衔接错位。

1.2.2 控制中心的重复设置和协调不畅。没有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 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往往设计成独立控制模式, 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控制室, 如: 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视前端室等等。一来增加了值班人员数量, 二来各控制室之间的联络协调也很不方便。

1.2.3 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到位,但长期不能使用。

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虽已安装到位, 但整个校园的各个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滞后。而且,总体方案与单体系统的配合不可能天衣无缝, 出现产品不统一、接人形式不统一等问题。协调解决、整改需要一段时间, 造成智能化系统整体开通往往要滞后学校开学很长时间。系统开通后, 随着时间的发展, 一些大大小小的整改是必要的。由于整体方案与单体方案配合的不到位, 整改的难度和投入可想而知, 先单体后整体规划式设计流程的弊端大家都清楚, 抢工期做法严重影响了学校智能化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质量。

1.3“业主”前期介入太少

此“业主”是指学校某个大楼的某些房间的使用者或某些系统的管理者。对学校而言, 此“业主”涉及的面非常广, 可以说牵扯到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由于“圈地”的不确定或责任人的不确定, 基建部门在搜集基本设计要求时虽然尽心尽力亦不可能为设计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 设计人员也不可能充分理解“业主”需求, 后果只会是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在图纸设计已完成、土建施工进行的过程中“业主”要安排自己的使用功能

时发现缺、少等问题, 怎么办? 请设计人员提供修改图, 请安装人员增补管线, 影响投资和工程进度。第二种情况, “业主”一直等到入住后才发现缺、少等问题, 这会既影响使用, 又造成一种无法追究责任却影响使用者、建设者、设计者相互关系的事实。

1.4 设计各专业人员的配合素质有待提高

为什么说他们的配合素质有待提高呢? 大家都知道, 国内大部分智能化系统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是最近十几年的事, 相对来说, 其他专业对其理解还不透彻, 本专业与其他各专业的配合也还不够熟练。多数建设单位心目中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的数量以及位置、面积等一定要满足要求, 对于设备机房乃至通路却认识不足, 以致造成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在满足建设单位要求以及规划批准面积、形式的前提下对设备机房和通路能小则小, 能偏则偏。其实, 建成后对大楼的整体运行起关键作用的是那些机房和通路的管理、维护。

而且,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校园智能化方面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 对机房和通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另外, 由于智能设计人员的设计时间非常紧张, 配合工作往往不足。大部分设计人员与业主的配合往往停留在业主提供资料的层面上, 与专业集成商用于设备调研的的配合时间很少, 本专业需要其他专业配合的资料也不够全面,总是希望业主标定的集成商最后优化。这当然会影响图纸的质量, 而且会引起不少的修改, 这些修改往往是在土建基本完成甚至装修完成已经使用的情况下, 使修改的难度很大。

二、针对上述几个问题, 下面提几点建议

2.1 设计周期要保证

业主在安排整个园区建设进度时应与设计、施工人员充分沟通, 给设计人员留有合理的调研、设计时间, 以保证设计质量。

2.2 作好前期整体规划

在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确定时, 智能化系统也要确定一个整体规划方案。校方在确定整体规划方案的过程中, 可以首先到一些智能化系统作得较好的大学校园参观取经, 学习他们好的作法, 然后组织设计人员、校方使用者、智能化方面的专家、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等共同协商智能化各系统的规划方案,最后可以将议定的方案提交校领导审阅批准, 形成一个明确的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在

这个过程中, 以下几条经验可供采纳。

2.2.1 高起点, 高质量。新校园的智能化建设要充分考虑适应时代发展、适宜学校育人环境的要求, 着眼于长远发展, 在系统形式、产品选型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还要充分考虑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坚决不采纳很快将要淡出市场的系统形式和产品, 各个系统最好选用统一或兼容的产品。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 也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只要是结合了这些特点而制定的满足师生需要的规划, 就是一个好规划。

2.2.2 充分的预留。新校园的发展余地很大, 考虑一期投资的问题可以先确定几个要上的系统和系统形式, 但规划最好作全, 管路要预埋到位, 而且考虑到分期实施的难度, 预埋的室内外管路、安装的配线线槽要考虑充分的扩容余量。

