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针虫

金针虫

金针虫

金针虫

金针虫又名叩头虫,糼虫俗称夹板虫,黄蚰蜒。种类很多,为害高粱萌发的种子和糼苗的主要有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

(1)形态和持征细胸金针虫,成虫体细长,约2.3厘米,暗褐色,稍有光泽。糼虫体细长,圆筒形,淡黄色,有光泽。沟金针虫,成虫体扁平,长约2~3厘米,深栗色,头扁平,糼虫体略扁,深褐色,尾节末端有二分叉。

(2)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成虫白天潜伏于深约3厘米以上的表土里,

夜晚出土活动取食。每年4月和10月活动最盛,糼虫期可达两年以上,以

成虫和糼虫入土越冬。沟金针虫喜高温干燥而疏松的土壤,平均土温16~

17℃,土壤湿度15%~18℃时活动为害较重。细胸金针虫喜低温高湿的粘

质土壤,平均土温7~11℃,土壤湿度20%~25%时发生严重。金针虫为害

高粱主要在播种至糼苗阶段,咬食糼根和糼茎。其余时间在深土层中栖息。

(3)防治方法

①秋季深耕:将土中的蛹、糼虫或成虫翻到地表,冬季冻死,减少虫源。

②药剂防治方法:同蛴螬。

传播学重点理论

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1932年成立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w.阿多诺等。这一学派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社会研究所迁至美国。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最终对美国的社会研究形成了直接的影响。二战后又迁回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研究据点。 1)法兰克福学派基本学说的形成: 1.批判实证主义,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伪意识 2.批判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 3.批判社会,因为社会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 性因素 在最近几十年中,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的思想影响逐渐暗淡。随着早先一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的退休和去世,批判理论的精神力量延伸开来,吸引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 二.芝加哥学派 20世纪起一二十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开始研究城市,移民,犯罪等一系列偏离常规的亚文化。 1)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建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体系 2.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各种城市问题而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可 能手段 3.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型 2)代表人物: 1.杜威:实证主义倡导者,后出于愤怒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哥伦比亚任教 2.帕克:最能代表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 3)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哥伦比亚学派为何兴起? 1.它的博士生离开,到其他大学教书,造就了它的竞争者 2.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教师不和,偏离了学术工作 3.社会领域本身发生了变化 4.诸如M.韦伯等欧洲学者来到美国 5.1935,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结束了芝加哥学派对于主导性的社会杂志和专业 协会总部的垄断控制 三.哥伦比亚学派 产生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在美国旧的社会学中心舞台上,芝加哥学派衰落而哥伦比亚学派兴起了。应用社会研究所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形成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机构。它还是大众传播研究的诞生地。 应用社会研究所的鼎盛时期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直至60年代中期,在这一期间,拉扎斯菲尔德带领研究者对人们在选举中如何决定投票给谁的问题研究,首次提出了意见领袖等观点。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的社会科学家在40年代也开始关注媒介对个人的直接效果,以及这些效果可能给民主进程带来的得失。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近期也是地下害虫危害的季节,特别在草坪上,造成局部枯黄干枯,苗木特别是小苗突然干枯死亡。我们总结了一下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园林养护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的地下和地上部分,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等。 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两种: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食性杂,主要以成虫、若虫食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在表土层活动,钻蛀坑道,造成幼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产卵结束。卵多产于轻盐碱地,黏土、壤土、重盐碱地较少。若虫达13龄。东方蝼蛄在南方1年完成1代,在北方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6龄若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开始上升至表土活动。4、5月为活动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为产卵

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为腐熟的厩肥土下筑卵室产卵其中。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昼伏夜出,具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蝼蛄类的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成虫,晚上7~10时点灯。(2)毒饵诱杀。用八方地猛1千克拌入50千克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地里。(3)也可使用三彪灌根,攻牛整体喷雾的方法来防治。二、蛴螬类: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通称,常见的有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蛴螬在土中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且伤口容易遭受病菌侵入。成虫主要为害各种作物和果树、林木以及花卉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造成孔洞、缺刻或落花落果 1、小青花金龟子:1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成虫开始出土活动,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日落后土中潜伏,主要取食花蕊和花瓣,尤其在晴天无风和气温较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取食、飞翔最烈。如遇风雨天气,则栖息在花中,不大活动。产卵于腐殖质多的土壤或枯落层下,6、7月见幼虫,8月后成虫绝迹。 2、白星金龟子:又名白星花潜。主要寄主植物有雪松、腊肠树、蜀葵、小叶女贞、月季、梅花、榆、海棠、木槿、杨、

