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一)唐诗的繁荣与唐代文化关系

1.1唐诗发展的背景

1 【单选题】唐朝时期,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A、文言文 B、白话文 C、秦书

D、汉诗文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唐代文学中,占据其三分之一的文学形式是() A、唐代小说 B、唐代小

史 C、唐代碑帖 D、唐代诗歌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 A、隋朝 B、明朝 C、唐代 D、五代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1.2文化、国力对唐诗的影响

1 【多选题】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些政策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A、酷吏政策B、儒释道并存 C、广开言路 D、文化开放

我的答案:BCD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627年是唐代的开国年。()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唐代的文化比较保守。()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

1.3宗教、政策对唐诗的影响

1 【单选题】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 A、小作坊老板手

中 B、农民手中 C、商人手中

D、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唐代的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科。 A、十 B、九 C、三

D、二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唐文化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1.4唐诗发展的阶段

1 【单选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期。() A、诗经 B、离骚 C、建安 D、楚辞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唐诗被明代的高棅划分为()个时期。 A、四 B、一 C、二 D、三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一致。()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唐朝努力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二)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

2.1南北文风的区别

1 【单选题】生活在安逸富裕的生活环境中的南方汉人,他们的文化以()为主。 A、贵

族化 B、农庄化 C、民族化 D、平民化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五胡乱华的少数民族包括()。 A、匈奴 B、鲜卑 C、氐 D、姜

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分

3 【多选题】以下哪几项不是北人对南朝文风的态度?() A、排斥 B、拒绝 C、崇拜 D、厌恶

我的答案:AB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隋朝被唐朝取代,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2.2南北文化对诗歌的影响

1 【单选题】在一般的唐诗选本里()作为唐代的第一个诗人出现。 A、杜甫 B、王绩 C、王安石 D、李白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唐太宗的一生中,最成功的战役是()。 A、晋阳起兵 B、击破王世充 C、玄武门之变

D、消灭薛举的沙坨势力的战役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虞世南不是陈

朝后裔。()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在20岁时李世民开始跟着太祖打江山。()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2.3王绩诗歌赏析

1 【单选题】()是《酒经》的第一篇。() A、桃花源记 B、野望

C、醉乡记

D、爱酒歌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采薇”的意思是()。 A、表达一种隐居的状

态 B、追求仕途的心理 C、找到人生伴侣的期盼 D、渴望人理解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伯夷叔齐建议周朝用暴力灭商纣王的暴政。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王绩不爱喝酒。()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2.4王勃诗歌赏析

1 【单选题】《滕王阁》是一首()言律诗? A、七 B、五 C、四 D、六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初唐四杰之首。 A、王绩

B、王勃

C、王通

D、王玄之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命运都特别悲惨的四杰都没有得到善终。()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山中》不是王勃的早年之作。()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2.5杨炯、卢照邻诗歌赏析

1 【单选题】被推举为神童时,杨炯()岁。 A、7岁 B、11岁 C、8岁 D、10岁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烽火照西京”的“烽火”渲染了一种()的情况。A、我军胜利B、兵场大捷C、军情紧急 D、打仗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杨炯没有过真正的从军经历。()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刘生》不是杨炯写给自己的诗作。()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2.6卢照邻、骆宾王诗歌赏析

1 【单选题】四杰中年龄最大的是()。 A、卢照邻 B、骆宾王 C、王勃 D、杨炯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咏蝉三绝包括()。 A、虞世南的《蝉》 B、骆宾王的《咏蝉》 C、杜牧的《咏蝉》 D、李商隐的《蝉》

我的答案:AB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卢照邻诗中的批判应该不是一种求而不得的不平与怨愤。()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五剧三条”的“剧”指的是要道。()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2.7初唐四杰的风格与影响

1 【单选题】唐中宗复位后,()是奉召搜访骆宾王诗文的朝廷官员。

A、徐敬业

B、富嘉谟

C、郗云卿

D、许敬宗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唐代文学辉煌的起点是以()标志。 A、杜甫的出现 B、四杰的成名 C、王勃的出现 D、李白的出现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四杰的一夜成名方式在当时并不具有偶像效应。()我的答案:× 得分:33.4分

2.8对初唐四杰诗歌的评论

1 【单选题】()在高宗上台后主管文场。 A、上官仪 B、上官司 C、上官婉儿 D、上官昭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传统题材中,写山涧求道表现出了()的特点。 A、潇洒惬意

