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tistics,China has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And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aging,empty nest family has become a social earnest attention and social problems to be solv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 research,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mpty nest elderly quality of life,mental health,social support structure,spiritual comfort,etc.Based on the situ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tim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sis of gongyi city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empty nest old man’s life,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empty nest old man appeared,and the reasons of empty nest old man to the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urban empty nest old man; life situation ;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

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我的家乡巩义市虽然经济并不算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巩义市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映问题的分析,向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在研究方法上选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因为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接触到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根据调查到的少量个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搜集了大量文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调查始于2013年3月11日,共调查200名空巢老人,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地点基本上是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也及时地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在调查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这些老人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8]。

二、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按照发生的顺序,可由低级到高级按阶梯状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此理论,通过几位老人自身的讲述,并结合个案资料的分析,我们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如下。

(一)第一层次:生理需要

物质生活缺乏保证。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是空巢老人生活的基础。本次调查显示,巩义市城区有49.8%的空巢老人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其他重要经济来源有子女供养,占27.8%;抚恤金占2.1%;工资收入占

12.4%;社会救济站占2.9%。其中,享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有139人,退休金额为500—1000元的最多,有47人,占23.5%;其次为1200—1500元的有44人,占22%;15000元以上的有32人,占16%。此外,仍有16人的退休金不足500元,在物价上涨,医疗费用日益增高的今天,这部分老人在子女没在身边的情况下生活是比较紧张的。

医疗费用过高。在调查空巢老人的经济支出哪项比例最大时,126个老人的回答是生活必需品支出,占到绝大多数63%;其次是保健品及医疗支出54人,占27%。由此可见,在中小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仍以追求温饱问题为主,其次就是解决看病问题,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由于付不起高额医疗费用而送走生命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医疗费用已成为他们沉重的生活负担,生病没钱治也成为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二)第二层次:安全需要

日常生活缺乏照料。安全是一个人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而对空巢老人而言,安全在其身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人身安全,用药安全,医疗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多体现在老人生活的细节,属于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从更深层次的理解,缺乏必要的照顾才是他们真正的健康难题。老人上了年纪,身体的各项机能都随之下降,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实属正常,但如果身边没有人进行很好的照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很有可能小病演变成大病,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对于老人来说,最应该在身边照料的是子女,但在生活压力相当大的今天,很多子女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选择了远离父母,这样由于子女工作或居住地远等原因,老人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人们常说“老小孩”,在刚开始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给出这样的称呼,感觉看上去很怪,不合时宜,但后来我渐渐懂了,人上了年纪跟小孩是一样的,小孩时刻需要大人的关怀与照顾,而老人又何尝不是呢。子女是其最亲近的人,如果不能时常陪在身边,那么老人的生活就会面临很多的难题。调查显示,87.8%的空巢老人在吃饭、洗澡、上下楼梯、做简单家务等日常活动中没有困难,这就表明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够自理。但是,其生活自理能力与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完全一致。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6.7%的空巢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超过一半的老人患有高血压,近30.3%的老人患有心脏病,而

糖尿病、中风、关节炎等也是老年人常患的疾病。这些身体健康状况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帮助和照料。

自身缺乏必要的疾病护理常识。由于空巢老人年龄和身体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再加上信息的闭塞和自身能力的降低,就造成了缺乏疾病护理知识的局面。在调查问卷中,我也涉及到了一些关于平时基本护理的常识小测验,而结果显示,有25%的空巢老人对这些是一无所知,他们在遇到疾病的时候,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和自求多福。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在平时根本没有关注过这些方面,他们平时的生活比较单一,通过看报纸或听广播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件难事。而在我们小区,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位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由于天气多变患上了感冒,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本是一件很容易就解决的事,而对于这位老人而言,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而且越来越严重,于是她觉得自己触犯了神灵,除了每天的祷告还找来了一些传统的土药方,每天盲目的熬水喝,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但后来量变达到了质变,老人开始呕吐不止,最后险些送上性命。这说明了遇到疾病以及后续的处理问题可以说是空巢老人的盲区,本来自身抵抗力差,一方面不清楚该如何科学用药,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药该服用多大的剂量。这或许是空巢老人的通病,面对此种情况,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来实现自身意识与常见病理的联接,这就要动用政府与社会的力量来逐渐实现对老人的集中社区照料。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外发达的社区照顾服务在解决老年人的日常照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那么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一半的城市空巢老人需要社区为其提供相关服务。200位空巢老人中,曾经接受过或目前正在接受社区照料服务的老人只有10位,占全部老人的5%,而且这些老人多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对比城市空巢老人对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与其所享受到服务的比例,我们便不难发现,许多需求还未真正得到满足。