2.2.3 控制中心集中化, 相关系统集成化。也就是说整个校园集中设一个智能化各系统管理控制中心, 而在每个单体建筑中设分控单元, 值班、管理、维护人员集中在中心工作, 既减少了人员数量, 也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方便了校方对人员的管理。对学校建筑来讲在投资方面多受限制, 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 可以考虑几个系统的小集成。比如安保监控系统就可与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集成, 在这方面技术很成熟, 投资少, 但是很实用。

2.2.4 基建部门在搜集基本设计要求时尽可能为设计人员提供详尽的资料, 搜集基本设计要求的工作可以说涉及的面太广, 难度也很大, 短时间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负责人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要注意与有关“业主”联系, 让他们了解图纸设计情况,尽早确定需求。

2.2.5 设计人员要维护规范的权威, 在设计过程中提高配合质量。规范是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最重要的依据, 对智能化各系统的机房、布线通路的设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维护规范的权威。另外, 为了便于扩容、维护,其数量、面积要考虑一定的余量, 其位置分布也要合理。配合是设计人员必须熟练的一门技巧。具体来说与业主的配合就不单是提供资料这么简单, 设计人员要在充分分析业主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经验, 为业主提供一个初步方案, 在与业主和集成商协商后才能确定最终方案并转化为图纸。与集成商的配合也不单是了解他们的产品和系统, 还要进行对比优选, 将他们的产品和系统转换为自己的方案。与施工人员的配合

也很重要, 因为设计不可能尽善尽美,小小修改总是必然的, 关键是要配合施工人员使工程完美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结束语

学校建筑方兴未艾, 智能化系统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如何让我们的校园完美体现智能化、数字化是摆在广大建设者和设计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学校作为社会上一种特定的环境空间, 当务实而去虚,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字世界。

(来源:引进与咨询,2005/9)

关于对大学新校区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河北师范大学韩春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把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其后的若干年内,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旧校园已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高校新校区不断涌现。由于新校区建设周期长,工程项目多且复杂,给高校新校区从事基建工作的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挑战。在目前“小业主,大项目”的格局下,传统的基建管理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如何在人员有限、工程项目管理难度和精度提高的情况下,将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这是高校基建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已完新校区工程项目的调研,笔者认为对新区校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1 对新校区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 1 有利于新校区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的简单化

在新校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表格填写、数据及图形处理,同时形成的资料要求按一定的规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从而确保对新校区的投资能获取最大效益。进行整理,这些工作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查找不便,易损坏、丢失。若资料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硬盘等设备中,资料管理则变得非常简洁,且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它可以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完整、准确的历

2020年学风建设工作计划4篇

2020年学风建设工作计划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学风建设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学风是非常重要的,看下大学学风建设的工作计划: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良好的班风对于班集体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班风就是这个生命的灵魂;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完整的圆,那么班风就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一个班级是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那么班风就是这支队伍勇往直前的一面旗帜。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风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对个人来说,学风是指我们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观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同学们高质量圆满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同学们养成许多良好的终身受益的习惯。可以说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对一所大学来说,一个班级的学风影响着院(系)的学风,同时又进一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所以我们每个班都必须把我们的班级学风建设好。 学风建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每个同学要知道自己的职责,班干部要带好头,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要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职。目前我们班在学风方面主要存在如下这些问题。 考勤方面,少数几个同学上课迟到,早退的,甚至有个别同学旷课不来;课堂纪律方面,上课睡觉的,讲话的,也有一些同学不能够严格要求

自己;作业方面,主动性不够强,存在抄作业的现象,不交作业的;活动方面,有些同学在课外参加校、院级活动不够积极,他们喜欢在寝室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从以上问题可以透析出:少数同学班级荣誉感欠缺,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淡薄,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其实,通过了解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有些同学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还有些同学不愿意听老师讲课,愿意自学等。 对于以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但是学习毕竟要靠同学们自己,我们的职责是引导,是为大家创造一个更有利学习的环境,而我们当前也就是向着这些方面努力,使我们班的学生懂得学风的真正涵义,真正对我们的学风重视起来。为了促进我们的学风建设,目前以及今后,我们班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思想方面 对于一些思想不够积极的同学,或对于课堂学习方面不愿意接受的同学,我们要把这些他们召集起来开一些座谈会,给他们强调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学分对毕业的重要性,以及学不到知识对毕业找工作带来的后果等,对于沉迷游戏的同学,我们要加以劝导,做一些人生励志向上的讲座,给思想没有警惕起来的同学敲起警钟,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自觉性不强的同学,分配本班的党员,预备党员,以党员联系同学,及时提醒他们,带着他们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的作用。 纪律方面 严格要求同学们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有事不能上课要按照有关程序请假,获得批准方可。每天按时点名,将未到的同学记录下来交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完整版)医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