B、破落

C、痛苦

D、清幽雅致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是四杰性格上的共同点。 A、屈服性 B、叛逆性 C、独到性 D、自卑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单选题】四杰的诗歌在感情基础上()。 A、华而不实 B、虚情假意 C、非常充实 D、细腻柔弱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9古代音韵的源变

1 【单选题】人们在()时简化了比较复杂的《唐韵》。 A、明末 B、汉代 C、宋代 D、清初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如今可以考证的最早的韵书。 A、《切韵》 B、《音韵》 C、《韵书》

D、《韵律》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A、现代诗 B、近体诗 C、五言诗 D、古体诗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四声不是中国借鉴的外国的学问。()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2.10古诗中的韵律

1 【单选题】武则天时,经()的倡导和定型,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完成的地步。 A、沈佺期、宋之问 B、张涧之 C、卢照邻 D、骆宾王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韵律和()是声律的两个部分。 A、段律 B、尾律 C、句律 D、词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山雨初含霁”的“霁”指的什么?() A、泥泞 B、彩虹 C、雾霾 D、雨后雾气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每一句之中平仄要错开,这是“交错率”所指之意。()我的答案:× 得分:25.0分

2.11律诗形式的确定

1 【多选题】沈宋做考官时,把当时流行的调声法作为试帖判卷规则,以下哪些不是这种调声的新体诗之名?() A、律诗 B、绝句 C、八股文 D、小史

我的答案:BCD 得分: 25.0分

2 【判断题】唐诗的繁荣是沈宋以精致的内容所确定。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格律的定型与科举考试无关。()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

2.12唐诗发展的深度

1 【单选题】()是刘希夷最有名的诗。 A、《感遇》

B、《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C、《代悲白头翁》

D、《登幽州台歌》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武后是用()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的。 A、佛教 B、喇嘛教 C、儒教 D、道教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陈子昂不是在监狱里被迫害致死。()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

2.13张若虚诗歌赏析

1 【单选题】()是“吴中四士”之一。() A、张栩

B、孔融

C、何春章

D、张若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哪几项不是鸿雁传书所用的典故?() A、匈奴人 B、苏武 C、李卫 D、汉武帝

我的答案:ACD 得分: 25.0分

3 【多选题】哪几项不是《春江花月夜》表现的生命的意义?() A、男女之情 B、自然之美 C、当下事实 D、哭哭啼啼

我的答案:AC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春江花月夜》作者尽管沿用了游子诗赋的题材,却通过使用全新的格调洗去了怨趣的浅俗。()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三)盛唐诗风与盛唐文化的关系

3.1盛唐诗歌的概况

1 【单选题】高棅把诗人分成了()等。

A、十二

B、三

C、九

D、六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盛唐按照创作来讲,到()时候结束的。 A、玄宗驾崩 B、杜甫死 C、天宝年间 D、安史之乱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盛唐气象不是中国现代诗学对于民族历史的一种文化记忆。()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盛唐是从713年开始的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3.2贞观诗风的背景

1 【单选题】()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 A、褚遂良 B、方昌龄 C、张说

D、姚崇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705年,()带人发动了政变。 A、张易之 B、中宗 C、张柬之 D、玄宗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是用鲜血换来的唐代盛世的到来。()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贞观的诗风和开元的诗风不一样。()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3.3名士文化的演变

1 【单选题】()在传统的中原名士中排名靠前。 A、张王李刘 B、张王李谢 C、王刘李付

D、崔王李郑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支撑唐朝诗人力度和气派的核心。 A、强烈的民族热情 B、强烈的民

族自豪感 C、强烈的政治热情 D、强烈的爱国情怀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功名只向马上取的一种报国心态,是唐代流行的边塞诗大多所表现的心态。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盛唐诗歌里不仅有一种自信,还有一种自然的率真的生活情趣。()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3.4王维诗歌赏析

1 【单选题】与李白等人相比,王维的诗歌里多了什么?() A、气势 B、胸怀 C、洒脱 D、禅趣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王维在《秋夜独坐》中提到,要想解决人老这个问题,只有进入到()的体

悟里。 A、人文 B、名士 C、哲学 D、自然界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返景入深林”的“返景”指的是什么?() A、晚上 B、落日

C、归程

D、早上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遇到的一个狂人,就是“复值接舆醉”中的“接舆”本