(三)第三层次:社交需要

社交,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社会交往,也就是社会关系,在所有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在这个层次中,大多数空巢老人因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普遍都有一种“空巢感”,即情感空洞。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日趋狭窄,社会交往也越来越少,寂寞、孤独之感会随之而来,此

时,子女的关爱便成了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在194位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88.9%的空巢老人表示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较好,关系一般的占9.3%,关系不好或“不好说”的只占 1.8%,可见巩义市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总体而言较好。

除了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与社会的接触和与他人的交流也是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闲暇活动的场所而言,空巢老人去的最多的是室外空地(71.4%),其次是公园(45.6%),接下来是社区小商店(15%)、老年活动室(11.8%)、老年人协会(2.4%)等。在水塔小公园进行访问时,随处可见老人活动,他们或在一起排练老年舞蹈,或三五人聚在一起聊天,或分组下棋,或锻炼身体,精神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近几年来,巩义市政府在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不少实事,建造了好几个供居民休闲休息的公园,这就给有大量空闲时间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另外,由于巩义市目前在乘公交及旅游这一块对老年人实施了优惠政策,这就大大提高了巩义城市空巢老人外出游玩的积极性,在访问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提及的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她说只要自己没事就会乘坐公交车去康百万庄园参观,这个门票对老人也有特殊优惠,一方面线路不是太远不会觉得太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就此感受一下古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说到周边的风景区她基本上都是常客,此时,老人脸上洋溢的是幸福和感激的笑容。相对于这些较好的情况,本次调查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有老人反映,设在居委会的老年活动室基本上只是个形式,虽然挂了牌子,但基本上没有老年人在那里活动,这样的场所就等于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此外,调查中还有老人反映,社区里的一些单位因种种原因不允许老人使用他们的活动场所,这样表面看起来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很多贡献,但这其中的成果老人并未享受的到。随着改革的深入,社区在老年人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尤其社区举办的文体活动更会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只有25.4%的空巢老人经常参加社区的文体活动,而另外74.6%的空巢老人却不太愿意参加,访问中也有这样的空巢老人存在,在其他老人积极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愿意靠近,而问起原因时,也是躲躲闪闪,闪烁其词,还有的老人则是选择沉默,虽然不能从他们的话语中得到任何信息,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比较心酸苦闷的。这部分空巢老人将是以后社会

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应该给予这些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必要时候要进行心理疏导。总之,在丰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这一块儿,社区还有很多事要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在底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在目前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们重点分析了前三个层次,因为只有前期的问题解决了,老人才能够达到后两层次的需要。下面我们对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老人方面

个人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过去常认为,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子女同住并享受天伦之乐。而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确立使得这一传统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代际分居成了一种新趋势,这客观上促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而选择与子女分居,尤其是那些经济上能够独立、身体状况较好、精神上需求又较为丰富的低龄老人。还有部分老人比较怀旧,因对久居的社区怀有深厚感情,自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住所和朋友,从而选择与子女分开生活。

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代沟是衡量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增加,家庭成员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选择。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独生子女进行联姻,这样每一对夫妇就要赡养四位老人,负担比较重。空巢家庭的老人虽希望与子孙后代居住在一起,但与多数年轻人追求新潮思想的观念相比,极易使家庭成员间的代沟问题突出,由此老少两代人为满足自身对自由生活的需求,小家庭的居住方式被普遍接受。有的老人看着子女们忙于学习、工作,抽不出充裕的时间照顾自己,只有忍痛割爱,选择独立生活来减轻子女的负担。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有时代变迁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彼此的心态问题,如果子女能设身处地的多为父母着想一点,那么两代人之间也就没有了这不可跨越的鸿沟。