知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 1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 2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 3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 4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 5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 6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 ?7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 ?8 相关条目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识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识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识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因此,当大众媒介2媒

玉米金针虫危害及防治.

玉米金针虫危害及防治 金针虫主要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玉米的主要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福建、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均有分布。 1、形态特征 金针虫是叩头甲类的幼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很多。其中细胸金针虫体色淡黄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细长,圆筒形;沟金针虫体色黄褐色(初孵化时白色,体形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1条纵沟。金针虫体坚硬光滑有光泽,老幼虫体长13~20毫米。 2、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金针虫约3年1代。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表土内,卵发育历期8~21天。幼虫喜潮湿的土壤,一般在5月份10厘米土温7~13℃时为害严重,7月上中旬土温升至17℃时即逐渐停止为害。 3、危害 金针虫以幼虫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幼苗根茎部。危害时,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侵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危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金针虫幼虫还能钻蛀较大的种子蛀成孔洞,被害植株则干枯而死。成虫则在地上取食嫩叶。 4、防治方法和补救措施 (1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48%乐斯本或48%天达毒死蜱、48%地蛆灵拌种,比例为药剂:水:种子=1:30~40:400~500。 (2灌根:用15%毒死蜱乳油200~300毫升对水灌根处理。

(3施用毒土。用48%地蛆灵乳油每亩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3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处理土壤。 (4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5公斤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 (5发生严重时可浇水迫使害虫垂直移动到土壤深层,减轻危害。 (6翻耕土壤,减少土壤中幼虫的存活数量。 须引起注意的是,由于金针虫是不出土的地下害虫,又没有趋味性,因此防治只有将药剂施入土中才有效。同时还要注意,如玉米已施用了主要成分为烟嘧磺隆的茎叶处理除草剂,施用前后7天禁止用有机磷农药,否则发生药害。建议喷了玉农乐(或含烟嘧磺隆的除草剂的地,用2.8%盛菊(树菊酯乳油40~50毫升/2桶水,喷施在玉米根围土表;没喷含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用20%根据地(速杀硫磷水剂500毫升/亩,随水灌人或拌成40公斤药土,撒在玉米根围后再浇水。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测试题

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测试题 一、填空题(40个×0.5分=20分) 1、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中,主要为害植物的()部分和近()部分的一类害虫,是农业害虫中的一个()生态类群。主要包括 ()、()、()、地老虎等。 2、水稻螟虫主要包括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为()食性害虫,以幼虫为害水稻为主,在()稻区发生普遍;三化螟为()食性害虫,仅为害水稻和野生稻,在()及以南稻区危害严重。两种害虫为害水稻害状相似,以二化螟为例,初孵幼虫在叶鞘内取食造成();水稻分蘖期2龄幼虫蛀入稻株内取食造成();孕穗期造成();抽穗期造成(),成熟期造成()等。 3、粘虫属鳞翅目()科害虫,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取食()科 作物和杂草,是典型的()性、()性食叶害虫。大发生年份常将作物叶片(), 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 4、棉蚜在我国各棉区都有分布。以成、若蚜群集于棉花()和()上刺吸汁液,使棉叶向()卷曲,棉株矮缩呈()状。棉蚜吸食会对棉花造成多 重危害,主要包括()、()、()等。在棉蚜生活史中,按发生时期可()和()。棉蚜在田间的迁飞高峰常和春播棉的()、()分为()、 和棉铃()期相吻和。 5、为害马铃薯的瓢虫主要有马铃薯瓢虫和酸浆瓢虫,前者又称为() 瓢虫,后者又称为()瓢虫。马铃薯瓢虫主要分布在(),酸浆瓢虫则 在()以南发生普遍。两种瓢虫主要取食()植物,成虫和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形成透明密集的()。 二、判断题(10个×2分=20分) 1、小地老虎和粘虫均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代成虫均由南方迁入。() 2、20cm土温15℃~20℃,含水量20%是蝼蛄活动为害最适宜的土壤温湿度条件。() 3、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与当地小麦生育期无直接的物侯关系。() 4、玉米螟成虫交尾产卵和幼虫孵化阶段都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 5、6-8月低温多雨的年份,棉叶螨常大发生,造成严重危害。() 6、草地螟是三北地区间歇性、突发性发生的多食性和迁飞性害虫。() 7、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发生轻重,均与大豆品种的结荚期长短、荚毛有无以及结荚期与成虫产卵盛期是否吻合有很大的关系。() 8、甘薯麦蛾严重发生的重要条件是低温高湿。() 9、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成虫均有较强的趋光性。() 10、多数储粮害虫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8℃~35℃。() 三、选择题(10个×2分=20分) 1.小地老虎成虫前翅特征是()。 A、黑褐色;内外横线将翅分为三部分,中部有明显环形斑和肾状纹;在肾状纹外有1