来所指。()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3.5唐代边塞诗的概况

1 【单选题】()是唐人特殊的仕途方式。 A、考科举 B、留名后世 C、参军求仕 D、考进士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进士科考试是由()主持的。 A、兵部 B、户部 C、吏部 D、尚书省礼部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唐代人评价诗歌主要不是看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本领。我的答案:×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唐人的诗里面不都有禅意。()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3.6王之涣、王昌龄等诗歌赏析

1 【单选题】()是被称为李东川的诗人。 A、李白 B、李煜 C、李欣 D、李商隐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开元中诗人,下面哪几位齐名?() A、岑参 B、王昌龄 C、高适 D、王之涣我的答案:BC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全唐诗》的诗作中有140首是王翰所作。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王昌龄的身世并非很坎坷。()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3.7崔颢、高适诗歌赏析

1 【单选题】高适最有影响的《燕歌行》写的是战乱时候()的事情。 A、西南边防 B、

西北边防

C、东北边防

D、东南边防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高适在什么年龄时仕途开始起步?() A、50岁 B、30岁 C、20岁 D、40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盛唐诗人中哪一位官做的最大?() A、岑参 B、杜甫 C、李白 D、高适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崔颢属于边塞诗人。()我的答案:× 得分:25.0分

3.8高适、岑参诗歌赏析

1 【单选题】古人用()来比喻监察官的威严。 A、尺子 B、柏台 C、天平

D、秤锤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人日”指的是古代正月前面七天的第()天。 A、五 B、六 C、七 D、四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在15岁时,岑参就有上书皇上的事迹。()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边塞诗在整体上不带有浪漫情怀。()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四)豪放飘逸——李白人格与风格

4.1迷幻而传奇的人生

1 【单选题】按照推算,李白大约出生于哪一年左右?() A、703年 B、702年 C、704

年 D、701年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李白24岁之前主要是在()。 A、蜀中

B、长安

C、吴中

D、汉中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多选题】哪几个词不是后人用于概括李白诗歌风格的?() A、咸淡皆宜 B、风流倜

傥 C、豪放飘逸 D、忧国忧民

我的答案:AB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唐代盛世里面影响最大的诗人不是李白。()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4.2极度的人生自信

1 【单选题】李白对纵横家的品格的向往在()表现的最为清晰。A、《古风》第一首B、《古风》第十五首 C、《古风》第十首 D、《侠客行》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哪几项不是杜甫思想上的概括?() A、正统的道家 B、正统的儒家

C、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者

D、具有保守精神的卫道士

我的答案:AC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李白的诗歌不是以佛家为中心。()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李白在艺术上极其复古。()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3傲然独立的人格意志

1 【单选题】李白到了京城后,因为不习惯京城和宫中的约束,去了()。 A、关山 B、

陈国 C、梁园 D、梅园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能够充分表达李白愤世嫉俗的心理的诗作。 A、《静夜思》 B、《月

下独酌》 C、《蜀道难》

D、《答三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李白赞成叔齐伯夷的生活态度。()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李白傲岸独立的人格意志对世俗社会具有冲撞力。()我的答案:√ 得分:25.0分

4.4超然独立的人生趣味

1 【单选题】李白立足道家的超然独立的人生趣味,表现了他对什么的热爱?() A、圣

贤 B、现实 C、仙境 D、自然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哪几位不是李北海所指?() A、李邕 B、李逸 C、李奕 D、李煜

我的答案:BC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唐朝的诗不可以对当朝的事情直接批评。()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折杨黄华不都是雅俗同赏的曲子。()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学生甲乙开场白: 甲: 老师们!乙: 同学们!甲乙: 大家好! 甲乙: 四会市江谷中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活动现在开始!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节日文化,则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精彩浪漫,雅俗共赏,广为流传,是一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乙: 今天,我们为大家朗诵的诗词主题是——《节日的诗篇》,请欣赏!首先献上的是开篇诗歌《我的中国节》。 ★学生齐声朗诵: 我的中国节 蒋开儒 中国人盼过节春节爱家大团圆 过了一节又一节端午爱国好气节 过节感动了老天爷家在传承