(二)子女方面

时间的稀缺性。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性,在

巩义这么一个生活节奏还不算太快的小城市,在上下班时刻,街上身边全都是匆忙的年轻人,而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家里剩下的是孤独无助的老人。这样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彼此的距离拉远了。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时刻都要在有限的时间约束内选择是工作还是留在家中照顾老人。根据需求理论预期,当照顾老人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照顾老人的需求应该下降,直接导致每周工作更多的时间。我们将照顾老人的价格视为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6],因此,人们会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外出工作,这就形成了纯粹意义上的空巢老人家庭。还有一部分子女,虽然与老人住在一起,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时间上根本不能保证起码的共处,这在本质上也构成了空巢老人家庭。时间固然珍贵,但作为子女,应该完全有能力分配好时间的比例,太偏向工作,那么家庭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

子女养老意识越来越淡薄。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自古以来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相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老人的思想比较传统,喜欢热闹,希望子孙满堂,就像老北京一样生活在四合院里,过着几世同堂的生活。而如今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加上生活压力的增大,子女收入低,养老成了子女重大的负担。他们认为自己的家庭太大,不仅要抚养自己的孩子,还要去照顾父母,这样的生活重担让他们原有的心态和思想分崩离析。日积月累,渐渐的养老意识越来越淡薄,便开始觉得对老人不闻不问也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是情有可原,理所应当。于是很多子女离弃父母,虽与老人住在一个社区,但对老人漠不关心,或者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

(三)社会方面

社会转型中所发生的社会变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让年轻人固守传统美德,不到外面世界去寻求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频繁的工作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城市里,日渐增多的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难迁。

养老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机构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这也是形成空巢老人家庭的一个客观原因。个案采访中有两位老人曾经在敬老院里住过,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总结出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第一,养老院的价格过高,没有为老人考虑太多,很多老人认为长期住下去会给子女带来很大的经济负

担,因此不太会去选择居住;第二,养老院的服务缺乏特色,社会安排一般都是固定模式,我们试想一下,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固有的生活习惯,如果不能做到人性化管理,那么长期下去老年人就会陆续出现心理问题,住的也不会舒服,这无疑是对老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第三,养老院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条件,当老人生病后,家属仍需要请假带他们去医院治疗,这样既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时间,又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养老机构由于存在以上几点弊病,很难成为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因此,大部分老年人仍然选择留守家中,这就给空巢家庭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从问卷和个案访问结果可以看出,导致城市空巢老人的原因不止一个,是主观与客观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客观原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双独联姻组成的家庭客观上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须有一部分老人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这种原因而空巢的家庭将占绝大多数。

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老人自我调适

克服自身空巢心理。所谓人不可一日无事,老年人无事可干是诱发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应培养兴趣,广交朋友,充实生活。其次,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关心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在前段的郑州就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老人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公交上为年轻人让座,这条消息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热议,先不说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单从老人方面来讲,这种举动就很好的证明了自己是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把自己融入到了社会中,是体验生活也好,换位思考也罢,至少自己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参加社会活动是充实心理、克服空虚的较好办法。重新确立生活目标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方式。一旦有了坚定的追求目标,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第三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老年人可以请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己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按时间表起居,按时吃饭,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和保持好的心情继续生活。

改变自身认知观念。目前我国的家庭,尤其是城市的家庭是逐渐由大家庭转化为多元化的小家庭,家庭赡养功能是在逐渐弱化的,多数老年人希望的“养儿

防老”模式的实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困难。自己所期望的欢聚一堂的场面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就给老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为了避免面对空巢,老年人应改变观念,接受社区和社会所提供的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这些机构在居住环境、娱乐场所、医疗保健等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不错选择。

(二)子女尽职尽责

子女应敬老养老。子女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担负起赡养老年人的义务。尽管存在多种养老方式,但大部分老年人喜欢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愿意住在敬老院。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机构很发达,但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家庭养老。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素来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应尽可能的照顾老年人。如果条件不允许老年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经常的探望、电话问候也是必需的,儿女的关心常常会给他们带来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老歌唱的,歌词虽然平淡但却朴实,道出了父母与子女共同的心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老人不求儿女为自己贡献多少赡养费,而是实实在在的陪在身边。

引导父母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当今社会,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虽然生活越来越方便,医疗条件越来越发达,但很多城市空巢老人还是不去就医,因为他们认为身体出现症状是正常衰老所致,而非疾病所致,尤其是听力损害及泌尿系统症状。身边没有儿女的观察和照顾,有些老年人实际已身患疾病且出现相应症状,但由于不去就诊而耽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作为儿女应定时带父母去接受各种慢性病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具备有关慢性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等知识,使其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意义。