试析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及原因

试析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及原因-新闻学 试析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及原因 张越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集多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具有传播速度实时性、信息内容海量性、信息形态多媒体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传播过程交互性、传播范围全球性等特点。人们似乎认为,利用几乎无所不能的新媒体能够缩小知识鸿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并不能弥补经济地位高者和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反而使这一鸿沟有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知沟表现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在新媒体时代,“知沟”有哪些表现形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一、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 1、高学历者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知沟” 与普通大众相比,高学历者对信息具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受众接收所产生的价值不同,并且,高学历者和普通大众选择和接收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加,使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兴趣影响他们的信息选择,也使得高学历者和普通大众所接触的信息类型和内容产生较大差异。 另一方面,文化程度高的群体经济收益也相对较高,对新媒体的投入也更

多,更具有信息优势,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教育上,并由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学历者将比现在获得更多的信息优势,而普通大众则越来越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2、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知沟”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由来已久。新农村建设虽使得农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城市经济水平相比差异较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在获取信息上具有优势,与此同时,信息畅通更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乡“知沟”明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2 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约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 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它在传播中的地位。从传播内容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是新媒体,其传播内容主要关于城市。目前,省级电视台只有一半开设了对农栏目。在全国各类电视台中,开办农村栏目的电视台只占1 %。新媒体领域,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的热点新闻也多与城市有关。 3、贫、富国之间的“知沟” 全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带来了全球传播的空前发展。在信息时代,传播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国民文化水平较高,而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麦田金针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麦田金针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据笔者调查,近年来在我们宝丰县麦田中金针虫危害呈现上升趋势,在冬前遭受金针虫的危害,造成部分幼苗死亡,甚至造成部分地段缺苗断垄,如果在小麦抽穗后再遭受危害,则极易形成白穗现象,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减产幅度最高可达15%。因此,对金针虫的危害必须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足够重视,提前做好预防,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一、危害特点及发生条件 金针虫是叩头虫科幼 虫的统称,主要有金针虫种类 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 金针虫三种,为多食性地下害 虫,常为害小麦、玉米等多 种作物的幼芽和幼苗,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较大的玉米苗根茎部取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 金针虫每3年完成1代,以成虫及不同龄期幼虫越冬。幼虫可咬断刚出土的小麦幼苗,也可外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剂。小麦抽穗以后金针虫幼虫还能钻蛀到小麦根部节间内,蛀食根节维管组织,呈碎屑状,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成虫喜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残留相对一面的叶表皮和纤维状叶脉,被害叶片干枯后,呈不规则残缺破损,并喜欢吮吸折断小麦麦茎秆中流出的汁液。