节日的天气很特别情在连接 清明的雨民族精神大张扬 1 / 4 元宵的雪我的——中—国—节! 重阳的风 中秋的月 ●背景音乐响起-------- ★学生一(独白): 大年三十是除夕,我来朗诵唐诗《除夜》——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学生二(独白): 正月初一是春节,我来朗诵宋诗《元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学生三(独白):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来朗诵宋词《生查子·元夕》——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2 / 4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学生四(独白):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清明》——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五(独白):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来朗诵唐诗《端午》——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学生六(独白):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我来朗诵唐诗《秋夕》——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学生七(独白):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来朗诵唐诗《望月怀远》——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能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和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长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社会上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成或缺的精神食粮。唐诗宋词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对了解、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唐诗和宋词的关系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具有极其辉煌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中国文学史将为之黯然失色。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并贯穿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诗歌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主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成了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也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独具风格、成就卓越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能够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词的发展也只有到了宋代才别具一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令世人刮目相看,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 《盛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一文主要是研究唐诗对宋词的影响和宋词对唐诗的继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最具影响诗词人的诗词分析研究,总结出唐诗宋词的影响与继承。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唐诗对宋词发展的影响相当深远,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当然,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宋词继承唐诗创作艺术的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这就就是宋词具有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焕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生活中不乏美,古诗中更是充盈着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过时间长河淘洗之后的耀眼真金,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中的美呢?一.从直观的形象中感受画面美中国古代诗歌讲究以画法入诗,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唐代的王维等人就在以画法入诗的写法上颇具成就。读诗就像看画,如崔颢的《黄鹤楼》开篇呈现于眼前的是鹤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飘忽不定。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伫楼台、翘首苍天,凭栏凝思的身影。诗人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住,而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慨由感而生,很自然将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境之中。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就画面的经营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将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法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 古典诗词对于中国读书人来说,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精神佳肴”。但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觉到,孩子们对古典诗词是既爱又怕。既爱她的美好清晰、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又怕她在语文试卷中以变幻莫测的题型出现,让自己痛失考分。本着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既保持浓厚兴趣,又不至于因考试题而对它生厌的目的,我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先让学生广泛

诵读古典诗词,并初步了解古典诗词作品的写作背景,初步感知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古典诗词加以再创造,形成新的作品。再将新作与原诗词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更深切地感悟古诗词的精髓与魅力。这样的教学实践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一、广泛诵读,捕捉丰富意象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十分丰富,而且有些意象已具备约定俗成的思想内涵。比如“落花”,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叹年华易逝,美丽繁华不再。从诗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中可以看出作者痛失国家,感叹繁华不再有的无可奈何之情。又比如“杜鹃”,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用以表达思念之情、归家之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为了让当代学生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料,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养高尚品格,使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我认为作为中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古诗词的教学。 一、多读诗词,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习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通过读、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修养,学生边读边背,能够提高自身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阅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一般的诗词可以听读、略读、泛读,而对于古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要进行精读,然后进行背诵,进而理解诗词的深远意境。不少古诗词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不

描写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古诗词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精选_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端午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诗经典与中国传统文化

唐诗经典与中国传统文化 唐诗发展的背景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A、隋朝B、明朝C、唐代D、五代我的答案:C 得分:分 2 【单选题】全唐诗中现今知名的作者有多少人? A、七十二 B、二千三百多 C、四万八千九百多 D、五万多我的答案:B 得分:分 3 【单选题】在唐代文学中,占据其三分之一的文学形式是A、唐代小说B、唐代小史C、唐代碑帖D、唐代诗歌我的答案:A 得分:分 4 【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我的答案:√ 得分:分文化、国力对唐诗的影响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之辩在宋代特别讲究。 A、法律 B、思想 C、文明 D、华夷我的答案:D 得分:分 2

【判断题】627年是唐代的开国年。我的答案:×得分:分 3 【判断题】唐代的文化比较保守。我的答案:×得分:分宗教、政策对唐诗的影响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唐代的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科。A、十B、九C、三D、二我的答案:B 得分:分 2 【单选题】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A、小作坊老板手中B、农民手中C、商人手中D、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我的答案:D 得分:分 3 【单选题】佛教从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A、武则天时代B、唐玄宗时代C、唐明宗时代D、唐太宗时代我的答案:A 得分:分 4 【判断题】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我的答案:√ 得分:分唐诗发展的阶段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唐诗被明代的高棅划分为个时期。A、四B、一C、二D、三我的答案:

A 得分:分2 【单选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期。 A、诗经 B、离骚 C、建安 D、楚辞我的答案:C 得分:分 3 【判断题】唐朝努力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对我的答案:×得分:分4 【判断题】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一致。我的答案:×得分:分南北文风的区别已完成成绩:分1 【多选题】以下哪几项不是北人对南朝文风的态度?A、排斥B、拒绝C、崇拜D、厌恶我的答案:C 得分:分 2 【多选题】五胡乱华的少数民族包括。A、匈奴B、鲜卑C、氐D、姜我的答案:D 得分:分3 【判断题】隋朝被唐朝取代,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在南北分割,学术异流的南北朝,人们认为北学粗朴。我的答案:√ 得分:分南北文化对诗歌的影响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在唐太宗的一生中,最

初中校本课《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一) 备注: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共包括两课时内容:盛唐诗人群体 和飘逸豪放的李白。本节课学习第一课时:盛唐诗人群体。 一、【学习目标晓多少?】 1、了解盛唐诗人群体中主要人物的文学常识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知识拓展,感受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二、【知识拓展会多少?】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1)绝句,每首诗由四句话组成。如果每句话五个字,则属于五言绝句;如果 每句话七个字,则属于七言绝句。 (2)律诗,每首诗由八句话组成,每两句话组成一联,第一二句是首联,第 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第七八句是尾联。如果每句话五个字,则属于 五言律诗;如果每句话七个字,则属于七言律诗。 三、【盛唐诗人知多少?】 群体一:王维、孟浩然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此类诗人主要有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常建等人,他们通常被后人称之为山 水田园诗人。 1、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称为“诗佛”。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知识拓展】 (1)文学居士知多少? 樊川居士:杜牧青莲居士:李白淮海居士:秦观 东坡居士:苏轼香山居士:白居易易安居士:李清照 六一居士:欧阳修柳泉居士:蒲松龄石湖居士:范成大 (2)诗人别称知多少?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魂:杜牧 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杰:王勃 诗僧:齐己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王:白居易 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 【王维诗词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以古诗词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古诗词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 一种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哲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古诗词能很好地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情感观念和哲理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诗词教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感受古诗词意境美、语言美和思想美的方式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启迪其智慧,促使其得到审美熏陶。 一、品析意象,培養审美情趣 古诗词中往往都有着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意蕴生动,能在阅读者的头脑中形成特定的情境,促使阅读者对古诗词产生内在视像。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的这个特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感受古诗词意象所营造出的特定情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得

到全面提升。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著名的散曲,其中含有丰富的意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头脑中展开丰富的联想,思考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思考作者想要透过这幅画面展现怎样的情怀。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诗词的朦胧美和含蓄美。学生在分析中发现,作者连用了“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展现出了一条荒凉而古老的道路,这样能很好地衬托思乡之人的悲伤之情。枯藤老树给人荒凉的感觉,而小桥流水却又展现出优雅闲适的感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野趣。若再加上“古道西风瘦马”则将凄凉感强化,增添了荒凉的感受。通过分析古诗词的意象,学生发现作者将原本平常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巧妙融合,展现了无限忧思。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更好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如何展现意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者唐舒敏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古诗词的意境有着情景交融的形象特点,有着虚实相生的特征结构,能给人韵味无穷的感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感受古诗词的意象,品味其意境,这样能促使学

描写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精选知识交流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精选_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端午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描写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精选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精选_ 欧阳学文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4、端午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1]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信阳市胜利路学校易春霞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的“蓑”现在读“suo ",不要读shuai .该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4,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丽的诗词歌赋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丽的诗词歌赋 学号:3121809220 班级:地信12-2 姓名:黄炎森 内容摘要:中国拥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来。其中就有一些赞美了美丽的爱情,表达了深深的爱慕之情。 唐诗中的代表作品诗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是诗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怀念之情。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其中,唐诗中还有很多表达爱慕之意的诗句, 宋词的代表作品柳永《凤栖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最新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1 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能够学3 4 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博大精深,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和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长5 6 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社会上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成或 7 缺的精神食粮。唐诗宋词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对了解、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有 着重要的价值。 8 9 一、唐诗和宋词的关系 10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具有极其辉煌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 中国文学史将为之黯然失色。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并贯穿 11 12 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诗歌当之 13 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主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 14 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成了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也诞生了李白、杜甫、 15 王维、白居易、韩愈等独具风格、成就卓越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 16 妇孺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能够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词的发展 也只有到了宋代才别具一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令世人刮目相看,出现 17 18 了苏轼、辛弃疾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 19 《盛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一文主要是研究唐诗对宋词的影响和宋词对 20 唐诗的继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最具影响诗词人的诗词分析研究,总结出唐诗 21 宋词的影响与继承。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 22 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唐诗对宋词发展的影响 23 相当深远,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 24 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典故等手法的 25 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当然,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从“古诗词热”看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资料