(三)政府及社会相助

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的养老金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使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老人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给老年人提供就业的机会。退休之后继续工作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

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一些老年人心理压力过大,想的多,无所事事长期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访谈中,一位老人讲到,她现在是在帮助照顾别人的孩子,因为她自身比较喜欢小孩儿,家里都是姑娘且离得较远,不在身边,因此,就找了这样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既能满足她精神寄托的需要,又能用自己的经验来助人为乐,且工作时间也不长,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政府和社会就应该提供给那些适合参加工作的老人们工作的机会。工作的形式及强度应是适合老人身心状况的。如工作时间可以是部分工作时间制,每天工作两个小时或四个小时,或每周工作两天、三天等。

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医疗保障改革的趋势之一是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并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显然并不可行,但提高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此外,社区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应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等。具体表现在: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发生。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发放健康杂志、免费发放健康食谱等。

探索居家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因此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一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制度,支持社会各界采取多种方式,兴建规范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以及开展各类针对老人的服务等。对这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部门要落实好在用地、收费和税收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二要推行“日托”养老服务模式。老人白天在活动室自由活动,晚上就各自回家,使其既能得到很好的照料,又能满足老人和儿女的情感需要。三要推广上门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应尽

快出台居家养老政策,为空巢老人提供聊天、日常护理、陪医送药、保姆服务等家政服务,及时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

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要贯彻就近、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和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外活动。要改变过去单一搓麻将现象,设置电视、聊天、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时事政治,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还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并进行探望,尤其要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予以帮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刘同昌.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青岛市独居老年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4,16(8):10-12.

[2]何斯,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J],南方人口,2006,24(4):15-18.

[3]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0-55.

[4]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期刊,2009,32(6):8-10.

[5]唐政.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健康需求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09,10(7):16-19.

[6]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6(5):11-14.

[7]李爱芹.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以徐州为个案[J].社会工作,2007,23(7):20-23.

[8]赵芳.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N].南京师大学报,2003-03-19(5).

[9]李德明.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心理状况的比较[J].中国老年杂志,2006,10(6):31-34.

[10]张传辉,赵丽.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效果的因素分析[J].学理论,2009,13(7):22-25.

[11]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徐州为个案[J].社会学期刊,2009,15(5):16-20.

空巢老人论文

空巢老人论文 四川省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唐树秀王晶王冉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很多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使得空巢老人家庭也越来越多。针对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普遍现象,本次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调查现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的看法与意见,并且以纪录片《角落》贯穿整个研究,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的真实生活,这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关键字:空巢老人问卷养老对策 一、导言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增长。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总数为3100万人,农村“空巢”老人总数为2100万人,与第五次普查的1600万人增加了近1.3倍。随着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的激增,加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一直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致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与难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经济拮据、起居无依、情感孤独、缺医少药等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次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调查现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的看法与意见,并且这次研究还以纪录片《角落》的具体影像贯穿着整个研究,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的真实生活,这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

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二)研究意义 我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主要学者黄润龙、慕光宗、刘同昌、李德明、赵芳等对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目前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可以说这些角度基本涵盖了以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最近空巢老人问题引起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背景下,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实证调查,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调查报告类成果并不多。基于此种情况,本团队以问卷、访谈、实地拍摄多种方法相结合,及时客观的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概述 “空巢” (empty 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 原意指雏鸟飞走,老鸟独守空巢。人口学上指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时,家庭中子女均已长大成[1]人另立门户或离家独立生活,只剩老年夫妻生活的一种家庭现象。“空巢老人”指在进入老年阶段的老人群体中,子女与其分开居住,且离其距离较远,在生活 1 上不能给予照顾,精神上也不能时常得到关爱的老年人。根据其分布,将其主要分为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本文主要调查的是四川农村空巢老人的一些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全国老年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0%,并将在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姓名:李倩 学校:洛阳电大 学号:1441001459782 指导教师:吉晓敏 定稿日期: 2016年8月25日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我的家乡巩义市虽然经济并不算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巩义市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映问题的分析,向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在研究方法上选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因为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接触到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根据调查到的少量个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搜集了大量文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调查始于2013年3月11日,共调查200名空巢老人,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地点基本上是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也及时地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在调查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关于空巢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