金针虫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①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平均在10-15℃时活动危害最盛,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机,土壤温度上升到20℃时,则向下移动,不再危害,冬季潜居于深层土壤之中越冬。越冬幼虫早春即上升活动为害,10厘米土温7-12℃时是为害盛期,超过17℃停止为害。细胸锥尾金针虫适宜于在较低温度下生活,越冬土层浅,早春回升为害期早,秋后也较耐低温,入蛰期迟。因此,一年内为害期长。对小麦一年两度为害(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而以早春正值越冬幼虫长期饥饿之后,所以受害严重。②土壤湿度金针虫喜湿润环境,在干旱土壤里为害很轻。细胸锥尾金针虫不耐土壤干燥环境,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③耕作栽培制度精耕细作地区一般发生较轻。麦收后及时伏耕,可加重机械损伤,破坏蛹室及蛰后成虫的土室,并可将部分成虫、幼虫、蛹翻至地表,使其遭受不良气候影响和天敌的杀害,增加死亡率。而耕作粗放地区或者是间作套种面积较大地区及荒地、杂草丛生的地段较多,耕翻机会少,滋生的金针虫各虫态能比较安全地完成生活史,这些地方金针虫普遍发生较重。 如果每平方米平均有虫3头以上,就要防治。 二、近年来我县金针虫危害呈扩大趋势原因的分析 根据金针虫的发生规律,结合近几年来我们宝丰县的实际,笔者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小麦播种后至冬前这段时间气温偏高,有利于金针虫地下活动。二是近年来10月份降雨偏少,土壤湿度利于其活动。同时由于受暧冬气候的影响,小麦越冬期间气温相对偏高,土壤温度有利于金针虫活动。三是随着

知识沟理论

主要内容 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识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识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识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因此,当大众媒介2媒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金针虫的发生与防治

金针虫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金针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防治金针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发生;防治 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农作物的区域化种植,麦田生态环境、有害生物种群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一些重大病虫由于品种和气候等因素再度发生猖獗。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且食性很杂。以金针虫最为重要,其分布广,种群密度大,危害严重,全国麦区均有发生。由于幼虫体多为金黄色,体形似针,故名金针虫。成虫因有弹跳习性,所以又称叩头虫,其在全国分布的有10多种,对农林植物造成危害的主要是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1-2]。 1 形态特征 1.1 沟金针虫 成虫深栗褐色,扁平,密生金黄色细毛,体中部最宽,前后两端较狭。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黄褐色,体形扁平,较宽,胴部背面中央有明显的纵沟,尾节粗短,深褐色无斑纹。蛹体细长,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1.2 细胸金针虫 成虫黄褐色,体形细长,密生灰色短毛,有光泽。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淡黄褐色,细长,圆筒形,胴部背面中央无纵沟,尾节圆锥形,背面基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并有4条深褐色纵沟。蛹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2 发生规律 2.1 沟金针虫 3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壤深20~80 cm处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4月为活动盛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期,幼虫期很长,直到第3年。 2.2 细胸金针虫 需2~3年1个世代,成虫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表土内,经过8~21 d发育成幼虫。5月下旬10 cm土温达7.8~12.9 ℃时危害最盛,7月上中旬土温达17 ℃时逐渐停止危害。 3 生活习性 3.1 耕作栽培制度 耕作粗放地区、间作套种面积较大地区及荒地、杂草丛生的地段,因耕翻较少,金针虫能安全地完成生活史,所以金针虫发生较重。而精耕细作地区,因麦收后及时伏耕,加重了机械损伤,蛹室及蛰后成虫的土室遭到破坏,部分成虫、幼虫、蛹被翻至地表,使其死亡率增加,所以发生较轻。 3.2 土壤湿度 金针虫不耐土壤干燥环境,喜湿润,在干旱土壤里危害很轻,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 3.3 土壤温度 金针虫适宜在较低温度下生活,早春回升危害早,秋后较耐低温,入蛰期迟。土壤平均温度在10~15 ℃时为危害盛期,20 ℃时停止危害,冬季潜伏于深层土壤越冬。小麦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易受金针虫危害,以早春受害最重[3]。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近期也是地下害虫危害的季节,特别在草坪上,造成局部枯黄干枯,苗木特别是小苗突然干枯死亡。我们总结了一下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园林养护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的地下和地上部分,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等。 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两种: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食性杂,主要以成虫、若虫食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在表土层活动,钻蛀坑道,造成幼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产卵结束。卵多产于轻盐碱地,黏土、壤土、重盐碱地较少。若虫达13龄。东方蝼蛄在南方1年完成1代,在北方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6龄若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开始上升至表土活动。4、5月为活动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为腐