2017高考作文素材:从“古诗词热”看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从“古诗词热”看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不是歌手选秀,也不是明星综艺,2017年春节到元宵节,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 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泉,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面镜子,折射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需求;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 诗意在流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伴随精彩的表现,一位位诗词达人进入大众视野,一个个与古诗词结缘的故事令人动容,更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力量。 41岁的白茹云是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农民。她的抄写本上,密密麻麻誊写着2000多首古诗词。一些硬纸板和老日志本的正面、反面都留下她对古诗词如饥似渴的印记…… 2月7日,白茹云在家中展示多年来抄写的诗词。 白茹云在抗癌路上与诗歌结缘。在石家庄住院期间,她买了一本诗词鉴赏,最初是用来打发时间,后来她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字里行间,她寻找人生的感悟。白居易《放言》中的“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是她面对生活的最好写照。 白茹云也学着写诗填词。“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最能体现她学习古诗词的心境。“‘竹杖芒鞋轻胜马’,虽然路途遥远,但我会坚持。” 如果说古诗词助添了白茹云克服困难的勇气,那么在武亦姝身上,兴趣让她自如穿越应试的夹缝。 “我们不会强迫学生背多少古诗词,古诗词学习也远不止一个‘背’字,武亦姝的积累来自兴趣和坚持。”武亦姝的语文老师王希明对新华社记者说。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啊。”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周生说,武亦姝的这种感悟,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 诗词大会上发挥出色的姜闻页和侯尤雯,分别来自上海中学和上海文来中学。她们也像武亦姝那样,在古诗词的海洋里流连忘返。姜闻页10岁时身高1米4,而她阅读过的书籍摞起来相当于她身高的两倍。侯尤雯除阅读外,还在学校里参加古诗文学习社团、辩论社。 “我平时不让孩子多看电视。但是,这个寒假,我和孩子一期不落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还把去年的第一季找出来回看。很少有电视节目能够让大人和孩子有高度共鸣,但是这档节目做到了。”上海市民徐明说,“女儿告诉我,她感到诗意在流淌,

中国古诗词文化

古诗词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母体,炎黄子孙的根。古诗文,民族文化的精华,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诵读古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让古诗文从我们口中琅琅诵起,让传统文化在子孙后代生命中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中华传统文化,炎黄子孙的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我们的祖先以其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犹如历史长河的滔滔洪水裹挟的金砂,沉淀,聚集,今天,我们把它称作文化。它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积淀,犹如人间仙境,气象万千,风光无限。它包括在思想、学术、哲学、教育、典章、道德、文字、文学、艺术、地理、医药、科技、建筑以及衣食住行、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无不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和宏博,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宝库。 自然,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其糟粕,但更有精华。因其有精华,故能沿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因其糟粕,唤起一代又一代革新者不断梳理,清除垃圾,这就要求我们去大胆地扬弃,批判地接受。全盘否定民族文化无疑是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连同澡盆里的婴儿一同倒掉。我们所要继承的,正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和优秀品质。如古籍中所阐发的自强不息、刚健奋进、威武不屈、好学不倦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繁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灵魂,而且是现代中国文化之源,是实现文化再度复兴、繁荣的根基。如果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就不可能有现代文化茁壮成长之苗,更不可能培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继承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只有认识了昨天,才能真正懂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而古诗词中的名句更是广为流传的,出类拔萃的文学精华部分。 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练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 诵读古诗词名句,积累素材,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古诗词中的名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因为华丽、精练的辞藻,鲜明的思想,也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些直接影响着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1、托物言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杜甫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写的《望岳》。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写景状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句对江南春色进行了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从中可以看出写景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进行选择,抓住鲜明的色彩,可对比,也可反衬,从而烘托出景色的美。 3、借景抒情 环境描写是心情的写照,借助景物可以抒发情感,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一句。 陈子昂生活的武则天时代,总的来说是朝气蓬勃的,然"野无遗贤"从来就是假话。陈子昂第二逃命从军边塞时,和主将建安王武攸宜意见不和,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换来的只是无尽的压抑和孤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登上了“古来征战几回人”的幽州台,百感交集,从而唱出了以上的千古绝响。 4、叙事说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苏轼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名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新江小学黄翠琴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的“蓑”现在读“suo ",不要读shuai .该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4,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

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 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