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空巢老人孤独离世的悲剧。 相关资料显示,“空巢老人”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尤其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非常低。他们大多数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而老人劳动所得很有限,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总的来说,老人的经济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收入偏低。这种状况一旦出现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支出”,而医疗费又占大多数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 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 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 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 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 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 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 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 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 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 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 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 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 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 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 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 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 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

2021年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21年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21年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经济发展、城市变革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乡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已成为我们无法避开的社会命题。 空巢老人苦楚知多少? 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老人即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病痛折磨……空巢老人冷暖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1、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XX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

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在陈教授、许大爷这样独居空巢老人身上的悲剧。 2、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XX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 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3、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爷曾因高血压两次昏倒在家,“一个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柳大爷常说。

关于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问题

关于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问题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老龄化的形势愈加严峻。老年人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日益增长。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空巢老人是老年人群体中更为特殊和弱势化的群体,他们比非空巢老人有更多的特殊需求。论文着重研究“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问题;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空巢老人关心生活现状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目前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新型的家庭类型—“空巢老人”家庭。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和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此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关注这一特殊的老年群体。根据调研课题和走访调查,现就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基本状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空巢老人应采取的措施、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和关怀的老人和子女在外工作、外出打工的老人。

西区格里坪镇“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如下: 1、在全镇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 0% 10%20%30%40%50%60%70%80%90%非常健康 还好 体弱多病 #REF!#REF! 2、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0% 10%20%30%40%50%农耕 自给自足 个体经济 劳务输出 其他 #REF!#REF! 3、生病后会采取的治疗方式。 0% 10%20%30%40%50%60%简单治疗 间歇性治疗正规治疗 正规治疗 放弃治疗 #REF!#REF! 4、看病有无医疗保障或优惠政策。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希望能帮到您,上站,发现学习。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篇一) 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办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桥、拉片、**、菇类村四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与现状 *乡辖四个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住户1420户,总人口5430人,外出务工1560人,占总人口的28.72%,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566人,占总人口的10.42%。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122户,215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37.98%。其中:高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29.83%;**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老年人5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7.71%;菇类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非常差,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群众的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纪大,翻犁田土,种菜、吃菜都困难,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令人担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如拉片村懂保的谢奶,女,71岁,老伴早逝,儿子、媳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473-11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

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 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

我国空巢老人的现状

(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准确的说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把人口分成老年,中年,青年,在以上年龄结构中年结构中年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人口想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下降而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 老年人是一个对国家,社会和家庭作出显著贡献而身体日益走向衰弱的人群.2000年,我国60以上老年人口达129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并以每年3.2%的速度增加.根据国际标准,此时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 (二)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人的寿命的增加本身是人类的一大胜利,但是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就会形成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对老年人带来各种问题,而且还将对一个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式产生的本质的变化.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中,年轻一代再也不能依靠世代相传的父家长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进行劳动生产,生存了,他们越来越多的与分家自立,即使仍与父母长辈同居,由于年轻人在经济上成为主要供养者,所以自然地成为家庭权利的实际推有者,这样,传统的家长制基本解体了,而且,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青老双方之间,在社会角色,地位和相应的财富与权力资源的占有上发生上了变迁,致使青老之间产生了隔阂,矛盾. 我国传统的老年家庭的主要结构类型是以祖孙三代的主干家庭为主,真正空巢或者独居的老人家庭所占比例较低,但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老年家庭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空巢家庭比例上升,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所占比例缩小,从年龄与家庭结构的相关性看来,城乡老年家庭结构呈正相关的特点,即年龄越大,主干家庭的比例越高.但是家庭结构分布格局在最近的一二十年中发生了变化.根据一些研究者1998年的抽样调查,上海的61-65岁年龄组的老年家庭中,核心家庭所占比例最高,为36.5%,其次是空巢家庭,占33.3%,再次是主干家庭,占 20.64%;其次是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分别占 6.35%,1.59%,1.59%.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 的调查和建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选题目的: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闲暇期间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我采取了一天采访一个家庭的方式,一共采访了29户“空巢老人”家庭,对于我的来访,说明来意后,他们大部分人都表示欢迎,很愿意和我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老人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通过我们与老年人的交流得知,他们认为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因为吃喝问题而发愁。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他们年轻的时候体力劳动过大,现在或多或少的都患有一些很难治愈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多数老人都孤苦伶仃,都期待和儿女一起生活,他们认为和家人一起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由于住房、代沟或者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甚至儿媳不和等种种原因未能够与子女一起生活。