熟的厩肥土下筑卵室产卵其中。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昼伏夜出,具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蝼蛄类的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成虫,晚上7~10时点灯。(2)毒饵诱杀。用八方地猛1千克拌入50千克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地里。(3)也可使用三彪灌根,攻牛整体喷雾的方法来防治。二、蛴螬类: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通称,常见的有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蛴螬在土中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且伤口容易遭受病菌侵入。成虫主要为害各种作物和果树、林木以及花卉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造成孔洞、缺刻或落花落果 1、小青花金龟子:1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成虫开始出土活动,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日落后土中潜伏,主要取食花蕊和花瓣,尤其在晴天无风和气温较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取食、飞翔最烈。如遇风雨天气,则栖息在花中,不大活动。产卵于腐殖质多的土壤或枯落层下,6、7月见幼虫,8月后成虫绝迹。 2、白星金龟子:又名白星花潜。主要寄主植物有雪松、腊肠树、蜀葵、小叶女贞、月季、梅花、榆、海棠、木槿、杨、槐、构树、鸡冠花、美人蕉、樱花、椿树等。1年1代,以幼虫在土中潜伏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雨后多成群为害,稍

知沟理论

蒂奇纳提出的“知沟”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揭示出造成“知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实际上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知沟”的一个扩展。如果说“知沟”、“信息沟”理论的重点在于揭示“知沟”、“信息沟”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分析,那么后来这两个理论在应用领域的两个研究方向(即新媒介的普及过程,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的对策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沟、信息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这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知沟”、“信息沟”的原因时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关于艾蒂玛等人所提出的“上限效果”理论,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追求某种特定的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可能是存在的。但在一个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话,那么,“上限效果”理论正从反面说明了“知沟”、“信息沟”理论的正确性。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解决得方法: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状况好得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得人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者之间得知识鸿沟是扩大而非缩小之势。尽管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在现存的资本经济制度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它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这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缩小社会的“信息沟”采取具体的对策:1.增加媒介得接触机会2.支持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 3.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 4.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 5.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 什么是“知沟”?你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知沟”即知识鸿沟,P.J.蒂奇诺提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滴着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A.M.松伯格绘制的“知沟”模式图说明了这一问题,这个模式图现实,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传播技能差异;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社交范围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处于有利状况。

传播学经典理论

赖利夫妇模式 1959年,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 ②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人内传播 定义: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民主参与理论:(受众参与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基本特点: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和平等性。 社会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 主要表现:美国学者巴隆1973年出版《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等。 主要观点:①任何民众个人或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评价:其理论的提出及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媒介垄断到来的社会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实施的力度非常有限。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同时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较全面的提出了传播过程互动模式。 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传媒接近权: 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 媒介接近权的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一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巨大矛盾。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 研究者霍夫兰,控制实验证明:信源可信性与说服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霍夫兰等人提出了“可信性