医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本质需求。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周边医疗市场的迅速变化,我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制定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为主线,实施“名医带名科,名科创名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分析、高端定位、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发展为原则,明确学科建设方向,突出学科重点,逐步打造专业特色、技术优势和优秀人才梯队,打造医院品牌,促进各学科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将各类学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建设轨道,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一批新兴、交叉的特色专科,开展一批行业前沿的高精尖技术,完成一批国内领先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物与优秀技术骨干,使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优势更为突出,实现二院华美一体化,把二院华美建设成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冀鲁豫边区大型区域医疗中心。 二、主要任务 1、学科建设科研部与医务部要根据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医

院实际,制定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重点。 2、按照技术含量、发展前景、学科方向、知识结构、人才梯队、市场潜能等条件,将临床、医技科室划分为重点学科、发展学科、成长学科等类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政策。 3、制定重点学科评选标准、考核标准及管理办法,对医院重点学科实行动态管理。 4、积极整合院内资源,推行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打造综合学科群。 5、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支持、保护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6、推行亚专业分化,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为优秀技术骨干创造技术平台。 7、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推出一批技术优、医德好、名气大的骨干力量,发挥名医带动作用。 8、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用科研带动临床实践,带动学科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 学科建设是今后医院建设的核心,医院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全面负责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设办公室,由业务院长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学科建设工作的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协调指导和检查评估等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分

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计划

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计划 以下是关于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的文章! 一、背景目前学风的现状 本班专业是计算机应用,由50人组成的集体,学生不仅在校必须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还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知识的学习。通过上一学年的观察,我总结出学生集体的特点,即性格差异大,总体反应迅速,灵活,但是比较浮躁。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掌握的很快,不过止于表层而不能深入的思考,对于知识的遗忘也较快。 二、思考产生现状的原因 (一) 思想不重视 进入职高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在平时的交谈中,他们流露出只要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对于考试,大部分学生也是临时抱佛脚。这就造成他们对于日常学习的不重视。 选择性学习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科目较多,而且出现了许多在初中不曾有过的学科,学生不免将目光转移到这些技能科目上,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于那些“精典”科目,学生未免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加上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因

此导致了他们的选择性学习,即对于部分科目,或者称之为感兴趣的科目认真对待,而对于那些相对枯燥的或者需要自主学习较多和科目,学生就会出现应付的现象。 不及时复习 前面提到了选择性学习,学生对于部分科目的学习重视不足,就导致了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及有效的复习,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浅薄,学习的效率也相对较低。 三、行动采取措施及结果 针对以上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我就本班为例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措施。 整体行动 在班组中对于学生进行整体辅导,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融入集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在集体中也有助于学生产生安全感,而不至于在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 1、不断念经 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因此及时的正面的教育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一定学能的培养,促进其优良习惯的形成。因此,我利用了一切可能的机会如班会向他们“念经”。告诉他们何为对,何为错;何为积极,何为消极。同学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共同协作,相互引导同学之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完整版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

学院关于班风、学风、舍风建设的建议

学院关于班风、学风、舍风建设的建议班风、学风、舍风建设一直并将长期作为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辅导员作为日常与学生接触比较亲密的人,站在了这项工作的第一线,如何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搞好班风学风建设是辅导员工作中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学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要真正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特别与教学系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关心紧密相关。教学系领导和全体教师要注意与辅导员的共同协作,做辅导员的好参谋和坚强后盾,要时时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班级建设。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班风学风建设,应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使其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带头和模范作用。应设置辅导员工作小组,每月开一次小组例会研究班级工作,教学系应把教书育人加强班级管理纳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并把它作为教师年度职称考核内容,随时检查落实,使全体教师积极投人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建设的行列中,形成上下一条心,大家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抓好人学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刚刚步人校园,对新环境还不了解,或知之甚少。这时,对学生应采取“先人为主”的教育方法,因为这种教育在他们记忆中不易抹去,在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起着奠基石的作用。一要注重与新生第一次见面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对优秀有一个概念上的理解,从而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设立自己的目标。辅导员应及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使学生一到校就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同学的团结友爱,使他们彼此关心、互帮互助,生活在一个温暖友爱的集体中,这有利于集体凝聚力和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二要扎实抓好人学教育。人学初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守则》的教育是核心,要及时召开班会,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教学系,明白其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政治教育和观念教育;认真学习讨论《学生守则》。根据《学生守则》结合实际情况,把班级建设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提出明确、具体、严格的高标准严要求细则。通过人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思想转变,及时调整行为习