2019年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 况调查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范文网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 1 / 8

2020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0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报告 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注重的话题。2020年的全国两会,就有一批提案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的现实情况。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实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有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心理健康 一、导言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而就整个武汉市来说,据其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09年5月,武汉市有老年人130余万人,空巢老人约占30%,约39万人。并且随着独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能够预见,武汉市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近年来,以汉口百步亭社区为代表,武汉的一些社区正在大力倡导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展开了针对空巢问题的“结对子”等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和政府的注重,但是当前关于武汉市空巢老人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所以,对武汉市空巢老人当前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今后关爱空巢老人这个方面,具有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目的

一方面了解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方面 的问题,为今后在武汉市社区展开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 依据;另一方面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空巢现象的观点和态度,从中探 讨让空巢老人生活更幸福的出路,并预测未来空巢现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我们走访了武昌的珞桂、方桂圆、广八路、仪表厂、四眼井等社 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口的荣东、荣西、荣华、玉带、集贤等社区 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阳的自立、青石桥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共获得有效问卷284份。其中A卷58份,B卷142份,C卷84份。在 A部分针对空巢老人的调查中,男性占46.6%,女性占51.7%,其中 60-70岁的占39.7%,70-80岁的占44.8%,80-90岁的占22.4%,其整 体文化水准较低,高中及以上的只占12.1%。信息缺失1.7%;在B部分 针对18岁以上不同群体的调查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1%,初 中及以下的占49.3%,高中的占26.8%,大学及以上的占23.2%,信息 缺失0.7%,而在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占22.5%,25-35岁的占 18.3%,35-45岁的占14.1%,45-60岁的占36.6%,60岁以上的非空巢老人占8.5%。 (三)调查方式 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实行调查,同时结合相 关文献、报道及养老政策实行资料收集和探讨。我们的调查问卷分成A、B、C三个部分。A部分是针对空巢老人的,旨在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 现状;B部分是针对18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非空巢老人),旨在了解这些不同的中青老年群体对空巢现象的观点和态度;C部分是 针对所有的老人用的一个积极的心理健康测量表,叫做“老年人生活 幸福满意度量表”,旨在通过量表对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 康方面的整体情况做一个对比分析。另外,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实 行定量分析,同时辅以一般性的描述分析,并对个案实行较深入的分 析探讨。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导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

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xx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共6篇)

篇一: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 1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郑州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虽然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 2研究方法 2.1 抽样方法 2.2 收集资料方法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也搜集了大量的文献,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老人的聊天即个案访谈,所以这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问卷调查始于2010年5月22日,这次调查共调查了200名老人,基本上都是由我们组12名同学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完成的。 本次调查在问卷回收后,通过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 3.1 城市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 在本调查的200名空巢老人中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在文化程度方面,按性别比较(如表一所示):小学及以下的男女分别有18人、57人,占总数的9%、28.5%;初中的分别有34人、22人,占总数的17%、11%;高中或中专的分别有23人、13人,占总数的11.5%、6.5%;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25人、8人,分别占总数的12.5%、4%。在婚姻方面,未结过婚的有1人,占0.5%;初婚有配偶的有145人,占72.5%;再婚有配偶的有6人,占3%;离婚未再婚的有2人,占1%;丧偶的有43人,占21.5%;其他婚姻形式的有3人,占1.5%。 余194个老人均有子女,子女个数从1个到5个以上不等,平均子女个数为3.85个。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表二工作状况 有效正式退休后有过继续工 作经历 正式退休后没有继续工作经历 尚未退休,仍在工作 有效百分 频率 百分比比累积百分比 没有工作其他合计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tistics,China has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And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aging,empty nest family has become a social earnest attention and social problems to be solv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 research,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mpty nest elderly quality of life,mental health,social support structure,spiritual comfort,etc.Based on the situ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tim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sis of gongyi city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empty nest old man’s life,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empty nest old man appeared,and the reasons of empty nest old man to the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urban empty nest old man; life situation ;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

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阅读提示 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北竹溪县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 感慰藉难.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38.39%. 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水坪镇油坊梁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 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

我们50元养老钱.”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从经济上说,竹溪县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 中待遇相对要好.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竹溪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1.68万人,占到近九成.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调查人员建议 看病太难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 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帮 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难了.而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 无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导致“看病难”,竹溪是山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在大山里,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