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关于“知沟”问题的研究历程;并对研究重点作了介绍;同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沟”问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知沟;文献综述;信息均衡 一、“知沟”假说及发展 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与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关注,“知沟”假说就产生在美国民众呼吁教育机会平等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推行教育补充计划,企图通过大众传播来缩小贫富儿童的知识差距。其中一项尝试就是制作%芝麻街&这一儿童启蒙教育系列片,希望通过电视这一大众媒体的播放能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而最终结果显示,贫富儿童既有的知识差距不仅没有因这一系列片而缩小,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扩大。 这个理论的最早贡献是蒂奇纳等人在1970年提出的“知沟”假设。它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壑是否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罗杰斯1976年将“知沟”重新定义为“传播效果沟”,信息不仅导致“知沟”扩大,而且也会导致行为沟与态度沟的出现。另外,他还指出,不仅是大众传播,这一理论对于人际传播也同样适用。 艾蒂玛和克莱因在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假说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逐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会减少乃至停止。经济地位高者虽然较早的获得信息,但是知识会在某一时间达到饱和,经济地位低者将会有机会赶上前者。 美国学者多霍等人认为有些沟壑最终也无法弥合,一个话题在一段时间后从公众讨论中消失,这样,一些经济地位低者就丧失了赶上经济地位高者的机会。无论是沟壑扩大还是缩小,该假说对现实社会更有借鉴意义的是1974年卡兹曼提出的“信息沟”,它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并非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均等,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比其他人更有信息优势,信息的贫困者又有可能沦为物质贫困者。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沟”未平,“新沟”又出现,“知沟”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成为“数字鸿沟”。这些沟壑出现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又引发了国际传播领域的“南北问题”研究。[1] 二、我国对“知沟”理论研究量的变化及起分析1 为了统计我国学者对“知沟”问题的研究总量,作者对散见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同时又用搜索引擎以“知沟”为关键词对现阶段该问题的探讨进行检索,统计数量变化。为进一步统计我国学者对“知沟”问题的规范研究,作者对中 【1】郭化.《浅议我国“知沟”现状及对策》.东南传播,2006年02期

“知识沟”理论简论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 “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 广播电视新闻学 外国广播电视方向 “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 随着媒体的出现,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到了大众传播阶段。大众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它打破了特权阶级对于知识的垄断,使得知识不再是稀缺的资源。传统观念认为,大众传播正在消弭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重塑社会的平等,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 1.“知识沟”理论提出背景 在60时年代的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不断高涨,其背景之一就是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目。也就是说富裕儿童在上学之前就接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那些贫困儿童因为家境困难,既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也没有钱聘任家庭教师,进入小学后,两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体现了明显的差距。有关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年纪的上升而逐渐扩大,并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两级分化。这种现象是由不平等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而种族主义者却把它归结为人种素质问题。 这样,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

过大众传播和其它手段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制作一部题为《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然而实际的播放的结果却显示,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是失败的,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以缓解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这部系列片,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这种情况说明,在现代社会,尽管大众传播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达到每个家庭和社会角落,但是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却并非如此简单。 2.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 以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知沟理论”的主要负责人蒂奇纳(P. J. Tichenor )是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系教授,多诺林(G . A .Donohue )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奥利娅(C . N . Olien )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助教。这三位学者因多次合作,并同在明尼苏达大学,故被称为“明尼苏达”小组。明尼苏达小组首次正式提出“知沟理论”假设,从而开了世界范围内大众传播“知沟”现象研究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小组就“知沟”假设持续发表了多篇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主要特点为,从宏观社会结构视野分析“知沟”现象。 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知识量 知识量 时间 时间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解决得方法: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状况好得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得人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者之间得知识鸿沟是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尽管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在现存的资本经济制度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它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这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缩小社会的“信息沟”采取具体的对策: 1.增加媒介得接触机会 2.支持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 3.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 4.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 5.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1、概念介绍 知沟理论的研究正式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的工作,他们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受众对于相同信息接受程度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综合前人做过的类似的工作,他们于7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知沟假设”的理论,阐述了在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上,不同层次的受众存在着差异,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于“当大众媒介信息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的流通不断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知沟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受到了传播学,社会学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宣布了“经济发展和传媒业发展,信息量增大会使得不同层次的人们接受信息更平等”的观点的错误性。经过研究,知沟理论已经成为了传播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并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结构。从结构方面说,知沟被分为宏观(社区,社会,国家层面)和个人(个人的主观意识)两个大的层面。从宏观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状况(social economic status,S.E.S)直接决定了知沟在不同的S.E.S群体中的存在性。而在相同的S.E.S群体中,个人层面的知沟现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具体一点,就是个人接受信息的主观动机(积极性)决定了知沟的存在性。 2、理论说明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面对上述情况,一股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在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于是,针对这一目的制作的《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