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建国大业_创意文化时代的_创意制胜_陈旭光

_建国大业_创意文化时代的_创意制胜_陈旭光

中国电影报/2009年/10月/29日/第005版

评论

《建国大业》:创意文化时代的“创意制胜”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教授

作为一种核心性创意文化产业,电影的创意之道贯穿于它的每一个环节。《建国大业》的成功创意,经历了如下重要的创意环节:

其一,总策划张和平和编剧王兴东的“创意遇合”。在政协任职多年,成功策划制作《张思德》和《云水谣》的张和平,萌发了“政协委员写政协”的想法,通过影视作品来响应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邀请剧作家策划创作电视剧剧本。这其中就有剧作家王兴东,他作为主旋律电影的资深编剧,凭借其对重要题材的敏感,提出写创建第一届政协最有价值。于是他们共同确定了在庆祝政协成立60周年时推出影片的创意。

在确立“政协会议”为原剧本的故事核心后,围绕“开政协会,建新中国”,表现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袖筹备会议,成为了《建国大业》第一版电影剧本的主线。最终出现了《建国大业》片头的第一幅字幕:“谨以此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

至此,《建国大业》的第一轮创意确立了主流基调和主流意识形态。极为有效地利用了国家资源和主旋律政治效应,利用了千载难逢的建国六十周年这一历史机缘。这就是一种创意的成功。

其二,总导演韩三平的创意贡献。成功的创意项目,各个创意环节都环环相扣,彼此连续依托的。张和平的又一个重要创意则是请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以及中影来做这部影片。而韩三平的加入,使影片的工业性、商业性大为加强,避免了以往不少主旋律大片仅限于“献礼”功能,不太在乎票房和商业性的做法。多年转战打拼于电影市场第一线的韩三平,因为企业经营、票房压力的切身体验,对主旋律电影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他一向反对把主旋律电影概念化、简单化,主张用主流意识形态影片来代替主旋律电影的称谓,以他经营者的企业责任和市场敏感,他更是认为即使是主旋律电影也可以做得很好看,也可能有高票房。

韩三平接手后的重要创意在于邀请海量明星出演。恐怕也只有他才能想到这一点,更由于他的号召力,才使得这一点有了可能。当然,如果不是中影出品的国家队品牌,不是题材本身的国家号召力,单凭韩三平个人魅力也难乎其难。

大量明星的集中出演符合电影的视觉文化本性,切合了大众追星的梦想。一代一代的优秀演员,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审美理想的象征和寄托。千百万观众从他们身上获得了情感的寄托和心理的满足。正如贾内梯指出,“这些伟大的有独创性的人是文化的原型,他们的票房价值是他们成功地综合一个时代的抱负标志。不少文化研究已经表明,明星形象包含着大众神话,也是丰富感情和复杂性的象征。”

《建国大业》以对明星的超常运用使电影回归最根本的视觉奇观本性,把从《英雄》、《十面埋伏》等大片开始的“景观电影”推进到一个新的极致,满足了大众的视觉愉快,也有可能吸引大批作为票房生力军青少年观众的眼球(跨越对他们可能存在的历史隔膜)。从根本上说,每个明星的出演都是影片中的奇观性场景。而从某种角度看,比之于场景的纯粹“物性”的奇观,作为明星的人的奇观更具可看性。因为明星都是活生生的,都有动作、语言、情态和思想。因此明星都不仅是作为场景的视觉造型元素,也是具备一定的情节叙事和历史表意功能的元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或“符号”。

其三,韩三平与黄建新刚柔相济,大刀阔斧的史诗气派与细腻浓情的细节为王达成和谐。黄建新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影在主流性、商业性的保证之外,又增加了一重艺术人文性的保障。

究其实,若从剧情片的角度来衡量,这部影片是最难符合剧情片或故事电影的起码要求的。因为历史宏大,它无法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个人命运来架构情节线索;因为人物众多,群像化,它无

法以紧张不断的戏剧性冲突来反复强化某一两个主要人物的立体性格和复杂内心世界。它使得许多常规的剧本元素似乎失效了。它似乎只能是客观地呈现,而这样难免剧情会比较平,跌宕起伏也不大。

而且此类史诗性影片的另一个难题是,几乎所有的事件都是真实的,为人所熟知的,而且已经“公共领域化”甚至常识化了,较难有个人化、私密性、虚构性极强的细节表现。在世界电影史上,实际上也不乏此类以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蓝本的史诗性巨片,但历史事件的巨大、浓缩,历史虚构人物的最少化、故事性的最弱化等方面,《建国大业》还是堪称前无古人。

黄建新给影片带来了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历史的宏观叙事中更是难能可贵地融入了个人命运的沧桑感和人性的悲凉与深度。蒋介石父子形象及亲情关系的表现就是如此,难能可贵地突破了许多难点。陈坤饰演的蒋经国,宁静内敛中蕴含着巨大的悲情和惊人的力量。他是一个兼具哈姆莱特气质和堂吉诃德精神的悲情英雄,仿佛随时都可以爆发,有一种理想主义精神不灭的光芒。

我们以往的史诗性巨片,表面上视角是客观的,但效果却往往主观化,影片常以历史叙述者的权威语调,宣告历史的进程、趋势,两党、两军对决的必然结果。而《建国大业》完全没有那种威严的画外音(只是惜墨如金地用了一些字幕)。而影片表达的对历史的失意者的那种宽和、体察、平和的大度心态,甚至是一种“大江东去”式的历史感悟,都毋宁说是历史的诗意吟咏和人文激情的涌动,《建国大业》在大刀阔斧的历史风云之余,别有一种历史沧桑感,表现出历史观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