(完整版)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技术管理为重点,组织管理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赢得社会信誉。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健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同工同酬,杜绝无证上岗,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一般病房床护比大于或等于1:0.4;ICU床护比为1:2.5-3。在达到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基础上,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并遵循以人为本,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各层次护士,实施按职上岗,做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切实保证医疗安全。 3、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

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4、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做到有管理目标,有实施计划,有质量标准考评细则和奖罚制度。护理部下设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考评,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指标始终保持在: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95%,抢救药品完好率达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90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人员年培训率达到100%,年压疮(非难免)发生率为0。 5、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三基”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护理管理培训班、新技术培训班等),低年资护士院内大科轮转,业务骨干到ICU轮转,有计划选送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各1次。为督促学习,护理部要每年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次,40岁以下护士每年进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 年)》的要求酒店管理学院计划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力求对全省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立足,面向全国,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宗旨,依托我校商科大学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3-5 年的建设期,努力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如下4个发展目标:(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 (四)集成我校26 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 (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 二、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与方案 为在本专业建设期末能够实现上述 5 个目标,我们计划采取如下发展思路与方案: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立足本科生专业研究、应用能力,对于旅游实践教学,我们增设旅游规划制图实验室、旅游资源展览展示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与咨询实验室等,努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五年规划,依托实训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的同时,开展双向科研经营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取得一批产学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新的满足教学要求、合作紧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岗位需求。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一方面,每年围绕一定主题,组织我院学生参加旅游实践基本

医院学科发展规划-草案

省肿瘤医院学科发展规划(2014-2020) (草案) 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规范院内各学科管理,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省内及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和专科,不断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配合新医改形势,结合外部医疗格局和内部实际,按照医院发展战略要求,根据《湖北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制定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 一、学科发展现状 医院是湖北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武汉大学肿瘤临床学院,同时承担有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癌症中心、湖北省抗癌协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多项工作。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单位、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 2013年获得卫生部肿瘤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普通外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科被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肿瘤内科获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科和放射治疗科是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重点专科。 1、专科基础条件 医院现有建筑面积10万余m2,包括外科楼、放化疗中心楼、综合楼、门诊部等,开放床位1504张;设立有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等10个临床学科,有亚专科方向明确的30个临床病区;有放射科、病理科、

超声科、检验科、内镜室、心电图室、PET-CT、核医学科、药学部、放疗中心、组织标本库、GCP、防癌体检中心等13个医技科室;10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室;门诊部有按病种和部位设置的各诊室、疼痛康复门诊、特色门诊、日间病房等;病案室设有随访登记室。 医疗设备齐全,能够基本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其中包括IGRT直线加速器5台、模拟定位CT、MR和CT各2台、PET-CT、DSA、6台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内镜系统等大型医疗及配套设备,先进性能够代表相关学科发展方向。 医院制定有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系统的学科建设评价和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人才建设、学术影响、医疗质量、科研教学、发展潜力等方面,定期对各学科进行系统评价,按照“重点专科重点建、一般专科普遍建”的原则,采取基础与目标相结合,评价与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人才科教和信息化等方面建设,促进各学科及全院健康持续发展。 2、医疗技术队伍 现有医师总数241名(含返聘15人),其中临床医师184名,医技医师57名,医床比1:0.16;医师中硕博士151名,占医师总数比例为62.3%;医师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2:1:1(121:54:66);医师中55岁以上的有23名,占医师总数的9.5%,30-50岁的有181名,占75.2%。 护士总数697名,其中临床护士556名,占护士总数79.8%,床护比1∶0.37(具体我院床护比的计算方式如何?和外院交流时多院将有护士编制的均算在编制内,即床护比为1504∶697=1∶0.46);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73名,占护士总数39.2%;护士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3∶4∶25(66:89:542)。 技师总数116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2名,占技师总数10.3%;技师

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计划表

工作计划:________ 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计划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计划表 围绕建立和谐校园的主题,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核心,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心,以形成优良学风为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风建设作为创建和谐校园。营造优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是组成校园的活体,是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学风校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为此,我班特制定此计划,用以规范本期学风建设。并确定明确的工作目的。 提高标准,严格要求,认真把握。 1、高标 2、准是对本期工作的要求, 3、本期学风建设的目的为 争取学期考试、考查成绩不及格人数不超过15%。 保证学年学习成绩平均70分以上,单科优秀率30%以上。 cet-4考试通过率达60%以上。 让同学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达80%。 2、严格要求是对本期工作态度的要求 (1)、本期工作还是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态度。 (2)、全体班干部用心投入学风建设。 (3)、坚持班委会、团支部两个核心,一个宗旨为学风建设的骨干。 二、重实践,稳步前进,积极进取 学风建设重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组织一到两次,学产经验交流会,请出优秀学长学姐传授学习经验, 第 2 页共 7 页

规划大学生活,锦囊妙计,活学实战。 分科分组,专门功克,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同学有着不同优势的现象,我们将实行分科分组,专门功克,要学产好的同学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常期接触,共同进步。 在6月份组织一次集体自习,冲刺期未考试,全班一起交流经验,讨论学产方法,强强联合。 三、加强队伍建设,优势班干成员 拿破伦说过“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一定能够战胜一头绵羊领 导的一群狮子,足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也是本期工作的重点之一。 班干多向同学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班干应广阅读,丰满知识库。 班干应内敛,不张扬,替心修学。 4、丰富课余知识, 5、培养广泛兴趣 图书管,计算机中心等学习场所,有着富博渊源的资源是学习的基地,我们将注重摄取知识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学习。 做到全班同学的图书借阅率达100%,社科综合占40%,课程辅导占40%,文学、生活类占20%。生均借阅至少达30册/学期。 做到课程上机率达100%,且不做与课程无关的事,非课程上机90%多用于学习。 6、稳定思想、建设优良学习 稳定全班同学的专业思想,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积极开展巩固专业思想的各种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社团组织和科技活动。 积极开展班级党建工作,现本班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已达 第 3 页共 7 页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讨论稿) 2007年5月

目录 零、概要 (1)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1)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3)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3)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三、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 (3) 四、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发展规划 (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4) 1. 学科研究方向 (4) 2. 学科建设目标 (4) 3. 年度建设目标 (5)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6) 1. 学科研究方向 (7) 2. 学科建设目标 (8) 3. 年度建设目标 (8) 五、采取的措施 (9)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应用型学院,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零、概要 本规划以国家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与信息学院关系较大的学科主要有: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信息学院目前没有硕士点,已有专业涉及到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学校专业建设规划

江都职教集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地方未来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开设有中职专业32个,五年制高职(包括其他类大专)专业16个,普通高职专业3个。专业涵盖扬州重点发展的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四个千亿产业群和以智能电网、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多个新兴产业,其中机电、数控、建筑、电子、会计五个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总体来看,我校专业建设有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工作趋于规范。专业建设学校实行了校系二级管理,制定了《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办法》、《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办法》等规章,在专业开发、修订、评估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实施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整合、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课程内容改造及校本教材建设,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更贴近工作领域。同时将专业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考核,使专业建设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2、专业培养方向更符合社会需要,特色更加明显。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工作咨询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按照“转模式、调结构”的要求,对各个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重构,按照“必须、够用、先进”原则,进一步压缩了文化课,加大了实训和一体化教学比例,不同层次实训教学比例普遍达到5:5以上,突出了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

(完整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4)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完善制度: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申报项目由医院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3、计划实施:在申报重点学科时必须制订详细和周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研究计划、梯队建设、学术交流、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一旦立项相关计划必须认真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 4、评估考核: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进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以作为是否继续支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评估与考核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建立健全医院-学

2021年班级学风建设计划(标准版)

2021年班级学风建设计划(标 准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班级学风建设计划(标准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20xx年班级学风建设计划(一) 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 然而良好的班风不会自发形成。要培养良好班风,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开展活动,增进团结。 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应该贯穿在各种活动之

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可采用评选"班级之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方法是开学初就公布评选的内容和方法,按规定选出班级里"最关心集体的同学、学习最勤奋刻苦的同学、最受欢迎的班干部"等。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被评选上的同学倍受鼓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没选中的同学也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下次选中,使班级里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好风气。 全员发动,形成共识。 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动员全体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一般做法是: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其次,班会形式要新颖、活泼,师生共同讨论,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越充分,认识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班风标准确定后,由班主任、学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和任课老师、学校政教处、团委取得联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001]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建设等级:国家级 项目负责人:王祥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目录 一、引言 二、建设目标任务 1、专业特色建设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4、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5、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目标 6、特色学科建设目标 三、建设方案与措施 四、建设工作成效 五、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引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自2010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在广东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引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按照申报书提出的建设方案和工作目标,认真部署和按计划逐步实施各项建设工作。经过仅两年的努力,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具体建设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及学科建设扎实的工作基础,充分发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为契机,以“立足佛山、面向广东”为宗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理念,以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理论与技能的培养,着力打造“绿色环保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把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地方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如下: 1、专业特色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学院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等相关专业与交叉学科的综合办学优势,紧密围绕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满足国家重点发展以节能环保、低碳排放为战略性目标的新兴建筑产业对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广东省、佛山市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及交通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客观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建筑节能减排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土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模块,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绿色建筑设计以及节能环保理念,突显专业办学特色。

学风建设制度

学风建设制度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个班的立班之本.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圆满地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良好地终身受益的习惯。可以说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学风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建设良好的学风,积极营造优良的班风,是我们班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风是一个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在素养。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全院各机构积极组织开展了“学风建设年”活动。我们也开展了各式各样活动让同学们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言行,共同建设我们学习的良好氛围而出份力,用自己得行动渲染周围的人。班级学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体现一个班风气好坏、群体素质好坏的重要特征。 2016学年开学之初,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按照学生工作部的统一部署,我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康复二班班级学风建设》方案。通过学风建设方案的实施,希望我班学生的学习风气得到加强,明确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注意力都集中到积极要求进步上来,考试风气端正,精神面貌良好。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加强,并树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

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进行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和班集体优秀成员发挥积极的作用,起到很好的模带头作用。在学生中实施“手拉手”,联系寝室、入党积极分子互帮互组,共同促进班级的良好发展。长期的学风建设,结出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同学们自觉形成了志存高远、追求真知的良好氛围,每位学生都在向学习型的人才努力,16康复二班正在向一个“团结勤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集体努力进军。 一、抓关键性的指导,鼓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立大志、成大才,争当优秀人才。定期召开教学及学风建设师生座谈会、及时听取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及学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抓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形成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1、开展以“建设优良班风,从我做起——学风建设座谈会”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制订班集体学年工作计划和个人学年学习计划,制订“文明学生守则”。 2、为培养同学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我们开展形式多样小型的“英语角”活动,坚持每周一次。 3、学期期末开展评比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通过树立学习典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倡导学术研究之风、浓厚学术氛围,通过积极参与开设教师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兴趣,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5、为加大宣传力度,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特此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画报比赛,增强大家的兴趣。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 )》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 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 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高8 人、讲师1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 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 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 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 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气质联用仪等1100 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 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 1 项、省部级15 项、横向项目4 项,省教育厅12 项。发表研究论文200 余篇,其中被SCI、Ei 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生命线。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拥有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专业建设水平,现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办法。 1 存在问题 1.1 各级领导对专业建设重视不够学院对专业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各专业的基本情况相差极大,目前尚无省级精品专业和院级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规划也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学院不配套专项的专业建设经费,专业建设评估尚未开展,无法保证专业建设质量。 1.2 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对专业建设精力投入不足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对专业建设的精力投入严重不足,等待和依赖学院教务处的思想严重存在,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建设所管理的专业。 1.3 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我院的师资队伍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待提高,数量上,我院的生师比是17.2∶1,与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合格标准16∶1的要求尚有差距;质量上,一方面表现为高学历、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偏低,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除了专业知识,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等知识整体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1.4 教学条件与利用方面实验室建设水平低,没有自治区级及以上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有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规定,但没有大范围实施;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制运行不通畅,急待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和管理。 1.5 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严重落后,目前为止仅有自治区重点课程5门,精品课程3门;主干课程基本上均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或卫生部规划的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使用的教材,但是院内自编教材数量很少,水平不高,急需建设适合我院教学实际、具有民族医学特色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但是实施范围不广,目前仅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英语方向)各有一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仍然是典型的“满堂灌”,普遍缺乏传授最新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内容,实验教学仍然以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不多,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2 对策 2.1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规划和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形成特色专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专业建设工作的前提,党政领导要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